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有关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8
请教高人,全站仪测量高程时后视点的z坐标有用吗?起到什么作用,它与仪器点的z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悬赏分:25 - 解决时间:2009-9-11 15:50问题补充:按照水准仪测量高程的方法,我感觉仪器点的高程和后视点的高程只需知道一个就能测出未知点的高程,但是测量时两个点都要输入,如果哪个输入错误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全站仪测量待测点的高程是根据什么?有没有与仪器点和后视点之间的关系式?提问者:玟龍- 三级最佳答案后视的高程是不必须的,首先要搞明白后视的目的,他的目的是定向,只需要后视点的水平坐标,跟高程没关系,所以测量时后视点的高程可以不用输入。
全站仪测量点的根据,通俗的说就是,根据你测站点的水平坐标与高程,以及后视定向所确定的水平方位角确定未知点的坐标和高程,其结算公式是在仪器内部自行结算的。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5我来评论>>后视点可以检查你输入仪器的数据是否正确,好还可以检查你的仪器测量高程的精度如何。
都是已知点,回答者:222.75.3.* 2009-8-25 01:39 后视只需平面坐标即可。
对准后视点,然后测量水平角。
在实际中,如果条件好,我们会用十字丝中心对准后视棱镜的最下端。
回答者:115.84.64.* 2009-8-29 15:51 后视高程可以不输入,有的仪器在输入后视的时候根本不提示输入高程。
可以肯定的是,没用。
而且本身它也检查部出来什么的。
回答者:吊啷当- 三级2009-9-3 16:59全站仪测高程是应用了三角高程原理。
误差较大。
需要连续的复测。
Z坐标就是高程坐标。
三角高程测量的传统方法如图一所示,设A,B为地面上高度不同的两点。
已知A点高程HA,只要知道A点对B点的高差HAB即可由HB=HA+HAB得到B点的高程HB。
图一图中:D为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а为在A点观测B点时的垂直角i为测站点的仪器高,t为棱镜高HA为A点高程,HB为B点高程。
V为全站仪望远镜和棱镜之间的高差(V=Dtanа)首先我们假设A,B两点相距不太远,可以将水准面看成水准面,也不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
开机
→放样→→
→→
一下→→
确定→→
→
→→→
一下→
→
确定→→
是→
→→→一下→→确定→
0°00
没有误差),此时放样点即可定位。
如需测任意点坐标时,按两下→显示
→坐标→→
2012108
全站仪坐标放样
表示现时仪器到棱镜的实际距离,“SO.H”表示此时棱镜与放样点的距离。
数前若有“-”负号,表示镜子应再远离仪器;“+”正号表示棱镜应靠近仪器。
当DHA为零(方向没有误差),SO.H为零(距离
输入后视点X坐标输入后视点Y坐标
转动仪器精确瞄准后视点
两下(放样)输入放样点X坐标
输入站点X坐标输入测站点Y坐标
临时电话求助:88265156,139********
即可测出该点坐标输入放样点Y坐标转动仪器把--DHA后面的角度值变为
即定出放样点所在的方向。
让扶棱镜的人把棱镜架在此方向上并测距离,显示屏上“H”。
全站仪坐标放样
放样模式有两个功能,即测定放样点和利用内存中的已知坐标数据设置新点。
用于放样的坐标数据可以是内存中的点,也可以是从键盘输入的坐标。
坐标数据可通过传输电缆从计算机装入仪器内存。
NTS360R系列全站仪的内存划分为测量数据和供放样用的坐标数据。
坐标数据被存入坐标数据文件。
1.选择放样文件,可进行测站坐标数据、后视坐标数据和放样点数据的调用。
运行放样模式首先要选择一个坐标数据文件,也可以将新点测量数据存入所选定的坐标数据文件中。
当放样模式已运行时,可以按同样方法选择文件。
SOUTH
]
[[
2.设置测站点。
设置测站点的方法有如下两种:
1)利用内存中的坐标设置
2)直接键入坐标数据
例: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文件设置测站点
1
20.000 m
直接输入测站点坐标
0.000 m
m
3.设置后视点,确定方位角。
如下三种后视点设置方法可供选用。
1)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设置后视点
2)直接键入坐标数据
3)直接键入设置角
例:利用内存中的坐标数据设置后视点
m
例:直接输入后视点坐标
5
m
4.实施放样。
实施放样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通过点号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
2)直接键入坐标值
例:调用内存中的坐标值
m
m
-5.321 m
m
25.777 m 2。
全站仪坐标放样原理(1)打开电源开关转动望远镜(2)按(MENU)主菜单键(3)按F1放样(4)按F4确认(5)按F1测站点设置(6)按F3(NZE)(7)按F1先输入X坐标(站点)然后按F4确认再按F1输入Y坐标(8)按3次F4确认键(9)按F2后视点设置(10)按F3(NE)(11)按F1先输入后视X坐标然后按F4确认再按F1输入Y点坐标(12)按2次F4确认(13)(对准棱镜对点)按F3(是)(14)按F3放样(15)按F3(NEZ)(16)按F1先输入需放点X坐标按F4确认再按F1输入Y坐标(17)按3次F4确认(18)按F1极差键(19)转动水平度盘使水平角接近00旋紧启动微调将水平角dHR为000’0”然后对准方向棱镜(20)按F1测距当dHD为0.000表示方向距离正确(-数往后+数往前)注:再下点按F4输入错误按ESC键距离测量(1)打开电源转动望远镜(2)按2次(DISP)切换键进入平距、高差测量模式(3)照准棱镜中心(4)按F1(测距)键(5)记录测量数据注:按(ESC)键测距值被清空。
