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微波图象传输系统
- 格式:doc
- 大小:624.50 KB
- 文档页数:11
PT609微波图像传输系统1、系统简介PT-609微波图像传输系统,采用0.9G――2.4GHz微波传输音视频信号。
PT-609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功率有100毫瓦、200毫瓦、700毫瓦、1000毫瓦、3000毫瓦、5000毫瓦,每种型号设备的功能、输出方式都完全相同,只有发射功率、传输距离、发射机体积和工作电流不同。
由于选用了较高的频率,而且采用FM工作方式,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图像十分清晰稳定。
在无遮挡情况下,最远可以传输70公里。
PT-609与CR-485无线数字指令收发系统相配套,可以构成一套完整的图像传输与控制系统。
该系统主要适用于以下场合:1.银行监控联网;2. 110报警指挥中心对城市重点场合和部门的治安监控;3.公安、武警通讯指挥车或作战抢险指挥中心;4.交通监控及电子警察,收费站监控系统;5.油田及矿山的重要现场监控;6.重要仓库、码头、旅游景点监控;7. 森林防火;PT-609的工作频段主要有三个,即L波段,S波段和Ku波段。
三个频段的频率范围为: L波段 0.9-1.8GHzS波段 2.2-2.4GHzKu波段 10.95-12.7GHzPT-609的工作频率和功率根据具体使用场合来确定。
2、产品说明质量等级:民用级产品质量承诺:由台湾生产的PT-609微波图像传输系统,自购买之日起一年内保修。
技术指标:PT-609远程发射机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 0.9-2.4GHz2.发射功率: 100mw-5000mw3.输出阻抗: 504.输入视频: 1V峰-峰值5.输入音频: 0.1-1.0V峰-峰6.工作电压: 12VDC7.工作电流: 300~3000mA/12VDC8.调制方式: FM9.调制指标: DG5%,DP≤5°,PGS≥710.调制带宽: 27MHz11.视频制式: PAL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科技园区辉煌国际6号楼367室邮编:100085 第1 页共 4 页12.环境温度: -40~+55°C13.输出接口: BJ-120接收机技术指标1.输入频率: 0.9-2.4GHz2.输入阻抗: 753.输入电平: -65-- -35dBm4.中频带宽: 27MHz5.噪声门限: 6dB典型值6.视频制式: PAL7.去加重 : CCIR405-1 625行8.视频输出: 1V峰-峰值9.频率响应: +1- -2dB(10KHz-5MHz)10.工作电压: 12VDCPT-609图像传输系统标准配置:1)PT-609 微波发射机 1台2)微波接收机 1台3)天线 2个3、系统安装与调试系统连接框图如上图所示,摄像机到发射机视频输入端口的电缆和接收天线到接收机之间的电缆建议选用75-5同轴电缆,长度由用户根据需要来确定。
实验一无线通信系统(图像传输)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无线通信(图像传输)收发系统的工作原理;2、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a)测试发射机的工作状态;b)测试接收机的工作状态;c)测试图像传输系统的工作状态;d)通过改变系统内部连接方式造成对图像信号质量的影响来了解各电路模块的作用。
三、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是通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将已调波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给天馈系统,发向对方或转发中继站;接收系统再将空间传播的信号通过天线接收进来,经过某些处理(如放大、变频)之后,送到后级进行解调、编码等。
还原出基带信息送给用户终端。
为了使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同时工作,并且了解各电路模块在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实验箱中的天线模块和摄像头及显示器,使得发射和接收系统自闭环,通过图像质量来验证通信系统的工作状态,及各个电路模块的作用和连接变化时对通信或图像质量的影响。
以原理框图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各部分的功能与作用。
摄像头采集的信号送入调制器进频率调制,再经过一次变频后、滤波(滤去变频产生的谐波、杂波等)、放大、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经过空间传播,接收天线将信号接收进来,再经过低噪声放大、滤波(滤去空间同时接收到的其它杂波)、下变频到480MHz,再经中频滤波,滤去谐波和杂波、经视频解调器,解调后输出到显示器还原图像信号。
