有机分析相关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5
有机化学感悟——有关碳正离子的总结 刘平 200231040009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摘要:在两个学期的学习中,我对有机化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在学习中我发现对有机化学的学习要从最根本的反应机理入手,结合物质的结构特点进行理解,才能更牢固的掌握好这门学科,我就以碳正离子为例来分析一下如何从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感悟 结构 碳正离子 活性中间体有机化学这门课在高中已经开始了,那个时候对有机化学略知一二,而到了大学,我才发现有机化学是一个很大的体系,我们高中所学的只是较为简单的表面的现象,很少涉及到反应的原理,而大学里面为了能更深刻的理解这门课,我们就比较注重反应的内在原理,这样就使得我们能够从反应的本质来对有机化学的各种反应进行分类,这样就使我们的头脑中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体系。
但有机化学的知识相对其他的化学学科来说,它的知识点要多些而且杂些,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花很大的功夫去记忆一些特征性的反应,这样再联系反应的机理,这样才更有利于有机化学的学习。
而在学习中,对一些典型的反应的总结会使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对碳正离子的一些反应以及反应的机理进行简单的梳理。
碳正离子的产生:1)键的异裂,离去基团带一对电子离去,产生正离子R XXR ++X -为F - 、C -、B - I -、CF 3COO - 、CF 3、CH 3COO -、CH 3C 6H 4SO 3-等。
2)亲核试剂与不饱和烃的加成:CC+H +C +CH3)亲电试剂与丙二烯类化合物及环丙烷的加成+XCCCCXXC +C CC C CX C +X+H 2CCH 2H 2H 2CXHR 2CX C +RR4)反应体系中原子或基团发生迁移即重排后产生新碳正离子CH 3CH 3H 3C+H C 3H 3CCH 2+结构和稳定性:1)碳正离子是中心碳原子具有6个电子的缺电子体系,该碳原子可能有两种杂化方式, 一种是以sp2杂化状态,呈平面型结构(1),一种是以sp3杂化状态,形成棱锥型结构(2)。
齐齐哈尔大学毕业论文题目天然有机物还阳参在正己烷萃取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应化093学生姓名孟玉指导教师张文治成绩2013 年6 月18摘要还阳参Crepis turczaniowii C.A.Mey. 属于菊科还阳参属植物,也叫屠还阳参和驴打滚儿草,多年草本植物,生长于山坡,路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山西一带,资源丰富,是民间很常用的中草药。
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清热降火、止咳平喘、益气之功效,用于治疗支气管炎、肺结核,对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本文对北方还阳参全草在正己烷层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将干燥的北方还阳参全草43.03 kg 用95% 无水乙醇浸泡,提取制得浸膏,再将浸膏加二次蒸馏水混悬后,依次用正己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相应溶剂层的提取物。
其中正己烷提取物的质量为:120 g、乙酸乙酯层提取物的质量为:21.38 g、正丁醇层提取物的质量为 5 g,水层180 g。
提取物重量分别占北方还阳参地上部分总重量的0.28%、0.05 %、0.01%、0.42%。
对北方还阳参全草的正己烷层进行分离。
利用经典的柱层析色谱(CC)、薄层层析色谱(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重结晶等分离方法,经1H-NMR 核磁共振、13C-NMR 核磁共振认识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从北方还阳参全草正己烷层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五种单体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木醛酮(1)、α-香树素(2)、β-香树素(3)、齐墩果酸(4)、正十八烷酸(5)。
关键词:还阳参;化学成分;三萜; 结构鉴定AbstractCrepis is a plant of Crepis species of Asteraceae, annual or perennial herb. also known as Yang Tu Senate Lvda Gun child grass, It is found in various place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hanxi, Nei Menggu and other places in our country. Its bitter, and nature of slightly cold have the efficacy of relieving cough and asthma and benefiting vital energy, and it is used to cure the sore throat, bronchitis, phthisis, asthmatic brouchitis and other disease. It has a great research value of wild plants, drug side effects and the high medicinal value.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Crepis tectorum.Wherein the drying crepis (43.03 g)with 95 percent of absolute alcohol.The mass of hexane extract: 120 g, ethyl acetate layer is the mass of extract: 21.38 g, n-butanol layer mass of extract 5 g, water layer was 180 g. Extract Weight also positive parameter representing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total The plant were extracted with ethanol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extract was concentrated in vacuum and the resultant dark brown syrup was dissolved in redistilled water,and extracted with the hexane ether,ethyl acetate,butyl alcohol to the extraction to get several kinds of distilled matter.And each of them weight for 0.28%,0.05 % and 0.1% of gross weight of the plant.Five kinds of monomeric compounds had been obtained by (CC)、(TLC)、高效液相(HPLC) and recrystallization etc.The