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法在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365.75 KB
- 文档页数:2
探索层次分析法的图书馆绩效管控论文探索层次分析法的图书馆绩效管控论文一、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根据2001年的《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图书馆的绩效评估(P)体系分为资源(Z)、基础业务工作(J)、业务研究(Y)、管理(G)、读者服务(D)五大部分。
本文在参考可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列出了如图所示由目标层、准则层及指标层的阶梯结构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图书馆绩效评估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
其步骤如下:通过调查,对各个方面及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以九级分制对矩阵进行赋值,计算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W,在满足一致性比率CR<0.1的情况下,特征向量W所对应的即是所求权重,否则需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直至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1.权重确定根据图书馆绩效评估体系可以构造出两两判断矩阵,即将准则层与目标层、指标层与其对应准则层的重要性进行两两判断。
以某一高校图书馆为例,通过专家进行打分法,图书馆绩效评估中各部分的权重依次是:资源(Z)占48%,读者服务(D)占25%,基础业务(J)占18%,业务研究(Y)占7%,管理(G)占4%,这也与图书馆的基本功能相符。
对于具体指标对基础业务(J)、具体指标对业务研究(Y)、具体指标对管理(G),以及具体指标对读者服务(D)的判断矩阵的结构形式与表2类似,其计算结果在表3中能够反应出来,在此略之。
2.绩效评估每一指标对图书馆绩效评估的合成权重(即根据权系数合成原理),是将每一指标对准则层的权重乘以所属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专家打分是请相关专家对当年图书馆每一具体指标以五分制进行的评价打分;每一指标的绩效分值就是该指标的专家打分乘以合成权重;最后将所有指标的绩效分值加总得到该图书馆当年绩效评估的综合得分。
由表3可知该图书馆当年绩效评估的综合得分是4.096。
说明该图书馆各项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益较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图书馆用户满意度研究关键词:满意度;高校图书馆;层次分析法;权重摘要:文章以当前高校图书馆的用户满意度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及专家访谈的方式,针对当前用户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相关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一、二级指标进行权重研究,得出当前资源的系统稳定性、文献检索、书籍的采购等是当前用户对高校图书馆的关注焦点,并对此提出相关的研究结果方案。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1-0071-03高校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也是衡量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及管理模式的标准之一。
进行基本的满意度测评可以缩短用户与管理者之间的差距,也可以及时改进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及内容,提高高校图书馆的办事效率。
当前,有关用户在图书馆满意度的研究过于主观,各种方法所采用的类型及方式的不同导致其最终结论也不同。
笔者采用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建立详细的高校图书馆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详细分析,最终达到综合评价的目的。
1建立高校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调查用户满意度的关键在于如何建立合适的指标体系,笔者在建立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参照以往研究的形式,综合采纳多方指标的原则,通过现实走访及问卷调查,并结合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按照层次分析法的层次结构建立5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指标体系见表1。
2.1构建判断矩阵笔者使用层次分析法,把用户满意度中各个指标通过划分相互关系的有序层次,根据一定客观现实的判断,就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要素的要素重要值的权值,并通过排序进行分析。
而矩阵用以表示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对指标的评价权重采用九分位的相对重要的比例标度(见表2)。
由于指标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确保权重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笔者对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即CI(Consistency Index)为一致性指标,RI(Random Index)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CI随n的增大而增加的缺点。
层次分析法在高校图书馆排名中的应用作者:任俊曹昱东王浩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24期摘要:图书馆是高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教学和科研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办馆条件、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三个准则层,并在这些准则层之下,建立了9个子准则层。
通过这些指标,可以有效的建立高校图书馆的评价体系。
最后,以中国部分985高校为例,对这几大高校的图书馆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排名情况。
Abstract: Libraries are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university, it plays a key role 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Having established the APH model,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ree criterion layers which are office Pavilion Condition and literature resource construction and reader service, then, under the layer of these guidelines, established nine sub-criterion layer. These indicators can be effectively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end, taking some 985 University as examples, it evaluates their libraries,and then gives the corresponding ranking.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高校图书馆排名Key words: APH;university library ranking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4-0205-020 引言高校图书馆在一座高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承担着为师生服务和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资源和知识服务的重要场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随着图书馆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转变,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课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被认为是解释个体行为动机和塑造组织管理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
该理论将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认为人类在满足一个层次需求后,才会逐渐追求更高级别的需求。
