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我的中国心》教案1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教案(通用5篇)《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篇1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能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表现歌曲并能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把握唱准切分节奏,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准确唱出切分音。
三、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分别演唱《歌唱祖国》和《我爱你中国》;提问学生,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表现的歌曲,都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今天我们的音乐学习同样和爱国有关。
引入课题,《我的中国心》。
(二)感受体验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什么样的?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为稍慢,深情的,给人一种斗志昂扬的感受。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表现出祖国在海外游子心中的分量,同时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本首歌曲可以总共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三)学唱歌曲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12 32 1。
学生学习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并提问学生歌曲与其他的曲目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总共分为两个部分进行演唱,有一种慷慨激昂的气势。
3.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问学生歌曲中难以把握的节奏型有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总结:切分音节奏较难掌握。
4.教师讲解切分节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一下切分音这个节奏型,前后四人为以小组,给8分钟的时间,编创自己喜欢的节奏型。
5.教师讲解大跳音程,并提问学生大跳音程我们应该怎么去唱?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演唱大跳音程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搭桥的游戏才能唱的更准确。
《我的中国心》教案一、教材分析《我的中国心》是一首经典的爱国歌曲,4/4拍,采用七声羽调式,结构为三段体。
歌曲以海外游子直抒胸臆的语气切入,运用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这样具有象征性的中华名胜来表达爱国之情。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体会所学歌曲表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出对祖国的热爱。
2、能用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
3、能通过对节拍、节奏、旋律等的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特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切分节奏的学习,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年除夕夜中国人都会和家人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1982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台湾歌手张明敏为几亿中国电视观众演唱了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打动了几亿中国人民的心。
(二)、歌曲创作背景介绍1982年,日本文部省在审定中小学教科书时,公然篡改侵略中国的历史,这激起了黄霑的愤慨,于是他和王福龄共同创作了《我的中国心》。
黄霑找到香港歌手张明敏,把《我的中国心》送给张明敏演唱。
(三)作者介绍黄霑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
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四大才子”。
代表作有《上海滩》、《沧海一声笑》、《我的中国心》等作品。
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
(四)、聆听歌曲1、初次聆听歌唱者是以什么身份来演唱的?2、复听从哪些歌词体现出来?(五)分析歌词1、“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中的“烙”字能否换成“盖”?为什么?2、“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实际指什么?为什么说“重千斤”?3、歌曲中直抒胸臆表达对祖国一片深情不可改变的句子有哪些?用怎样的语气唱?(六)、学唱歌曲1、学唱A段,强调情感2、学唱B段,强调力度3、完整演唱4、结构分析,带重复再现三段体(七)背记歌词(八)跟伴奏完整演唱(九)小结下课无论何时,无论身在何处,生而为中国人,肩负起爱国之责任,做我中华之栋梁。
六年级音乐我的中国心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音乐《我的中国心》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歌曲《我的中国心》的歌词和意义。
2. 学习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并能够正确演唱。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投影仪2. 歌曲《我的中国心》的音频文件或CD3. 中国地图和相关图片4. 纸和铅笔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张中国地图,并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地理位置和文化。
2. 播放《我的中国心》的音频,让学生先听歌曲,感受其中的旋律和情感。
探究:1. 学生分组,每组给出一段歌词,让学生阅读并讨论他们对这段歌词的理解。
2. 每个小组轮流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全班共同探讨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实践:1. 教师逐句教学歌曲的歌词,帮助学生理解每个词汇和句子的意义。
2. 教师逐句演示歌曲的演唱方式和节奏,引导学生模仿跟唱。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演唱歌曲,并给予指导和反馈。
展示:1. 学生分组准备一段小短剧,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总结他们对歌曲《我的中国心》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歌叫做《我的中国心》?你们对中国文化有什么新的认识或体会?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段歌词,表达他们对中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2.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绘画、写作、舞蹈等,表达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喜爱。
评估:1. 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
2. 评估学生在小组练习和表演中的合作和表现。
教学延伸:1. 继续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和乐器,了解更多中国音乐文化。
2. 学习其他中国民歌或经典歌曲,拓宽对中国音乐的认识。
这个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歌曲《我的中国心》,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音乐我的中国心》教案六年级《音乐我的中国心》教案六年级《音乐我的中国心》教案六年级音乐我的中国心教案篇一: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我的祖国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一、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1.导入新课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
轻声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2.聆听《我的中国心》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这首歌是由香港作家黄霑在王福龄写的旋律的基础上填词而成,在1984年春节晚会上由张明敏激情演唱后广为流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演唱《我的中国心》教学目标: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中国心》,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过程:一.跟唱《我的中国心》1.老师播放《我的中国心》音乐。
