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钟表复习课--教案(同名12554)
- 格式:doc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年级数学总复习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钟面上的时刻的辩认。
2.做一个爱惜时间、爱学习的好学生。
【重点难点】:
重难点:认识整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二、复习“认识钟表”
1.学生利用学具钟,拨整时刻,并说一说是怎样拨的。
师:再拨一个半时。
整时和半时,在拨钟时有什么不同?
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题第(6)小题。
在方框中填入适当的数,并用两种写法写出钟面上的时刻。
请说一说分别是几时。
四、巩固练习
1.认一认,写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
教学反思:
尊重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乐“说”。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老师始终与学生站在同一高度上引导学生探索学习。
钟表外部结构认识、时刻的认读写,总是让学生先谈自己知道的,再针对学生不解的地方有的放矢地探索。
即便是学生不解的地方,也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用学生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的语言帮助其他学生。
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构建相关的知识结构。
一年级数学教案:“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自我反思,回忆知识 (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个孩子问:“妈妈,我想看动画片,到6点了吗?”) 师:图中的小妹妹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图中的小妹妹想看动画片,但不知道几点了。
师:你会怎么告诉她呢? 生:我会说,你自己看吧。
生:我会告诉她,到6点了。
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再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 生:我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长针是分针,短针是时针。
生: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生演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4,是4时) 生:分针指向6时,时针指向7和8中间,表示7时半。
(生演示) 师:你认为你拨的准确吗? (学生对自己的拨珠过程进行反思,这样不仅关注了拨珠的结果,而且关注了拨珠的过程。
) 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
(教师予以提醒)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钟表的学具拨出整时和半时,激活了学生头脑里有关钟表的知识。
] (二)自己分类,梳理知识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黑板上。
(板书:11:00 3时 5:30 9:00 6时半 1:30 4:30) 师:你能把这些时间进行分类吗? 生:我分两类,一类是表示几时,一类是表示几时三十分。
生:我按时间的表示方法进行分类,也分两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时间,用自己的喜欢的方法进行分类,学生是复习的主人。
] (三)贴近生活,应用知识 (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松原到扶余8:00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7:30。
)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车票知道的,从松原到扶余的开车时间是8时。
生:我看时钟知道了当时的时间是7时30分。
[以“生活“为依托,让学生在研究现实问题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构建了鲜活的数学课堂。
2024年《认识钟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章《认识钟表》,详细内容包括:钟表的构造及其功能,钟表的基本读法,以及时间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钟表的读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说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时间的珍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点和半点的识别,以及时间推算。
2. 教学重点:钟表的读法,时间的基本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钟表模型,挂图。
2. 学具:学生每人一张钟表图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钟表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例题讲解(1)讲解钟表的构造及其功能。
(2)讲解钟表的读法,引导学生学会识别整点和半点。
(3)通过例题,讲解时间的基本概念,如:小时、分钟、秒。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钟表图纸上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钟表》2. 板书内容:(1)钟表的构造及其功能(2)钟表的读法(3)时间的基本概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钟表的读法,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钟表除了显示时间,还有其他功能吗?(2)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钟表的历史及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4. 随堂练习的设置。
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在本教案中,整点和半点的识别以及时间推算是难点,这是因为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反复练习来加深理解。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课程背景与意义适应时代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时间管理能力越来越重要。
通过认识时钟,幼儿能更好地安排自己的时间,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契合幼儿认知特点大班幼儿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认识时钟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良好习惯通过学习时钟,幼儿可以养成守时、惜时的好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数字卡片操作材料02认识时钟基础知识Chapter时钟结构及功能时钟的功能时钟的基本构成用于计量和指示时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时钟的种类分针指示分钟数,长度中等,移动速度比时针快。