四、实验仪器信号源、频谱分析仪等。
五.测试方法与实验步骤(一)发射机测试图1原理框图基带信号送入调制器,进行调制(调幅或调频等调制),调制后根据频率要求进行上变频,变换到所需微波频率,并应有一定带宽,然后功率放大,通过天线发射或其它方式传播。
每次变频后,会相应产生谐波和杂波,一般变频后加响应频段的滤波器,以滤除谐波和杂波。
保证发射信号的质量或频率稳定度。
另外调制器或变频器本振信号的稳定度也直接影响发射信号的好坏,因而,对本振信号的质量也有严格的要求。
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图像传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往往会受到距离、线缆质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速、无线、高质量图像传输的需求。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利用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高效、稳定的图像传输。
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基于微波射频技术,通过将能量转换为电磁波进行传输,实现对被传输图像的无线供电和传输。
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需要使用电缆连接传输设备和显示设备,限制了图像传输的范围和灵活性。
而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则可以通过射频信号无线传输能量,并实现对远距离的图像传输,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的自由度。
在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中,主要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
发射端利用微波射频技术将电能转换为电磁波能量,通过天线将电磁波能量无线传输到接收端。
接收端通过天线接收到无线传输的电磁波,再将其转换为电能供电给显示设备,并将图像信号传输到显示设备上进行显示。
整个过程实现了对图像信号的无线传输和供电,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实现无线传输和供电,解除了传统有线传输所面临的距离、线缆质量等限制。
其次,由于电磁波可以穿透墙壁等障碍物,因此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对远距离的传输,适用于各种不同场景和需求。
此外,该系统还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速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对高质量、实时传输的要求。
然而,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由于电磁波能量的传输距离较远,会受到能量衰减和干扰的影响,可能导致传输效果下降。
其次,射频技术需要有较高的功率,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辐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此外,无线微波能量供电的图像传输系统还面临着传输速度、带宽、成本等方面的挑战,需要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改进。
Hairwer®(海勒威尔)DVS6506点对点(TS流)数字微波传输系统一,系统简介:Hairwer(海勒威尔)DVS6506四通道ASI(TS流)点对点数字微波传输系统可以将四路ASI 码流经过高精度PCR校正后调制成一路宽带微波信号通过空中发送至远端,特别适用将数字化后的自办节目或精彩节目远距离地区联网。
支持全向发射实现星型链路的一点发射至多点接收。
数字化传输符合高质量图像传输的要求,可达到广播级的传输质量。
全实时传输,无延迟。
主要应用于电视台之间的新闻节目传输,广播电视演播厅与发射台之间传输。
根据用户定制要求,该系统目前传送四通道ASI(TS流)信号(准备传输6路),未来可以根据需要升级到6~8路ASI(TS流)信号,同时要求信号接收端每个ASI(TS流)信号提供四路相同的输出。
主要特点◆符合SMPTE259M,SMPTE297M,SMPTE310,SMPTE305(SDTI)标准◆输入支持包突发模式MTS,恒定MTS 。
