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的结构与造型规律
- 格式:doc
- 大小:7.46 MB
- 文档页数:30
明式家具极其突出的一个特点是造型简洁优美、比例适度匀称、线条挺秀舒展,因而能形成独特的风格。
而以线条为主的造型是明式家具优美形体的灵魂,因此在设计与制作时是造型上的主要借鉴。
有曲有直,曲直相映看明式家具的造型语言,大多以线条为主,以优美的线条感来塑造明式家具的整个体态。
形体构成的基本线条的曲直、长短、粗细、方向形成对比,线型变化协调,比例和尺度适当。
明式家具中的各种曲线造型非常引人注目,流畅优美、活泼轻快,且线条圆润、柔美中又有力度。
明式家具中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那就是椅子上各种不同的“S”形靠背曲线,它曾被西方科学家誉为东方最美好、最科学的“明代曲线”,如图2.10所示。
它的弧度随着人的脊柱的曲线而凹凸变化,使人靠在上面十分舒适适应,说明中国明时的家具匠师们就开始了对人机工学的探讨和尝试,并做出了出色的表现,这使得传统中式家具表现出了独具一格的造型特色。
同时,明式家具中又有挺拔的直线,简洁干练、刚强有力,支撑整个家具的框架,使得明式家具端庄平稳。
明式家具讲究稳定中求轻巧,简朴中显情趣,线型的圆畅中富含转折变化。
家具整体的尺度及各部分的比例都十分讲究实用和审美的有机统一。
因此,明式家具的直线与曲线总是互相配合,相互映衬,打破单调感和沉闷感。
曲直线搭配得当,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因此获得既变化又统一的完美艺术效果。
并且不同线条之间的过渡衔接也做得十分自然,没有矫揉造作的生硬感,工艺相当精湛。
丰富多变的线脚明代的匠师们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精巧手艺,将明式家具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得非常精致到位。
线脚是明式家具造型装饰最基本的一种方式,是指家具中部件截断面边缘线的造型线式,主要施于家具的边抹(边框构件)、枨子(横档)、腿足等部位,它所呈现的形状是在方(包括长方形)与圆(或椭圆)之间产生的种种形变,形成各式各样的几何断面。
明式家具虽然雕饰较少,但线脚的样式无数,运用得十分成功,很值得人们去细细品味和研究。
用宽窄、粗细、长短、深浅、凹凸及平面多种不同的线脚,来增加家具的线条变化,取得和谐统一、变幻多姿的效果,自然而大方。
明代家具风格特点说明代家具风格特点的了解和掌握,是我们欣赏家具、鉴定家具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细细分析有四点:1.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
我们看以上图中的明代家具,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他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
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 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3.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
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
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
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木材坚硬、纹理优美从以上图片中,可以明显看出,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
充分利用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这是明代硬木家具的又一突出特点。
明代硬木家具用材,多数为黄花梨、紫檀、鸂鶒木等。
这些高级硬木,都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而外,同时不加漆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充分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的特长,形成为自己特有的审美趣味,形成为自己的独特风格。
