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原理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40
《室内设计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室内设计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基本原则。
(2)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空间、色彩、材质、照明和家具等。
(3)学会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室内空间布局和设计创新。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对室内设计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
(2)运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室内设计的基本技能。
(3)以小组合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室内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审美品位。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室内设计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室内设计的定义(2)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3)我国室内设计现状与趋势2. 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1)功能性与舒适性(2)安全性与环保性(3)美观性与个性化3. 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1)空间布局(2)色彩搭配(3)材质选择(4)照明设计(5)家具配置4. 室内设计的设计原理(1)对比与统一(2)对称与平衡(3)层次与序列(4)节奏与韵律(5)创意与独特性5. 室内设计案例分析与实践(1)案例分析:解析经典室内设计案例,了解设计理念和手法。
(2)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室内设计方案的制作与展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讲解室内设计的概念、原则、要素和设计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室内设计案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
3. 实践操作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室内设计方案的制作与展示。
4.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室内设计展览或实际项目,增强实践经验。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设计的室内方案的创新性、美观性和实用性。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成果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价。
室内设计教案模板(精选5篇)_室内设计设计教案第1篇:室内设计教案室内设计课程本科教案xx学院课程名称:室内设计课程代码:14041017任课老师: 专业班级:艺术设计安排课时:84学时教材版本: 参考教材:第一阶段理论课时:11课时第一章引导篇——实践对应的理论学问点教学目的:了解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分类,系统了解室内设计的风格和流派,懂得室内采光与照明的基本概念和要求,驾驭室内采光与照明的方式方法。
学会家居色调设计,驾驭人体工程学的原理并应用到设计中去。
本章重点:能把所学到的理论学问能很好的和实际结合起来。
本章难点:难点是各个设计理论的综合与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 1.室内设计介绍2.家居功能设计3.室内人体工程学4.家居照明 5.室内设计基础 6.家居色调设计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讲授教学步骤:第一节室内设计介绍其次节室内设计的概念室内设计课程本科教案室内一词被广泛应用是在二战以后,1965年起先所谓室内,是指建筑的内部空间组成室内的实质是空间而非建筑,也就是说室内的本质是空的,须要我们考虑和设计的即是空间.欧洲的建筑物主流是石结构石结构→砖结构→混凝土结构其建筑主体的建立技术与室内装饰技术因性质耐久性的不同,由最初的一个建筑设计师设计全部到内外分别,当时的主要内容有:雕刻,织物,绘画,家具,装饰品等.完全分别是在1600-1700年的巴洛可和罗可可时期,由于室内装饰的大量增加,出现了一室内装饰为目的的特地设计人员.东部的建筑物主体是木结构,主义结构本身就构成了室内设计,其结构和材料的美感是室内的主体.现代室内设计是一西方建筑和西方生活习惯为基础,其风格的进入是西方进入的起先,其特点是一家具为设计中心的陈设装饰内部空间.二、室内设计的发展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运用须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
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支配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河北科技学院教案
2014~ 2015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原理
任课教员李媛
学时32
授课班级13环境设计1、2、3班
授课时间1—18周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基本信息(教案首页填写)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1 2 3
4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课程名称:室内设计基础授课班级: X年级X班授课时间: 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掌握空间规划、色彩搭配、家具布局等基本知识。
2.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室内设计方案绘制,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美观度。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室内设计的兴趣,激发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一、室内设计概述1. 室内设计的定义和作用2. 室内设计的历史和发展3. 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二、空间规划与布局1. 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2. 家具布局和动线设计3. 空间比例和尺度三、色彩搭配与材质运用1. 色彩理论及色彩搭配原则2. 材质选择与运用3. 色彩与材质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四、室内设计流程与方法1.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2. 设计方案的绘制与修改3. 设计方案的呈现与实施教学重点:1. 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流程2. 空间规划与布局的方法3. 色彩搭配与材质运用的技巧教学难点:1. 空间比例和尺度的把握2. 色彩搭配的协调性3. 设计方案的修改与完善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空间规划、色彩搭配和材质运用等技巧。