按3次(DISP)切换键可将测距结果切换斜距示斜距测距(1)开机进入菜单界面按(DISP)切换键(2)照准棱镜中心(3)按F1测距键角度测量(1)开机照准目标A点(2)设置A点水平角为000’0“(按F1置零键再按F3是键)(3)照准目标B点便知水平角和竖直角采集全站仪坐标数据(1)开机并转动镜头(2)按(MENU)菜单功能键(3)按F1放样键(4)按F4确认键(5)按F1测站点设置(6)按F3(NEZ)键(7)按F1输入站点X坐标及Y坐标(8)按3次F4确认键(9)按F2后视点设置(10)按F3(NE)键(11)按F1输入后视X坐标及Y坐标(12)按2次确认键(13)对准后视棱镜点对点按F3是键(14)按退出键(ESC)(15)按F2数据采集(16)按F2列表(17)按F4确认(18)按F3碎部点(19)按F3测量键(20)按F3(NEZ)键测到该位置点坐标数据注:需测下一点对准该点按F3测量键水平角(左右)切换(1)照准目标水平角置零(2)按F4功能键次(3)按F2(左右)键水平角右角模式转换左角模式注:每按1次F2键左右角依次转换面积测量(1)开机按(ENU)功能键(2)按F3程序(3)按F3面积(4)按F1测距注:每对1次棱镜按1次F1键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最佳答案14.放样测量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设出所要求的点位。
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分析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分析一、简介在土木工程和建筑领域,全站仪是一种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地面或建筑物的坐标、角度和高度等参数。
在工程测量中,坐标放样实验是一项重要的测量任务,旨在确定建筑物或工程项目的具体位置和几何形状。
本文将对全站仪坐标放样实验报告进行分析,以探讨该实验的意义、目标和相关参数等。
二、实验目的1. 确定测量点的坐标:通过全站仪精确测量各个测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用于后续设计和施工工作。
2. 验证基准点的准确性:通过对已知基准点的测量,检验全站仪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3. 实践操作全站仪的使用: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需要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三、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1. 实验步骤:a) 设置全站仪:在实验前,需要设置全站仪的初始参数,如大地坐标系、高程单位等。
b) 放置全站仪: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位置放置全站仪,确保能够覆盖测量区域。
c) 观测测点:使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获取测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数据。
d) 计算坐标:根据观测数据和测点的基准点,计算各个测点的坐标。
e) 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结果分析:a) 测点坐标的准确性:通过与已知基准点进行比对,评估测点坐标的准确性。
如果测点坐标与基准点存在较大偏差,则可能存在观测误差或仪器偏差,需要进行进一步调整和修正。
b) 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全站仪作为高精度测量仪器,其观测误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对于实验结果不可靠的情况,需要重新观测或检查仪器的校准情况。
c) 数据处理方法的合理性: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和算法,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对于存在异常数据或明显偏差的情况,应进行异常值检测和处理。
四、实验总结坐标放样实验是土木工程和建筑领域中常用的测量任务,通过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和观测,可以准确确定测点的水平坐标和高程。
在进行该实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全站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需要保持仪器的校准状态和定期维护。