时针指示小时数,通常最短,移动速度最慢。
秒针指示秒数,通常最长,移动速度最快。
时针、分针、秒针含义刻度与数字对应关系表盘上的刻度数字与刻度的关系读取时间的方法03时间概念建立与运用Chapter整点、半点识别方法整点识别半点识别时间顺序排列规则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认识时间段的顺序日常生活中时间应用举例作息时间安排活动时间规划时间约定与遵守时间记录与反思04操作技能训练与提高Chapter1 2 3材料准备制作步骤注意事项手工制作简易时钟模型小组合作完成复杂任务分组策略任务分配协作技巧个人挑战:快速准确报时规则说明教师随机拨动时钟模型,学生快速观察并准确报出时间。
训练方法通过反复练习、比赛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注意事项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05评价方式与标准制定Chapter观察法评价学生表现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深入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掌握程度。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通过解答问题巩固学生的理解。
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时钟的基本概念和读法是否掌握。
提问法检验学生掌握程度设计包含不同难度层次的测试题目,全面评估学生对时钟知识的掌握情况。
2022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案备单元教学目标。
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尽可能定的具体、适宜,以素质为核心,突出能力目标、知识以实用为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021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案1教学目标1、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体会标准不同,分数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2、在具体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体会一个分数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重点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活动导入现在大家猜个谜语:母子两边分…… (学生回答:分数)今天我们就再来认识分数 (板书:分数的再认识)2、复习导入,出示图形:提出复习要求:仔细观察这3个图形,说出这3个图中阴影部分是什么分数,它们各表示什么?(1)图1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两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2分之1来表示。
(2)图2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三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3分之1来表示。
(3)图3表示把这个图平均分成了四份取了其中的1份,用分数4分之1来表示。
(通过让学生说分数,认分数,说分数含义的过程,了解学生以有知识的起点。
)3、他们的回答都非常准确,说明他们对以前的知识掌握的很扎实,老师想看看今天大家的学习效果,有信心吗?二、活动引入新课学习1、老师这儿有三份圆片,你们能从每一份中分别拿出全部的1/2吗?提出观察要求:其他同学认真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能提出问题吗?(在这里要强调各自是把谁平均分了,学生分别拿出的是6片、4片和3片。
)( 学生可能的回答)(1)都是1/2,怎么拿出的片数不一样?(2)为什么三个同学拿的数目不同?2、小组合作活动提出活动要求:为什么他们三人都是拿全部圆片的1/2,拿出的片数却不一样多呢?请大家先自己想一想,为什么会是不一样的,然后小组交流一下。
一上《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认识钟表复习课(第二稿)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复习钟面,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经验复习看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难点:过一小时后是几时教学准备:一个钟面、一根时针教学过程:一、导入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请看大屏幕。
生:8时多师:是8时刚过,也可以说是大约8时,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钟表的认识。
二、小明的一天师:这是一(6)班小明一天的生活。
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来说说,图片上小明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这些是小明在活动时的时刻,你能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1)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9时,时针指向9,分针指向12.)(2)9时再过1小时是几时?(谁来用时针和分针贴一贴10时)(3)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12时,)(4)这是几时?你是怎么看的?(12时半,时针指向12和1中间,分针指向6)(5) 12:30过1小时是几时?,你在干什么?(上课)(6)你能在黑板上表示一下嘛?(谁来用时针和分针贴一贴1时半)(7)这是几时?(9时半)(8)这是几时?(3:57)这时候你在干什么?(放学)(9)这是几时?(6时)(10)这是几时?(6时半)(11)接下去,请你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这些时刻,小明应该在干什么?连一连(12)你能给刚才这些时间分分类嘛?可以分成几类?怎么分?(13)整时时,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征?半时时,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征?图:(详见下图)三、拨一拨1. 9:00——9:30,在半小时里,时针和分针发生了什么样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这样吗?(动态演示)2.老师拨9时半到10时,在这半小时里,时针和分针又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动的——在9:00——10:00一小时,时针和分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3.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拨一拨,(展示)(1)你们想知道沈老师最喜欢哪个时间吗?沈老师喜欢的时间在6时到9时之间。
