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华蓥山

  • 格式:doc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华蓥山

渝北区华蓥山小学阳晨东

我的家乡,我的学校就在华蓥山脚下,我为我的家乡华蓥山而倍感自豪。

华蓥山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处世纪伟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故乡,由北向南纵跨四川、重庆15个县、市,延绵300余公里。华蓥山最高峰高登山,海拔1740.1M,也是四川盆地低部最高峰;次高峰宝鼎,为华蓥山主峰,海拔1590.8M,是全国八大佛教圣地之一。从中国清朝开始,华蓥山与娥眉山、四面山、青城山并称为巴蜀的“四大名山”。

华蓥山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乡土文化气息浓郁。华蓥山自古属巴人领地,明末清初以来,华蓥山的土著山民与外来移民相融共生,其歌舞采华蓥山之灵气,古朴粗犷、气势磅礴、淳美动人、富于感染力。现广为流传的“巴渝舞”、“云童舞”就保留了巴人遗风遗韵,而“滑竿抬幺妹”更是华蓥山本地文化的精华,至今华蓥山每年还举办民俗风情十足的“幺妹节”。

华蓥山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三、四十年代,这里曾是中共华蓥山地下党和华蓥山游击队从事武装斗争的根据地。华蓥山的每一寸热土都铭刻了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事迹宝鼎景区位于溪口镇境内。

这里,有建于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的光明寺(1958年被毁一部分,1966年拆完,1992年至1994年修复),有千佛坪石林,更有八景(华银积雪、宝鼎连云、三花同树、九子灵泉、石境斜阳、渠江落照、华严古河、王璧浮光)、四绝(日出、云海、佛光、圣灯),从山脚的伏虎寺到山顶,原建有36座寺庙、现仅存黄龙寺保存完好。

华蓥山早在1927年就有中共地下党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曾派人在此开办纸厂供应新华日报。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共川东地下党领导的华蓥山游击队战斗的地方。华蓥山集雄、奇、险雅幽于一身,融名山、名寺、名湖、名史于一炉,聚自然、人文景观与一体,是四川东部著名的省级名胜区。华蓥山从唐代起就是川东北佛教圣地有“小峨眉”之称。唐肃宗至德年间修建的宝鼎、南宋枢密院事安丙故宅华蓥山等遗迹,有30余处可考。风景有银山积雪、宝鼎晨曦、天池湖光等,李白、杜甫、陆游等历代诗人,都曾在此写下诗篇。

红岩精神华蓥山魂

华蓥山红色文化充满传奇色彩。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白色恐怖十分严峻,川东临委领导和发动的华蓥山武装斗争起义使华蓥山声名远播,更有小平故里让这时蜚声中外。

巍巍的华蓥山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千百年来,为了追求幸福安康的生活,华蓥山儿女与一切落后观念、反动势力进行了英勇斗争。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以来,华蓥山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尤为可歌可泣的是194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蓥山

游击队的武装起义。

著名小说《红岩》中的“双枪老太婆”就是以华蓥山地区陈联诗、邓惠中、刘隆华等一大批地下女工作者为原型的真实形象再现,其中部分女英雄至今还健在。华蓥山旅游区绵绵的群山、茂密的植被、独特的石林、纵横的溶洞中演绎了一幕幕华蓥山游击队与敌周旋、英勇战斗的英雄故事。在这场斗争中,华蓥英烈王璞、杨奚勤、陈尧楷以及“双枪老太婆”――邓惠中、刘隆华等华蓥儿女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解放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英勇不屈用鲜血和生命普写了一曲华蓥山壮歌。