◆高精度PCR校正,平均PCR抖动通常保持在20~60ns◆先进自适应技术,使用时无须调节◆工业级设计,可靠性高1、能否正常传输今后的DTMB单频网信号(今后可能会在前端增加单频网适配器插入SIP信号)?2、发送端调制模块的制式以及是否可以捷变频?3、接收端解调模块的制式以及是否可以捷变频?4、微波发射系统是可以工作在多大带宽?设备连接示意图;(这个将来就要用6路拉二,设备介绍:1,发射端室内机前面板示意图;后面板示意图;改6路接口介绍:ASI输入端:BNC接口输入路数: 4阻抗: 75Ω输入电平:>380mVP-P输入自动电缆均衡:>250m输入反射损耗:>16dB接地端口;M34RU机箱;重量:约5.5KG外形尺寸:484(宽)×176(高)×300(深)mm3电源:50HZ交流180V-240V工作环境0~50℃输出阻抗(发射机和电缆为50Ω)?输出电平(功率)调节范围?2,接收端室内机前面板示意图;后面板示意图;改6路接口介绍:ASI输出端:BNC接口输出路数: 4*6阻抗: 75Ω(调制器要求输入是50Ω,同样输入接口也是50欧姆)输出电平:800mVP-P±10%(要求每端口输出均能达到)上升/下降时间:<0.8nS最大抖动:<0.2UI输出自动电缆均衡:>250m接地端口;M34RU机箱;重量:约5.5KG外形尺寸:484(宽)×176(高)×300(深)mm3电源:50HZ交流180V-240V工作环境0~50℃3,发射功率放大器技术特点该机器设计应用于0.47GHz-2.7GHz频段的功率放大,可根据用户要求软件升级的情况下适应任何调制方式的无线信号传输,宽频带设计优化可用在大型的3G通信、MUDS、MMDS发射系统的备用设备、宽带放大设备、中继设备等。
应用科技U P’S电源在玻纤池窑D C S控制系统巾的应用刘楷斌(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重庆市400082)睛羁分析uP s电源供电在玻纤池窑D CS控制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提高U PS电源供电的安全}生和可靠性。
张键词】U P S电源;应用;问题;D C S;玻纤池窑1引言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中国玻璃纤维生产企业的前3强,公司目前有十几条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其池窑控制全部采用D C S系统,我公司近年来投产的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规模达到了年产近10万吨,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规模的扩大,对D C S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越来越高,D C S控制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已非常高。
U PS电源是D C S控制系统供电的核心设备,U PS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高低,对D C S控制系统有较大影响,这点往往容易被人忽略。
如何确保U PS电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U PS电源应用1)市电正常情况匿[]蛩趣夏至王两耻巧霹}累绸2)市电异莆隋况菠?眨匾豆困叫卫矍题巫}吨匿量羞垂鲴3)UPS电源故障情况匝鹫发霉扣殴嗯源亨亨蹰桓亟!j垂羽控制系统供电出现中断的事故,给玻纤池窑的生产作业造成大的影响。
上,‘卜呸予砭蜓在应用图I J’是玻纤池窑D CS控制系统中比较常见的供电方式,1)市电正常情况雨哥寸阐殍可西厨吨瓣绸匝重卜匡豳旦S电瓣迹夔至互暖霍H重蔓j垂豳2)市电异常情况医堕扭鱼凋面0阿0争移曩箩—着;绸匮麴理副;刿FS覃厨岖巫蟹磁魄噩缌匝硇百耵醪龟厨书礤圈匣冱纳雨功罨1秘蚕—咂!堕巳墨电遵童墨虱—垣堕垂纽匝电重壅蔓卜《甄理覃可覆夏强■塑耍豆通渡壹躏—研S焉;绸因U PS电源的性能问题,1#机与2#备机不能并联运行(冗余),不能进一步提高U P S电源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1撑机U PS电源出现故障,2撑备机U PS电源可能出现不能通过1#机旁路向D C S系统正常供电,造成D CS控制系统死机,绐玻纤池窑生产造成大的影响,我公司在实际使用就出现过类f以故障。
森林防火之微波传输解决方案一、监控系统概述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林业重要灾害之一,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发生,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灾害发生具有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
