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规划”之台州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6
作品[2]:“反规划”之台州案例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张蕾韩西丽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 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这是一项丛区域到城市地段的跨尺度规划设计案例,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运用“反规划”途径,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以保障大地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应用景观安全格局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生态基础设施,满足生态防洪、生物保护、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和游憩等综合功能需要。
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保障居民获得的社会经济服务一样,区域和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居民能持续获得生态服务。
“反规划”途径是针对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人地关系严重恶化、现行规划方法论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
获奖项目主持人俞孔坚,李迪华带领北大团队多年来从事“反规划”与生态基础设施的理论与实践,2003年出版《城市景观之路: 与市长交流》已连续重印6次,使这一生态规划的思想在中国许多城市开始生根开花,台州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2005年,该案例获全美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荣誉规划奖(ASLA Honor Award, Planning and Analysis)。
评奖委员会认为:该途径和案例“从环境和生态出发,进行了非常全面的分析……创造了一个能够发展出多种建筑和景观形态的城市空间结构。
”Negative Approach---The Taizhou CaseKongjian Yu, Li Dihua, Liu Hailong, Han Xili, ZhangleiThe Graduate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Peking UniversityTurenscape (Beijing Turen Design Institute)Using Taizhou City of Zhjiang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this display syste 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methodology of “Negative planning” approach to physi cal urban planning.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s (EI) were planned and designed a t large, medium and small scales, which are then used to define the urban growt h pattern. At the large scale, landscape security patterns were planned for flo od and storm water management,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cultural heritage pr otection and recreation; these security patterns were then integrated into the regional EI. At the medium scale, design and management guidelines were develop ed for the EI components, which are used to define the inner urban form. At the small scale, micro EI are deigned to deliver the ecological services from the regional EI into the urban fabric. Finally,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harmoni 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nd people can be achieved not just in terms of q uantity, but more in terms of pattern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张永和评论北京的土人景观提出的一项从区域到城市地段的跨尺度规划设计案例,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运用“反规划”途径,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以保障大地生命系统的安全和健康“反规划”途径是针对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人地关系严重恶化、现行规划方法论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提出的。
(AME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 HITEC TS )成立于1899年,已有100多年历史,是一个世界性的专业协会,代表全美50个州和全世界42个国家的景观设计师。
景观设计学是关于土地的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它与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共同构成人居环境建设的三大学科。
景观设计师的终身目标是将人的活动,包括城市、建筑、水利和交通等人类工程,与生命的土地和谐相处。
全美有70多所大学设有景观设计学专业,全世界有120多所大学设有景观设计学专业。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11年度专业奖项ASLA公布了2011年专业奖项的获奖名单。
奖项涵盖了美国以及世界范围的公共空间、住宅设计、校园、公园以及城市规划设计。
由知名设计专家组成的评审团从567个参赛作品之中,最终选出了37个作品分获:综合设计,住宅设计,分析和规划,沟通交流,设计研究,以及地标设计等奖项。
奖项的评判除了针对设计的质量之外,还考虑到了环境的承受敏感性以及项目的可持续性。
获奖者将于11月2日在圣地亚哥举行的ASLA年会及博览会上被授予奖项。
中国所获ASLA项目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北京市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的北端,是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核心区域,集中了奥运项目的大部分主要比赛场馆及奥运村、国际广播电视中心等重要设施。
其中,南部是奥林匹克中心区,集中了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等重要场馆;北部规划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占地约680公顷,将成为一个以自然山水、植被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地带,成为北京市中心地区与外围边缘组团之间的绿色屏障,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生态战略意义。
