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分数的意义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
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典型例题系列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专项练习一、填空题。
1.25米表示把2米平均分成( )份,取其中的( )份。
2.47的分数单位是( ),37里有( )个17。
3.济宁市第五届创客节开展志愿者申报活动,幸福小学女生申报的人数比男生多27,女生申报的人数相当于男生的( )。
4.115000平方米=()公顷40公顷=()km25.填上适当的数。
9÷17=()() 35=( )÷( ) 21cm 2=()()dm 2 59mL =()()L6.把2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6段,每段是全长的( )。
7.把8米铁丝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 )米,每份占全长的( )。
8.把一根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占全长的( ),每份长( )米。
9.一堆煤重30吨,12天烧完,每天烧( )吨,每天烧这堆煤的( )。
10.甲数是20,乙数是30,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数的()()。
二、解答题。
11.老师买了5米的红绸带,平均分给表演节目的6名女生。
每人分得几米?(用分数表示。
)12.王华有一本《狼王的故事》,他非常喜欢这本书,3天就读了27页,刚好读了这本书的18。
(1)照这样的速度,王华6天可以读多少页?(2)如果他要读70页,需要几天才能读完?(3)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答案】(1)54页;13.下面是某市开展“垃圾分类,健康中国”行动,一个回收站一周内回收的垃圾情况如下图所示。
(1)可回收垃圾占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2)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共占垃圾总量的几分之几?14.送外卖的工作非常辛苦,每天工作8-12小时。
平时每天大约送50单,遇上雨雪天气,订单会更多,大约能送80单。
(1)雨雪天气订单是平时的几倍?(2)根据上面的信息,算式50÷80解决的问题是:【答案】(1)1.6倍(2)见详解【分析】(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用雨雪天气订单的数量除以平时每天订单的数量即可;(2)根据求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算式50÷80表示平时每天订单的数量是雨雪天气订单数量的几分之几。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与性质》练习题(精品)2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除数 = 除数被除数(除数不为0) 用字母表示:a ÷b= b a (b ≠0)。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1、真分数和假分数:①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 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①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重难点题型训练50题1、明明5小时走了14千米,则平均每小时走( 14/5 )千米,每走1千米,需要( 5/14 )小时2、一块地有5公顷,8天耕完,平均每天耕这块地的( 1/8 ),平均每天耕地( 5/8 )公顷。
3、把5千克糖平均分成7份,2份是5千克的( 2/7 ),3段是( 15/7 )千克。
4、要使A/7是最大的真分数,A 应该是( 6 ),如果A/7是最小的假分数,A 应该是( 7 )。
5、分数X/5,当X=( 1 )时,它是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当X=( 5 )时,它是最大的真分数;当X=( 5 )时,它时最小的假分数;当X=( 0 )时,它的分数值时0。
6、在11a 中,a 是非0自然数。
当a ( 是11的倍数 )时,11a 能够化成整数。
当a ( 等于11 ),11a 等于1. 当a ( 等于12 ),11a 能够化成最小的带分数。
7、83的分子加上9,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24 )。
8、72的分母增加1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增加( 4 )。
9、把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5倍,分母缩小5倍,这个分数的值就( 扩大25倍 )。
10、在分数x3-123中,x 不能等于( 4 ).11、一个最简真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乘积等于24,这个分数可能是( 1/24 ),也可能是( 3/8 )。
12、7个111是( 7/11 ),再添上( 15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再添上( 37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13、用最小的质数作分子的所有假分数有( 2/1,2/2 ),用最小的合数作分母的最简真分数有( 1/4,3/4 )14、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积是8,这个分数是( 1/8 )。
15、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 3 )个。
16、245a 是最简真分数,a 可以取的整数共有( 7 )个。
17、把一个分数约分,用3和5分别约了一次,得到的是2/3,原来的分数是( 30/45 ).18、一个分数,如果约分前分子和分母的和是39,约分后的分数值是6/7,那么这个分数约分前是( 18/21 )19、有分母为8的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各一个,且相邻的两个数都只差一个分数单位,那么这三那个分数中,真分数是( 7/8 ),假分数是( 8/8 ),带分数是( 9/8 )。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练习题
一、填空
1.把单位“1”分若干份,表示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
中一份的数叫做分子。
2.分子表示分数中有几份,分母表示把单位“1”分成几份。
3.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7份就是7/10,它的
分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4.1的分数单位是1,它有1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1/2的分
数单位是2,它有2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5.每段占全长的1/5,每段的长是0.8米。
二、判断
1.√
2.×
3.×
4.×
三、选择题
1.③
2.③
3.①
4.③
一、填空
1.40平方分米=(4/10)平方米,75厘米=(3/4)米,350千克=(7/20)吨。
2.1/2,0.5.
3.十分之一,10个。
4.0.125<14,36.5千米>6千米。
5.7/8是0.875的分数形式,0.875=7/8.
6.3÷8=0.375,每段长0.375米。
7.1,72,12,72.
8.106.
9.1/30,7/30,11/15.
