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触理念下的容器造型设计分析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40.38 KB
- 文档页数:3
感性意向视角下的产品造型设计论文感性意向视角下的产品造型设计论文【摘要】随着审美水平和产品造型设计的提高,传统产品造型设计的单向性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
所以利用感性意向对用户需求信息进行采集,有的放矢进行设计,实现产品造型设计的转型和创新。
本文对感性意向视角下产品造型设计的特征进行阐述,进而对设计策略进行讨论,旨在推动产品造型设计水平和质量,设计出让受众满意的产品。
【关键词】感性意向;产品造型设计;优势;调查;数据处理在数学信息技术与产品设计、产品制造结合越来越紧密的当下,产品造型设计不单单是为了实现产品的功能,更要体现出使用者的品位、个性、价值观。
产品造型设计已经从功能至上过渡到形式与功能完美结合的时代。
所以,以使用者、受众的感性意向为出发点,在产品造型设计上突出潮流化、人性化、差异化,成为产品造型设计的新趋势。
所以,感性意向视角下的产品造型设计是以市场调查为基础,以数据分析为依据,进而通过多种方法建立模型,得出人们对某项产品设计感性上的认识偏好,以此设计出让人更加满意的产品。
一、感性意向之于产品造型设计的特征产品造型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单向的设计进阶到双向设计,这是由于产品竞争更激烈、受众对产品的要求更高,不再满足于功能的实现,从“产品有什么作用”发展到“什么产品更好”的阶段。
感性意向是人的一种主观上的认识或者是心理暗示,其看不见摸不着,不能被准确描述,但又真实存在。
感性意向在人的潜意识中不是固定保守的,而是随着人的认知、对外界环境变化而不断更替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在人们刚接触到某件新产品时,首先对产品造型进行审视,从视觉、触觉、听觉等感觉方面进行感性认识,对其功能、材质进行分析判断,进而与自身潜意识、审美能力等进行综合考量,得出是否喜好这样的造型。
这一系列过程在大脑中是瞬间完成的,也是对这件新产品的“第一印象”。
所以,利用“第一印象”进行感性意向引导,让受众、消费者对产品造型有认同感,则是感性意向视角下产品造型设计的方向和目标。
56Absrt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al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In order to stand out in the market, many enterprises will work hard on product packaging. Affect consumer’s consumption behavior;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lso closely linked with production, manufacturing costs and so on, affecting the income of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units. In this respec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olve the following three problems: the innovation of design, the practic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of design,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design.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design idea and focuses on the design method.Key words: packaging container; modelling; design idea; method刘志农,吴敏琳(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杭州市 311402)试分析包装容器造型的设计思路及方法Design idea and method of packaging container modelingLIU Zhi-nong, WU Min-lin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在市场中脱颖而出,不少企业会在产品包装上下功夫。
创新型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教学探析摘要:从创造性思维理念出发,通过对仿生创造法、要素交合法、添加省略法、分析列举法等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创造方法的研究,探寻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创新的手段,并提供富于积极社会意义的创新理论,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新颖的新产品。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79-02众所周知,我国的平面设计专业是由包装装潢设计专业发展而来的,包装设计在过去几十年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20世纪末,市场经济大潮带来了平面设计教育的春天,其教学目的与课程设置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装设计逐步变为平面设计学科中的一个专业,因其被认为商业性强,技术、材料的因素多而越来越受到冷落,课程的学时数不断缩水,很多学生直到毕业都不知如何进行包装容器造型与纸盒结构设计。