明代家具的风格特点,可细分为以下四点:1. 造型简练、以线为主明代家具的比例极为匀称而协调。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的匀称、协调,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 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明代家具仍然牢固如初,足以体现其结构的高科学性。
3. 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和装饰用材多种多样。
但是,决不贪多堆砌、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
使整体上保持朴素与清秀的本色。
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 木材坚硬纹理优美明代硬木家具充分利用了木材的纹理优势,发挥硬木材料本身的自然美,大都呈现出羽毛兽面等朦胧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
其用材多为黄花梨、紫檀等高级硬木,本身具有色调和纹理的自然美。
工匠们在制作时,除了精工细作外,不加添饰、不作大面积装饰,充分发挥利用木材本身的色调、纹理特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审美趣味。
明代家具用材:明代细木家具的用材,是构成明式风格的一部分。
因此在欣赏、判断家具年代和风格的时候,分析其材质情况和历史用材情况,也是主要内容。
明代家具用材,可分细木、柴木两大类。
紫檀、花梨、鸂鶒木、铁力木、红木、乌木、楠木等均属细木,除楠木外又称硬木。
榆木、榉木、杉木等都属柴木。
从全国各地家具制造业和广大用户使用情况看,漆木家具占比重最大,但因为硬木坚固,容易保存,所以传世家具以硬木为多。
本节所要说明的木材,也限于硬木。
现将各种木材的特点分述如下:紫檀木是名贵木材,主要产于热带地区的南洋群岛,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也有少数生长。
中国明式家具解析大全明式家具是艺术概念。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
艺术的一颗明珠。
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
不论是一般杂木制的、民间日用的,还是贵重木材、精雕细刻的,皆可归入;就是近现代制品,只要具有明式风格,均可称为明式家具。
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和造型艺术的成就已达到当时世界上最高的水平,是中国智慧的杰出代表。
一、明式家具简介时代背景宋代家具事业的发展为明式家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明初手工艺的繁荣对明式家具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海外贸易为明式家具提供了物质条件住宅园林对家具的影响明及清前期家具的产地产地可谓遍于全国;如精制的家具,据现知的文献和实物资料来看,有苏州、广州、徽州、扬州几个地区,其中自以苏州最为重要。
珠江三角洲的广式硬木家具的重要产地。
生产精制的硬木明式家具的时代和地区,主要是晚明至清前期,尤其是16、17两个世纪苏州地区的制品。
二、明式家具的用材明清时期的明式家具多用贵重的硬木为材。
硬木包括:紫檀、花梨、鸂鶒木、铁力、乌木非硬木:榉木、楠木、桦木、黄杨、南柏、樟木、柞木、松、杉、楸、椴。
三、特点明式家具的造型很美,简练的线脚,简单的使人不觉得是装饰,但却又有重要的装饰意义。
图案装饰性强,使用上有主次,有虚实,有集中,有分散,有连续,有间歇,有对比,有呼应。
通过选料、线脚、攒斗、雕刻、镶嵌、其他构件几个方面阐述装饰特点手法。
选料:以纹路清晰美者为贵,将花纹好看的部分用于家具显著部位。
或者将厚板分两半,用于对等的地方,表现对称美。
线脚:先交在明式家具里,主要应用在边抹、枨子、腿足等部位。
包括:边抹、枨子和矮老、腿足、其他构件。
攒斗:用纵横斜直的短材,借榫卯把它们连接交搭起来,组成各种几何形图案。
如十字连方、卍字等图形。
攒斗分为攒接和斗簇雕刻:雕刻在装饰手法中占首要地位。
家具上的纹样大多数是靠雕刻造出来的。
明式家具设计之隼卯结构的科学性明式家具大多从实用角度出发,根据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确定结构和造形。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修饰,达到使用功能和造形艺术的完美结合。
