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爱的教育》读书推荐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精选五篇)第一篇:《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读书指导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在活动中对读书笔记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养成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指导重点: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指导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指导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小抄写员》一课,大家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读这本风靡世界的《爱的教育》。
(板书课题)二、初步介绍1、了解封面同学们,者是谁?(生答)小结:拿到一本课外读物,首先我们要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如果是外国名著,我们还要了解翻译者是谁。
2、了解主要内容了解了课外读物的作者和译者之后,接下来就要读一读前言、编者的话或者是文章简介,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板书:了解主要内容)(《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柯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 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三、阅读正文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近人物角色。
(板书:走近人物角色)1、分析人物。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内容。
2.通过选文的学习,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启迪学生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学习重难点:1.如何阅读《爱的教育》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阅读精彩的片断。
学习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有人说,爱是一阵及时的雨露,有人说,爱是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爱”,那我们怎么去体会爱,理解爱,付出爱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部全世界儿童、老师、家长必读的书,那就是——《爱的教育》。
(板书书名)2.老师这段时间很开心,天天看到同学们手捧一本《爱的教育》,老师想知道,你们都读到哪儿,了解了一些什么内容?二、介绍书名及作者《爱的教育》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德·亚米契斯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并定名为《爱的教育》。
作品以日记形式进行爱的教育,是一本写给儿童的做人的教科书。
用孩子的日记讲述故事,仿佛事情就在我们中间。
读书里的故事让我们做真正的人。
亚米契斯(1846-1908年),意大利著名作家。
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教育事业的作品,其中耗时近十年完成创作的《爱的教育》(也译作《心》)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了顶峰。
后来他漫游世界各地,著成游记多本,主要有《西班牙》、《荷兰》、《君士坦丁堡》等。
主要内容: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
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
主要人物:安利柯、卡隆、代洛西、可莱谛、克洛西等。
三、学习故事:感人的片段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十月的几篇文章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接受爱的教育。
2.一个好的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离不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人物变得鲜活了,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及背景介绍: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意大利教育家、作家,被誉为“意大利的杜威”。
2. 作品概述:《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恩里科的成长故事,记录了他一年来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心灵成长的历程。
3. 作品主题:通过恩里科的成长经历,传递爱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应以培养人格、品德为核心。
三、教学重点1. 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2. 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感悟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四、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
2. 将作品中的教育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作品基本情节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的教育。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作者及作品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指导:引导学生阅读作品,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
4. 案例分析:选取作品中的典型情节,深入分析爱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5. 总结提升:总结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者、作品背景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作品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
3. 学生对作品中的爱的教育思想的感悟程度。
4. 学生将爱的教育思想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爱的教育》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作品的预习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 作者及背景介绍:简要介绍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其在教育领域的贡献。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爱的教育》阅读推荐课(教案)教学内容:《爱的教育》原名《心》,在意大利语中是“Cuore”,在意大利语中就是“心”的意思。
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
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爱的教育》这本书,初步了解书的内容,认识书中的主要人物,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文字展开想象,体会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初步感知书中人物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阅读的快乐,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教学难点:1. 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学会写读书笔记。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爱的教育》课件、原著或书籍、阅读推荐课教案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原著或书籍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爱的教育》这本书吗?谁来说说你知道的关于这本书的信息?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首次出版于1886年。
全书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因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
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每月故事”。
二、了解作者,作品背景1. 介绍作者: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意大利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
亚米契斯出生于意大利里古利亚的一个海军军官家庭,曾就读于军事学院,未毕业就退学,从事文学创作,曾周游世界各国,有大量游记作品广泛流传。