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从而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提升服务质量;也可指导员工的发展和培训,促进个体成长和组织发展。
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运用,对促进图书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之一,对于理解个体的需求层次和动机驱动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员工的激励、服务质量提升以及员工发展和培训都是至关重要的方面。
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指导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马斯洛的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和应用,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更好地了解员工的内在需求和动机,从而有效地激励员工的工作表现和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将层次理论运用于服务质量提升中,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和读者满意度。
通过在员工发展和培训中应用层次理论,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好地制定员工培训计划,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1.3 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者和员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马斯洛的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可以帮助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图书馆管理论文分析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图书馆是为学生提供阅读素材的重要场所,因此,就图书馆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对于学生的阅读质量以及阅读效率产生重大的影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又被称为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最开始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中,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应用到其他领域。
就马斯洛需求理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来说,可谓又是一项革新。
一、马斯洛需求理论简述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来看,所有理论分析都是建立在人发展过程中需求不断变化基础之上的。
马斯洛从人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变化出发,将其分成了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等五类需求,并且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进行排列,逐级递升。
需求理论主要有两个出发点:首先,人人有需要,并且只有当某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另一个层次的需要才会随之出现;其二,如果有多种需求,并且多种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下,首先会,满足较为急迫的需求。
一般来说,当某一较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之后,作为较高层次的需求便会化成追求的驱动力,驱使人朝着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
二、图书馆工作的开展现状经常进入图书馆的人一定知道,图书馆工作的高效开展对于图书馆的使用者来说,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但是就现阶段图书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要想达到提高使用效率的目的,似乎还存在一定距离。
(一)种类不齐就现阶段图书馆工作的开展现状来说,由于缺乏精准度的调查统计,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集的过程中显得过于盲目,虽然图书馆里陈列的书籍种类一直处于缺乏的状态,但是要加大采购量又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二)陈列不科学除了种类不齐全的问题之外,就目前图书馆工作的开展而言,还存在陈列不科学的情况。
现阶段许多图书馆在陈列的过程中都有一定规律可循,比如字母搜索指引,以及专业类别区分陈列方法的运用,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认为这是既定的万全之策,殊不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陈列,使用者在进行查阅的过程中依然觉得吃力。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导下图书馆工作的有效开展措施图书馆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是要满足使用者的阅读以及查阅需求,所有工作步骤的重心也是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展的。
价值工程0引言学校的图书馆在购买图书或建设中往往带着主观盲从性,往往很难收到应有的效益,如何能够使得对图书馆的有限投入产生最佳的效益呢?本文针对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中的指标确立和合理量化问题,根据图书的借阅状况建立相应图书效益指标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给出综合评价分值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图书效益评价作用,以便指导管理部门对图书投资和采购,提高图书的实际效益。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家T.L.Saaty 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一种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具有高度的系统性、逻辑性、实用性和简洁性,是针对多目标、多层次规划复杂问题的有效决策方法。
目前,层次分析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解决复杂的社会、经济以及科学管理领域中的问题,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成果评价、人员测评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参见[1-4])。
然而据我们所知(已在GOOGLE 网和百度网上查证),目前还没有关于用层次分析法对学校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方面的报道,因此,该研究是具有实际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的。
1学校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学校图书馆图书效益主要考虑两方面:借用的次数和借用的时间,其中要对各种不同学科进行全面衡量,首先分成文科和理科两大类,然后对文科类又分为:经济类、语言类、政治类、艺术类;理科类又分为:工程类、物理类、数学类、电气类、机械类(这里主要按照华北电力大学的主要学科分类,对于综合性大学可以考虑更多的分类)。
这就是主要的分类指标体系。
2学校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学校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首先要构造出问题的层次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层的各种因素相对的权数,直至计算出措施层各方案的相对权数,及其层次结构图与评价指标体系相对应。
2.1建立层次结构层次分析结构一般分为3层:目标层A 、准则层B 和方案层C ,按照目标到措施自上而下可将各类因素之间的关系排列在不同层次,并构成层次结———————————————————————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271127和11061009)。
作者简介:陈时佶(1963-),女,贵州贵阳人,本科,图书管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罗振东(通讯作者)(1958-),男,广西贵港人,教授(博士、博导),研究方向为最优化数值计算及其应用。