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造型设计和榫铆结构两个方面。
檀中檀制图小叶紫檀直笔杆四出头官帽椅一.造形设计明式家具在造形设计方面基本与人体各部位的结构特征相适应。
如:椅凳的高度在40-50厘米之间,大体与人的小腿高度相等。
大形坐具,因形体比例关系,坐面较高,但必须有脚凳配合。
桌案也是如此,人坐在椅凳上,桌面高度基本与人的胸部齐平,双手可以自然地平铺于桌面,或读书写字、或挥笔作画。
两端桌腿之间,则留有一定空隙。
椅背大多与人的脊背高度相等,后背板根据人体脊背的弯曲特点设计成曲线形,且与坐面保持100-105度的背倾角。
坐面多用藤心,由于藤屉富有弹性,在承受压力时自然下垂,形成3-5度的坐倾角,这正是人体保持放松姿态的自然角度。
其他如座宽、座深、扶手的高低及长短等,都与人体各部位的比例相适合,有着严格的尺寸要求。
檀中檀制图白酸枝(剑式腿)小条案明式家具造型的突出特点是侧脚、收分明显。
以明代黄花黎平头案为例,其正面案长90,高80厘米,两侧案腿外留出20.5厘米的案头。
明式家具侧角大多体现在无束腰器物上,束腰家具侧角不甚明显,有的根本无侧角。
明式四件柜都无侧脚,以免并排摆设时中间出现缝隙。
因此,明式家具的侧角并非普遍现象,而是专指无束腰家具而言。
檀中檀制图白酸枝四出头官帽椅三件套二.榫铆结构明式家具坚固耐用,除其选材质料较硬外,还在于其科学合理的榫铆结构。
一件家具,往往由若干构件组合而成。
构件与构件的结合处,都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榫铆,将各个构件巧妙地连接起来,组成一件完整的家具。
明式家具常用的榫铆结构有以下几种:一)横材与竖材结合的丁字形结构横材与竖材的结合又称'格肩榫'。
如:桌、椅、凳的横枨,柜身和柜门的横带与立柱的结合,均采用这种作法。
古典家具的四大特点古典明式红木家具以其丰富的内涵,用料的精细著称。
明式家具设计理念是“天人合一”,其中圈椅是典型的例子,圈椅上圆下方的创意,来自于古代人们对宇宙天圆地方的认识。
明代家具具有四大特点:精、巧、简、雅。
精,即选材精良,制作精湛。
明式家具的用料多采用紫檀、黄花梨、铁梨木这些质地坚硬、纹理细密、色泽深沉的名贵木材。
在工艺上,采用卯榫结构,合理连接,使家具坚实牢固,经久不变。
由于紫檀、黄花梨、铁梨木生长缓慢,经明代的大量采伐使用,这些材料日见匮乏,到了明末清初,这些木材已十分难觅。
所以,清以后家具在用料上发生根本变化。
鉴定和辨别是否是明代家具,用料的审鉴是至关重要的。
巧,即制作精巧,设计巧妙。
明代家具的造型结构,十分重视与厅堂建筑相配套,家具本身的整体配置也主次井然。
十分和谐,使用者坐在上面感到舒适,躺在上面感到安逸,陈列在厅堂里有装饰环境、填补空间的巧妙作用。
简,即是造型简练,线条流畅。
明式家具的造型虽式样纷呈,常有变化,但有一个基点,即是简练。
有人把它比作八大山人的画,简洁、明了、概括。
几根线条和组合造型,给人以静而美,简而稳,疏朗而空灵的艺术效果。
雅,即是风格清新,素雅端庄。
雅,是一种文化,即是“书卷气”。
雅是一种美的境界。
明代文士崇尚“雅”。
达官贵人和富商们也附庸“雅”。
由于明代很多居住在苏州的文人、画家们直接参与造园艺术和家具的设计制作,工匠们也迎合文人们的雅趣,所以,形成了明式家具“雅”的品性。
雅在家具上的体现,即是造型上的简练,装饰上的朴素,色泽上的清新自然,而无矫揉造作之弊。
明式家具以做工精巧、造型优美、风格典雅著称。
体现出一种简洁朴素、华丽端庄、意蕴浓郁、刚柔相济的独特风格。
明式家具线条的简洁优雅、丰富的内涵、用料的精细,更适合现代家居的实用性。
浅谈明式家具中的榫卯结构 中国的传统家具发展历史悠久,并且⼀度领先于世界。
然⽽到了近现代,中式家具在西⽅⼯业⽂明冲击下开始没落。
明式家具是我国传统家具发展史上的⼀朵奇葩,并以其独特的民族⽂化风采著称于世,其设计理念必然有其科学合理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项艺术成就,被世⼈誉为东⽅艺术的⼀颗明珠。
传统家具的继承和创新关键在榫卯构造上,它不仅是传统家具的主要结构并具有⼀定的艺术价值,也是传统家具的⽣命能否延续的重要指标。
榫卯结构历经千年之久流传,⼴为古代家具⼯匠运⽤,为中国古代⽂明留下了辉煌的历史。
榫卯结构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化内涵等特质成为中国传统的⼀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中国传统家具的精髓,彰显着独特⼜深厚、丰富⼜有魅⼒的民族特⾊,成为了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的耀眼的“明珠”。
