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专业到2019重大建筑学硕状元,初试402分,快题理论双130+,我是怎样一路走过来... - 副本
- 格式:docx
- 大小:29.09 KB
- 文档页数:14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复习指南(四方手绘)关于重庆大学重庆大学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地处山城重庆,建筑学主要分为建筑学学硕和建筑学专硕,相对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考试难度相对低,在建筑老八校中的考研性价比也较高。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个本科专业。
建筑学专业创办于20 世纪30 年代,本科与硕士均通过评估,经过80年的发展与建设,特别是近年来“ 211 ”工程和“ 985 ”工程项目的建设,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共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形成了从本科生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及博士后研究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拥有城市规划与设计国家重点学科。
3个一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6个学历硕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3个本科专业。
4系1所:建筑系、规划系、风景园林系、技术系、历史研究所代表:刘家琨汤桦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官网: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与学硕的异同建筑学学术型硕士[081300] 建筑学专业型硕士[085100]建筑学学硕:本科为非建筑学和建筑学的同学都可以考取,要求比建筑学专业硕士高一些,考取的同学大多为跨专业的同学,一般毕业时颁发工学硕士学位,但本科为建筑学的同学或者建筑学本科通过评估的同学在研二的时候可以申请建筑学硕士学位,经过考核后也可以拿到建筑学硕士学费,学硕的研究生期间以论文发表为主。
建筑学专硕:本科为建筑学的同学可以考取,重庆大学建筑学专硕不允许跨专业的同学报考,毕业时颁发建筑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以跟导师做项目为主。
不同处总结:1.分数线不同,一般情况下学硕略高;2.毕业时颁发学位不同;3.报考资格不同;重庆大学建筑学招生人数及报录比总结纵观2011到2017重庆大学建筑学初试分数线,为310到330之间,分数相对其他建筑老八校不算高,但阅卷尺度较为严格。
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复习经验与完全攻略来自Edu-kyzl学姐的最新分享1.关于我与重大我是南方人,大四的时候来到重庆这个美丽的山水都市,跟老师和同学到重庆大学交流学习,便喜欢上了这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大学。
我本科学校一般,本来想着大学毕业就工作的,但是被大家考研备战的气氛感染,激起了考研的冲动,想着以后能在建筑道路上走更远一点,重庆大学自然成为我的首选目标。
重大是老八校,保研和考研的都挺多,外校的报考竞争大。
我从去年五一开始全心投入复习,经过8个月奋战终于考上梦想学府的研究生。
初试总分380(期中建筑基础115、快题130),考取这个高分我没有意外,我一直推崇全面深入地复习,这是确实我的努力拼来的。
考上研究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对我来说也是一种充分肯定和小成就吧。
近来这段时间越来越多师弟师妹问我复习经验和资料的问题,便想写点考研总结以馔后路。
很多人说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专业课考的越来越难了,考研试题范围扩大,很多人感觉复习迷茫,考研难度更加大。
其实努力复习,目标坚定+方向正确+踏实复习,还是有把握的。
我诚心建议大家全面系统踏实复习,对自己未来负责,你若想省事那就做不成事。
积极心态+方向正确+踏实复习,还是有很大希望的。
下面再附上专业招生信息和我各科复习经验。
2、专业课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首先说一下考试科目,重庆大学建筑硕士研究生跟很多学校一样,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也称学硕和专硕。
建筑理论方面,学硕考622建筑理论,专硕考的是355建筑学基础,快题方面都是考501建筑设计基础(6小时快题),其实学硕和专硕两者考试范围相同,复习是一样的。
学硕有的方向可以选考302数学二或 925 845建筑技术工程理论,那我就不说了。
因为学校不再指定参考书,根据我是经验推荐以下书目给大家参考:建筑史方面:《中国建筑史》潘谷西、《外国建筑史》陈志华、《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中国古代建筑历史图说》侯幼斌、《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等;城市规划方面:《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城市设计》王建国;设计理论方面:《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建筑空间组合论》彭一刚;建筑构造方面:《建筑构造(上册)》李必瑜,魏宏杨,覃琳、《建筑构造(下册)》刘建荣,翁季、《建筑结构与选型》陈宝胜;快题设计方面:《建筑快题设计80例》天津大学出版的、《场地设计》闫寒、《快速建筑设计100问》黎志涛、《建筑创作过程与表达》戴志中、《快速建筑设计100例》黎志涛等。
