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命题四大题型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7
2014年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判断推理更多公务员资料试题:/gwy/一、考试内容总体把握10年考试大纲与09年相比没有变化,大纲中关于判断推理部分的要求是:“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题型主要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在09年的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共考了40道题,其中图形推理10道,定义判断10道,逻辑判断10道,类比推理10道。
老师预测,今年判断推理的题型、题量不会超出这个范围,考生可在此范围内来准备考试。
二、题型介绍1. 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应试者认真观察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大纲例题:答案:D 每行前两个图形叠加后,不同的部分就是第三个图形。
故选D。
图形推理是判断推理部分中变化较多的题型,有些考生一看到图形推理就觉得很难,就想放弃。
其实图形的变化是万变不离其宗,只要能熟悉变化规律,做题的速度就会有大幅度提升,看到图形时,也就不会被拦住了。
【例题】:【解析】C 元素的位置变化。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图形的组成元素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就直接从位置变化考虑。
第一组图形的规律是:有两个元素在对角线,另一个沿着逆时针依次移动。
后一组图形也是按照这样的规律变化。
故选C。
2. 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应试者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大纲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A。
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B。
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槽的念头C。
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D。
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味答案:C 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C。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逻辑判断之结论型题目行测答题技巧:结论型题目是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部分的常考题型之一。
这类题型的题干给出一段论述或推理,要求选出能够根据题干所给信息进行归纳或推理的选项,类似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片段阅读题。
下面,就逻辑判断的结论型题目进行讲解。
一、常见的提问方式“由此可以推出:”“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除了以下哪项,其余的断定也必定是真的?”“以下哪项作为结论从上述题干中推出最为恰当?”“下列哪项最能概括上文的主要观点?”二、解题核心专家总结如下解题核心:1.将选项逐一与题干内容进行对比,排除与题干材料无关、矛盾的选项以及过度推断的选项;2.正确选项既可能是对题干材料整体内容的概括,也可能仅是对题干某一细节的概括。
【例题1】美国研究人员分析了南极半岛和邻近的斯科舍海地区的实地数据后发现,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地气温上升了5至6摄氏度,并且来自其他海域的哺乳动物增多导致南极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
因此,在上述地区作为哺乳动物主要食物来源的磷虾的密度下降了近80%。
而同一时期,生活在该地区以磷虾为主食的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由此可以推出()。
A.气温上升对南极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大B.气温上升造成了南极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的竞争加剧C.如果磷虾的密度继续减少,阿德利企鹅和帽带企鹅都会灭绝D.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威胁了帽带企鹅的生存解析:将选项逐一与题干内容进行对比:A项,题干中没有涉及“生态环境”的问题,错误;B项,由第一句可知“气温上升”和“海洋哺乳动物捕食竞争加剧”是并列关系,错误;C项,“灭绝”的说法属于“过度推断”,由题干只能推出会“急剧减少”,错误;D项,题干第一句指出存在的现象:气候变暖和哺乳动物的捕食竞争加剧;后两句叙述了这一现象的后果。
“急剧减少”说明已经威胁到了其生存。
D项可以由题干内容推出。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第一部分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创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③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④②2.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3.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4.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⑤④①③② B.⑤①③②④ C.⑤③①②④ D.③①⑤④②5.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 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 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6.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正确的是()A.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7.