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色彩分析 (3)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英雄》色彩分析这部电影,分了几个小段,分别以黑,红,绿,橙,蓝,白来作为主色调。
第一段:开篇第一段,宫廷,建筑是黑色的,衣服是黑色的。
黑,表示死亡,沉重,压抑。
这就是秦国的宫廷。
这样的宫廷,让人惧怕,让人心沉重,有压力。
一代王朝的兴亡,是建立在无数的王朝战争上,是建立在无数鲜血流淌上,是建立在几代亡灵身上的……第二段:是无名的讲述。
以黑灰为主的色调,配以悲凉与哀怨的古琴音,仿若在暗示人物的命运。
逃不开的黑色笼罩。
第三段:无名的讲述这一篇,通篇的红背景和红色的衣服。
其实整部电影,背景跟人物衣服都相协调。
衣服,是很简洁的,没有繁复的花纹,简简单单。
使整个画面很干净,而观众的注意力不会被转移。
黄色本来是温暖的颜色,然而在一大片胡杨林里,有着悲凉与沧桑,再加上隐隐的古琴音,充满了决绝与苦痛。
在蓝色为主的画面里,蓝色在色彩里是很冷的颜色,在这里,有坚决,有阻挡,有思考。
《英雄》中主要运用了黑色、红色、绿色、黄色四大色系。
在这几种主色调的对比中也产生了意义。
无名与长空之战后,画面迅即变成了红色的赵国弪城书馆。
这是一片红色的世界。
人物皆是红袍加身,书馆的布置也是红装饰,就连残剑要写八尺的剑字也需要用红色的朱砂。
常识看来,在红色迷离下的书院肯定不是好书院,红色光线下,人的眼睛很快就疲劳了,哪里还能练字?红色给人的心理反映所产生的抽象联想有“热情、革命、危险”“血和暴力”“让人感到恐惧和危险……”。
果不其然,随后危险就到,秦军血洗书院。
红色色调里的无名和残剑、飞雪之斗争,是归入无名的叙述里的。
红色的所指的是秦军的暴行。
通过红色和黑白色的对比,我们发现更重要的是红色的能指:由于秦军的暴行,重新激发了无名对秦王的仇恨感,无名是危险的和有暴力倾向的。
所以他在回忆弪城书院这情景时是带着个人强烈的主观情绪和主观色彩。
还有这红色,不仅只是表达了无名的情绪,也表达了导演对于杀戮的反感情绪,也暗合了观众对于血腥残杀的反感。
在这里张艺谋用全部的红色巧妙的表达了“血和暴力”,在满足观众视觉认同的同时,也避免了展示令人恶心的现实中的血淋淋的战争残象。
202010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作者简介】王钰,昆明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媒体影视艺术作品创作。
张名章,昆明理工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艺术与传媒。
一、《英雄》电影中“暴力美学”的体现所谓“暴力美学”就是指区别于传统暴力在影视中的表现方式,不再侧重于表现暴力内容的本身,而是将暴力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方式只是侧重形式感,追求形式的美感。
它是将暴力血腥的镜头画面进行艺术化的转换,所以人们把追求暴力形式美感称为“暴力美学”。
而这种艺术表现手法也被许多导演广泛的运用,逐渐发展成一种特定的影视的表现手法。
电影《英雄》作为张艺谋转型之后的第一部新作,制作精良的画面,强大的演员阵容,为他取得了巨额的票房。
这部影片的故事中心就是围绕着“刺秦”展开的,因此有许多杀戮的场面,但是张艺谋在表达这些场面的时候,却没有把这些杀戮打斗的场景真实地刻画出来,而是把这些血腥的、残忍的画面转化为非常柔美的、隐喻的镜头来表现,使观众没有对这些本来血腥的场面嗤之以鼻,而是多了更多的可观赏性。
在电影中选取了两段经典的打斗场景来进行分析:(一)无名与长空的对决无名在第一次上殿向大王讲述战胜的第一人就是长空,长空也是一名高手,但是在两个高手中一决胜负无疑是悲壮的激烈的厮杀,但是影片中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让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进行抚琴,琴弦断,宝剑断,长空倒地而亡。
随着老人奏出变化莫测的琴声,两人开始在雨中交战,在交战之中两人眼神对望,进入到了意念的战斗,虚实合一,展现出风平浪静的外表下波涛汹涌的内心斗争,最后长空倒地,没有痛苦的表情,也没有倒在血泊中,这本来是一场生死对决,注定充满血腥和痛苦,可是最后随着长空的宝剑断落在地上,隐喻长空牺牲,这一场悲壮的战斗结束了。
观众看到的只是战斗形式的美感,高手之间灵魂的对决,免去了血腥的场面,让场面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二)飞雪与如月对决无名向秦王讲的第二个故事,飞雪因为爱情杀死了残剑,残剑身边的如月为了给残剑报仇准备杀害飞雪。
有关英雄美术绘画教案大全标题:英雄美术绘画教案大全教学目标:1. 了解英雄美术绘画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习英雄美术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3. 培养学生对英雄的认知和敬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英雄美术绘画的定义和背景知识介绍。
2. 基础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3. 英雄形象的构图和表现方法。
4. 色彩运用和表达情感的技巧。
5. 创作英雄美术绘画作品。
