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寸草心_报得三春晖_主题班会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392.04 KB
- 文档页数:2
2023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题班会教案(精选3篇)主题:不忘初心,积极向上班会教案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2. 培养学生努力向上的品质;3. 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义;2. 能够通过诗词理解人生的意义;3. 培养学生向上进取的态度。
教学准备:1. 课件、投影仪;2. 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PPT;3. 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探讨其含义及对人生的意义。
二、核心内容讲解(10分钟)1. 分析《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思,并与学生共同探讨;2. 通过解读诗词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讲解一些实际案例,鼓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2. 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经历。
四、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1. 你们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理解是什么?2. 在你们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请谈谈你们的体会。
3. 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报得三春晖”?你们有什么计划和打算?五、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班会内容,强调学习要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打算。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根据《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思想,写一篇关于积极向上的优秀作文。
班会教案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案目标:1. 了解并理解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内涵;2. 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梦想的品质;3. 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意义;2. 能够通过诗词领悟人生的真谛;3. 培养学生勇于追求梦想的品质。
教学准备:1. 课件、投影仪;2. 诗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资料;3. 相关练习题。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体班会课案一、班会背景:如今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认为父母的辛勤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甚至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
因此,我决定召开这次主题班会,唤起孩子们感恩父母的内心情感。
二、班会目的: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班会形式:1.①播放视频②播放轻柔纯音乐③列举事例④撰写予父母书信⑤案例分析⑥小组讨论⑦集体合唱2.四、班会准备:父母辛勤劳作的图片、学生给父母做一份贺卡、歌曲《天下父母心》、《母亲》、《父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恩的心》。
五、班会过程:(一)氛围营造播放歌曲《母亲》甲:是谁赋予我们生命,是谁把我们抚养至今?乙:是谁每天为我们准备可口的饭菜,将我们成堆的衣服清洗干净?甲:是谁对我们嘘寒问暖,关心备至?乙:又是谁在一直陪在我们身边,默默地支持与鼓励?集体回答:父母甲:是的,没有父母,哪来我们的生命?乙:没有父母我们又怎能幸福快乐地成长?甲:是啊,父爱如山,他沉默无语;乙:母爱似海,她温柔细腻合:六(1)班感恩父母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甲: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老师和家长来参加这次主题班会。
(二)体验亲情1、感受故事(背景音乐《我的父亲母亲》)乙:父爱如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母爱似盎然的绿草地,芳菲而宜人。
请欣赏温馨家庭给我们带的——苹果树和男孩的故事附: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棵很大的树……她好爱好爱一个小男孩,男孩也每天都会跑来在她身边玩耍。
小男孩收集她的叶子,把叶子编成皇冠,戴在头上扮起森林的国王男孩会沿着树干一直爬到树顶,男孩还会抓着树枝荡秋千。
他还会爬到树上摘苹果来吃。
他们会一起玩捉迷藏。
玩累了,男孩就靠在树上在她树荫的庇护下睡觉。
男孩好爱好爱这棵树,树也好高兴。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男孩也在慢慢长大……有一天,男孩来到树下。