作为奥林匹克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最大的公共公园,森林公园的景观规划与景观设计备受社会各方瞩目。
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可以借鉴的样板;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考研重点资料——景观设计学案例Q:白话景观与新乡土(农田理念)的案例A: ①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方案<BR><BR> ②稻田校园:沈阳建筑大学<BR><BR> ③深圳福田中心区广场<BR><BR> ④首都机场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全区“长林方田”景观方案<BR><BR> ⑤2007年厦门园博园之蔗园<BR><BR> ⑥2010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Q:工业遗产再利用的案例A: ①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址公园设计<BR><BR> ②中山岐江公园Q:足下文化和野草之美的案例A: ①中山岐江公园;<BR><BR> ②浙江黄岩永宁公园Q:节约型城市绿地的案例A: ①“反规划”之台州案例;<BR><BR> ②中山岐江公园项目;<BR><BR> ③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BR><BR> ③浙江黄岩永宁公园;<BR><BR> ④取样天津:桥园设计方案;<BR><BR> ⑤秦皇岛汤河公园。
Q:举例说明如何理解“走向新景观”A: 解答思路:①新景观新在概念,景观设计的实质是土地的设计,论述景观的概念及其与传统风景园林的区别。
<BR><BR> ②通过案例在四个方面对“新”进行注解:场地与地域性、对生态与环境的照应、对人的关怀、现代艺术的融入。
<BR><BR> ③主要案例:"非农时代"的稻田--沈阳建筑大学景观设计;与大海相呼吸--秦皇岛滨海植物园和鸟类博物馆设计;平山漾--一个新都市公园:上海市宝山区绿龙公园设计方案;V-通道:北京燕山煤气用具厂旧址公园;与洪水为友的艺术--浙江黄岩永宁公园;取样天津:桥园设计方案。
行政起诉台州市政府案例原告观点原告*****、*****诉称:对于台州市2008年度整理第九批次建设用地项目,被告没有依法定程序组织台州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实施落实行为。
被告在不具备征地法定条件的情况下,于2005年11月7日与村委签订协议,陆续四次擅自向村委会拨付部分货币安置补助和社会保障安置补助,违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八条、《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之规定。
现提起诉讼,要求被告台州市人民政府履行征地方案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及补偿登记的法定职责。
被告观点被告台州市人民政府辩称:一、被告主体不适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落实补偿方案的是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故被告主体不适格。
二、本案所涉的土地补偿款和青苗及附着物补偿款已支付给椒江区海门街道吴叶村村委会,该村委会已向两原告发放了青苗补偿款,原告称没有发放不符合实际。
三、两原告的起诉已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五年起诉期限,依法应驳回起诉。
综上,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或驳回起诉。
法院观点本院认为,本案中两原告的诉讼请求为要求被告台州市人民政府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征地方案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以及补偿登记的法定职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之规定,征地方案公告的主体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的主体为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征地补偿登记的主体为征地方案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故两原告要求被告台州市人民政府一并履行其他行政主体的法定职责,属于诉讼请求不明确。
经向两原告释明,两原告仍坚持该诉讼请求,故其起诉不符合法定条件,依法应予驳回。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九条第(三)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案件结果驳回原告*****、*****的起诉。
【关键字】调查浙江台州历史文化与名胜的调查姓名:黄霞学号:N20班级:09级城规2班学院:生态与规划学院摘要:台州,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北邻,南连。
全市陆地面积9411平方千米。
市区由椒江、黄岩、路桥3个区组成,辖临海、温岭2个县级市和玉环、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
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自然风光雄奇秀丽、古朴庄严、玄远清幽,名山古刹时掩时映,碧海蓝天云卷云舒。
以“佛、山、海、城、洞”五景最具特色,拥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台州,历史文化,古城,天台山,长于硐天正文:我认为首先作为一个人,深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具有很深远的涵义。
而家乡景点对家乡的旅游事业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因此我认为加强对家乡景点的认识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其次我们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城市规划师,我们除了要掌握所必须要掌握的知识和本领之外,对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景点的深入了解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因为一个城市所需要体现给他人的不仅仅是经济,交通,教育等方面,历史所遗留给我们的也是很重要的财富。
在暑假期间,我不时抽出一些时间来慢慢地深入地了解我的家乡--台州。
我调查的范围基本在3个区,例如黄岩区,临海市等等。
台州以其自身的地理环境,人口数量,道路交通,经济发展达到现在的发展成就。
又以现在的成就促进发展整个城市的综合发展。
现下,我就自身所看到,所发现的地方,给出一些自己的认知与看法。
临海古长城(见图1,图2):有着悠久的历史。
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古城墙沿江修筑而上,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
北枕龙固,南接巾子。
灵、始丰之水绕城而过。
城倚山,山傍水,水抱城;山、水、城相融,独具特色。
尤以北部最峻,倚山就势,曲折逶迤,犹如蛟龙飞舞,人称“江南八达岭”。
两山相峙,两水相依,群城群塔,构成古城独特的风格。
城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和都很丰富。
反规划“反规划”概念是在中国快速的城市进程和城市无序扩张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是一种物质空间的规划方法论。
“反规划”不是简单的“绿地优先”,更不是反对规划,而是一种应对快速城市化和城市发展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进行城市空间发展的系统途径;与通常的“人口-性质-布局”的规划方法相反,“反规划”强调生命土地的完整性和地域景观的真实性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反规划”是一种景观规划途径,是一种强调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论,是对快速城市扩张的一种应对。
