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8
必修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重点知识点第1课开辟新航路掌握: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加强了欧洲同亚、非、拉美洲的经济和贸易联系;地区性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知识要点归纳1、开辟新航路的背景:(一)必要性(原因):(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根本原因) (2)社会根源:欧洲人的“寻金热”(开辟新航路的动机)(3)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4)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直接原因)(二)可能性(条件):西欧生产力的发展、航海技术的提高、造船技术的发展、地理知识的提高、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的支持2、15世纪中叶之前的长时期内,垄断传统商路的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3、最早探询新航路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4、第一个进行新航路开辟的航海家是: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其航线是——开辟了由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发现了好望角。
5、直达印度的航海家是:葡萄牙人达·伽马6、横渡大西洋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是哥伦布,他是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远航的。
7、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路线是:从西班牙出发,到达南美洲,绕过美洲南端的海峡,横渡太平洋和印度洋,绕过非洲,回到欧洲。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世界:①加强了欧洲同亚、非及美洲之间的联系,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②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③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对欧洲:①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②西班牙、葡萄牙成为欧洲富国,西欧一些国家开始进行早期殖民扩张③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最主要影响)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掌握: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高中历史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线索本专题主要阐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历程。
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发展;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线索一:雏形出现。
15、16世纪的新航路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线索二:不断拓展。
16-18世纪,荷、英、法等国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线索三:初步形成。
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为寻求市场和原料加紧对外扩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线索三: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接近尾声,为寻求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场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被卷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必备知识一.新航路的开辟(15~17世纪)——世界市场雏形出现1.背景⇒目的:寻金、传教、拓殖(1)经济根源: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根本原因)(2)社会根源:西欧社会对黄金和香料的狂热追求。
(3)文化因素:①思想根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推动。
②宗教因素:基督教会传播天主教的狂热。
(4)政治因素:欧洲政局动荡,各国君主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对外扩张。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
(直接原因)(6)主要条件:①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地理知识的提高;中国指南针的传入与应用。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统治者支持海外探险活动。
2.过程: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达·伽马开辟了由欧洲到达亚洲(印度)的航路;哥伦布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向东方向——葡萄牙王室支持,向西方向——西班牙王室支持)3.影响:(1)对欧洲:①“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形成和发展历程
1.新航路开辟——雏形开始出现
①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②过程
③影响
A.对世界
a.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b.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B.对欧洲
a.引发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早期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张
3.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终确立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①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②表现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近代企业的诞生(洋务运动)
c.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 _c60.70d)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③发展历程(见以前的讲义)
④特点
a.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b.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c.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始终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⑤阻碍因素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⑥启示:a.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
b.民族独立是国家富强的前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
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1.概念解读“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之间的买卖,⽽使各国的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
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是世界经济乃⾄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
世界市场的产⽣和形成过程,是⽣产⼒⽔平不断提⾼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囊括整个世界范围的历史。
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形成过程(1)萌芽期(16~18世纪中期)。
此间起决定作⽤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原先局限于地中海、波罗的海的贸易扩展到了⼤西洋,随着西⽅殖民者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欧、亚、美、⾮各⼤洲逐渐联系在⼀起。
地区之间的联系加强了,“已经可能扩⼤为⽽且规模愈来愈⼤地扩⼤为世界市场”。
市场上流通的商品种类明显增多,来源于各⼤洲。
此处所指的世界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并不是说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因为⼯场⼿⼯业时期的⽣产⼒⽔平,还不⾜以改造整个世界。
(2)扩展期(18世纪中期~19世纪六七⼗年代)。
此间起决定作⽤的是⼯业⾰命。
海外市场的扩⼤,商品需求量的激增,提出了⽣产技术的变⾰要求,西⽅殖民者夺取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按照⾃⼰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1857年,第⼀次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说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这⼀时期进⼊世界市场的商品发⽣了重⼤变化,如棉纱、纺织机、铁制品、运输⼯具及各种⼯业半成品,还有经济发展所需的原材料。
尽管各地经济发展⽔平不同,但其经济已越来越按照同⼀市场的机制运⾏。
由于当时⼯业化处于早期阶段,世界尚未⽠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
(3)确⽴期(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在第三次科技⾰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分世界的狂潮,亚⾮拉美绝⼤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部分,世界市场最终确⽴。
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
3.历史作⽤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重⼤事件,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国际关系的加强产⽣了推动作⽤。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开始出现(一)开辟的原因与条件1、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根本原因,即生产力需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白银的渴望——“寻金热”。
(资本积累)(3)政治需求:葡、西统治者掠夺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4)宗教动力:传播天主教。
(5)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的商路。
(直接原因)(6)思想根源:人本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2、条件(可能性)(1)客观条件:航海技术与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的提高(2)主观条件: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欧洲:加速西欧封建制度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2)对非亚拉:给非亚拉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3)对世界:使世界各民族由分裂孤闭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二、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一)背景:国际背景:(1)新航路开辟(2)文艺复兴的高涨(3)西葡殖民扩张的成功国内背景:(1)封建制度急剧崩溃(2)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资产阶级革命逐渐胜利(二)荷兰的殖民扩张(16-17世纪)1、原因:(1)地理条件:濒临大西洋,靠欧洲大陆。
(2)经济条件:手工业、商业发达,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3)政治条件:1581年,荷兰独立。
1、范围:包括西北欧、亚、非、美洲等地区2、方式:①进行海上贸易,包括海域贸易和远洋贸易②首要手段:组建大型商业公司3、兴起的表现:荷兰之最:欧洲最富庶的地区(16世纪)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7世纪)阿姆斯特丹是世界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三)、英国的殖民扩张(16-18世纪)1、主要方式:①16世纪:以海盗掠夺为主,政府鼓励,被称为“海盗国家”②17世纪:一系列的商业战争:(英荷战争和英法战争)③18世纪:在殖民地商业活动和殖民掠夺④进行黑奴贸易2、英国称霸原因①地理优势:处于大西洋航运中心;②经济优势: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提供物质基础;③政治优势:资本主义制度——集中国家力量;④军事优势:海军强大——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一、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开始形成(雏形):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1.推动因素: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
2.结果: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雏形出现)(二)初步形成: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1.推动因素:17-18世纪,荷、英、法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2.结果: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三)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1.推动因素(1)工厂制的推动①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②工厂所需的原材料也需从世界各地获取。
(2)交通条件的改善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3)殖民扩张的扩大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他们倾销工业产品,掠夺原材料,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2.结果: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四)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推动因素:(1)资本输出为主(2)瓜分世界的狂潮2.结果: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一)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二)表现1.贸易中心转移(1)欧洲贸易中心的转变: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2)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
(3)新贸易航线、枢纽的形成A葡萄牙殖民者经营从印度经澳门至日本的三角贸易。
B西班牙殖民者开辟了从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
C果阿、澳门、长崎、马尼拉等地成为国际贸易的枢纽。
2.商业经营方式变化(1)在欧洲的变化(2)被引入中国: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3.商品种类的丰富(1)原因: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2)表现①新商品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欧洲市场成为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