structures of five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1H NMR,13C NMR.They were identified as Wood aldehydes and ketones (1), α-amyrin (2),(β-amyrin)(3),oleanolic acid (4), n-octadecanoic acid (5).Keywords:crepis ; chemical composition; triterpene; sesquiterpene lactones ;Structural- identifica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 1 章绪论 (1)1.1 植物的特性 (1)1.2 还阳参的化学成分 (1)1.2.1 三萜类 (1)1.2.2 倍半萜内酯类 (2)1.2.3 挥发油类 (4)1.2.4 其他类化合物 (5)1.3 还阳参药理活性 (6)1.3.1 还阳参具有止咳平喘作用 (6)1.3.2 还阳参治疗胃溃疡 (6)1.3.3 还阳参治疗喘息性慢性支气管炎 (6)1.3.4 还阳参治疗慢性气管炎 (7)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7)第 2 章实验部分 (8)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8)2.1.1 主要仪器 (8)2.1.2 主要试剂 (9)2.2 实验材料 (9)2.2.1 还阳参 (9)2.3 东北还阳参的提取 (9)2.4 东北还阳参的分离 (11)2.4.1 分离的基本操作方法 (11)2.4.2 东北还阳参正己烷层提取物的分离 (13)第 3 章结果与讨论 (18)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6)第 1 章绪论1.1 植物的特性还阳参为菊科还阳参属植物。
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体会分析论文临床医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体会分析论文摘要: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经常会感到有机化合物种类多、性质多、共性少,既难学又难记,致使学习效果不理想。
作者在多年的教学中通过前后对比联系、搭建分子模型、紧扣结构特征、理论联系医学等方法的开展,总结出一些实际教学经验,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教学效果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有机化学;临床医学;教学效果在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
对有机化学知识的掌握直接为后续专业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理学等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方面,值得借鉴的方法有很多[1-8]。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仍然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时经常会出现听不懂,听懂了但记不住,记住了但不会做题的现象,致使学习效果不理想,进而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机化合物的种类比较多,且各种化合物官能团的结构特征也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一些立体结构的认识更是难上加难;二是每一种有机化合物通常都有不同的化学性质,致使部分同学在面对大量的有机化学反应时总感到无从下手;三是有机化学本身就属于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特别是对反应机理的推导和认识,一些同学虽然花了很大功夫去死记硬背但效果甚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一方面不断借鉴一些成熟有效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积极探索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旨在为提高教学效果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1前后对比联系,基础知识清晰化有机化学学习中有两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点———化合物的种类和命名。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往往是根据官能团进行分类的。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很多,看似彼此孤立,实则联系密切。
经过前后对比不难发现学习有机化合物的顺序往往也是一个组成元素逐渐增多、官能团结构逐渐复杂的一个顺序。
烃类有机物主要由C、H组成,包括烷烃、不饱和烃、脂环烃、芳香烃等,官能团主要和碳碳键(如单、双、三键等)有关。
紫外光谱在化学中的应用姓名:苏超俊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学号:20091811338中文摘要:紫外光谱涉及电子在分子轨道上的跃迁以及各种跃迁对应的吸收带对结构的依赖关系。
虽然紫外吸收带的数目少,峰宽且平,对结构的敏感性差,但作为辅助方法,在结构测定中仍很有用途。
紫外光谱中总结的一些经验规律可用于推断共轭系统及发色团的存在,或用于验证其它方法推演的结构。
紫外分光光度计应用广泛,是常规测试仪器之一,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ABSTRACT: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involves molecular orbitals during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es and various tran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absorption band of structural dependencies. Although the amount of UV absorption is very small, peak width is smooth, the sensitivity is bad to the structure. As an auxiliary method, it’s still useful in the structure determination.In the Ultraviolet spectroscopy to summarize some experience rule,in order to inference the existence of the Conjugated system and chromophores,or verficicate the structure in the other methods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 is used widely, is one of the conventional testing apparatus, simple operation, convenient and easy to operate.关键词:紫外光谱、跃迁、共轭KEY WQRDS: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Transition/Conjugate一、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1、紫外吸收的产生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因此又称电子光谱。