坐标要已知才能放样呀,如果要计算坐标,可以用CAsio4800编程计算,只要有公式就可以自己编入计算器运用,当然你可直接上网下载如果是公路的我整理的你可以参考CASIO4800程序组1、极坐标法放样Prog:FYLb1 0:A“X0”:B“Y0”:I=0:J=0:Pol((C“XA”-A),(D“YA”-B):J<0=>G“FW- OA”=J+360▲L“L0”=I▲Goto 1:≠> G“FW O-A”=J▲L“L0”=I▲Lb1 1:{EQ}:E“Xi”:Q“Yi”:Pol((E-A),(Q-B)):J<0=>J=J+360:Goto 2:≠> Goto 2Lb1 2:F“FW-OB”=J▲L=I▲0=F-G:O<0=>O“BJ”=O+360▲Goto 3:≠> O “BJ” ▲Lb1 3:P=O-180▲Goto 1注:a、输入:(X0、Y0)、(XA、YA)——测站点坐标、后视点坐标Xi、Yi ——放样点坐标b、输出:FW-OA——测站至后视边方位角、L0——后视边长FW-OB——测站至放样点方位角、L——放样边长BJ——后视边置零,放样点顺时针拨角P——偏角(+为右偏、-为左偏){本值用于计算路线偏角}2、公路竖曲线高程计算程序Prog:SQXLbl A:A“+(-)i1”:B“+(-)i2” W=(B-A)÷100:R:T=Abs(RW)÷2:L=T*2:E=T2÷(2R):K“JD K+”:G“JD H”:C=K-T:D=K+T:Lbl 0:J“Ki+”:J<0=>Goto 1:≠> Goto 2△△Lb1 1:“Out QX1”:H=G-(K-J)A÷100▲Goto 5Lb1 2:J>D=>Goto 4 △W<0=>F=-1△W>0=>F=1△J>K=>Goto 3△H=G-(K-J)A÷100+F(J-C)2÷(2R)▲Goto 5△Lb1 3:H=G+(J-K)B÷100+F(D-J)2÷(2R)▲Goto 5△Lb1 4:“OUT QX2”:H=G+(J-K)B÷100▲Goto 5△Lb1 5:M“DHi”:H=H+M▲注:a、公式:L=|R(i2-i1)| 、T=L÷2、E=T2÷(2R)、h=l2÷(2R)b、功能:已知前后坡度%、竖曲线半径,计算各桩高程。
全站仪坐标放样详细过程步骤最佳答案14.放样测量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设出所要求的点位。
在放样过程中,通过对照准点的角度、距离或坐标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以指导放样。
显示值= 实测值- 放样值放样测量应使用盘左位置进行。
14.1距离放样测量根据某参考方向转过的水平角和至测站点的距离来设定所要求的点。
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1.按右图所示照准参考方向。
2.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置零】,在【置零】闪动时再次按下该键,将参考方向设置为零。
【置零】【测量】HZA 99°43′13〃HAR 0°00′00〃P2置零坐标放样记录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3.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放样】,进入放样测量模式。
在菜单模式选取“2.放样测量”完成同样功能。
【放样】【放样测量】1.放样数据2.放样观测3.测站设置4.方位角4.选取“1.放样数据”后按【】,进入放样数据输入屏幕。
输入放样平距和放样角度,每输完一数据项后按【】。
【】【放样距离角度】H<m>:HA:坐标确定5.按【确定】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其中:dH:目标与待放样点的平距差值。
dHA:目标与待放样点的水平角差值。
【确定】【距离放样】dHdHA -119°23′18〃HAR 0°00′00〃改正模式引导测量6.按【引导】进入放样引导屏幕,第二行所显示的角度值为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值,而箭头方向为仪器照准部应转动的方向。
箭头的含义λ←:从测站上看去,向左移动棱镜。
→:从测站上看去,向右移动棱镜。
恢复放样观测屏幕,按【差值】【引导】λ【距离放样】→ -119°23′18〃HAR 0°00′00〃改正模式差值测量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7.旋转仪器照准部至第二行显示的角度值为0°。
当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在±30〃范围内时,屏幕上显示←→。
【距离放样】←→ 0°00′01〃HAR 119°23′19〃改正模式差值测量8.在望远镜照准方向上安置棱镜并照准。
全站仪的功能介绍1、角度测量(angle observation)(1)功能:可进行水平角、竖直角的测量。
(2)方法:与经纬仪相同,若要测出水平角∠AOB ,则:1)当精度要求不高时:瞄准A 点——置零(0 SET )——瞄准B 点,记下水平度盘HR 的大小。
2)当精度要求高时:——可用测回法(method of observation set )。
操作步骤同用经纬仪操作一样,只是配置度盘时,按“置盘”(H SET )。
2、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ment )PSM 、PPM 的设置——测距、测坐标、放样前。
1)棱镜常数(PSM )的设置。
一般:PRISM=0 (原配棱镜),-30mm (国产棱镜)2)大气改正数(PPM )(乘常数)的设置。
输入测量时的气温(TEMP )、气压(PRESS ),或经计算后,输入PPM 的值。
(1)功能:可测量平距HD 、高差VD 和斜距SD (全站仪镜点至棱镜镜点间高差及斜距)(2)方法:照准棱镜点,按“测量”(MEAS )。
3、坐标测量(coordinate measurement )(1)功能:可测量目标点的三维坐标(X ,Y ,H )。
(2)测量原理若输入:方位角,测站坐标(,);测得:水平角和平距。
则有:方位角:坐标:若输入:测站S 高程,测得:仪器高i ,棱镜高v ,平距,竖直角,则有:高程:(3)方法:输入测站S (X ,Y ,H ),仪器高i ,棱镜高v ——瞄准后视点B ,将水平度盘读数设置为——瞄准目标棱镜点T ,按“测量”,即可显示点T 的三维坐标。
