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4.18 MB
- 文档页数:60
肺结核影像学诊断标准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通常通过放射学检查,例如胸部X射线或胸部CT扫描。
下面是一些关于肺结核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标准:1.原发性结核病(Primary Tuberculosis):•常见于初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
•胸部X射线上表现为肺野内病灶,可能是肺段或肺叶的结节状阴影。
•可伴有淋巴结增大,形成肺门阴影。
•在儿童中,原发性结核病可能表现为肺实质的炎症,而在成人中更常见肺间质的病变。
2.继发性结核病(Post-primary Tuberculosis):•发生在曾经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
•胸部X射线上常见的表现包括上叶尖部或肺上叶的斑点状阴影,即所谓的"Ghon结节"。
•伴随着肺门区或纵隔淋巴结的增大,形成“Ghon综合症”。
•也可以出现空洞、浸润性病变和纤维化。
3.活动性结核感染(Active Tuberculosis):•胸部X射线或胸部CT扫描上显示新的病变,可能伴随有炎症性改变,如浸润、结节和空洞。
•可能有局部的肺叶或段的病变,或者广泛分布的炎症。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结核菌培养等检查来确定是否为活动性结核感染。
4.非活动性结核感染(Inactive Tuberculosis):•之前的结核感染可能形成瘢痕和纤维化,不再具有活动性。
•胸部X射线上可能表现为肺内瘢痕、钙化的淋巴结或其他非活动性的结构。
5.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tis):•胸部X射线或CT扫描显示胸腔积液,常常伴随胸膜增厚。
•胸膜穿刺液检查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
请注意,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信息来进行综合判断。
在影像学诊断方面,专业的放射科医生或胸部专科医生将对影像学表现进行评估,以协助结核病的确诊和治疗。
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上海市肺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上海市结核(肺)重点实验室唐神结一、继发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继发性肺结核是指因潜伏在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重新生长繁殖,或者与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而重新被传染上的肺部疾病,多见于成年人。
在继发性肺结核中其影像学还可分为:浸润性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等类型。
(一)浸润性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是指因潜伏在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重新生长繁殖,或者与排菌的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而重新被传染上的肺部疾病。
浸润性肺结核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肺结核,多见于成年人。
浸润性肺结核影像学表现有以下特点:(1)好发于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但目前下叶基底段结核也不少见;(2)病变可局限也可多肺段侵犯;(3)往往多种形态表现同时存在,密度不均匀,边缘模糊或部分模糊,可伴有纤维化和钙化;也可有空洞,空洞为浸润性肺结核常见的X线征象,其形状和大小不一,可呈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和多房形等,根据空洞性质及洞壁的情况,大致可将空洞分为薄壁空洞、纤维厚壁空洞、干酪厚壁空洞、无壁空洞、张力空洞及净化空洞等几种类型。
CT肺窗示云雾状、片状、斑片状、斑点状阴影,并能清楚地显示胸片不能发现的空洞;纵隔窗部分或大部分病灶消隐,仅留下少部分密度较高的病灶;(4)CT增强扫描病灶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是肺结核重要的影像学特征,也是和肺癌进行鉴别的重要依据;(5)可伴有支气管播散灶,可伴有胸腔积液,胸膜增厚与粘连;(6)病变进展或吸收均较缓慢。
(二)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罹患浸润性肺结核的患者,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往往可形成空洞,并长期迁延不愈,空洞壁逐渐变厚,并可出现纤维化,使病灶发生吸收、修补与恶化、进展交替出现,这就叫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是肺结核的晚期类型。
随着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加强,结核病例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临床上此类病人已逐渐减少。
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影像学特征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详细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帮助医生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一、胸部X线片1.基本特征:肺结核在胸部X线片上表现为特定的病灶,主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病灶。
1.1 原发性病灶:表现为小的均一阴影,位于肺门或双肺野中央,常伴有淋巴结增大。
1.2 继发性病灶: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缘模糊。
2.病灶位置特征:2.1 肺尖区:病灶常出现在上叶胸膜下或上叶尖后段。
2.2 肺门区:肺门周围淋巴结增大,病灶多见于右侧。
2.3 中央区:病灶可位于支气管旁或胸膜侧隐窝。
2.4 常见并发症:空洞性肺结核、巨大支气管侧隐窝肿块。
二、高分辨率胸部CT扫描1.优点:益于评估肺结核的分布、范围和并发症。
2.特点:2.1 病灶特征:钙化病灶、空洞性病灶、斑点状病灶等。
2.2 淋巴结特征:增大的中央区支气管旁淋巴结、钙化的肺门区淋巴结等。
三、胸部MRI扫描1.适应症:对于肺结核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有好处。
2.特点:2.1 病灶表现:MRI可显示病灶的形状、大小和边缘特征。
2.2 淋巴结评估:有助于评估淋巴结的增大和钙化情况。
四、胸部超声检查1.适应症:主要用于指导穿刺活检。
2.特点: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肺部病变的内在结构和形态特征,并且能够准确评估病变和淋巴结的良恶性。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1.肺结核影像学示例图片。
2.结核菌培养和药敏结果报告。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结核菌: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肺结核的病原体,属于革兰阳性杆菌。
2.肺尖区:指肺组织上端的部分,包括肺尖和尖后段,位于肺上叶前部和上缘的区域。
3.空洞性肺结核:指由于治疗不当或免疫功能不全引起的肺结核病灶内部坏死形成的空腔。
4.斑点状病灶:指肺部影像学上呈圆形或类圆形的小病灶。
继发性肺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继发性肺结核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继发性肺结核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继发性肺结核如何诊断鉴别,继发性肺结核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继发性肺结核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胸部平片、血浆结合球蛋白半定量测定*一、检查实验室检查一病原学检查:细菌学检查阳性是确诊的依据。