教学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故事等素材引入英雄美术绘画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对英雄的定义和他们所崇拜的英雄是谁,引导他们思考英雄的特点和价值。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英雄美术绘画的概念和意义,解释为什么英雄形象在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
2. 讲解基础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透视等,引导学生熟悉基本绘画工具和方法。
三、示范和练习(20分钟)1. 展示一些经典的英雄美术绘画作品,分析其构图、色彩运用和表现手法。
2. 示范如何绘制英雄形象,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包括线条勾勒、形状填充和阴影处理等。
四、创作实践(30分钟)1. 学生自由选择一个他们崇拜的英雄形象进行创作。
2. 学生根据所学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完成自己的英雄美术绘画作品。
3.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等。
五、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同学们给予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建议,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提高。
六、总结和延伸(10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英雄美术绘画知识和技巧。
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创作,可以提供更多的绘画素材和参考资料。
教学资源:1. 英雄美术绘画作品的图片和视频。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画板等。
3. 绘画教材和参考书籍。
4. 学生的创作作品展示区。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表现。
2. 学生的绘画作品质量和创意。
《情感表达》教学设计课题情感表达单元第一单元第1课学科美术年级七年级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教材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意在通过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与探究,掌握通过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探究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对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通过美术作品表达自己对革命精神的敬畏与尊重,并尝试引导学生通过利用美术作品中的构图,题材,色彩,笔触等多种方式去表现美术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提高自己的探究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思维很活跃,具备了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同学们渴望了解更多美好的事物与广阔的天地,摄影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展现他们的个性,在学习知识和开阔眼界的同时,拓展其思维和创造力。
学习目标【艺术表现】:能够通过视频的欣赏与探究,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去探究如何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掌握基本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并能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的作品创作之中,感受作品创作的乐趣!【创意实践】:通过对不同题材的作品进行学习与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作品进行分析,总结出如何利用作品表达情感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并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简单的作品分析和作品创作!【审美感知】:通过欣赏,探究,讨论等多种方法学习和了解!在美术作品中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并尝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自主对相应的作品进行探究与分析,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与审美能力!【文化理解】:通过视频欣赏与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并从中得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能够通过美术作品去传承,继承和发扬这种革命精神,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重点能够掌握利用美术作品表达自己情感的基本的方法和手段。