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室内设计方案绘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室内设计有什么了解?2. 介绍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二、室内设计概述1. 讲解室内设计的定义和作用。
2. 介绍室内设计的历史和发展。
三、空间规划与布局1. 讲解空间划分和功能分区。
2. 讲解家具布局和动线设计。
3. 讲解空间比例和尺度。
四、色彩搭配与材质运用1. 讲解色彩理论及色彩搭配原则。
2. 讲解材质选择与运用。
3. 分析色彩与材质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五、室内设计流程与方法1. 讲解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2. 讲解设计方案的绘制与修改。
3. 讲解设计方案的呈现与实施。
六、实践操作1. 指导学生进行室内设计方案绘制。
《室内设计原理教案》一、教案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概念和原则。
(2)培养学生对室内设计的美感和创意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2. 教学内容:(1)室内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2)室内设计的原则与要素。
(3)室内设计的流程与方法。
(4)室内设计的创新与实践。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室内设计的概念、原则和流程。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室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设计原则。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室内设计实践,培养创新能力。
二、第一章:室内设计的概念与定义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认识到室内设计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1)室内设计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2)室内设计的分类与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室内设计的概念和价值。
三、第二章:室内设计的原则与要素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设计。
2. 教学内容:(1)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
(2)室内设计的要素及其作用。
3. 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理解室内设计原则和要素的应用。
四、第三章:室内设计的流程与方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室内设计的流程,学会使用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2. 教学内容:(1)室内设计的流程。
(2)室内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3. 教学方法:结合案例和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流程和方法。
五、第四章:室内设计的创新与实践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室内设计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 教学内容:(1)室内设计的创新理念。
(2)室内设计实践操作。
3. 教学方法:通过实践教学法和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设计能力。
后续章节待补充。
六、第五章:室内设计风格与历史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室内设计风格,培养学生对各种风格的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1)古希腊、罗马风格与中世纪风格。
《室内设计原理教案》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1.1 室内设计的定义1.2 室内设计的目标与原则1.3 室内设计的发展历程1.4 室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第二章:室内设计的基本元素2.1 空间设计2.2 色彩设计2.3 照明设计2.4 材质设计2.5 家具与陈设设计第三章:室内设计的功能分区3.1 空间功能分区的原则3.2 空间功能分区的方法3.3 常见空间功能分区案例分析3.4 空间功能分区实例讲解第四章: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4.1 室内设计风格的分类4.2 常见室内设计流派介绍4.3 风格与流派的选择与应用4.4 风格与流派的创新与融合第五章:室内设计的程序与方法5.1 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5.2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5.3 设计方案的制定与表达5.4 设计方案的实施与监控第六章: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6.1 空间组织原则6.2 空间流动与序列设计6.3 空间形态与尺度设计6.4 空间组织实例分析第七章:室内设计的色彩与材质运用7.1 色彩设计的基本理论7.2 色彩心理与应用7.3 材质的选择与搭配7.4 色彩与材质的实例分析第八章:室内设计的照明与家具陈设8.1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与类型8.2 照明设备与光源的选择8.3 家具的选择与布局8.4 陈设品的设计与搭配第九章:室内设计的视觉传达与细节处理9.1 视觉传达设计原则9.2 平面元素的设计与应用9.3 细节处理与装饰手法9.4 视觉传达与细节处理的实例分析第十章:室内设计的实践与创新10.1 设计实践的重要性10.2 设计创新的理念与方法10.3 设计实践与创新的案例分析10.4 设计实践与创新的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室内设计的定义与目标室内设计的定义:需要明确室内设计不仅仅是装饰,而是对空间的整体规划和改造,以满足功能和审美需求。
室内设计的目标:解释设计的目标是为了创造舒适、实用、美观的空间环境。
重点环节二:室内设计的基本元素空间设计:强调空间的规划与利用,包括空间的功能性、舒适性和视觉效果。
室内设计系列教案之一室内设计原理教案室内设计系列教案之一室内设计原理教案课程内容:、室内设计概念和基本观点。
、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
、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
、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课程目的:通过对室内设计原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室内设计,从而为今后的室内设计提供了设计的理论依据,并为室内设计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重点:、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