为提高痰菌检出率,应查痰3次以上。
若痰菌阴性可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刷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查抗酸杆菌及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可提高阳性率。
标本来源有痰液、高渗盐水超声雾化导痰、下呼吸道采样、支气管冲洗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肺及支气管活检标本。
由于痰标本采取方便、简单 , 常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
直接涂片方法简单、快速 , 但敏感性不高 , 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涂片染色阳性只能说明抗酸杆菌存在 , 不能区分是结核菌还是非结核分枝杆菌。
鉴于我国非结核分枝杆菌发病较少, 故检出抗酸杆菌对诊断有重要意义分离培养法灵敏度高于涂片镜检法 , 可直接获得菌落 ,便于与非结核分枝杆菌鉴别 , 是结核病诊断金标准。
二、结核菌素(PPD-G 5U)皮肤试验是判断机体是否受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当强阳性表示机体处于超过敏状态,发病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结核病的一项参考指标。
三、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研究结果显示 : 痰液PCR +探针检测可获得比涂片镜检明显高的阳性率和略高于培养的阳性率 , 且省时快速 , 成为结核病病原学诊断重要参考 ,但临床应用中也存在少数假阳性和假阴性一些技术问题。
四、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查:已成为结核病快速辅助诊断手段 , 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特异性欠强 , 菌阴肺结核敏感性低的问题 ,尚需进一步研究。
X 线检查X 线影像学对肺结核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1)继发性肺结核的胸部X线表现继发性肺结核胸部 X 线表现并无特异性,但常有如下特点 : 病变多发生在肺上叶尖后段、肺下叶背段,多肺段侵犯常见 ( 少数病变也可局限 ),X 线影像常呈多形态表现共存 ( 同时呈现渗出、增殖、纤维和干酪性病变 ) , 可伴有钙化,易合并空洞 , 常伴有同侧或对侧支气管播散灶 , 空洞或病灶内侧可有引流支气管征。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概述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影响广泛且危害严重。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摄影、胸部CT扫描、磁共振成像和PET-CT扫描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胸部X线摄影胸部X线摄影是肺结核影像学检查的基本方法。
肺结核在X线上的表现主要为两种类型:原发性和继发性。
其中原发性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斑点状阴影,多见于肺的上部或中部;继发性肺结核则表现为大小不一的斑片状阴影,多见于肺的上叶和下叶。
同时,在肺门周围还可见到钙化的淋巴结,称为干酪样肉芽肿。
胸部CT扫描胸部CT扫描是一种更加精细的成像技术,在诊断肺结核方面具有比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
肺结核在胸部CT影像中可呈现多种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其中,原发型肺结核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结节状阴影,继发型肺结核则表现为多个斑片状阴影,并在一定程度上侵犯肺旁组织和胸膜。
另外,胸部CT还可以观察到钙化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肿大等信息。
PET-CT扫描PET-CT扫描是最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也是目前影响较小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放射性标记的葡萄糖分子获取影像,可以对肺结核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和评估。
PET-CT扫描主要应用于难以诊断的肺结核病灶、复发性肺结核和感染性疾病等方面。
诊断标准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是肺结核诊断的关键步骤之一。
一般来说,若患者在X线摄影中出现肺部阴影且同时存在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则肺结核的诊断可以得到确认。
此外,还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以及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
肺结核的影像学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摄影、胸部CT扫描和PET-CT扫描等能够为肺结核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医生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以便更准确地诊断病情和进行治疗。
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影像学检查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医生发现病变、评估病情、监测治疗效果。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一、胸部 X 线检查胸部 X 线检查是肺结核筛查和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在肺结核的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肺部上叶的局限性浸润影,或者是肺纹理增多、增粗。
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原发性肺结核在 X 线上通常表现为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伴有肺部原发病灶。
而继发性肺结核则有更多样化的表现。
浸润性肺结核可在肺部看到片状或斑片状阴影,边缘模糊,有时还会有空洞形成。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在 X 线上可见单侧或双侧肺上叶的厚壁空洞,周围有广泛的纤维条索状阴影,肺组织收缩,纵隔向患侧移位。
需要注意的是,胸部 X 线检查对于一些微小病变或隐蔽部位的病变可能会漏诊,而且其影像表现有时与其他肺部疾病相似,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二、胸部 CT 检查胸部 CT 检查比 X 线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的细节。
对于肺结核的早期诊断,CT 检查能够发现 X 线难以察觉的微小病灶,如粟粒样结节。
在活动性肺结核中,CT 能够更准确地显示病灶的范围、形态、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例如,结核性空洞在CT 上表现为洞壁较薄,内壁光滑,周围有卫星灶。
此外,CT 检查对于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评估也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以及是否有钙化等情况,有助于判断淋巴结是否受到结核感染。
对于肺结核治疗后的随访,CT 检查能够及时发现病变的吸收、好转或进展情况,为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三、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 在肺结核的诊断中应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也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当怀疑有脊柱结核或脑结核等肺外结核时,MRI 能够更好地显示脊髓、脑组织等部位的病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