4、点位放样(Layout)(1)功能:根据设计的待放样点P 的坐标,在实地标出P 点的平面位置及填挖高度。
(2)放样原理1)在大致位置立棱镜,测出当前位置的坐标。
2)将当前坐标与待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得距离差值dD 和角度差dHR 或纵向差值Δ X 和横向差值Δ Y 。
3)根据显示的dD 、dHR 或ΔX 、ΔY ,逐渐找到放样点的位置。
全站仪坐标放样的有关计算随着全站仪的日益普及,坐标放样的方法因其准确、迅速的优点而在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
而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计算出需放样点的坐标。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放样的点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该点位于公路中线上,即公路中桩;另一类则是点位在中线以外,位于某个中桩的横断方向上。
这样无论哪种情况,需要放样的点的桩号首先是已知的。
以下就这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一下其坐标的计算方法.公路中线上点的坐标计算当需放样的点位于公路中线上时,如图1,各JDi的坐标(Xi,Yi)在控制测量阶段就已经测定(或由施工图文件中《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查出),相邻JD连线的坐标方位角Ai-1,i可由同样方法查出,或利用JD坐标反算推出。
各曲线主点坐标可由《直线、曲线及转角表》查出,或由曲线要素值及计算得到。
1.1直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当需要放样的P点位于直线上时,有两种情况:位于YZ(HZ)之间和ZY(ZH)之间,或者位于公路QD和ZH(ZY)之间,其计算方法相同,公式如下:式中为该段直线的起点(可以是YZ,HZ,或QD)坐标为要求的P点与该段直线起点的桩号差(距离)1.2单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当需要放样P点位于单圆曲线上时,其坐标计算如下:式中为ZY点坐标,为圆曲线半径为P点与ZY 点的桩号差(弧长)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1.3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当P点位于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时,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3.1 ZH到HY段式中为ZH点坐标为P点与ZH点桩号差,为缓和曲线长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1.3.2 HY到YH段式中为HY点坐标为P点与ZH点桩号差,为缓和曲线长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1.3.3 YH到HZ段式中,为HZ点坐标,为HZ点与P点的桩号差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1.4 复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1.4.1当复曲线中间不设缓和曲线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对于第一缓和曲线、第一段圆曲线以及第二缓和曲线,分别用公式(3)、公式(4)和公式(5)计算;对于第二段圆曲线,用公式(2)计算,计算时将公式(2)中的换成,分别为第一圆曲线和第一缓和曲线长度,左转取“-”,右转取“+”。
全站仪放样坐标角度距离的详细步骤放样测量用于在实地上测设出所要求的点位。
在放样过程中,通过对照准点的角度、距离或坐标测量,仪器将显示出预先输入的放样值与实测值之差以指导放样。
显示值=实测值-放样值放样测量应使用盘左位置进行。
λ14.1距离放样测量根据某参考方向转过的水平角和至测站点的距离来设定所要求的点。
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1.按右图所示照准参考方向。
2.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置零】,在【置零】闪动时再次按下该键,将参考方向设置为零。
【置零】【测量】HZA 99°43′13〃HAR 0°00′00〃P2置零坐标放样记录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3.在测量模式第二页菜单下按【放样】,进入放样测量模式。
在菜单模式选取“2.放样测量”完成同样功能。
λ【放样】【放样测量】1.放样数据2.放样观测3.测站设置↓4.方位角4.选取“1.放样数据”后按【】,进入放样数据输入屏幕。
输入放样平距和放样角度,每输完一数据项后按【】。
【】【放样距离角度】H<m>:HA:坐标确定5.按【确定】进入放样观测屏幕。
其中:dH:目标与待放样点的平距差值。
dHA:目标与待放样点的水平角差值。
【确定】【距离放样】dHdHA -119°23′18〃HAR 0°00′00〃改正模式引导测量6.按【引导】进入放样引导屏幕,第二行所显示的角度值为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值,而箭头方向为仪器照准部应转动的方向。
箭头的含义λ←:从测站上看去,向左移动棱镜。
→:从测站上看去,向右移动棱镜。