针对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的实际情况,推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完整解决方案,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森林防火救灾监控的管理水平。
由于林区地形条件很复杂,不适用通常的有线传输模式,本方案将采用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将远端的实时画面通过微波传到森林防火监控指挥中心,监控中心指挥人员可通过监视器看到林区现场的时实连续画面,一方面不仅减少了护林工作人员的巡山次数,另一方面还可为林区的防火防虫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在森林火灾发生时,通过该系统能第一时间掌握火情,不仅为现场防火指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而且更重要是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将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不但保护了国家森林资源也减少了森林火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系统设计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应具备六大特点:监控范围大;全天候监控;无线传输;太阳能供电(阴雨天最少保证24小时);避雷接地安全可靠;前端设备工作状态中心监控。
1、监控点的选择,首先摄像机应安装在森林制高点,要求视野宽、无障碍、监控面大,尽量少设监控点,并尽可能使得每个监控点监控覆盖的森林面积最大,如无法回避有死角,可增加监控点。
2、监控点要全天候工作,这就需要选择摄像机时应选用红外敏感型彩色转黑白摄像机;镜头应选用日夜两用型镜头,并且3KM外能看清人物活动;云台要求选用螺杆传动的室外一体化云台,为了减少远距离图像的抖动,摄像机的安装也要确保牢固稳定。
3、由于森林防火监控自身的特点,传输方式不可能采用有线或光缆。
因此应首先考虑无线微波传输方式,无线微波传输方式施工方便,造价低廉,图像实时传输、清晰,传输频率可选L波段、S波段、Ku波段,并且可根据传输距离的远近、现场自然条件的不同,其功率的大小可以按要求配制,在遇障碍物阻挡的情况下,可采用微波中继(图像/数据)系统。
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微波图像传输、无线指令遥控系统在电视监控中应用电视监控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并且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益。
在电视监控工程中,经常遇到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不在同一地区情况,如金融系统的管理支行要监控各个储蓄所网点;公安系统的道路道路监控等。
由于监控点和监控中心不在同一地点,因此常用的闭路监控已不适用。
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有:电话线传输;无线传输和光线传输。
电话线传输由于受带宽的限制,图像不能时时;光纤由于造价高、施工难度大,不适用一般工程;无线传输其图像时时,费用底,维护方便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一领域。
一、微波图像传输、无线指令遥控系统1、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微波图像传输系统利用L波段将图像、声音和报警从监控点传到监控中心,它能传输50公里,图像时时清晰、声音清楚、报警准确;系统功率小(最大1瓦)、传输方向性强;系统体积小、安装简单、维护方便。
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系统指标:一、图像发射机:1、传输频率:l波段 1.0ghz---1.8ghzs波段 2.2ghz---2.8ghzku波段10.75ghz---12.75ghz2、射频带宽:b=20mhz3、调制方式:图像—fm,伴音—fm—fm4、调频频偏:△fp-p=16调制方式5、微分增益:3db6、微分相位:3°7、视频输入:1ⅴp-p/75Ω8、音频输入:0.5vp-p1600Ω9、输出阻抗: 50Ω10、功率: 30db-33db11、体积: 150x60x5412、传输视距: ≤50km二、天线1、天线增益: l波段21dbs波段24dbku波段34db2、驻波比: ≤1.53、极化方式: 圆极化线极化4、带宽:20mhz三、滤波放大器1、高频增益: ≥35db和60db2、高频噪声系数比:≤1.5db四、接收机1、接收系统: vs=10uv(rm=50Ω)2、接收调频门限:c/n≤6db3、视频信噪比: s/n>40db4、微分增益: 3db5、微分相位:≤2°6、色度/亮度时延差:≤10us7、音频响应: 25hz--15khz8、接收机输入端:dc+18v9、接收机电压: ac160v--ac240v10、体积: 142x50x272、无线指令遥控系统:无线指令遥控系统是对摄像机、云台、镜头等的远程遥控。