本文针对这种现状,结合个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将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教学讲授中的问题,着重于基本规律、创新思维等做进一步的探讨和论述,并引起更多包装设计教育同行的关注。
一、课程基本规律该课程主要训练学生的空间设计概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和模型制作技巧。
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创造性思维指导下研究包装容器造型科学设计方法,探寻包装容器造型设计创新的手段,设计要根据具体商品的特定要求,运用创造性设计方法进行合理的、适合目的性的巧妙设计。
首先应加强学生信息获取和系统思维能力的训练。
信息获取的能力及知识积累是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
现代包装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商品包装的更新周期一般在四年甚至更短。
迅速采集包装行业各类信息的能力是现代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包装技术人员更应对企业的生产、产品的开发、设计策划、产品销售网络、市场营销方式等做系统分析及定位。
所以,在包装专业教学中一定要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整体规划能力来安排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对该课程有充分的理解、准备,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并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对教师素质提出较高的要求。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探讨
包装容器造型设计是一门空间立体艺术。
主要以玻璃、陶瓷、塑料等材料为主,利用各种加工工艺在空间创造立体形态。
包装容器造型工艺复杂,形式多变,设计者进行的是一种立体形态的创造过程。
体现包装容器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实践证明,只有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正确运用各种艺术造型设计原理,才能设计出新颖奇特富有个性的好作品。
达到形态与功能形态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一切割与组合
从事包装容器造型设计首先要具有空间立体造型能力,掌握立体形
态的变化规律。
切割与组合是立体造型设计的基本方法。
我们在分析研究包装容器造型时就会发现,许多容器造型是由基本型切割或组合而成。
基本型一般包括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长方体、方锥体六大基本几何形体。
1 切割首先根据构思确定基本几何形态,然后进行平面、曲面、平曲结合切割。
由于切割时的切点、角度、大小、深度、数量等差异,从而获得不同形态的造型。
不难想象,这样可以切割出无数种新的形态。
为了增强立体形态的艺术感染力,然后进一步在几何体边线上作削减或在棱角上作切除修饰,这样抽象的立体形态就有了一定的表情和动感,使处于静止状态的造型赋予了生命力。
纵观国内外一些知名品牌的化妆品造型设计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法国名牌夏奈尔香水的造型设计非常富有个性,基本型为立方体,只有在棱角部位略有变化。
整个造型简洁挺拔极富现代感。
给人一种清澈透明的感觉。
这种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香水自上世纪20年代推出后倍受人们喜欢,延续至今。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造型设计论文(精选4篇)造型设计论文范文篇一在设计城市公共环境的时候,首先要把它理解为城市整体空间环境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脱离城市的分子,要注意系统结构的整体性。
在新中国成立早期,城市环境设计主要关注整体协调性,但是新时期的城市环境设计应该更多地体现人性化的原则,所以在进行环境设计中的造型设计时,要更多地考虑人们的心理特征,朝着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如,增加城市的林荫道,林荫道的造型设计可以更加美观,但舒适要作为首要原则体现出来,而且设计原则必须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以及行为层面相符合。
生理层面主要包括日照、遮阴、通风、湿度、空气质量等自然气候因素,也包括引起人的感官反应的光亮、声响、气味、质地等知觉因素。
传统意义上考虑到整体设计的成本问题,环境设计对于这些因素考虑得不是很多,可以说以往我国的部分城市在这些设计因素上是存在缺陷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这些城市的下水道问题,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
因此,在今后环境设计的整体设计中要注意到这些问题。
