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初唐诗歌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74
第一节隋代文学隋(581——618)立国37年,诗歌成就不高。
隋代文学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
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卢思道代表作:《从军行》南北文学的合流杨素代表作:《出塞》、《赠薛播州诗十四章》薛道衡《出塞》¡°绝漠三秋暮,穷阴万里生。
寒夜哀笛曲,霜天断雁声。
连旗下鹿塞,叠鼓赂龙庭。
¡±苍凉中有勇往向前的气概。
与初唐诗歌薛道衡《昔昔盐》名句:¡°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随炀帝《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写出清丽明净的江南风物之美。
第二节初唐诗坛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仪贞观时期,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合。
唐太宗是贞观文学的领袖。
贞观诗风主要受南朝文学的影响,逐步走向宫廷化。
上官仪是贞观后期的重要诗人。
他的五言诗,“绮错婉媚”,讲究对仗,追求诗歌的声辞之美,体物图貌,笔法精细,时人谓之“上官体”。
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型范式。
但其内容仍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之内,所以诗歌的变革只能由处于社会中下层的一般士人即四杰来承担。
1、唐太宗诗唐太宗本人就承宫体余风,¡°戏作艳诗¡±。
虞世南曾谏道:¡°圣作虽工,体制非雅。
上之所好,下必随之。
此文一行,恐致风靡。
而今而后,请不奉诏。
¡±太宗很嘉许他的诚恳直言,赐绢五十疋。
《全唐诗》收其诗共九十九首。
¡°慨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星旗纷电举,日羽肃天行。
¡¡在昔戎戈动,今来宇宙平¡°(《还陕述怀》)¡±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
唐诗宋词十五讲
第一讲走向高潮的初唐诗。
一初唐的诗歌革新。
二初唐诗歌形式的发展。
三从王绩到初唐四杰。
四从文章四友到吴中四士。
五从陈子昂到张说。
第二讲盛唐气象。
一盛唐的诗歌革新。
二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三王、孟与山水田园诗。
四高、岑和边塞诗。
五精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第三讲李白。
一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
二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
三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
第四讲杜甫。
一忧国忧民的诗圣。
二包罗万汇的艺术成就。
三称雄百代的开创精神。
第五讲诗变于盛衰之际。
一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喻诗歌的兴起。
二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
三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
四李益和其他大历诗人。
第六讲中唐两大诗派。
一张王乐府。
二元白的新乐府。
三元白诗的通俗化倾向。
四韩孟诗派。
五李贺与长吉体。
第七讲中唐诸家的沿革。
第八讲晚唐诗坛的余晖。
第九讲唐五代词。
第十讲宋初词风的转变。
第十一讲苏轼和词的诗化。
第十二讲周邦彦和词的律化。
第十三讲李清照和南渡词人。
第十四讲辛弃疾和豪放词派。
第十五讲姜夔与南宋词的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