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义勇军进行曲》想到的-1500字
- 格式:doc
- 大小:25.03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具有强烈爱国主义色彩的歌曲,广泛用于国家重要场合,如升国旗仪式、国家领导人参加活动等。
以下是一些人们可能对中国国歌的感想:
1. 庄严威武:《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旋律庄严威武,给人一种强烈的爱国感。
歌曲在庄严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荣誉的承诺。
2. 历史记忆:歌曲的创作背景与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有关,表达了当时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抗日英勇战斗的决心。
听到这首歌,有些人可能会联想到那个困难而坚强的历史时期。
3. 国家团结:国歌是国家的象征,而这首歌曲传递了国家团结一致的信息。
在国家庆典或重要场合,人们齐声高唱国歌,展现出团结一心的力量。
4. 骄傲自豪:听到国歌时,一些人可能会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这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致敬,也是对国家强大和繁荣的表达。
5. 个人经历:对于一些人来说,国歌可能会与个人的特殊经历和回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学校、军营或其他国家重要场合高唱国歌的经历。
总体而言,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在其庄严的音乐氛围中,激
发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文化符号之一。
感受和理解国歌通常是深受国家文化和历史情感影响的体验。
《义勇军进行曲》读后感篇一《义勇军进行曲》读后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澎湃的力量。
《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无数次在重要场合奏响的歌曲,每次聆听,都让我感慨万千。
也许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只是一首普通的国歌,但对我来说,它承载的是无数中华儿女的热血与梦想。
我觉得,它就像是一把火炬,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还记得第一次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可能还不太懂其中的深意。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了解到我们国家曾经遭受的苦难,我才真正明白了这首歌的分量。
那一句句歌词,仿佛是历史的呐喊,是先辈们不屈的抗争。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歌词也许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会让一些人觉得有点夸张。
但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不是,也许表面的战争硝烟已经散去,但在国际竞争的舞台上,我们面临的挑战难道就少了吗?所以,我们可能随时都需要警醒,都需要保持那份奋斗的精神。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这几句歌词,充满了力量,每次听到,我都会想,要是我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会不会也有那样的勇气,去冲锋陷阵,去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自由而战?也许会,也许不会,谁知道呢?但我知道的是,现在的我,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义勇军进行曲》,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时刻记住,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着不屈的脊梁!篇二《义勇军进行曲》读后感“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每当《义勇军进行曲》那雄壮的旋律在耳边响起,我的心就像被点燃了一团火,熊熊燃烧。
说真的,一开始听到这首歌,我并没有太多特别的感觉,不就是一首歌嘛,能有啥了不起的?可随着我了解得越来越多,我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这首歌,那是我们民族的声音啊!它像是一个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别忘记过去的苦难。
我就常常想,当年那些先烈们,在战场上冲锋的时候,是不是也高唱着这首歌,给自己鼓足了勇气?也许他们心里也害怕,也有恐惧,但这首歌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推着他们向前,向前,再向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义勇军进行曲》观后感电影《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部勾起人对爱国主义情感的作品。
影片以红色革命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为了国家解放而英勇奋斗的故事。
观影后,我深受触动,体会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力量。
在影片中,主人公们出生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他们亲眼见证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国家的边疆被侵占,人民的生活遭受压迫。
这种种不公与苦难,使得这些青年人的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责任。
他们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
他们经历了无数磨难,甚至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始终怀抱着自己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影片生动地展示了这些青年人坚韧不拔的信仰与不屈不挠的斗志,让我深感震撼。
而影片中描绘的英雄形象也令我感叹不已。
他们来自各个阶层,有学生、军人、工人等,但他们身上共同的特点是爱国,是勇往直前,是永不言败。
他们在困境中咬紧牙关,不断克服困难,为国家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真实的英雄形象,使我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之情。