Combes 喹啉合成法***(2012012***)(**师范大学化学学院201*级,shengfen chengshi)摘要综述了Combes喹啉合成法的定义,机理,以及该反应的范围和限制。
同时也叙述了喹啉的一些重要衍生物的合成和应用。
关键词 Combes喹啉合成催化剂合成法衍生物Make the Quinolines by the way of Combes*** ***(2012012***)( Faculty of Chemistry ,the *** Normal University,shengfen chengshi )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d something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method of making the Quinolines ,the mechanism of it and the scope and limits of the chemical reaction. Meanwhile, the application and synthesis of some important derivatives of quinoline are also briefly introduced. Keywords quinoline and Combes catalyst synthesis derivative 喹啉最早是Runge从煤焦油中分离得到的(1834年)[1]。
从煤焦油中分离出喹啉不久,人们用碱干馏抗疟药物奎宁(Qulnine)也得到了喹啉,喹啉又称苯并吡啶, 其结构相当于萘上有一个CH 为 N所取代, 故又称氮杂萘[2]。
在有机合成中,喹啉环的形成理论上可以有三条途径:1.苯环和吡啶环同时形成;2.先有吡啶环后合成苯环;3.先有苯环后合成吡啶环。
但是在实际合成中,只有第三条途径是普遍使用的目前喹啉的合成主要有Combes法、Conrad-Limpach法、Knorr法、Skraup 法、Friedlander法、Povaov法、Doebner法[3]等。
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分析【摘要】环境污染是当前社会普遍所关注的话题,环境有机污染检测是地质环境勘测与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该技术能准确的对地质的有机污染情况进行判别,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介绍了目前比较常用的环境有机污染检测技术及这些技术的应用流程与方法。
【关键词】有机污染;检测;应用0.引言在工业时代,化学物质在整个社会的的经济、生产和生活需要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在使用化学物质的过程中,一些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也被释放到环境中,一些有机污染物严重的会直接或间接导致人体基因发生变便,增加了人体致癌或发生畸形的概率。
有机污染物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是持久的,其后果相当严重,该问题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要做好环境有机物污染的检测工作,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将该问题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1.有机样品的采集及其存储1.1挥发性较强的有机物样品在选择挥发性较强的有机样品时,常用的辅助设备有聚四氟乙烯表面垫片、带螺旋盖的40ml专用玻璃voa瓶。
采集液体样品时,要将样品缓慢的导入voa 小瓶,导入时,要尽可能避免晃动样品,防止挥发性化合物逸失或者与空气接触而产生质变。
液体样品倒入小瓶时要轻缓,不能够产生器气泡,如果产生了大量的气就要重新采样。
当样品装满voa小瓶瓶口并形成一个向上的弯月面时,马上用螺旋盖封盖好。
再将样品瓶倒置,如果观察到有气泡就要重新进行取样。
采集固体有机样品时,要尽可能的使样品塞满voa瓶,使用小瓶盛装时可以轻敲小瓶夯实样品。
采集好的样品要用塑料袋封上,防止药品间的相互污染,通常情况下,可以在塑料袋中放入活性炭来避免该问题。
当样品采集完成后,要把包装好的样品尽快的放入低温冷藏箱中,最好尽快对样品进行分析检测,如果不能及时的检测样品,就要先把样品转存在4摄氏度的冰箱。
1.2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采集半挥发性的有机样品一般选择玻璃或聚四氟乙烯,以及带有聚四氟乙烯薄膜衬垫的盖子。
题目:浅析有机化学中分子重排二级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班级: 10.1 *名:**学号: ***********浅析有机化学中分子重排[ 摘要] 对精细有机合成反应中常见的一些分子重排反应,进行分析归纳。
其结果证实:在种种分子重排反应中,总是趋向于生成结构更稳定的碳正离子或碳负离子或自由基中间体及其产物。
Fine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for some common molecular rearrangement analysis are summarized. The results confirmed: Among the various molecular rearrangement reaction, always tend to generate more stable structure carbocation or carbanion or radical intermediates and products[ 关键词]稳定性结构的中间体及其产物;亲核重排;亲电重排;自由基重排;芳环上的重排;其它重排Structure and stability of the intermediate product; nucleophilic rearrangement; electrophilic rearrangement; radical rearrangement; rearrangement on the aromatic ring; other rearrangement分子重排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有机反应,它不仅是有机化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合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重排反应得以合成。
本文拟按迁移的始点原子,终点原子的不同,对一些知名的,尤其具有合成价值的分子重排分类、讨论有机分子中的一个基因或原子W从A 原子上迁移到B 原子上而形成新的分子的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有机化学论文范文大全篇一:有机化学论文模板²研究论文²中文题目作者1a 作者2a,b 作者3a 通讯作者*,a,b(a单位1 合肥230031)(b单位2 大连116023)摘要摘要内容(摘要以提供论文的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研究目的、原理和结论,具有相对独立性。
摘要应重点包括4个要素,即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在这4个要素中,后2个是最重要的。
在执行上述原则时,在有些情况下,摘要可包括研究工作的主要对象和范围,以及具有情报价值的其它重要的信息。
