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环艺第三章园林树木
- 格式:ppt
- 大小:5.63 MB
- 文档页数:56
03第三章园林树⽊的功能(4学时)第三章园林树⽊的功能第⼀节园林树⽊美化环境的作⽤美化功能是园林树⽊最主要的功能。
园林树⽊的美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园林树⽊的美化功能(⼀)个体美与群体美1、个体美园林树⽊种类繁多,每个树种都有⾃⼰独具的形态、⾊彩、芳⾹、声响等美的特⾊。
这些特⾊⼜能随季节及年龄的变化⽽有所丰富和发展。
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荫、浓影砸地,秋季佳实累累、⾊⾹具备,冬季⽩雪挂枝、银装素裹,四季各有不同的风姿与妙趣。
以年龄⽽论,树⽊在不同的年龄时期均有不同的形貌。
例如松树在幼龄时全株团簇似球,壮龄时亭亭如盖,⽼龄时则枝⼲盘虬⽽有飞舞之姿。
树⽊个体的这些美的特⾊是可以⽤感官来感知的,因⽽是具体的。
另外,不同民族或地区的⼈们由于⽣活、⽂化及历史上的习俗等原因,对不同的树⽊常形成带有⼀定思想感情的看法,有的上升为某种概念上的象征,甚⾄⼈格化了。
例如我国⼈民常⽤四季常青、抗性极强的松柏类代表坚贞不屈的精神;⽤富丽堂皇、花⼤⾊艳的牡丹象征繁荣昌盛。
在欧洲,许多国家均以⽉桂代表光荣,油橄榄象征和平。
这种美存在于⼈的思维领域,因⽽是抽象的美,称之为意境美、象征美或风韵美。
这种美凭感官时不能感知的,因⽽是抽象的。
2、群体美树⽊通过不同的配植⼿法组合在⼀起,则能体现群体之美。
乔⽊层位于最上层,具有⾻架作⽤。
灌⽊层对整个群落在景观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增强了群落的层次感,并且⾊彩丰富,景⾊宜⼈。
低矮的树⽊种类作为地被植物,则避免了黄⼟裸露,使绿荫铺地,鲜花盛开。
随着树⽊种类的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群体景观。
(⼆)衬托作⽤园林树⽊所具备的⾃然美与建筑、⼩品、道路等所展现出的⼈⼯美形成形成强烈⽽⼜鲜明的对⽐,使得各⾃的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
园林中的建筑、雕像、溪瀑、⼭⽯等,均需有园林树⽊与之相衬托、掩映,以减少⼈⼯做作或枯寂⽓氛,增加景⾊的⽣⽓。
例如,庄严雄伟、⾦⽡红墙的宫殿式建筑,配以苍松翠柏,⽆论在⾊彩上,还是在形体上均可以收到“对⽐”、“烘托”的效果;⼜如庭前朱栏之外、廊院之前对植⽟兰,春来万蕊千花,红⽩相映,会形成令⼈神往的环境。
⒈园林树木:凡适合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森林公园等应用,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统称为园林树木。
⒉园林树木种植资源的特点①种类繁多②分布集中③特色突出④独放异彩⒊园林树木种质资源:园林树木种质资源是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和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园林树木的总称。
⒋种质资源的外延包含:①种与品种②器官与组织③细胞与分子⒌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保护的内容:1树种资源及遗传多样性的保护2资源再生能力的保护3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植物资源的两面性:再生性和可解体性树木资源的保护及保存方法一般分为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
⒍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的利用途径:①引种驯化②育种应用植物分类的等级主要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植物的种或物种是植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种与种的界限是生殖隔离。
亚种:是那些在形态上已有比较大的变异且具不同分布区的变异类型。
是种内变异类型,在形态特征和分布区域上存在。
变种:形态特征上有显著变化,分布区域无明显变化。
变型:形态特征上变异比较小的类型。
品种:二植物的命名-双名法一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1乔木类:一般高6m至数十米,具明显主干。
2灌木类:树体矮小,茎干多从地面拔地而起。
3藤本类:能缠绕或攀附它物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自身站不起来。
4铺地类:自身站不起来又无攀附能力,但其枝条均铺地生长,与地面接触部分长出不定根,如铺地柏、矮生栒子。
二依树木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分1依据气候因子分类: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树种。
2依据水分因子分类:耐旱、耐湿、中生树种。
3依据阳光因子分类:喜阳、喜阴、中性植物。
4依据空气因子分类:抗污染、抗风、防尘、卫生保健树种。
5依据土壤因子分类:耐瘠薄、海岸(抗盐)树种。