耀色彩之美《英雄》这部影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便是耀色彩之美,把一种心理的色彩完美的用画面呈现出来。
影片在主次色彩的运用上,用得恰到好处,张艺谋不仅是一个好的导演,更在色彩方面有着很好的造诣,电影中色彩是很重要的角色,它决定着这一场电影是否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更确切的说是看这个导演是审美意识。
导演通过色彩的运用把风格结构有层次地展现出来,为环境、人物心境主题思想等服务。
这部电影的整体色彩风格为灰、蓝、为主色调。
影片首先进入我们眼帘的就是万马奔腾的场面,山峰、尘土,马蹄,在一个灰蓝色的场景中展现出来。
我认为,这是一个历史篇,本来就应该有一种复古的冷色调为主,张导用色彩画面给我们交代了一个大概的历史时间,把观众带进这个电影故事情节中去。
接着,便是无名进宫面圣,然后像秦王讲述如何杀死残剑、飞雪、长空等人的。
直到无名讲述完怎样’“杀死”长空的时候都主要以灰蓝色调为主体,值得一提的是长空的衣着,一件黄色的服装,在灰蓝的背景中特别耀眼,这或许是张导有意而为之,长空是一个英雄人物,在无名心目中他是一个对手,是一个朋友,是武功很高的侠客,通过对衣着颜色的展示,来表现长空的性格特征与形象。
在现实打斗中颜色本位灰蓝,但当长空和无名用意念打斗时,颜色一转变为黑白,这给我们一种武学至高境界的展现,它区别与现实中的打斗,所以张导故意把这个颜色定为黑白的,让观众一眼就能看明白他们的武学境界。
接着便是无名为秦王“回忆”讲述怎样“杀死”残剑、飞雪的。
这里主要用的色彩为红色,在这一情节中导演把红色的种类运用得漓淋尽致,淡红、艳红、梅红等的运用,都体现着导演驾驭色彩的能力。
对剑字的题写都运用红色,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穿着不同的颜色,其实在无名、飞雪、残剑、如月中,性格最急的是如月,但导演却用最淡的红色来为其穿着,这运用一种对比式蒙太奇鲜活的彰显出来。
映像最深的还是那一场白杨林里面的决斗,飞雪和如月两个穿着黄色的服装,一淡一浓,在黄色的白杨林中飞舞着,让我们看到的是舞美和武美的完美结合,在这一场景的构图中,把表情、特写、叶子的飘落等处理得美不胜收。
Yingxionglianmeng英雄联盟任务1、亮光木材:漫射:贴图反射:35灰高光:0.800000亚光木材:漫射:贴图反射:35灰高光:0.8 光泽(模糊):0.85000 002、镜面不锈钢:漫射:黑色反射:255灰000000亚面不锈钢:漫射:黑色反射:200灰光泽(模糊):0.8000000拉丝不锈钢:漫射:黑色反射:衰减贴图(黑色部分贴图)光泽(模糊):0.8 000003、陶器:漫射:白色反射:255 菲涅耳000004、亚面石材:漫射:贴图反射:100灰高光:0.5 光泽(模糊):0.85 凹凸贴图000005、抛光砖:漫射:平铺贴图反射:255 高光:0.8 光泽(模糊):0.98 菲涅耳00000普通地砖:漫射:平铺贴图缝隙0.2 反射:255 高光:0.8 光泽(模糊):0.9 菲涅耳000006、木地板:漫射:平铺贴图缝隙0.01 反射:70 光泽(模糊):0.9 凹凸贴图000007、清玻璃:漫射:255 反射:灰色/白色折射255 折射率1.5 【“菲涅耳”全开】。
(有色玻璃在“烟雾颜色”处调整颜色,并开启“影响阴影”,烟雾倍增调至0.6 )000000磨砂玻璃:漫射:灰色反射:255 高光:0.8 光泽(模糊):0.9 折射255 光泽(模糊):0.9 光折射率:1.50000008、普通布料:漫射:贴图凹凸贴图(根据实际情况加UVP贴图)。
000000绒布::漫射:衰减贴图置换贴图(根据实际情况加UVP贴图)。
00000地毯:1500X2000 VR置换模式2D贴图数量50 把置换的贴图拉到材质球上,平铺4 X 4。
把地毯贴图赋予地毯。
000009、皮革:漫射:贴图反射:50 高光:0.6 光泽(模糊):0.8 凹凸贴图100 (UVP 贴图)。
贴图:“漫射”去掉。
漫射:漫射可以更改颜色。
0000010、水材质:漫射:黑色反射:255 衰减贴图菲涅耳折射:255 折射率:1.33 烟雾颜色:浅青色,烟雾倍增:0.05左右凹凸:20 贴图:澡波(350)0000011、纱窗:漫射:颜色/白色折射:灰白贴图折射率1 接收GI:2 0000012、调整贴图:输出—使用色彩贴图曲线---显示最终效果0000013、使物体变亮:选取物体右击--vr属性--接受全局照明{调高一些GI:2},BRDF—沃德—影响阴影00000某些材质的参数:00000墙体材质:漫射:246.246.246 折射/反射深度:2 00000磨砂塑料:漫射:适宜色反射:30.30.30 高光光泽度:0.5 光泽度:0.86 细分:24 000000塑钢窗:漫射:251.247.237 光泽度:0.8 深度:2 折射深度:2 000000窗外背景(标准材质):漫射:贴图高光级别:10 光泽度:10 00000金属拉丝柜门把手:漫射:白色反射:72.72.72 光泽度:0.5 细分:15 深度:2 000000折射:101.101.101 细分:20 深度:2 00000金属1:漫射:默认反射:白色光泽度:0.5 细分:12 折射:默认细分:10 00000金属2:漫射:黑色反射:白色折射/反射细分:10 折射/反射深度:3 折射:默认细分:10 00000白色柜门:漫射:251.247.237 反射/折射:默认光泽度:0.7 细分:12 深度:4 000000灯泡自发光(V r材质包裹器):产生全局照明2.0 基本材质---自发光颜色:75 高光级别/光泽度:10 00000灯芯自发光(V