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710.00 KB
- 文档页数:47
浅谈生活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浅谈生活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季翔国际1102 2011012371对立统一规律又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
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所以,充分了解和掌握生活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有利于我们的成长与成功。
通常来说,矛盾双方最终的结果有三种:①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例如战争中的一胜一败;②矛盾双方融合,产生新的事物,如化合反应中,两种物质化合产生新物质,再比如学术讨论中,双方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交流过程中两种观点合二为一,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新的观点③矛盾双方同归于尽,旧的矛盾统一体解体,被新的矛盾代替,促进了事物的发展,如人类发展过程中,奴隶主与奴隶的矛盾被地主与农民的矛盾代替,奴隶社会被封建社会代替。
对立统一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区别与形而上学的一个重要标志。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从以上矛盾双方的最终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矛盾即对立统一规律的几个性质:同一性、斗争性、普遍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成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
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又统一又斗争,则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内因(事物内部的矛盾)和外因(事物之间的矛盾)作为同时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的联系,都对事物发展发生作用。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即同一性,指的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答题及论述题●(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简/ 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它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原因:(1)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彻底科学性。
(2)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意义上讲,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
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和循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这篇关于《考研政治:对⽴统⼀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忧考特地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对⽴统⼀规律(⽭盾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规律对⼈们正确认识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常重要的,其中的“⽭盾及其同⼀性和⽃争性、⽭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盾分析⽅法”等也是历年考研政治选择题和分析题中的重要考点,需要同学们重点复习。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重要的规律,现通过上下两篇⽂章,对其中的四个重要问题展开解析。
本⽂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盾规律)”和 “⽭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两个问题进⾏解析。
问题⼀: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盾规律)”?解析:唯物辩证法是⼀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系列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其中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是对⽴统⼀规律(对⽴统⼀规律⼜称⽭盾规律)。
原因有四个:1.对⽴统⼀规律(⽭盾规律)揭⽰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题中题: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解析: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在要素之间的⽃争性与同⼀性及事物之间的⽃争性、同⼀性,以及伴随发⽣的事物的运动性,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结和作⽤反映在唯物辩证法中就是事物普遍联系的内容。
2.对⽴统⼀规律(⽭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统⼀规律(⽭盾规律)提供了⼈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法——⽭盾分析法,它是对事物辩证认识的实质。
(题中题:⽭盾分析法的具体体现有哪些?解析:⽭盾分析法包含⼴泛⽽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盾特殊性的⽅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法、在对⽴中把握同⼀和在同⼀中把握对⽴的⽅法、批判与继承相统⼀的⽅法等。
)4.是否承认对⽴统⼀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上学对⽴的实质。
(题中题:辩证法和形⽽上学的区别何在?解析:辩证法和形⽽上学是对“世界怎样存在的”这⼀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1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13道小题,总分值65分) 1.(5分)A 科学社会主义B 马克思主义文化历史C 马克思主义哲学D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1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5分)A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 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C 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D 三大工人运动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5分)A 核心B 合理内核C 基本内核D 精髓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B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2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5分)A 理论联系实际B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C 实事求是D 一切从实际出发 纠错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的是()。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A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0.4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5.(5分)A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6.(5分)A 生命物质的共性B 有形物质的共性C 一切物质的共性D 自然物质的共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1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7.(5分)A 普遍性B 永恒性C 客观性D 有用性纠错正确答案您的答案是 C 回答正确展开 解析 知识点1.1.3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8.(5分)A 通过改造世界消灭客观规律B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规律C 通过改造规律反映客观世界D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动力,是唯物辩证
法揭示事物发展的核心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中最为核心的规律之一。
它指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这种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具体来说,对立统一规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对立面的存在: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面,这种对立面可以是内部存在的,也可以是与其他事物的对立。
2. 矛盾的普遍性: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这种矛盾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 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矛盾,这些矛盾具有特殊性。
4. 矛盾的发展:事物内部的矛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从而导致事物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5. 矛盾的解决:事物内部的矛盾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得到解决,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中最为核心的规律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本质,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选择、分析题考点)摘要: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它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它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0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①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⑴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⑵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
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同一;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和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辩证认识的实质:从对立中把握同一和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丛同一中把握对立。
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所在。
形而上学割裂了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统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别”。
生活工作学习的对立和统一马科斯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这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的问题,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自觉地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从这一基本规律出发,谈谈我对生活、工作、学习这三者的对立统一关系的看法和观点。
一、生活、工作、学习是密切联系,相互统一的。
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是进行工作和学习的保证,而只有努力工作为社会发展作出相应的成就和贡献才能创造出良好的生活水平以及学习环境。
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增加新技能才能为更好的工作提供支持和促进。
这三者是相互统一紧密联系的。
单单地去追求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对,由此带来的错误必将会导致这三者之间的失衡,从而影响到所有的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很多人为了事业有成为此把全部的时间很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由此导致的家庭危机,身体健康危机,子女教育问题,父母赡养问题最终又都反过来严重影响到事业的发展。