2.(学生跟唱《我的中国心》,再次感受歌曲的内涵和情感。
)二、欣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三、欣赏《东方之珠》这两首歌都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1教学目标: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春天的故事》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蒋开儒老人。
教学过程:一、了解歌曲的相关知识:《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是76岁的蒋开儒老人。
创作《春天的故事》之前,蒋开儒曾任黑龙江省穆棱县政协副主席。
蒋开儒1935年9月出生,籍贯广西,当兵后落户北大荒。
当被记者问道为何要用“春天”借喻,藉此来讴歌邓小平?蒋开儒表示,他早就注意到,“邓小平总是喜欢在春天做一件大事”。
我的中国心音乐教案教案主题:我的中国心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我的中国心》一曲,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演技巧,通过合唱和舞蹈,展现个人和集体的才艺。
教学内容:1. 曲目学习:学习并欣赏《我的中国心》一曲,了解曲目的起源、演唱者背景等。
2. 曲目分析: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曲式结构等,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
3. 歌曲演唱: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和吐字技巧,通过合唱演唱,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能力。
4. 舞蹈编排:结合曲目特点和主题,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展示个人的表演才能。
5. 创意活动:鼓励学生以《我的中国心》为背景,进行创作活动,如绘制插图、写作感悟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播放《我的中国心》一曲,向学生介绍曲目背景和演唱者的重要性,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曲目分析:指导学生分析曲目的节奏、旋律、曲式结构等要素,让学生认识到曲目独特之处。
3. 歌曲演唱:教授学生正确的音调和吐字技巧,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定期进行集体演唱。
4. 舞蹈编排:根据曲目节奏和主题,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教授给学生并进行集体排练。
5. 创意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活动,如绘制插图、写作感悟等,展示在课堂上。
教学评估:1. 合唱表演评估:通过学生的合唱演唱和舞蹈表演,评估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协作能力。
2. 创意活动评估:评估学生的创意和表达能力,如插图作品的创新性和感悟文章的深度。
3. 学生反馈评估:通过问卷或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音乐教学和活动的反馈,改进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1. 音频资源:准备《我的中国心》一曲的音频资源,确保音质清晰。
2. 视频资源:收集有关《我的中国心》的表演视频,以展示给学生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参考。
3. 图片资源:准备与《我的中国心》相关的图片素材,如歌手演唱时的形象照片等。
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教案标题: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音乐作品《我的中国心》,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音乐作品《我的中国心》的背景和作曲家。
- 播放一段音乐片段,引发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
2. 欣赏与分析(15分钟)- 向学生播放完整的音乐作品《我的中国心》。
- 指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和中国文化元素。
-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结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
3. 学习歌词(10分钟)- 分发《我的中国心》的歌词给学生。
- 指导学生阅读歌词,理解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 引导学生讨论歌词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4. 合唱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合唱练习。
- 指导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注意节奏和音准的准确性。
- 指导学生注意歌曲中的情感表达和发声技巧。
5. 表演与分享(10分钟)-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他们的合唱成果。
-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表演水平。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的音乐知识应用到其他音乐作品的欣赏和表演中。
-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其他经典作品。
教学资源:1. 音乐作品《我的中国心》的音频或视频。
2. 《我的中国心》的歌词。
3. 合唱练习时需要的音乐伴奏。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参与度和表现水平。
2. 听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的分享。
3.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他们对音乐作品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我的中国心》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的其他作品。
2. 探索中国传统音乐的其他经典作品,进行比较和分析。
《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教案《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教案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中国心》音乐优秀教案1一、课前实践引导学生提前一周查阅体现中华志士爱国情怀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搜集从海外归来的中华赤子的资料。
二、激情导入你们听过《我的中国心》这首歌吗?条件具备的可以播放这首歌曲的录音或光碟,请学生欣赏或跟着录音一起唱。
这首歌是著名歌星张明敏的成名作。
20多年来,他无数次地登台演唱这首歌曲,每次演唱,他都和观众一起热血沸腾,激情满怀!这首歌为什么牵动这么多人的心呢?答案只有五个字——我的中国心!(揭题,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久唱不衰的《我的中国心》。
学生齐读课题两遍。
三、初读诗歌,感受“我”的中国心(一)自由地读读这首诗,勾画出生字和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理解、认读,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看能不能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全班解决。
同时,把最感人的句子画下来,作上感叹号或者自己喜欢的符号,多读几遍,反复体会。
(二)学生自读,勾画,小组讨论。
1、交流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明白了,就把问号画去。
2、交流最让自己感动的句子,读出来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三)全班交流。
1、交流小组讨论仍然不明白的地方。
随机解决生字新词。
2、交流小组内同学认为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四、再读诗歌,升华我的中国心1、想唱唱这首歌吗?为了唱好这首歌,最重要的是熟悉歌词,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有条件的,引导学生跟着歌碟或录音的节奏朗读歌词,反复琢磨,感受,升华情感。
2、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能读给大家听听吗?指读,评价。
再读,比较。
如需要,教师可范读。
正因为感动,所以,海外赤子要用这首歌来表达思乡之情。