近年来,随着⼈们探寻本⼟⽂化的热潮⾼涨,⼀些研究者对充满智慧、富有⽂化特⾊的传统家具的使⽤和艺术价值再加以认识和发现,榫卯结构简单明确、⼯艺精湛、实⽤美观等特点影响着全世界,是后⼈难以超越的典范,⽬前有很多国外的知名设计师对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进⾏研究。
榫卯结构的历史开端 ⾃明代中叶以来,能⼯巧匠⽤紫檀⽊、铁⼒⽊、杞梓⽊、花梨⽊等进⼝⽊材制作的硬⽊家具,虽然明式硬⽊家具在全国很多地⽅都⽣产,但以苏州为中⼼的江南地区能⼯巧匠制作的家具最得⼤家认可。
“苏州明式家具”选⽤的⽊材具有质地坚硬,⾊泽纹理优美等特点,在制作家具时,可采⽤较⼩的断⾯制作精密的榫卯和线脚,促进了家具在⼯艺结构和造型艺术的⾰新和发展。
硬⽊家具逐渐取代了漆家具成为最新的⾼档家具。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项艺术成就,被世⼈誉为东⽅艺术的⼀颗明珠。
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 1.造型:造型⼤⽅,⽐利适度,轮廓简练,舒适。
2.结构: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结实牢固。
3.材料: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材本⾝的⾃然纹理和⾊泽。
4.⼯艺:雕刻红脚处理得当。
明式家具一线一面,皆是美学!明式家具是我国的古典家具发展史上颠峰时期的一个家具艺术风格,在造型艺术和工艺技术方面的成就和造诣达到世界上同时期的最高水平,得到世人的公认。
明代家具以素朴、简洁著称,后代称之为'明式'。
即使是简洁的明式,也并不是没有装饰。
明代家具在重要部位,施以小巧的装饰,也是常见的。
况且,明代家具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装饰与结构的紧密结合。
几百年来,经过设计师和工匠的努力,完成了'结构装饰'这一特点。
所谓结构装饰,就是指这种家具部件、这种装饰手法,它属于装饰,然而起到了支撑重量,使家具坚固的结构作用;它属于结构,而又收到装饰美化家具的效果。
这部分装饰,在明代家具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在学习明式家具结构装饰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明式家具不同结构部件名称。
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部分内容。
九大结构部件▐明代家具的装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结构紧密相连的装饰,如牙子(牙条与牙头)、券口、圈口、挡板、矮老、卡子花等。
另外,如罗锅枨、霸王枨、十字枨、托泥等,虽然名为枨子,是地道的结构部件。
但是,由于匠师的巧妙处理,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第二类,是纯粹的装饰。
如雕刻、镶嵌、线形等。
//壹. 牙子//很多家具在立木与横木的支架交角处,多运用形式不同的牙子,予以装饰。
如椅子后腿与搭脑的交角处,圈椅的扶手与后腿,扶手与前腿的交角处,桌案的台面与四腿的交角处,衣架两立柱与搭脑的交角处,以及镜架、屏风、机凳、床榻、横木与立木的支架交角处,都施以各种纹样的牙子(包括牙条与牙头)。
这种牙子,横向较长的叫牙条,施在角上的短小花牙叫牙头。
除此而外,还有用在衣架、镜架上部搭脑的两侧,名叫挂牙。
而施在屏风、衣架等底座两边的牙子叫站牙,也叫坐角牙子。
明代家具的牙子形式,丰富繁多,常见的有云纹牙子、棂格牙子、凤纹牙子、卷云牙子、弓背牙子、替木牙子等。
这些牙子,既是家具的极好装饰,又是家具坚固耐久的结构部件。
明式家具的类型及其特征论题许多明式家具都是雅致,精巧的,并且也以它的的完美而征服了许多世界级的现代设计大师,同时因此启以心迪而设计出了韵味十足的现代产品。
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做出探讨和研究,更要在认识深化的基础之上设计出也能具有国际水准的,当代的“明式家具”。
提出论点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但由于缺乏原创设计,而且来样加工型产品居多,因此产品的附加价值低,“中国制造”是廉价商品的标志。