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不用引文,除非该论文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发表的论文;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不用图、表、化学结构。
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关键词4 (3~8个) Title in English(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且每一个实词的第1个字母大写)Authora,d LI, Yi-Lina,b LI, Yinga LI, Yang*,a,b(a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Spectroscopy, Anhui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Fine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fei 230031)(b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Dalian 116023)Abstract Content of abstract (英文摘要应符合英文语法,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Keywords Keyword1; Keyword2; Keyword3; Keyword4 (中、英文关键词一一对应)正文(以1.5倍行距、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字单面打印在A4纸上,稿件还应标注页码以利于编辑和修改。
有机化学论文六篇有机化学论文范文1备课时需针对不同的专业要求,确定讲课内容和重点。
例如,在给生物制药专业本科生讲授有机化学时,需向同学阐述有机化学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在药物合成过程中所用到的有机反应类型和机理,特殊是引入绿色化学的概念,以削减在制药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达到资源最大化利用。
在讲到乙烯聚合这一部分内容时,可向同学介绍聚合物在生活中的详细应用。
比如说,生活中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聚乙烯,常用药物纯化分别、污水治理领域的膜分别技术,其核心部件膜组件也大多是高分子聚合物,比如聚醚砜超滤膜、聚偏氟乙烯超滤膜、聚氯乙烯微滤膜等。
而在膜技术领域,膜污染问题是制约膜技术进展的瓶颈,可以通过对膜表面进行化学改性的方法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这些都要用到有机化学相关学问。
通过这些事例,进行专业引导,可以提高同学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忱。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有机化学中涉及到大量化学方程式、电子结构、分子构型等抽象概念,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补充。
在讲解相关反应机理时,对于化学反应过程最好做成动画演示,关心同学理解并且加深印象。
例如,在讲解碳原子杂化轨道形成过程中,电子跃迁,轨道的杂化过程可通过flas 演示,老师应结合每一步动画讲解相应的机理,从而让同学对抽象的过程有宏观的熟悉。
同时,在采纳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留意板书与多媒体课件有机地结合,对于一些反应过程必需利用板书进行具体的讲解,过分依靠课件有可能造成细节讲解不透彻。
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意引入生活中的案例,使枯燥的理论生活化。
例如,在讲授蛋白质化学这一章内容时,可先布置一个有关蛋白质的小课题,让同学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并在课中进行讲解。
例如,在生活中,假如误服了含有大量重金属的食物,如何采纳急救措施,其解毒原理又是什么?儿童重金属中毒会对其生长发育有什么影响?同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查阅,搞清晰相关问题的原理,同时又增加了生活常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
四大谱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院系:化学与环境学院姓名:***学号:***********班级:12化教(5)班四大谱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吴舜华(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广东广州)摘要:目前,有机四大谱已成为研究有机化学不可缺少的工具。
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今广泛采用的有机四大谱——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oscopy,简称UV)、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IR)、核磁共振谱(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简称NMR)、质谱(mass spectroscopy,简称MS)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了四大谱在有机分析中的一些应用及应用实例。
关键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有机化合物、应用有机化合物,不论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的还是经化学反应合成的,都需要测定它的分子结构。
过去,用化学方法确定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是一项非常繁琐、费时,甚至是很难完成的工作。
这是因为要鉴定的“未知物”需要通过多种化学反应使它变成已知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才能推导出它的可能结构。
例如,对胆固醇结构式的确定,经近40年(1889-1927)的工作所获得的结构式(此项工作获得了192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后经X射线衍射法证明还存在某些错误。
而近三、四十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物理方法,如X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来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已成为常规的工作手段。
近代物理方法弥补了化学方法的不足,大大丰富了鉴定有机化合物的手段,明显地提高了确定结构的水平。
特别是有机四大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质谱)的广泛应用为有机化合物的分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目前,有机分析基本上以仪器分析为主,化学反应只是作为辅助手段。