课时第1课时课题《钟表的认识》复习课教学内容教材84——87页主备教师赵贵华审核人教学目标A、知识技能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认识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
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熟练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B、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拨表、观察等实践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念。
2、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精神。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复习,让学生建立起初步时间观念,培养他们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
教学难点在掌握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体会大约几时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钟、教具钟。
教学过程共案个案及重点补充导入声音谜语猜一猜。
复习探究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谜面:课件展示对,是钟表。
2、瞧,一家钟表店开张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各类钟表图片)学生注意观察。
发现它们是挂钟、闹钟和手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你们都见过吗?你们想要吗?3、那你们知道这些钟有什么用处吗?对,钟表的作用可大了,他们能告诉我们现在是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
二、复习钟面结构特点1、进一步认识钟面我们要认识钟表,首先我们来认识钟面。
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面观察一下,看看这个钟面上有些什么呢?钟面上有1—12的数,那12在哪里?6呢?请同学们在钟面上指一指3和9在哪里(注意12应摆在最上面)把这些数按照顺序读一读。
那你用手势表示一下这12个数是怎么排列的?闭上眼睛再想一想12个数的位置。
钟面上除了有数外,还有两根针,这两根针有什么不同?(出示:长、短)你们知道长的针叫什么吗?短的针呢?(板书:分针,时针)指着课件上的钟面,问学生这两根针叫什么名称?三、演示动态钟面课件复习1、演示分针,时针的转动方向。
复习《认识钟表》邓伟华一、复习目标:1、使学生复习钟面,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相关知识。
2、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复习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二、重点、难点1.复习重点:认识钟表、区别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会看整时和大约几时。
2.复习难点:让学生理解大约几时三、复习过程:1.看钟表,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有关钟表的知识?之前呢,在第八单元,我们认识了钟表,今天,咱们就来复习下钟表的知识。
下面有请咱们的老朋友——钟表上场!请同学们想一想:钟面上都有什么?然后再跟小组内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钟面:时针(又短又粗)分针(又长又细)12个数字(从1到12)12个大格通过刚才的复习,大家对钟表就更熟悉了。
接下来我们要开始我们的闯关游戏咯!请大家完成学案的第一关(一)2.复习整时、快几时、刚过几时通过刚才的复习,咱们对钟表这个老朋友更熟悉了。
认识它,熟悉它,是为了干什么啊?(看时间)那你会看时间吗?请完成学案的第一关(二),看时间怎么看呢?(先看分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同学们真棒!不仅会认识时针和分针,而且还会认时间,那我可要提高难度了,你还会画时针和分针吗?试一试,请完成第二关(一)请看这一个题,它是几时呢?应该怎么认这个时间呢?(师拿学具钟拨一个时间)小结:快几时是,分针还没超过12,刚过几时是,分针刚过12。
我们已经会认这个时间了,那就赶快把第二关(二)完成吧!呀!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棒!这些题目都能做对,可我们的闯关游戏是一关比一关难哦,你觉得你能顺利过关吗?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三关,过几时是什么意思啊?请你完成。
四、动手操作,巩固旧知1.教师拨钟,考学生⑴教师依次拨出7时、9时过一点儿、快6时,学生说出时间⑵学生试误,分析为什么不是6时过一点儿并纠错:分针不应指向12,而应该在12的后面.2.学生拨钟,考同伴五、课堂小结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2.你觉得你能得到几个笑脸呢?请完成学案上面的自我评价。
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情景图提问:图中的小朋友遇到什么问题?你想告诉他什么?学生回答正确后提问:同学们观察了钟表,告诉了小朋友是6时,那老师要问,你是怎么判断现在就是6时的呢?预设回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师说:我们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这节课我们就对钟表的知识进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认识钟表)二、新课讲授钟表的基本认识出示钟表图片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认识钟表,请同学们观察钟表,说说你都知道钟表的哪些知识?预设回答:钟表上有12个数字钟表上有12个格钟表上有时针钟表上有分针提问:你是怎么区分时针和分针的?预设回答:时针短又粗,分针细又长认识整时提问:举手回答,钟面上现在是几点?预设回答:7点提问:怎么认整时?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认识口诀,全班齐读提问:请同学们翻开书本用两种方法书写时间(出示多媒体图片和学生一起对照答案)提问: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两种方法任意选择一种表示出来。
指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时间预设:如果有学生写电子时刻和中文时刻,教师提问,你能按时间的表示方法为这些时间分类吗?两种分类方法都要掌握并牢记三、练习1、连一莲师说:小猪的钟表店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钟表店门外帖了什么呀?(营业时间)你会读吗?咱们一起进钟表点看看吧。
小动物们忍不住把钟表放乱了,你能帮他们找一找吗?出示练习图片2、同学们做的真好,下面我们就来闯关认时间第一关出示整时钟面图,学生认时间第二关出示不是整时的钟面图,你还记得怎么说这些时间吗?第三关出示连续钟面图学生看连续钟面,继续填写时间教师要问清楚,最后一个钟面时针应该指向几?分针应该指向几?3、画一画老师这里有几个被碰掉指针的钟表,你能帮忙把指针画出来吗?准备三个钟表:学生回答,缺少什么指针应该指向几?4、考考你小熊请大家看电影,但是时间需要大家来确定,同学们请看。
教师总结过一时和一时前,这样的问题怎么计算。