1604班主题班会感恩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组织理念: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出现了父母惟子女之命是从,逐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父母给予自己的关爱,认为父母爱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缺乏感恩之心,有的甚至对父母出言不逊,严重伤了父母的心。
班会主题:感恩父母育人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触动孩子的内心,使其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之深刻;2、学生通过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并通过与家长面对面谈话,促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使学生初步懂得要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的道理;3、通过“感恩父母”点子征集,指导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重点、难点:教育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懂得感恩父母的道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准备教具:活动过程:一、感父母之思师生问好1、导入:同学们,大家是否知道,人母、人心、人之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之爱是永恒的亲情,那么我们平时在与父母生活的过程中有没有反思过一个问题:父母给予我们那么多的关爱,而我们又回报给了父母多少?2、观看视频《妈妈的等待》问题布置:短片中的妈妈在等待着什么?3、学生反馈:你认为妈妈在等待什么?4、揭示主题二、悟父母之爱1、《爱——不会忘记》(1)学生观看视频(2)岁月无情地夺去了父亲的记忆,使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那颗爱孩子的心依然清晰。
老父亲手中的饺子,在这种场合中是不符常理,貌似是非常丢脸的一个举动,但正是这个举动折射的是什么?三、行感恩之举1、《中国达人秀——游子吟》(1)生观看视频(2)如果你是现场评委,你将做怎样的点评?(生反馈)2、父母有多“重“(1)出示PPT父母有多“重”,请对照题目,仔细观察统计图,看看被调查的这些同学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2)生思考后反馈3、作为孩子,我们又如何在点滴之中就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回报的温暖呢?(1)PPT出示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从你们的讨论结果中选出其中两条最好的建议写作彩色纸条上,要求字迹端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学设计教案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课时授课对象: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2、总结出孝敬父母的重要性。
(评价目标2)3、归纳出孝敬父母的正确做法。
(评价目标3)4、设计一个孝敬父母的行动方案。
(评价目标1、2、3)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师评价指导要点环节1:引入欣赏歌曲天亮了播放歌曲天亮了让学生感悟这首歌曲中表达的父母对子女那份深切不舍的爱,感悟父母为子女甘愿付出生命的伟大之爱。
环节2:感受父母恩情(1)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历程(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父母曾给予我们的无私奉献和关爱有哪些?(2)完成评价任务(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历程(幼儿园、小学、和中学)父母曾给予我们的无私奉献和关爱有哪些?(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音说出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受。
(1)回忆可以是完整事件、难忘瞬间。
(2)回答应有感情,能理解父母的无私付出。
环节3:美德传承(1)观看视频20__年感动中国人物暴走妈妈:陈XX。
(2)自主阅读教材后完成评价任务(1)播放视频(2)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要从亲情的回报、传统美德、法律义务等角度回答,对容易忽视的法律角度,要注意点拨、引导。
环节4:学会孝敬父母(1)阅读教材P4的材料并思考,谈感悟。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有何感想?怎样做才能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2)观看中华二十四孝故事(3)完成评价任务(4)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孝敬父母的?让学生组内分享。
(5)展示中华二十四孝故事(6)引导学生全面归纳。
(1)做法应该具体,比如:分担洗碗、拖地等家务劳动。
(2)总结要有物质赡养、精神赡养、不愚孝不盲从、孝敬父母和长辈等方面。
环节4:学以致用(1)看视频,说出自己的行动。
(2)完成评价任务(1)播放当代孝子的典型事迹。
(2)学生设计时,巡视指点。
要进行课后追踪,及时上交设计方案,并有家长评语。
谁言寸草心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懂得感恩父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刻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