《义勇军进行曲》中的情感渲染也令人动容。
影片通过一系列动人的场景和情节,展现了主人公们的痛苦、欢乐、挫折和坚定。
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他们互相关心,互相激励,相互支持,展现出了真正的兄弟情义。
他们不仅要面对敌人的无情进攻,还要面对生离死别、克服自身的恐惧和懦弱,但他们始终坚守信念,一往无前。
这种情感的塑造,让我对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更加感同身受。
同时,影片中的美丽景色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影片通过精美的摄影景观,将革命热土上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山清水秀的乡村,翠绿的原始森林,蜿蜒的江河,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大地的壮美。
这些壮丽的景色与主人公们的英勇事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我更加珍惜和热爱我所生活的国家。
通过观看《义勇军进行曲》,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怀揣一颗爱国之心,为国家发展、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义勇军进行曲听后感【实用版2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三、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及其内涵四、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特点五、听后感想及意义六、结论正文(篇1)【引言】《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深入人心的歌曲,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代表着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祖国的辉煌历程,激发起我们无尽的爱国情怀。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歌词内涵、旋律特点等方面,对《义勇军进行曲》进行分析,并分享听后的感想。
【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 20 世纪 30 年代,那是一个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的年代。
为了激励人民抗击侵略者,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共同创作了这首歌。
它的出现,极大地鼓舞了民族斗志,成为当时抗日救亡运动的代表之一。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及其内涵】《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简短而有力,传递出中华民族在外侮面前勇敢抵抗的决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歌词,呼唤着全体国民勇敢站起来,共同捍卫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同时,歌词还强调了团结一致的重要性,提倡全民族共同抵抗侵略者。
【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特点】《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慷慨激昂,充满力量感。
聂耳在创作时,巧妙地运用了西洋音乐的技法,使得歌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旋律中,主歌与副歌相互映衬,既有激昂的高潮,又有深情的诉说,使得整首歌曲富有感情,易于传唱。
【听后感想及意义】每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我们都会被它那激昂的旋律所感染,激发起我们无尽的爱国情怀。
这首歌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它提醒着我们要时刻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同时,它也告诫我们,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要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论】《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充满力量和激情的歌曲,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程,激发着我们无尽的爱国情怀。
目录(篇2)一、引言二、义勇军进行曲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义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特点四、歌曲在我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五、个人听后感想与体会六、总结正文(篇2)《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深入人心的歌曲,每当旋律响起,都会让人热血沸腾。
义勇军进行曲高中作文“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响起,我的心中便涌起一股汹涌澎湃的力量,仿佛能看到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在国家危亡之际,挺身而出,奋勇抗敌。
我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学校照例举行升旗仪式。
操场上,同学们整齐地排列着,安静而庄重。
国旗护卫队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护送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走向升旗台。
当雄壮的奏响,国旗在晨风中缓缓升起。
那一刻,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激昂的旋律在耳边回荡。
我注视着那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思绪不由自主地飘远。
我想起了小时候,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的情景。
那时候,我还不太明白歌词的含义,只是觉得这首歌的旋律很有力量。
爸爸告诉我,这是我们国家的国歌,是无数先烈用生命谱写出来的。
