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频率的计算总结(完整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133.50 KB
- 文档页数:7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方法总结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对个体基因型的统计得到。
当已知一个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那么该基因的频率等于基因型AA的个体数除以总个体数加上基因型Aa的个体数除以总个体数。
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基因频率=(2n_AA+n_Aa)/(2N),其中n_AA表示基因型AA的个体数,n_Aa表示基因型Aa的个体数,N表示总个体数。
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对基因型的统计得到。
当已知一个基因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那么该基因的基因型频率等于基因型AA的个体数除以总个体数加上基因型Aa的个体数除以总个体数加上基因型aa的个体数除以总个体数。
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基因型频率 = (n_AA +n_Aa + n_aa) / (2N),其中n_AA表示基因型AA的个体数,n_Aa表示基因型Aa的个体数,n_aa表示基因型aa的个体数,N表示总个体数。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都可以使用频数统计的方法进行,即通过对一个群体中基因型的观察和统计得到。
得到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样本:从目标群体中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样本。
2.提取DNA:从样本中提取DNA,通常使用血液、唾液或组织等。
3.PCR扩增: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目标基因片段。
4.凝胶电泳:将PCR扩增产物用凝胶电泳分离,根据不同等位基因的大小分离出不同的带。
5. 观察分析:观察凝胶电泳结果,记录不同基因型的频数,即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数。
6.计算频率: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都是基于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即群体中各个个体之间的交配是随机的,并且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会发生变化。
实际中,由于自然选择、随机漂移、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存在,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可能会发生变化。
在实际应用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常用于研究人群中特定基因或基因型与其中一种疾病或性状的相关性。
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有关计算一、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1)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基因频率改变一定发生进化,基因频率是衡量生物是否发生进化的标志;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率,基因型发生改变,生物不一定发生进化。
例如:设二倍体生物个体中有两个等位基因A和a,假如种群中共有N个个体,而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数分别是n1、n2、n3,那么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和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基因的频率=,AA基因型的频率=n1/N。
(2)两者联系从以上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可看出:①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即:A+a=1,AA+2Aa+aa=1②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3)计算实例(4)哈代-温伯格定律①一个无穷大的群体在理想情况下进行随机交配,经过多代,仍可保持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1]。
②在一对等位基因的情况下,基因p(显性)与基因q(隐形)的基因频率的关系为:(p+q)2=1 二项展开得:p2+2pq+q2=1可见,式中“p2”为显性纯合子的比例,2pq为杂合子的比例,“q2”为隐形纯合子的比例。
哈代-温伯格定律在多倍体等更加复杂的情况下也可应用。
二.用基因频率解决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概率计算问题典型例题[例]囊性纤维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欧洲的人群中,每2500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此病。
如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患有此病的孩子,该妇女又与一健康的男子再婚,再婚的双亲生一孩子患该病的机会是多少?()A.1/25B.1/50C.1/102D.1/250举一反三型练习:1、[2013重庆卷20分)某一单基因遗传病家庭,女儿患病,其父母和弟弟的表现型均正常。
(1)根据家族病史,该病的遗传方式是;母亲的基因型是(用A、a表示);若弟弟与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子女患该病的概率为(假设人群中致病基因频率为1/10,结果用分数表示),在人群中男女患该病的概率相等,原因是男性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自由组合。