2.培养学生尊敬父母、热爱家庭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将感恩父母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2.如何让学生在班会中积极参与,提高班级凝聚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2.学生提前准备关于父母的小故事或感恩的话语。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词的意境。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引出班会主题。
2.感恩父母,从小事做起(1)组织学生观看关于孝敬父母的小视频,让学生了解父母的不易。
(2)分组讨论:视频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你从中学到了什么?(3)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孝敬父母的小故事。
3.爱在心口难开(1)邀请学生谈谈自己心中的父母,分享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有时候难以向父母表达爱意?(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更好地向父母表达爱意。
4.爱的行动(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家中的实际行动,如帮父母分担家务、关心父母身体健康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感恩父母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制定出具体的行动计划。
(1)邀请学生谈谈参加班会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收获。
(3)播放《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结束班会。
六、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孝敬父母的作文,题目自拟。
七、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歌曲、视频、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
2.学生在班会中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感悟,提高了班级凝聚力。
3.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将感恩父母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寸草心三春晖”班会设计方案活动背景古语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就有孝敬父母的警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育之义,每一个生命都应孝敬父母,趁时光静好,微风不噪,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从年少做起,去孝敬父母。
本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的,自我意识强,却很少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
为了引导学生回想过去,重温往事,反思自己,牵挂父母,感念恩情,学会以具体的行动报答父母,我设计了《寸草心三春晖》这节主题班会课。
活动目的1.帮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
2.引导学生“了解父母”、“体谅父母”、“感恩父母”,对父母能常存爱与报答之心。
3.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并能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活动形式问卷调查、观看视频和动画、看新闻、听故事、思考发言、交流讨论活动准备1.加强宣传发动,向学生公布了本次《寸草心三春晖》主题班会的部分活动方案,进行动员,营造活动气氛。
2.制订“感恩调查问卷”。
3.多媒体课件。
4.准备教具:10朵带字小花(背后有锦囊)、10朵备用小花(背后空白)、磁铁10个、家长所拍视频、《老莱娱亲》、洗脚广告、《寻梦环游记》片段的视频资源、感恩卡40张。
活动过程一、引入课题、揭示课题(一)、课前多媒体播放乐曲《游子吟》,上课后声渐起,营造氛围。
(二)、引入课题1、老师根据音乐提问,引导生齐读或齐背古诗《游子吟》。
2、暖场互动:师提问:诗中谈到一个问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认为诗歌中的“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指什么呢?3、师过渡:刚才,大家谈了很多对“寸草心”、“三春晖”的理解,那么,我们子女的“寸草心”,是否能报答得了父母的“三春晖”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班会课《寸草心,三春晖》,一起来探讨一下。
(出示课题)二、学习“了解父母”板块(一)、出示新闻和图片,师深情朗诵新闻故事,全体生静听、感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题班会教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背诵这首诗?谁知道这首诗的出处?谁能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游子吟(五言古诗乐府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 孟郊,字东野,中人,与韩愈为忘年之交,五十岁才考上进士,终身倾心於的创作。