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知道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国人民遭受了怎样的苦难,又进行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斗争。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仿佛能看到战场上硝烟弥漫,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能看到在敌人的炮火下,老百姓流离失所,却依然坚定地支持着抗战;能看到那些爱国志士,为了拯救国家,不惜放弃自己的一切。
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一起去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
馆内陈列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在一个展厅里,播放着一段黑白的影像资料,画面中是一群战士在冲锋前高唱着。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那嘹亮的歌声仿佛穿透了时空,震撼着我的心灵。
我站在那里,久久不能动弹,泪水模糊了双眼。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首歌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付出生命的先烈们。
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在学习和生活中,每当我遇到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只要想起这首歌,想起那些英勇的先辈们,我就会充满勇气和力量。
义勇军进行曲感悟600字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它的旋律高昂、气势磅礴,歌词鼓舞人心、激励士气,一直以来都被中国人民视为象征和勇气的符号。
在我个人的感受中,这首歌词和旋律交织在一起,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仰。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话让我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尊严,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也让我们在今天能够享受着和平和自由的生活。
这首歌的旋律慷慨激昂,让人听后倍感振奋和鼓舞。
在我眼中,这首歌的旋律不仅仅是音乐,更是一种勇气和力量的传递。
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必须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勇气,不畏艰险,不惧挑战。
此外,《义勇军进行曲》还让我感到了一种坚定的信仰。
歌词中说道:“前进,前进,前进!”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不断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坚定自己的信念,勇往直前,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在生命的旅途中不断前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首充满勇气和力量的歌曲,它的旋律和歌词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我心中,这首歌代表着一种无畏的精神,一种坚定的信仰,它让我在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时都能保持勇气和信心,勇往直前。
我心中的一首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文精选我心中的一首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是无数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经典,也是中华民族奋斗精神的象征。
一首好的歌曲,不仅在于它的旋律动听,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义勇军进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和励志的歌词,激发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和战斗意志。
它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自由和平的追求融入其中,让人们意识到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性。
这首歌曲自问世以来,就成为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精神支撑。
当那个艰难的年代,外敌入侵、民族危亡之际,这首歌的节奏和歌词激励着每一个有志于保卫国家的中国人。
人们振臂高呼,奏响了生命的乐章,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之中。
在抗战年代,这首歌在家家户户传唱,激励了无数勇敢的军人和民众。
他们用血肉之躯书写了保卫家园的壮丽篇章。
他们在战火中弹唱着《义勇军进行曲》,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这首歌的含义。
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卫祖国的战斗中,用自己的身影、汗水和热血守护着这片土地。
而在今天,虽然已经没有了开国将军们那样的战争年代,但《义勇军进行曲》依然熠熠生辉。
这首歌不仅提醒人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呼唤着每一个人站出来,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自己的贡献。
无论是在家庭、工作乃至社会,人们都应该像那么代人们一样团结一心,共同为共和国的发展努力。
这首歌曾经让无数的先烈们的热血沸腾,他们奋勇杀敌、英勇牺牲,用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人民的幸福。
而我们,也应该从这首歌里汲取力量,勇往直前,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无论是身处何地,我们都要像那么代先烈们一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不负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
《义勇军进行曲》以其魅力,成为了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传递着中国人民的信仰与希望。
它以其激昂的旋律和励志的歌词,唤醒了无数人们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感。
它的力量虽然只是一种声音,但它影响着整个国家和亿万人民。
《义勇军进行曲》是我心中永远的经典。