恢复放样观测屏幕,按【差值】【引导】λ【距离放样】→ -119°23′18〃HAR 0°00′00〃改正模式差值测量操作过程操作键显示7.旋转仪器照准部至第二行显示的角度值为0°。
当角度实测值与放样值之差在±30〃范围内时,屏幕上显示←→。
【距离放样】←→ 0°00′01〃HAR 119°23′19〃改正模式差值测量8.在望远镜照准方向上安置棱镜并照准。
用全站仪进行工程施工放样坐标计算全站仪是一种测量设备,能够在工程施工中进行放样和坐标计算。
它集合了电子测距仪、水平仪和方向仪等多种功能,并通过电子计算和显示来提供高精度的测量结果。
全站仪的应用广泛,从建筑施工到土木工程都可以使用。
在工程施工中,全站仪可以用来进行放样。
放样是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数据,在现场确定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实际位置和尺寸。
在使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时,首先需要在放置的位置上树立起一个基准点,然后通过全站仪测量基准点的坐标,并进行记录。
然后,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数据,将全站仪移动到需要放样的地方,并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建筑物或结构物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全站仪的高精度和自动化功能使得放样过程更加方便和准确。
除了放样,全站仪还可以用来进行坐标计算。
坐标计算是根据已知点的坐标和测量数据,计算其他点的坐标。
在工程施工中,全站仪可以通过测量已知点的坐标,并结合其他测量数据,如角度、距离等,进行计算,并得出其他点的坐标。
这些坐标数据可以用于施工图纸的编制、建筑物的定位和尺寸计算等。
全站仪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有多种优势。
首先,全站仪具有高精度的测量能力,能够提供准确的测量结果,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精度和质量。
其次,全站仪具有自动化功能,能够实时计算和显示测量结果,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工操作。
此外,全站仪还具有远距离测量能力和数据传输功能,能够在复杂环境和远距离测量中使用,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总而言之,全站仪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通过应用全站仪进行工程施工放样和坐标计算,可以提高施工的精度和质量,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全站仪的发展和应用还将继续推动工程施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工程施工更加高效、准确和可靠。
全站仪不输入高程能放样吗全站仪是一种用于进行高精度测量和定位的仪器。
它通过测量水平角、垂直角、斜距等参数,可以获取目标点的三维坐标信息。
高程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参数,它可以帮助确定目标点的高度位置。
那么,如果全站仪不输入高程,是否还能进行放样呢?放样是指根据设计图纸上的点位和尺寸要求,在实地进行标记和布置。
全站仪作为放样的主要工具之一,通常需要知道目标点的水平位置和高程,才能准确地放样。
因此,一般情况下,全站仪需要输入高程信息才能进行放样工作。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全站仪不输入高程也是可以进行放样的。
下面将介绍两种全站仪在不输入高程情况下的放样方法。
1. 直接放样法直接放样法是指在无法输入高程信息的情况下,根据已知点和已知线进行放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选择两个已知点A和B作为参考点。
步骤二:在已知线上选择一个已知点C。
步骤三:将全站仪对准点A,记录点C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步骤四:将全站仪对准点B,记录点C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步骤五:计算点C的水平距离。
步骤六:将全站仪对准待放样点D,并按照步骤三和步骤四的方法,记录其水平角和垂直角。
步骤七:计算待放样点D到已知线的水平距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通过已知点和已知线的信息,计算出待放样点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角,从而进行放样。
2. 三角测量法三角测量法是利用几何三角学中的原理,通过已知点和角的关系进行测量和放样。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步骤一:选择已知点A和B,并进行测量,记录其水平角和垂直角。
步骤二:选择待放样点C,并进行测量,记录其水平角和垂直角。
步骤三:计算已知点A、B和待放样点C所组成的三角形ABC的边长。
步骤四:根据三角形ABC的边长和已知点A、B的高程信息,计算出待放样点C的高程。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利用三角形的几何原理,计算出待放样点的高程,从而进行放样。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至少两个已知点进行参考,且仅适用于平面放样,无法进行垂直方向的放样。
