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11睡眠与觉醒
- 格式:ppt
- 大小:16.31 MB
- 文档页数:108
睡眠与觉醒的动力学
1.昼夜节律调节:
-昼夜节律是由人体内在的生物钟控制的,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CN)负责产生并维持大约24小时的生理周期,调控觉醒和睡眠的节奏。
2.神经递质系统:
-在觉醒状态下,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和多巴胺通常较为活跃,这些物质有助于保持警觉、注意力集中和认知功能。
-而在睡眠过程中,其他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增强,它具有抑制神经元活性的作用,从而促使身体放松并进入睡眠状态;同时,褪黑素的分泌也随着夜晚的到来而增加,帮助诱导和维持睡眠。
3.睡眠结构与神经动力学:
-睡眠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非快速眼动期(NREM)和快速眼动期(REM),这两个阶段在夜间周期性交替出现。
不同阶段的转换涉及到脑电图(EEG)模式、肌电图(EMG)和眼球运动等生理指标的显著变化。
-NREM睡眠包含浅睡、深睡(慢波睡眠,SWS)阶段,此时脑电波呈现慢波活动,被认为是大脑巩固记忆和修复的重要时期。
-REM睡眠期间脑电图显示类似于清醒状态的快波活动,但肌肉张力几乎完全丧失,此时梦的产生最为频繁。
4.突触可塑性与睡眠需求:
-研究还表明,突触可塑性的变化可能与睡眠需求有关。
在觉醒时,神经元活动和突触强度不断调整,这可能导致代谢产物积累和能量消耗,睡眠可能作为清除这些代谢副产品、稳定突触效能和整合新学习信息的一种方式。
第一章绪论一、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在以下方面的差异:【自变量:心理活动(脑形态和脑生理)因变量:脑电等生理因素(心理行为)研究对象:人(动物)】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心理学和生物学(主要是神经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以心身关系为基本研究命题,以动物和人为研究对象,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方法,力图阐明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
二、脑功能定位说(特定的心理功能可以由单一脑结构独立承担。
证据:颅相学)与功能整体论(任何心理功能都是整体活动的结果)三、系统说:(俄国学者亚历山大·鲁利亚),提出脑功能系统说:脑具有三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系统。
任何一种心理活动的实现都必须要三个基本功能系统的参与。
鲁利亚认为人脑存在三个相对独立又密切协同的功能系统:负责调节紧张度和觉醒水平;负责接受、加工和保持信息;负责规划、调节和监督复杂活动。
)四、模块论:(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由高度专门化并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精细认知功能的基础。
)第二章神经元与脑一、神经系统切片的三种方式:【水平切面——从前到后,平行于地面的切面。
矢状切面(纵切面)——从前到后,垂直于地面的切面。
冠状切面(横切面,额状面)——从左到右,垂直于地面的切面。
】二、脑的结构分类:【分类一:前脑(大脑半球和间脑)、中脑(大脑脚和四叠体等)和后脑(小脑、脑桥和延髓)。
分类二:大脑(大脑半球、边缘系统、基底神经节、海马和间脑)、脑干(中脑、脑桥和延髓)和小脑。
】三、大脑皮层的解剖学分区【大脑半球可以分为四个叶: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额叶和顶叶由中央沟隔开;外侧裂将颞叶与额叶、顶叶分开;大脑背侧的顶枕沟和腹外侧的枕前切将枕叶与顶叶、颞叶分隔开。
】四、神经生理学知识【1、神经系统的细胞(1、神经元 2、支持细胞 3、血脑屏障)2、神经元内的信息传递(1、神经信息的传递:总揽 2、动作电位的传递)五、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的基本信息是通过突触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大学普通心理学考试(试卷编号1101)1.[单选题]人的暗适应时间一般是()分钟A)5-10B)10-15C)15-20D)20-25答案:C解析:2.[单选题]篮球比赛中,对于如何组织进攻、传球、上篮的记忆属于( )。
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答案:D解析:陈述性记忆是指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 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逐渐获得。
3.[单选题]由多依奇(Deutsch)提出,认为早期的信息加工是没有选择的,信息都可以得到识别,信息是否被注意,是依据信息的重要性做出反应选择的注意选择理论是( )A)过滤器理论B)衰减理论C)后期选择理论D)多阶段选择理论答案:C解析:4.[单选题]鲍比尔认为依恋关系的第一阶段是( )。
A)对人无差别的反应阶段B)对人有选择的反应阶段C)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D)伙伴关系阶段答案:A解析:5.[单选题]“马赫带”反映的感觉现象是( )。
[统考2015年研]A)感觉适应D)感觉对比答案:D解析:A项,感觉适应是指感受器在持续刺激物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变化的现象。
B项,感觉补偿是指某种感觉不起作用时,其他感觉 高度发展以弥补其缺陷,如盲人的听觉触觉发达。
C项,感受器将同时作用于它的不同刺激联合起来而产生单一感觉印象,如同时用红光 和绿光照射,产生黄光的感觉。
D项,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 继时对比。
同时对比是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感受性变化,马赫带现象就是同时对比的一个突出例子。
6.[单选题]神经系统实现其调节功能的基本方式是( )A)兴奋与抑制B)感受与处理C)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D)正反馈与负反馈答案:C解析:7.[单选题]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 )A)小脑B)脑干网状结构C)丘脑D)下丘脑答案:B解析:在整个脑干上分布着一个灰色的、像渔网一样的组织,叫脑干网状结构。
第一章测试1.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A:错B:对答案:B2.思维的生理机制属于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
A:错B:对答案:B3.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解释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
A:错B:对答案:A4.提出视觉计算理论的学者是?A:冯特B:皮亚杰C:谢切诺夫D:马尔答案:D5.脑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胶质细胞B:神经元C:皮层D:神经纤维答案:B6.人类最好奇的四大问题是:A:生命的本质B:宇宙的产生C:物质的本质D:宇宙的起源答案:ABCD7.用问题箱研究反射的大师是:A:斯金纳B:桑代克C:巴甫洛夫D:冯特答案:A8.本章介绍的著名心理学家有:A:斯金纳C:冯特D:皮亚杰答案:ABCD9.揭示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A:错B:对答案:B10.人类一直认为心理活动产生于心脏A:错B:对答案:A第二章测试1.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以感觉为前提。
A:错B:对答案:B2.感觉和知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开端,是一切知识的源泉。
A:对B:错答案:A3.不同强度的刺激可通过神经纤维上的电脉冲(动作电位)进行编码。
A:对B:错答案:B4.人有几套感光换能系统?A:4套B:1套C:3套D:2套答案:D5.哪种颜色下人的视野最小:A:红色B:蓝色C:黄色D:白色答案:A6.人耳的传音系统包括:A:鼓膜C:外耳道D:听小骨答案:ACD7.可进行回声定位的动物有:A:蝙蝠B:金丝猴C:海豚D:鸡答案:AC8.平衡觉(前庭觉)的感受器包括:A:耳蜗B:半规管C:椭圆囊D:球囊答案:BCD9.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
A:对B:错答案:A10.内脏痛大多定位准确A:错B:对答案:A第三章测试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A:错B:对答案:B2.注意不等于意识。
A:错B:对答案:B3.胼胝体是两个大脑半球连接的唯一结构。
A:错B:对答案:A4.定向反射时运动功能的变化是?A:眼外肌收缩C:