2012-2013高三生物必修二第一轮复习学案025 编制人:王丽丽 审核人: 杨延风 使用时间:2012年 11 月6日 班级 姓名: 层次 教师评价得分课前完成导学案,掌握基本题型,时间不超过20分钟,A 层次完成所有会做的题目; B 层次完成除**所有会做的题目; C 层次完成不带*所有会做的题目,坚决杜绝抄袭现象1 课 题 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 课 时 1 学习目标 种群基因频率的3种计算方法的应用 重点难点 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的应用学:一、原始计算公式 AA%+Aa%+aa%=1 A%+a%=1A%=(A/A+a )×100%二、种群基因频率的3种计算方法:(1) 通过基因型个体数计算基因频率:A%=2AA+Aa / 2(AA+Aa+aa) 例1:某种群有100个个体,AA=30个,Aa=60个,求A,a 基因频率A%和a%?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为15人,患者为5人,男性患者为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为多少?(2)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A%=AA% + 1/2Aa%例3:高秆小麦(DD )与矮秆小麦(dd )杂交后,再经过多次自交,其后代种群中基因型为DD 的个体占72%,基因型为Dd 的个体占8%,基因型为dd 的个体占20%,那么基因D 的频率是( ) A. 72% B. 80% C. 76% D. 60%(3)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理想种群中A%=p,a%=q.则AA%=p 2,Aa%=2pq,aa%=q 2. 例4:某理想种群中A%=60%,a%=?, AA%=?Aa%=?aa%=?例5.某地区每100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求该地区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一个白化病小孩的几率。
例6 :在非洲人群中,每10000人中有1人患囊性纤维原瘤,该病属常染色体遗传。
一对健康夫妇生有一患病的孩子,此后,该妇女与另一健康男性再婚,他们若生孩子,患此病的概率大约是() A. 1/25 B. 1/50 C. 1/100 D. 1/200用: 1.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XBXB 、XBXb 、XbXb 和XBY 、XbY 的个体分别是44、5、1和43、7。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的方法1. 基因频率(Allele frequency)的计算方法:基因频率是指一个基因在群体中的出现频率。
在一个群体中,一个基因有两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分别记为A和a。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计算所有个体的基因型个数,每个个体都有两个基因型(AA,Aa,aa);-对于每个基因型,计算其出现的频数;-将每个基因型的频数相加,并除以基因型总数,得到基因频率。
例如,如果在一个群体中有100个个体,则基因型的总数为200。
如果有40个个体是AA基因型,80个个体是Aa基因型,80个个体是aa基因型,则根据上述计算方法,AA基因型的频数为(40 x 2 = 80),Aa基因型的频数为(80 x 2 = 160),aa基因型的频数为(80 x 2 = 160)。
因此,AA基因型的频率为80/200 = 0.4,Aa基因型的频率为160/200 = 0.8,aa基因型的频率为160/200 = 0.82. 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的计算方法:基因型频率是指一个基因型在群体中的出现频率。
在一个群体中,基因型频率可以用基因型数目或者比例来表示。
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如下:-计算每个基因型的频数;-将每个基因型的频数相加,并除以基因型总数,得到基因型频率。
在上述例子中,已经计算了每个基因型的频数:AA基因型的频数为80,Aa基因型的频数为160,aa基因型的频数为160。
因此,AA基因型的频率为80/200 = 0.4,Aa基因型的频率为160/200 = 0.8,aa基因型的频率为160/200 = 0.8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为我们深入理解基因演化和遗传变异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通过这些计算方法,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基因在群体中的传播方式和变化趋势,进而推测自然选择、基因漂移和基因突变等因素对群体中基因分布的影响。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进化生物学、人类遗传学和育种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因的遗传规律。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基因组的两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在一定群体或种群中不同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基因频率指的是特定基因等位基因在群体中的频率,而基因型频率则是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的频率。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基因频率是指一些基因等位基因在群体基因池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基因型数量的统计来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基因频率=基因型数目/总个体数目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基因型频率是指一些特定基因型在群体中所占的比例,可以通过一些基因型数量的统计来计算。
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基因型频率=基因型数目/总个体数目举例说明:假设一些群体中有1000只个体,其中有800只个体为黑色毛色(BB),150只个体为棕色毛色(Bb),50只个体为白色毛色(bb)。
则可以计算黑色毛色基因(B)和白色毛色基因(b)的频率如下:1.黑色毛色基因(B)的频率:黑色基因型(BB)的个体数为800,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800/1000=0.8,即黑色毛色基因(B)的频率为0.82.白色毛色基因(b)的频率:白色基因型(bb)的个体数为50,基因频率计算公式为:50 / 1000 = 0.05,即白色毛色基因(b)的频率为0.05同样可以计算基因型频率:1.黑色毛色基因型(BB)的频率:黑色基因型(BB)的个体数为800,基因型频率计算公式为:800/1000=0.8,即黑色毛色基因型(BB)的频率为0.82.棕色毛色基因型(Bb)的频率:棕色基因型(Bb)的个体数为150,基因型频率计算公式为:150/1000=0.15,即棕色毛色基因型(Bb)的频率为0.153. 白色毛色基因型(bb)的频率:白色基因型(bb)的个体数为50,基因型频率计算公式为:50 / 1000 = 0.05,即白色毛色基因型(bb)的频率为0.05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对于研究种群的遗传特征以及基因频率的变化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一).根据基因型或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例1.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分别是30、60和10个,求a的基因频率。
解析:可以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
