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分型
- 格式:pdf
- 大小:329.96 KB
- 文档页数:3
髌骨骨折,掌握这篇,处理更流畅!髌骨骨折占所有骨折的1%。
髌骨骨折治疗不当或非常复杂的骨折的后果可能会致残,可能会导致僵硬、伸展丧失或髌股骨关节炎。
本文将介绍髌骨解剖与生物力学、骨折损伤机制、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分型、治疗选择和并发症。
1.解剖生物力学髌骨直径30~55mm,厚度19~26mm。
其包括骨性结构和关节软骨,软骨的厚度4~7mm。
髌骨横向稳定性由内侧和外侧支持带提供。
内侧是内侧髌股韧带,它插入髌骨内缘的上2/3和半月板髌韧带,它连接到其下1/3。
内侧支持结构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即筋膜层,缝匠肌止于此筋膜网络,而在远端止点并无明显的止点;第二层为内侧副韧带浅层,起自于内收肌结节前方约2cm处,宽大的纤维束垂直向远端走行,止于胫骨内侧,其止点位于胫骨关节面下约4.5cm的鹅足止点后方;第三层为膝关节囊层,为内侧副韧带浅层深处。
外侧支持带也分为三层,表层与髂胫束相融合,第二层是髂胫束和髌骨之间的纤维束,这层纤维束从髂胫束的深层延伸到髌骨的中外侧,深层结构包括外侧髌股韧带和外侧髌半月板韧带与关节囊相融合难以与关节囊向分离,而且这两者在人体膝关节的出现率并不是100%。
从侧面看,髌骨外支持带与髌骨外缘的上半部分相连,半月板髌韧带与下半部分相连。
图1 髌内侧解剖结构 图2 髌外侧解剖结构髌骨作为膝关节伸肌系统一部分,它有下列作用:①杠杆作用:增加伸肌系统的力臂,特别是髌腱的瞬时力臂增加显著;②定滑轮作用:连接股四头肌和胫骨粗隆,传递肌力;③保护股骨远端。
2.骨折损伤机制髌骨骨折可由两种不同的机制引起,这两种机制将决定骨折的类型:【直接暴力】最常见的是直接撞击弯曲膝盖的前侧。
冲击可能发生在低能量(坠落)或高能量(摩托车类道路事故、仪表板损伤)时。
直接持续的高能量创伤导致粉碎性骨折,通常与髌骨压入股骨髁引起的骨软骨损伤有关。
股四头肌的二次收缩会导致二次位移。
【间接暴力】少数情况下,它是由膝关节强迫屈曲以对抗股四头肌的最大收缩而引起的间接离心收缩,从而导致伸肌机制中断。
骨科精读干货:髌骨骨折的核心技术要点,一文囊括!髌骨是人体内最大的籽骨,由于它位置较表浅,所以易受到创伤。
髌骨骨折多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
即使接受手术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其生活质量远低于健康人群。
因此必须重视髌骨骨折的治疗,找到适合的治疗方式,从而提高髌骨骨折患者的生存质量。
【髌骨的解剖结构】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其位于膝关节伸膝装置的里面,解剖特征包括其正好位于关节的中部,有一个关节外面、一个关节内面和一个关节外下极。
股直肌和股中间肌的止点经过髌骨的上表面;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经过其两侧。
髌韧带起自髌骨下极止于胫骨结节。
髌骨的内关节面有人体最厚的软骨层约有5mm,反映出髌股关节承受非常高的负荷,这正是容易发生髌骨软化及关节退变的原因。
它集中股四头肌各方向的牵引力,再通过髌韧带止于胫骨结节,有效地完成股四头肌的伸膝动作。
髌骨生物学特点表现在:髌骨伸膝装置的中间结构,能够把股四头肌产生的拉力传向髌腱;髌骨增加对膝关节屈伸轴点的杠杆力臂,使股四头肌的力矩增大。
髌骨位置表浅,外力直接打击可造成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而引起横形骨折。
在髌骨骨折时,受股四头肌的牵拉,骨折端容易产生移位。
髌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
【损伤机制】髌骨骨折可由两种不同的机制引起,这两种机制将决定骨折的类型:直接暴力最常见的是直接撞击弯曲膝盖的前侧。
冲击可能发生在低能量(坠落)或高能量(摩托车类道路事故、仪表板损伤)时。
直接持续的高能量创伤导致粉碎性骨折,通常与髌骨压入股骨髁引起的骨软骨损伤有关。
股四头肌的二次收缩会导致二次位移。