r灯光材质): 2.0 勾选双面00000灯罩玻璃:漫射:121.175.160 反射:默认细分:20 折射:180.180.180 细分:20 00000盆栽材质:土壤(标准材质):Blinn---环境光/漫反射:土壤色00000植物(标准材质):Phong---环境光/漫反射:植物色高光级别/光泽度:50 000 000盆(vr材质):反射:白色光泽度:0.6 菲涅耳00000干支:漫射:67.38.14 63.44.4 折射/反射深度:2 00000装饰花瓶:漫射:适宜色反射:默认光泽度:0.8 细分:50 菲涅耳折射细分20 折射率:1.4 000000木纹:漫射:贴图反射:18.18.18 光泽度:0.7 折射/反射深度:3 000000镜面玻璃:漫射:默认反射:白色细分:12 折射:默认细分:50 000000丝绸:漫射:falloff 并设置其颜色前深后浅垂直/平行反射:17.17.17 光泽度:17 000000折射:falloff 并设置其颜色前深后浅垂直/平行凹凸通道:凹凸贴图值30 000 00地毯:漫射:falloff 并设置其颜色前:绒毛地毯贴图垂直/平行00000黑色塑料:漫射:黑色反射:20.20.20 光泽度:0.5 细分:6 折射细分50 000000亮光不锈钢材质:漫反射为黑色[0]{增强对比} 00000反射为浅蓝色[亮度198 色调155 保和22] 00000反射高光光泽度为0.8 00000[高光大小] 光泽度为0.9 000000[模糊值] 细分高点给15 00000要做拉丝效果就在凹凸内加入贴图,00000亚光不锈钢材质:漫反射为黑色[0]{增强对比} 反射为浅蓝色[亮度205 色调154 保和16]反射高光光泽度为0.75[高光大小] 光泽度为0.83[模糊值] 细分高点给30 要做拉丝效果就在凹凸内加入贴图,00000浴缸水:漫射:黑色反射:白色falloff 细分:20 折射:白色falloff 细分:20 折射率:1.2 000000凹凸通道:凹凸值 5 noise 噪波类型:分形大小:350 000000黑格线:漫射:黑色光泽度:0.7 折射/反射深度:2 000000转椅(布面):漫射:falloff 并设置其颜色前深后浅垂直/平行凹凸通道:noise 噪波类型:规则大小:2 00000转椅(皮面):漫射:皮革贴图反射:14.14.14 光泽度:0.65 折射/反射深度:3 000000玻璃桌面:漫射:玻璃色反射:fallof---深绿/浅绿fresnel 光泽度:0.98 细分:3 深度:3 折射:细分:20 深度:3 烟雾颜色:淡绿烟雾倍增:0.1 00000立柱石材:漫射:贴图反射:20.20.20 光泽度:0.9 细分:10 深度2 菲涅耳,折射:20.20.20 光泽度:0.2 细分:10 深度2 00000计算机屏幕(标准材质):漫反射:贴图自发光:90 不透明度:70 高光级别:80 光泽度:70 00000计算机:漫射:黑色/白色(235.231.219)反射--- 光泽度:0.7 折射/反射深度:2 折射:20.20.20 光泽度:0.2 细分:10 深度2 00000不锈钢:blinn换成metal 高光级别90 下面的70~80 在到MAP面板中点反射后面的NONE 选VRAYMAP 差不多了000000透明材质000000折射率(IOR)000000空气 1.000292600000酒 1.32900000琥珀 1.54600000晶体2000000金刚石 2.41700000乙醇 1.3600000玻璃 1.5171400000甘油 1.47300000冰 1.30900000玉石 1.6100000宝石 1.500000塑料 1.46000000树脂玻璃 1.500000聚苯乙烯 1.5500000松节油 1.47200000水(35度) 1.33157000000石材、玻璃、布料、金属、木材、壁纸、油漆涂料、塑料、皮革。
分析这四位导演:赵宝刚、高希希、冯小刚、张艺谋的代表作品及各自的创作风格导演,是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
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
1、【张艺谋】 (电影导演)的代表作品及各自的创作风格张艺谋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最初担任摄影。
(1)代表作品:《红高粱》(1987年)、《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英雄》、《有话好好说》《满城尽带黄金甲》《山楂树之恋》等作品。
几乎所有作品都入围国际重要电影节,有的获大奖。
(2)创作风格:张艺谋的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那种对中国传统封建意识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内蕴其中的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是古朴民俗的奇特景观。
他竭尽所能去渲染感情,因而在他的电影中情感的表现往往饱满而炽热的,如《红高梁》。
而且他还注重气氛的营造,主要的是他的作品多以悲剧结尾。
同时张艺谋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创作风格,不断打破观众的欣赏定势。
①《大红灯笼高高挂》:造型艺术的运用造型方面构成电影造型有四大要素:色彩、光线、构图、运动。
张艺谋惯于在他的电影中使用色彩斑斓的造型来烘托电影的气氛,增强视觉效果,如《红高梁》这部影片就运用了造型艺术的特点。
这部影片在表现的时候,选取了一系列独特的造型:抬轿的狂颠,高梁地上的野合,酿酒时热闹繁忙的场面,伙计们抱着酒罐向日本的汽车冲去;太阳下爷爷奶奶泥塑般的造型,孩子声嘶力竭的哭喊和日食等。