四、小练笔师说:经过复习同学们觉得自己对钟表认识掌握的怎么样了?下面老师发一张小卷,同学们比一比,看谁做的又快又准。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七《认识钟表》复习课一. 教材分析《认识钟表》是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钟表的基本知识,包括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读取和表示时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读取钟表,为后续学习时间的计算和安排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对钟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大多数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钟表的知识。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基本组成部分,理解时针、分针和秒针之间的关系,学会正确读取和表示时间。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同时间段的读取和表示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场景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钟表的知识。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活动,巩固学生对钟表知识的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含有钟表图片、时间表示的PPT,以便进行直观展示。
2.钟表模型:准备一些钟表模型,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一些练习题和学习资料,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钟表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你们认识这些钟表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钟表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时针、分针和秒针,并通过PPT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7、认识钟表【课题】认识钟表整理与复习【学习目标】1、结合生活经验复习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重点】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学习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习准备】钟表模型【学习过程】【一、回忆梳理】 师:你学会了有关钟表的哪些知识?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钟表的知识。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分针时针一、知识回顾2、学生看书独立思考,用钟表进行演示。
3、组内互相说一说,拨一拨。
(4时 8时 12时 6时)师巡视点拨学生拨表的方法4、生演示师:在拨表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
(教师予以提醒) 师友情提示: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用学过的两种方法把拨出来的时间写在本子上。
【二、典型训练】 1、大约几时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说一说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大约8时大约9时大约5时二、知识运用师:观察这三个钟面上的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分享发现的快乐。
小结:当分针接近12的时候我们读时针时间时用大约几时。
2.请你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或分针。
【三、练习提高】1、出示86页第4题周末就要到了,小明周末怎么过的呢?你能看图编一个故事吗?(独立观察——同位交流——全班汇报)2、练习十九5题你会认时间了,小东认得对不对呢?如果不对,请改正。
3、照样子说一说,练习十九章6题与我们认识的整时有什么不同?把下一行的钟,照样子说一说。
4、练习十九章8题 湖北鸿鹄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名师测控》助您成功分针时针一、知识回顾分针指着 合理安排时间 当分针接近 记录整时可以用几时表示,也可以用电子格式表示。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时,会拨整时。
熟练应用时刻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的认读及拨表。
【教学难点】过一小时后是几时,补时针与分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面模型,作业纸。
【学具准备】小钟表、彩笔、练习本。
一、成长热身9+6 8+7 9+5 6+7 7+5 8+8 6+6 3+9 8+5 7+7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这节课我们就对钟表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认识钟表。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师:你已经学会了钟表的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拿出课本看一看,或者拿出钟表想一想,拨一拨,小组之内互相说说掌握了哪些知识。
汇报的时候看哪个小组汇报的最全面、最详细。
学生小组内交流。
师指名小组代表汇报。
(1)生汇报时师随机板书:12个数,12个格,时针,分针。
然后课件出示:钟面,依次出12个数,指出12个大格。
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时针和分针就是沿着12个数字转动。
(2)师:怎么认整时呢?学生汇报,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3)师:我们在拨整时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呀?4:0 011:007:001:00学生汇报,师提醒:在拨整时时,分针一定指向12,是几时,时针就正对着几。
3、师:一天中你最喜欢哪个时刻,先在钟表上拨出来,并用你喜欢的方法写在本子上。
同时指名几生写在黑板上。
师:时间的表示法有两类,一类是中文表示法,一类是电子表示法。
我们在记时刻的时候,两种方法都要掌握好。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师:今天,小猪经理——噜噜的钟表店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师:咦,钟表店的门外帖着什么呀?(营业时间)你会读吗?谁能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能见到这种时刻?(学生自由发言)师:咱们一起进钟表店看看吧。
《认识钟表》教案教案:《认识钟表》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钟表的组成部分,掌握钟表的读时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守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钟表的组成部分:时针、分针、秒针、表盘、表壳等。