全站仪使用方法及坐标计算讲解大家都知道随着建筑工程和仪器设备的发展,全站仪现已替代了经纬仪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为了更好的掌握测量放线知识,今天对全站仪的使用和坐标计算和大家相互交流学习一下。
在使用本仪器之前, 要把各种注意事项烂熟于心,务必检查并确认该仪器各项功能运行正常。
1、不要将仪器直接对准太阳将仪器直接对准太阳会严重伤害眼睛。
若仪器的物镜直接对准太阳,也会损坏仪器。
2、将仪器架设到脚架上在架设仪器时,若有可能,请使用木脚架。
使用金属脚架时可能引起的震动会影响测量精度。
3、安装基座若基座安装不正确,也会影响测量精度。
请经常检查基座上的调节螺旋,并确保基座联结照准部的螺杆是锁紧的。
基座上的中心固定螺旋旋紧。
4、使仪器免受震动当搬运仪器时,应进行适当保护,使震动对仪器造成的影响最小。
5、提仪器要点当提仪器时,请务必抓紧仪器的把手。
6、高温环境不要将仪器放在高温环境中的时间过长,否则会影响仪器的性能。
7、温度突变仪器或棱镜的温度突变会引起测程的缩短,如将仪器从热的汽车中取出,这时应将仪器放置一段时间使之适应环境温度,再开始测量。
8、电池检查在作业前请确认电池中所剩容量9、取出电池建议当处于仪器开机状态时不要取下电池。
否则,所有存储的数据可能会丢。
故请仪器关机后取下和安装电池。
测量准备1、仪器安放(1)安放三脚架首先将三脚架三个架腿拉伸到合适位置上,紧固锁紧装置;(2)把仪器放在三脚架上小心地把仪器放在三脚架上,通过拧紧三脚架上的中心螺旋使仪器与三脚架联结紧固。
2、仪器整平(1)用圆水准器粗整平仪器相向转动两只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垂直于两只脚螺旋连线的圆水准器线上。
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水泡居于圆水准器中心。
(2)用长水准器精确整平仪器松开水平止动手轮,转动仪器使长水准器与两只脚螺旋连线平行;相向转动脚螺旋,使水泡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松开水平止动手轮,转动仪器90°;转动另一只脚螺旋,使水泡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重复以上步骤,直至仪器转动任意位置时,水泡都能居于长水准器的中心。
全站仪坐标放样(一)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做一、实验目的(一)掌握坐标反算。
(二)掌握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二、实验内容(一)全站仪对中、整平、建站。
(二)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测设点位。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一)原理A,B为平面控制点,P为待测的点位,其坐标均为已知,用极坐标法测设P点。
以A 点位测站,用极坐标反算AB和AP的方位角αAB和αAP、水平角以及AP的水平距离D AP。
(二)方法、手段1.方法极坐标放样法。
2.手段利用全站仪根据坐标反算计算出两点坐标的放样数据—角度、距离进行放样。
教师现场指导、学生动手练习。
四、实验组织运行要求(一)实验要求1、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的开放模式组织教学。
以专业为对象,班级为单位分小组进行实验,由学院统一安排。
2、实验开始前,以小组为单位到测量实验室领取仪器和工具,并做好仪器使用登记工作。
领到仪器后,到指定实验地点集中,待实验指导教师作全面讲解后,方可开始实验。
3、对实验规定的各项内容,小组内每人均应轮流操作。
实验结束后,实验报告应独立完成。
4、实验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实验应在指定地点进行,不得擅自变更地点。
5、必须遵守本实验指导书所列的“测量仪器工具的借用规则”或“测量记录与计算的规则”。
6、应认真听取教师的指导,实验的具体操作应按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步骤进行。
7、实验中出现仪器故障、工具损坏和丢失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不可随意自行处理。
8、实验结束时,应把观测记录交实验指导教师审阅,经教师认可后方可收拾和清理仪器、工具。
最后,将仪器、工具归还实验室。
(二)测量仪器借用规则测量仪器精密、贵重,对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
测量仪器、工具的借用必须遵守以下规则:1、每次实验前,以小组为单位。
全站摘要:目前,公路工程施工放样广泛采用全站仪进行,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的关键在于放样点的坐标计算. 本文就公路中桩及中线以外各点的坐标计算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施工放样 全站仪 坐标计算随着全站仪的日益普及,坐标放样的方法因其准确、迅速的优点而在施工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
而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放样,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如何计算出需放样点的坐标。