这些造型可能是一幕场景,一些道具,也可能是一些动作,它们和故事情青节紧密结合,给予观众以强大的视觉冲击,也象征性地传递了导演想在电影中表现的主题。
②《活着》:艺术里的突破把皮影戏引入电影《活着》之中是张艺谋作为导演最匠心独运的一次尝试。
皮影戏使《活着》的故事演化成三层:福贵一家的故事,皮影戏的故事,以及人类的事。
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形象与神话情节介绍古希腊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神话故事和史诗而闻名。
这些故事里面充满了各种英雄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情节,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希腊史诗中一些著名的英雄形象,并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神话情节。
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形象1. 赫拉克勒斯(Hercules)赫拉克勒斯是最为知名的古希腊英雄之一。
他是宙斯和阿尔芒之子,具有超人般的力量和勇气。
赫拉克勒斯完成了十二项劳动,包括击败狮子、清除奥格利恩斯圣牛等壮举。
2. 阿喀琉斯(Achilles)阿喀琉斯是特洛伊战争中最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之一。
他是佩琉斯国王佩列乌斯和女神忒提斯之子,被注定只能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前活着。
阿喀琉斯以其勇气和英勇而闻名,但他也有自己的软弱之处。
3. 奥德修斯(Odysseus)奥德修斯是《奥德赛》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智慧而机智的英雄。
他在特洛伊战争后踏上回家的旅程,经历了许多冒险和困难。
奥德修斯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心计赢得了困境中的胜利。
古希腊史诗中的神话情节1. 特洛伊战争(Trojan War)特洛伊战争是古希腊最为著名的神话情节之一。
这场战争起因于希腊城邦为了夺回被特洛伊人抢走的君王之妻海伦而发动进攻。
整个战争持续了十年并造成许多英雄牺牲。
2. 奧林匹克信仰(Olympian Worship)古希腊通过奧林匹克信仰来崇拜和祭祀众多的神灵。
奥林匹克信仰源于众神宙斯、赫拉等主要神灵居住的奥林匹克山。
这个信仰体系对古希腊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与英雄之间的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3. 英雄冒险(Heroic Quests)古希腊文学中经常描写英雄们进行各种冒险任务。
这些任务可能涉及洞穴怪物、恶龙、迷宫等等,英雄们需要展现出勇敢和智慧去战胜困难。
结论通过分析古希腊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和神话情节,我们可以看到古希腊人民对于力量、勇气和智慧的崇拜。
这些故事不仅反映出当时社会背景下对英雄和神话的追求,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珍贵而精彩的文化遗产。
浅谈《贝奥武夫》的悲剧英雄主义色彩摘要《贝奥武夫》是一部英雄叙事长诗,它将历史史实与神话传说结合起来展现了远古时代的英雄主义色彩。
关于英雄人物的刻画,不同时期的人物形象反映了人们不同的评价标准。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贝奥武夫》中的英雄故事,结合主要内容和创作背景,探讨其悲剧的英雄主义色彩。
关键词:《贝奥武夫》悲剧英雄主义精神追求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贝奥武夫》作为英国最早的史诗,在中世纪欧洲文坛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取材于北欧的民间传说,经过长期的沉淀和发展最终创立而成。
《贝奥武夫》以史诗的形式反映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之间日耳曼人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当时的社会生活情况,突出展现了日耳曼人的英雄主义理想。
一《贝奥武夫》的整体赏析《贝奥武夫》(beowulf)同历史上很多著名的英雄史诗一样,其作者仍然成谜,但据研究很有可能是一位信仰基督教的诗人,其活跃时间为公元8世纪,地点主要位于英国中北部。
他参照了古罗马史诗《埃涅阿斯纪》的写法,将英雄事迹、神话和历史结合在一起,再附上他个人基督教色彩的评论,这部巨作长达3182行。
最初文学(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的流传并不是靠书写来传播,而是口口相传,英国的文学也是如此。
那些能说会道的人用歌唱,用吟诵来表达故事,不同的人唱过就会有不同的润色和增添,故事流传到不同的地方,也有可能与其它的很多故事合并交融,成为一个新的更长的英雄传说。
一代代的歌曲创造者们声口相传,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后来才通过笔记录下来。
而在所有记录的写本中,得以保存后世的也只是少数。
《贝奥武夫》也是如此,它唯一的手抄本以西撒克斯方言著成,成书于公元10世纪。