所需测定的样品量降低到以毫克记,研究周期也大为缩短,可以月记,而测定结果的准确性也今非昔比。
PBL教学法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PBL教学法在大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PBI二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arrows首创,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作用。
当前的实验教学模式多以“注入式”为主,其流程一般是教师先讲解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操作。
此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一般只会“照方抓药”,其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不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
本文是在学生熟练掌握回流、有机物的洗涤、干燥与常压蒸馏等基本操作的基础上,以苯甲酸正丁酯的合成为案例,运用PBI教学模式重点对分水器的使用、减压蒸馏等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课前预习在实验前两周,教师将本实验需预习的问题挂在教学实验中心网站上(http;//jxsys. . cn/),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做好充分预习。
我们对苯甲酸正丁酯的合成课前预习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如何使用分液漏斗?干燥剂种类、选择和用量?常压蒸馏的装置、操作和注意事项?如何提高反应的产率?2.分水器的作用和原理?带水剂种类和选择?3.反应后如何提纯苯甲酸正丁酯?4.如何设计反应的装置和实验的方法?5.减压蒸馏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正确地安装和操作减压蒸馏装置?设计问题的目的:问题1是为了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回流、干燥、洗涤与常压蒸馏等实验基本操作;问题2和5是预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通过预习初步掌握分水器的作用、原理和使用条件等,初步了解带水剂的种类和选用方法,初步了解减压蒸馏的原理、适用条件、实验装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问题3和4是考查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是对学生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和提高。
总之,通过预习实验前设置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基本内容,也避免了实验前教师花费过多的时间作“注入式”的讲解,并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实验兴趣,拓展其知识面。
四大光谱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在有机分析中,四大光谱技术即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1H-NMR)光谱和质子核磁共振-碳13(1H-NMR-13C)光谱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四种光谱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首先,紫外可见光谱(UV-Vis)在有机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该技术可以用于测定有机物的吸收度和浓度,从而实现定量分析。
此外,紫外可见光谱还可以用来研究有机物的电子能级结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
例如,通过观察紫外可见光谱,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π-π*电子跃迁的波长和强度,从而推测分子的共轭体系和化学键的性质。
其次,红外光谱(IR)在有机分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红外光谱技术可以用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特定功能团的存在和其位置。
通过观察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可以推测有机物的化学结构和键的类型。
红外光谱还可用于检测有机物中的杂质和鉴定未知化合物。
此外,在红外光谱与其他光谱技术相结合时,如红外光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物的分析能力。
第三,质子核磁共振(1H-NMR)光谱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分析技术。
1H-NMR光谱可用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位置和相对数量。
通过观察1H-NMR光谱中的峰位和积分峰面积,可以推导出有机物的结构和它们内部的官能团。
此外,1H-NMR光谱还可用于鉴定有机物中的杂质和检测有机物的异构体。
最后,质子核磁共振-碳13(1H-NMR-13C)光谱在有机分析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与1H-NMR光谱类似,1H-NMR-13C光谱可用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位置和相对数量。
该技术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特别是在复杂化合物的分析中。
通过1H-NMR-13C光谱,可以研究有机物的碳原子化学位移和化学位阻效应,进一步推测有机物的结构。
综上所述,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光谱和质子核磁共振-碳13光谱是有机分析中常用且重要的技术。
它们在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官能团、异构体和杂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有机化学毕业论文[摘要]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工科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实验课程。
文章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的探索和实践,介绍了改革后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目前,高等教育正在不断深化,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迫切要求[1,2]。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往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志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求异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大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3-5]。
