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监管办法》操作细则及流程
- 格式:ppt
- 大小:156.50 KB
- 文档页数:31
东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东北区域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规范辅助服务管理,依据《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电监市场〔2006〕43号)、《东北区域电网发电企业辅助服务补偿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4〕1467号)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由并网发电厂提供的除正常电能生产外的服务,包括:一次调频、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峰、无功调节、旋转备用、黑启动等.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东北区域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及其统调的并网电厂(包括自备发电厂)。
地(市)、县电力调度机构及其直接调度的并网发电厂可参照执行。
第四条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东北监管局(以下简称为东北电监局)对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调用、考核及补偿等情况进行监管。
电力调度机构负责实施所辖电网内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的调用、考核和补偿情况统计等工作.第二章定义与分类第五条辅助服务分为基本辅助服务和有偿辅助服务。
第六条基本辅助服务是指为了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发电机组必须提供的辅助服务。
包括一次调频、基本调峰、基本无功调节.(一)一次调频是指当电力系统频率偏离目标频率时,发电机组通过调速系统的自动反应,调整有功出力减少频率偏差所提供的服务。
(二) 基本调峰是指发电机组在规定的出力调整范围内,为了跟踪负荷的峰谷变化而有计划的、按照一定调节速度进行的发电机组出力调整所提供的服务.火电非供热机组的基本调峰标准为其额定容量的40%,即基本调峰时的最小出力达到额定容量的60%。
供热机组在非供热期内的基本调峰标准为其额定容量的40%,即基本调峰时的最小出力达到额定容量的60%。
火电供热机组在供热期按能力参加调峰,水电机组依据来水情况按能力参加调峰。
燃机和水电机组的调峰为基本调峰。
火电供热机组、水电机组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机组的调峰能力由东北电监局组织电网经营企业、发电企业及有关测试单位核定。
第42卷第5期2020年10月黑龙江电力Heilongjiang Electric PowerVol.42Nn5Oct.2020D01:10.13625/ki.hljep.2020.05.014东北地区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研究及策略分析吴炬(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沈阳114102)摘要:伴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的升高,电网的调峰需求逐年增大,电网对传统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组调峰幅度不再是传统的负荷区间,并且深度调峰工作将趋于常态化。
为此,从国内电力及新能源发展趋势、国家能源政策导向和东北电网的调峰特点等方面,对东北地区深度调峰方式的发展趋势和状况进行分析,重点介绍了东北地区火电机组在锅炉稳燃、热电解耦等方面采取的相关技术形式,指出了提高锅炉稳燃能力是实现机组深度调峰常态化的前提、热电解耦技术是冬季深度调峰的关键。
关键词:火电;灵活性;热电解耦;改造中图分类号:TM6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246(2020)05-0446-04Flexibility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strategy analysisof teermai power uniis io Northeasf ChioaWU Ju(GuoOian Scieccc and Tect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ri.Shecyang Branct,Shecyang110142,Chinn)Abstract:Witri trie increcsiny pcportrin of installeC cpnhty of new ecercy sonrcee,trie demang foc pean-staving of powcr grid it igcrecsing yecr by yecr.The powcr grid putt forward highcr cequiamects On pean-senving canncitri of tranitionaj trierma.powcr unite.The pqn・shvyiny rangc of unite is no longcr tric tranitionaj loan rangc,ang tric deep pean-sewing wort wilt ring ri bc normdlized.Therefore,tric dcCopmegt trecd ang statue of deep pean-sewing皿0.in Nortrieast Ching are analyzeC from trie dspects of domestic electric power ang gew ecercy dcCopmect trecg,nationat ecercy police oriectation ang peW・seayiny characteristicr of Nortrieast Ching poweo grin.The rete-vagt technical forms dnoprid by triermal power unitt in Nortrieast Ching in termt of boiler combustiog stanility and triermoelectric dqonpeny arc mainly intronuceC.It is pointeC out trid trie improvemect of boiler combustiog stanili-ty is trie premist to realize trie gomializatiog of dap pean-seaviny,nd trie triemloelectric dqogpyny technology is trie iey to trie dap pean-seaviny in wintc.Key words:trierma poweic flexinility;triemloelectric dqogpyny;riwsformWoy1火电灵活性改造的背景1.1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高速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环境保护的越来越重视,可再生能源得到了高速发展,2217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1.66亿kW,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4亿kW,占总装机容量的16.5%。