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频率:基因频率(A)=对应纯合子(AA)基因型频率+杂合子(Aa)基因型频率的1/2。
100个个体中AA为30个,Aa为60个,aa为10个,则AA这种基因型的频率为30÷100=30%;同理,Aa为60%,aa为10%,则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30%+60%×1/2=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0%+60%×1/2=40%。
答案: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60%,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40%。
变式训练1.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属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遗传。
在一个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的有3600人,褐眼的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那么,这一人群中A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A.64%和36%B.36%和64%C.50%和50%D.82%和18%(二).在伴性遗传....中有关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例2.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比例依次为--------------------------------------------()A.1%、2%C.10%、10%D.5%、0.5%解析:由于在该果蝇种群中,雌雄果蝇数相等,所以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X B的基因频率应为90%,X b的基因频率为10%。
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有约1/2的含Y染色体的配子,另有约1/2的含X染色体的配子,在含X染色体的雄配子中,X B与X b的基因频率也分别为90%和10%。
有关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总结一.定义法根据定义“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可知,基因频率=某基因总数/某基因和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0%。
例1: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18个,基因型为Aa 的个体有78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4个,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A. 18%,82%B. 36%,64%C. 57%,43%D. 92%,8%解析:要求A和a的频率,必须先求得A和a的总数。
因为AA或aa的个体有2个A或a,Aa的个体有A和a各1个,所以A共有114(即18×2+78×1)个,a共有86(即78×1+4×2)个,A 和a共200个。
因此,A的频率=114/200×100%=57%,a的频率=86/200×100%=43%。
答案:C二.基因位置法若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基因频率=某基因总数/(种群个体数×2)×100%;若某基因只出现在X染色体上,则基因频率=某基因总数/(2×女性个体数+男性个体数)×100%。
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A. 4.5%B. 6%C. 9% D . 7.8%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得色盲基因的总数。
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男性为XY,假设色盲基因为b,其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色盲基因b共有36(即15×1+5×2+11×1)个,色盲基因b及其等位基因共有600(即200×2+200×1)个。
因此,色盲基因的频率=36/600×100%=6% 答案:B三.借助基因型频率法若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则该对等位基因中,显(隐)性基因的频率=显(隐)性纯合子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一、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1.已知各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求基因频率。
此类题型可用定义公式计算,即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个体数×2)]×100%。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此类题型可以将百分号去掉,按定义公式计算或直接用“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基因纯合子的百分比+杂合子百分比的1/2”来代替。
如基因A的频率=AA的频率+1/2Aa的频率,基因a的频率=1-基因A的频率。
1.已知人的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 000人的群体中,蓝眼的有3 600人,褐眼的有26 400人(其中纯合子12 000人)。
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a的基因频率各是多少?()A.64%和36% B.36%和64%C.50%和50% D.82%和18%答案 A解析因等位基因成对存在,30 000人中共有基因30 000×2=60 000(个),蓝眼3 600人中含a基因7 200个,褐眼26 400人,纯合子12 000人含A基因24 000个,杂合子14 400人含28 800个基因,其中A基因14 400个,a基因14 400个。
则A的基因频率=(24 000+14 400)/60 000×100%=64%,a的基因频率=(7 200+14 400)/60 000×100%=36%。
2.(2016·江苏四地六校联考三)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
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A.30%,21% B.30%,42%C.70%,21% D.70%,42%答案 D解析亲本中AA占55%,aa占15%,所以Aa占30%,则A基因的频率为55%+30%×(1/2)=70%,a基因的频率=1-70%=30%。
基因频率的计算总结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群体中其中一基因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
计算基因频率是基因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可以为我们了解群体遗传结构、基因流动、自然选择等提供重要线索。