辽东学院有机化学实验是面向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矿物工程及冶金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
从1995年起,我们就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近年来,我们在借鉴国内高等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再结合用人单位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并在总结以前的实验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及模式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深化,并编写了符合本校各专业特色的有机化学实验讲义,其中实验内容分成五个层次,即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趣味性实验,以求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系统、全面地训练,期望培养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精选基础性实验,巩固及培养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结合我校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矿物工程及冶金工程等专业特点及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各专业有机化学实验课的教学大纲,并根据大纲,针对不同的专业,精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基础性实验,如对于生物工程专业,偏重选择与生物及药物相关的实验,如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对氯甲苯杀虫剂的合成;对于环境及矿物工程专业,偏重选择治理环境及浮选药剂的实验,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
我国有机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目录第一章概念分析 (4)(一)有机农业与其他农业的区别 (4)(二)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 (5)(三)有机蔬菜与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的区别 (6)第二章有机农业(有机蔬菜)的发展现状 (7)(一)全球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7)(二)中国有机农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8)(三)我国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14)第三章发展有机农业(有机蔬菜)的优势 (17)(一)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优势 (17)(二)发展有机蔬菜的重要意义 (18)第四章有机农业(有机蔬菜)的发展前景 (20)1. 朝阳产业 (20)2. 政策支持 (20)3. 有机食品发展空间大 (21)4. 中国国内有机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增长潜力巨大 (21)5. 有机农业产品将向多元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多层次需求 (21)6. 有机农业生产逐步规范有序,发展速度加快 (21)第五章有机农业(有机蔬菜)的投资前景分析 (22)(一)有机农业投资情况 (22)(二)有机蔬菜基地建设的资金需求 (23)(三)投资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十大理由 (23)(四)现在投资有机农业时机正好 (25)(五)有机农业投资前景好 (26)第六章有机农业(有机蔬菜)存在的问题 (28)(一)有机农业存在的问题 (28)(二)有机蔬菜存在的主要问题 (30)第七章发展有机农业(有机蔬菜)的建议分析 (32)1. 注重市场行为 (32)2. 注重个体行为 (32)3. 积极培育有机蔬菜的中介组织和配套产业 (32)4. 加大宣传力度 (32)5. 加快科学技术的引进和推广 (33)6. 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发展有机农业 (33)7. 充分利用有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3)8. 建立完善的绿色生态蔬菜产业信息网络 (33)9. 明确有机农业的功能定位 (34)10. 加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的遴选 (34)11. 建立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间的诚信机制 (35)第八章有机农业(有机蔬菜)的运营模式 (36)(一)“公司+农户”经营模式 (36)(二)有机蔬菜合作经济组织 (36)(三)公司租赁经营 (37)(四)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38)第九章有机农业(有机蔬菜)在广西的情况 (39)(一)有机农业在广西的概况 (39)(二)发展有机农业的优势 (39)(三)有机农业在南宁的展现 (41)(四)有机农业在广西的案例 (41)第十章小结 (44)第十一章案例分析 (45)南京普朗克有机蔬菜产业模式及其运行机制 (45)第十二章附件 (50)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的申报 (50)第一章概念分析(一)有机农业与其他农业的区别1、传统农业(traditional agriculture)传统农业是指沿用长期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用生产资料,主要以人、畜力进行耕作,采用农业、人工措施或传统的矿物源、植物源药剂进行病虫草害防治为主要技术特征的精耕细作、农牧结合、小面积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
化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有机合成反应机理与优化研究在化学专业中,有机合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构建和合成过程。
有机合成反应机理与优化研究是化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的关键内容之一。
本文将通过讨论有机合成反应机理的解析和优化研究的方法,为化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优秀毕业论文范本的参考。
在有机合成反应中,了解反应机理对于优化反应条件以及预测产物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有机合成反应涉及到多种反应类型,例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等。
对于每一种反应,了解其机理是进行优化研究的第一步。