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加强电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网调度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电网公司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定,结合东北电网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根据电力生产的特点和《电网调度管理条例》的要求,我国电网必须贯彻统一调度、分级管理的原则。
电网实行五级调度,即国调、网调、省调、地调和县(区)调。
五级调度在调度业务和运行指挥中是上、下级关系。
东北网调依法对东北电网行使统一调度职权,省调、地调、县(区)调对所管辖电力系统行使分级管理调度职权。
第3条:本规程适用于东北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电网操作、事故处理和调度业务联系等涉及调度运行的相关各专业的活动。
各电力生产运行单位所颁发的规程、规定以及职责条例等,凡与本规程有抵触者,均应根据本规程予以修订。
第4条:网调值班调度员在其值班期间为东北电力系统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者,按照规定的调度范围行使指挥权,必要时网调有权越级下达调度指挥指令。
发布指令的值班调度员应对其发布的调度指令的正确性负责。
第5条:网调值班调度员发布的调度指令,下级调度,发电厂、变电所值班人员及超高压局有关人员必须无条件执行;如值班人员认为所接受的指令不正确时,应对网调值班调度员提出意见;如网调值班调度员重复该指令时,下级值班人员必须迅速执行;如执行该项指令将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时,现场值班人员应拒绝执行,并将拒绝执行的理由报告网调值班调度员和本单位直接领导人。
第6条:发、输、供电单位领导人发布的指令,如涉及网调值班调度员的权限,必须经网调值班调度员许可才能执行。
当发生对人身、设备及系统安全有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已来不及取得网调值班调度员许可时,下级调度人员或现场值班人员可按有关规程、规定进行操作和处理,并立即报告网调值班调度员。
第7条:凡并入东北电网的发电厂、变电所必须服从统一调度,遵守调度纪律。
发电厂及变电所并网运行,必须具备并网条件,签订并网调度协议,否则不能并网。
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全文】展开全文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建立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新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东北地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促进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消纳,按照《国家能源局关于同意开展东北区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专项改革试点的复函》(国能监管〔2016〕292 号)要求,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制定依据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 号)及其相关配套文件、《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432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6 年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国能综法改〔2016〕57号)、《关于推动东北地区电力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国能电力〔2016〕179号)、《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电监市场〔2006〕43号)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东北地区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调度指挥的并网发电机组、获得准入的电力用户等开展的辅助服务交易行为。
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所有成员必须遵守本规则。
第四条本规则所称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由并网发电厂或电力用户提供的除正常电能生产外的市场化辅助服务。
第五条发电企业参与辅助服务市场要严格执行调度指令,要以确保电力安全、供热安全为前提,不得以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为由影响居民供热质量。
第六条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以下简称东北能源监管局)负责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监督与管理,负责监管本规则的实施。
第二章市场成员第七条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成员包括市场运营机构和市场主体。
第八条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机构为东北地区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交易机构。
其主要职责是:(一)管理、运营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二)建立、维护市场交易的技术支持平台;(三)依据市场规则组织交易,按照交易结果进行调用;(四)与市场主体进行结算;(五)发布市场信息;(六)评估市场运行状态,对市场规则提出修改意见;(七)紧急情况下中止市场运行,保障系统安全运行;(八)向东北能源监管局提交相关市场信息,接受监管。