翻译: 慈祥的母亲在孩子即将远行的时候,忍著内心的悲伤,一针一线为其缝制衣服,深怕他受涷著凉,一方面又担心他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相聚,母亲这份慈爱与关切,真不是我们微小的心意所能报答。
赏析: 这首游子吟是藉著游子感恩之心,来表达母爱的伟大。
上帝无法照顾到每一个人,所以才创造出母亲。
母亲关爱子女,呵护子女,完全是出自於天性,毫无保留、毫无怨言,就像游子吟裏的慈母,把自己的爱心与期盼,完全溶入一针一线裏,让人读了好似一股暖流通过心底。
我们只要体会出这番意境,把感恩的心付诸行动,就不枉费诗人的一番苦心了。
前两天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家长给老师:“老师,我今天伤透了心。
今天(孩子的名字)边做作业边玩,拖到很晚作业也没做完。
我批评他,他还和我顶嘴,我一气之下打了他一巴掌,他竟然和我对打,把我脖子抓伤了,项链也扯断了。
你说这孩子怎么能这样对我,我觉得养他一场真是没意思,我好心寒呀……”听得出电话那头的她很伤感。
我知道对于一个母亲,把全部心血都放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母亲,孩子这样的行为有多伤她的心。
我想到这个孩子,他聪明,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但对人没有礼貌,不懂得关心他人。
他这样的行为也确实让我感到痛心。
然而,像他这种不尊重母亲的孩子在班上并不是少数,我联想到其他家长也常给我讲孩子在家不尊重父母,有的对家长大吼大叫,稍不顺心就耍脾气,与家长赌气;有的家长对孩子管严了一点,孩子就不喜欢他,甚至在上写:希望妈妈死了就好,那就没人逼我做作业了。
最近,看到有一篇“母亲熊口救子”报道,讲的是5岁的幼子拿着一块糖伸向黑熊,不慎被熊一口咬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题班会教案实验进入第三步,现在你的生活变得更惨了,三项中只能保留两项。
怎么办?你自己好好思考吧,再多欢乐也是昨天的事了。
要坚决、彻底地划去。
(做完这一步实验,学生的心情都很沉重。
这时候我发现,许多孩子剩下的都是相同的两项:我,妈妈。
)实验已进入最残酷的阶段了。
现在,你和妈妈坐在船上,遇到了泰坦尼克号一样的灭顶之灾,你们两人只有一人能活下来,怎么办?请你在一两分钟之内作出决断。
你和妈妈到底谁活下来?划去你自己吗?你还没有好好欣赏这多彩的世界,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划去了妈妈,就意味着从此你永远失去了母亲,失去了母爱。
请你回想一下,母亲平时对你多么关心,多么呵护,可现在,你就要失去母亲了……(这样激化之后,我没有想到,不少同学都热泪盈眶,甚至泪流满面,我却偏要逼他们残忍地从中划去一个。
)好,心理实验到此结束。
请大家回到现实中来。
请看,窗外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生活美好安宁,你们没有失去母亲,母亲就在你的现实生活中。
做了这个残忍的实验,你们感受一定很深,请各位谈一谈刚才的真实感受。
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同学在交流时都谈得情深意切,感人肺腑。
有位同学参加全班交流时这样谈到——我曾经在《读者》上看过关于心理测试的文章,也曾经设想过当我做这样一个心理测试时的感受。
然而,当我真正地做了今天的心理实验后,我的心,受到了震撼!当我听了实验规则一半的时候,就明白了实验的内容和意义。
我本想很随便地凑几个了事,那样我就不会左右为难了;然而,我又很想知道自己在实验中会有什么样的感觉,试一试我最终会选择什么。
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下,我在纸上小心翼翼地写下了五样我最珍爱的东西:我、妈妈、朋友、财富、健康。
第一轮淘汰开始了,我在“财富”上划了一条斜线。
我向来认为钱够用就行了,毕竟钱是身外之物。
第二轮开始后,看着剩下的四个,我把眼光对准了朋友和健康。
可朋友和健康,我该放弃哪一个呢?朋友?不,健康?没有了健康什么也做不成。
1604班主题班会感恩父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组织理念: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出现了父母惟子女之命是从,逐渐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父母给予自己的关爱,认为父母爱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缺乏感恩之心,有的甚至对父母出言不逊,严重伤了父母的心。
班会主题:感恩父母育人目标:1、通过观看视频触动孩子的内心,使其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之深刻;2、学生通过讲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故事,认识自己行为的错误,并通过与家长面对面谈话,促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使学生初步懂得要理解父母、感恩父母的道理;3、通过“感恩父母”点子征集,指导学生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重点、难点:教育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懂得感恩父母的道理,并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准备教具:活动过程:一、感父母之思师生问好1、导入:同学们,大家是否知道,人母、人心、人之爱,在所有的爱中,父母之爱是永恒的亲情,那么我们平时在与父母生活的过程中有没有反思过一个问题:父母给予我们那么多的关爱,而我们又回报给了父母多少?2、观看视频《妈妈的等待》问题布置:短片中的妈妈在等待着什么?3、学生反馈:你认为妈妈在等待什么?4、揭示主题二、悟父母之爱1、《爱——不会忘记》(1)学生观看视频(2)岁月无情地夺去了父亲的记忆,使他忘记了很多事情,但那颗爱孩子的心依然清晰。