间接暴力少数情况下,它是由膝关节强迫屈曲以对抗股四头肌的最大收缩而引起的间接离心收缩,从而导致伸肌机制中断。
【髌骨骨折的分类】Rockwood分型:1)Ⅰ型无移位骨折;2)Ⅱ型横断骨折;3)Ⅲ型下部或下极骨折;4)Ⅳ型无移位的粉碎骨折;5)Ⅴ型移位的粉碎骨折;6)Ⅵ型垂直骨折;7)Ⅶ型骨折块骨折AO/OTA分类法将髌骨骨折分为3类:A型为髌骨关节外骨折;B 型为髌骨部分关节内骨折,伸膝装置保持完整;C型为髌骨完全关节内骨折,伸膝装置破裂。
髌骨骨折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1)有外伤史。
(2)多见于30~50岁的成年人。
(3)局部肿胀,疼痛,压痛,皮下瘀斑,膝关节不能伸直。
有移位者可在髌骨骨面摸到裂隙。
(4)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类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有外伤史。
(2)伤后膝关节局部剧烈疼痛、肿胀、膝关节活动受限。
(3)局部检查常能触摸到骨折凹陷区,伸膝功能丧失。
(4)X线检查可明确诊断。
(二)骨折分型与分期1.分型(1)横形骨折:骨折片有移位,还可伴有关节囊和髌骨两侧股四头肌扩张部横向撕裂。
(2)粉碎性骨折:通常骨折移位较少,关节囊和股四头肌扩张部的撕裂也较少,但髌骨的关节面和股骨髁常有严重损伤。
(3)纵形骨折:少数髌骨骨折线呈纵形走向或呈边缘型骨折,膝关节轴位片可明确诊断。
2.分期根据病程,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期。
早期:骨断筋伤,血瘀气滞中期:气血亏虚,血脉不通,筋骨不健后期:肝肾不足,筋骨萎弱二、治疗方案(一)手法复位及固定复位时膝关节应取伸直位或微屈呈20°-30°(中定位为0°)。
术者站于患侧,一手拇指及食、中指捏挤远端向上推,并固定之;另一手拇指及食、中指捏挤近端上缘的内外两角向下推挤,使骨折断端接近。
整复后,骨折远、近端对位良好,即可用“抱膝圈”固定。
患肢用石膏或夹板固定于伸直位。
X线透视检查,若有残余的前后移位,手指触摸不平时,以一手拇、食指固定下陷的一端,另手拇、食指挤按向前突出的另一端,使之对齐,最后将骨折远近端挤紧。
术后抬高患肢,注意观察固定的松紧度,以不影响血液循环为准,注意有无腓总神经压迫情况,最初1周内应透视,如有移位,需及时矫正。
(二)中药治疗1.早期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
髌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以《髌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髌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是以脊柱为主要外围结构的骨(肩胛骨,青春期骨,桡骨,肱骨)的类型及大小,以及髌骨头的滑动是否正常,连接关节粘连范围,以及滑动断裂幅度来划分伤残等级,并量化衡量髌骨撞伤伤残程度,指导髌骨骨折伤残治疗等重要性。
一、髌骨骨折类型及大小髌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对髌骨骨折的类型及大小有一定的要求。
根据髌骨骨折分为鼓型断裂和棘型断裂,按照大小程度划分为完全性骨折,部分性骨折和切面性骨折,另外还要求到断裂部分的大小。
1.型断裂鼓型断裂是指髌骨被撞击或拉伤,导致其中心部分破裂,外部呈凸形,表面有滑膜破裂,内部构造也明显变形改变,典型的非正常结构,形成鼓型断裂。
2.型断裂棘型断裂是指髌骨的中心处受到撞击或拉伤,外部呈凹形,内部构造发生变形,而且有髌骨棘突脱落而形成的棘型断裂。
3.全性骨折完全性骨折是指髌骨骨折处断裂部分大小达到整个髌骨,断口露骨完全呈现。
4.分性骨折部分性骨折是指髌骨骨折处的断口虽有动与静脉血流,但未露骨,断口处骨折碎片仅有部分以上,不致完全破裂呈现。
5.面性骨折切面性骨折是指髌骨的断口未致露骨,断口处骨折碎片仅在表面局部分割,但断裂仍可见,破口位于髌骨表面。
二、髌骨头滑动是否正常髌骨骨折伤残鉴定标准要求髌骨头滑动是否正常,如果出现粘连,滑动不正常则要扣减残疾等级。
通常情况下,受伤的髌骨头的滑动非正常,即当断口处髌骨头滑动时受抵阻,滑动范围减少,伤后不能完全滑动,即说明有粘连,则要按照规定扣减残疾等级。