两位文艺男青年手把手教你重庆大学园林快题考上140!总分考上400!邓代江学长来自风暴手绘重庆校区2018年录取重庆大学园林专硕研究生初试总分414分初试快题139分初试快题118分大家好,我是重庆大学18年风景园林专硕考生邓代江,初试成绩414。
考完后很多人觉得这个分数多高怎么怎么的,其实近年来重大园林考研分数一直在水涨船高,高分层出不穷,可谓是人外有人,400+以上的分数是越来越多,今年录取的最低分数也是到了380+,希望各位有志考重大园林专硕的同学一定要重视这个严峻的事实。
由于我自己本科学习并不好,学校也一般,因此在大二暑假就早早决定要考研。
既然自己“出身”不好,就只能靠自己比别人更加勤奋更加努力才能获得成功,在坚定了考重大的想法后,我便开始了每个假期都来风暴学习的日子,最终考上了也是觉得两年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此也想对本科一般的同学们分享一些我自己的备考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点帮助。
这个地方张老师补一句:去年重大园林310分就能上了,重大这个分数浮动还是很大的,所以只能说一句,越高越好!邓学长备考期间练习的快题作品关于快题:快题这一门考试可谓是考研的重中之重,分数差距极大。
优秀的快题可以达到140+,而一般的快题则只能100左右也不足为奇。
每个学校的快题考试侧重点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准备时也必须对症下药。
我是历经了风暴手绘班、快题基础班、快题提高班一整套流程下来的,每次画图也基本以考试要求对待自己,不像一些同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此最后快题成绩没有辜负自己的付出获得了139的分数。
重大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自然秉承了工科院校严谨务实的快题风格,在画快题时必须有严密的逻辑分析和推导过程,不能自己想当然的为了画而画。
大家平时练习要积极训练自己的解题思维,要把任务书的每一句话和图里的每一个信息都认真分析到位,做出符合该地块要求的设计,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那么这张快题一定差不了。
有太多同学本末倒置,把表现效果和上色技法看的太过重要,反而忽略了快题本身需要做什么,导致设计经不起细看和推敲,那么就得不了高分。
我的学校是一名偏重文理科院校的土木工程学生,今年通过了同济大学建筑学的研究生考试。
这是我第二年参加考试,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学生,能够通过同济建筑学的初复试,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我把两年来准备考试的一些过程和经验记录一下,希望对那些想考同济建筑学的同学有一些借鉴的价值。
【两年的考研的过程】我第一年考的时候,快题只有80分。
虽然考完就知道自己比较危险,但是知道成绩的时候心里还是非常难过。
不过难过之后我还是决定再考一年。
一方面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建筑学;另一方面我虽然快题挂了,但是其他科都还不错,所以觉得自己再努力一年专攻快题的话希望还是很大的。
平静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分析原因:第一年考,我政治、英语、建筑史考得都还不错。
.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这三科花的时间比较多,而且有规律;我一般固定上午8:30~11:30复习政治,下午2:30~5:30复习英语,晚上6:30~11:30复习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我把建筑史当做两科来复习,每科各花两个半小时)。
而对于快题,我虽然在暑假的时候有上过培训班,但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毕业,暑假过后就回学校准备了,在学校的4个月中,快题练得很少,从10月才开始画,而且一周只画一套(把复习英语的时间用来画快题),有时候还不画;本身基础就不好,再加上练得少,最终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所以我觉得提高自己的快题主要从两个方面,首先就是要加强一下基础,其次就是要多练。
那么基础要怎么加强??这是我当时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当时想了很多途径,最后通过各方的努力,我去了一家建筑设计院实习,在那里实习了4个月。
这四个月里实习的内容主要是画施工图,很多项目都有叫我帮忙,所以我可以接触到很多类型,有住宅、别墅、酒店、幼儿园、写字楼和商业中心。
我觉得这段时间实习,对我最后的考试还是有一定帮助的,不过主要是在复试~~(因为我在设计院里接触到的主要是一些比较大的实际项目,而今年复试题也是比较偏向实际的,设计内容刚好有接触过。
重庆大学建筑考研快题第一名经验分享!风暴手绘2017年建筑学高分“大神”考研心得章安然本科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2017年建筑专硕快题第一名(135分)心态紧张是肯定的,毕竟高考完后,高昂的斗志似乎已经被大学几年磨灭了不少,再一次站在千军万马中,人人都不应该放松,要没点狠劲,谁也没有万全把握敢说自己定能冲过这道独木桥。