在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放样的点位,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该点位于公路中线上,即公路中桩;另一类则是点位在中线以外,位于某个中桩的横断方向上。
这样无论哪种情况,需要放样的点的桩号首先是已知的。
以下就这两种情况,分别讨论一下其坐标的计算方法。
1. 公路中线上点的坐标计算当需放样的点位于公路中线上时,如图1,各JDi 的坐标(Xi ,Yi)在控制测量阶段就已经测定(或由施工图文件中《直线、曲线及转角表》中查出),相邻JD 连线的坐标方位角Ai-1,i 可由同样方法查出,或利用JD 坐标反算推出。
各曲线主点坐标可由《直线、曲线及转角表》查出,或由曲线要素值及i i A ,1-,1,+i i A 计算得到。
图 11.1直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当需要放样的P 点位于直线上时,有两种情况:位于YZ (HZ )之间和ZY (ZH )之间,或者位于公路QD 和ZH (ZY )之间,其计算方法相同,公式如下:i i p A l x x ,10cos -+=iip A l y y,10sin -+=式中 )(0,0y x 为该段直线的起点(可以是YZ ,HZ ,或QD )坐标l 为要求的P点与该段直线起点的桩号差(距离)1.2 单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当需要放样P 点位于单圆曲线上时,其坐标计算如下:)90cos(90sin 2,10RlA RlR x x i i p ππ±+=-)90sin(90sin2,10RlA R lR y y i i p ππ±+=-式中 )(0,0y x 为ZY 点坐标,R 为圆曲线半径l 为P 点与ZY 点的桩号差(弧长)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1.3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当P 点位于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时,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ZH 到HY 段)30cos(2,10Si i p RL lA c x x π±⨯+=-)30sin(2,10si i p RL lA c y y π±⨯+=-式中 22590sL R ll c -=)(0,0y x 为ZH 点坐标l 为P 点与ZH 点桩号差,s L 为缓和曲线长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HY 到YH 段)9090cos(90sin2,10RL R lA R lR x x si i p πππ±±+=-)9090sin(90sin2,10RL RlA RlR y y si i p πππ±±+=-式中 )(0,0y x 为HY 点坐标l 为P 点与ZH 点桩号差,s L 为缓和曲线长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YH 到HZ 段)30180cos(21,0Si i p RL lA c x x π±+⨯+=+)30180sin(21,0Si i p RL lA c y y π±+⨯+=+式中,22590sL R ll c -=)(0,0y x 为HZ 点坐标,l 为HZ 点与P 点的桩号差当路线左转时,取“+”,反之取“-”1.4 复曲线上各中桩坐标计算图2 复曲线坐标计算示意图1.4.1 当复曲线中间不设缓和曲线时,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对于第一缓和曲线、第一段圆曲线以及第二缓和曲线,分别用公式(3)、公式(4)和公式(5)计算;对于第二段圆曲线,用公式(2)计算,计算时将公式(2)中的i i A ,1-换成RL Rl A s i i ππ11,19090±±-,11,s l l 分别为第一圆曲线和第一缓和曲线长度,左转取“-”,右转取“+”。
1.4.2 当复曲线中间有缓和曲线时,即构成卵型曲线。
如图2,缓和曲线AB 的长度为F L ,A 、B 点的曲率半径分别为1R 和2R ,M 为缓和曲线上曲率为零的点,AB 段内任意点的坐标从M 点推算。
对于这种曲线来讲,主要是计算中间缓和曲线上各点的坐标,而两侧的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计算方法与前述内容相同,此处不再细述。
则,21221212R R L R L R L s s F --=式中,21,s s L L 为第一、第二缓和曲线长度。
21,R R 为大圆,小圆半径。
1.4.2.1 当21R R >时如图2(a),设A 点(YH 1)的坐标为(A A Y X ,),由公式(4)计算得到,切线方位角A A 用下式计算: ⎥⎦⎤⎢⎣⎡+±=111)2(90R l L A A S A π式中,l 为半径为1R 的圆曲线的曲线长。
M 点的坐标为: ⎪⎭⎫ ⎝⎛±+*⎪⎪⎭⎫ ⎝⎛÷⎪⎪⎭⎫ ⎝⎛-+=1112131132180cos 30cos 40βπA AM A Rl R l l X X⎪⎭⎫ ⎝⎛±+*⎪⎪⎭⎫⎝⎛÷⎪⎪⎭⎫ ⎝⎛-+=1112131132180sin 30cos 40βπA A MA R l R l l Y Y 式中,111212190,R l R R L R l F πβ=-=M的切线方位角 1β±=A M A A1.4.2.2 当21R R <时如图2(b ),M 点的坐标⎪⎭⎫ ⎝⎛±+*⎪⎪⎭⎫ ⎝⎛÷⎪⎪⎭⎫ ⎝⎛-+=1122132232180cos 30cos 40βπA AMA Rl R l l XX⎪⎭⎫ ⎝⎛±+*⎪⎪⎭⎫⎝⎛÷⎪⎪⎭⎫ ⎝⎛-+=1122132232180sin 30cos 40βπA A MA R l R l l Y Y式中,121122290,R l R R L R l F πβ=-=M的切线方位角 1β±=A M A A1.4.2.3 F L 内任意点坐标计算出M 点的坐标及切线方位角后,当21R R >时,用公式(3)计算上任意点坐标;当21R R <时,用公式(5)计算,式中l 为中间缓和曲线上计算点至M点的曲线长,21,A A 相应换成M A 。
