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与透镜(1)
- 格式:ppt
- 大小:271.00 KB
- 文档页数:16
光的折射與透鏡成像公式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光的折射是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的一种现象,它是基于光线在介质间传播时速度的变化而发生的。
而透镜成像公式则是用来描述光通过透镜后所形成的图像位置和大小的公式。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重要性。
一、光的折射公式光在两种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也称为折射定律),光线在界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满足一个简单的数学关系,即:n1 * sin(θ1) = n2 * 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是两种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光线的折射角度,进而确定光线传播的方向和路径。
这个公式在很多光学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例如眼镜、光纤通信等。
二、透镜成像公式透镜是一种能够使光线发生折射并聚焦的光学元件。
透镜成像公式是用来描述光通过透镜后所形成的图像位置和大小的公式。
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可以通过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图像的位置和放大倍数。
在凸透镜的情况下,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表示为:1/f = 1/v - 1/u其中,f是透镜的焦距,v是像距,u是物距。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出透镜成像的位置和放大倍数。
同样地,在凹透镜的情况下,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表示为:1/f = 1/u - 1/v这个公式与凸透镜的公式形式相似,但是在计算时需要注意符号的取正与取负。
透镜成像公式是光学实验和透镜设计中的重要工具。
通过计算透镜的焦距、物距和像距,可以确定透镜的焦点位置和成像效果,从而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三、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的应用光的折射与透镜成像公式在物理学和工程学的许多领域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应用的具体例子:1. 光学仪器设计:在设计显微镜、望远镜和照相机等光学仪器时,需要考虑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公式,以确定透镜的参数和图像的性质。
2. 眼科学:通过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公式,可以研究眼睛是如何将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的。
初中物理教案光的折射实验与透镜的使用初中物理教案:光的折射实验与透镜的使用引言: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光的性质和行为对我们理解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光的折射实验和透镜的使用是学生们初步接触光学的关键环节。
本教案将通过详细的步骤和实验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折射和透镜的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实验一:光的折射实验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材料:1. 实验平台2. 光源灯3. 直尺4. 透明玻璃板5. 曲尺6. 尺子实验步骤:1. 将实验平台放在平直的桌面上,并将光源灯放置在平台上方的适当位置。
2. 在实验平台上通过直尺固定一块透明玻璃板,使其与桌面平行。
3. 在玻璃板上画上一条基准线,并以此线作为参考,设置入射光线的方向和角度。
4. 在基准线上标记出几个入射点,分别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笔绘制。
5. 使用直尺、尺子和曲尺测量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相对于法线的角度。
6. 通过改变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观察入射光线的折射现象,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光线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了折射。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1. 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被称为斯涅尔定律。
2. 入射角越大,折射角也会相应增大。
3. 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率不同,导致光线的折射方向也不同。
实验二:透镜的使用目标:通过实验观察透镜的成像效果,了解透镜的焦距与物体成像的关系。
实验材料:1. 实验平台2. 光源灯3. 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块)4. 物体(如一根铅笔)5. 屏幕(可以是一张白纸或墙壁)实验步骤:1. 将实验平台放在平直的桌面上,并将光源灯放置在平台上方的适当位置。
2. 将透镜放置在平台上,并调整其位置和方向。
3. 将物体放置在透镜的一侧,并通过调整距离和角度找到适合的位置。
4. 将屏幕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并调整位置和角度,使得屏幕能够接收到成像光线。
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初二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3.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4.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2f)。
如幻灯机。
(3)物体在焦距之内(u5.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6.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7.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镜;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镜。
8.望远镜能使远处的物体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远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9.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光的折射知识点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第十讲--光的折射与透镜一、思维导图二、知识梳理考点1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在界面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1)垂直射入时,光线不发生偏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光的传播速度不会发生改变(2)条件:①两种介质②斜射2.光的折射现象中的基本概念(1)入射光线AO:照射到两介质分界面的光线(2)折射光线OC:光进入另一种介质被折射后的光线(3)法线NN,:过入射点0且垂直于两介质分界面的直线(4)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AON)(5)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NOC)3.光的折射规律:(1)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4)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5)当光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6)在折射规律中光路是可逆的考点2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1.从岸上看水中的物体:假设从A点射出的光线经折射后射入人眼,则我们会觉得光好像是从A 点射入我们眼睛里的,A’点就是A点的像,因此我们会觉得像A’点比A点的实际位置高。
2.从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若从水中观察岸上的物体,则正好出现相反的现象,看到的也是物体的像,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升高了。
3.海市屋楼的形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多发生在夏天的海面上由于海面附近空气的温度比上层的低,所以上层的空气比底层的空气稀薄,有一些射向空中的光.由于不同高度空气的疏密不同而发生弯折,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考点3 光的反射和折射比较【答案】斜射,反射,偏折,同一平面,两侧,可逆,等于,小于,增大,不变考点4 光的色散1.色散现象:太阳光通过棱角后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解释:(1)太阳光是白光,是由七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
透镜知识点一、凸透镜和凹透镜1、透镜的概念:透镜使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
透镜能让光线透过去,在进入和离开透镜时,光经两次折射而改变光路,所以透镜是一种折射镜。
根据透镜的形状,可把透镜分为两大类:如图甲所示,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图乙所示,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一般透镜的两个表面中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
如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这种透镜叫做薄透镜。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析例如放大镜、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有时一滴水也能形成一个凸透镜。
物理名称 概念图示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镜片的两个表面或至少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简称主轴。
画主光轴应用“点画线”光心 主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这个点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用字母“0”表示。
可以认为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注意:理解主光轴和光心应注意两点:①每个透镜都有且只有一条主光轴;②透镜光心在主光轴上。