紧张是一直促使你前进的动力,但紧张并不意味着自乱阵脚。
我认识有的同学,数着距离考研的时间,抱着书,今天别人说一个问题,啊,不知道!赶快去翻出来,一顿猛背,完事过几天,又忘了,又去翻。
反复如此,只是让自己越来越慌,效率并不高。
这样子肯定是不好的。
面对考研,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去认真琢磨自己哪些方面薄弱,应该如何系统地加强。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去查余补漏才是有意的。
资料理论: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作为建筑这样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考虑到近年考研理论在考察知识广度层面的提高,多对一些新兴的、前沿的知识的了解绝对是大有裨益的。
不过考研准备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
把基础性的知识掌握是你能与别人同场竞技的前提。
书籍推荐:综合:《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教材第一分册——设计前期场地与建筑设计》(之所以把这个放到第一,是因为这上面在考研深度层面上相关知识多少都有涉及,虽然深度不及各本专业教材,但考虑到近年的理论在广度上的提升,我认为看的越熟越好。
)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这些都应该较早起步准备,用笔记自己按类型、按时间整理提纲,在我梳理之前是先拿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的笔记过一遍,在心里有个大框架。
)构造:《建筑构造上》+《建筑构造下》(构造我是放在暑假过后才来集中看的,在后期可以结合真题来一起把重难点自己再多次梳理记忆。
)原理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住宅设计规范》、《无障碍设计规范》、《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等(在去年的题中,关于规范的题不在少数,记忆规范可放在后期,关键在于记忆的准确性,尤其是其中量化的带数据的规范,考试中是会有很多具有迷惑性干扰的选项,模棱两可的记忆是不行的。
西南交大建筑学跨考经验(来自徒越建筑设计学员的分享)写在前面跨专业考研本就是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建筑设计这样一个专业,需要一定的手绘能力,对于此前没有接触过得同学来说,前期的准备工作会很多。
但是,只要有科学的复习策略和训练方法,完全可以实现逆袭,但我们心中也要清楚,我们肯定会做的比本专业的同学更多。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跨考经验,分为考研概念和具体复习两部分,内容比较多,请大家耐心看,希望能对考交大的建筑学学生,特别是跨专业的学弟学妹们,有一定的帮助。
人物背景本人是今年刚考上西南交大建筑学的学长,初试总分为361分,列学硕设计方向第二,其中建筑学基础122分,快题120分,英语61分,政治58分。
本科大学坐落在长安东郊的白鹿塬上,高考结束后去看了一场电影《后会无期》,一度认为我是被发配到西边去读书的。
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没有错,在决定考建筑学研究生之前,距离又土又木仅仅只有0.01公分。
纵观整个大学生涯,无奖学金,无挂科,无获奖经历,无学生会经历,有的只是因为复习逃课留下的一次次迟到早退和旷课的记录。
所以,我是不会回答你交大歧不歧视三本?跨专业?这种浪费青春的话题的。
我只是想跟你谈一谈我是凭什么考上交大的,分数背后又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快题快题考了120分,对于交大的评分来说只能说中规中矩。
But,最厉害的就是这个But 了,抛开暑假在快题班画了20天图画,我真正开始系统的学习快题,或者说学习设计,是在九月份开学,这样你是不是愿意往下听一听了?九月初的我,拿着自己暑假班最满意的一幅快题拿给王师兄给我评图,然后被判了死刑,我点起了一支烟,第一次觉得难抽。
辗转反侧了一晚,痛定思痛,虽然当时时间上已经是争分夺秒了,但我还是下定决心要重新调整我的快题复习思路从设计着手来开始快题的复习。
所以接下来从9月到11月中下旬这段时间,我不停的研究一个问题“好设计到底是什么”,我相信老师在看我的快题的时候也在用这样的眼光看我。
重庆大学08521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考研经验2019年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录取最低分好像是377分吧,最高分420+,很幸运,鄙人最终被重庆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专硕拟录取,至此关于重庆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考研的经验如下。
下面我也主要分析建筑与土木工程这个专业的专业课的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的内容。
公共课英二对于英语的复习节奏,我们在最初的时候就应该把单词量提上去,参考书可以是《红宝书》,当初的我以为背完了就觉得单词量已经上去了,这里给学弟学妹们一个建议就是每天都要坚持,直到12月份吧,单词是背不完的,只是到后面背诵单词会比较轻松点而已,阅读的话建议早点做真题,5月份的阅读重点是年份比较早的英语真题,要精读精做,刷真题就够了,阅读的细节太多太多了,时间要充足,阅读里面有重点单词也有长难句,是需要下狠功夫的,作文的话模板只可参考不可照搬,有自己的东西尤为重要,最后就是重复刷真题,最近几年的就拿来训练,掐表做题。