现在,你就是那位多年未见到祖国母亲的海外赤子,在梦中,你来到了祖国,你唱起了《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3. 提高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参与合唱的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我的中国心》的词曲分析。
2. 歌曲的演唱技巧和合唱安排。
3. 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我的中国心》的词曲理解、演唱技巧和合唱安排。
2. 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词曲特点和演唱技巧。
2. 采用示范法,为学生展示正确的演唱方式和合唱效果。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歌曲的高音和节奏。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 准备乐谱和合唱安排,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3. 准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为学生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述示例: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让学生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唱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我的中国心》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 歌曲的旋律特点和歌词内涵。
3. 合唱技巧和表演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歌曲《我的中国心》的创作背景、旋律特点和歌词内涵。
2.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和合唱的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
2. 采用示范法,为学生展示正确的演唱方式和合唱效果。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分组练习歌曲的高音和合唱部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2. 准备乐谱和合唱安排,方便学生学习和演唱。
3. 准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资料,为学生讲解歌曲背后的故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我的中国心》歌曲,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魅力。
2. 新课导入:讲解歌曲《我的中国心》的创作背景和历史意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歌曲。
《我的中国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历史、文化和地理知识介绍2. 《我的中国心》歌曲歌词和旋律学习3. 合唱实践与指导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我的中国心》歌曲的歌词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2. 教学难点:合唱部分的音准、节奏和和谐度。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地理知识。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我的中国心》,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分组练习合唱,教师逐一指导。
4.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进步。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和地理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 学习歌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我的中国心》歌词,注意音准和节奏。
3. 学习旋律: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掌握歌曲旋律。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教师逐一指导,提高合唱效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熟记《我的中国心》歌词和旋律。
2. 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所学内容,增进亲子关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表现,记录在案,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2. 合唱效果评估: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合唱中的音准、节奏和和谐度,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3. 感悟文章评估:阅读学生提交的感悟文章,了解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对文章质量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我的中国心》合唱比赛,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增强集体荣誉感。
2. 邀请家长参加合唱比赛,增进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了解和支持。
3.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观看爱国电影、参观历史博物馆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音乐《我的中国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的中国心》是一首六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深情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提高音乐素养,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音乐术语和技巧还不够了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我的中国心》的歌词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我的中国心》的歌谱,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音乐术语和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2.歌曲的高音部分和节奏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为学生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2.讲解法:教师讲解音乐术语和技巧,帮助学生理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我的中国心》的歌谱和教学PPT。
2.准备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我的中国心》的背景和歌词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我的中国心》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3.操练(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唱歌曲,重点讲解音乐术语和技巧,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高音部分。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我的中国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意义和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我的中国心》,并尝试分析其他爱国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调整。
我的中国心音乐课教案教案标题:《我的中国心》音乐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理解中国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 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音乐的特点和魅力;2. 《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3. 歌曲的歌词和旋律;4. 学生合作演唱。
教学准备:1. 电脑或音乐播放器;2. PPT或投影仪;3. 《我的中国心》的音频文件;4. 歌词卡片。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中国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中国音乐的独特韵味;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中国音乐的印象和感受。