2.钟表的读时方法:整点、半点、一刻钟、一分钟等。
3.钟表的种类:机械钟、电子钟、石英钟等。
4.钟表的历史:古代日晷、水钟、铜壶滴漏等计时工具,现代钟表的发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钟表的组成部分、读时方法。
2.教学难点:钟表的读时方法,尤其是分钟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钟表的组成部分。
2.讲授法:讲解钟表的读时方法。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钟表知识。
4.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谜语或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1)展示不同种类的钟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钟表的组成部分。
(2)讲解钟表的读时方法,让学生学会读取整点、半点、一刻钟、一分钟等。
(3)介绍钟表的种类,让学生了解机械钟、电子钟、石英钟等。
(4)讲述钟表的历史,让学生了解古代计时工具及现代钟表的发展。
3.情境教学:(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运用钟表知识。
(2)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5.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发言积极性等。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定期检测:通过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七、教学反思:1.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2.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原因,改进教学。
3.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4.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教案旨在让学生了解钟表的组成部分、读时方法,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守时的良好习惯。
认识钟表复习课教案认识钟表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时、半时,会拨整时、半时。
熟练应用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整时、半时的拨钟和认读。
教学难点:过1时后是几时,补时针和分针。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课件出示情境图:小女孩问:妈妈。
我想看动画片,到6时了吗?师:图中的小姑娘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告诉她吗?师:你怎么知道是6时的?生: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
师:不错。
关于时间,我们在一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过一部分了,这节课我们就对它进行一次复习,帮助我们的再学习。
(板书课题:复习认识钟表)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师:对于钟表,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还记得吗?汇报。
但是要准确的认识时间,首先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1)复习钟面师:你知道钟面上都有什么吗?钟面:时针(短、粗)分针(长、细)12个数字、12个大格(课件出示钟面:依次出现12个数字,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12个大格。
)(2)认识整时、几时半师:什么是整时呢?(板书)学生汇报。
后课件出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你还能像老师一样,说出一个整时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师:说的真好。
那几时半又和整时有哪些地方不同呢?谁能说一说?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分针指着6,时针在两数的中间,超过几就是几时半,也可以说成是几时30分。
像:分针指着6,时针在5、6的中间,就是5时半,也可以说成是5时30分。
你还能像老师一样说一个几时半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师:说的真好。
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呈现方式不同,那它们的写法、读法会相同吗?师:(出示一个整时钟面)你能将它的时间写下来吗?试一试。
2024年认识钟表教案《认识钟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一节《认识钟表》。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钟表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秒针;学会读取钟表上的时间,包括小时和分钟;理解钟表的基本运作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钟表的三个指针,并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时间、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正确读取钟表上的时间,特别是分钟。
教学重点:认识钟表的三个指针,理解钟表的基本运作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钟表模型、钟表挂图、教学PPT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钟表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钟表有几个指针?分别是什么?(2)钟表上的数字表示什么?2.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时间的钟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读取时间。
教师讲解读取时间的方法,并板书。
3. 随堂练习(15分钟)(1)画出钟表的三个指针,并标出它们的名字。
(2)根据教师给出的时间,在钟表上标出相应的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1)如何快速读取钟表上的时间?(2)如何计算钟表上的分钟?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三个指针:时针、分针、秒针。
2. 读取时间的方法:先看时针,再看分针,看秒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根据钟表上的时间,写出相应的时间表达式。
2. 答案:(1)3时20分:时针指向3,分针指向4。
(2)5时30分:时针指向5,分针指向6。
(3)7时45分:时针指向7,分针指向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2. 学生反思:自己是否掌握了读取时间的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是否积极参与?3. 拓展延伸:了解钟表的起源、发展及种类,培养学生对时间观念的深入理解。