有些人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用于考研,考资格证等,于是用在生活和工作上的时间和经历必然减少,首先所学的不能充分地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造成学习的浪费,其次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工作必然会导致各种工作上的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到工作的顺利进行,影响到创造出有效的社会价值,从而到不到足够满足生活需要的社会回报,影响的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如果想脱离学习和工作而独立地想专注于生活,这同样也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工作和学习的支撑,生活就像没有地基的大楼,会轰然倒塌。
所以生活、工作、学习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们在遇到问题必须考虑到这三者的统一关系,绝对不能只重视其一而忽视其他,只有把三者统一起来才能正确的处理好这三者关系,才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其次,生活、工作、学习又是矛盾对立的,在处理三者统一关系的同时,还要必须要处理好其对立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它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矛盾双方相互作用、制约、转化的规律。
在任何事物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同时又存在着相互通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统一。
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之中,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则。
对立统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双方是事物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
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
对立双方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推动事物发展变化。
没有对立双方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事物发展就没有动力。
2. 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对立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通联、相互依存、相互贯通。
对立双方相互对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
对立双方相互通联是事物发展的内在条件。
3. 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对立双方通过斗争实现相互转化,进而实现对立的统一。
这种斗争与统一的过程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原因。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两个对立的方面相互斗争、相互制约,这种斗争和制约导致事物的变化,最终实现了对立方面的转化和事物发展的统一。
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等,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最终导致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不仅适用于自然界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贯穿于各种特殊规律中。
正是由于对立统一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才使唯物辩证法成为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最根本的原理和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总原则。
它揭示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的贯彻运用,有助于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推动事物发展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贯穿于一切具体问题的研究中,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刻内涵包括了对立双方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以及对立双方的斗争与统一等方面。
总结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要点复习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一、物质及其存在方式(一)哲学的物质范畴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客观实在性的意义: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2.坚持能动的反映论(意识的反作用)和可知论3.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4.自然论与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基本存在形式。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从起源来看:1.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2.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4.意识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要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1.尊重客观规律性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四)意识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特殊表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现实化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其表现为: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物质的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第一章第一节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马克思:实践物质概念恩格斯:物的总和列宁:客观实在——客观实在的意义物及其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静止是相对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意识与人工智能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一)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普遍性3.多样性4.条件性(二)事物的变化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1.新事物适应了环境变化2.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消极腐朽的因素,保留了旧事物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它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和实质内容,它在整个唯物辩证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其原因有三:1、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都由对立统一规律揭示,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特征。
对立统一规律既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指出对立统一关系是最深刻、最本质的联系;又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
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说明联系和发展的,而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联系和发展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容,它一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3、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矛盾分析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凡是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就是在使用广义的矛盾分析法,比如运用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等。
狭义的矛盾分析法特指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的含义: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不是逻辑矛盾,而是辩证矛盾,它是标志着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哲学上的矛盾就是由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矛盾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既有方向相反的两种特殊的关系,一种是相互排斥,一种是相互依存。
这个听起来特别难理解,这两种方向相反的关系应该互相抵消,但实际上它们不是抵消,两种关系同时起作用,维持着事物的稳定发展。
2、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即矛盾每一方的存在和发展都以对方的存在和发展为必要前提;其二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贯通,即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同处在一个统一体中。
矛盾双方的这种相互依存分为静态的依存和动态的依存。
动态的依存是指矛盾双方一方的发展是另一方发展的前提,矛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对方的发展而孤立的发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只有掌握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主要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辅相成。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
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之一,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对立统一被看作是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发展的内在矛盾和运动的基础。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观点。
矛盾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事物变化的源泉。
例如,自然界中的阴阳、植物界中的生长和衰败、社会生活中的利益冲突等都是矛盾对立统一的具体表现。
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只有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存在着矛盾对立,才会产生矛盾的斗争和矛盾的解决,从而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对立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过程被称为矛盾斗争。
矛盾的斗争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变革的推动力。
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实现事物的质变和飞跃。
因此,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进一步地,矛盾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思维方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研究事物要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角度出发,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
通过研究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可以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只有通过分析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途径。
矛盾对立统一也是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矛盾对立统一的结果,而人的认识是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的反映。
通过对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的认识,可以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唯物辩证法要求人们在认识世界时,要善于分析事物的矛盾对立统一,不断深化对事物的认识,从而实现对事物的全面、准确的认识。
矛盾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观点,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矛盾对立统一指的是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