原理简介目的不同“反规划”以土地生命系统的内在联系为依据,是建立在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分析基础上的,以维护这些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为前提的。
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把绿地作为实现“理想”城市形态和阻止城市扩展的“工事”,而绿地本身的存在与土地生态过程缺乏内在联系。
次序不同“反规划”是主动的优先规划。
在城市建设用地规划之前确定,或优先于城市建设规划设计。
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是被动的滞后的。
绿地系统和绿化隔离带的规划是为了满足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目标和要求进行的,是滞后的;是一项专项规划。
功能不同“反规划”是综合的,包括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如文化遗产保护、游憩、视觉体验)。
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是单一功能的,如沿高速公路布置的绿化隔离带,缺乏对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文化遗产保护、游憩等功能的考虑。
形式不同“反规划”是系统的,一个与自然过程、生物过程和遗产保护、游憩过程紧密相关的,预设的、具有永久价值的网络;是大地生命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传统规划中有关不建设区域是零碎的,往往是迫于应付城市扩张的需要,并作为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部分来规划和设计,缺乏长远的、系统的考虑,尤其缺乏与大地肌体的本质联系。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简称EI)是维护生命土地安全和健康的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的自然服务的基本保障,是城市扩张和土地开发利用不可突破的刚性限制。
【村庄规划案例】台州市屿头乡:沙滩村“美丽乡村”规划概述同济大学团队,自2012年以来,先后开展了黄岩区西部乡村(如屿头乡沙滩村、宁溪镇乌岩头村、北洋镇潮济村等)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从2013年12月起,同济大学建筑与成熟规划学院与黄岩区共建“美丽乡村”规划教学实践基地,结合实地调研和规划实践,归纳总结了适合环境、适用技术、适宜人居的“三适原则”,产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环境“三位一体”指导思想,以及乡域、村域和村庄建设“三个层面”的理论认识框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案例提出了具体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和建造策略。
2014年11月在黄岩举办了中德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的国际研讨会,2016年6月台州市黄岩区又承办了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现场会。
在台州市黄岩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乡镇干部群众的组织、支持和共同参与下,教学实践基地先后出版了《黄岩实践--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探索》、《乌岩古村--黄岩历史文化村落再生》专著成果和一系列学术论文,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案例对象——屿头乡沙滩村作为台州市黄岩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范例,它具有较为典型的意义。
沙滩村的示范性体现在其积极有效利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集体建筑和用地,把废弃建筑和土地资源转化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发展的重要契机,体现节能、省地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沙滩村村容村貌现状概况1.区位沙滩村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屿头乡的东南部,东连大丘爿、南接屿头村,西毗石狮坦村,北邻上凤村。
沙滩村属于屿头乡乡镇区的一部分,是屿头乡乡政府所地。
村域面积将近200公顷。
下辖一个自然村即东坞村。
2.人口情况截止2012年,按户籍口径农村人口为1097人,308户;常住人口为952人,267户。
18个村民小组,拥有劳动力714人。
3.自然条件沙滩村村域多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夏秋之交多台风,台风袭击时伴有暴雨,常发生洪水灾害。
台州市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台州市路桥耀星仪器厂城乡建设行政管理:城市规划管理(规划)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行为种类行政规划【审理法院】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1.10【案件字号】(2020)浙10行终210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蔡超张燕谢继红【审理法官】蔡超张燕谢继红【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台州市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台州市路桥耀星仪器厂【当事人】台州市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台州市路桥耀星仪器厂【当事人-公司】台州市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台州市路桥耀星仪器厂【代理律师/律所】陈崇龙浙江鑫湖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陈崇龙浙江鑫湖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陈崇龙【代理律所】浙江鑫湖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字号名称】行终字【原告】台州市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被告】台州市路桥耀星仪器厂【本院观点】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上诉人台州市路桥区行政执法局作出的被诉行政处罚决定有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权责关键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合法违法废止罚款证据不足行政复议行政复议终止维持原判改判听证【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理,对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上诉人台州市路桥区行政执法局作出的被诉行政处罚决定有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上诉人查明被上诉人于1993年开始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在路桥区金清镇工业路81号厂区范围内建造了两幢建筑,总建筑面积达3199.48平方米。
对于无证建筑、临时建筑是否构成违法建筑的审查,除审查该建筑是否取得权属证书或者履行法定审批手续外,还应综合考虑有无非因当事人一方过错的行政因素、历史因素,是否存在需要保护的信赖利益等情况作出全面审查。
从涉案建筑的建成经过看,被上诉人在1993年建造涉案房屋前,由金清镇××代为办理了建设用地许可证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