层次分析法在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Books-Benefit Evaluation in Library陈时佶CHEN Shi-ji ;罗振东LUO Zhen-dong(华北电力大学,北京102206)(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Beijing 102206,China )摘要:本文针对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中的指标确立和合理量化问题,根据图书的借阅状况建立相应图书效益指标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给出综合评价分值计算公式,举例说明图书效益评价作用,以便指导管理部门对图书投资和采购,提高图书的实际效益。
Abstract:Aiming at the establishment of book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library and the reasonable quantitative problems,according to the book borrowing conditions to establish corresponding books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appl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to constructing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and giving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core calculation formula and some examples of the benefit evaluation function,so as to guide 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investment and purchase books and improve the real benefits of the books.关键词:图书效益评价;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Key words:book benefit evaluati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e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G2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012-02重大作用。
生产要素的结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而生产力越发达,这些因素的作用越大。
无论生产要素的内涵如何发生变化,人始终是生产要素中重要的要素之一。
在统计数据的生产、消费、使用过程中,统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对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提高统计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善地方统计组织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证先进统计设施在基层统计部门中的应用;吸引和鼓励有经验、有能力的高素质统计人才到基层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地方统计部门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使他们熟练掌握统计新理论、新方法、新观念,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方法;强化培训和教育,努力做到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用化,不断提高地方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地方统计工人员的工作激情和热情。
总之,要提高地方统计数据的质量,需要注意、提高和加强的因素很多,提高地方统计数据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作,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团结一致,本文分析和界定了地方统计数据的质量概念,简单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
参考文献:[1]王华,金勇进.统计数据质量评估[M].P4-P6统计与决策.[2]田静.关于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5(11).[3]聂富强,崔名铠.国际统计数据质量定义[J].中国统计,2010(4).·12·Value Engineering表2判断矩阵B1-CB1C1C2C3C4C5C6C7C8C9C1C2C3C4C5C6C7C8C91111/31/41/51/61/71/72111/21/31/41/51/61/732111/21/31/41/51/6422111/21/31/41/55222111/21/31/463222111/21/3733222111/2833332211933333221构图。
下面根据学校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指标递阶层次表示为如图1。
2.2判断矩阵的构造与计算由于指标的确定和分值的给定往往带有主观臆断性,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我们采用Saaty 提出的1~9比例率标尺度,对各种因素之间两两比较就可以得到量化的判断矩阵。
例如,隶属指标Ai 的指标Bj (j=1,2,…,n ),其判断矩阵为n 阶方阵。
b ij 表示在隶属Ai 的所有指标中,指标i 对指标j 的相应重要程度。
本文的计算方法采用方根法[2,3]:①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所有元素乘积的n 次方根W 軘i=b i1b i2…b in n姨(i=1,2,…,n );②将方根向量归一化:W i =W 軘i /ni=1ΣW 軘i得向量W=(W 1,W 2,…,W n )T,即所求特征向量的近似值,也是各因素的相对权重;③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 =/niΣ[(AW )i /nW i ],其中(AW )i 是向量W 的第i 个元素。
权重给定是否合理,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如果CR=λmax -n (n-1)RI<0.1的满足一致性要求(其中RI 为平均随机一致指标[4]);否则要重新两两比较各因素,并修改判断矩阵,直到满足CR<0.1为止。
目标层A 对准则层B 的相对权重为:ΣW (1)=(W (1)1,W (1)2,…,W (1)k )T;准则层B 对方案C 的n 个方案的相对权重为:ΣW (2)L =(W (2)1L ,W (2)2L ,…,W (2)kL )T (L=1,2,…,k );各方案对目标的相对权重可通过权重ΣW (1)和ΣW (2)L 组合得到:V (2)i =kjΣW (1)j W (2)ij 。
最后,要计算出图书效益评价综合分值:Z=ni =1Σq i U i ,它是由层次分析法而得的权重的计算得到图书效益综合评价的分值(其中n 为影响因素的个数,q i 是各个影响因素的实际评分值,可以取为总体的百分比;U i 是各个影响因素的权重值)。
3学校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例案分析下面以能源电力为主导的学校(例如,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图书效益评价为例,经过统计调查得到判断矩阵与排序、一致性检验的计算结果(见表1~3)。
W (0.5165,0.3190);CR=0.0028<0.10。
W (0.4012,0.3354,0.2286,0.1453,0.0981,0.0682,0.0542,0.0253,0.0191);CR=0.0138<0.10。
W (0.3682,0.3124,0.2616,0.2852,0.1883,0.1632,0.1243,0.0962,0.0672);CR=0.00718<0.10。
根据表1~3的计算结果,可得到图书馆图书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的组合权重:V (2)=(0.0123,0.0113,0.0116,0.0196,0.1873,0.0127,0.1229,0.2451,0.1413,0.0179,0.0023,0.0012,0.0010,0.1132,0.1102,0.0231,0.2326,0.0133)T层次分析的核心是权重的确定,由组合权重与具体评价值乘积可以得到综合评价的过程,这里不再具体给出。
但是从图书馆图书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的组合权重可以看出V (2)8=0.2451和V (2)17=0.2326最大,而且这学校正是以电气为主导学生和老师最多,反映了电气类的图书效益最好,符合实际情况,进一步为学校采购图书提供信息。
4结论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图书馆图书效益的初步研究,更多更深入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探讨。
而这样的研究将对指导图书馆的建设(包括图书采购和是否扩建场馆)会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