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CP术后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14.77 KB
- 文档页数:3
ERCP术后护理ppt课件contents •术后护理概述•术后常规护理措施•管道护理要点•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心理康复与健康教育•总结与展望目录术后护理概述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通过内镜将造影剂注入胰胆管,从而显示胰胆管结构的检查方法。
手术过程中可能进行胆道取石、胆道支架置入等操作,以治疗胆道梗阻、胰腺炎等疾病。
ERCP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ERCP手术简介术后护理重要性术后护理是确保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
合理的术后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
确保患者安全、促进康复、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目标与原则护理目标个体化护理、全面性护理、预防性护理、及时性护理。
护理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个体化护理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全面性护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预防性护理对术后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避免病情恶化。
及时性护理术后常规护理措施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等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心电监护呼吸监测体温监测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时测量体温,注意术后有无发热现象。
030201生命体征监测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定期评估患者疼痛程度。
疼痛评估根据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观察药物效果及副作用。
镇痛药物采用心理疏导、音乐疗法等非药物镇痛方法,缓解患者疼痛。
非药物镇痛疼痛评估与处理术后遵医嘱禁食,给予胃肠减压,减轻胃肠道负担。
禁食与胃肠减压观察患者肠蠕动恢复情况,如肛门排气、排便等。
肠蠕动恢复根据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逐步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指导。
饮食指导消化道功能恢复观察并发症预防与处理观察患者有无呕血、便血等出血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经内镜ercp术后的护理要点
经内镜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一种常见的内镜手术,用于诊断和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
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以下是经
内镜ERCP术后的护理要点:
1. 观察病情,术后患者需要在医院内接受观察,以确保没有并
发症发生。
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状况等。
2. 饮食护理,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恢复饮食。
通常在手术后的最初几个小时内是禁食的,然后逐渐过渡到清淡易
消化的食物。
3. 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出现轻度不适或疼痛,医生会根据患
者的情况开具相应的止痛药。
患者需按时服药,同时避免剧烈运动
和过度用力,以免加重疼痛。
4. 观察并发症,术后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
患
者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出现异常渗液、红肿等情况,应
及时就医。
5. 休息和恢复,术后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和重体力劳动。
同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术后康复锻炼,有助于加快康复速度。
6. 遵循医嘱,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各项指导和嘱咐,如按时服药、定期复诊等,以确保术后康复效果。
经内镜ERCP术后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努力,以确保术后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ERCP的术后护理ERCP是一种将电子十二指肠镜插入至十二指肠降段,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将造影导管自十二指肠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对比剂使胆管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术。