《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下列关于党风建设的论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③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④抓精神文明建设,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务必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A.①③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2.关于宇航员在太空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可使用特定的加热器对食品进行加热B.宇航员从太空返回地面后,失重状态消失,质量会有所增加C.宇航员应睡在固定的睡袋中,以免被气流推动误碰仪器设备开关D.在同一航空器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交谈,无需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3.下列关于国家主权及国防地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主权是联合国赋予国家的最基本的权利B.一国的领海和领空都是其领土的组成部分C.我国南海四大群岛是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D.我国与越南、缅甸、吉尔吉斯斯坦等十几个国家接壤4.下列按主导产业演进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石化产业②旅游服务业③服装业④信息产业⑤农产品加工业A。
⑤④①③②B.⑤①③②④C.⑤③①②④D.③①⑤④②5.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A.南北朝贵族妇女去佛寺礼佛B.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玉米C.周武王穿着铁制铠甲伐纣D.秦朝儿童春天放纸风筝6.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念对应正确的是:A.法无明文授权不得为:人的权利根源于法条B.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的自由不能被剥夺C.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效率是法的价值目标D.民若不告则官必不究:诉权只能由个人行使7.《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
2014年国考《行测》真题解读与分析之“判断推理”2013年11月24日,2014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在全国范围内同时举行,超过百万考生走入考场。
上午9:00—11:00进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下午14:00—16:30进行《申论》考试。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在第一时间对真题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其中,判断推理模块仍延续了传统形式,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大题型,各10道,共40道题目,各题型难度适中,具体解读如下:一、图形推理万变不离其宗,创新性较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10道题目,普通推理与分组推理各五道题目,与2013年国考相似,有一定难度,整体创新性较强,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涉及的内容都是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常考考点。
其中,空间重构类3道,较难,考察形式新颖,主要考察考生的立体想象能力,并且1道归到了分组分类,另2道属于立体图与重组类,创新性较强。
二、定义判断集中于单定义,体现公平性2014年定义判断仍10道题目,命题形式多数为单定义判断,1道多定义,2道效应类,考察的定义不常见,体现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选项设置贴近生活、时事,体现实用性。
依然考察考生对关键词的把握,包括主体,客体,定语,类状语等等,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选项。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设问中出现了2个“不属于”,考生审题要认真。
三、类比推理题量保持一致,分布均匀类比推理,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10道题目,与2013年题量一致。
其中,题型分布:两词类3道,三词类5道,四词类2道,分布均匀,整体趋向考察考生对各领域基本概念的理解与把握。
整体难度不大,对于两词类,先看二元关系,再用技巧;三词类,相对复杂一些,可以分开两词两词的分析;四词类,也就是两词两空,先用词性进行分析,再用二元关系进行验证。
四、逻辑判断仍以论证为主,难度稳中有升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最重要的部分,难度最大,需要考生特别关注。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逻辑判断依旧是10道题目,考察的重点仍是论证,共6道。
2017国考:全面透析2014—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专项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来临,广大考生也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
复习的第一步,首先是要对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综合剖析和深入理解。
为此,中公教育专家结合历年国考行测真题,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2014—2016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深度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判断推理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大题型。
2015年和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采取分级分类命题方式,分为省级以上(含副省级)和市(地)级以下两类试卷,而两类试卷中的判断推理部分完全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考生备考判断推理的难度,但判断推理历来是考生丢分较为严重的部分,因此提醒广大考生不能掉以轻心,仍需积极备考,认真对待。