2024年认识钟表教案《认识钟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章《认识时间》的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钟表的构成,时针、分针的认识,认识整点时间,以及简单的分钟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钟表的构成,知道时针、分针的作用,能够正确读出整点时间。
2.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钟表的构成,学会读整点时间。
难点:分针的认识,以及理解钟表上时间的变化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钟表模型,挂图,教学课件。
学具:每人一张钟表练习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一位同学扮演“时间老人”,手持钟表模型,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2)通过“时间老人”的介绍,引导学生关注时间的重要性。
2. 例题讲解(1)通过课件展示,讲解钟表的构成,让学生了解时针、分针的作用。
(2)以挂图为例,讲解整点时间的读法,引导学生学会读整点时间。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钟表练习纸上,用彩色笔标注时针、分针。
(2)分组进行整点时间的读法练习,相互检查,提高正确率。
4. 知识拓展(1)介绍钟表的起源和发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2)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时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六、板书设计1. 钟表的构成:时针、分针、秒针2. 整点时间的读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读几点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画出你心中的钟表,并标注出上午8点整。
2. 答案:钟表中央画一个圆形,标注时针、分针、秒针。
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秒针随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钟表的构成和整点时间的读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的运用,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读时间,提高时间观念。
同时,可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钟表,如电子表、沙漏等,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认识时钟》及复习教案设计《认识时钟》教案目的:认识时钟,让幼儿了解和时钟的关系,能认识整点和半点。
准备:时钟一个。
过程:1、教师出示大座种,请幼儿说出它的名称和作用。
2、请幼儿数清钟面上的1-12的数字,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钟和较长的分钟,并教给“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3、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针转一圈,让幼儿注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个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4、师继续拨长针,边拨边告诉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想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想12时就表示“几点钟”。
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1点,2点,3点钟……”直到12点为止。
5、要求全体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
或两个幼儿为一组,一个幼儿不针,另一个幼儿说“几点钟。
6、请幼儿个别认识时钟,让幼儿掌握整点的认读方法。
7、小结。
《复习认识时钟》1、复习对时钟的认识。
2、复习对整点的认读,知道在整点的时候,长针(分针)都是指到12上。
3、学习半点的认读方法。
(1)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请幼儿注意老师拨针,教师边拨针边说:“分针从12开始走起,经过1、2、3、4、5指到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出1点半、2点半、3点半……。
(2)教师请幼儿演示自己拨时钟,感受拨到一半圈和一圈的方法,并能准确读出整点和半点。
(3)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面上拨出半点钟,或两个幼儿一起拨。
(4)结合《数学》第31页的图画,让幼儿知道人们制造出了形状,大小个异的钟:塔钟,座钟、挂钟、闹钟等,还有人们为了挈带方便,把钟制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揣在怀里的叫怀表。
练习:时钟几点啦目的:复习和巩固时钟的认识,教育幼儿按时作息,珍惜时间。
准备:时钟过程:1、教师出示纸钟面,引导幼儿复习对时钟的整点和半点的认识。
第3课时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儿童乐园
教材10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时、半时,会拨整时、半时。
熟练应用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整时、半时的拨钟和认读。
教学难点:
过1时后是几时,补时针和分针。
教学用具:
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一、情趣引入感知情景
师:乐乐在儿童乐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能告诉她吗?
师:你怎么知道是3时30分的?
生: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3和4的中间,就是3时30分。
师:不错。
关于时间,我们在一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过一部分了,这节课我们就对它进行一次复习,帮助我们的再学习。
(板书课题:复习认识钟表)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师:对于钟表,我们学了哪些知识,还记得吗?汇报。
但是要准确的认识时间,首先我们要认识钟面。
(板书)
(1)复习钟面
师:你知道钟面上都有什么吗?
钟面:时针(短、粗)分针(长、细)
12个数字、12个大格
(课件出示钟面:依次出现12个数字,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12个大格。
)
(2)认识整时、几时半
师:什么是整时呢?(板书)
学生汇报。
后课件出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板书)
师:像这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你还能像老师一样,说出一个整时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说的真好。
那几时半又和整时有哪些地方不同呢?谁能说一说?