二、目前环境设计中造型设计主要体现的因素以及革新的途径造型设计是一个包含范围十分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很多方面,除了我们所讨论的环境造型设计之外,更多的是对具体实物的造型设计,如艺术品、工业产品、室内艺术造型、室外艺术造型。
文章中主要谈论的是适用于整体城市规划的造型设计。
就老北京城来说,原来作为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紫禁城分为外朝与内廷南北两大部分。
在紫禁城前的中轴线上,布置了大明门、承天门、端门及御街两侧的门庑。
从整体上看,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台阁的布置一律以南北中轴线为中枢,以“南向之为善也”为主导方位,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可以说体现了传统的道家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造型设计上也是十分切合这种伦理观点的。
因此在环境设计的造型设计上要追求革新,则可以借鉴古人的做法,将现代的造型设计理论与中国的传统人文理念相结合,在造型设计追求美观的同时体现传统的和谐的观念,体现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容器造型设计期末作业总结一、引言容器造型设计是我在这学期学习高级造型设计课程期间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近五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容器造型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
在这篇总结中,我将会从设计过程、设计作品、反思与收获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总结。
二、设计过程在这门课程中,我充分了解了容器造型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设计过程分为了四个阶段:概念构思、草图设计、设计开发和模型制作。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要求。
首先是概念构思阶段,我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灵感收集,收集了大量有关容器设计的资料和图片。
然后在这些灵感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头脑风暴和创意拓展,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初步的概念。
在整个概念构思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如何拓宽思维和寻找灵感的重要性。
接下来是草图设计阶段,我学会了如何将概念转化为草图,用手绘表达自己的创意。
这一阶段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通过草图设计,我能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设计理念,并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然后是设计开发阶段,我通过制作形状模型和3D软件模型,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转化为实体形式。
这个阶段我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和请教同学,我最终解决了问题。
最后是模型制作阶段,通过风格、板材、工艺的选择以及手工或机械的制作方式的不断调整和改进,我顺利完成了模型的制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模型制作的技巧和经验。
三、设计作品我设计了一款名为“自由之翼”的容器。
这个容器形态独特,具有舒展自由的特点,象征着自由和梦想。
它是由两个翼膀组成,通过可旋转的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每个翼膀都有自己独特的造型和纹理。
整个容器的基调是黑色和金色,非常契合我对自由与梦想的理解。
在设计作品中,我注重了容器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保证了容器既能发挥功能性,又能作为装饰品使用。
我还考虑到了容器与环境的协调性,采用了环保材料和流线型设计,朝向更加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设计。
此外,在设计作品中我还注重观众感官的刺激,通过颜色、纹理和形状的组合,使观众在观看作品时能够产生强烈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浅谈视触觉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长久以来,产品包装设计都是靠视觉形象来引起人们的兴趣。
而事实上,包装并非只是单纯的平面设计,人们的感官都参与着整个购买过程,例如嗅觉、触觉。
关键词:包装设计;多感官;视触觉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8-0066-01一、视触觉的研究(一)视触觉概述作为生活中最普遍的心理现象,视触觉是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根本途径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基础。
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活动,它们经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最终构成一种奇妙的审美体验。