三、髌骨连接关节粘连范围髌骨连接关节粘连范围是指髌骨受撞伤,断口处受到粘连而不能完全滑动,粘连范围从断口处以下5厘米计算,如果粘连范围达到了7厘米以上则要扣减残疾等级。
四、髌骨撞伤伤残程度量化衡量髌骨撞伤伤残程度量化衡量是指量化衡量和评定受伤髌骨的伤残情况,根据伤残程度及骨折类型,进而据此分类计算出残疾等级。
中文名称:髌骨骨折英文名称:patellar fracture定义:以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为主要表现的骨折。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骨伤科疾病(二级学科);骨折(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髌骨骨折髌骨骨折(fractures of patella)是较常见的损伤,在治疗意见上颇不一致。
例如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以及髌骨保留与切除等方面均有分歧。
目录基本概述症状病理临床诊断1.诊断依据2.容易误诊的疾病治疗预防保健1.护理2.术后锻炼3.食疗方法展开基本概述症状病理临床诊断1.诊断依据2.容易误诊的疾病治疗预防保健1.护理2.术后锻炼3.食疗方法展开编辑本段基本概述疾病名称:髌骨骨折其他名称:疾病编码:ICD-9:822.001 ICD-10:S82.001所属部位:下肢,所属科室:骨科疾病分类:骨科疾病[1]编辑本段症状1.表现:骨折后关节内大量积血,髌前皮下瘀血、肿胀,严重者皮肤可发生水疱。
髌骨骨折有移位的骨折,可触及骨折线间隙。
髌骨正侧位 X 线可确诊。
对可疑髌骨纵行或边缘骨折,须拍轴位片证实。
2.影像学表现:髌骨内可见横断或星形的X线透亮的骨折线,由于股四头肌腱和髌腱的牵扯,骨折块分离多较明显,骨折上段向上移位,而下段无移位。
如股四头肌腱没有完全断裂,骨折移位较少见。
3.诊断: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Х线片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4.并发症4.1早期并发症:①创伤性休克:严重股骨干骨折内出血可达500~1000ml甚至更多,创伤后的疼痛刺激,早期即可能发生休克。
处理原则为早期固定减少内出血,扩充血容量和止痛,积极抗休克治疗;②挤压综合征:严重挤压伤导致股骨干骨折,需要注意挤压综合征的发生。
处理原则为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和高血钾,予以早期尽快补液,碱化尿液,利尿,解除肾血管痉挛等甚至行筋膜切开减压等;③血管神经损伤:股骨干下段骨折,骨折块向后移位可伤及蝈静脉和坐骨神经。
髌骨骨折定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髌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关节骨折,发生在髌骨这一小而薄的骨头上。
这种骨折通常是由外力作用或运动损伤引起的,常见于运动员、跳舞者和高风险职业人群中。
髌骨的功能对于人体下肢的正常运动至关重要,因此一旦发生骨折,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日常生活和运动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髌骨骨折的定义、病因和治疗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和有效的帮助。
通过学习和了解髌骨骨折这一疾病,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种常见的骨折,保障身体健康和运动能力。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髌骨骨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探讨髌骨骨折的定义、病因和治疗方法,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重点强调一些重要观点,同时展望未来对髌骨骨折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能够系统地了解和掌握髌骨骨折相关的知识,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1.3 目的目的部分旨在明确探讨髌骨骨折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病因和治疗方法。