通过研究反应物的电子结构、键的极性以及催化剂的作用等因素,可以推导出反应机理,并且在论文中进行详细描述和解析。
在描述机理时,需要使用化学方程式、结构式、反应路径图等工具,以便清晰地展示反应步骤和中间体的生成。
除了了解反应机理,优化研究也是有机合成论文中的关键内容。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的产率、选择性和纯度。
优化研究可以包括温度、压力、溶剂、催化剂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的调节。
优化的目标是使得反应在更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从而减少副反应的生成,并提高产物的纯度。
在优化研究中,可以使用各种实验技术,如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等,以验证优化研究的效果。
在写有机合成反应机理与优化研究的毕业论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清晰地描述反应步骤和机理,使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避免过于冗长和复杂的句子。
其次,合理地组织论文的结构,可以按照反应步骤进行分节处理,以保证文章的逻辑性和流畅性。
另外,图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将反应路径图、实验数据和结果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研究结果。
最后,引用正确的参考文献是一个重要的要求,确保论文的学术准确性和可信度。
综上所述,化学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范本中的有机合成反应机理与优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需要解析反应机理并优化研究反应条件,以提高反应产率和纯度。
为了写好这部分内容,需要注意清晰地描述机理,并使用适当的图表和实验数据进行展示。
有机农业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有机农业气候影响2、有机农业生态保护的关联性3、全球有机农业发展走向4、有机农业发展对策研究5、有机农业食品发展前景全文总字数:15749 字篇一:有机农业气候影响有机农业气候影响1博山有机农业区简介淄河与孝妇河贯穿博山区南北,森林覆盖率52.3%,南部鲁山主峰海拔1108.3m,北部海眼一带只有130.0m,平均海拔高度450.0m,是山东省24个纯山区区县之一。
博山区东南部6镇方圆百里为水源保护地,无污染企业,多为土家肥种植自给自足模式,土壤富含有机质,有机农业发展优势得天独厚。
目前,博山区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达到7333.3hm2,其中,中药材2666.7hm2、林果2666.7hm2、杂品1333.3hm2、猕猴桃333.3hm2、茶叶200.0hm2、蔬菜133.3hm2,有33种农产品得到有机认证或转化认证,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桔梗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有机中药材、猕猴桃生产基地。
2气象条件对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2.1温度温度是影响有机农作物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之一[1]。
博山区气温地理分布较为复杂,随着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地形变化,气温呈现着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分布规律。
从《淄博市博山区农业气候资源及区划》[2]和近几年区域自动气象站资料(表1)可知,博山区年平均气温为13.2℃,平均最高18.2℃,平均最低7.9℃,平均气温日较差10.3℃。
气温日较差春秋较大,盛夏及冬季较小。
板栗、桔梗、“黑五类”等生长季节为3~11月,在此期间,博山区平均气温日较差10.5℃。
昼夜温差较大,白天促进作物光合作用干物质积累,夜间减少高温呼吸消耗,对生育非常有利。
山区气温垂直递减率冬小夏大,春秋次之。
在400~600m高度层中,一年四季都有相对逆温,夏季气候凉爽,适宜越夏蔬菜等喜凉作物生长,也不易形成猕猴桃、茶叶等高温热害;冬季“暖带效应”为茶树、金银花等安全越冬创造了良好气候条件。
内蒙古师范大学有机分析作业论文题目:有机分析化学试剂的研究及应用院系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化学教育授课语种汉语学生姓名张城硕学号20111105949指导教师姓名百图雅2013年12月8日有机分析化学试剂的研究及应用摘要本文内容为有机分析化学试剂的研究及应用。
包括(1)一些新的三氮烯类等有机分析试剂的合成及其应用。
(2)几项应用基础研究:超改进控制加权形心单纯形(SWCWC)及其应用;改进了平衡移动法和摩尔比法测定有色配合物组成及其平衡常数;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的几个关系式。
(3)一些分析化学试剂的使用注意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上述三部分中的应用重点是分光光度分析。
关键词有机分析化学试剂研究应用有机分析试剂已渗透到分析化学的各个领域,化学试剂是进行化学研究、成分分析的相对标准物质,是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化学试剂广泛用于物质的合成、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形象地说,化学试剂是化学工作者从事化学试验的眼睛。
早期的化学试剂只是指“化学分析和化学试验中为测定物质的组分或组成而使用的纯粹化学药品”。
后来被扩展为“为实现化学反应而使用的化学药品”,而现在的“化学试剂”所指的化学药品早已超出了这一范畴。
有人认为凡是“在科学实验中使用的化学药品”都可称为“化学试剂”。
我们认为,化学试剂可以更全面地定义为: 在化学试验、化学分析、化学研究及其他试验中使用的各种纯度等级的化合物或单质。
对分析化学及其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不少有机分析试剂已扩大应用到其他学科以及工业、农业等生产过程·研究有机分析试剂及其应用,是许多专家十分关注的问题。
八、九十年代,分光光度分析的论文在一些国家的分析化学论文中仍占较大比例。
分光光度计在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中的价格较低。
分光光度分析是我国各行业分析测试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测试手段之一。
笔者在本单位从事分析化学实际工作,从六十年代开始从事有机分析试剂的研究工作,重点是有机分析试剂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的目标是探求新分析试剂、新的研究方法以及新分析和分离方法。
现将介绍如下:1一些新的三氮烯类等有机分析试剂的合成及其应用1.1 三氮烯类试剂对三氮烯类试剂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的述评。
合成了十多种三氮烯类试剂,着重研究了DNAAB、2,2’-Cl2-DNAAB、NPPYT、NPBTT、NPQT、NPBMT和NPBPT七种试剂及其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DNAAB作为Hg(Ⅱ)的光度分析试剂[1],可用于测定矿石、多种金属硫酸盐中的微量汞和硫汞矿中低含量汞;也可作为Cd(Ⅱ)和Ag(Ⅰ)的光度分析试剂,用于测定矿石和废水中的微量镉,金矿、冰铜碴、焊锡中的微量银,锰矿和铜精矿中痕量银。