有鉴于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中国企业重视设计,开创属于自己的品牌。
中国普通老百姓也渴望用上中国自己的价廉物美的优质产品。
中国曾有领先于世界的文明,有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更有浸润传统文化并具崇高地位的有形艺术,明式家具即为其中的代表之一。
在新技术条件下,要寻求个性文化的发展,形成一种中国产品的特征,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中去发掘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提起中国传统设计,唯一能拿出去且还相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颇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恐怕无非就是瓷器,各地的民居以及明式家具。
并且现在对正在中国学习环境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三大块也几乎是学生们学习传统设计,借鉴传统设计精髓以及提高艺术修养的必修课之一。
对世界设计史有着一般了解的人也都清楚,这些传统设计确实在一定时期对西方的设计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并且这种影响都基本上发生在西方现代设计兴起以后的时期之中。
这显示了我国优秀传统设计的生命力,也显示了其现实意义。
自从现代主义在工业化气势汹汹袭来之时,世界现代设计,尤其是西方先进国家的现代设计就越来越多的转移到以工业设计为中心而凝聚起其他种类的设计。
这是一种时代的进步,也是一种设计趋向的回归。
因为,在传统手工艺设计阶段而言,设计的重心部分也就是和人们日常生活相当密切的工艺美术品设计。
在手工艺阶段,虽然由于生产技术的限制,高水平的设计更多的只是为富有的或权贵的阶层所享有,但是,这些手工艺品确实为那个时代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生活便利以及审美的享受和生活的乐趣,并且也为我们当代留下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设计遗产。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明代社会稳定,农业和手工业发达,尤其是明中后期,商品丰富,流通渠道广泛,外贸开放,从而使大城市、城镇经济迅速兴起,工匠获得更多的自由,同时由于随着当时经济的繁荣,城市的园林和住宅建设也兴旺起来,贵族、富商们新建成的府第,需要装备大量的家具,这就形成了对于家具的大量需求。
并且郑和下西洋,从盛产高级木材的南洋诸国,运回了大量的花梨、紫檀等高档木料,这也为明代家具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并形成了它独有的艺术特色简、厚、精、雅。
1、简——造型简练、以线为主严格的比例关系是家具造型的基础。
其局部与局部的比例、装饰与整体形态的比例,都极为匀称而协调。
如椅子、桌子等家具,其上部与下部,其腿子、枨子、靠背、搭脑之间,它们的高低、长短、粗细、宽窄,都令人感到无可挑剔地匀称、协调。
并且与功能要求极相符合,没有多余的累赘,整体感觉就是线的组合。
其各个部件的线条,均呈挺拔秀丽之势。
刚柔相济,线条挺而不僵,柔而不弱,表现出简练、质朴、典雅、大方之美。
2、精——结构严谨、作工精细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极富有科学性。
不用钉子少用胶,不受自然条件的潮湿或干燥的影响,制作上采用攒边等作法。
在跨度较大的局部之间,镶以牙板、牙条、圈口、券口、矮老、霸王枨、罗锅枨、卡子花等等,既美观,又加强了牢固性。
明代家具的结构设计,是科学和艺术的极好结合。
时至今日,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家具仍然牢固如初,可见明代家具的卯榫结构,有很高的科学性。
3、厚——装饰适度、繁简相宜明代家具的装饰手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雕、镂、嵌、描,都为所用。
装饰用材也很广泛,珐琅、螺甸、竹、牙、玉、石等等,样样不拒。
但是,决不贪多堆砌,也不曲意雕琢,而是根据整体要求,作恰如其分的局部装饰。
如椅子背板上,作小面积的透雕或镶嵌,在桌案的局部,施以矮老或卡子花等。
虽然已经施以装饰,但是整体看,仍不失朴素与清秀的本色;可谓适宜得体、锦上添花。