、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课程难点: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
室内设计原理教案第一章室内设计概念和基本观点第一节室内设计的概念现代室内设计称为室内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中与人最为密切的。
室内设计的总体宏观看:能反映当时社会物质和精神生活的特征,也和当时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
从微观、个别的作品看:反映设计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化艺术素养。
单项设计最终实施后成果的品味,和该项工程具体的施工技术、用材质量、设施配置及建设者(业主)的协调关系相关。
一、室内设计的定义室内设计就是运用艺术的、和技术的手段,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特质,创造出符合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既要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功能要求,也反映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环境是指独立于人们以外的客观条件。
包括:自然环境——阳光、空气、山水、土石、花草等;人工环境——城市、建筑、室内。
“环境”是一种空间,包括光线、形状、设备、空调,构成与人的各种关系。
“设计”是处理人的生理、心理与环境关系的问题。
单纯的“美化”并不解决人在特殊环境下的生理需求及环境对人的特定限制。
因此,设计实质上是研究和处理人与物的各种关系。
即:人-材料人-造型人-声音人-色彩人-光线人-经济人-地位人-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它是为人们室内生活的需要而去创造、组织理想生活时空的环境设计;它是建筑设计从室外到室内的“景象化”——“物质化”的过程;它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是建筑空间概念深化的体现;它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工种、多内容的混合性设计。
《室内设计原理》教案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1.1 室内设计的定义1.2 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区别与联系1.3 室内设计的目标与原则1.4 室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第二章:室内设计的基本元素2.1 空间设计2.2 色彩设计2.3 照明设计2.4 家具与陈设设计2.5 材质设计第三章: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3.1 室内设计的主要风格3.2 室内设计的流派与发展趋势3.3 风格与流派的选择与应用第四章:室内设计的程序与方法4.1 室内设计的基本程序4.2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4.3 设计方案的制定与表达4.4 设计方案的实施与监控第五章:室内设计的创新与实践5.1 室内设计创新的意义与方法5.2 设计实践的重要性与途径5.3 设计创新与实践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6.1 空间的功能性与分区6.2 空间的流动性与开放性6.3 空间的层次与序列6.4 空间的优化与利用第七章:室内设计的色彩搭配7.1 色彩的基础知识7.2 色彩的心理效应7.3 室内色彩搭配的原则与技巧7.4 色彩搭配的实践应用第八章:室内设计的照明方案8.1 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8.2 照明类型的选择与应用8.3 照明设备的选型与布局8.4 照明设计的节能与环保第九章:室内设计的家具与陈设9.1 家具的设计与选择9.2 陈设品的选择与布置9.3 家具与陈设的协调与搭配9.4 家具与陈设的创新应用第十章:室内设计的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0.2 案例分析的实践应用10.3 室内设计实践的注意事项10.4 优秀室内设计案例的欣赏与解析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室内设计的定义与目标重点:室内设计的概念、目标与原则。
难点:如何理解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室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
二、室内设计的基本元素重点:空间、色彩、照明、家具与陈设、材质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难点:如何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实现室内设计的和谐与美观。
《室内设计原理》课程授课教案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1.1 室内设计的定义与目的1.2 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区别与联系1.3 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1.4 室内设计师的职业素养与技能要求第二章:室内设计的基本元素2.1 空间组织与划分2.2 界面处理与装饰2.3 色彩、材质与照明2.4 家具、陈设与装饰品第三章:室内设计的功能与分区3.1 室内空间的功能性分析3.2 室内空间的分区与联系3.3 不同功能空间的室内设计要点3.4 室内设计的无障碍与通用设计原则第四章: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4.1 室内设计的风格分类与特点4.2 西方主要室内设计流派与发展历程4.3 东方室内设计风格与传统元素4.4 现代室内设计的创新与趋势第五章:室内设计的实施与评价5.1 室内设计的施工工艺与材料选择5.2 室内设计的预算与成本控制5.3 室内设计的施工管理与验收5.4 室内设计的评价方法与标准第六章:室内设计案例分析6.1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6.2 住宅室内设计案例解析6.3 商业室内设计案例解析6.4 办公室内设计案例解析第七章:室内设计软件应用7.1 常用室内设计软件介绍7.2 AutoCAD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7.3 SketchUp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7.4 Photoshop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第八章:室内设计实战演练8.1 设计任务书的解读与分析8.2 设计草图与概念8.3 设计方案的深化与表达8.4 设计方案的评析与修正第九章:室内设计与可持续发展9.1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9.2 绿色室内设计与环保材料的选择9.3 节能与环保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9.4 室内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趋势第十章:室内设计行业现状与发展10.1 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0.2 室内设计师的职业规划与发展路径10.3 室内设计行业的机遇与挑战10.4 室内设计行业的未来趋势与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室内设计概述难点解析:室内设计的定义较为宽泛,需要深入理解其内涵与外延;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区别与联系需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室内设计原理》教案第一章:室内设计概述1.1 