它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信,唤起了我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义勇军进行曲》的感受《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我想不管是作为一名学生,没有一个人不会不知道这首歌。
对于我们来说,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下听同一首歌,感受也是会有很大的不同的。
因为一首好的歌曲,总是常听常新的。
音乐作家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对于我来说,就是这样的一首歌曲。
当我第一次佩戴着鲜红的红领巾站在讲台下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正上一年级,那时的我,只是傻傻站在讲台下,听着国歌,脑子里就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空如也,没有一点点的思想。
有时觉得它好听,心里就充满了新颖,愉快之情,有时觉得它不好听时,心里就充满了厌恶,厌烦和无礼之感,不仅如此,我还将它拿来与现在的流行歌曲相比较。
但在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我突然间觉得我的行为和思想是那么的愚蠢,荒唐!第二次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我知道了《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
我却有了别样的感受。
我还是以同样的方式站在讲台下听着《义勇军进行曲》,这时听它有了一种新的体验,我的脑子里不再是空空如也,我的脑子里有了思想,此时此刻,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因为这首歌讲述了新中国的诞生,党的历程和人民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他们历经波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下来中国历史最光辉的一页,90年来,有过得失,有过挫折,但谁也无法否认,成就是巨大的,业绩是辉煌的,这首歌的背影是凄惨的,让人心痛的。
所以,当我第二次听这首歌时,我的心里有一种充实感,每时每刻都在享受着胜利的快乐。
此时,我又觉得《义勇军进行曲》是全世界最优美、最动听、最具有感染力的歌曲,以后,不管我到哪儿,我都会很自豪、很自信、很骄傲的给他们唱出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不知在二听之后,我是否真正理解了《义勇军进行曲》,但是我还会有三听、四听。
《义勇军进行曲》观后感作为中国音乐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义勇军进行曲》既是一首民族音乐的雄壮赞歌,也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近日,我在电视上重温了这部作品,并感受到了它所传递的深刻情感和时代背景。
以下是我对《义勇军进行曲》的观后感。
一、音乐的力量《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以宏大的气势和悲壮的旋律打动着每位听众的心灵。
作曲家冼星海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其中。
这首曲子节奏明快,激昂慷慨,给人带来一种壮志凌云、奋发向前的力量。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感到鼓舞和激励,仿佛能够与那个时代的革命先烈们一同并肩前行。
二、时代的回响《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恢弘气魄和人民的团结精神。
这首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歌词,描述了英雄无畏的战斗精神和血肉模糊的战争场景。
它成为了当时人们献给革命的最高礼赞,激励着人们纷纷投身于祖国的解放大业。
反思过去,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苦难和牺牲,也能从中汲取力量,铭记先烈的崇高精神。
三、历史的反思《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部不可分割的历史经典,它凝聚了那个时代的悲壮和勇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忘却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利益而奋斗的先烈们。
这部曲子通过音乐的形式,把历史的伤痛和教训带给了后人,也警示我们不要忘记曾经的血泪和苦难。
它是一个重要的时代符号,提醒着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珍惜和平与稳定。
四、个人思考《义勇军进行曲》唱响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激励着每位中国人为了国家的富强而贡献力量。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感到一股由衷的激动。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通过不断学习,了解历史,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继承先烈的理想和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从音乐的力量、时代的回响、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思考四个方面来看,《义勇军进行曲》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听后感童年,从呀呀学语、蹒跚学步一直到背着沉甸甸书包成为了大姑娘的我,学会了许多娓娓动听的儿童歌曲,有的高昂激越,催人奋进,有的低回婉转,清脆悦耳,还有的令人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歌曲还是雄浑有力的《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国的国歌。
歌曲的开头,“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坚定有力的歌声,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我看到可恶的日本人,手里拿着皮鞭,大声吆喝着,指挥着成千上万的年青力壮的青年们做着苦力,他们夜以继日的劳动,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可换来的却是拳打脚踢,个个被打的鼻青脸肿,苦不堪言,更可怜的是那些妇女和年迈的老人,他们因为没有“利用价值”,被日本人活活地埋在土里,而那些哭哭啼啼的婴儿被日本人挑在锋利无比的尖刀上戏耍,血淋淋的尸体被随意的扔在冰冷的土地上,他们的亲人哭的撕心裂肺,而日本人却感觉做了一件开心的事,大声的说着,笑着,这简直就是人间地狱的场景呀!这时我突然听到激昂的国歌声响起来了,起来吧,同胞们,我们不要去做他们的奴隶,让我们拿起武器去和敌人做殊死博斗吧!尤其是结尾句“冒着敌人的炮火前往!前进!前进!进!”更加充分体现出先辈们在炮火狼烟的战场上,一往无前,万众一心,誓死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他们并没有被面前的重重困难而打倒,而是放弃了在家中与妻子恩恩爱爱,与孩子嬉戏玩耍的平凡日子,义无反顾地奔向了抗日救亡的前线。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奋不顾身,率领军队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甚至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这是为什么呢?我思考着,他们其实是为了祖国的安危,为了祖国的未来,这样我们才会有现在美好的生活。