这部极其珍贵的史诗虽然不属于三大英雄史诗,但它是欧洲最早的方言史诗,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下面,我们可以试着分析一下古英语宗教性诗歌《创世纪》和史诗《贝奥武夫》之间的关系。
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可以在情感上、技巧上体现,其运用了一种庞杂、华丽的写作形式以取代以往的一种传统简朴的诉说故事的模式。
肖邦钢琴曲波兰舞曲《英雄Op.53》[ 摘要] 经典的作品是民族的和人民的,代表一种民族奋进精神。
本文从波兰舞曲的起源、特点和演奏,肖邦波兰舞曲《英雄》的历史背景和曲式以及演奏三方面分析研究这首民族的和人民的乐曲。
[ 关键词] 波兰舞曲;作品内涵波兰作曲家费列德里克·肖邦(1 8 1 0 —1 8 4 9 ),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的高度才赋,从小便已显示出来:六岁起开始系统学习钢琴,七岁时发表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钢琴曲〕,八岁公开钢琴演奏。
1826—1829年,他进华沙音乐学院攻读音乐,毕业时他平素不爱夸奖人的老师已破例称他为音乐的天才。
在中学和音乐学院期间,肖邦还时常利用假期到波兰的许多地区旅行,仔细观察农村生活的各方面活动,聚精会神倾听民间的曲调。
在肖邦的家里,许多文化界来客的生动谈话中,他还接触到关于波兰的历史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许多问题。
就是这样,肖邦从生活中亲自观察到的东西,远比他的老师教给他的更多。
他对波兰民间音乐的美质的深切体会,对他的祖国特有的诗意之情,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年复一年地深深烙印在他的意识之中的。
1830年,由于国内政治局势动荡,肖邦动身到国外旅行,但是这一去,正如他自己的悲惨预感那样,就此同他的祖国永诀了。
肖邦的音乐背景来自严格的古典乐派式的训练,基础建立在巴哈、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上,他的钢琴曲作品自由地驱使弹奏技巧,传达出优美的音响效果,和声具有明暗与深度,转调非常巧妙,节奏能自由地流泻变化,多彩的装饰音能融合在曲子中。
肖邦的创作几乎全是钢琴曲。
大体上可以用他离开祖国的那一年作为两大时期的分界。
他在1830年之前的创作已经可以看到同波兰民间音乐的直接联系,这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创作风格。
但也有因袭风靡一时的偏重技巧的传统写法,这在他的两首钢琴协奏曲和变奏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在1830年之后,肖邦的创作已完全成熟。
从1838年到1845年,是肖邦最丰产的年头,他的最重要的作品,如几首叙事曲和奏鸣曲,最优秀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等,都是在这段时间写出的。
黑色是秦王的颜色,秦国的颜色。
它象征着威严独尊,至高无上的权利和无法战胜的强悍力量,影片始终存在的色彩。
它既是色彩和色彩之间的转场,也是一遍又一遍的暗示:无名刺杀不了秦王。
红色是无名骗局里的颜色。
是赵国字的颜色,刚烈过人;是复仇的颜色,盲目人眼,充满视觉张力;是嫉妒的颜色,危险而暧昧;是残剑飞雪互相伤害误会的爱情;是绝望的颜色,如同胡杨林里追逐的两个红色的女人。
红色是无名骗局的颜色,被虚构出来的血一样的颜色。
表现了第一种英雄:复仇的英雄。
蓝色是秦王猜测里的颜色,是他眼中残剑飞雪的风骨。
残剑飞雪的牺牲自我正是体现了蓝色本身所包含的高洁与理想;在无名与残剑的水上之战中,蓝色是眼泪,是牺牲的爱情。
蓝色是秦王眼中个人英雄的颜色。
是第二种英雄:为国的英雄。
白色是真实的颜色,赞礼的颜色,现实的颜色。
唯一与黑色平起平坐的颜色。
是无名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一片白色。
是英雄的第三种:为天下的英雄绿色穿插在白色段落里,是残剑回忆中的颜色。
绿色是残剑飞雪向往的生活,代表着英雄背后、战乱之外返璞归真的愿望。
同时它是“悟”的颜色,最为和谐的颜色。
秦王、残剑和无名都是在绿色中得到启悟。
是英雄的最后一种:平常人。
红黄—胡杨林之战胡杨林深处,漫天满地都是黄色的叶子,萧瑟,空中也飘满了昏黄,踩在黄色的叶子上,沙沙作响,整个场景充满了孤独,寂寞与凄凉。
飞雪如月身着红衣,两个美人显得那样妖艳,可是又是那么的伤感,充满仇恨。
她们骨子里的寂寞之声噼里啪啦作响,伴随着两人的交战,红色的衣服与萧瑟的叶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金黄色是是凄凉的,萧瑟的,与红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出人物的内心悲惨的世界。
126影视动漫电影《英雄》视听元素赏析赵 予(四川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摘 要:张艺谋是中国导演里最擅长用色彩来表达剧情发展、人物性格、矛盾冲突的为数不多的大师级摄影师,他的首部武侠电影《英雄》对画面美感要求精益求精,对色彩的运用别具一格,影片的配乐也极具特色。
本文以色彩、配乐和镜头3个方面来赏析电影《英雄》。