一、图形推理在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传统题型有类比型图形推理、顺推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形式图形推理,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出现新题型——分类型图形推理,且接下来的几年中每年必考。
综上所述,2014—2016年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具有以下特点:特点一:从数量上看,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稳定。
从10年开始题量就由5道增至10道,这是由图形推理这一题型的高区分度决定的。
中公教育专家预计,2017年题量是10道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
特点二:从难度上看,试题的整体难度持续上升。
对考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点三:从类型上看,五大题型是重点。
顺推型图形推理、九宫格图形推理、空间型图形推理是必考题型;图形分类是2011年增加的新题型;2016年国考图形推理的考查力度维持了前几年的水平,但新题型图形分类依旧占了题量的一半。
所以,对传统题型和新题型,中公教育建议考生都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特点四:从考点上看,覆盖全面,侧重点不同。
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历来考点的偏向性较强,但侧重点并不固定。
定义判断复习在备考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模块总体上分为四种题型,分别是逻辑判断,图形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
在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题量相对固定的是逻辑判断和定义判断,均为10道,广大考生普遍认为定义判断的阅读量越来越大,导致了定义判断题简单而正确率不高的现状。
一、定义判断复习的误区定义判断主要考查考生运用给定标准定义进行判断的能力。
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然后再对该概念进行定义,要求应试者根据给出的定义,从备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典型事件或行为。
题干中给出的定义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这种题不是很难,考的不是平时知识积累,考的是一种领悟能力,是一种严格理解和规范理解的能力,要答好这种题目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并进行小量的训练。
这种题一般是10道,用时一定要控制在8分钟以内,即每道题48秒左右,是标准时间题。
定义判断是每年公考判断推理部分的必考题型,难度很小,如果考生在平时稍加练习,掌握做题规律,考场上认真审题,完全属于拿分题型。
但很多考生却花了大量时间用在这种题型的复习上,效果并不一定很好。
误区一:定义判断和知识面成正比很多人认为知识面越宽,定义判断答对的成功率越高,事实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定义判断和知识面没有关系,如果以专业的眼光来做定义判断的话,反而不利于快速作出正确判断。
误区二:定义判断需要专门辅导很多机构花大量的时间用在定义判断的辅导上,这是有违考试规律的,同时也浪费了广大考生的宝贵时间,这是不可取的,万源泉老师建议考生朋友不要花大量时间用在定义判断的复习上,只需要十分钟就可以搞定,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
二、先用两分钟时间了解题型特点经过研究,发现最近几年来公务员考试中定义判断试题有如下特点:1、定义本身不容置疑。
依据这个定义所确定的正确选项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规范表述有不一致的地方,考生不要因此产生障碍,这就要求应试者在解题时,要理解被定义项的内涵,不要放大或缩小,否则就会对定义产生误解,犯类似“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错误。
行测答题技巧/html/beijinggongwuyuan/yueduziliao/xingce/行测答题技巧:带你看2014京考判断推理行测答题技巧:2014年的京考行测考试已经落下了帷幕,总体来说逻辑这部分还是延续之前的趋势,题型题量都变化不大,要是学习过相关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那么它难度还是不大的,做起来应该比较顺手。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看:一、图形推理在京考中,图形推理一直保持每年5道题的稳定题量,其中主考类比型和顺推型题。
2014年的图推的前2道是类比型,即根据第一组图形选择第二组图形中缺失的图形,后3道都是顺推型题,即给了一组图形找规律填最后一个图形的题目。
例如:2014年图推86题:86.【答案】D 。
解析:第一组的封闭区域数都是3,第二组的封闭区域数都是4,排除B 、C;且每组三个图形的对称轴数量依次为0、1、2,排除A ,选D 。
图形推理中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位置关系、数量关系、求同思想、对称图形等。
题目不是非常难,但是考察快速反应能力。
为了熟练解决图形推理题目,一定要学会各自的方法技巧,熟练掌握并且快速反应,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演绎推理京考的演绎推理,依旧是每年15道题目,但是有别于以往,今年的演绎推理稍稍有些变化,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各占半壁江山。
今年的必然性推理考察了复言命题矛盾、推理规则、三段论、真假话问题等知识点。
朴素逻辑考察了两道题,1道是有序元素对应问题,另1道只要把握了逻辑的思维就不会错了。
要想正确的熟练解答必然性推理的题目,就要对知识点非常熟悉,融会贯通,会判断不同的题型,灵活运用解题方法。
例如:2014年演绎推理91题:91. 熟练掌握输入法技能对于提高打字效果至关重要。
所以,打字员应参加专门教授五笔输入法的培训班。
以下哪项如果正确,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 只有熟练掌握输入法技能的打字员才参加国专门教授五笔输入法的培训班B只有参加过专门教授五笔输入法培训班的打字员才能熟练掌握输入法技能C一些大资源能熟练掌握输入法技能,但从未参加过专门教授五笔输入法的培训班D有些教授其他计算机技能的机构比专门教授五笔输入法的培训班更有助于学员掌握输入法技能91.【答案】C。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命题四大题型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逻辑题中,命题是表判断的句子。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判断了今天的天气情况,是一个命题;而“你好么?”“你喜欢我吗?”这类语句表询问,华图教育专家告诉考生,这类句子不表判断,不是命题。