我喜欢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是它呼唤起了我对祖国的爱,是它让我知道祖国被侵略的历史。
现在,每当我唱起《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时,我就对长大要忠心为国,为祖国奉献一份力量充满了信心。
就会居安思危,振奋精神,为保卫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
义勇军进行曲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篇一:义勇军进行曲读后感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往往会迸发出醒狮般惊人的力量,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拉开了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民族高昂的爱国热情。
3年后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这首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神州大地上传唱开来;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我一直认为这首歌曲和这部电影是珠联璧合的完美绝配,每当听到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好像听到了当年中华民族的吼声。
在我心目中有两首歌雄壮有力,一首是《国际歌》,再一首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国际歌》毕竟是外国人作词谱曲,而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才是我们自己的作品,虽然词句简洁,但韵律大气磅礴,有历史的沧桑感。
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中华民族觉醒的时代已经到来,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一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她的儿女能不能“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是这个民族存亡的关键。
假设回到那个“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的时代,我能不能和先烈一样投身到抗日的残酷斗争中去,的确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个人感觉在抗战期间“擐甲执兵”经受生死的考验恐怕难些,为抗战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可以。
不过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没有办法证实我当时会如何如何。
生死的考验不是往常我们表表决心就行的,与敌人血战到底是需要勇气的。
一个人勇气的形成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法国电影《老枪》就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如何才能形成勇气和斗志,勇气在每个人身上的细微表现是千差万别的。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太行山上》,整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这一句话。
郝梦龄将军的原话是这样的:“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剩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这个阵地。
我喜欢的歌《义勇军进行曲》
我喜欢的歌《义勇军进行曲》
武汉市武昌区实验小学四(E)班旷闰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铿锵有力的旋律响起,人们用坚定的声音唱响了这隆重雄伟的歌,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那激昂澎湃的曲子让我不由自主地跟着唱了起来,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庄严的仪式。
大家都在向国旗敬礼,这时,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对那些为国家付出青春和热血的英雄的崇拜感,一股暖流在心中来回荡漾,要知道付出这么多可不容易啊!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在二战时期,我们的中国并不强大,聂耳和田汉爷爷创作国歌的原因就是为了让我们团结起来。
即使到了现在,我依然能体会到团结的重要性。
小时候,虽然我们会和朋友闹矛盾,但团结的真正含义是当我们同心协力,就可以渡过难关。
就像一棵树只有树干,或者只有树叶,我们都不会认为这是棵好树。
这首歌让我懂得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但如果大家一起竭尽全力,便会相对距完美更近一些。
之前我不懂得这样的道理,就吃了亏,果然小报没有合作的同学做得好。
现在,我用饱满的感情唱出了这首歌,是它让我懂得了团结,懂得了合作。
精彩点评:通过对曲调、歌词的欣赏领悟到团结的道理,赏析基本完整到位。
但是感染力还有待增强,比如每当我听到国歌时,想到那些为国家奉献的银熊,具体内容还可以进一步展开。
义勇军进行曲作文600字
《义勇军进行曲》,一曲动人的旋律,充满着英勇、忠诚、奋斗的精神,它让我们勇往直前,继续打拼,勇敢地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实现人生价值。
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我们人类的文明历史是由勇敢、坚定、决心、执著的勇士创造出来的。
在古老的历史里,英勇的士兵们在排山倒海、官胆士气的环境中,走出一条英雄的路,发出一声永不言败的呐喊,激励着我们更加坚忍不拔的奋斗。
《义勇军进行曲》象征我们坚定的信念,展示我们统一的精神,激发我们乘风破浪的勇气,激起我们勇于担当的热情。
每当这支曲子的旋律响起,我们的心中都激发出一股浩然正气,引发无尽的思想,从而激发我们更加热血与拼搏,进行更大的奋斗。
《义勇军进行曲》代表我们人类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