对于ERCP术后的护理,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1、鼻胆管引流的管理留置鼻胆管不仅能直接引流出感染的胆汁,消除胆胰反流,而且便于胆道冲洗和术后胆道造影。
应妥善固定鼻胆管,并反复告诫患者在活动及睡觉时,保护好导管,以防意外脱出。
在鼻胆管出鼻腔处用胶布做一记号,以便及时发现有无脱出。
如怀疑导管有少许脱出,不宜强行往里输送导管,应固定好导管,观察胆汁引流情况,并报告医生处理。
保持充分引流,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形状。
一般每日引流量在200~800ml,如若引流量减少或无胆汁引出,应疑为导管堵塞或脱出。
经X线透视证实,予冲洗通畅或重新置管引。
冲洗时应严格无菌操作,控制冲洗速度和压力。
切忌用力过猛、冲洗速度过快或压力过大,造成胆道内压力骤然增高,引起患者不适,发生逆行感染或毒血症等不良后果。
置管期间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
引流数Et后,临床症状改善,各种指标恢复正常可拔除鼻胆管。
2、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卧床休息,禁食24小时。
术后2小时及次日凌晨分别查血、尿淀粉酶。
若淀粉酶正常,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方可进食。
由清流质过渡到低脂流质,再到低脂半流质,避免粗纤维食物摄入,防止对术后十二指肠的摩擦导致渗血,一周后可进食普食。
重症者可适当延长禁食和卧床时间,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予支持治疗。
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急性胰腺炎与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与造影剂的局部作用、过高的注射压力引起胰管过度充盈、多次插管引起壶腹部水肿、胰管多次注射,以及胆管不扩张有关。
对于具有易发因素和危险因素的患者,特别是行诊断性ERCP者,术前可预防性应用小剂量生长抑制素,避免术后高淀粉酶和胰腺炎的发生。
术后护士应观察腹痛情况,有无腹膜刺激征,血尿淀粉酶是否升高。
ERCP术后护理常规ERCP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是一种常见的内窥镜手术,用于检查和治疗胆道和胰腺疾病。
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ERCP术后护理的常规措施。
术后患者需要在床边进行监测,并且需要保持在床边至少2小时。
在这段时间内,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并观察有无出血、呕吐、恶心、腹痛等不适症状。
术后患者需要休息,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运动或活动,以减少出血的风险。
患者应保持安静和轻松的心态,在床上进行适当的休息和休息。
患者在术后可能会感到口干,可以给予患者含水含糖的口腔清洁液进行漱口,以缓解口干口苦的症状。
患者在手术前可能需要进行镇静或麻醉,因此在术后可能会感到乏力和疲劳。
护理人员应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关怀,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的情况,护理人员应提供合适的饮食建议和食物选择,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多食用容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患者在进行ERCP手术时可能会使用对比剂或造影剂,因此术后需要增加水分摄入,以促进对比剂的排出,减少对肾脏的负担。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包括复查胃镜和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疗效。
根据医师的建议,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更多的检查或治疗。
在术后的几天内,患者应避免饮酒和吸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并适量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促进康复和预防并发症。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性腹痛、呕吐、发热、出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总之,ERCP术后护理的核心是保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并给予患者适当的护理和支持,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ERCP的术后护理ERCP是将电子十二指肠镜拔出至十二指肠降段,经由过程内镜活检孔道将造影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口处拔出,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比较剂使胆管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巧.术后护理1.鼻胆管引流的治理留置鼻胆管不但能直接引流出沾染的胆汁,清除胆胰反流,并且便于胆道冲洗和术后胆道造影.应妥当固定鼻胆管,同时重复申饬患者在运动及睡觉时,呵护好导管,以防不测脱出.在鼻胆管出鼻腔处用胶布做一记号,以便及时发明有无脱出,如疑惑导管有少许脱出,不宜强行往里输送导管,应固定好导管,不雅察胆汁引流情形,并陈述大夫处理.保持充分引流,每日不雅察并记载引流液的量.色彩.外形.一般每日引流量在200~ 800 ml,如若引流量削减或无胆汁引出,应疑为导管堵塞或脱出,经x线透视证实,予冲洗通行或从新置管引.