10.60.
11.2和5.
12.1,ab,ab。
二、选择题
1.①
2.值不变,仍为原来的分数。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分数的意义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 T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 T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被除数a 被除数*除数= 讥翳(除数不为0)用字母表示:a*b= -(b^0)除数b 4、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1、真分数和假分数: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1、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约分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3、互质数: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
②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
③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
④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
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
②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
③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 1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数的意义》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分子相同的分数( )。
A、分数单位相同 B。
分数的大小相同C。
所含的分数单位的个数相同2、两个分数, 分数单位大的分数值( )A、大B。
小 C、不能确定3、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是它周长的( )。
A、B。
C、4。
10厘米的和10厘米的的长度相比较,( )、A、10厘米的更长些B、10厘米的更长些 C。
它们一样长5。
甲每小时做7个零件,乙每小时做8个零件,做一个零件( )A。
甲用的时间多 B。
乙用的时间多C、两人用的时间同样多。
6、一个分数,分子不变,分母扩大4倍,这个分数值就( )A、不变B、扩大4倍C、缩小4倍7、把4吨货物平均分成5次运完,每次运( )货物。
A、吨B、吨 C。
8、a、b、c是不为0的自然数,已知a>b>c,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B。
C。
D、不确定二、填空题9。
您一周上________天课,您一周中上课的天数是一个星期的________、10、12只苹果的是________ 只苹果;12个苹果的是________个苹果。
A、3 B。
4C、9 D、1211、+表示8个________加上6个________,和是________。
12。
的分数单位是________,它有________个如此的单位,再添上________个如此的单位就是1。
13。
一块饼平均切成8块,妈妈吃了3块,小明吃了2块,还剩下这块饼的________、14。
妈妈买了9支铅笔,给小冬5支,给小丽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小丽拿了这些铅笔的________。
15、场地上来了5只母鸡和2只公鸡,公鸡占这群鸡的________ ;后来跑掉了一只母鸡,这时母鸡占这群鸡的________ 、ﻫA、B、C。
D、16、求12个苹果的是多少个,就是要把________个苹果平均分成________份,求出如此的________份。
算式是________。
分数意义和分数除法1、分数的意义(1) 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如:31 、54、85、157。
(2) 单位“1”的含义。
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东西、一个计量单位、一条直线,也可以表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如:一袋米、一个工厂、一车间工人等。
Tip :① 分数是一个数,而且是一个抽象的数。
任何一个分数都是要对单位“1”而言。
② 分数单位随着分母而变化的,它随着单位“1”被等分的份数变化而变化。
③ 单位“1”是一个整体,可以是一条线段、一堆谷子、一所学校或一班学生。
(3) 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 分母分子除数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用字母表示:)0(≠=÷b bab a ,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写成分数的形式。
如:9厘米=1009米。
23分=6023时。
(2)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总数÷份数=每份数。
(3) 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用除法。
一个数量÷另一个数量=几分之几(几倍)。
联系区别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是一种数,也可看作两数相除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是一种运算3、分数除法的意义(1)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 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378÷,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78,还知道其中的一个因数是3,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 一个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可以理解为是求这个分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如116÷2就可以理解为把116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116的21是多少。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可以求出116的21是113。
算式如下: 113211162116=⨯=÷ 分数除以整数是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的。
五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4.1分数的意义一、单选题1.下列各图形中阴影部分能用表示的是( )。
A. B. C.2.两根一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米,第二根剪去它的,剩下的两根铁丝相比较,结果是()A. 一样长B. 第一根长C. 第二根长D. 无法确定3.20以内所有质数和是最小三位数的()A. B. C. D.4.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对折三次后打开,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条的( )。
A. B. C. D.二、判断题5.一块月饼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块月饼的三分之一。
( )6.判断对错.( )7.把一些铅笔分成3份,其中的2份就是这些铅笔的。
( )三、填空题8.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________ ________9.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________10.请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填带分数)11.一盒糖15块,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______,小刚吃了这盒糖的,小刚吃了______块。
12.填空我的年龄是爸爸的________ 我的年龄是爷爷的________.四、解答题13.幼儿园杨阿姨把5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块巧克力?14.爷爷今年64岁,小兰的年龄是爷爷的,爸爸的年龄是小兰的4倍。
小兰的爸爸和小兰各是多少岁?五、综合题15.根据分数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六、应用题16.五二班有女生26人,男生29人,男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A【解析】解:只有A中的图形是平均分成3份,阴影部分是2份,可以用表示;B、C都不是平均分。