三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观形树木。
如雪松、龙柏、榕树、龙爪槐观花树木。
如梅花、腊梅、月季、牡丹、白玉兰观叶树木。
如银杏、鸡爪槭、黄栌、七叶树、椰子观果树木。
第三章园林树木第一节荫木类[教学目标]一、掌握荫木类园林树木的观赏特性及常见园林应用形式二、通过本章学习,可识别如下荫木类园林树木:香樟、重阳木、垂柳、枫杨、悬铃木、苦楝、香椿、榔榆、朴树、梧桐、泡桐、枳椇、油桐并能描述其形态特征。
三、了解常见应用的荫木类园林树木的产地与分布、习性、观赏与应用等。
[教学重点] 常见的荫木类园林树木的识别要点和观赏特性[教学难点] 荫木类园林树木的识别要点[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述、图片、现场教学[教学过程]参观公园、树木园、绿地,用文字和图像记录福州市常见的荫木类园林植物的形态特征及其应用形式。
采集相应植物的标本或用照片记录植物的形态特征。
[教学内容]一、荫木类园林树木概述荫木类园林树木即庭荫树种。
其选择标准为枝繁叶茂、绿荫如盖,其中又以阔叶树种的应用为佳。
庭荫树种的选用,如能同时具备观叶、赏花或者品果效能则更为理想。
如主干通直、冠似华盖的榉树。
(1)落叶类(2)常绿类二我国园林中常见应用的荫木类园林树木1、香樟[学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别名] 木樟、乌樟、芳樟、番樟、香蕊、樟木子[科属] 樟科樟属[识别要点] 常绿性乔木。
高可达50米。
树皮幼时绿色,平滑;老时渐变为黄褐色或灰褐色纵裂。
冬芽卵圆形。
离基3出脉,近叶基的第一对或第二对侧脉长而显著,背面微被白粉,脉腋有腺点。
花黄绿色,春天开,圆锥花序腋出,又小又多。
球形的小果实成熟后为黑紫色,直径约零点五公分;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产地与分布] 中国南方广大地区[习性] 樟树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水湿,但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
[繁殖与栽培] 播种繁殖,扦插繁殖。
[观赏与应用] 该树种枝叶茂密,冠大荫浓,树姿雄伟,能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是城市绿化的优良树种,广泛作为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
配植池畔、水边、山坡等。
一、名词解释:1、树木:木本植物的总称。
2、园林树木:凡适合于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和城乡各类园林绿地应用的木本植物,统称园林树木。
3、乔木:树体高大,有直立发达的主干,一般高5米以上,主侧枝分布鲜明的木本植物。
4、灌木:是指没有明显的主干或分枝的位置也较低的木本植物。
5、木质藤本:植物体细长,不能直立,只能依附别的植物或支持物,缠绕或攀援向上生长的木本植物。
6、常绿树类:叶至秋冬季不凋,四季苍翠的木本植物,称常绿树类。
7、落叶树类:叶至秋冬即枯落的木本植物,称落叶树类。
8、阔叶树类:具有扁平、较宽阔叶片的木本植物。
9、针叶树类:具有细长如针状叶子的木本植物。
10、古树名木: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或品种稀有珍贵、具有历史价值及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
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属于一级古树名木,树龄在200年以上的属于二级古树名木,树龄在100以上的属于三级古树名木。
11、被子植物:胚珠包被于由心皮封闭而成的子房中的木本植物。
12、裸子植物:胚珠裸露,不为子房包被的木本植物。
13、基调树种:在各类绿地中使用,能形成城市的统一基调,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并在城市绿化普遍应用的主要树种。
14、骨干树种:是指根据园林绿地功能类型及景观特点要求所选用的,在不同的园林绿地类型中起骨干作用树种,一般是由20-30种树种所组成。
15、乡土树种:指长期适应当地气候与环境的重要生物资源,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抗逆性强的树种。
16.彩叶树种:叶片常年或某一季呈现异于绿色的红色、紫红色、金黄色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色彩的树种。
17.春色叶树种:阔叶树春季新发生的嫩叶与成年叶颜色具显著不同变化,表现为红色、紫红色或黄色等叶色的树种。
18.秋色叶树种:在秋季落叶前叶色发生显著变化,持续时间长,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19.常色叶树种:树木叶片的颜色常年呈现非绿色等特殊叶色,且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
20、斑色叶树种:绿色叶片上具有其他颜色的斑点或花纹的树种。
绪论一、园林树木的概念及本课程的内容与学习方法(一)园林树木的概念1.园林狭义的园林是指一般的公园、花园、庭园等。
广义的园林除包括公园、庭园以外,还包括风景区、旅游区、城市绿化、公路绿化以至机关、学校、厂矿的建设和家庭的装饰,甚至自然保护区,包括各种专类园。