学生汇报。
课件出示:分针指着6,时针在两数的中间,超过几就是几时半,也可以说成是几时30分。
像:分针指着6,时针在5、6的中间,就是5时半,也可以说成是5时30分。
你还能像老师一样说一个几时半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师:说的真好。
整时、几时半在钟面上的呈现方式不同,那它们的写法、读法会相同吗?
师:(出示一个整时钟面)你能将它的时间写下来吗?试一试。
(学生板书)可以写几种?(两种)这种是中文表示法,这种是电子表示法。
会读吗?(齐读)
师:(再出示一个几时半的钟面)它表示的时间是.....?谁能写下来?(学生板书)它又可以写几种呢?(三种)会读吗?(齐读)
2. 认识钟面,读时间
师:真棒,不过老师还是要考考你们,下面这些钟面表示的是什么时间?(课件出示,抽生回答)
师:看来你们对整时、几时半已经很熟练了,想不想动手拨一拨呢?
师:不过,在拨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拨出来才是整时?(生回答,师出示,齐读)
那怎样拨出来才是几时半呢?(生回答,师出示,齐读)
师:方法掌握了,那就做好准备,我来说,你来拨(xx到台前来拨):5时,9时半,12时,1时30分,12时30分.....(你们和他拨的一样吗?)师:拨的真准确,老师现在的心情特别好,想请大家去看动画片,想看吗?(想)但是我有个前提条件:认真听,把你听到的时间,写在答题纸的横线上,听清要求了吗?
师:谢谢你们的建议,老师会写了。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三、巩固练习
师:孩子们,钟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一睁眼就会用到,按照时间起床、按照时间去上学、按照时间回家,我们谁也离不开它。
小猪知道这些后,赶紧开了一家钟表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师:咦,钟表店的门外贴着什么呀?(营业时间)你会读吗?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真棒。
师:咱们一起进店看看吧!(课件)哇,这么多漂亮的钟表,你们喜欢吗?
1、连一连
师:小猪的好朋友们也非常喜欢,他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钟表,,忍不住的拿过来、放过去,一不小心,就把刚刚买的钟表放乱了,找不到自己的钟表了,你们能帮帮它们吗?(课件出示:连线)
2、认一认
师:小动物找到自己的钟表很高兴,它们都说谢谢你!可调皮的小猴子想考考你们,怕不怕?(课件)你认识这个钟面吗?
3、找规律
师:真棒。
大象也来凑热闹了,它也出了一道题目考考大家。
请看:
(课件)——找规律,是几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最后一个钟面上应该是几时?)
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4、补时针或分针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小动物个个都向你们伸出了大拇指呢!我们呀来夸夸自己好吗?(棒棒棒,我真棒,棒棒棒,我最棒)
师:咦,小猪怎么闷闷不乐的走过来了呀?哦,原来刚才有的小动物只顾着拿着钟面玩,不小心把几个钟表的指针碰掉了,弄丢了。
你能帮小猪把缺少的指针补上吗?请同学们拿出答题纸,按照时间添上时针或分针,注意时针和分针的特点。
(同时课件出示)
展示学生作业。
(第一个钟面:缺什么针,应该指向几,判断)
5、12时、过1时是几时、德育教育
师:钟表修好了,为了感谢大家的帮忙,小猪要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但是现在它需要去准备准备,说一小时后准时讲给大家听。
但是现在是几时呢?我们都不知道,不过猜出这个小儿歌,你就知道了。
(课件出示:上午不上午,下午不下午。
两针合一处,太阳猛如虎。
)
师:你猜出来了吗?是几时?(12时,课件演示)现在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听到故事了吧!(1时)
师:想知道故事的内容吗?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课件出示)
师:故事中,你们喜欢谁?为什么?
师:不错......(课件出示:亲爱的孩子们)下面请大家听一首小儿歌,时间像小马车
三、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相信大家对时间又有了新的认识,希望大家做一个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小朋友。
四、板书:
认识钟表
时针分针秒针
钟面上有1-12个数字
整时半时
我的困惑:
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知识,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通过演示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识整时和半时是重点,让学生在在操作中感知,在观察中比较从而找到规律,真正使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
从而提高学习时效性。
我的困惑:
在这节课中我感觉对钟表的复习效果还没有到达,个别学生对时间的认识还不够。
东点联校胡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