数二数学参考书《36讲》,很可惜的一点是《36讲》不是张宇全程授课,但也没关系,张宇也有基础班,强化班和冲刺班的视频内容,高数我主要是跟着张宇的,然后呢,线代就是永乐大帝了,李永乐称为永乐大帝毫不为过,基础强化冲刺同样都看了,9月份开学前完成一些基本任务,国庆10月份后面我就拼命刷题了,基本上一天一套,做好后就及时做好订正的工作来查缺补漏。
政治说起政治,肖秀荣No.1,时间多的可以把他的《1000题》干掉,主攻选择题,后面《八套卷》《四套卷》就是你的救命稻草了,大题的解答分析就是背吧,套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差不多的就把你脑袋里面的东西写在试卷上,我的政治就是这样过来的,给学弟学妹的建议就是跟着一个老师,看看大题的论述过程是怎样分析的,将大题的题干和自己的答案整理一下即可。
专业课初试考试科目:工程项目管理,902工程项目管理二初试考试科目参考书:《工程项目管理》任宏主编(蓝色封面的那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工程项目管理》从培经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第五版。
重庆大学城市规划考研学姐高分心得体会来自Edu-kyzl学姐的最新分享在去年考研期间,得到了各种各样学长学姐及研友们的帮助,现在觉得也应该做一些事情,对之前复习进行一点总结,希望也可以帮助之后的学弟学妹们少走弯路。
尤其是最近越来越多师弟师妹问我考研复习经验和资料的问题,所以写下这篇心得体会,给各位作个参考。
我是本科是普通二本学校,去年刚参考完考试,初试总分380(政治73、英语55、规划理论122、规划快题130)。
我是考研历程是几经波折,最终能考上重庆大学老八校感觉还是很值得的。
虽然过去半年了,回想当时考研复习的时光,仍然记忆犹新。
重庆大学规划每年招生约70人,其中城乡规划学硕每年硕士研究生招生20几个,城市规划专硕招生40几个,这是包括保研人数的,保研人数约占一半左右,所以总共招考的只有30几个人,相对于每年约300人的报考人数,竞争压力是很大的。
一、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在初试考试科目方面,跟很多学校相同都是考规划理论和快题,但是考试范围和要求是不同的。
城乡规划学分了不同方向,有不同试题供选择。
另外要注意的是城市规划专硕只招收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毕业生。
详情看下表:参考书目情况:重大规划专业课都没有指定参考书目,这个让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下手,其实可推荐的参考书无非有那么几本,加上自己本科的专业教材,另外还有重大相关考研资料。
考试范围还是比较泛的,规划原理、城建史、道路交通、市政工程、园林等等的都会涉及,重点是原理和城建史,想考高分还是得好好复习,多看几本书,都看些资料。
二、公共课复习政治、英语几乎是各个专业的必考科目,因为是全国统考,所以复习比较简单。
但是重庆大学对英语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复试线一般都在50分以上。
我当时四级都还没过,压力非常大。
自己不自信的话还是可以报一个考研辅导班,但是主动性要在自己手中,绝不能把辅导班当成万能药。
英语政治还是主要看历年真题,多记单词,红宝书之类的要购买一本好好复习,还有做做模拟题,加深印象。
重大建筑考研快题140分经验分享(四方手绘)重大建筑考研要怎么复习?快题难吗?本文由四方手绘重庆总部亲情提供,感谢他们的无私分享。
阿辉,重庆大学建筑学硕士,Master of Architecture,2015年重庆大学建筑快题设计140分第一名,对建筑设计要点敏锐的把握,深受广大同学的喜爱。
X:最初是怎么选择了建筑学这个专业呢?是之前就有美术基础还是受到什么大师作品的影响?Z:其实我最初是想学医的,考虑到就业就放弃了,最后看到建筑学不用学数学和物理就选择了这个专业,加上从小比较喜欢绘图和画画。
之前并不了解建筑,家里也没有这方面的引导。
X:那你觉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建筑这个行业入门或者说开窍了呢?Z:入门开窍……其实这个现在都不一定称得上吧。
就反复看一些其他学校的优秀作品。
我其实大二下学期之前都没怎么开窍,之前都是表现方面用心一点,后来通过大量的阅读设计类的书籍,就大概知道怎么从一块空地生成一个方案,做方案也有一定的逻辑性了。
X:嗯,在这期间有没有哪位老师对你有帮助呢?Z:在校期间最大的受教是理清了功能流线与图底的关系,之前做方案都是过分的感性,没有考虑太多的实际使用。
嗯,差不多比较直观的将方案形成过程总结为——流线串通功能。
其实就是将人做为建筑的活动使用者,用多变的空间和路径感受丰富整个建筑内涵,多变的空间就是从常规的中庭空间逐渐引申出错台空间以及非线性空间,理清了功能流线与图底的关系,之前做方案都是过分的感性,没有考虑太多的实际使用。
X:能解释一下功能流线与图底的关系吗?Z:就是给个建筑轮廓,流线在里面的布置怎样既串通所有功能又使图底关系和谐而不出现不合理空间,说到底一个方案图底是皮,空间序列是轴,流线是架,空间高潮是核,这四者关系理清了,方案雏形也就出来了。
方案是一个有机的功能体。
之前我做方案一直都是大裤衩平面,那学期后,基本上思路打开了,因为流线可以是各种形式,为方案创造出多种可能。
X:嗯嗯,非常赞同。
一.快题策略〔个人明白得仅供参考〕1.灵魂是设计,考的是积淀快题的特殊性,时刻短任务紧,考察的目标是建筑学素养,建筑学素养最后都落实在设计上。
一份优秀的快题反映的是平常课程设计积存,预备快题需要大量时刻和精力,厚积薄发。
2.表现是辅助〔因学校不同要求不同〕良好的表现功底是高分必需,表现太烂直接被刷。
可是不要鹊巢鸠占,表现永久是为表达设计效劳的。
3.图纸的完整性永久是第一名的宁滥勿缺,缺一必挂。
图面的表达要成体系,构图和表现都要有图纸完整性的考量。