2.树木木本植物的统称,包括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
3.园林树木在城市各类园林绿地及风景区栽植应用的各种木本植物。
凡适合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休疗养胜地、森林公园等应用,以绿化美化、改善和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木本植物统称为园林树木。
(二)《园林树木》的内容《园林树木》的内容包括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主要包括园林树木的园林分类、作用、习性、树种选择与搭配等基础理论知识;各论主要介绍当地重要园林树木的学名、常用中文名、识别要点、分布、习性、繁殖、观赏特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熟练掌握植物学的形态术语,根据植物形态特征,正确识别和鉴定树木种类,是学习《园林树木》的基础;掌握园林树木的习性,是合理栽培和配置园林树木的依据;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和搭配,是学习《园林树木》的目的。
(三)《园林树木》的学习方法《园林树木》是一门实践性、季节性及分类理论较强的课程,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烦琐、难记、易忘等现象,必须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和比较,多看、多闻、多问、勤思考,同时还应善于类比和归纳,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达到举一反三,培养自学能力。
二、我国园林树木资源及其对世界园林的贡献我国具有“世界园林之母”“花卉王国”的美称。
19世纪中国门户被撞开,英、法、俄、德等国从中国引走大量植物,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仅1700种,经过几百年,至今在皇家植物园丘园已拥有5万种活植物。
1839-1938期间主要从甘肃、陕西、四川、湖北、云南等地引种,因为西南山区树木最丰富,是世界树木分布中心之一。
1803年丘园让TOMS.埃文斯引走了中国的多花蔷薇、棣棠等。
园林树木复习内容第一章园林树木的概念及园林树木种质资源第一节园林树木的概念园林树木是指在城乡各类型园林绿地、森林公园等建设中应用的,能够起到绿化美化、改善环境、保护环境作用的木本植物。
第二节种质资源的特点:种类繁多、分布集中、特殊突出和丰富多彩四大特点第三节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作用:一、造景作用:主景、背景、配景二、联系景物的作用:丰富景物之间的联系三、组织空间的作用:分隔空间、拓展空间四、增添季节特色的作用:避免千城一面、四季一面的单调景观五、控制视线的作用(突出主题、遮挡不雅部分、行车安全)六、引导与指示作用第二章园林树木的分类第一节植物分类学方法一、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有时在各阶层下分别加入亚门、亚纲、亚目、亚科、族、亚等)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二、分类检索表:定距检索表(简单易分)、平行检索表第二节园林建设中的分类方法一、依树木的生长习性分类1、乔木类(主干明显,一般树高6m以上)注意桂花。
慢生、中生、快生树2、灌木类(树体矮小,6m以下)千头柏、绣线菊3、铺地类:铺地柏4、藤蔓类:缠绕类(紫藤)、钩刺类(木香)、卷须及叶攀类(葡萄、铁线莲)、吸附类(凌霄、爬山虎)二、依树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分类1、依据气温因子分类:热带植物、温带植物、亚热带植物、寒带植物2、依据水分因子分类:湿生、旱生和中生植物3、依据光照因子分类:喜光植物-黑松、耐阴植物-冬青、中性植物4、依据空气因子分类:抗风种、抗污染种、防尘类等5、依据土壤因子分类:喜酸性土树种、喜碱性土树种三、依树木的观赏特性分类1、观形树木(雪松,龙爪槐)2、观花树木(梅花,月季)3、观叶树木(银杏,鸡爪槭)4、观果树木(柚子,栾树)5、观枝干树木(梧桐,白桦)6、观根树木(榕树,腊梅)四、依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的用途分类独赏树(樱花)、庭荫树(玉兰)、行道树(鹅掌楸)、防护树类(白杨)、花灌类(金银花,火棘等)、植篱类(侧柏)、地被类(灌木)、盆栽及造型类第三章园林树木观赏特性叶:1、秋叶呈红色或紫红色的树种(鸡爪槭、五角槭、糖槭、枫香、五叶地锦、漆树、盐肤木、黄连木、黄栌、乌桕、石楠、山楂等)2、秋叶呈黄色或黄褐色的树种(银杏、白桦、无患子、鹅掌楸、悬林木、金钱松、落叶松、白蜡树)花:一、花相的概念;指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表现出的整体状貌1、先花后叶(纯式花相)2、先叶后花二、花相类型:干生花相(紫荆)、线条花相(连翘)、星散花相(白兰花)、团簇花相(木绣球)、覆被花相(泡桐、合欢)、密满花相(樱花)、独生花相(苏铁)果:奇(形状奇特)、巨(单体果型大)、丰(果小,但数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