知识点二、透镜对光的作用1、实验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让光通过一块薄薄的平行玻璃板,光几乎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带着由平行玻璃板制成的眼镜,对我们的视力毫无影响。
那么像近视眼镜(凹透镜)和老花眼镜(凸透镜)这样的透镜对光的传播有什么影响呢。
探究①:如图所示取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纸面,可以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太阳离我们非常远,射到地面的阳光可以看成平行光,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汇聚成一个细小的点,说明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
探究②:在凹透镜的四周加一屏障(屏障用硬纸板中间开一个圆孔制成)遮住从平行光源射向凹透镜周围的光,如图所示,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圆形光斑,光斑直径大于圆孔直径,将光屏向远离凹透镜方向移动,光斑变大。
这个实验说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结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初二物理透镜知识点总结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镜头是由几片透镜组成的,有塑胶透镜和玻璃透镜两种,玻璃透镜比塑胶贵。
下面是整理的初二物理透镜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二物理透镜知识点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理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2、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理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分类:凸透镜:边缘薄, 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 中央薄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6、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7、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 u ) 成像大小虚实像物位置像距( v ) 应用u > 2f 缩小实像透镜两侧f v u 放大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初中学好物理的方法和技巧不要盲目刷题许许多多的老师,许许多多的人都强调大量刷题的重要性。
光的折射与有关现象解释、透镜Ⅰ.知识梳理一、要点提纲:1.光的折射现象(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2)光发生折射的条件: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或者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光必须是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若光线与分界面垂直,则传播方向不变。
(3)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光的折射规律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减小;反之,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当入射角为00时,折射角也为00,折射光线不发生偏折。
注意:(1)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除了发生折射现象,在入射介质的界面上还发生了反射。
(2)不同的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不同。
(3)光从真空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速度变小。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 km/s.3.光的折射现象(学习并解释以下现象)(1)人看到的水里的鱼的位置比鱼实际的位置要浅;(2)筷子插入水中后,看到的筷子是弯折的;(3)海市蜃楼现象(4)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到水平面以上,就可以看到太阳。
概念理解与记忆练习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练习 2 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入射光线是,折射光线是,折射角是,是玻璃。
A、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一定发生折射B、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速度要变小C、光以同一个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和水时,偏折程度相同D、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折射角可能大于入射角Ⅱ.例题解析【例1】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B.湖边垂柳在湖面形成美丽的倒影C.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D.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形成圆形光斑【答案】A【例2】渔民在叉鱼时,真实的鱼是在渔夫看到的鱼的(实、虚)像的(上部、下部),这是因为,鱼反射的光从射到中发生了现象的缘故。
八年级物理学光学知识点光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贯穿了整个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在八年级的物理学学习中,光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八年级物理学光学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光学知识。
1. 光的折射光线在不同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折射率是不同介质之间介电常数比的倒数。
当光线从密度较大的介质进入密度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度变大;当光线从密度较小的介质进入密度较大的介质时,折射角度变小。
2. 光的反射光线在镜面上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反射角度和入射角度都是相对于法线的角度。
在平稳的反射表面上,光线经过反射后聚焦或分散,从而造成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效果。
3. 光的色散光在通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色散现象。
前提是光线必须是多个波长的混合物。
当光线通过物质时,它被折射的角度会根据波长而变化,因为不同颜色的光线具有不同的折射率。
这就是色散现象。
4. 光的拓展光线会在空气和透明介质之间传播。
光线以直线或曲线的方式在空气中传播,这就是光传播的光路。
光路在光学实验中十分重要,在光路上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现象,例如干涉、衍射等。
5. 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实验中广泛使用的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是向外凸起的,并具有使光线汇聚的作用,所以又称聚光镜。
凹透镜是向内凹陷的,并具有将光线分散的作用,所以又称分光镜。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形状有所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是一样的。
6. 光学仪器光学实验还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光学仪器,例如望远镜、显微镜等。
望远镜使得远处的物体变得更加清晰可见;显微镜可以放大非常小的物体,使大家可以看到微观的世界。
以上内容涵盖了八年级物理学光学知识点的重要方面。
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大家需要集中注意力并多练习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现象并确保知识点得到深入学习。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一节 光的折射 作图提优1 / 10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第一节光的折射作图提优作图题1.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一块玻璃砖,并穿过玻璃砖。
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线(注意标出法线)。
3. 晚上,游泳池底的灯光亮起,请画出池底一盏灯发出的一条光线在水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4. 如图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入射角为60°.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i 的位置,并画出折射光线(大致方向).5. 潭清疑水浅,安全记心间,如图,A 是水池底某点,请大致作出光线AO 的折射光线以及人从岸上看到A 的像A '。
6. 如图所示,0C 为折射光线,根据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7.图中,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请标出它的入射角α并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8.如图所示,点S表示天空中的小鸟,点S′表示游泳者在水下看到的小鸟,请画出游泳者能看到小鸟的一条入射光线和对应的折射光线。
(保留作图痕迹)9.一束激光照射在倒置的三棱镜左侧,请大致画出这束光穿过三棱镜的光路。
10.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线,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11.如图,入射光线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又从玻璃砖射向空气中,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发生了两次折射,请画出图中两次折射的折射光线。
苏科版初二物理上学期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第一节 光的折射 作图提优 3 / 1012. 如图所示,一束光垂直入射到圆心为O 的半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这束光通过玻璃并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
13. 如图所示,OA ′是入射光线AO 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 的反射光线和该入射光线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