2. 公路横断面上各点坐标计算当要放样的点P 位于中线以外时,则应位于某中桩的横断方向上,此时P 点所对应中桩的坐标可由前述方法计算,此处视为已知,记作),(z z y x 。
P 点到其所对应中装的距离D 也应为已知,同时P 点位于左幅或是右幅也应已知。
这里仅列出需放样的点位于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上的情况,当需放样点位于复曲线或卵型曲线上时,计算方法与此类似,只是须把相应方位角进行转换,此处不再详述。
2.1P 点对应的中桩位于直线上时:)90cos(,,1±+=-i i z p A D x x )90sin(,,1±+=-i i z p A D y y式中,),(z z y x 为P 点对应中桩的坐标P 点位于左幅时,取“-”,反之取“+” 本节其余符号与前述相同2.2P 点对应的中桩位于单圆曲线上时)90180cos(,1±±+=-RlA D x x i i z p π )90180sin(,1±±+=-RlAD y y i iz p π式中,第一个“±”号,路线左转取“-”,右转取“+”第二个“±”号,P 点位于左幅时,取“-”,反之取“+”2.3P 点对应的中桩位于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时,分三种情况:2.3.1 ZH 到HY 段)9090cos(2,1±±+=-si i z p RL lA D x x π)9090sin(2,1±±+=-si i z p RL lA D y y π式中 ),(z z y x 为ZH 点坐标l 为P 点对应的中桩与ZH 点桩号差,s L 为缓和曲线长第一个“±”号,路线左转取“-”,右转取“+”第二个“±”号,P 点位于左幅时,取“-”,反之取“+”2.3.2 HY 到YH 段)9018090cos(,1±±±+=-RlRL A D x x si i z p ππ)9018090sin(,1±±±+=-RlRL A D y y si i z p ππ式中 ),(z z y x 为HY 点坐标l 为P 点对应的中桩与HY 点桩号差,s L 为缓和曲线长前两个“±”号,路线左转取“-”,右转取“+”第三个“±”号,P 点位于左幅时,取“-”,反之取“+”2.3.3 YH 到HZ 段)9090cos(2,1,±±+=+si i z p RL lA D x x π)9090sin(2,1,±±+=+si i z p RL lA D y y π式中 ),(z z y x 为HZ 点坐标l 为HZ 点桩号与P 点对应的中桩桩号差,s L 为缓和曲线长第一个“±”号,路线左转取“+”,右转取“-”第二个“±”号,P 点位于左幅时,取“-”,反之取“+”3 计算示例已知JD9(2006,2007),JD10(2250,3140),JD11(1865,4250) JD10里程K16+062.25 ,m R 2500= m L S 300=求:各主点坐标;K15+400 K15+900 K16+700 中桩及左侧距中桩7.5m 处点的坐标解: A9,10=77°50′47.56″ D9,10=1158.976 mA10,11=109°07′44.19″ D10,11=1174.872 m 路线转角 y α=31°16′56.63″ 各曲线要素值经计算为982.149=q m 5.1=p m =0β3°26′15.89″353.850=T m 952.1664=L m由于JD10里程为K16+062.25,所以各主点里程为 ZH K15+211.897 HY K15+511.897 YH K16+576.849 HZ K16+876.849 QZ K16+044.373各主点坐标计算如下:ZH 点 由公式(1) 353.850976.1158,2007,200600-===l Y X =-i i A ,177°50′47.56″ 代入,得 X=2070.975 Y=2308.706HY 点 由公式(3)300,706.2308,975.207000====S L l Y X =-i i A ,177°50′47.56″ 代入,得 X=2128.247 Y=2603.140YH 点 由公式(4)952.1664,140.2603,247.212800===l Y X=-i i A ,177°50′47.56″ 代入,得 X=2063.949 Y=3658.101 HZ 点 由公式(1)353.850,3140,225000===l Y X =+1,i i A 109°07′44.19″ 代入,得 X=1971.343 Y=3943.399YH 点 由公式(5)300,399.3943,343.197100====S L l Y X =+1,i i A 109°07′44.19″ 代入,得 X=2063.949 Y=3658.101与公式(4)计算结果相同K15+400 位于ZH 到HY 段中桩坐标 X=2109.128 Y=2492.894 左侧7.5m X=2116.495 Y=2491.488 K15+900 位于HY 到YH 段中桩坐标 X=2157.104 Y=2989.778 左侧7.5m X=2164.604 Y=2989.801 K16+700 位于YH 到HZ 段中桩坐标 X=2028.132 Y=3775.919 左侧7.5m X=2020.996 Y=3773.6104. 结束语综上所述,放样点的坐标计算问题是实际工程中的最基本问题,采用本文所述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和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