直言命题,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的命题。
又被称为“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简单命题。
直言命题是句子结构最为简单的命题,其各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例如“地球是圆的”,“刘翔是奥运冠军”是直言命题;“如果你认真学习这门课,你就能考上公务员”不是直言命题,因为这个命题可以拆分为“你认真学习完这本书”和“你能考上公务员”两个直言命题,它是“复言命题”。
直言命题部分常考的四大题型是:第一部分:考察矛盾关系什么是逻辑矛盾?简单来说,两个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逻辑矛盾。
例:这马是白色的,这马不是白色的。
构成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者一真一假;这就是非此即彼的矛盾优势。
例:这马是白色的,这马是黄色的。
这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他们不能同真,但可能都是假的;比如,这匹可爱的马是红色的呢?考察矛盾常有的两种形式是:第一,告诉你一句话,通过这句话找它的矛盾;第二告诉你几句话,找互相矛盾的两句话。
两个矛盾命题一真一假,那几句话中,唯一的一句真话或者假话,一定蕴藏在两个矛盾命题当中。
例1: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必假?A.有时有的运动员竞技状态很好。
B.所有的运动员在某一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C.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
D.某个运动员在所有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答案】C。
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为真,其矛盾命题必为假,而其矛盾命题直接去掉并非即可,故选C。
例2:.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系。
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
有人曾经这么比喻:在做逻辑推理时,做题之前和做题的过程之中,感觉像在做数量关系,找不到解题思路;而当做完之后又会感觉像言语理解,无从验证是否做对了。
或许很多考生亦有同感,其实公务员行测考试的逻辑推理试题并非无计可施,相反,它还是有章可循的。
有些考生直接把逻辑题当成言语理解来做,效果不佳。
但很多逻辑高手在介绍经验时,却大都主张把逻辑题变为言语题,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显然,两者之间是有不同的,不仅如此,可以明确地说,两者之间有本质的不同。
一般而言,上面的两种境界绝非同一层面,它其实是一种思路向另一种思路的跨越和提升。
这种跨越是通过这样的三个步骤完成的,即把逻辑当逻辑→把逻辑当数学→把逻辑当言语这样一个过程,经历了这样一种过程之后,然后再把逻辑题当成言语理解来做,速度和准确率都会上升一个新的层次。
一、把逻辑当逻辑既然是逻辑推理,顾名思义,它考察的就是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这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逻辑基础知识,这是进行逻辑推理的基本环节。
把逻辑当逻辑,就是在备考过程中,储备一定量的逻辑概念和逻辑规则以及逻辑知识,形成对逻辑推理的感性认识,比如要明确一下什么是三段论,什么是假言推理,什么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如何判断命题之间的关系等等。
这些都是逻辑知识,掌握了这些知识,就打好了一定的逻辑基础。
二、把逻辑当数学既然逻辑考察的是思维能力,那么它就一定是具有自身的方法论的,这就像数学公式一样,在特定的条件下只要代入公式就迎刃而解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掌握了一定的逻辑知识,就需要把逻辑当数学,掌握它自身的规则,就像运用数学公式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讲,逻辑题比言语题更容易把握。
在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试题中,从考查思维方式的角度分,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必然性推理)、归纳、类比与论证推理(或然性推理)、智能综合推理(分析推理)三大题型。
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推理,是前提真,结论必然真的推理。
演绎推理只关注普通思维的推理形式问题,即从一个命题推出另一个命题的思维形式。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guizhouht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命题四大题型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逻辑题中,命题是表判断的句子。
例如,“今天天气很好”,判断了今天的天气情况,是一个命题;而“你好么?”“你喜欢我吗?”这类语句表询问,华图教育专家告诉考生,这类句子不表判断,不是命题。
直言命题,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的命题。
又被称为“性质命题”,是断定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简单命题。
直言命题是句子结构最为简单的命题,其各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例如“地球是圆的”,“刘翔是奥运冠军”是直言命题;“如果你认真学习这门课,你就能考上公务员”不是直言命题,因为这个命题可以拆分为“你认真学习完这本书”和“你能考上公务员”两个直言命题,它是“复言命题”。
直言命题部分常考的四大题型是:
第一部分:考察矛盾关系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单来说,两个判断中,如果一定存在一个真、一个假的情况(不必明确哪个真,哪个假),那么,这两个判断就是逻辑矛盾。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guizhouht 例:这马是白色的,这马不是白色的。
构成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两者一真一假;这就是非此即彼的矛盾优势。
例:这马是白色的,这马是黄色的。
这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他们不能同真,但可能都是假的;比如,这匹可爱的马是红色的呢?
