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护理查房
- 格式:docx
- 大小:15.34 KB
- 文档页数:8
一简要病史
孕妇,29岁,G2P0孕40W+2,因发现双下肢出血点一月余由门诊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度贫血”于2010 年08-05 日入院。
孕妇孕三月余因刷牙时牙龈出血,在我院查血小板为 4.8 万,未予特殊治疗,后监测血常规,PLT 维持在 2.7 —4.2 万,Hgb 维持在80 —
95g/L ,于05-18 日骨穿示:巨核系成熟障碍,红系比例增高。
一月余前,出现双下肢散在性出血点,无诱因下牙龈出血,量少,入院后查血小板为 3.0 万,Hgb 为85g/L ,给予速立菲、维血宁口服药,地塞米松静滴,于08-09 日输血小板10 个单位,08-10 日查血小板为 4.3 万,Hgb77g/L ,遂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不多,娩一男婴,重3050g ,Apgar 评分为7 分, 5 分钟后为10 分,术后予以抗炎、止血、促宫缩治疗,于08-16 日出院。
二入院评估
T 37.0 P 80 次/ 分R 19 次/ 分BP 110/70mmHg 孕妇,江苏人,职员,本科文化,入院时神清,精神可,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巩膜无黄染,略苍白,无腹痛,无阴道流血,无过敏史,既往体健,2007 年行无痛人流一次,此次妊娠一月余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予以黄体酮保胎治疗,一周后好转,孕期行正规产检,
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
价名
*月*日* 孕妇*
住院
期间
未发
生出
血现
象
健知健知性。
保健识识4指导孕产妇观察出血的症状。
5给孕、产妇提供相关书籍,并发
放宣传册。
2024年海绵状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护理查房
一、病情简介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
患者常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即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低于正常范围,容易出现出血倾向。
二、查房目的
1.观察患者的血小板数量,确保在安全范围内。
2.注意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指导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措施。
三、查房内容
1. 体格检查
•观察皮肤和粘膜是否有出血点或瘀斑。
•观察眼底有无出血点。
•注意查看是否有鼻衄、口腔、消化道出血的现象。
2. 生命体征监测
•监测体温、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注意是否有异常变化。
•注意监测血压,及时发现低血压状况。
3. 实验室检查
•重点观察血小板数量,确保在正常范围内。
•注意监测出凝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凝血功能指标。
4. 护理措施
•避免患者搓眼、搔痒、过度运动等导致受伤出血的行为。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休息,维持身体充足的能量。
•遵医嘱给予补充血小板的药物治疗,如有必要进行输血。
5. 交流沟通
•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及护理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有关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自我护理知识,如不干涉,血小板会逐步提高。
四、总结与展望
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时,需要及时发现并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指标变化,确保血小板数量在适当范围内,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障患者的健康。
希望通过护理查房的工作,可以提高对海绵状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简要病史
孕妇,29 岁,G2P0 孕40W+2 ,因发现双下肢出血点一月余由门诊拟“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中度贫血”于2010 年08-05 日入院。
孕妇孕三月余因刷牙时牙龈出血,在我院查血小板为 4.8 万,未予特殊治疗,后监测血常规,PLT 维持在 2.7 —4.2 万,Hgb 维持在80 —95g/L ,于05-18 日骨穿示:巨核系成熟障碍,红系比例增高。
一月余前,出现双下肢散在性出血点,无诱因下牙龈出血,量少,入院后查血小板为 3.0 万,Hgb 为85g/L ,给予速立菲、维血宁口服药,地塞米松静滴,于08-09 日输血小板10 个单位,08-10 日查血小板为 4.3 万,Hgb77g/L ,遂在全麻下行剖宫产术,术程顺利,术中出血不多,娩一男婴,重3050g ,Apgar 评分为7 分, 5 分钟后为10 分,术后予以抗炎、止血、促宫缩治疗,于08-16 日出院。
二入院评估
T 37.0 P 80 次/ 分R 19 次/ 分BP 110/70mmHg 孕妇,江苏人,职员,本科文化,入院时神清,精神可,双下肢可见散在出血点,巩膜无黄染,略苍白,无腹痛,无阴道流血,无过敏史,既往体健,2007 年行无痛人流一次,此次妊娠一月余出
现阴道少量流血,予以黄体酮保胎治疗,一周后好转,孕期行正规
产检,
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
评价名*
月* 日* 孕
妇* 住院
期间未发
生出血现
象
健知健知性。
保健识识 4 指导孕产妇观察出血的症状。
5 给孕、产妇提供相关书籍,并发
放宣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