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由此判断并选择即可。
2. D【解析】两根一样长的铁丝,第一根剪去米,第二根剪去它的,剩下的两根铁丝相比较,结果是无法确定.根据题意,可以分三种情况:①当长度是1米的时候,剩下的一样长,因为1米的=米;②当长度大于1米时,绳子的大于米,那么第一根剩下的长;③如果长度小于1米,且大于米的时候,绳子的小于米,那么第二根剩下的长,据此解答.3. D【解析】解: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最小三位数是100.用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除以最小的三位数,得数用分数表示即可解答此题.4. D【解析】解: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对折三次后打开,是将长方形纸条平均分成222=8,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条的。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3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把14千克水果平均分成17份,每份重()千克。
A.1417B.117C.117千克D.1714千克【答案】A2.有两根同样长的塑料管,第一根用去15m,第二根用去全长的15。
哪一根剩下的部分长一些?()A.第一根B.第二根C.两根剩下的部分一样长D.无法确定【答案】D3.如果<<,那么□里可以填的自然数有()个。
A.4B.3C.5D.无数【答案】A4.一根钢材锯成2016段,锯第一段的时间占全部完成时间的()A.B.C.D.无法确定【答案】B5.某工地5天用水泥8吨,平均每天用这批水泥的()A.B.C.D.【答案】A6.把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两段,每段是全长的()A.B.C.米D.米【答案】A7.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57米,第二段占全长的57,那么()。
A.第一段长B.第二段长C.两段一样长D.无法确定【答案】B8.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的苹果数占这些苹果的()A.B.C.【答案】B9.一根7米长的绳子被平均分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A.57B.75C.15D.17【答案】C10.一堆煤,已经烧了吨,还剩全部的没烧,已经烧了的和没烧的相比()A.已烧的多B.没烧的多C.一样多D.无法确定【答案】B11.如果a:b=3÷5,那么a是b的()A.B.C.5倍【答案】A12.工程队28天修完9千米长的一段路,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A.B.C.D.【答案】C13.黑兔只数是白兔只数的,()是单位“1”的量.A.白兔只数B.黑兔只数C.总只数【答案】A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4.一本书的原价是24元,现价比原价便宜了4元,原价比现价高。
【答案】15.六(3)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 )( ),女生比男生多( )( )。
第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例1】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53,第二次剪去53米,两次减去的绳子相比( )A 第一次长B 第二次长C 同样长D 三种情况都有可能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分数表示数量和分率时的比较与区别。
解答时,先将这根绳子当作单位“1”,第一次剪去53,则还剩1-53=52,53>52,即无论第二次剪去多长,都不如第一次剪去的多。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剪去的与剩下的占全部的分率进行比较即可,也就是说,第二次剪去的米数为多余条件。
解答:A【例2】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占整个图形面积的( )A21 B 73 C 74 D 75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和“份数法”来解答分数问题。
从图中读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7份,前面的4份中取了2份,后面的阴影部分是把剩下的3个小长方形平分,即后面的阴影部分是1.5份,这样阴影部分一共是3.5份,3.5份是7份的一半。
所以选A 。
解答时,搞清楚把单位“1”(大长方形)平均分成几份,取了几份是关键。
解答:A【例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利用数学结合思想和“拼组法”解答看图写分数问题。
解答时,阴影部分不是标准的规则图形,需要用“拼组法”把它转化为规则三角形来解答,也就是说可以把图中空白梯形换成涂色梯形,这样可以得出阴影部分占整个长方形的一半;或者把空吧三角形换成阴影三角形,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解答:【例4】化简一个分数时,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次3,分子、分母又同时除以一次4得41,这个分数化简前是多少?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还原法”或“逆推法”来解答分数的约分问题。
解答时,先从最简分数41开始思考,让41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乘约分的1次4和2次3,就可以求出化简前的分数。
解答:41=)433(4)433(1⨯⨯⨯⨯⨯⨯=14436【例5】一个分数,分母比分子大15,它的分数值是83,这个分数是多少?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用“抓不变量”的方法,利用份数知识解答分数问题。
分数的意义
一、直接写出得数
3.2×5= 786+114 7.8÷3= 0.25×8= 1.6÷3.2= 0.8×1.25 0.48÷12= 1.53-0.7= 135÷5= 25×2= 420×35= 25×19= 10-5.4= 236+99= 95÷19= 0.3÷1.5=
二、我会填
1、4
7
表示把____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_____,表示_____________。
2、5
7
读作____________,分数单位是
____________,它含有_____________个1
7
,再添上_____________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3、____________个1
11是9
11
,5
9
里面有
____________个1
9,5
12
里面有5个
_____________。
4、13个1
20
是________________。
5、在分数里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数叫做_____________,表示有多少个
这样的单位的数叫做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一份叫做_____________。
,这里的单位“1”
6、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
4
指的是_____________。
三、根据条件说明表示的意义
1、1
小时表示________________。
3
米表示________________。
2、3
4
千克表示________________。
3、9
11
表示4、实际比计划多生产1
7
________________。
表示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
7
________________。
四、数学小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2.单位“1”可以表示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
3.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7份,每份占全
长的4
7,也就是4
7
米。
()
4.把12个木块平均分成4份,一个木块占总数的1
4。
()
5.1千克的3
4等于3千克的1
4。
()
五、生活中的问题
1、8天看完一本书。
5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2、修一条15千米的路,已经修了7千米,未修的是全长的几分之几?
3、调查本班男生多少人,女生多少人,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