4. 扬长避短、效率至上能画到多好?能画得多快?内心要有数二.我的一点经历1.搜集资料,客观分析,找方式找捷径,针对性的训练我几乎搜集了市面上所有能够看到的快题书和网络上的图片,看评语找差距,从预备考研开场,都是抱以从头学习建筑的心态来温习快题。
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方式和捷径,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专门针关于重庆大学常出的题目,如厂房改造,我至少画过5个以上,个别题目做过两次。
2.类型化,模板化,模块化针对不同的功能类型、建筑性格,不同的地形都有一套自己的处置手法。
全能模版的套用和活用,不变应万变。
柱网的适应〔〕功能模块的搜集,常见尺寸的茅厕、楼梯间、门厅成模块,考试时直接套用。
3.画图工具尖端化平行尺的应用和一些自己用来顺手的工具〔自己可开发并申请专利〕,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考场上节约时刻。
4.分拆训练依照所报考的学校的要求成心识的单独训练总平、一平、剖面、透视,节省时刻各个击破。
单做方案不画大图。
5.同窗互评和自评,总结经历教训,相互学习,形成气氛6.大量的训练,量的累计和质的提高我至少已画20来个快题,争取各类功能都见过,每次画完自己总结,争取每次都有提高有收成。
画得越多,累计得越厚实,考场上越有底气越不慌张!三.我以为的高分快题一起点1.不缺图2.考察目的大局部涵盖到了,细节可能不够完善和深切3.超级明显的套路化和模版化,熟练!4.线条飘逸,表现霸气外露!5.分数极高的有仿照大师的迹象,空间处置别具匠心,细节的地方见功力6.工程图标准,表现图潇洒,总图精致7.字写得好,分析图,室内透视图都画得漂亮四.就重庆大学考研快题而言旨在帮忙大伙儿理清如何去分析所报考学校的套路1.风格明显山地、厂房改造、加建常考,柱网规整,爱出一些貌似新颖可是解决手腕很简单的题目,乃至很多题目的平面布置答案与重大出版的建筑构造教材上的局部平面图有渊源〔08/09年教学楼加建〕,局部题目的地形来自重大建筑学本科的课程设计;又如山地建筑中高差的利用〔10年〕,厂房改造〔07年/11年〕的注意要点,都是近十年连番出题的热点。
重大建筑学研究生考研总结:本来该去准备复试的,但最近很躁动,总是想写点东西,或者说从一开始考的时候就一直想把自己这段经历写一写,算是个纪念吧,挺不容易的。
也把自己那些考建院的经验跟未来要考的学弟学妹说一说,希望对你们有些帮助吧!!!据说建院研究生性价比比较高,考的人多!不过必须声明,我曾经听说过一个外学校考进来的老兄当面对复试老师“你为什么选择考我们学校的研究生”这个问题的时候思考良久,平静的对答“因为重大的英语线低”差点没有把老师气得背过去。
所以各位以后面对这样的问题千万别说:“abbs有个叫庞克费什的说了,重大建筑学研究生的性价比高”您要这么说了,我也抵死不承认我说过的!那以后面对这种问题怎么回答?镇定点,就坦诚地说:“因为听说重庆美女多!”这样回答定能逢凶化吉!导师肯定收你!心想:“这崽儿梗直!我要了”呵呵,以上纯属扯淡,切毋效仿!我是土木出生,没啥爱好,就喜欢看看同寝室建筑学兄弟的报刊杂志,时间久了就对这个东西产生了兴趣,大概和爱上个姑娘的过程差不多,只不过想要从土木考到建筑要比泡个mm困难多了。
去年考了一次,考前到是觉得:“妈的我都考不上还有人能考得上吗?”结果考下来成绩很糟糕,专业课都挂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是个聪明人,建筑学也不是什么纸上画画,要真想为了自己这点狗屁理想拼一拼,那还得脚踏实地的来!后来就学得乖多了,建筑史认真把课本先啃咯,快题就更要琢磨怎么整了。
毕业后没有找工作,安心继续做个追梦人,在东村和考同济的聪哥租了间房,一起继续以光阴和信念为筹码的考研赌博。
还记得准考证上的“待业”二字被兄弟当笑话,待业就待业贝,好比紫霞说过:如果不能和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就算是当神仙也不会快活的!如果我不能去学建筑学,给我当土木学院的院长我也不会开心!当然,学校是不会瞎了眼让我这种怀揣报复社会心态的差生去当院长的。
那段日子艰苦而充满活力,除了偶尔出去喝喝酒,所有的时间就用在琢磨专业课上了!曾经癫狂地自己写了一本《重建攻略》,试图以玩电脑游戏的世界观去对待建筑历史,后来今年的历史考题挺难的,想想要是当初不那么疯的画那么多建筑史的图,他妈历史就早挂了~还有快题,我想我是我周围的人中对快题下工夫最多的一个人,究竟画了多少套完整的快题我自己也不太清楚了,30套以上是肯定有的,以至于最后没有题目做了(连同济往年能搞到的试题都基本上做了),只好自己给自己出幼儿园的题目做,记得拿出去打印的时候在旁边的老兄看到我那标题“重大建筑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快速设计最后冲刺模拟题”(其实就是自己瞎搞的)眼睛都大了,还以为是我在哪里弄到的最后内部资料!还好最后没有考幼儿园,要不我的确说不清楚了~呵呵。
一战跨考重大规划,六个月成功逆袭!(四方手绘|绘四方设计)个人情况首先呢,我简单说下我的个人情况,我不是应届生,已经工作两年,是个三跨考生,而且我个人的具体作息安排比较杂乱,所以有的经验可能不知道是否适合大多数同学。
我的20年考研时间是从2019年6月初开始的(除了英语,我在工作期间有背过2-3个月单词),姑且就算6月1日,时间紧一些的同学可以看看。
时间安排6月至7月中旬6月到7月中旬,这段时间内处于一个摸索阶段(跨专业的迷茫),专业理论课的大量参考书籍我是大概地看了一遍有个感觉(感兴趣的可以多看看),快题就是找了一些自学的快题册跟着讲解走(因为刚开始不知道今年会改革,所以是按照快题学习的),英语就是背单词(单词这东西重要来着,先别想着学些什么考验阅读套路,单词不过关真心一点用都没有),学习语法(语法这个大概10天左右,只学考研核心语法)7月中旬至8月下旬7月中旬到8月下旬报了四方手绘的快题班和理论班就集中在快题训练了(每天还是挺累的,结果还没考,这是最亏的。
不过快题的学习对我理解城乡规划是有帮助的,这点要看各位怎么想),这段时间英语单词每天能背多少就背多少了,理论课程就是有个7天的思路梳理等。