室内设计的定义与目的1.2 室内设计与环境设计的区别与联系1.3 室内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1.4 室内设计师的职责与素质要求第二章:室内设计的基本元素2.1 空间布局与分区2.2 界面处理与装饰2.3 色彩与照明设计2.4 家具与装饰品的选择与布置第三章: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3.1 室内设计的主要风格类型3.2 室内设计的流派与发展趋势3.3 风格与流派的应用与创新3.4 风格与流派的选择与搭配第四章: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与功能分区4.1 空间组织的基本原则与方法4.2 功能分区的设计策略与应用4.3 空间序列与导向设计4.4 空间组织与功能分区的实践案例第五章:室内设计的材料与工艺5.1 室内设计常用材料的特点与应用5.2 材料的选择与搭配原则5.3 室内装饰工艺的基本方法与技术5.4 材料与工艺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室内设计的绿化与水景设计6.1 室内绿化的重要性与作用6.2 室内植物的选择与配置6.3 水景设计的原则与方法6.4 绿化与水景设计的实践案例第七章:室内设计的经济效益与可持续性7.1 室内设计的成本控制与预算7.2 经济效益与设计质量的平衡7.3 可持续性设计的原则与方法7.4 经济效益与可持续性的实践案例第八章:室内设计的美学与心理影响8.1 室内设计的美学原则与应用8.2 色彩、材质、形状等元素的美学效果8.3 室内设计对使用者心理的影响8.4 美学与心理影响的实践案例第九章:室内设计的创新与未来发展9.1 创新设计的重要性与方法9.2 数字化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9.3 智能化与可变室内设计9.4 创新与未来发展的实践案例第十章:室内设计案例分析与评价10.1 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0.2 案例评价的标准与指标10.3 优秀室内设计案例的分析与解读10.4 案例分析与评价的实践案例重点解析本教案《室内设计原理》共计十章,全面覆盖了室内设计的基础理论、设计元素、风格流派、空间组织、材料工艺、经济效益、美学心理影响、创新未来以及案例分析等内容。
黄淮学院教学进度表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室内设计课程自编教材艺设0903-0904B班级讲授教师林龙周学时 6 本期授课时数 72填表日期 2011 年 09月 01日《室内设计》课程授课教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室内设计课程英文名称: The principle of Interior Design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课程类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总学时:72学时总学分:二、课程地位该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进入专项设计的门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设计原则,并掌握室内设计的步骤及方法,为以后的专业课程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该课程处于前面的设计基础课与后面的专项设计课之间,与前、后续课程是承前启后的关系。
三、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来增祥、陆震纬编著.《室内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3月2、梁展翔、金琳编著.《室内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3月3、刘盛璜.《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1日四、考核方式与成绩核定办法1、考核方式:通过阶段作业评定和最后一张综合作业加平时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考核评定。
理论认识的理解,创意能力的表现以及完成效果。
2、成绩核定办法:课程结束的课程作业按百分制评定成绩,成绩不及格的必须重修。
室内设计原理设计:创新表达占40%,材料应用占20%,制作效果占20%,综合表达占20%为作品成绩。
但该成绩只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市场调查报告、资料收集、设计进度等)占30%。
五、授课内容课题一: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课题二: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课题三:以教室平面结构为基础,进行改造初步设计课题四: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课题五:考察装修工地,对教室改造进行初步方案设计课题六:室内空间组织和界面处理;室内采光与照明;室内色彩与材料质地课题七:结合课题五、课题六进行深入设计课题八:室内生态环境与庭园;室内陈设设计课题九:参观花卉市场、家具市场课题十:对教室改造工程进行装饰设计课题十一:绘制施工图纸课题十二:绘制效果图、整理设计图纸出图课题一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教学要求:掌握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教学难点:室内装饰、装修和设计三者的差异教学策略:采用课堂讨论和问题征解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途径的多样性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开阔了的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效果。
教学内容:项目一室内设计的概念现代室内设计称为室内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中与人最为密切的。
室内设计的总体宏观看:能反映当时社会物质和精神生话的特征,也和当时哲学思想、美学观点、社会经济、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
从微观、个别的作品看:反映设计者的专业素养和文化艺术素养。
一、室内设计的定义室内设计就是运用艺术的、和技术的手段,依据现代人的生活特质,创造出符合人们的生洒、生产需求,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既要有使用价值,满足相应功能要求,也反映历史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
由此可见,它是为人们室内生活的需要而去创造、组织理想生活时空的环境设计;它是建筑设计从室外到室内的“景象化”──“物质化”的过程;它是建筑设计的延续,是建筑空间概念深化的体现;它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工种、多内容的混合性设计。
二、室内装修、装饰、装潢、布置的区别(一)室内装修室内装修一词有最终完成的含义,着重工程技术、施工工艺和构造做法等方面。
指土建施工完成后,对室内各界面、门窗、隔断最终的装修工程。
(二)室内装饰装饰或装潢是指“器物或商品外表”的“修饰”,着重外表的、视觉艺术的角度来探讨和研究问题。
是指建筑室内固定的表面的处理,装饰材料的选用。
(三)室内装潢室内装潢指室内行业中,专营窗帘、地毯、墙纸等室内工程的行业或施工内容。
(四)室内布置室内布置是指室内陈设部分的选择和安排。
总之,室内装修、装饰、装潢、布置,只是室内设计的手段和部分工作分工作。
室内设计不单纯是满足视觉要求,而是综合运用技术与艺术手段组织理想的室内环境。