通过深入了解这一疾病,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髌骨骨折的危害性、预防方法以及治疗策略。
同时,也旨在引起社会对于髌骨骨折的关注,促进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医护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护理方案。
通过本文的撰写,希望可以提高人们对于髌骨骨折的认识,减少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正文2.1 髌骨骨折的定义髌骨骨折是指髌骨(又称为“跳车骨”)发生断裂的一种损伤。
髌骨是位于膝盖前面的三角形骨头,起着传递股骨肌力量的作用,帮助保持膝盖的稳定性。
当受到直接撞击或弯曲扭伤时,髌骨可能会发生骨折。
髌骨骨折可分为部分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两种类型。
部分性骨折是指骨折线未完全贯穿骨头,而完全性骨折是指骨头完全断裂成两截。
髌骨骨折通常会导致明显的疼痛、水肿和肿胀,患者在活动或负重时会感到明显的不适。
髌骨骨折的分型及内固定治疗研究进展髌骨位于人体骨四头肌肌腱内,是下肢活动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织结构,并具有膝关节保护功能。
髌骨骨折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10%左右[1]。
发生原因主要在于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等因素,骨折之后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受到明显的影响。
该病的治疗原则在于尽可能保留髌骨,并恢复骨折的解剖关系,促使伸膝装置连续性以及髌骨生物力学功能恢复。
对于未发生移位的髌骨骨折,临床中大多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出现移位的则应用内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
然后结合国内外文献的研究结果,探讨髌骨骨折分型与内固定治疗现状及进展。
1 髌骨骨折的分类与分型髌骨骨折分类不同意则无法为临床资料收集与学术交流提供固定模式,按照损伤的机制可以分为直接暴力损伤和间接暴力损伤;根据骨折后是否发生移位可以分为移位骨折和无移位骨折,其中无移位骨折所指的是骨折端分离的位移在3mm以下,骨折断端的关节面台阶移位小于2mm;根据骨折的形态还能够分为横形骨折、纵形骨折、近端骨折、边缘骨折、下极骨折、粉碎骨折、星形骨折等,其中横行骨折占髌骨骨折的50%~80%,位置处于髌骨中部;粉碎性骨折和星形骨折占全部的30%左右,二者之间容易混淆;纵形骨折占12%左右[2]。
就当前而言,髌骨骨折常用的分型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Rockwood分型与AO/OTA分型。
其中前者克分为:I型:骨折发生后没有明显的移位现象,即骨折移位距离在3mm以下、髌骨关节面移位在2mm以下,或者虽然存在移位但是骨折处于髌骨下极位置,未涉及关节面;II型:髌骨横断骨折,骨折为两块,可呈现横形、纵形或者斜形,位于中部位置,位移距离较大;III型:发生于髌骨下部或者下极的骨折,骨折块多;IV型:粉碎性骨折,但无明显移位现象;V型:粉碎性骨折且发生移位,距离在5mm以上;VI型:垂直型骨折;VII型:骨软骨骨折。
另外,AO/OTA分型主要有:A型骨折:具体所指髌骨关节外骨折;B型骨折:髌骨部分关节内骨折,但是伸膝装置保持完整;C型:髌骨完全关节内骨折,且伸膝装置出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