1886年,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爱的教育》,这部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广泛流传的佳作。
阅读推荐课《爱的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深入阅读《》一书,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在活动中,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启发他们拥有爱心,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通过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介绍:爱是一缕温暖的阳光,一阵及时的雨露,一把打开心扉的钥匙。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爱。
那么我们如何去体会、理解和付出爱呢?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本全世界儿童、老师和家长都必读的书,它就是《》。
(板书书名)2.教师提问:你们对这本书了解多少?(学生介绍对书的了解)二、介绍书名及作者1.出示幻灯片,指名学生读出书名及作者。
2.介绍:《》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文学家XXX的代表作,自问世以来被译成数百种文学和方言,成为一代又一代读者爱不释手的读物,也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作品。
书的原名翻译是“心”。
我国最早由XXX先生翻译,并定名为《》。
三、介绍推荐理由1.学生读出作者的话:XXX表示,他写这本书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爱和关心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表达这些情感。
2.教师介绍:这本书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XXX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研究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四、阅读交流1.学生阅读书籍,并选择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以及他们从中学到的道理和感悟。
爱的教育阅读教案[共5篇]第一篇:爱的教育阅读教案《爱的教育》阅读活动课案例教学目的:1、了解《爱的教育》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内容,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2、交流读书体会,学生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
3、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教学重点:交流读书体会,学生受到爱的教育。
教学难点:学生能说出自己独特的读书感受。
一、亲近阅读,亲近名著。
1、提起书,我们一定倍感亲切。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歌德也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最近,我们同学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交流交流。
2、(课件展示)这就是意大利著名作家——(生答:亚米契斯)他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100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被英国、法国、日本等世界各国争相翻译出版。
这是一部令全世界亿万人感动的伟大作品,许多人看完之后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
(课件出示:这是能够流传百世的传世之作。
——意大利评论家这是一部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强的外国作品。
——中国著名翻译家学生齐读)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人对这部作品的哪些评价呢?二、互动质疑,互动解惑。
1、亚米契斯说:“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受到灵魂的震撼”。
相信同学们读完这本书之后,也一定对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内容有了深刻的印象。
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2、老师先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思考题:《爱的教育》试题:(1)、这本书是写主人公安利柯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卡隆。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代洛西。
(4)、卡洛斐有一本最最心爱的邮票簿。
(5)、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泼来可西。
(6)、斯代地从一个别人眼中呆笨的学生变成了二等奖获得者。
(7)、本书作者所倡导的《爱的教育》,包括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热爱祖国、同情弱小、乐于助人、尊师爱生、体贴父母等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爱的教育导读课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爱的教育》一书,让学生了解并感悟到爱的力量和价值,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深入思考的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通过讨论、写作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爱的教育》的背景介绍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
2. 第二章:爱的教育之初体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分析爱的表现形式,体会爱的力量。
3. 第三章:成长的烦恼与爱的陪伴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主人公恩里科的成长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成长中的困难和挫折,并学会面对。
4. 第四章:师生之情,同学之爱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5. 第五章:爱的教育与人生价值观的塑造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进行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爱的教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4. 运用写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价。
2. 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塑造,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价。
3. 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通过小组合作、课堂互动等形式进行评价。
4.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通过写作练习、课堂分享等形式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爱的教育》原著书籍,供学生阅读。
2. 与课程相关的故事、案例、文章等,用于辅助教学。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分享。
第一篇:《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教案《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爱的教育》一书,并深入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本《爱的教育》【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感受爱同学们,很高兴能有一节课的时间与你们共同静静地读书了。
我们曾经学习过《争吵》一课,同学们都知道这篇文章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名著《爱的教育》。
但你们知道吗,这是一本风靡世界的书,亚米契斯能将生活中的爱心故事记录下来,装订成册,那是一部很感人的书。
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让读者感受到爱无处不在,只要用心感受!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读一这本将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的——《爱的教育》。
二、推荐《爱的教育》。
1.了解封面。
⑴出示书的封面。
⑵请你认真看一看书的封面,告诉大家,从书的封面,你了解到了什么?⑶你还想了解什么呢?2.了解大体内容。
⑴出示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写的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
它通过一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安利科写的日记,抒发了人类最伟大的感情——爱。