东北区域跨省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及补偿监管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东北区域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充分调动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的调峰积极性,挖掘调峰潜力,实现调峰跨省调剂,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东北区域电网发电企业辅助服务补偿暂行办法》(发改价格〔2004〕1467号),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电监市场〔2006〕43号)和《跨省(区)电能交易监管办法(试行)》(电监市场〔2009〕51号)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东北地区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东北区域跨省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是东北区域电力市场的组成部分,是在《东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东电监市场〔2008〕167号)省内调峰补偿的基础上,根据省间联络线计划曲线,通过东北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开展的跨省调峰市场交易,实现区域内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第三条省间联络线计划曲线依据东北区域省间联络线计划曲线管理有关办法确定。
第四条东北区域跨省调峰市场交易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效益共享、平等自愿、不损害第三方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手段,科学合理地开展东北区域跨省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连续可靠供电。
第五条开展东北区域跨省调峰市场交易要维护电力调度秩序,保证调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有关各方要服从电力统一调度,保证电力供应,共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优质、经济运行。
第六条东北区域跨省调峰市场交易市场主体为东北电网公司、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电力公司调度管辖范围内的统调发电厂(不含水电机组)。
第七条东北区域跨省调峰市场交易目前仅开展低谷时段调峰交易,各省(区)电力公司确定低谷时段时间范围,经东北电监局确认后,在东北区域电力市场交易平台发布。
第八条东北电监局、地方政府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对东北区域跨省调峰市场交易实施监管。
第二章交易价格第九条东北区域跨省调峰市场的调峰交易低谷时段价格以《东北区域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的省内补偿价格为基础,由市场主体事先协商确定,实际发生交易时按协商价格结算。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初期运营规则(暂行)》的通知正文:----------------------------------------------------------------------------------------------------------------------------------------------------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关于印发《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初期运营规则(暂行)》的通知(电监供电[2003]54号)国家电网公司及所属东北电网有限公司、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电力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有关发电公司,中电联:现将《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初期运营规则(暂行)》印发你们,请依照执行。
东北区域电力市场模拟运行结束后,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将对《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初期运营规则(暂行)》进行修改完善。
二00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初期运营规则(暂行)(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二00三年十二月)目录第1章总则第2章市场管理2.1 市场成员2.2 市场注册2.3 市场注销2.4 市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2.4.1 市场主体共有的权利和义务2.4.2 竞价电厂的权利和义务2.4.3 电网公司的权利和义务2.4.4 东北电力调度交易中心的权利和义务2.4.5 市场成员信息变更第3章市场交易体系3.1 初期第一步3.1.1 年度合同电量3.1.2 月合同电量交易3.1.3 合同电量的执行3.1.4 电网辅助服务3.1.5 发电权交易3.2 初期第二步3.2.1 日前电量交易3.2.2 实时电量交易第4章计量、结算与违约补偿4.1 计量4.2 违约补偿4.3 结算4.3.1 电量结算4.3.2 电费结算4.3.3 竞价产生的差价部分资金第5章信息发布5.1 信息发布的原则5.2 需要发布的信息5.2.1 市场运营信息5.2.2 市场总结信息5.2.3 电网运行信息第6章调度与运行管理第7章不可抗力与市场干预7.1 电网异常状态7.2 电网异常状态处理步骤7.3 电网紧急处理测试7.4 不可抗力附件一:名词解释附件二:电网辅助服务补偿办法第1章总则为保证东北区域电力市场稳步推进和健康发展,规范初期电力市场,实现由市场运营初期向中期顺利过渡,保障市场成员的合法利益,依据《关于建立东北区域电力市场的意见》、《东北区域电力市场实施方案(暂行)》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6.06.07•【文号】国能监管[2016]164号•【施行日期】2016.06.0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监管[2016]164号华北、东北、西北能源监管局,山西、山东、甘肃、新疆能源监管办,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国家电投集团公司,三峡、神华集团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关电力企业:电储能作为一种通过化学或者物理方法将电能存储起来并在需要时以电能形式释放的新兴储能技术和产品(不含抽水蓄能),近年来在我国可再生能源消纳、分布式发电、微网、电力辅助服务等领域逐步得到运用,并形成了初步的商业发展模式。