在计算基因频率时,通常会使用两个主要的公式:哈迪-温伯格平衡公式和族群频率公式。
哈迪-温伯格平衡公式(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equation)是基因频率计算中最常用的公式之一、其公式为:p^2 + 2pq + q^2 = 1、其中,p代表等位基因A的频率,q代表等位基因a的频率,p^2代表AA型个体频率,2pq代表Aa型个体频率,q^2代表aa型个体频率。
该公式假设群体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下,即不发生基因漂变、迁移、突变、选择和非随机交配等的影响。
在实际研究中,可以通过统计调查等方法获得不同等位基因的个体数目,然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相应的基因频率。
而族群频率公式(population frequency equation)用于计算有多个等位基因的情况。
其公式为:p + q = 1、其中,p代表等位基因A1的频率,q代表等位基因A2的频率。
在一些群体中可以有多个等位基因存在,故而用p1、p2、p3...等来表示不同等位基因的频率。
该公式同样假设群体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下。
基因频率的计算可以通过实验室测定、随机采样或对群体进行统计调查等多种方法获得。
然后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到相应的等位基因的频率。
通过基因频率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群体的遗传结构,包括基因型分布、等位基因频率等信息。
在进化生物学领域中,基因频率的计算也为我们了解自然选择和进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此外,基因频率的计算还可以用于疾病遗传学研究。
例如,在研究其中一种遗传疾病与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基因频率的计算,了解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情况,从而判断这种疾病的遗传方式和风险。
尽管基因频率的计算相对简单,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方法总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遗传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用于描述群体中不同基因或基因型的分布情况。
基因频率是指在群体中的一些基因的所占比例,可以用于揭示基因的遗传特征以及基因分布的规律。
基因型频率是指在群体中的一些基因型的所占比例,可以用于了解不同基因型的存在程度和频率。
以下将对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进行总结。
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1.突变基因频率:突变基因频率可以通过观察突变基因的个体数目除以总群体个体数目来计算。
例如,如果总群体个体数目为1000,其中有50个个体携带突变基因,则突变基因频率为50/1000=0.052.常见基因频率:常见基因频率可以通过观察常见基因的个体数目除以总群体个体数目来计算。
例如,如果总群体个体数目为1000,其中有900个个体携带常见基因,则常见基因频率为900/1000=0.9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1.单基因型频率:单基因型频率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特定的基因型的个体数目除以总群体个体数目来计算。
例如,如果总群体个体数目为1000,其中有300个个体属于AA基因型,则AA基因型频率为300/1000=0.32.多基因型频率:多基因型频率可以通过观察一些特定的多基因型的个体数目除以总群体个体数目来计算。
例如,在一个有3种基因型AA、AB和BB的群体中,如果有300个个体属于AA基因型,400个个体属于AB基因型,300个个体属于BB基因型,则AA基因型频率为300/1000=0.3,AB基因型频率为400/1000=0.4,BB基因型频率为300/1000=0.3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收集大量的群体数据,才能准确地估计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在采集数据时,需要注意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以避免采样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基因或基因型的生存优势、繁殖力等因素,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解释。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用于描述群体中不同基因或基因型的分布情况,还可以用于研究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遗传疾病的风险评估以及进化过程的推断等方面。
高中生物基因频率的计算
高中生物基因频率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和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
定义法(基因型)计算:
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或a)% = 某种(A或a)基因总数 / 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 = (纯合子个体数× 2 + 杂合子个体数) / 总人数× 2。
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 =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 + 1/2 ×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 (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 2 + 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 + 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 / (雌性个体个体数×2 + 雄性个体个体数)。
需要注意的是,伴性遗传不算Y,因为Y上没有等位基因。
哈代-温伯格定律计算:A% = p,a% = q;p + q = 1;(p + q)² = p² + 2pq + q² = 1;AA% = p²,Aa% = 2pq,aa% = q²。
对于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 + q + r)² = p² + q² + r² + 2pq + 2pr + 2qr = 1,p + q + r = 1。
其中,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此外,基因频率也可以通过基因型的频率来计算,即基因频率 = 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 1/2杂合子基因型频率。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生物教师。