通过视触觉的导入来达到这种审美体验,帮助提高包装设计的视觉传达能力和功能表现,最终的目的是使消费者了解、接受包装的信息,从而决定购买产品。
(二)将视触觉导入现代包装设计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人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挑战。
在这种压力之下,人们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感性要求,越来越多地追求感官、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寄托,强调重视自身的各种感觉。
合理地导入可视的触觉信息,可以使产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一种更加紧密的触觉联系,形成一种互动关系,可以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欲和认知度。
二、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视触觉表现(一)包装材料的视触觉表现对于现代包装设计而言,细腻丰富的材料肌理语言,有时甚至比直观的图形和文字具有更大的感染力。
例如,一些高档红酒的包装会选用木材,木材以自然、温暖的触感被人们宠爱,其天然的纹理和色泽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用木材做红酒的包装材料,能赋予产品古典、感性的美。
材料的肌理拥有视觉和触觉两方面的感官刺激的作用,它通过视觉和触觉将丰富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并唤醒存在于受众记忆中的材料,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实现信息传达的目的。
(二)包装设计中的视触觉表现另一种视触觉表现形式是将包装的产品材质肌理要素,设计在产品的外包装上,使消费者在第一时间获得对包装商品的认知和识别,这种识别是通过包装的视触觉来完成的。
在材料中感受视触的质感美以往由开发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而材料作为消费者接触产品造型的“第一手体验”,对于在材料中让消费者感到独特体验则至关重要。
本文结合材料的特性,从材料的质感、视触觉、视触觉结合材料的设计等方面分析了材料结合视触觉设计带来的质感美效果。
在21世纪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新工艺材料也迅猛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接受程度和审美品位也日益提高,消费者不再只满足于单一视觉冲击带来的刺激,人们对于看不到却能感受到的变化更为敏感和好奇。
材料对于这种独特体验首当其冲,材料是造型主体物质基础,材料也是满足功能需求、体现结构的基本要素,视觉和触觉带来的直接体验和冲击都实现于材料,产品造型通过被触摸或诱发每个人各自的想象等方式形成同时性理解或整合性认识;而产品造型的核心是材质的本身与生活方式的交接,对于器物来说,如何将材料开发方面和视触觉感知融合,思考材料本身的特性,并从不同的角度去发挥它的优良面,形成有感性体验的特殊质感美,并让它与当下的生活方式融合。
材料的质感材料的感觉特性,亦称质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建立在生理基础之上,是人的感觉器官对于材料的综合印象;按照材料的构成特性分为:自然质感和人为质感。
自然质感是产品的材料本身的质感,是材料的成分、物理特性、化学特性、表面肌理等的集合。
自然质感是材料天然真实性的价值体现,自然质感常常会带给人们自然纯朴、纹理别致、轻松舒适等感觉;对于当下压力丛生的现代生活来说,质朴醇厚的自然气息十分重要,人们有时并不追求形式工艺复杂的设计,所以木材、羊毛、亚麻布、陶器等自然质感的使用在日常设计中也很常见。
人为质感是有目的的对于材料进行技术性和艺术性加工处理,使得其具有材料自身非固有的表面特征。
人为质感突出了人为的工艺性,强调工艺美感和技术创造性。
现代社会的高科技发展下,通过电镀、表面涂覆、蚀刻、喷砂、切削、抛光等不同的表面处理工艺,人为质感的运用实践在设计中可以获得材料的不同表面特性,即大量的同材异质和异材同质。
触得到的“味道”——香水容器造型设计的新特点作者:吴頔毕海波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10期摘要:纵观香水容器发展历史,造型工艺日趋精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名牌香水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而香水瓶型的设计也成为搏人眼球的重要卖点。
在当前,怎样的设计可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或者什么样的瓶型可以更精准的诠释香水本身,成为瓶型设计师们研讨的问题。
关键词:香水瓶型;设计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0-0326-01高品质的香水总能成为时尚的宠儿,现今香水已不止是单纯的“嗅觉”营销,已经衍生出另一种卖点——容器造型设计与香氛的完美结合。
直到19世纪末,香水还是放在普通的容器里面,香水师们就在家里把香氛装进瓶子,或者让顾客在挑选香水的同时再选择一个容器。
这样就要求商店里面有大量美丽的瓶子出售,以满足个人的不同需要。
可是当现代化生产开始时,就必须考虑香水在工厂里装瓶了。
瓶子的设计目的也相应变成了吸引那些有潜在购买欲的人。
瓶子的外观是决定香水销量的相当重要的因素,现在大的香水公司都雇有顶级的香水瓶设计师,有些是公司专用的,更多的是自由职业的设计师。