书中讲述了发生在安利科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10 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从小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与尊重。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
⑵请你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再告诉大家,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⑶交流。
3.了解作品影响。
过渡:这本书不仅故事感人,充满童趣,而且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非常大。
老师搜集了有关资料,大家想不想看一看?⑴出示作品影响。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爱的教育》产生兴趣,了解作品背景及主题。
教学内容: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爱的教育》的作者埃德蒙多·德·阿米奇斯及其背景。
2. 分析《爱的教育》的作品特点,如现实主义、教育题材等。
3.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主题——爱,并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章节二:人物分析教学目标:通过分析《爱的教育》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内容: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点。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如恩里科、卡隆、瓦格纳等。
2.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如恩里科的善良、卡隆的勇敢、瓦格纳的努力等。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这些人物的看法和感受。
章节三:情节解析教学目标:通过解析《爱的教育》中的重要情节,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主题。
教学内容:解析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如恩里科与卡隆的友谊、恩里科父母的关爱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关键情节,如恩里科与卡隆的友谊、恩里科父母的关爱等。
2. 分析这些情节对主题的体现,如友谊的力量、家庭的爱等。
3.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情节,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章节四:作品鉴赏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爱的教育》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及教育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文学价值,如描写手法、叙事结构等。
3.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章节五:拓展活动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开展与《爱的教育》相关的拓展活动。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为《爱的教育》中的某个角色创作一段内心独白。
2. 让学生分组讨论,设想恩里科在生活中遇到困境时,会如何应对。
3. 选取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和讨论成果,大家共同欣赏和交流。
主题班会教案之《爱的教育》读书推荐课教案
教学理念: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读书是一种享受,教师有义务给学生提供丰美的精神大餐,让学生遨游书海,引导学生学会咀嚼,徜徉书海,感悟文字,品味生活。
《爱的教育》是一本旷世巨著,应该介绍学生早一点去认识。
课堂中,以《小抄写员》做引子,感受整本书的基本格调,引导学生走进《爱的教育》,也力求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课外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梳理《小抄写员》一文,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感悟叙利奥懂得关心体贴父母、勇于承担家庭责任的美德;
3、推荐介绍《爱的教育》;
4、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以《小抄写员》作例子,激发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兴趣。
教学难度:
合理把握《小抄写员》的教学,长文短教,突出目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引导静读文章。
1、谈话引入主题;
2、引导静读;
3、学生阅读,教师巡视指导。
二、理清故事大概,搭建故事框架。
1.、独立思考故事梗概
读完了课文,你可以掩卷沉思:文章主要写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教师归纳:
小学生叙利奥四个月来默默忍受父亲的误解责怪,偷偷帮父亲抄写订单挣钱养家。
三、探究故事情节,熟悉人物形象
1、开设一个论坛,讨论的主题有三个:叙利奥、叙利奥的家庭、叙利奥的父亲。
师生交流:叙利奥家父亲
2、说说叙利奥的家庭,他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庭?
引导学生体会家庭的清贫和和睦。
3、说说叙利奥这个人;
引导理解:可爱,聪明,懂事,成绩优秀,有责任感,能为家人分忧,甘愿忍受家人的误解。
4、谈谈叙利奥的父亲。
引导理解:很辛苦,很操劳,年纪大了,在铁路工作,晚上还要加班,对子女要求严格,也很爱自己的孩子,尤其是叙利奥,宁可自己辛苦,也不愿占用儿子的一个钟头,为叙利奥的不用功而焦急、伤心、痛心、失望、冷漠、绝望。
四、剖析主要矛盾,解读父子情结
1、大家说说父子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面对这个矛盾,我们不妨来说几个“假如”。
(1)先对叙利奥来几个假设,假如怎么样,矛盾就不会发生了。
(2)我们也对父亲来几个假设:假如父亲怎么样,误会就不会发生了。
3、有这么多的假如,可以消除父子之间的误会,可是这些假设为什么都没有发生呢?(引导体会:家庭的清苦,孩子帮助家人的决心。
)
五、聚焦人物,提炼主题
师:现在让我们再来认真地看一看叙利奥,看看这位小抄写员,这位年仅12岁的意大利孩子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可贵品质。
(叙利奥:懂事、敢于忍受委屈,敢于承担责任,为家人分忧。
)
六、中心延伸,品味语句
1、学生默读,划下句子,自我品味。
2、全班讨论交流,品味句子。
七、文本延伸,走进《爱的教育》
1、推荐《爱的教育》、
2、了解书籍的内容提要,
《爱的教育》内容提要: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刚上三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衣食无忧的知识分子家庭。
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
安利柯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家里的条件也算小康,他的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
有一次母亲带着安利柯去帮助一对贫穷母子,没想到他们正是安利柯的同学克洛西和他的母亲。
安利柯的身边有着一群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同学。
班长代洛西是个热忱的孩子,当他得知克洛西的父亲是服刑回来的人时,为了不伤同学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
当面对克洛西的父亲的时候,代洛西真挚的话使这个曾经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间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
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学是卡隆,这个火车司机的儿子具有高尚的心灵,面对被欺负的弱小者他常常会挺身相助。
绅士的儿子诺比斯和卖碳人的儿子贝谛为一点儿小事吵架,在开明的家长的教育引导下,两个孩子反而成了亲密的同桌。
同学克洛西的父亲因过失杀人入狱,克洛西的母亲靠沿街卖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论怎么困苦,母亲都要让克洛西去上学。
朱利亚为了帮助父亲抄写公文而累坏了身体,面对父亲的责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亚忍受了下来,并坚持帮助父亲抄写公文。
当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何身体每况愈下,学习成绩直线滑坡时,父子俩痛哭着抱在了一起。
波莱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奖章,他的这份荣誉令父亲幡然
悔悟,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勤奋的好铁匠。
安利柯的老校长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的儿子当自愿兵不幸牺牲后,校长常常带领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教导孩子们要爱国。
毕业时,安利柯和他的同学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老师和校长,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佩与感激之情。
父亲也特意带安利柯乘火车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学老师,给他上了一堂“尊敬师长”的好课。
3、引导感悟书籍包含的爱的教育内容
4、推荐并引导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