关键词:《英雄》;视听;色彩;音乐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19)01-0126-02一、《英雄》概况张艺谋执导的首部武侠电影《英雄》于2002年12月14日上映,由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的是战国末期,三大侠客欲刺秦王的故事,围绕刺杀展开又以“刺杀”结尾,利用独特的插叙手法让情节在主角的对话和回忆中展开。
《英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04年度全球十大佳片第一名,提名奥斯卡金像奖等多个奖项。
其在色彩和音乐上的艺术造诣被高度赞扬,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碑。
二、色彩分析:颜色作为一种隐喻,成为故事内容的一部分(一)肃穆的黑色电影以壮士无名被召入秦宫拉开故事线,整个色调是暗色系,大殿外的天空是灰色的,建筑是黑色的,所有秦军将士的服饰都是黑色的,大殿内除了摇曳的烛光是红色,其余布景都是暗色系。
黑色的宫殿给人一种庄严感和肃穆感,不禁让观众沉下心来,似是翻开历史的画卷,黑色的主调让秦宫里故事的讲述更具历史厚重感和真实感。
影片结尾,无名放弃刺秦,黑压压的秦军将士涌向殿内,黑色逐渐占据整个屏幕,给人无形的压迫感,似是折射了秦王的心理,迫于权力,迫于政治,迫于自己的强权永固甚至是迫于将士的呼声,他不得不杀死无名。
这里黑色也隐喻了权力的力量。
(二)欲望的红色无名在秦宫中为骗秦王讲述了一个杜撰的故事,故事里赵国三大刺客长空、残剑、飞雪皆为情所困,因爱生恨,在猜忌和嫉妒中被无名击败。
这个故事的呈现是红色为主调,大片的红色,红色的赵国书馆,房屋、工具都是暗红色,人物都穿着红色系的服饰。
在《英雄》中,张艺谋运用色彩最为明显的地方在于片中几个重要人物的服装上,在每一个人物的描述里,那几个角色都发生了服装颜色的变化。
这变化显然是张艺谋作为创作主体所刻意而为之的,可是这服装颜色变化的依据,却并非张艺谋的主观臆断或是一厢情愿,而是从角色本身的性格和心境出发,是内心情绪基调的色彩化,同时也是内心色彩的外化。
下面,我就详细分析一下《英雄》中色彩的运用。
在本片中,张艺谋主要运用了蓝黑色的色彩基调,和红色、蓝色、白色、绿色四种颜色依次作为重点色。
其实在这部电影里,蓝黑色的色彩基调,并没有在时间长度上,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在出现蓝黑色的镜头里,还是占据了很大的空间面积,之所以把蓝黑色定位本片的色彩基调,因为影片开始和结尾都是在这样的色调中完成,中途也数次回到那个蓝黑色的大殿。
张艺谋使用这个色彩作为基调,就给本片赋予了一种沉重感以及带有个人牺牲精神的悲壮感。
此外,这个颜色主要出现在秦国的宫殿里以及秦国战士的服装上,蓝黑色的一片使观众感到了一种重量感和力量感,张艺谋有效地用色彩形象揭示了战国时期秦国的强大。
红色,集中出现在无名第一次对他到赵国找残剑和飞雪的叙述中,整个书馆里所有的人穿的衣服,所有的物件,全是红色,在此,红色其实是无名此时内心的色彩,因为他编造整个故事,其实目的是前来刺秦,刺杀就意味着要流血,而红色是血的颜色,除此之外,红色还是火的颜色,无名因自己的家人被秦军所杀,所以一直怀恨在心,这十年间,无名练就了一套剑法,只要在十步之内,就绝不可能失手,而这十年间,支撑着无名苦练剑法的原因,其实就是家人被秦军所杀,自己心中的愤怒之火。
所以张艺谋在这个段落里运用红色,恰好对应了无名的情绪基调。
同时也刺激了观众的视觉神经,使观众开始兴奋起来。
蓝色,出现在无名描述完刺杀长空、残剑和飞雪的过程后,被秦王识破,而自己合理的整个故事过程之中。
在这一段落里,同样是彻底的蓝,从人物服装到道具的颜色。
这蓝色,显然是秦王所赋予给这几个刺客的颜色,因为蓝色具有一种忧郁、深沉的情感特征,在秦王看来无论是长空、飞雪、残剑,还是此时跪在他面前仅十步之遥的无名,都有一种他摸不透的神秘的感觉,在秦王看来,他们是忧郁的,因为他们整天心理想的都是如何刺秦,同时他们是深不见底的,要不是什么样的心怀和胸襟能够舍生取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就无名的刺秦,所以此时的蓝色,表现了在秦王心中对这几名刺客的猜测和揣摩,同时也使观众在此时感到了一种不确定感,产生了一种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
1.《英雄》这部影片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便是耀色彩之美,把一种心理的色彩完美的用画面呈现出来。
影片在主次色彩的运用上,用得恰到好处,张艺谋不仅是一个好的导演,更在色彩方面有着很好的造诣,电影中色彩是很重要的角色,它决定着这一场电影是否给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更确切的说是看这个导演是审美意识。
导演通过色彩的运用把风格结构有层次地展现出来,为环境、人物心境主题思想等服务。
棋馆之战——青灰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至少是影片中的真实,丝毫没有添加讲故事人——无名的感情色彩,没有感情色彩的故事的故事压根就没有鲜明的色彩。
两位高手,一对好朋友,决战与棋馆。
无名,一位绝顶的高手,表面冷漠而内心充满火热的人,并且很自信。
长空,大家心目中英雄,自认为天下无敌,自负之极。
有一句话这样说:高手对决,比的是内力。
其实两人一直在用意念在对决,意念就是青灰色的,没有现实那么清晰。
“面对着自己的朋友,面临着共同的目标——刺秦‘大任’,我真的要亲手杀掉自己的知己吗?”无名脸色冷漠,其实心里是一片凄凉!从今天起,自己的朋友就要死在我的短剑之下,我怎能不伤心。
我是一个冷漠的人,可是面对着即将死去的朋友我还是得装作丝毫不在意的样子。
其实,我们并不冷血,只不过我们心中有仇恨。
可是我的朋友啊,“我愿意以自己的生命换取刺秦的机会”长空很坚决,没有丝毫犹豫,报的是必死的决心。