为进一步探索发挥电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峰调频方面的作用,推动建立辅助服务共享分担新机制,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及其配套文件精神和《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392号)、《关于做好“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国能监管〔2016〕39号)的有关要求,决定开展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挖掘“三北”地区电力系统接纳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同时满足民生供热需求。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试点范围和目标“三北”地区各省(区、市)原则上可选取不超过5个电储能设施参与电力调峰调频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已有工作经验的地区可以适当提高试点数量。
东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东北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维护电力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电网经营企业和并网发电厂协调发展,依据《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电监市场〔2006〕42号),结合东北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应遵循电力系统客观规律,实行统一调度,贯彻安全第一方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东北区域省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统调的并网发电厂(含自备发电厂)已投入商业化运行机组运行管理。
其它发电厂参照执行。
第四条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东北监管局(以下简称为东北电监局)对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考核工作实施监管。
第二章安全管理第五条电网经营企业、并网发电厂、电力用户有义务共同维护东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调度机构按其调度管辖范围负责电力系统运行的组织、指挥、指导和协调。
第六条并网发电厂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东北电网电力调度规程及其他有关规定。
第七条并网发电厂涉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信设备、自动化设备、励磁系统及电力系统稳定器(PSS)装置、调速系统、高压侧或升压站电气设备等运行和检修安全管理制度、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等,须符合电力监管机构及东北电网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否则不允许机组并网运行。
第八条电力调度机构针对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应及时制定反事故措施,报东北电监局核备;并网发电厂应落实电力调度机构制定的反事故措施。
对涉及并网发电厂一、二次设备的措施,并网发电厂应与电力调度机构共同制定相应整改计划,并确保计划按期完成。
---------------------------------------------------------精品文档对于因电厂原因未按期完成整改的由东北电监局责令改正、给予通报批评,并按每逾期一天按并网发电厂全厂容量×1分/10万千瓦考核。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日趋完善核心提示电力辅助服务是指为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电能质量,除正常电能生产、输送、使用外,由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电力用户提供的服务。
在传统电力计划管理体制下,电力辅助服务主要通过指令的形式强制提供,这种方式难以充分反映电力辅助服务的市场价值,损害了部分主体的利益。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依靠市场化手段激励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发展历程伴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电力辅助服务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无偿提供、计划补偿和市场化探索三个主要阶段。
●无偿提供阶段2002年以前,我国电力工业主要采取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由系统调度部门统一安排电网和电厂的运行方式。
系统调度机构根据系统的负荷特性、水火比重、机组特性以及设备检修等方面因素,根据等微增率原则进行发电计划和辅助服务的全网优化。
在对电厂进行结算时,辅助服务与发电量捆绑在一起进行结算,并没有单独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
●计划补偿阶段2002年厂网分开后,各发电厂分属于不同的利益主体,无偿提供电力辅助服务难以协调各方利益。
在这一背景下,2006年,原国家电监会印发《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与《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规定》并称“两个细则”),提出“按照‘补偿成本和合理收益’的原则对提供有偿辅助服务的并网发电厂进行补偿,补偿费用主要来源于辅助服务考核费用,不足(富余)部分按统一标准由并网发电厂分摊”。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由此进入计划补偿阶段。
各地也相继出台“两个细则”文件,规定了电力辅助服务的有偿基准、考核与补偿以及费用分摊等规则。
“两个细则”规定的计划补偿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发电机组提供电力辅助服务,但总体来看补偿力度较低。
以华东、华中地区为例,深度调峰补偿价格最高仅为0.1元/千瓦时,对于发电企业的激励作用相对有限。
●市场化探索阶段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电力系统调节手段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原有的辅助服务计划补偿模式和力度已不能满足电网运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