它带给我们的思想,是一种奋力前进、无畏拼搏的音乐,它唤醒了我们民族的内心,激发了我们内心深处对自由、对公正、对正义、对平等的追求。
这首乐曲将永久地唤起我们心中的热情,勇气和信念,教会我们用勇敢的精神去战胜一切难关,用忠诚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用拼搏的精神去书写一段精彩的人生历程,传递给我们一种必胜的信念,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和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今天,《义勇军进行曲》唤醒我们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追求,激发我们热血澎湃,不断鞭策我们勇敢前行,不言败,不止步,勇往直前,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实现人生价值。
每当这支曲子的旋
律响起,让我们一起走出一条英雄的路,竭尽全力去实现理想,向梦想进发!。
我喜欢的歌义勇军进行曲写作文虽说不像流行歌曲那样时时响在耳边,挂在嘴边,深受广大歌迷朋友的欢迎,但它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就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国歌》,原名《义勇军进行曲》。
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它是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田汉是在被日本帝国主义逮捕时,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包装纸上的,后来交到聂耳手中。
聂耳看到这首歌词,激发起他极大的创作热情。
他把自己关在一个简陋的房间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又按着节拍走动。
当这首歌作为《风云儿女》的主题曲播出后,便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有感情地唱起他,于是这首歌便响彻全世界。
每当星期一的时候,我们要举行升旗仪式,每个小学生穿着蓝蓝的校服,佩戴着鲜红的红领巾。
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唱起来,唱起它就想起祖国过去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想到革命前辈们不怕抛头颅洒热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又想到我们现在的美好时光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为祖国争光。
每当举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时,那儿也会响起国歌,当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拼搏时,为我们的祖国夺得了一枚又一枚的金牌,鲜艳的五星红旗会冉冉升起,体育健儿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热泪盈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为他们骄傲、自豪。
啊,国歌!我心中的国歌!心里默念着这个主题:祖国在我心中。
我想我应经不再是小孩子了。
今夜,我读到陈景文的诗,又一次热泪盈眶。
被打动。
我是一个性情的小孩。
小荷作文穿过盛唐诗林品味宋元明清的红袖飘香…… 当我荡起划入共和国的双桨就是为将一部史书运回童年和故乡寻找古朴如昔寻找隐隐忧伤任那风疏雨骤敲击我还青春的沧桑喊出四野芬芳:祖国,你是我的方向是的,我深爱这土地!很小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念: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常常怀念那时的满腹热情,当我还不能理解这句话却饱含的热情。
也许,爱国就是与生俱来的吧。
很小的时候,看见小书里有我名字里的字常常会兴奋很长时间;可是现在,我会在意出现我祖国的名字的任何地方。
沉思义勇军进行曲作文
沉思《义勇军进行曲》
金华新世纪学校六班桂泽凡
指导老师
杨敏
每当升国旗,我们就要唱国歌;每当唱国歌,我就想起无数为建设祖国付出巨大贡献乃至牺牲生命的的人……
无论酷暑难耐,还是严寒刺骨,我们的革命先烈出身入死,战死沙场,他们各个有着坚强的意志,刘胡兰、董存瑞、江姐……这些英雄人物宁死不屈,真是太伟大了啊!
每当唱起雄伟的国歌,我便想到建设我们伟大的新中国的科学家、劳动者,童第周、钱学森……他们不畏艰辛,为祖国建设。
李四光,走遍大江南北,终于在东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油,从此“中国贫油”这顶帽子,便被他摘了下来。
王进喜,一个先进劳动者,负着脚伤,却把自己的脚当拌搅器,那是多么令人生畏的事啊!但王进喜为了建设新中国,没喊一个“怨”字,从不埋怨。
现在的中国,正是这些劳动者,科学家用心血换来的!
每当唱起国歌,我便想到了中国健儿们,他们为祖国获得了荣誉,李小双、邓亚萍、许海峰……他们站在领奖台上,国旗冉
冉升起,国歌在脑海里回荡。
他们用汗水,换来了世界对中国的瞩目!
唱着国歌,我想:老一辈革命先烈们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我们要继承他们的精神,为祖国贡献出我们的所有力量!。
喜欢义勇军进行曲原因论文1500字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每举行升旗仪式时,我心中便感慨万干感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感那些英勇殉国的革命先烈;感那些远在海外的华侨同胞,仍在每一个日日夜夜中,牵肠挂肚地思念祖国、《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由田汉作词、摄耳作曲,诞生于1935年。
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为了唤起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忧,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的豪迈气概,《义勇军进行曲》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歌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迅速地传遍了全国。
这首歌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70多年,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着中华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这首歌干脆利落,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强大精神。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到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他们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奋勇前进;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会想起抗日战争中无数的杀敌勇士抗击敌寇,英勇献身。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一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她的儿女能不能“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是这个民族存亡的关键。