JoMobile HD系列无线图像传输系统采用了多项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包括频域均衡技术(SC-FDE)、乘积码编译技术(TPC)以及多种空间及时间分集技术,使JoMobile HD系统具有接收能力强、频谱效率高、覆盖范围广、抗衰落能力强、绕射能力强等优点。
JoMobile HD系统能够在高速移动中、在有遮挡条件下、实现D1画质高清晰度的实时图像传输,在一般城市条件下,车载发射机可以传输10~30公里,单兵发射机可以传输2~5公里。
JoMobile HD系统具有以下的特点:λ--超高频谱效率: 2.67MHz/2MHz/1.2MHz带宽可选,可实现3.5Mbps/2.6Mbps/1.5Mbps传输速率;λ--支持多路接收模式:一台接收机可支持2路独立视频传输;--HD的软件无线电工作系统可支持频谱扫描,系统可实现低成本扩展;λ--兼容多种视频格式:MPEG2支持数字输出,利于网络传输;λ--传输加密:128位AES扰码加密,避免非法接收;λ--支持高速移动传输;支持非视距传输。
JoMobile HD系统通常由发射机、接收机(基站组成)。
如下图可有多种工作模式。
(指挥车~指挥中心通信模式)(单兵~指挥车通信模式)(多中心接收模式)(中继接力传输模式)重大活动安保解决方案我们根据国内重大活动的通信保障实际需求,提出采用JoMobile HD系统,多基站、多点覆盖重大活动全程的解决方案。
整个系统采取设置沿途基站、以装备多频点车载发射机为主、装备应急单兵发射机为辅的方式,实现对重大活动全过程、全角度覆盖。
省际覆盖应用案例久华信成功实施了国内两个全省无线图像传输覆盖项目。
这两个项目也是截至目前仅有的两个全省覆盖项目——JoMobile HD系统一直配备到县属公安通信部门,并通过公安三级网汇接到省级指挥中心。
某省无线图传系统,需要在移动、非视距的条件下,将各县市、地州车辆现场采集的语音、图像,实时传输到各级指挥中心,实现高清图像播放、录制等功能,为突发应急事件的指挥提供帮助。
目录第一章、背景介绍 (2)1.1、前言 (2)2.2、公司简介 (3)第二章、投标产品技术说明 (5)2.1、总体要求 (5)2.2、系统功能 (5)2.3、DR3000无线高清晰度视频实时传输系统组成 (7)3.4、系统接口技术指标: (9)第三章、系统设备配置 (11)第四章、系统设计依据 (12)第五章、实施计划 (13)第六章、售后服务 (16)(一)、售后服务体系框图 (17)(二)、售后服务计划安排 (17)(三)、保修期内的维护内容、费用和范围 (19)(四)、保修期满后的维护内容、费用和范围 (20)(五)、其他服务承诺 (21)(六)、终身服务 (21)第七章、培训计划 (22)(一). 培训目标 (22)(二). 培训项目 (22)(三). 培训计划 (22)第一章、背景介绍1.1、前言公共安全重大突发性事件一般包括:战争、地震、台风、洪涝、特大交通安全事故、飞机失事、火车出轨、客轮遇险、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民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特大事故、生物恐怖事件、山体崩塌滑坡、井下透水/瓦斯/坍塌、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特大事故、特大急性中毒、重大疾病与突发性疫情、重大环境污染、聚众械斗/骚乱/暴乱/叛乱、邪教活动、核泄露事故、网络黑客事件、其他特大安全事故等。
这类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共同特点一是突然性,二是没有预见性或难以预见。
因此我们必须在平时制定相应的应对预案,以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监控;除避免事件发生外,一个重要目的是:对突发事件顺利实施应急救援和监控。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是应急救援预案设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保证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处理所必须的硬件。
只有在一个有效、高速、安全的现代信息网络上才能实现快速反应,从而达到应急指挥和监控的目的。
将图像监控系统安装在可以高速移动和机动的车辆或飞机上,这就将应急指挥的监控范围和应急程度大大提高,由无线数字图像传输电台组成的车载图像传输系统,主要目的是用于应急指挥中心对移动车辆同应急指挥中心的数据、语音和图像实时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