基因频率的计算
1)已知基因型个体数量:每个个体看作含有2个基因,A基因频率=(AA个数×2+Aa个数)/(个体总数×2)。
a的基因频率=1-A基因频率。
(2)已知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AA基因型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
(3)遗传平衡时:
a基因频率=aa1)已知基因型个体数量:A基因频率=(♀X A X A数目×2+♀X A X a数目+♂X A Y数目)/(♀总数×2+♂总数)。
(2)遗传平衡时:a基因频率
=♂X a Y基因型频率=♀X a X a
(1)假设种群非常大,所有的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产生后代,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对该相对性状没有作用(不同表型个体生存和繁殖机会均等),该基因不产生突变,这种理想条件下可认为达到了遗传平衡。
(2)有胚胎致死(平衡致死除外)、配子致死,只能闭花授粉(如豌豆)等不能达到遗传平衡。
(3)不平衡的种群随机交配一代后就可以达到遗传平衡。
(4)通过遗传平衡定律推出种群基因型频率与现有基因型频率进行对比。
基因频率的计算范文基因频率是指一种基因在整个群体中的存在频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基因频率=个体携带该基因的数量/总体个体数基因型频率是指特定基因型在整个群体中的存在频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个体数/总体个体数例如,假设我们研究一个包括200只小鸟的种群,其中有40只为AA 基因型,80只为Aa基因型,80只为aa基因型。
那么AA基因型频率为40/200=0.2,Aa基因型频率为80/200=0.4,aa基因型频率为80/200=0.4等位基因频率是指一个基因座上一些等位基因在整个群体中的存在频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等位基因频率=特定等位基因个体数/总体个体数假设我们研究的小鸟种群中,A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6,a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4、可以通过重新排列基因型频率公式,计算得到:AA基因型频率=A基因等位基因频率×A基因等位基因频率=0.6×0.6=0.36Aa基因型频率=2×A基因等位基因频率×a基因等位基因频率=2×0.6×0.4=0.48aa基因型频率 = a基因等位基因频率× a基因等位基因频率 = 0.4 × 0.4 = 0.16另一种常用的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是使用哈迪-温伯格平衡公式,即:p² + 2pq + q² = 1其中p和q分别代表等位基因A和a的频率,p²表示AA基因型频率,q²表示aa基因型频率,2pq表示Aa基因型频率。
这个公式假设种群的基因频率在世代之间不发生变化,即不受突变、选择、迁移和随机性的影响。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计算出种群中各个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
这对于遗传学研究、群体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研究都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计算基因频率是建立在一些假设的基础上的,例如种群处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选择不受影响等。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专题六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是指某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位点上可能出现的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
关于基因频率的计算有下面几种类型。
规律一、已知基因型(或表现型)的个体数,求基因频率
某基因(如A基因)频率=某基因(A)的数目/等位基因的总数(如A+a)
即;A=A的总数/(A的总数+a的总数)= A的总数/(总个体数×2),a=1-A。
,具体过程见课本内容。
这是基因频率的定义公式
....
规律二、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在一个进行有性生殖的群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例。
某基因频率=包含特定基因的纯合体频率+杂合体频率×1/2 即:A的频率=AA基因型频率+Aa基因型频率×1/2
规律三、已知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假设在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里,在没有迁移、突变和选择的条件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计算基因频率时,就可以采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
即:
设A的基因频率=p,a的基因频率=q,则群体中各基因型频率为:
AA=p2,Aa=2pq,aa=q2。
(p+q)²=p²+2pq+q²=1。
注意:种群自由交配(或者随机交配、或者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时才可用该公式,如是自交,则不能用该公式。
一般地,求基因频率时,若已知各基因型频率(随机抽出的一个样本),则只能用“规律二”计算,不能用“规律三”反过来,开平方。
开平
..
(或题目中只给一个基因型频率)。
方求基因频率只适用于理想种群
..............
例1. 如果在以下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为50%,基因型aa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
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基因A和a的频率各是多少?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一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例2.囊性纤维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病。
在欧洲人群中每2500个人就有一人患此病。
如果一对健康的夫妇有一个患病的儿子,此后该女又与另一健康男子再婚,则再婚后他们生一个患此病孩子的概率是
A. 1%
B. 0.04%
C. 3.9%
D. 2%
【解析】由于一对健康夫妇生了一个患病的儿子,所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所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都为Aa。
