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表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课程表(2017年9月——2018年1月)
上课地点:
华山路630号,红楼207:基础英语、范畴与方法
华山路630号,红楼208:专业英语
华山路630号,第二教学楼紫藤庐:其余课程(百·千·万字剧编剧工坊,老师自己安排教室)
备注:1、全日制MFA可选此课程表中各专业的专业基础或选修课作为全日制MFA研究生的选修课(全学程要求3门,6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实践课由各个院系开设。
2、全日制MA全学程除公共课程外,要求本周业专业基础课3门,选修课7门,专业课由导师开设。
3、博士研究生全学程除公共课和必修课程外,要求选修3门课程,专业课由导师开设。
4、9月18日(第一周,单周)周一开始上课。
二〇一八级硕士秋学期必修课课程表一、教室安排:(a 、c 字母开头且未带学院字样的教室在公共教学楼,其他教室在对应的学院楼)课程名称 教室安排备注(按学科分类)医学科研方法概论 8班、10班与11班,12班与13班分别合并上课,上课地点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9班c102,14班c107 全体学生必修 医学统计与数据分析(上) 8-14班分别为c101-c10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8班9班、11班12班合并在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10班c206,13班国际教育学院102,14班a202 自然辩证法概论8班9班合并在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10班-14班分别为c103,c208,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c106,c107 外语8班护理学院3层4教,9班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10班国际教育学院101,11班国际教育学院10212班第1、3、5、8、10、13、15、18次课c104,第2、6、7、11、12、16、17次课a205,第4、9、14次课c10213班依次为中英学院302、402、302、303、303、402、301、302、303、303、402、301、302、303、303、402、301 、30214班依次为c106、中英学院403、c106、中英学院403、中英学院402、中英学院403、a101、c106、中英学院403、中英学院402、中英学院403、a101、c106、中英学院403、中英学院402、中英学院403、a101、c106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现代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10班、11班分别为国际教育学院101,国际教育学院10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必修临床医学研究方法9班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8班依次为:中英学院301,中英学院301,中英学院301,中英学院302,中英学院303,中英学院301,c106,中英学院临床学科必修分子医学12班1-6次课为c105,以后依次为中英学院403,c105,中英学院403,c105,中英学院403,中英学院302,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基础学科必修 药典与新药研究 公共教学楼B 座报告厅卫生事业管理学 护理学院5教室 人文学科必修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 护理学院5教室 人文学科必修 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护理学院6教室工学学科必修二、课程考核未通过者可参加下次相应类别研究生相应课程考核,于第五学期末通过即可。
专业、研究方向135102戏剧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_ 01戏剧(影视)表演▲_ 02音乐剧表演_ 03戏剧导演艺术创作_ 04戏剧影视编剧_ 05艺术管理▲_ 06社会表演学135103戏曲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_ 01戏曲表演_ 02戏曲导演135104电影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_ 01影视导演_ 02影视摄制与录音135105广播电视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_ 01广播电视编导▲_ 02主持艺术135106舞蹈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_01舞蹈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135107美术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_01油画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135108艺术设计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_ 01数字艺术设计(MIA)▲_02舞台美术设计▲_03灯光设计▲_04人物造型设计▲_05服饰艺术设计▲_06舞台演艺工程2、所有参加专业学位的同等学力考生需有相关专业的实践经验及省部级及以上作品奖项2016年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学硕士(专业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 试 科 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1、凡研究方向名称前面标有“▲”的,该方向的政治理论、外国语、业务课一的考试地点为上海师剧学院,故选择这些研究方向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务必选择上海师范大学作为报考点,因没有正确选择报考点造成由考生自负。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6艺术基础专业业务课二预分名额④581戏剧(影视)表演④582音乐剧表演④910导演④911戏剧影视创作④912艺术管理理论与案例分析④583表演业务课二预分名额④584戏曲表演④913戏曲导演业务课二预分名额④914影视导演基础④915影视摄制与录音基础业务课二预分名额④916广播电视编导技能测试④585主持人创作技能测试业务课二预分名额④586舞蹈表演3业务课二预分名额④917视觉艺术技能测试2业务课二预分名额④ 587数字媒体设计创作(综合媒介)④589舞台演艺工程能力测试专业学位)科 目1744上海师范大学,业务课二的考试地点为上海戏点,因没有正确选择报考点造成无法参加考试,责任69④588绘画。
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104)一、学科简介戏剧与影视学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也有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现代气息。