冲洗时应严厉无菌操纵,掌握冲洗速度和压力.切忌用力过猛.冲洗速渡过快或压力过大,造成胆道内压力骤然增高,引起患者不适,产生逆行沾染或毒血症等不良效果_1 .置管时代留意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均衡.引流数Et 后,临床症状改良,各类指标恢复正常可铲除鼻胆管.2.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卧床歇息,禁食24 h.术后2 h及次日清晨分离查血.尿淀粉酶.若淀粉酶正常,无腹痛.发烧.黄疸等情形方可进食.由清流质过渡到低脂流质,再到低脂半流质,防止粗纤维食物摄入,防止对术后十二指肠乳头的摩擦导致渗血,一周后可进食普食 J.重症者可恰当延伸禁食和卧床时光,树立静脉输液通路,予支撑治疗.3.并发症的不雅察和护理⑴急性胰腺炎与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与造影剂的局部感化.过高的打针压力引起胰管过度充盈.多次插管引起壶腹部水肿.胰管多次打针,以及胆管不扩大有关.对于具有易发身分和安全身分的患者,特殊是行诊断性ERCP者,术前可预防性运用小剂量发展克制素,防止术后高淀粉酶和胰腺炎的产生.术后护士应不雅察腹痛情形,有无腹膜刺激征,血尿淀粉酶是否升高.留意倾听患者的主诉,仅有血清淀粉酶高于正常而无腹痛.恶心.吐逆及腹部压痛者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经由禁食.运用抗生素和发展克制素等处理.一般在3~5天可恢复;高淀粉酶血症加激烈腹痛.恶心.吐逆.白细胞增高级表示诊断为急性胰腺炎.一旦诊断为造影后胰腺炎,患者应禁食.卧床歇息.胃肠减压.扩酸剂.发展抑素及广谱抗生素等,按期复查血尿淀粉酶,不雅察用药的不良反响,赐与静脉高养分等支撑治疗.⑵急性胆管炎多产生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患者.术后亲密不雅察体温,腹痛,黄疸和血通例的变更,实时精确运用抗生素.遵医嘱吸氧,高热者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留意神志.体温的变更,抽血做血造就及药敏,做好基本护理,保持口腔.皮肤干净.须要时,在积极抗沾染同时采纳有用的引流或手术治疗.⑶出血一般出血多表示为术中瘦语渗血,少数为迟发性出血.术中出血经由局部打针及局部喷肾上腺素,或用电凝或用金属夹止血.迟发性出血可能在48~72 h内产生.术后不雅察患者有无头晕.呕血.便血,须要时查大便隐血实验和血通例.凝血功效,如患者面色惨白,大便频仍,黑便甚至血便,应立刻陈述医师,快速填补液量,运用止血药,并做好术前预备.⑷穿孔临床表示为早期消失上腹痛,中断性加重,x线表示膈下流离气体.不雅察性命体征的变更,腹部情形及有无腹膜刺激征等.·旦产生,大多半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补液.抗炎等保守治疗而痊愈,若保守治疗掉败,实时手术治疗.⑸低血糖胆胰腺疾病归并糖尿病患者ERCP术后易消失低血糖,产生时光为术后10—20 h.应增强巡查,亲密不雅察病情变更,及早发明低血糖早期症状,如饥饿感.心慌.头昏.出盗汗等.按期监测血糖,术后患者床旁备含糖溶液或生果糖,若消失低血糖反响,可立刻口服或遵医嘱推注葡萄糖溶液-2 .综上所述,术前充分的预备和优越的心理护理,术后留意不雅察病情实时发明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是ERCP成功的主要前提.⑹术后支架对管腔的支撑感化以及对内膜/黍占膜的榨取引起异物感或支架支撑力过大,可导致管腔过度扩大而引起痛苦悲伤,告诉患者消失的原因及自限性.依据0~1O级线数字痛苦悲伤强器量表[ ,本组病例中有2例患者术后消失5~6级的中等度痛苦悲伤,予运用了强痛定,其余16例消失了1~4级轻度痛苦悲伤,采取多与患者交换和勉励等疏散留意力的办法,症状消掉最快的为2 d,最慢的为9 d.在对痛苦悲伤的不雅察中要留意支架穿孔的可能,若消失腹膜刺激症状.腹部平片有气液平面应斟酌支架穿孔应实时通知大夫处理.⑺运动与歇息:胆管支架置入术后24 h内,因禁食.痛苦悲伤及创伤需卧床,术后若无并发症24 h后可行身材力行的运动,不必放心运动对支架的影响,因为今朝的支架均有推却静力与动力的感化.⑻出院指点:支架的通行时光越长,患者的生计时光越长.术后告诉患者,多饮水会对支架起到冲洗感化,防止异物.细菌附着,以及支架堵塞.运动恰当限制,制止行MRI检讨.一般每隔1周来院复查血生化,每隔1月行X线检讨,以不雅察支架地位.学会自我不雅察皮肤.巩膜的黄染情形.自测体温,若消失皮肤.巩膜黄染.发烧.腹痛实时到病院就诊.。
ERCP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ERCP(经胆道镜逆行胆道造影术)是一种诊断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内窥镜检查和治疗方法。
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对于术后恢复和康复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ERCP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内容。
一、术中配合1.安全麻醉:ERCP一般采用全麻,术前需对麻醉用药过敏史进行了解,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麻醉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2.静脉通路:在术前患者需要进行静脉通路的建立,方便给予药物和输液。
3.术中监测:在ERCP过程中,需进行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呼吸、体温等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进行处理。
4.利尿:术前需给予患者充足的液体,术中如果出现尿量减少,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尿量,必要时进行利尿处理。