把人群看成一个平衡群体,则有aa占1/2500 ,所以隐性基因a的频率q=1/50,显性基因A的频率为p=49/50,那么群体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p2,Aa基因型的频率为2pq,正常人群中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为=Aa/(AA+Aa)=2pq/(p2+
2pq)=2/51 ,即健康人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2/51,该女子与正常
男性婚配后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为1/4×2/51=1/102≈1% 。
【参考答案】A
例3.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
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
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 1/88
B. 1/22
C. 7/2200
D. 3/800
• 【解析】设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隐性基因为a ,人群中其基因频率为q ,显性基因为A ,其基因频率为p 。
该群体平衡,aa 基因型频率=1/100,则q=1/10,p=9/10,Aa 基因型频率=2pq=18/100,AA 的基因型频率为p 2=81/100,人群中Aa 的概率为18/100,那么正常人群中Aa 的概率为
• Aa/AA+Aa=(18/100)/(18/100)+(81/100)=18/99,丈夫表现正常,则他是Aa 的概率是18/99,于是,
• (18/89)AaXBY ×AaXBXb ,后代同时患2种遗传病的概率为
• 18/89×18/89×1/4×1/4=1/88 【参考答案】A
注意:以上三个规律适用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
四、位于X 染色体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1. 已知基因型的人数或频率,求基因频率
同样适用于“规律一”,因为这是基因频率的定义公式.........。
但一定要注意:
对于伴性遗传来说,位于X 、Y 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其基因频率计算与常染色体计算相同;而位于X 、Y 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伴X 染色体遗传,在Y 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
同理伴Y 染色体遗传,在X 染色体上也没有其对应的基因。
所以在计算基因总数时,应只考虑...X .染色..体(或...Y .染色体)....上的基因....总数..。
即: 只位于X 染色体上的某基因(X b )频率= X b 总数/X 染色体上基因(B 和b)总数=(2×该基因雌性纯合体个数+雌性杂合体个数+雄性含该基因个数)/(2×雌性个体总数+雄性个体数)。
例4.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调查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
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
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
A. 4.5%
B. 6%
C. 9%
D. 7.8%
【解析】解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得色盲基因的总数。
因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男性为XY ,假设色盲基因为b ,其等位基因只位于X 染色体上,所以色盲基因b 共有15×1+5×2+11×1=36个,色盲基因b 及其等位基因共有200×2+200×1=600个。
因此,色盲基因b 的频率=36/600×100%=6% 。
【参考答案】B
例5.对欧洲某学校的学生进行遗传调查时发现,血友病患者占0.7%(男∶女=2∶1);血友病携带者占5%,那么,这个群体的X h的频率是
A.2.97%B.0.7%C.3.96% D.3.2%
【解析】这里首先要明确2:1为患者中男女的比例,人群中男女比例为1:1。
假设总人数为3000人。
则男患者为3000×0.7%×2/3=14,女患者为3000×0.7%×1/3=7,携带者为3000×5%=150,则X h的频率=(14+7×2+150)/(1500×2+1500)=3.96%。
【参考答案】C
2.伴X遗传,在整个群体中、雄性群体中、雌性群体中X B的频率均为p,X b的频率均为q。
即:
雄性中X B基因频率=雌性中X B基因频率=整个群体中X B基因频率=p;
雄性中X b基因频率=雌性中X b基因频率=整个群体中X b基因频率=q。
3. 伴X遗传,在整个群体中、雄性群体中、雌性群体中的各基因型频率如下表:
42.32%,X B X b为7.36%,X b X b为0.32%,X B Y为46%,X b Y为4%,则在该地区X B和X 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A.6%,8%
B.8%,92%
C.78%,
92% D.92%,8%
【解析】X B=(2*42.32%+7.36%+46%/(2-46%-4%)=92%,
X b=(7.36%+2*0.32%+4%)/(2-46%-4%)=8%。
【参考答案】D
例7.若在果蝇种群中,X B的基因频率为80%,X b的基因频率为20%,雌雄果蝇数相等,理论上X b X b、X b Y的基因型频率依次为
A.1% 2% B.8% 8% C.2% 10% D.2% 8%
【解析】雌性果蝇中,X b X b的频率为X b频率的平方,即4%(占雌性的4%),但雌性占总数的1/2,则群体中X b X b的基因型频率为4%×1/2=2%。
由于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则雄果蝇的X b基因频率就是基因型X b Y的频率,为20%(占雄性的20%),但雄性占总数的1/2,则群体中X b Y的频率为20%×1/2=10%。
或者直接根据“规律四、3”得出结果。
【参考答案】C
例8.人类的红绿色盲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据统计,我国男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7%,从理论上推断,女性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
A.3.5% B.1.75% C.0.49% D.0.25%
【解析】根据上述规律,男性红绿色盲的发病率=X b的基因频率=7%,女性
中红绿色盲发病率=(7%)2=0.49%。
【参考答案】C
例9.某个海岛上,每1万俱中有500名男子患红绿色盲则该岛上的人群中,女性携带者的数量为每万人中有(设男女性别比为1:1)
A.1000
B.900人
C.800人
D.700人
解析:由X b Y= 500/5000=1/10,得X b=1/10 X B=1-1/10=9/10 那么,X B X b的基因型频率为2×1/10×9/10=18%,这是在雌性中的概率。
由总共10000人, 男女比例为1:1,得女性5000人,所以女性携带者数目为5000×18%=900人.
注意:由X b=10%,得X b X b=( X b)2=( 10% )2=1%,这是在雌性中X b X b占的概率,X b Y=10% 这是在雄性中X b Y占的概率,在整个人群中占的概率均要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