9月至10月快题结束后,休息了两天,9月主要集中在专业理论课的笔记整体与背诵,英语的复习,快题的修改(没错,还在搞快题......),然后我记得是9月下旬吧,发通知了说学硕不考快题了,哎,当时人都不好了。
9月底开始准备理论2的资料,10月之后就开始了理论2的资料整理与复习,这个时候英语,专业课,政治也都在同时进行,直至考前。
这2个多月除了背诵背诵之外,专业课方面大家有精力可以尝试看一些热点问题的相关论文,有时会启发你的思路。
学科经验政治本次政治成绩78,还不错。
我是从10月开始的,政治学习最好跟着视频来,我看的徐涛老师,我只看了马原部分,强调一下,这部分是需要理解的,理解了自己梳理成一张表格。
后面的三部分由于个人时间有限,毛概就结合史纲综合成一张时间表,熟悉一些大事件(这个大事件是跟着时代来的,比如建国70周年这种),最后的思想品德与法律部分,个人只了解了法律部分的一些内容。
三小时笔试是快题加一道理论题。
快题,是个某森林公园一个观景休息区,基地自我拟定不过总图要表达清楚周边环境。
总建筑面积不超过300平,用地不超过900。
要求,停车场:两辆中型大巴,八辆小型车。
功能小卖部,休息厅,茶室,卫生间(高峰期男女要各有八个位置供用)还要有个残疾人卫生间,面积也是自定。
出图要求,各层平面,总平,主立面图,屋顶排水图外加一个排水的节点大样,前面各图都要求1:100,一个剖面图要求1:50,透视图。
技术经济指标并指出如何供水和污水处理,设计说明。
理论题,20分,谈谈当代中国建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015年重庆大学建筑学硕士[0851]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10分2015年重庆大学建筑学硕士[0851]考研复试分数线是310分,英语45政治45专业课一75专业课二75.一、重庆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学科门类总分满分=100分科目满分>100分科目备注全日制学术学位哲学 [01]3154585经济 [02]3405085法学 [03]3204585教育学[0401]31550160心理学[0402]34050180体育学[0403]30545170文学 [05](不含[0502])3404580外国语[0502]3505080理学 [07]3254585工学 [08](不含[0812]、电气工程3204575 [080800]、照顾专业)电气工程3304575 [080800]计算机科学与技2904070术[0812]照顾专业*2904070农学 [09]2904075医学 [10]32045180管理学[12]3455090艺术 [13]3404090全日制专业学位金融硕士[0251]3305090应用统计硕士3155085 [0252]国际商务硕士3304585 [0254]法律硕士[0351]3154080社会工作硕士3204585 [0352]教育硕士[0451]3005085体育硕士[0452]30545170汉语国际教育硕3405085士[0453]翻译硕士[0551]3305085新闻传播硕士3254585 [0552]建筑学硕士3104575 [0851]工程硕士[0852]3004570城市规划硕士3004575[0853]风景园林硕士3004575[0953]管理类硕士1504585[1251、1252、1256]会计专硕[1253]21050100艺术硕士[1351]3204070其他类别60(总分150分)强军计划26035120(总分300分)单考300408045(总分150分)少高骨干计划2453590(总分300分)1303550管理类联考备注:1、*照顾专业(一级学科):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核科学与技术[0827];2、参加全国统考、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报考学科(专业)分数线总分下降10分,单科成绩不变;二、复试安排1、复试资格我校复试工作具体由各二级招生单位组织实施,相关单位的复试录取细则、复试评分方案由各二级招生单位陆续在校招生信息网站公布,请考生注意查看网站公布的信息。
重庆大学规划快题130分如何做到?!(四方手绘|绘四方设计)写在前面各位报考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学弟学妹你们好,我是K学长,下面由我为你们做本次考研初试阶段的经验分享,希望可以帮助你们少走弯路。
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56城市规划基础④502城市规划设计(6小时)2. 理论参考书目:《城市规划原理》《中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城市建设史》《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广义建筑学》《山地城市学原理》《山地人居环境七论》初试复习1. 关于快题▼重大快题特点▼重大规划快题考试自2006年起已形成地形特征明显、要素保留、山水结合、地块多功能复合、综合设计的特点,且近三年考核形式出现多样化的特点,例如一套题目两套方案、根据地形剖面进行设计等。
①城市中心区设计(2009、2011)②历史街区保护(2006、2015)③校园规划设计(2012、2019)④旅游度假(2014)⑤居住小区公共活动中心(2007)⑥城市更新与改造(2008、2016)⑦商业街区设计(2010、2013)⑧综合地块规划设计(2017、2018)▼重大快题要求▼要仔细审题,严格按照任务书的制图要求进行设计,不能出现缺项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图面要素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总平面图:图面完整、表达清晰;紧扣主题、突出设计重点;②表现图:包括鸟瞰图、节点透视图等。