文献研究了三氮烯类显色体系的可萃取性。
为了改善试剂的性能,合成了2,2’-Cl2-DNAAB,并进行了质谱、紫外、红外光谱分析。
它作为Cd(Ⅱ)、Ag(Ⅰ)、Cu(Ⅱ)和Hg(Ⅱ)的光度分析试剂,可用于测定铅锌原矿、铅锌矿碴、废水中痕量镉,金矿、冰铜碴中微量银,铁矿中微量铜、工业废水和锌精矿中痕量汞。
通过2,2’-Cl2-DNAAB与Ag(Ⅰ)的显色反应,探讨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Cu(Ⅱ)-α,α’-联吡啶(dipy)-2,2’-Cl2-DNAAB-Tween-20显色体系,是三氮烯类试剂的三元配合物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某些分析特性的示例。
此后,研究了含杂环的三氮烯类试剂。
含吡啶基的NPPyT,可用于光度测定Cd(Ⅱ),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达2.6×105,大大高于DNAAB和2,2’-Cl2-DNAAB与Cd(Ⅱ)显色体系中的ε.NPPyT用于测定天然水、大米、人发、树叶、土壤以及锌和锌净化液中痕量镉。
含苯骈噻唑基的三氮烯类试剂NPBTT,用于光度测定面粉、头发中的痕量铜。
含喹啉基的三氮烯类试剂NPQT,在Hg(Ⅱ)-NPQT-CPB显色体系中,表观摩尔吸光系数达1.0×106,是Hg(Ⅱ)的高灵敏试剂,用于测定废水中痕量汞含苯骈咪唑基的三氮烯类试剂NPBMT用于测定自来水中痕量汞。
含溴代吡啶基的三氮烯类试剂NPBPT,在Cd(Ⅱ)-NPBPT-CPB显色体系中,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达7.5×105,是Cd(Ⅱ)的高灵敏试剂,用于测定人发和面粉中痕量镉。
NPBPT与Ag(Ⅰ)、Hg(Ⅱ)亦有类似反应。
上述7种新试剂的分析特性研究表明:(1)它们是测定Hg(Ⅱ)、Cd(Ⅱ)、Ag(Ⅰ)的高灵敏试剂。
(2)试剂中取代基不同,引起分析特性的改变和测定条件的变化。
例如,在4-硝基苯基的2位上引入吸电子基团Cl,可望三氮烯-N=N-NH-中H+的离解度增大,Hg(Ⅱ)-2,2’-Cl2-DNAAB-Tween-20较Hg(Ⅱ)-DNAAB-OP体系的适宜pH值由12.1-12.7降至9.8-10.8,而ε由1.49×105升至1.54×105;在三氮烯的3位上分别引入苯骈咪唑基和喹啉基的NPBMT和NPQT,Hg(Ⅱ)-NPBMT-Triton X-100和Hg(Ⅱ)-NPQT-CPB体系的适宜pH又比2,2’-Cl2-DNAAB低,而其ε,分别为2.6×105和1.0×106。
这些说明,引入适当的取代基是合成新试剂的重要途径。
(3)为提高测定灵敏度,于二元体系中,引入第二配位体或表面活性剂,不仅起到增溶作用,而且引起测定条件的改善和灵敏度的提高。
1.2氧杂蒽醇类试剂氧杂蒽醇[2] (或9-羟基吨)(xanthgdrol),国外早有研究,并写入了教科书.该试剂国外常用来鉴定脂肪族酰胺,氨基甲酸酯,以及根据其与巴比士酸(丙二酰缩脲)所形成的衍生物的熔点,来鉴定被取代的巴比士酸,还常用于尿素的重量分析及容量分析.由于该试剂价格昂贵,国内用家不多.本文通过实验,找到了一种成本较低,产率较高的方法,如若推广,将有利于我国的化肥工业生产和有机分析的改善.氧杂蒽醇的合成一般采用水杨酸苯酯加热脱苯酚缩合,制得氧杂蒽酮然后经还原制得氧杂蒽醇。
1.3 异羟肟酸H106用于镓、锗的提取[3]。
研究了从氯化物溶液中萃取第四、五族元素的行为及Ti-SCN-H106光度测定钛的新方法,用于测定不锈钢、铝合金中钛。
2化学试剂的使用安全2.1 易燃易爆化学试剂一般将闪点在 25℃以下的化学试剂列入易燃化学试剂,它们多是极易挥发的液体,遇明火即可燃烧。
闪点越低,越易燃烧。
常见闪点在-4℃以下的主要有氯乙烷、乙醚、汽油、丙亚酮、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酵等。
使用易燃化学试剂时绝对不能使用明火,也不能直接用加热器加热,一般采用水浴加热,这类化学试剂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放在冰箱中时,一定要使用防爆冰箱,曾经发生过将乙醚存放在普通冰箱而引起火灾,烧毁整个实验室的事故。
易燃试剂在激烈燃烧时也可引发爆炸,一些固体化学试剂如: 硝化纤维、苦味酸、三硝基甲苯、三硝基苯、霍酸盐等等,本身就易炸燃,遇热或明火,它们极易燃烧或分解,发生爆炸,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绝不能直接加热,也要注意周围不要有明火。
还有一类固体化学试剂,遇水即可发生激烈反应,并放出大量热,也可产生爆炸。
这类化学试剂有金属钾、钠、锂、钙、氢化铝、电石等等,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一定要避免与水直接接触。
有一些固体化学试剂与空气接触即能发生强烈的氧化作用,如黄磷。
还有些与氧化剂接触或在空气中受热、受冲击或磨擦能引起急剧燃烧,甚至爆炸,如硫化磷、赤磷镁粉、锌粉、铝粉等,在使用这些化学试剂时,一定要注意周围环境温度不要太高强氧化剂接触。
使用易燃化学试剂的实验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防护用具,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2.2 有毒化学试剂一般的化学试剂对人体都有毒害,在使用时一定要避免大量吸入。
在使用完化学试剂后,要及时洗手、洗脸、洗澡,更换工作服,对于一些吸入或食入少量即能中毒至死的化学试剂,在使用它们时一定慎之又慎,绝对避免与皮肤和口眼鼻的接触。
生物试验中至死量( LD50) 在 50mg/kg 以下的称为剧毒化学试剂[4],如: 氰化钾、三氧化二砷及某些砷化物、硫酸、二甲酯等等。
在使用性能不清的化学试剂时,一定要了解它的 LD50。
一定要了解某些常用的剧毒化学试剂中毒时的急救处理方法,剧毒化学试剂一定要有专人保管,严格控制使用量。
2.3 腐蚀性化学试剂任何化学试剂碰到皮肤、粘膜、眼、呼吸器官时都要及时清洗,特别是对皮肤、粘膜、眼、呼吸器官有极强腐蚀性的化学试剂( 不论是液体还是固体) ,在使用前一定要了解接触到这些腐蚀性化学试剂的急救处理方法,如酸溅到皮肤上要用稀碱液清洗等等。
2.4 强氧化性化学试剂强氧化性化学试剂都是过氧化物或是含有强氧化能力的含氧酸及其盐。
如: 过氧化酸、硝酸铵、硝酸钾、高氯酸及其盐、五氧化二磷等等。
强氧化性化学试剂在适当条件下可放出氧发生爆炸,并且与有机物镁、铝、锌粉、硫等易燃物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些遇水也可能发生爆炸,在使用这类强氧化性化学试剂时,环境温度不要高于 30℃,通风要良好,不要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共同加热使用。
2.5 放射性化学试剂使用放射性化学试剂时,一定要按放射性物质的使用方法,采取穿戴专用防护面具、服装或口罩等保护措施,注意通风,避免污染环境。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百图雅老师多次精心指导,在此表示感谢!主要参考文献:[1] 曹诗倜. 一些有机分析试剂及其应用研究[J]. 分析科学学报, 1996, 35(1),43-47.[2]李工安,刘锦贵. 有机分析试剂———氧杂蒽醇的合成方法探讨[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30(2),97-98.[3]曾伟,曾贵玉,秦圣英.异羟肟酸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新进展[J]. 有机化学,2003,23(11),59-69.[4] 马妍春.简述化学试剂的分类及其安全使用[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261(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