4、雅——木材坚硬、纹理优美明代家具的木材纹理,自然优美,呈现出羽毛兽面等膝陇形象,令人有不尽的遐想。
明式家具结构工艺详解即使是简洁的明式,也并不是没有装饰。
明代家具在重要部位,施以小巧的装饰,也是常见的。
况且,明代家具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装饰与结构的紧密结合。
牙子明代家具的装饰,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与结构紧密相连的装饰,如牙子(牙条与牙头)、券口、圈口、挡板、矮老、卡子花等。
第二类,是纯粹的装饰。
如雕刻、镶嵌、线形等。
明代家具的牙子形式,丰富繁多,常见的有云纹牙子、棂格牙子、凤纹牙子、卷云牙子、弓背牙子、替木牙子等。
这些牙子,既是家具的极好装饰,又是家具坚固耐久的结构部件。
券口与图口券口就是镶在家具的四条立柱之间的镶板,如坐椅的腿子之间,桌案两侧的前后腿之间,镶以形式多样的镂空牙板这种镶板,四周有框,中间镂出空洞。
挡板在桌案的两侧,即前后腿之间,镶以各种纹饰的镶板装饰;或者用木条攒接成棂格形状的侧板。
这种形式多样的侧板,就叫挡板。
挡板加固了腿子的稳定性,同时,也是极好的装饰。
常见的有云头挡板、卍字挡板、葫芦挡板、草龙挡板、灯笼挡板等。
卡子花就是卡在两条横枨之间的花饰。
多数是用木材镂雕的纹样。
也有用其它材料,如嵌玉卡子花等。
卡子花常用的有双环卡子花、单环卡子花、枫叶卡子花等等。
托泥与龟足托泥是在椅凳、床榻、桌案的四腿下端,加方形或圆形的底框,使得四腿不直接落地,是落在木框上,这种木框叫托泥。
这种托泥作法,魏晋南北朝时就已出现,不过那时是以箱形结体出现的。
托泥不仅改变了四腿直接落地的旧形式,出现了造型上的新意趣,同时,托泥也起到了加固四腿的连接与稳定。
矮老是一种短而小的竖枨子,往往用在跨度较大的横枨上,矮老多与罗锅枨配合使用。
如桌案的案面下、四周横枨上多用矮老。
起到支撑桌面加固四腿的作用。
枨子枨子是家具造型的一部分。
明代家具的枨子式样很多。
有罗锅枨、霸王枨、十字枨、花枨等。
枨子,虽然是以结构的形式而存在,但是至明代已经摆脱了直枨的基本形式,着意于装饰作用,使其结构功能和装饰美化兼顾。
这些加工、美化了的枨子,也是值得一提的,它们也是明代家具风格的一部分。
明式家具特点2011-03-30 09:14转载自yifan1988026最终编辑yifan1988026明式家具并不是指明代家具。
明代家具,是专指在明代制作的家具。
明代家具是时间概念,而明式家具则是艺术概念。
两者有着本质区别。
明式家具是我国明代形成的一项艺术成就,被世人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
在世界家具体系中享有盛名。
明式家具有如下风格特点:1、造型大方,比例适度,轮廓简练、舒展。
2、结构科学合理,榫卯精密,坚实牢固。
3、精于选料配料,重视木材本身的自然纹理和色泽。
4、雕刻红脚处理得当。
5、金属饰件式样玲珑,色泽柔和,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
关于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的品》和《明式家具的病》两篇文章中有把明式家具的优点和不足分析的已很全面。
他把明式家具归纳为五组,共十六品。
分别为:第一组:简练、淳朴、厚拙、凝重、雄伟、圆浑、沉穆。
第二组:浓华、文绮、妍秀。
第三组:劲挺、柔婉。
第四组:空棂、玲珑。
第五组:典雅、清新。
在明式家具中,并不是完全的尽善尽美,也有不尽人意和不足的便子。
王先生把它们归纳为"八病"。
分别为:繁琐、赘复、臃肿、滞郁、纤巧、悖谬、失位、俚俗。
明式家具没有时间限制,不仅明代的优秀家具称为明式家具,清代初期的家具仍保留着明式的风格特点,仍属于明式家具。
后来乃至我们今天按明代式样仿制的也属于明式家具。
不论研究家具的还是收藏、制作古典家具的,都要读一读王先生的这两篇文章。
一般是指我国明代至清代早期(约当公元15—17世纪)所生产的,以花梨木、紫檀木、红木、铁力木、杞梓木等为主要用材的优质硬木家具。
由于制作年代主要在明代,故称叫“明式”。
它是在宋代、元代家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工艺、造型、材料、结构上都有重大突破。
明式家具一直被誉为我国古代家具史上的高峰,是中国家具民族形式的典范和代表。
在世界家具史上也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具有显赫的地位。
具有造型淳朴、大方,结构简练,突出木材天然纹理,不添加繁琐装饰,注重实用、美观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