它体现了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而且广泛吸收了文学、美术、音乐等各门艺术中的精华,实现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综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加强戏剧与影视艺术的研究,可以追前贤励后学,深入了解戏剧与影视这一现代社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艺术门类的历史脉络,拓展创造戏剧与影视学的未来发展。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中国戏剧与影视事业和影视产业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具体要求是:1.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有为国家的戏剧、影视事业献身、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精神。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有较丰富的社会、文化、艺术知识和较强的戏剧影视创作研究能力;具备独立从事戏剧影视专业教学工作和戏剧与影视学理论研究工作。
3.能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摘要,并具有初步的听说能力。
4.拥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完善的人格。
三、研究方向1、戏剧创作及理论研究戏剧的发展与演变,重点研究戏剧文本创作与理论脉络。
2、电影剧本创作及理论研究电影文学创作,以及小说的电影改编。
四、学习年限学习期限为三年。
一至二年为硕士必修课程和指定专业课程的学习,至少修满35学分,三年级进行教育实习、撰写毕业论文与进行论文答辩。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附表)六、课程介绍(附录)七、教学与社会实践一至二年级各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艺术创作实践、参加学术会议、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应课题研究或赴外地进行学术交流等),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教育实习两周。
戏剧戏曲学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秋季学期课程表日期:2016年9月一2017年1月时间:上午9:00—— 12:00 下午:13:30—— 16:30下午②曲艺学导论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①中国艺术史英语精读①曲艺学导论①艺术美学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① 英语精乙术美学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①中国艺术史①英语精读②英语欧洲戏剧史昆曲演唱与工尺谱读③昆口语曲演唱与工尺谱①中国术史欧洲戏剧史注:1、英语精读、中国艺术史、艺术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安排在三楼学术报告厅。
英语口语课安排在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2、英语口语课甲班上课时间为:11月24日、12月8、22日和1月5日上午。
英语口语课乙班上课时间为:氇谴净祸測。
3、课程时间如有变动,以通知为准。
戏剧戏曲学系2016级博士秋季学期课程表日期:2016年9月一2017年1月①曲唱工谱昆演与尺①英语口语②英语I语6406教室。
日语课安排在6403教室。
12月1、15、29日及1月5日下午。
聞創沟燴鐺險爱日期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一月||国庆节1① 2 3①② 1 元旦放假 4 51213 1415中秋节10①1112①13①②7 8①9 10①②5①678910 11 12192021①22①②17①1819①20①②1415①1617①②12①13 14 151617181926 2728①29①②24①252627①②2122①23 2419①20 21 2223 24 252631①2829 3026①272829 30 31星期周一周二周周四周一周周三周四周周二周周四周周二周周四周一周二周三周四时间:上午9: 00 —— 12: 00 下午:13 : 30—— 16: 30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骤。
注: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英语课安排在2、课程时间如有变动,以通知为准。
戏剧戏曲学系2016级艺术硕士(剧院管理)秋季学期课程表教注:1、英语课安排在6406教室。
上海戏剧学院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够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艺术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能力和较强的艺术理解力与表现力,能够胜任本专业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对外交流。
二、学科领域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的学科领域包括音乐、戏剧、戏曲、电影、广播电视、艺术设计、舞蹈、美术等。
三、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为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二)入学考试采用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方法;初试实行全国统考,复试由我院单独组织。
入学考试着重考核考生的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和专业基础知识。
四、学习年限与学习方式基本学制3年,学习年限最长为五年。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分为全脱产和半脱产二种。
五、课程设置课程分公共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实践课、选修课三类,总学分52分。
专业课着重提高研究生的总体素质,拓展审美视野,增强理解作品的能力。
专业必修和专业实践课着重于提高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加深、拓宽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艺术修养以及在作品创意表达和风格呈现方面的综合能力。