“双枪老太婆”的传奇已铸就了万世不朽的红岩精神。为了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岩精神,进行永葆党的先进性、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华蓥山游击队的丰功伟绩,旅游区特聘重庆美院以红岩史料为基础投资兴建了长140米、高5――15米的红色华蓥纪念墙。而《红岩》书中提到的“游击队营地”就是在今日的旅游区内,书中描写到游击队接头、传递情报的“东海寺”就是今日旅游区内的“高登古刹”。现旅游区内天坑溶洞处的华蓥山游击小道、华蓥山游击队指挥部、华蓥山游击队存粮处、华蓥山游击队弹药库、华蓥山游击队。t望台和警戒哨所等等遗迹仍保留完好。2005年1月28日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逢先知、中共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威、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张学忠、省长张忠伟、副省长王怀臣以及其它省级部门领导149人和广安、华蓥两市领导一同莅临景区,为红色华蓥纪念墙揭墙和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奠基。旅游区计划投资540万元,于近期开工修建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华蓥山是一座美丽神奇的山,是一座英雄的山,更是红色旅游的绝佳胜地。

山红色文化展

之旅(一)

之旅(二)

游击队的足迹

队会师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双枪老太婆神秘故事

华蓥山的位置距重庆仅85公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解放前夕,华蓥山地下武装的存在有力地震慑着国民党对重庆共产党人的镇压和迫害行为,也配合了举世闻名的“重庆谈判”,是共产党插在敌人心头的尖刀。

1948年,根据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的部署,中共川东党组织在华蓥山领导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华蓥山武装起义。

起义从1948年8月10在华蓥山代市打响第一枪到9月24的渠县龙潭起义失利暂告结束,历时1月余。参加队伍始终高举“华蓥山游击队纵队”的旗帜,驰骋广安、岳池、合川、武胜、邻水、大竹等十余县境,起义的炮声震动了全国,也打乱了国民党在西南地区的作战计划,是中国现代革命史的光辉篇章之一。

华蓥山游击队和双枪老太婆的形象经过著名小说《红岩》的传播,在中国家喻户晓。《江姐》、双枪老太婆的文学原形就是华蓥山脉的一大批地下女工作者,其中部分女英雄们至今健在。

华蓥山的红色革命文化,除了游击队的历史还包括大量将帅伟人文化,以小平故里为中心,其周围汇聚了数百将军、元帅和知名革命历史人物,是中国主要的将帅历史文化区之一。

邓小平同志蜡像

小说《红岩》

双枪老太婆原型有3个其中1个曾任重庆副市长

在四川武胜县烈士陵园里,76岁的地下党员胡绍仁老人指着邓惠中烈士的墓碑说,真正的双枪老太婆有三个:邓惠中、刘隆华、陈联诗。这三个华蓥山女游击队员是电视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史料记载,刘隆华,又名刘冰,1938年加入中国***。1944年赴延安学习,抗战胜利后回到重庆,1948年春被派到广安,任广安禄市特支书记,解放后曾担任重庆市副市长。

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不久前,胡锦涛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语重心长地提出: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与时俱进,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进一步增强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要顾全大局,加强团结,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形成团结一致干事业的整体合力;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深入基层,狠抓落实,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真正把精力用在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上;要继承和发扬伟大的红岩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群众。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充分反映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反复领会。按照党中央"以德治国"的伟大方略,把学习江泽民的"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弘扬红岩精神结合起来,以革命先辈为榜样,接过他们的旗帜,发扬光大他们的优良传统,使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一、红岩精神的丰富内涵

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高尚的共产主义品德情操、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的人格。简单地来说,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团结、奋斗、奉献。

新中国建立后,仍然是鼓舞全国人民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而奋斗的巨大精神力量。

二、红岩精神的历史地位

风雨如磐的革命斗争岁月培育和形成的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理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红岩精神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热情,曾激励着一大批中国共产党人,发扬中华民族百折不挠的优良传统和自强不息的民族勇气,在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大义凛然,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向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赢得中华各族人民的觉醒,这是五千年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族大觉醒。

2.红岩精神所反映的团结、民主作风,既加强了我党在国统区工作人员的团结,充分调动了他们极大的工作积极性,又团结了国统区无数的爱国民主人士,使他们同情和支持我党的工作。

3.红岩精神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高尚品质,曾经帮助南方局的工作人员,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圆满地完成了党组织交给他们在国统区的工作任务。

4.红岩精神所展示的奉献精神浩气长存。在红岩这块特殊的土地上,一大批红岩英烈,而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为民主自由,为民族的解放,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三、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