而面对消费者的诸多需求,现代香水瓶型也呈现出新特点。
一、设计手法上注重细节表现现有的香水瓶再不是传统意义的普通容器了,而更注意细节的展示。
香水瓶是个三维立体的容器,在瓶盖、瓶身、底座各个部分都可“大做文章”,很多品牌利用“细节”这个优势表现产品特性。
例如迪奥的MISS DIOR淡香精,在瓶口的传统方口设计上加上了展示女性温柔的蝴蝶结,在芸芸众“味”中,人们可能记不住其味道,但是却会记住在瓶口被强调的蝴蝶结。
另外,在瓶底的部分又承接了迪奥时装常用的图案——“千鸟格”,用磨砂与凹陷加强对比,在使用其香水时得到了触感的享受。
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小细节都在香水瓶型领域掀起不小的MISS风。
再如Vera Wang Princess的花果香调香水,整体瓶型犹如一枚心型戒指,重心式的造型更吸人眼球,刻花玻璃切面,散发出深紫紅色的闪烁光芒,每位公主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珠宝,Princess的瓶口也有一顶珠宝皇冠的加冕,皇冠瓶盖下镶着一指纪念金环,使用者可以摘下当做指环佩戴,起到了与消费者互动的目的。
浅析包装容器造型的基本设计思路作者:王可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8期【摘要】容器造型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容器的造型进行综合构思与表现,能有效体现设计人员的综合应用能力。
容器起源于生活需要,基于一定的技术手段,故其造型的设计思路也要自生活中提炼。
本文以设计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包装容器的造型基本设计思路进行了梳理和简要解析。
【关键词】包装;容器;造型;思路中图分类号:TB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9-0187-01容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千百年来,不同文明中的人们设计制作了大量的各种容器,可实用或可观赏,也有二者兼而有之。
容器的内涵很广,一般说来具有内部空间、能容纳或装载物质的造型实体都可归入容器的范畴。
从形态上来说,锅碗瓢盆、坛坛罐罐都是容器,以材料之不同,容器有玻璃容器类、竹木类、陶瓷类、金属(合金)类、塑料类、皮草类、还有纸容器等等。
根据用途和所盛装物质的不同,容器也可分为酒水类、化妆品类、食品类、药品类、化学实验类容器等。
在装潢艺术设计行业和包装设计中,通常以指酒水类、化妆品类的容器为主。
容器有使用价值,具有物理意义上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容器造型设计以其多姿多彩的变化性和艺术性来展现形态美和与设计主题相关的象征性意义。
包装容器设计的既要适应社会的实用性又要满足人类社会对美的需要,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同容器设计丝毫不为过。
功能第一、造型紧随功能的需要而表现,容器造型的设计,是装潢艺术设计人员、包装设计师的重要能力,本文以笔者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包装容器造型的基本设计思路进行简要解析。
一、容器造型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源泉容器通过与人的手臂等部位接触,直接服务于人类的生活,故容器造型设计与人机工学、与环境关系密切,是科学的产物;其设计的基本要求,首先必须保证容器使用功能的实现。
有功能,外观形式才有意义,容器不一定需有精神意义上的生命、但必须具有完善的物理意义上的生命——使用价值,这是包装容器设计的最基本要求。
容器瓶造型设计理念容器瓶造型设计在产品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为了使容器瓶有美观的外观,更重要的是通过造型来传达产品的理念和品牌的特点。
以下是我对容器瓶造型设计的理念的探讨。
首先,容器瓶的造型设计应该能够让消费者一眼就能够识别出产品的特点和品牌的形象。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容器瓶的造型应该与产品的功能和特点相符合。
例如,如果是一款体育饮料,容器瓶的造型可以体现出活力和运动的元素,让消费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另外,容器瓶的造型还可以通过运用特定的线条和形状来传达品牌的形象和理念,例如,一款时尚女性品牌的容器瓶可以采用曲线流畅的造型,传递出女性柔美和优雅的形象。
其次,容器瓶的造型设计应该注重与整个产品系列的协调。
在一个产品系列中,容器瓶的造型设计应该有一定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这样可以增强产品的整体形象和品牌的辨识度。
例如,某个品牌的洗发水产品系列,容器瓶的造型设计可以采用类似的线条和形状,同时可以在细节上进行一些巧妙的变化,从而实现整个产品系列的协调和统一。
此外,容器瓶的造型设计还应该注重人体工学原理。
容器瓶的形状对于使用者的体验和便利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容器瓶的造型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使用者的手感和拿取的方便程度。
例如,容器瓶的握把部分应该符合人手的握持形态,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和方便。
另外,容器瓶的开口部分也应该符合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提供便捷的倒注和使用体验。