选修课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定空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具体学分设置如下:1、公共课:8学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2学分英语 2学分艺术导论 2学分艺术创作方法研究 2学分2、专业必修课和专业实践课:24学分理论类:4学分在第一学年由各学科领域及导师为本专业研究生开设2门课程,主要包括:当代戏剧创作研究、当代外国戏剧流派、文化产业专题研究、人物造型设计理论、剧本分析、导演构思、西方现代电影专题研究、节目主持语体研究、中外美术史与近现代艺术、新艺术史批评与理论、中外舞台作品赏析等课程实践类:20学分从第一学年起至第三学年第一学期,由各学科领域及导师为本专业研究生开设,主要包括:剧本创作实践与研究—小戏写作、大戏改编、舞台设计—经典作家作品研究(案头创作)、插图—中外文学名著(创作)、短片创作研究、主持节目经典案例研究、谈话节目创作与实践、当代国际戏剧导演技法研究、莎士比亚戏剧导演创作、剧场管理与经营、艺术机构组织与管理、写生实践与绘画风格、服装设计与体现、人物造型设计、舞蹈编导方法研究等课程3、选修课:6学分研究生自主选择3门课程,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学、创意学讲座、创意产业经济学、文化政策与法规、艺术鉴赏与评论、财务管理、影视剧赏析、表演基础、音乐赏析、新媒体研究、主持艺术理论研究、学术基础与艺术创新等课程4、艺术实践、艺术考察:4学分各学科领域根据本专业特点,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各安排一次专门的艺术实践和考察活动(各2学分),要求完成后提交不少于2000字的实践或考察报告5、毕业展览或毕业演出:8学分根据各学科领域对毕业展览和演出的具体规定和要求,研究生在第二学年结束前举行中期展示(3学分),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举行毕业展示(5学分)。
上戏戏剧表演学硕
《舞台上的光芒—上戏戏剧表演学硕》
上海戏剧学院是我国最具知名度的戏剧表演学院之一,其戏剧表演学硕士是备受国内外学生和艺术工作者追捧的研究生专业。
《舞台上的光芒—上戏戏剧表演学硕》旨在探讨这一专业的亮点和特色。
首先,《舞台上的光芒—上戏戏剧表演学硕》从课程设置入手,详细介绍了上戏戏剧表演学硕的专业课程,包括表演理论与实践、导演理论与实践、舞台艺术理论与实践等。
这些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高度贴近国际潮流,注重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导演技能,同时也注重学生的舞台表现力和艺术情感的传达。
其次,《舞台上的光芒—上戏戏剧表演学硕》着重介绍了上戏戏剧表演学硕的师资力量。
上戏戏剧表演学硕的教师团队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组成,他们不仅在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方面具有深厚造诣,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指导。
最后,《舞台上的光芒—上戏戏剧表演学硕》还详细介绍了上戏戏剧表演学硕的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
上戏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学术氛围和艺术氛围,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和丰富的资源,让学生得以在这个沃土上茁壮成长,成为戏剧艺术领域的佼佼者。
综上所述,《舞台上的光芒—上戏戏剧表演学硕》为有意向申请上戏戏剧表演学硕的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和参考,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了了解这一专业的窗口。
希望更多热爱戏剧表演的学子能够在上戏找到自己的舞台,发光发热。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及必修环节设置表一、导论1.1 背景介绍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设置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艺术专业人才,提高其艺术造诣和专业水平,满足社会对高层次艺术人才的需求。
必修环节的设置是为了确保学生获得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具备较高的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及必修环节的设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展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教育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二、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2.1 专业课程设置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每个方面的设置都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艺术教育和培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2.2 课程设置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专业技能、美学理论、创作实践等方面具备较高的造诣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从事相关的艺术实践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还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跨文化的艺术视野和国际化的竞争力。
三、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修环节设置表3.1 专业基础课程(1)我国美术史(2)西方美术史(3)当代艺术理论(4)艺术管理学3.2 专业核心课程(1)素描(2)油画(3)水彩(4)雕塑(5)版画(6)书法(7)摄影(8)动漫3.3 选修课程(1)艺术创作理论(2)文化产业研究(3)数字媒体艺术(4)展览策划(5)艺术市场分析(6)艺术心理学3.4 实践教学环节(1)艺术实践(包括绘画、雕塑等)(2)实习实践(在美术馆、画廊、艺术机构等)四、结语通过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及必修环节设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该体系的设置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多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希望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能够继续加强对艺术研究生的培养,为我国的艺术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分析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生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我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世界美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和不同地域文化对美术产生的影响,为其在创作实践中融汇各国文化、借鉴古今艺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