老父亲手中的饺子,在这种场合中是不符常理,貌似是非常丢脸的一个举动,但正是这个举动折射的是什么?三、行感恩之举1、《中国达人秀——游子吟》(1)生观看视频(2)如果你是现场评委,你将做怎样的点评?(生反馈)2、父母有多“重“(1)出示PPT父母有多“重”,请对照题目,仔细观察统计图,看看被调查的这些同学哪些方面做得较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2)生思考后反馈3、作为孩子,我们又如何在点滴之中就能让父母感受到我们回报的温暖呢?(1)PPT出示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从你们的讨论结果中选出其中两条最好的建议写作彩色纸条上,要求字迹端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题班会说课稿【背景分析】: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认为父母为自己所做一切都是应该的,对亲情较为麻木。
有的对父母不礼貌,无故发脾气,对父母的说教当做耳旁风。
凡是这样的孩子,家长束手无策,更会给学校教育,班级管理带来很多困难。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其师,则信其道”,因此,我设计了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主题的班会。
一、班会的目的:1、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体会父母的关爱。
2、让学生懂得怎样去理解父母、体贴父母,用实际行动及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3、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使学生爱家及“家”,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二、班会预期达到的效果1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历唤起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心灵的惊艳。
并使他们明白,原来快乐就在生活最平时最微小之处,产生关爱之情,存有一颗擅于体会快乐的心,从而积极主动的代价快乐。
2、能理解父母,体贴父母;积极主动的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3、能够珍视自学时光努力学习,存有一定的上进心责任感。
三、班会的课前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工作班会用的素材:1、在家用心观察父母的言行,记录下最能打动自己的一两个生活细节片段。
2、排练父母快乐孩子的情景剧、收集动人故事、或摄制父母的生活照片、3、学唱歌曲《感恩的心》【教师】:1、制作感恩卡2、制作课件。
3、卷曲纸鹤,颁授给准备充分,表现出色的小组或个别组员。
四、班会活动步骤:(分五个环节)略第一环节:歌曲引入,唤起情感。
第二环节:自悟关爱,体会父母的爱。
第三环节:分享感动之人,感动之事。
第四环节:关怀父母,涌泉相报。
第五环节:提出希望,行动感恩。
五、活动的过程:【第一环节】:歌曲引入,唤起情感。
课前播放歌曲:满文军的《懂你》歌中唱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人生道路,曲折坎坷,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
在危难时刻,总有人向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解除生活的困顿,他们就是我们的父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题班会教案【活动背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幼被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对孩子千般宠爱,要什么给什么。
然而,孩子对于父母的付出并没有意识到,反而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父母的现象。
借2011年三八妇女节之机会,召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主题班会活动,想借此增进子女对父母的了解,使学生体会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目的】1、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启发教育学生学会感恩、理解父母的心意。
使感恩教育不仅成为现今构建和谐社会风尚,更应该成为培育孩子做人的基本素质;2、通过本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体会亲情的无私和伟大,感受父母在自己生命成长中付出的心血,懂得要感激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的合作意识,为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活动准备】1、选拔班会主持人(2人)2、搜集与主题相关的歌曲,如《常回家看看》《感恩的心》《想起老妈妈》《天下父母心》《烛光里的妈妈》3、搜集相关的诗文。
如《感恩父母》4、编排小品1个。
【活动过程】一、活动序幕,推出主题(创设情境)(在《烛光里的妈妈》的背景音乐中主持人上场)甲: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乙: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甲:敬爱的老师,乙:亲爱的同学们合:大家上午好!初一()班主题班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现在开始!(目的: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甲: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3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甲:对,是妇女节。