假设回到那个“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的时代,我能不能和先烈一样投身到抗日的残酷斗争中去,的确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个人感觉在抗战期间“摄甲执兵”经受生死的考验恐怕难些,为抗战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可以。
不过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没有办法证实我当时会如何如何。
那张香烟纸曾被茶水濡湿,字迹模糊不清。
轰耳仔细辨认后,以火一般的激情投入创作。
前奏曲以嘹亮的进军号开始,引出高亢激越的呐喊;中间反复唱出叠句:“起来!起来!起来!”把音调推向高潮;结尾原为“我们万众心,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前进,前进!”轰耳将“飞机大炮”改为“炮火”,并在末尾又加了一个“进”字,表现出一往无前的气势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
义勇军进行曲读后感义勇军进行曲读后感篇一:义勇军进行曲读后感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往往会迸发出醒狮般惊人的力量,中华民族就是这样的民族。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拉开了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民族高昂的爱国热情。
3年后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这首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神州大地上传唱开来;甚至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我一直认为这首歌曲和这部电影是珠联璧合的完美绝配,每当听到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就好像听到了当年中华民族的吼声。
在我心目中有两首歌雄壮有力,一首是《国际歌》,再一首就是《义勇军进行曲》。
《国际歌》毕竟是外国人作词谱曲,而这首《义勇军进行曲》才是我们自己的作品,虽然词句简洁,但韵律大气磅礴,有历史的沧桑感。
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了“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中华民族觉醒的时代已经到来,确实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一个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她的儿女能不能“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是这个民族存亡的关键。
假设回到那个“平津危机!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的时代,我能不能和先烈一样投身到抗日的残酷斗争中去,的确是一件不好说的事情,个人感觉在抗战期间“擐甲执兵”经受生死的考验恐怕难些,为抗战干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还可以。
不过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没有办法证实我当时会如何如何。
生死的考验不是往常我们表表决心就行的,与敌人血战到底是需要勇气的。
一个人勇气的形成往往是比较复杂的,法国电影《老枪》就很形象地说明了一个人如何才能形成勇气和斗志,勇气在每个人身上的细微表现是千差万别的。
最近看了一部电影《太行山上》,整部影片最让我感动的就是“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
”这一句话。
郝梦龄将军的原话是这样的:“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剩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住这个阵地。
由《义勇军进行曲》想到
的-1500字
由《义勇军进行曲》想到的。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梦,这个梦是伟大的,然而,很多人虽然怀有梦想,也口口声声说:“我是个中国人。
”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地把自己作为了一个中国人,真正地为祖国奉献了呢?一个人的梦想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就把它比为一滴水吧,一个国家的富强梦呢,是一片海洋,是由无数个数不清的水滴组成的,一个国家的梦,当然远远胜于一个人小小的梦,那些说自己是中国人的有多少个真正地为祖国的梦奉献了?牺牲了?
每每举行升旗仪式时,心中便感慨万千感,感华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感那些英勇殉国的革命先烈;感那些远在海外的华侨同胞,仍在每一个日日夜夜中,牵肠挂肚地思念祖国……国歌响起了,我们立刻端正了神情,严肃地唱了起来,这时,我感谢聂耳,这个一心为民的民族音乐家,虽说生命只有短短二十几年,却谱写了一篇篇激烈的歌曲,我很喜欢他。
也爱他谱
写的“生命之歌”。
在读过《聂耳传》之后,我对聂耳的敬仰又增添了几分。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
人民的音乐家正好就出生在了这个时代,在亲眼目睹了日本皇军对中国的烧杀抢掠、奸淫逼迫后,由感而发,奋笔疾书地写下了许多爱国歌曲。
他当然也是有梦的,和那个时代的人一样的梦:希望中国人民拿起武器,英勇抗击日寇。
这是一个梦,为什么和我们不同呢?答案是:聂耳是一心为国地创造了这么多歌曲,为了不向屈辱低头,他可以绝食甚至自杀。
而我们为什么没有这么一个中国梦?当革命先烈们长眠地下时,我们在干什么?崇洋媚外,追求“韩流”,甚至专门买外国货,现在,有不少人表示:“中国制造的,算什么东西,美国的那才叫一个好!一看到‘MadeinChina’的商标,简直就象看到垃圾一样,令人作呕……”读到这些话,我常常暗暗落泪,先人们的中国梦是何其地美!而现在人的梦,却早已被胭脂俗粉、艳装美彩给掩盖住……中国梦,和每一个人的梦是分不开的,大家必须赶快将梦凝聚,不然终有一天,我们会后退,梦之海一旦干涸,我们又将回到了大清王朝忍受“火烧园明园”、“东亚病夫”的耻辱。
国歌,大家一定很熟悉,这几乎我们每天都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