最后,容器瓶的造型设计应该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因素。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容器瓶的设计也应该注重可持续的发展。
例如,容器瓶的造型设计可以尽量避免使用过多的包装材料,减少资源的浪费。
另外,容器瓶的造型设计还可以注重可回收性和可降解性,方便后续的环保处理。
综上所述,容器瓶的造型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观和实用,更应该能够传达产品的特点和品牌的形象。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注重与产品功能和特点的呼应,与整个产品系列的协调,考虑人体工学原理以及环境保护的因素。
勺子设计中的视、听、触、嗅、味五觉探究花睿英【摘要】勺子,作为历史最为悠久的用餐工具,除了能喝汤盛饭以外,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历史文化和工艺技术水平.勺子设计需要创造出视觉、触觉、味觉、听觉和嗅觉的五感设计,让人们体味餐桌上的文化意韵.时代发展至今,单元知觉早已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知觉需求,所以对于设计者来说,将五觉元素和谐统一地运用,设计出具有五觉元素的作品是目前我们要探索的问题.【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7(039)012【总页数】1页(P39)【关键词】勺子设计;五觉【作者】花睿英【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大连 1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3据史料记载“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作物品种主要是水稻和粟,这两种谷物的烹饪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粒食,加上水煮成粥饭即可食用。
热腾腾的粥饭,特别是半流质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用中介器具,于是最简单的勺子便被发明出来了。
”“因为有了迫切的需要,于是人们随手捡来兽骨骨片或蚌壳”[1]。
这个时候的勺子外形很简单,基本上就是随手捡来的贝壳绑上木棍或者有凹槽的骨片。
从勺子的雏形上来看,最早的勺子基本上不经雕饰,谈不上什么设计,就是用来喝汤盛饭的,能够让人们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是其主要目的,所以最初勺子设计的首要功能是给使用者带来味觉感受的单元感知。
“视觉被认为是人类知觉中最重要的感觉,在哲学和美学中对视觉的关注也是其他知觉形式所望尘莫及的。
”[2]从勺子的制作材质和外形上来看,我国勺子的设计先后出现了扁柄尖叶形、长窄柄舌形、尾宽舌形等多种外形和铜制、木质、瓷质、银质、不锈钢、塑料等材质,下面我们就从我国的不同历史时期,勺子的几种材质和外形来看勺子设计对视觉、触觉等知觉的关注和发展。
2.1 视觉2.1.1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除了原有的骨质勺子以外,铜制的勺子开始盛行,勺子外形从早期宽柄圆头形逐渐转变成尖叶头扁柄形。
视触理念下的容器造型设计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提高以及消费市场的成熟,人们对产品精神层面
的要求日益看重。
由此容器造型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舒适实用的功能性需求,更趋于注重个
性化的形态表现、情感层面的交流和沟通。
文章从视触理念角度研析容器造型设计,突破
传统固有的思维模式,从结构形态和材料肌理等角度,探讨容器造型设计真正融入视触觉
质感设计后所带来的独特质感体验。
关键词:视触觉;容器造型设计
容器指的是盛装产品的立体造型器具,如瓶、罐、盒等,主要的功能是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促进销售。
其中容器造型设计涉及到立体造型形态、内容物性质特点、实用功能等多种因素,是这些物质功能的集中体现。
与此同时,容器造型设计也具有
精神功能,即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功能需求首先在人们对造型的
“第一手体验”——视触感知中实现视觉、触觉的双重感知,完成对于容器造型结构的功
能特性和材质肌理的情感交流互动。
首先容器外观结构造型特点、比例大小、色彩倾向等
特点,是对消费者视觉感受最直接的刺激,其所传递的信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感受,
视触理念在结构形态造型上的体现,可以同时兼顾坚硬厚重和柔软轻盈等多种感觉的实现,打破传统单一结构形态造型,更多的思考和人们的情感沟通,从视觉上打开容器造型设计
的第一步,在视觉质感上给予结构形态独特的体验感受;包装容器的材质、肌理、使用的
手感则属于触觉质感体验,视触理念在材质肌理层面上的实现就更为直观可感触,尤其是
在当下新材质层出不穷、新工艺愈发精炼,对于容器造型设计的材质肌理的设计可能就越
丰富,材质和视触觉感知带来加倍的感性冲击或是完全反转的好奇体验,都是对于容器全
新的记忆和互动体验。
一、视触质感理念实现造型形态上的沟通互动
容器所盛装的产品,其形态有液体、气体、固体、粉状、颗粒等,其特性有怕压挤或
不怕压挤,有容易挥发和不易挥发等。
所以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形态与特性,对于包装
设计材料和造型的要求也不尽相同,需要针对这些要求,分别采用不同材料、形状、特点
的容器,因而造型形态设计首先要满足的特性就是符合产品特性和功能性,符合使用的便