主体:1. 介绍中国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如古老的乐器、独特的音阶和节奏等;2. 利用PPT或投影仪展示《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3. 分发歌词卡片给学生,让他们阅读歌词,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 播放《我的中国心》的音频文件,让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听歌;5. 分组让学生合作演唱这首歌曲,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可以加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或乐器伴奏。
总结: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演唱经验和感受;2.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音乐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3. 提醒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听中国音乐,增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欣赏。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小型音乐会,让他们展示自己对中国音乐的理解和表达;2. 鼓励学生自行寻找并学习其他中国音乐作品,进行分享和欣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唱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收集学生对中国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的反馈。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音乐展览,进一步拓宽他们对音乐的视野;2.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国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对中国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合作演唱《我的中国心》,学生不仅能够提高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还能够感受到中国音乐对他们的情感触动。
我的中国心教案教案标题:《我的中国心》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含义。
2. 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骄傲和热爱之情。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探索。
教学内容:1. 歌曲欣赏:播放《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以帮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歌词学习:分发歌曲的歌词给学生,逐句解读歌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了解背景: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歌曲的主题和内涵。
4. 个人反思:要求学生写下对《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个人感受和反思,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教学步骤:步骤一:歌曲欣赏1. 为学生播放《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让他们首先感受歌曲的音乐旋律。
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这首歌曲的第一印象,并倾听他们对音乐的整体评价。
步骤二:歌词学习1. 分发歌曲的歌词给学生,让他们跟随歌曲一起阅读。
2. 解读歌词中难懂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确保学生理解歌词的内涵。
3. 引导学生分析歌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和学生一起讨论歌曲的主题和内涵。
步骤三:了解背景1. 向学生介绍《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歌曲中表达的中国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步骤四:个人反思1. 要求学生用几分钟的时间,写下对《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曲的个人感受和反思。
2.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热爱,可以包括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探索的计划。
教学资源:1. 《我的中国心》歌曲录音及播放设备。
2. 歌曲的歌词。
3. 关于《我的中国心》的背景资料。
4. 笔和纸,供学生书写个人反思。
教学评估:1. 歌曲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
2. 学生书写的个人反思的内容和表达评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行探索其他代表中国文化的歌曲和音乐作品,进一步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我的中国心》教案授课年级:六年级课时: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自然、松弛、以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2、学生能够理解整首歌曲的内涵以及所要表达的感情,对歌曲中出现的“x. x xx xx | x x x xx xx |x. x x ox ||”节奏复习以及巩固。
3、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能体验到歌曲的情绪情感的变化,抒发出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自然、松弛、以及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国心》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准确的感受音乐中的强弱变化,会奏出“x. x xx xx | x x x xx xx |x. x x ox ||”的节奏2、对于整首歌曲感情的处理以及能较好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四、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导入师:教师先准备好歌曲《我的中国梦》、《我是中国人》、《中华民族》,并利用多媒体播放这几首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和欣赏,在学生聆听和欣赏完毕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这几首歌曲都是歌颂的谁呀”?生:祖国师:是的,这几首歌曲都是在歌颂祖国。
那你们知道这几首歌曲的演唱者是谁吗?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手张明敏。
张明敏(1956年9月——),香港著名歌手,擅长演唱具有中华民族色彩的歌曲,有“爱国歌手”之称师:那同学们知道他的成名曲是什么吗?在1984年张明敏在该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导演袁德旺的邀请下演唱《我的中国心》,同时他也凭借此曲成名。
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就是张明敏的成名曲,也是千万人表达对中国热爱的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让学生认真聆听。
由此导入新课程的教学。
三、新课教学(一)欣赏1、刚刚我们已经聆听过一遍音乐了,那么它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祖国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又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2、教师再次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歌曲是几拍子?(4/4)四拍子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3、请同学们再听歌曲,听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展示课件提问)4、稍慢、深情地。
《我的中国心》教案引入新课: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
通过讲述一些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2、请你仔细聆听下面的歌曲,听后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学习目标:1、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2、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3、体验歌曲的情绪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重点与难点:1、体验歌曲的情绪。