要清晰表达出规划结构、空间关系及设计重点。
③分析图: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逻辑清晰的图面表达,忌分析图与总平面图在设计上不符。
④指北针、指标、设计说明:不要漏画指北针;指标要符合任务书要求,忌指标与总图不符。
▼个人心得体会▼快题在考研考试是很重要的一项,能拉开分数差距也能让你坠入深渊,所以快题的训练宜早不宜迟,在复习全程中应重点照顾。
训练快题主要还是要多看、多学、多反思,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练习时间。
每次画完一张快题,要多找人交流学习,不然容易走偏、走极端。
从跨专业到2019重大建筑学硕状元,我是怎样一路走过来(四方手绘|绘四方设计)致所有考研的学弟学妹,见字如面:写下这封长信只因为我知道作为一个跨考者,孤独是很难避免的,这种感觉真实,但它没什么坏处——无处也无需回避。
如果你恰是一名“三跨”(跨专业、跨学校、跨地区)考生,那么基本不会有概率遇到同行者,考研之路必然会要你去独自走完,这其实是件挺酷的事。
所以,如果你有同行者,试着去感激他/她的陪伴;如果没有,就把对所跨考专业的热爱作为唯一动力吧,出世些,红尘没那么重要。
你真的应该要热爱你所准备跨考的专业,这种看起来虚头巴脑的激情也许是从五岁开始的;也许是九年义务制教育;也许直到高考乱报完志愿;也许是大学中的某刻顿悟…以建筑学专业为例,五十岁尚始称“青年建筑师”:如果不是因为热爱而是为了逐利,毫无理由这样安排你自己。
跨考本身就是一个成本更高的选择,所以诸位请清醒一点,请为了逐梦而选择跨考,“热爱”真的是你跨考的一个优势,千万不要看轻它。
反面来说,有情怀依然是美好的,不要年纪轻轻就将自己浑身沾满铜臭味,这种初心太容易导致放弃和失败了,初心的不同在逆境中方会显现。
问问自己在考研的困难时刻,你有多大把握说服自己坚持下去?谈谈跨考的成本和我相应的解法:1、伴随时间的成本——首先我们拥有比本专业学生更少的知识储备时间,排除备考普遍需要花费的一年,建筑学学生拥有三年半(五年制建筑学)的本科建筑学专业教育,而我们几乎没有,因为兴趣爱好而进行的自学(如果真正进入备考学习状态就会发现仅有少数可称为基础知识积累,大多都属于乱学)无法弥补这种差距。
其次我们会花费比本专业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搜集该专业的考研信息及资料,同时不可避免地走很多弯路和回头路。
第三,如果同上文所述我们感到孤独、忘记了初心、看不清来路与去路、开始了哲学思考进入了贤者时间…我们还将比本专业学生焦虑更久才可以重新找回崩掉的心态。
可知,跨考者需要更多的有效学习时间但实际拥有的却反而更少。
解法:直面自己跨专业的差距,如果说想要在一年中抹平专业设计能力及专业设计素养的差距,那只能是真神人也。
但是考研本质上还是应试,应试科目招生简章目录上白纸黑字定死了,就有的放矢地去深钻确定的科目。
跨考学习最忌学的太发散,建筑学尤是如此:它的面太广,知识永远学不完,所以不如把这些来不及学的内容留给考后,而先将试考好,考什么学什么。
有了这个标准,杂书少了,烦恼少了,一年的学习时间突然就足够了。
2、伴随信息的成本——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将跨考视为一件很简单的事,简单很有可能是因为我们还站在这个专业门外面壁傻乐。
可以说我们和本专业学生同台竞技,差距最大的就在于对专业资料、信息的掌握,如果我们能体会到这种差距了也就可以正确理解何谓“隔行如隔山”。
在努力弥补这个差距的过程中我们失去的不只是时间,还有金钱,却依然不一定能赢得整个世界。
考研是自主学习,所以相比于从前升学那种略带青涩的单纯压力,我们更多感觉到的是迷茫。
解法:跨考学生的信息资料搜集将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少——多——少,而相应的心态变化则是:慌——稳——乱——通。
这个道理经历过高考的同学基本都能懂,所以只要是为了应试,掌握信息资料就都是这个规律,只不过以前有学校教研组帮你做了这个工作,而考研你得自己来。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入你所要跨考专业的圈子,这个方法说给还在专业门外彷徨的同学听,而已经梳理好关系打入圈子的同学,就别说了赶紧收割资源吧。
随后可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信息资料爆炸时期,又再次陷入混乱迷茫,但只要你在专业圈子内,无论是合伙复习还是独自复习,和这个圈子时常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相信你很快就能看清道路突围。
3、伴随风险的成本——考研的无数种选择里,没有比跨考更具风险的选择了,跨考就像“天投”,我们自己就是那一支支创业板,经历了一轮融资、二轮融资,不知道回报结果到底如何…解法:面对跨考风险的解法就是别知道有什么风险,在研究生初试考试之前不要去想后路,我的个人经验:无知者无畏,留有后路的人都走了后路。
面对初试,热血一点;进入复试,再去冷静分析。
这三条对跨考成本的分析就等于是我对跨考者局势的总结判断,除此三条外再没有别的难处了,跨考具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基本都可以归为三条中之一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解法写的有些“虚空大”因为学政治还记得要把握主要矛盾。
下面将分“我的跨考全程梳理”、“跨专业作品集制作思路”、“非典型英语考研便签”三个小版块来具体给些建议,大概前文写的太形而上,现在落地了(措辞可能也会很落地)。
我的跨考全程梳理这条考研流程梳理的意义在于和孤独跨考的同学作伴,我自己深有体会在考研经验帖里大浪淘沙也淘不出一篇高质量的详实文章对口跨考建筑学。
如果能知道此时此刻,别的跨考者在做什么,那么其实很温暖。
