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7年级上册第1课第2框《少年有梦》市公开课一等奖课堂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2课时《少年有梦》说课稿doc一. 教材分析《少年有梦》这一课时的内容,主要围绕“梦想”这一主题,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通过努力去实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到梦想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鼓励学生勇敢地去追求。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让学生明白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有自己的想法和追求。
但同时,他们又面临着诸多困扰和挑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
因此,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激发他们去追求,对于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追求梦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未来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他们懂得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梦想的含义,认识到梦想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去追求梦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并激发他们去追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梦想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梦想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分享一些成功人士追求梦想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汲取启示,认识梦想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去追求。
第2课时少年有梦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有梦就有希望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材料链接: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兴我中华而读书。
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东关模范学堂读书。
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
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些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
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一)梦想的含义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二)梦想的重要性活动一:揭示动力公式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2望。
这个公式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
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此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
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
理想所提供动力的大小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理想的层次越高,其所提供的动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思考:从材料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教师总结:1.有梦想,就有希望。
2.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三)少年的梦想的特点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10)思考: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提示:瑞恩的梦想是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
瑞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瑞恩的梦想给他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让非洲缺水的人们喝上了干净的水。
【2022新课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二课时少年有梦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第二课时,主题是“少年有梦”。
教材从少年的梦想、努力的意义、方法与技巧三个方面展开,旨在让学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认识到努力的价值,并学会如何去实现梦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向往,同时也有许多梦想。
然而,他们可能对于如何去实现这些梦想,以及努力的意义和方法还不够清楚。
因此,本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非常关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努力的价值。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实现梦想,掌握努力的方法和技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理解努力的价值。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实现梦想,掌握努力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故事、讨论、分享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和案例。
2.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问题。
3.准备教学PPT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段关于少年梦想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梦想。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分享,呈现梦想的重要性和努力的价值,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有梦想,以及努力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去实现梦想,以及掌握努力的方法和技巧。
可以提供一些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和活动,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检查他们的理解程度。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梦想和努力的经历,互相鼓励和激励,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6.小结(5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梦想的重要性和努力的价值,鼓励学生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如写一篇关于自己梦想的文章,或者制定一个实现梦想的计划。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梦想与理想、现实的关系;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并初步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梦想与现实的讨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认识到有梦就有希望,通过对中国梦的思考,把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强化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梦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怎样拉近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三、教学难点梦想与时代和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四、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已的小小的梦想,来到南渝,站在人生的新起点,我们的梦想从这里启航,那么怎样才能带着梦想遇见更好的自己,我们今天就一起进入少年有梦的学习。
(二)学习新课:一、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清单,学生自主预习,在书上做好圈点批注)1、为什么青少年时期要编织梦想?(或:梦想的含义、作用?)2、少年梦想之特征。
(包含:我们应该怎样编织自己的梦想?)3、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其基本内涵如何?怎样实现中国梦?4、怎样让梦想照进现实?5、努力的内涵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努力?二、探究与分享;(一)有梦就有希望课堂活动一:斯库林用梦想的力量向“菲鱼”致敬课件展示两张图片及赛后采访:第一张:2008年的一天,为了备战北京奥运会,雅典奥运会六金得主迈克尔·菲尔普斯正在新加坡训练,一个小男孩走过来,怯怯地说:“你好,迈克尔,能合个影吗?我叫约瑟夫,我很喜欢你!”菲尔普斯欣然应允,两人拍下了一张照片。
第二张:2016年8月12日,巴西里约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男子100米蝶泳决赛,当年的“小粉丝”斯库林·约瑟夫以50秒39的成绩击败了菲尔普斯,并打破了由他创下的奥运记录。
赛后采访:斯库林:“这太疯狂了,我要好些天才能消化这个结果。
《少年有梦》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梦想与理想、现实的关系;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并初步掌握努力的具体方法。
通过阅读典型事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通过对梦想与现实的讨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培养学生进行人生规划的能力。
通过对典型事例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有梦就有希望;理解努力是实现梦想的桥梁;通过对中国梦的思考,把个人梦想和中华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努力就有改变
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
三、教学准备
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其他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
【典型案例】有梦就有希望“尝试一切——疯狂动物城主题曲”;活动设计:创作一首梦想的小诗;【典型案例】瑞恩的井视频;自己下载插入视频安徽卫视播出的少年中国梦之少年机器人的梦想;【知识解析】少年有梦思维导图。
1/ 5
五、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今天要学习《少年有梦》请同学们先回答,梦知道是什么?什么是梦
想?
学:……
师:梦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那么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学:……
师:有人说:1、我以后想当超人,帮助好人,战胜坏蛋。
2、我长大了想飞上太空看一看。
3、我想养很多的小动物,让他们不再孤单。
4、我想快点长大,我长大了可以照顾爸爸妈妈,因为我爱他们…… (视频:你还记得小时候的梦想吗?)
总结: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梦想。
师: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引入:莱特兄弟的故事
一百多年前,一位穷苦的牧羊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替别人放羊为生。
有一天,他们赶着羊来到一个山坡上,一群大雁鸣叫着从他们头顶飞过,并很快消失在远方。
牧羊人的小儿子问父亲:“大雁要往哪里飞?”牧羊人说:“它们要去一个温暖的地方,在那里安家,度过寒冷的冬天。
”大儿子眨着眼睛羡慕地说:“要
是我也能像大雁那样飞起来就好了。
”小儿子也说:“要是能做一只会飞的大雁
2/ 5
该多好啊!
牧羊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两个儿子说:“只要你们想,你们也能飞起来。
”两个儿子试了试,都没能飞起来,他们用怀疑的眼神看着父亲,牧羊人说:“让我飞给你们看。
”于是他张开双臂,但也没能飞起来。
可是,牧羊人肯定地说:“我因为年纪大了才飞不起来,你们还小,只要不断努力,将来就一定能飞起来,去想去的地方。
兄弟们牢牢记住父亲的话,并一直努力着,等他们长大,哥哥36岁,弟弟32岁,他们果然飞起来了,他们发明了飞机,这两人就是美国的莱特兄弟。
现在你们可能会觉得在天空上飞是可以实现的,那比如说是否觉得有个叮当猫,能复制一个自己,这样一个梦想怎样呢?能够实现吗?
幻灯片:克隆羊,机器人
所以说,梦想是可能实现的,不是有那么一句话,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那即使梦想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那我们再来看看,除了因为梦想可以使我们进步和发展,我们还因为什么要有梦想?
瑞恩的故事,引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马丁路德金的故事,周恩来、2016里约奥运会照片。
引出少年的梦想,与时代
3/ 5
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总结: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P9—10 4点 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代的重要生命主题,他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2、少年有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3、少年有梦想,才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4、少年有梦想,才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少年应树立怎样的梦想?P10 AB 点1、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2、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师:刚才说梦想不一定都能实现,那么现实到梦想之间主要需要什么呢?学:……
师:莱特兄弟从研制飞机开始到成功,总共用了26年,失败了无数次,试飞的时候莱特兄弟也无数次摔伤,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啊!
从莱特兄弟圆梦的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他们的法宝是什么?
学:…..
师:努力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为什么说“努力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P11—12 AB点
A、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
4/ 5
改变我们自己。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B、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己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梦想的内涵和作用、少年梦想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努力实现梦想。
中学时代,我们充满朝气、富有活力,让我们怀揣梦想,扬帆远航!
最后多媒体出示名人名言与同学们共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七、板书设计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