两人都拥有博大的胸怀。
那一刻,他放弃对抗,跟随自己戎马一生的长枪被朋友的短剑削断,孤独凄凉的掉落在冰凉的地上,冰冷的水珠讥诮的涌上来,喷了满枪,也滴了他满脸。
朋友的短剑从腹部刺入,这意味着死亡,带着一丝期望已带着遗憾死亡。
但是为了刺青也认了。
青灰色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代表着朋友之间凄凉的离别与死亡,也代表着意念的颜色。
没有面部表情的他们像是冷血动物,面部表情也是灰色的。
灰色时而被涂抹的更重一些,那边变成了黑色,那是他们最博大的胸怀,也烘托出一种庄严。
书馆之战一——红无名确实是一个深邃老练的人,在面临着秦王这个“天下枭雄”时,他编造了一个故事,残剑与飞雪的故事。
《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对比分析——以影视作品为例》篇一一、引言英雄主义作为人类文化中一种普遍存在的主题,在不同地域和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体现。
本文旨在通过影视作品,对中西方英雄主义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差异与共性,以深入理解两种文化背景下英雄形象的塑造及其内涵。
二、中西方英雄主义概述1. 中国英雄主义中国英雄主义强调的是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与道德品质。
在影视作品中,中国英雄往往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如忠诚、勇敢、仁爱等,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或家庭的利益而奋斗。
同时,中国英雄也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以实际行动践行道德规范。
2. 西方英雄主义西方英雄主义则更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和英雄的传奇色彩。
在西方影视作品中,英雄往往具有超凡的能力和个性,他们为了正义、真理或个人信仰而奋斗。
西方英雄主义强调个人价值、独立精神和冒险精神。
三、中西方英雄主义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1. 影视作品中的中国英雄形象在中国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英雄形象,如《亮剑》中的李云龙、《战狼》中的冷锋等。
这些英雄形象都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家国情怀,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同时,这些英雄形象也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以实际行动践行道德规范。
2. 影视作品中的西方英雄形象在西方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形象,如《复仇者联盟》中的超级英雄、《黑豹》中的瓦坎达战士等。
这些英雄形象通常具有超凡的能力和个性,他们为了正义、真理或个人信仰而奋斗。
这些英雄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和独立精神,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追求个人的价值和荣誉。
四、中西方英雄主义的差异与共性1. 差异(1)价值观差异:中国英雄主义强调家国情怀和道德品质,而西方英雄主义更注重个人价值和独立精神。
(2)表现方式差异:中国英雄形象往往更加内敛、沉稳,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自律;而西方英雄形象则更加张扬、冒险,追求个人的荣誉和成就。
2. 共性(1)正义追求: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英雄形象都是为了正义、真理或信仰而奋斗的。
《英雄》的色彩运用
在《英雄》中,张艺谋把色彩分成几大块,配合故事段落。
所有色彩的设计都是为了叙事。
《看电影》是这样评价《英雄》的色彩运用:“白色象征最美丽的死亡,蓝色象征最崇高的较量,红色象征最炽热的生命,绿色象征最宁静的回忆,黑色象征最博大的胸怀。
”
《英雄》的整个基调是黑色的,张艺谋选择用红、蓝、绿、白四段视觉的变化把故事的不同版本分别讲述。
黑色被张艺谋认定为秦朝的颜色。
黑色从影片的开始、秦宫的面对、无名长空的决战一直到无名的结局几乎贯穿影片。
红色的故事都是很强烈的、有点扭曲的情绪。
红色的夸张和叙事的情绪是一致的,这是无名给秦王编造的残剑飞雪的故事,因为根本是编造的,红色的基调反映出无名心中的躁动;而红色的故事中又包含了忌妒、怒火、痛苦,这一段在飞雪将如月斩杀后满天黄叶变成红色达到极致。
蓝色本身有客观、冷静的特征,蓝色部分的故事也是比较真实的部分,很写实的叙事。
而绿色代表家乡、过去、浪漫、和平。
这是残剑给无名讲述的故事,残剑心态已经返噗归真,柔和的绿色也为几乎真实的描述添加了一些祥和。
这一段在残剑放弃刺杀秦王,秦官无尽的绿纱缓缓落下时达到了极致。
白色出现在无名真实的叙述中和残剑飞雪的结局上,意味着恐怖、决裂和死亡。
《英雄》中的人物,都淡化成了一个英雄的符号,在服装颜色的变化中写意英雄的风情韵致,张曼玉红衣飘摇中的绝美,李连杰黑衣劲装中的刚毅,梁朝伟白衣飘飘中的孤绝无一不跃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