正文如下:【2018年寒假】处于确定考研目标院校及专业阶段,由于一生所爱先决定要跨考建筑学,后定院校曾考虑过东南、同济、天大,最终理性地选择了重大(跨考者一般在定目标院校时不太了解各院校具体信息和报考难度,所以一定要积极搜集资料、冷静分析、谨慎选择),随后开始专心搜集准备报考重大建筑学的相关信息,之后目标就未再改变动摇过。
开始阅读《华夏营造》、《华夏意匠》(纯属兴趣,还处于啥也不懂、乱读书的阶段,这两本书并非考研重点)纯读书,未作笔记。
由于从小有习画经历,对从未接触过的快题设计竟有种蜜汁自信,所以整个假期都在乱画(真诚建议无论有没有绘画基础,都利用这个时间去找机构正经培训一下建筑手绘甚至快题)。
该寒假由于上工地进行了大半个月的施工实习,我正式投入考研学习应该是在寒假后大三下学期开学。
这个阶段我将自己的目标明确并坚定,对目标院校的所有能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了收藏整理,之后开始正式考研复习便不再需要考虑身后事了。
【2018.3月~6月】基本掌握了建筑学考研需要准备的书目书单后(书单繁杂,以对口报考院校经验为绝对指导,停止乱读书了),开始《中国古建史》、《外国古建史》、《外国近代建筑史》的第一遍阅读,读史对作为一个跨考者的我来说最为快乐的阶段,纯读书,未作笔记。
三本建筑史一个半月内读完,此时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认知水平的提升,感觉自己入了建筑学的门了(其实没有)。
阅读《空间组合论》,并进行了详细的笔记,由于对建筑设计的无知,想通过这本书初步了解建筑设计,全书精读加笔记大约花费了一个月(就重大建筑学考研应试而言,这本书没有必要都这么久这么精)。
阅读《建筑构造》(重大版),构造其实在我本科工程管理中有所涉猎,加上之前有工地实习经历,构造的学习没有想象和传闻中那么枯燥,构造书纯读易睡,第一遍阅读便顺手将书中构造图抄绘了一遍,书中每个图都很重要,用时大约一个月。
《中古建图说》抄绘了一遍。
参加了两期四方案例抄绘,初步对建筑手绘风格和技法有了一个了解,除此之外未再进行更多的绘图,就等待暑期参加四方快题集训正式开始快题的训练。
这个阶段一学期的时间基本全部投入到了专业课书目的阅读、笔记、抄绘上,可以说这一阶段也是我自己在弥补和本专业建筑学同学知识差距上努力的阶段,快题、英语基本没有花完整的时间去训练,有得有失:打下了一个相对较好的理论答题基础但为之后英语学习留下了隐患(具体参见后方英语考研便签)。
【2018年暑期】来到重庆,参加了四方的快题基础班及提高班,两个月时间基本全部投入在了快题上,高强度的画图是难熬的一个阶段(身体方面),期间自己眼睛的健康状况很差,但同时也因为快题技巧的快速提升而兴奋愉悦(心理方面),所以各位,保证一个良好的身心状况是顺利度过快题集训期的必要条件,讲一句实话,在这个集训期过后自己的快题水平就不大有可能进行质的飞跃了,所以且珍惜。
同时参加了四方的理论课集训班,相当于又进行一轮理论资料大收割,基本就搜集齐了暑期后需要用到的理论复习材料。
这个阶段就一个任务,特别是跨考同学基本不会有机会预先接受过建筑快题的训练,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从零起步达到一个较高的快题应试水平是需要吃些苦的,同时这也与自己本身具备的手绘能力直接相关,所以建议从寒假就或多或少开始有针对性的训练了。
【2018年9月~10月中旬】理论:《中国古建史》、《外国古建史》、《外国近代建筑史》进行了第二遍精读,并完成了全部三本书的笔记,(看起来工程浩大但由于之前第一遍阅读的很扎实,基本能够将三本书的大致框架形成于脑海,结合一些四方整理好的笔记进行个人的梳理,记笔记切忌抄书:费时费力无用处)将其中重要的配图结合《中古建图说》、《外古建图说》两本图说进行抄绘(我完成了中古建的配图和外国古建配图的抄绘,但近代史的来不及完成了),建筑史的理论基础在这两遍学习后基本成型了(重大建筑史考察侧重据统计:中古建史>外国近代史>外国古建史,其中外古建史希腊、罗马、哥特式、文艺复兴为重点)。
《建筑构造》进行第二遍详细阅读,进行了完整的笔记,由于先前已进行过一遍构造图的抄绘,此番只选择重点图进行第二遍抄绘记忆。
(构造的学习工作量我认为很多经验帖是将其夸大了的,我完整地从头到尾只进行过两边梳理阅读和笔记,其余基本都是结合习题训练错题回到构造书上查阅记忆,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像传言构造复习要五遍plus)。
《一注》(第一分册)进行浏览并自测每章后习题(作为一本大综合的理论书目,推荐给你们,性价比极高,包含了建筑史、规范、城市设计、前期设计…19年理论考试未出现该书上原题,但之前历届都有此书上原题在重大考研中出现。
)快题:暑期集训后基本确定了自己的快题风格(两点透视效果图+大量排线量的线稿+马克点缀),由于暑期集训画了大约二十来套全图,重大历年真题基本全覆盖了,便开始跟着四方网络评图课节奏,每周一套快题,基本练的是出图效率,在表现上已经很难像暑期那样产生巨大的进步了。
政治:跟着徐涛老师超(政治复习有很多选择,初期选一个老师一路跟下去就好),每天大约看两个半小时的“徐涛叔叔讲故事”视频,周而复始,自律一些,不知不觉就把马原、史纲、毛中特、思修法基完整过完了。
英语:因为暑期快题训练导致该阶段英语水平极差,故开始疯狂背单词和刷真题(具体参见后方英语考研便签)。
这个阶段知识学习的浓度非常高,基本上计划都是每天制订每天更新的,基本上一周就可以完成一本两百多页书的学习及笔记,旁征博引在暑期搜集准备好的各个机构的复习资料,最终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记忆体系。
虽然强度大,但这个阶段依然是在打基础,不可慌张,每天充实到也无心慌张。
【2018年11月~初试】理论:不再花整段时间进行课本的阅读学习,此时的课本只起到一个查阅的作用,此阶段最为重要的是开始密集的真题训练(我先将05-15年的重大理论真题对照答案快速刷完,心中便对考试内容、难度、题型基本有底了),随后对其进行一个短暂的分析总结(比如我知道自己建筑史的题答得最好、其次空间组合论相关问题、再次是构造、而城市设计我几乎一窍不通),为我之后理论课的密集背诵做了一个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