2、分辨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一)、音乐知识:声乐的演唱形式:1、独唱:一个人演唱的形式。
2、齐唱与轮唱:由两个以上或更多的人演唱同一个旋律。
3、重唱:多声部的作品,根据声部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等。
4、对唱:两个人或两组人作对答式的演唱。
5、合唱:包括几种形式:①混声合唱:四个声部的演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②同声合唱:男生合唱、女声合唱、童生合唱。
③领唱加合唱:一领众和形式。
④小合唱:人数较少的合唱。
⑤无伴奏合唱:无乐器伴奏,由纯人声演唱的合唱。
(二)、感受鉴赏: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请学生仔细聆听,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2、作品简介:《我的中国心》由黄沾词、王福龄曲。
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青年歌手张明敏演唱了这首歌曲。
由于歌曲的歌词感情炽热、真挚、旋律优美动听,深深地表达了海外赤子眷恋祖国的心声,因此,一经唱出,即在全国引起震撼性的反映,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经久不衰。
3、随音乐轻声哼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
4、请学生从曲谱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
并打着拍子反复地唱一唱,加深印象。
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对感情表达的作用。
5、再次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1)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快,稍快,很快,极快)(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么样的。
(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教案标题:音乐教案《我的中国心》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 学习并演唱《我的中国心》这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流行歌曲。
3. 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我的中国心》歌曲的歌词和曲调。
2. 学习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3. 学习合唱技巧和团队合作。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器或乐器伴奏。
2. 《我的中国心》歌曲的歌词和乐谱。
3. 合唱团或小组练习的空间。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5分钟)- 引入歌曲《我的中国心》,向学生介绍这是一首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流行歌曲。
- 通过简短的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感受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2. 学习歌曲(15分钟)- 播放《我的中国心》歌曲,让学生先聆听,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 分发歌曲的歌词和乐谱,让学生跟随歌词一起听歌,初步了解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内容。
3. 分组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5名学生组成。
-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指挥,其他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声部。
- 指导学生学习各自声部的歌词和乐谱,并进行声部的分工练习。
4. 合唱排练(15分钟)- 将小组成员重新组合,形成一个大合唱团。
- 指导学生进行整体合唱排练,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和合唱技巧。
-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提高演唱水平。
5. 展示与评价(5分钟)- 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合唱表演。
- 同学们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鼓励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回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难,引导学生总结合唱的重要性和团队合作的意义。
- 提供其他中国音乐资源,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文化。
教学扩展:1.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歌词或创作新的音乐元素,展示对中国音乐的理解和创造力。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文化活动,进一步感受中国音乐的魅力。
3. 鼓励学生学习其他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二胡等,培养多元音乐文化的欣赏能力。
《我的中国心》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歌词语言,体味歌词描绘的意境。
2、认真体会歌曲洋溢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情怀。
二、学习重点、难点:
赏歌词,体会歌曲表达的赤子情怀。
三、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
四、学习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直观法、情感熏陶法。
五、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语:
世界上凡是有华人生活的地方,人们都熟悉《我的中国心》这首动人肺腑的歌曲;凡是飘荡着《我的中国心》旋律的地方,人们都记住了那位戴着眼镜、穿着中山装的香港著名歌星张明敏。
是《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把亿万华夏儿女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让我们零距离的感受我们是骨肉相连、血脉相承的一家人!
2、播放王福龄演唱的《我的中国心》。
3、过渡语:
这首歌在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经演唱,它那优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动了亿万听众的心,尤其是这首歌的歌词更是以其独特的形式表达了家国之思。
读来震撼人心,旋律让人难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歌词《我的中国心》。
4、学法交流:
通过师生交流,明确学习这首歌词的方法——读歌词、赏歌词、联现实、唱歌曲。
(二)读歌词
1、明确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律;读出感情。
2、学生自主感情朗读歌词: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
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3、学生表演朗读,至少要求20个学生起立朗读,声情并茂,感情真挚。
4、学生齐读,全班同学有感情朗读歌词。
5、过渡语:
通过朗读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这首歌词浓浓的爱国情感,而这种情感又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歌词。
(三)赏歌词
1、析文本:
①指导语:
赏歌词主要是品味语言,你认为这首歌词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等都可以谈谈你的看法。
②学生讨论、探究、回答,教师随时评点。
③过渡语欣赏完这首歌词的语言,接下来我们就来给这首歌词配上形象的画面。
请同学们任选一句歌词,发挥你的想象力,配上一到两幅画面,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2、配画面:
①学生讨论,合作教学设计,为《我的中国心》配置画面。
②学生发言,教师随时评点。
3、过渡语:
《我的中国心》已经过去27年了(歌曲在1982年由黄沾作词,由王福龄作曲),可是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仍然是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这是因为它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香港和澳门已经相继回归,只有台湾还飘零在外,两岸的亲人隔海相望有说不尽的相思之苦。
(四)唱歌曲
1、过渡语:
我们唱着《我的中国心》香港回归了,我们唱着《我的中国心》澳门回归了,我们唱着《我的中国心》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的!
2、师生起立,同唱《我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