利性是建立在设计者对商品特点、使用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在实现功能和产品特性要
求的基础上,融入视触质感设计理念势在必行,因为人们对包装设计容器造型的要求,已
超出物质需要的范围,很多容器以美感需求为第一出发点,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更多
的带入视觉、触觉上的设计感,在有形的形式存在上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容器的结构形态
融入视触质感理念,会通过被视觉吸引和触碰诱发每个人各自的想象等方式形成同时性理
解或整合性认识,对于容器形成全新的情感交流。
当设计遇上容器造型,当视触质感注入
结构形态,当视触质感诱发情感交流,容器视觉语言由此变得丰富立体。
容器造型形态与
艺术个性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无论容器造型结构形态是坚硬稳重还是柔软简洁,在
视触质感的设计中都能得以实现。
坚硬稳重如日本大阪设计公司Metaphys设计的“Ienami”看上去就是一些微型陶瓷小别墅,配有屋顶绿植花园,里面可以培养些多肉苔
藓等植物,在配上些动物微缩模型看上去格外生动。
“Ienami”共有四款户型,其建筑造
型也略有不同。
细腻柔软的苔藓和植物,有四个变化:巷、广场、隧道和曲折,每一个独
栋洋房绿植盆都是一个精致的缩微景观。
这组容器Ienami花盆由白色石粉做成,灵感源
于日本盆景艺术,花盆采用了现代的住宅概念,每款大致占据边长为10厘米的一个立方
体空间,在结构形态中与普通花盆并无太多不同,而是在细节中融入视觉质感设计,就带
给人们熟悉并向往的环境感,实现了花盆的全新体验感和情感沟通。
“遇见花开”系列陶
瓷容器在结构形态上的视觉质感也给人以独特的感受,基于陶瓷的特性模拟书籍开合的状
态或者有机平衡的自然肌理,独特的容器设计语言诠释了饱满的艺术观念,其中纯粹简洁
的造型,单色淡雅的材质,淳朴沉静的质感,搭配多肉植物亦或是鲜花,给容器勃勃生机,赋予容器空间生命和灵性,于有限的空间结构里创造了无限。
柔软的结构形态在视觉质感
也给人以简洁、温和舒适的质感,例如来自于日本的设计师藤原敬介(keisukefujiwara)设计了一套非常精致的花瓶系列作品,摆动起来就像是飘落的花瓣一样。
水滴形状的容器
是由钢材制作而成的,由于花瓶底部内侧重力的原因,球形的底部可以稳稳地站立。
而一
旦在花瓶中插上花,花瓶就会自然倾斜。
随着花瓣的凋落,花瓶又会有轻微小幅的摇摆。
镜面的渐变色设计更是增加了花瓶的亮度。
生活中不光有功能,视触质感带来的结构上的
创新设计,给人们日常容器的使用依然添加了一份即兴和冒险。
二、视触质感理念结合材质肌理诱发情感互动
容器造型设计除了通过结构达到空间的效果,同时还通过对于容器材质肌理的设计增
加其艺术感,富有肌理的二维和三维体验,让容器产生超越结构形态本身的意义。
而对于
材料的触觉感知设计会产生加倍感性的效果亦或反转的冲击效果,相对于视觉直接的结构
变化,人们更敏感于看不到却可以感受到的变化,并追求这种变化带来的好奇和刺激感,
触觉感知对于容器材质肌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容器的核心是材质的本身与生活方式的交接,让材质肌理与当下的生活方式相融合,通过触觉质感设计感知容器材质细腻的肌理质感变化,产生和容器的情感共鸣。
而如今的容器设计领域中,材质与肌理的选择愈发丰富。
跨
领域的新材料和创新精湛的新工艺丰富了容器材质肌理的设计,建筑材料——水泥、沙子、大理石等在容器造型中实现新的美感,布艺、玻璃、木质与陶瓷等组合材质的容器造型也
层出不穷,合适的.材质肌理使用恰当时,触觉理念设计的融入使容器达到实用与灵动的
完美合一。
当人们触碰到古朴或现代、粗犷或细腻的质感变化时,情感上诱发或冷漠或柔
情的共鸣,一方面会加深视觉感知带来的感受,指尖上的温度和厚重感会完善容器的整体
体验,本真自然特殊的材质美感无法替代。
另一方面,当视觉认知与触觉感知相反产生反
转效果时,打破了认知当中的印象时,可以形成新的感性设计,最大程度放大好奇和新鲜感。
当简洁有力的造型加上特殊细腻的材质肌理,当视触觉理念融入容器造型设计,营造
与众不同的容器造型氛围。
如以色列设计师ShiraKeret采用卡雷拉大理石材料制成的Monolith系列盘子和容器,在其表面上有着本真自然侵蚀形成的独特纹理效果。
自然界的水力侵蚀过程需要成千上万年的时间,而ShiraKeret在制作这些餐具时采用了高压水切
割机。
将这一过程压缩至几秒钟时间。
这些盘子和容器原本只是矩形和圆柱体的石块,通
过控制不同速度的切割,最终形成设计师心目中的理想形态,形成浑然天成质朴的容器设计,在每一件器物上都刻画出独一无二的纹理特征。
视觉质感和容器造型设计中结构形态
的结合,在视觉上首先吸引眼球,容器的结构形态产生的视觉质感反应在认知里,诱发好
奇心和感性,带来沟通互动性,引起下一步触觉质感的触碰;触觉质感与容器造型设计中
材质肌理相碰撞,触摸容器材质肌理的触觉质感,首先会完善视觉质感的完整程度,在认
知中从平面走向立体,触觉质感无论是带来加深认知的感性互动亦或是反转认知的冲击效果,此时在情感上的互动交流已经实现,引发消费者更深层次的记忆和情感共鸣。
视觉质
感和触觉质感在容器中的实现是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重视消费者身体感官特性的
实际需求,赋予容器造型更深层次的内涵,不只是为设计而设计,而是真正的使“物”与“人”达到完美结合的状态——物为人用、人为物悦。
因此从视触感受角度研究造型设计,有助于加强容器功能特征与美感协调性,更方便人们生活中使用。
视触质感理念在容器造
型中的实现是艺术与生活的契合点,摒弃了人们对容器只为实用或只为装饰的传统观念,
突破了传统固有的思维模式,从造型形态和材料开发方面结合产品属性,真正实现“视触”独特体验,使其功能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形态之美,使产品更富人性化,从而更具竞争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