考察矛盾常有的两种形式是:第一,告诉你一句话,通过这句话找它的矛盾;第二告诉你几句话,找互相矛盾的两句话。
两个矛盾命题一真一假,那几句话中,唯一的一句真话或者假话,一定蕴藏在两个矛盾命题当中。
例1: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必假?
A.有时有的运动员竞技状态很好。
B.所有的运动员在某一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C.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
D.某个运动员在所有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答案】C。
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为真,其矛盾命题必为假,而其矛盾命题直接去掉并非即可,故选C。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guizhouht 例2:.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系。
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
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长大不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读书
B.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上学读书
C.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都没必要上学读书
D.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没有必要上学读书
【答案】B。
解析:考查直言命题推理。
题干中农村家长的认识可以表述为: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都没有必要上学读书。
该认识为错误的,即其矛盾命题为真,故可以推出B项。
第二部分:推出关系
推出关系经常和矛盾关系一起考察。
例如,告诉你4句话,并且告诉你有两句话是真的。
那么通过矛盾关系只能找到一真一假,另外的两句话往往通过推出关系来推演。
例1.某公司招聘,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参加面试,面试结束之后四人对结果进行预测如下:甲说:“我们四个人都能进公司”;乙说: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guizhouht “我不能进公司”;丙说:“乙和我都不能进公司”;丁说:“不会所有人都能进公司”。
【2010-安徽-省考-84】
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正确的,这两个人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答案】B。
解析:考查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和推出关系。
甲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乙和丙的话是从属关系,丙的话为真可推出乙的话为真。
由“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正确”可知,丙的话为假,乙的话为真,则乙不能进公司,甲的话为假,丁的话为真,故预测正确的两人是乙和丁。
第三部分:上反对关系
“所有是”和“所有非”的关系是上反对关系。
上反对关系的特点是,“所有是”和“所有非”可以同假,但不能同真。
于是,有一个为真,可以逻辑地推出另一个为假;但从一个为假,不能确切地知道另一个的真假。
上反对关系的考察形式是,给你3句话,并且告诉你只有一假,推出相关的结论。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guizhouht 例3:.今年春运对全市中巴客运车的安全检查后,甲、乙、丙三名交警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乙:所有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丙: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错误,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不存在超载问题
B.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和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都存在超载问题
C.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D.吉祥公司的中巴客运车存在超载问题,但如意公司的中巴客运车不存在超载问题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guizhouht 【答案】B。
解析:甲和乙两个命题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所以他们中必然有一个是假的,因为结论只有一个是错误的,所以丙一定是真的。
选项B的表述和丙一致,所以正确答案是B。
第四部分:下反对关系
“有的是”和“有的非”被称为下反对关系。
下反对关系的特点是:“有的是”和“有的非”可以同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所以,有一个为假,可以逻辑地推出另一个为真;但从一个为真,不能确切地知道另一个的真假。
例题.县领导参加全县的计划生育工作会,临时被邀请上台讲话。
由于事先没有做调查研究,也不熟悉县里计划生育的具体情况,只能说些模棱两可、无关痛痒的话。
他讲道:“在我们县14个乡中,有的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有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李家集乡
就没有完成嘛。
”在领导讲话时,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手里捏了一把汗,因为领导讲的三句话中有两句不符合实际。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县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
A.在14个乡中至少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
B.在14个乡中除李家集乡外还有别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C.在14个乡中所有的乡都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
最新最全的公考资料下载及招考信息发布请关注@华图教育贵州分公司的微博:/guizhouht
D.在14个乡中只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答案】C。
解析:本题可以应用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来解题,有的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有的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属于下反对关系,必有一真,所以李家集乡没有完成就是假的,所以李家集乡完成了,所以有的完成就是真的,有的没有完成就是假的,说明14个乡全完成了,所以选择C。
以上是老师们为考生总结的行测直言命题的四种类型,考生要将其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