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及氛围、意境等心理环境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项目二室内设计的发展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
一、国内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坑的位置布置合理。
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坑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揭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
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和洛可可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Bauhaus)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
项目三室内设计的基本观点现代室内设计,从创造出满足现代功能、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出发,需要确立一些基本观点:一、以满足人和人际话动的需要为核心室内设计的目的:是创造室内空间环境为人服务,以提高物质生活水准、增进室内环境的精神品质,放在设计的首位。
现代室内设计需要满足人们的生理、心理等要求,需要综合地处理与环境、人际交往等多项关系,需要在为人服务的前提下,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舒适美观、环境氛围等种种要求。
特别重视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用以科学地、深入地了解人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
二、加强环境整体观现代室内设计的立意、构思、室内风格和环境氛围的创造,需要着眼于对环境整体、文化特征以及建筑物的功能特点等方面的考虑。
室内设计的“里”,和室外环境的“外”,可以说是一对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矛盾。
正是为了更深入地做好室内设计,就愈加需要对环境整体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着手于室内,但着眼于“室外”。
这里的“环境"着重有两层含义:1、室内环境是指包括室内空间环境、视觉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声、光、热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许多方面,在室内设计时固然需要重视视觉环境的设计,但是不应局限于视觉环境,对室内光、热等物理环境,空气质量环境以及心理环境等因素也应极为重视,人们对室内环境是否舒适的感觉,是综合的。
2、室内设计看成自然环境──社区街坊、建筑室外环境──室内环境。
三、功能与形式关系室内环境设计包含功能和形式两个相辅相成的结构层面。
以安全——卫生——效率——舒适为基本原则,解决综合性的人,空间、家具,设施等之间的关系问题为目标,创造出高品质的室内空间。
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形式因功能需要而产生,功能是形式内在需求功能决定形式,形式为功能服务,互为依存。
四、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创造室内环境中高度重视科学性、艺术性,及其相互的结合。
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型的材料、结构构成和施工工艺,以及为创造良好声、光、热环境的设施设备。
同时,高度重视建筑美学原理,重视创造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室内空间和形象,创造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的室内环境。
五、时代感与历史文脉并重宏观整体看,室内环境设计反映当代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特征,铭刻时代印记,现代室内设计应体现现代精神,满足当代社会生活活动和行为模式的需要,分析具有时代精神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积极采用当代物质技术手段。
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有历史延续性。
追踪时代和尊重历史,就其社会发展的本质是有机统一。
室内设计中,都有可能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民族特点、地方风格、乡土风味,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延续性,发展的设计手法。
六、生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室内设计因时、因地的变化,以动态的发展过程来对待。
当今建筑室内的功能复杂而又多变,室内装饰材料、设施设备、甚至门窗等构配件和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新周期日益缩短,而且人们对室内环境艺术风格和气氛的欣赏和追求,也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课题二: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教学要求:掌握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的含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步骤教学难点:各种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的特点和区别及室内设计的方法步骤教学策略:学生自学了解熟悉、易懂的内容。
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时间,指定自学的内容,老师提出问题,请同学回答,老师再总结。
项目一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一、风格的成因和影响室内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和地区特点,通过创作构思和表现,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室内设计形式。
一种典型风格的形成,通常是和当地的人文因素和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又需有创作中的构思和造型的特点。
二、室内设计的风格室内设计的风格主要可分为: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后现代风格、自然风格以及混合型风格等。
1、传统风格(Traditionary Style)传统风格的室内设计,是在室内布置、线形、色调以及家具、陈设的造型等方面,吸取传统装饰“形”“神”的特征。
传统风格常给人们以历史延续和地域文脉的感受,它使室内环境突出了民族文化渊源的形象特征。
2、现代风格(Modern Style)现代风格起源于1919年成立的鲍豪斯(Bauhaus)学派,该学派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强调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重视功能和空间组织,注意发挥结构构成本身的形式美,造型简洁,反对多余装饰,崇尚合理的构成工艺,尊重材料的性能,讲究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配置效果,发展了非传统的以功能布局为依据的不对称的构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