也是我们母亲的休息日。
我们的母亲用爱呵护你我幼小的心灵,支撑你我无畏奋进。
你用感恩的心祝母亲“妇女节”快乐了吗?如果没有,请补上这迟到的祝福。
乙:同时也让我们把同样的祝福献给所有教我们的女老师!二、欣赏歌曲,营造氛围(初入情境)甲:同学们,生活中不能没有歌声,歌声使我们快乐,歌声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我们平常最喜欢唱什么歌呢?我来做一次调查吧!有哪位同学敢于说真话?(现场调查,调查的结果:学生最喜欢唱流行歌曲,唱爱情歌曲,没有一位学生唱关于父母的歌曲)乙:同学们有一位歌手叫韩红,她曾经创作并演唱了《天亮了》这首歌,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案“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案1一、准备活动:找演员、排练、道具布置教室二、活动过程:1、主持人出场(四个人)母亲就像地基,支撑着我们,在最需要的时候,是母亲,给了我们鼓舞和力量。
男: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到了,我们利用班会课举行了这场“赞美母爱”系列主题班会,在短短的60分钟里,让我们尽情的享受母爱的力量吧!女、男:庆祝“三八”妇女节主题班会,现在开始!3.读浓情卡女:一份心男:一份爱女:让我们欣赏本班同学献给妈妈的浓情卡4.唱歌:《七子之歌》()男:还记得澳门回归时的那首歌吗?女:现在我们来欣赏一下《七子之歌》吧。
5.小提琴独奏6.《回忆中的妈妈》(朗诵)男:每个人都有妈妈女:我们也不例外男、女:接下来我们就倾听一下《回忆中的妈妈》7.游戏男:前面看了那么多节目大家一定很感动吧女:下面让我们休闲一下来做个游戏吧女:从出生起,我们躺在妈妈的怀抱里的`时间最多,撒撒娇、谈谈心,现在我们长大了,躺在妈妈怀抱里的时间日夜减少,现在你再和妈妈拥抱能否再一次感觉到妈妈身上那种特别的感觉?8.舞蹈:《鲁冰花》(郭玮、马诗娴、顾颖莲、朱瑾、徐佳敏、冯诗伊)男:刚才的游戏大家一定玩得很高兴吧女: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舞蹈《鲁冰花》9.诗朗诵(冰心作品)女:冰心奶奶曾经写过许多关于母爱的诗男:下面就让我们欣赏其中的一首吧10.讲述孩子童年的趣事(朗诵)女:童年是幸福的男:童年是欢快的男、女:童年是难忘的,请孩子们的妈妈讲述孩子们童年的趣事吧。
11.颁奖男:前面听了那么多浓情卡大家一定很感动吧女:现在让我们为浓情卡的作者搬奖12.拥抱合影四人一起:下面让我们和妈妈一起拍张照吧13.主持人教大家“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哑语)女:我们一起来做哑语吧14.结束[《拉. 梅雨》乐曲中结束]15.女:十年前,随着婴儿的啼哭声,我们来到了这个光明的世界,从此,一个辛勤的身影,总在我们最无助、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我们面前。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父母综合实践活动说课稿一、说教材:第一课《感恩父母》活动指引三的内容。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能了解父母的辛苦,能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百善孝为先,教材把《感恩父母》作为第一课,先安排了活动指引一:观察爸爸妈妈一周的活动;活动指引二的内容是:“今天我当家”,学生通过观察、体验,理解到父母付出的心血,在情感上感受了爱,在思想上理解了爱,自然产生行动上要“回馈爱”的要求,教材就安排了活动指引三: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教材的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发展过程。
二、说学情: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呵护着。
家长“望子成龙”,为孩子尽心付出,只求孩子成绩优秀,不求回报,忽视了学生成长中的“感恩教育”,以至于现在的孩子不知感恩,不会感恩。
三、说目标:根据这样的学情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制定以下活动目标:1、知识与水平:让学生懂得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养育自己付出的辛劳。
知道孝敬父母,能够尊重父母和长辈。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说”、“写”、“诵”、“唱”等系列活动,唤起学生“感恩之心”。
通过此主题活动,学生能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恩是一种美德,激发学生感恩父母的情感,养成感恩父母的良好习惯,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了解自己在感恩父母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四、说理念:根据“感恩父母”单元活动的主题设想,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为“活动准备——即收集整理资料”、“活动主题——即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活动延伸—即感恩于心,回报于行”三个阶段。
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在与家长互动中感悟父母之情,体验父母之爱。
力求以情带动学生的心,使教育走进生活,贴近学生,使整个课堂在情感体验中展开,在活动中推动。
让学生在心灵的触动中理解感恩的意义与价值。
五、说策略:根据以上的设计理念,我的指导策略主要有:(一)实践策略:让学生自主选择向父母表达感恩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