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燕《最后一分钟》公开课.共30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30
第15课《最后一分钟》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认识5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诗歌内容,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重点难点]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 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历史,香港回归时的情景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景象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趣揭题2019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
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 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
香港维多利亚湾畔, 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 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是多少年, 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 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激动人心话题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入情境。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 读对读通, 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互相交流。
脊梁:即脊背, 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
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 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 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
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读诗歌, 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全诗共有4个小节。
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 作者把香港拟人化了, 就像是亲人谈心似的, 去“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 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一分钟》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心情。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一分钟”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997年7月1日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吗?生:香港回归祖国。
师: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分钟》就是讲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时刻。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我们来共同学习这篇课文。
2.自读课文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生:(自读课文)3.交流讨论师:同学们,你们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和体会?请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觉得课文中的“一分钟”非常重要,它代表了香港回归祖国的关键时刻。
生2:课文中的语言很优美,比如“东方之珠”、“紫荆花”等词语,让我感受到了香港的美丽和祖国的繁荣。
师:很好,同学们都提到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的内容。
4.分析课文师:请同学们分段落朗读课文,并简要概括每段的意思。
生1:第一段写的是回归仪式的准备工作。
生2:第二段写的是回归仪式正式开始。
生3:第三段写的是回归仪式结束,香港回归祖国。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好。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优美词句。
5.学习生字词和优美词句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文,我们一起学习生字词。
(师生共同学习生字词)师:下面我们来积累一些优美词句。
(师生共同积累优美词句)6.朗读展示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朗读展示。
要求:朗读时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生:(分组朗读展示)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激动时刻。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呢?生1: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贡献。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组 24最后一分钟教课设计新人教版《最后一分钟》教课设计学习目标认识5个生字认识诗歌所表达的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课前准备采集与诗歌内容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如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回归时的情形等.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 ?1997年7月1H.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娇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飞扬;在那一刻,漂亮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周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聚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今光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犯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相互检查,或教师指名读.◆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够在小组内相互沟通.◆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同议论议论.议论沟通◆指名读诗,读后评论能否正确流畅 .◆相互沟通:认识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领会诗歌内容◆读第1节,想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全部中国人的感情是如何的 ?(激动非常的.)读出这类感情.◆读第2、3节,想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难过欢喜,挺直了中国人~t-eq ~--?- .)情地朗诵第 2、3节.(骄傲、激动、愉悦.)◆读第4节,想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当带着如何的感情来读?(急切、期望.)◆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总结升华◆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盛了,祖国国土更完好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期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一致大业.)◆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觉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部署作业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认识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认识香港的过去与此刻.。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材简析2019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
作者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之中。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香港及香港回归的资料如:“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等。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置境导入2019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
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待着一个庄严的时刻。
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政府将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与祖国分离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等待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这位历经沧桑的儿子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一刻是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播放课件)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这一时刻令人难忘、欢欣鼓舞、振奋人心)过渡:是啊,所有的屈辱在这一刻烟消云散,积压在中华儿女心头一百多年的耻辱终于被雪洗了,此刻,我们激动,我们自豪、我们欢欣鼓舞,来,让我们尽情释放这份激情吧。
请拿起书本读读这首诗歌,读准生字词,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比比谁读得字正腔圆。
二、联结感悟(一)初读全诗,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是诗句。
五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分钟公然课教课设计和板书设计课前准备:采集与诗歌内容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 , 如香港的风土人情 , 地理环境 , 回归时的情形等。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一同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犯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相互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2、指名读诗,读后评论能否正确流畅,相机落实解说词语:风雨归途(风雨中一路走来,风雨中回来)扣问 ( 什么是扣咨询问的程度同样吗?请你用上这个词来谈谈)脊梁(代指节气时令)顷刻(换词)一缕硝烟(注意缕的读音和意思)铸进换词悄悄落地多音字意思含露、礼炮2、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从中你领会到如何的感情。
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同议论议论。
议论沟通做符号4、相互沟通:认识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5、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 ,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 ?三、领会诗歌内容第1 节,想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全部中国人的感情是如何的 ?( 激动非常的。
) 读出这类感情。
朗诵第 2 节自己读读,你发现了什么什么特色?有好多个“是” ,从中你领会到什么?朗诵,注意读出节奏不一样来。
第三节,你读读发现了自己有什么不懂??联合当时的场景,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此刻他们是什么心情?朗诵训练!第 4 节,想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 ?我们应当带着如何的感情来读 ?( 急迫、期望。
)让学生在朗诵中感悟,在谈领会中认识诗歌内容。
四、总结升华1、练习朗诵诗歌2、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当你看到这一幕最想对谁说些什么?五、部署作业阅读香港被占的历史,香港回归的过程,香港回归后的现状。
风雨归途万众欢跃最后一分钟回想历史爱国情深展望将来。
《最后一分钟》一等奖说课稿1、《最后一分钟》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
该单元以“振兴中华、勿忘国耻”为主题展开。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
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当中。
二、说教法、学法“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
本课是阅读课,我准备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
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由于本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因为学生对香港回归、虎门硝烟这些历史事件不是很熟悉,理解诗歌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我将本课教学难点确定为: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开场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把学生带到创设的情境当中,音乐既渲染了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接着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盼着一个庄严时刻。
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了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中国人都急切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