5.术中配合:在术中需要患者按医生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配合医生完成内窥镜的插入和检查过程,保持体位稳定。
二、术后护理1.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睡眠:术后患者需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3.消化道症状:术后消化道症状比较常见,包括恶心、呕吐、腹胀等。
需给予止吐药物和胃肠解饿治疗。
4.规范饮食:术后患者需忌口油腻、辛辣等食物,宜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控制感染:术后需保持消化道通畅,避免便秘。
同时要注意手卫生,避免感染引起并发症。
6.镇痛: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腹痛不适感,可给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7.出血风险:术后需监测患者的粪便颜色,如果出现明显的黑便或血便,可能是出血的表现,需要及时处理。
8.随访复查:术后需定期复查,包括胆道图像学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评估术后效果和是否出现并发症。
以上是ERCP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的内容,合理的术中配合和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有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在术后护理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注重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促进术后的愈合和康复。
ERCP术后护理
ERCP是将电子十二指肠镜插入至十二指肠降段,通过内镜活检孔道将造影导管自十二指肠乳头口处插入,并经该导管逆行注入对比剂使胆管及胰管在x线下显影的技术。
术后护理
1、鼻胆管引流的管理留置鼻胆管不仅能直接引流出感染的胆汁,消除胆胰反流,而且便于胆道冲洗和术后胆道造影。
应妥善固定鼻胆管,同时反复告诫患者在活动及睡觉时,保护好导管,以防意外脱出。
保持充分引流,每日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形状。
一般每日引流量在200 ~ 800 ml,1 。
置管期间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
引流数天后,临床症状改善,各种指标恢复正常可拔除鼻胆管。
2、饮食护理术后患者卧床休息,禁食24 h。
术后2 h及次日凌晨分别查血、尿淀粉酶。
若淀粉酶正常,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情况方可进食。
3、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⑴急性胰腺炎与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与造影剂的局部作用、过高的注射压力引起胰管过度充盈、多次插管引起壶腹部水肿、胰管多次注射,以及胆管不扩张有关。
术后护士应观察腹痛情况,有无腹膜刺激征,血尿淀粉酶是否升高。
一旦诊断为造影后胰腺炎,患者应禁食、卧床休息、胃肠减压、扩酸剂、生长抑素及广谱抗生素等,定期复查血尿淀粉酶,
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给予静脉高营养等支持治疗。
⑵急性胆管炎:多发生在胆管梗阻性病变的患者。
术后密切观察体温,腹痛,黄疸和血常规的变化,及时准确应用抗生素
⑶出血:一般出血多表现为术中切口渗血,少数为迟发性出血。
迟发性出血可能在48~72 h内发生。
术后观察患者有无头晕、呕血、便血,必要时查大便隐血试验和血常规、凝血功能。
⑷穿孔:临床表现为早期出现上腹痛,持续性加重,x线表现膈下游离气体。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腹部情况及有无腹膜刺激征等。
·
⑸低血糖:胆胰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ERCP术后易出现低血糖,发生时间为术后10—20 h。
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低血糖早期症状,如饥饿感、心慌、头昏、出冷汗等。
定期监测血糖。
综上所述,术前充分的准备和良好的心理护理,术后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做好并发症的护理,是ERCP成功的重要条件。
⑹术后支架对管腔的支撑作用以及对内膜/黍占膜的压迫引起异物感或支架支撑力过大,可导致管腔过度扩张而引起疼痛,
告知患者出现的原因及自限性。
在对疼痛的观察中要注意支架穿孔的可能,若出现腹膜刺激症状、腹部平片有气液平面应考虑支架穿孔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⑺活动与休息:胆管支架置入术后24 h内,因禁食、疼痛及创伤需卧床,术后若无并发症24 h后可行身体力行的活动,不必担心活动对支架的影响,因为目前的支架均有承受静力与动力的作用。
⑻出院指导:支架的通畅时间越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越长。
术后告知患者,多饮水会对支架起到冲洗作用,防止异物、细菌附着,以及支架堵塞。
活动适当限制,禁止行MRI检查。
一般每隔1周来院复查血生化,每隔1月行X线检查,以观察支架位置。
学会自我观察皮肤、巩膜的黄染情况、自测体温,若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发热、腹痛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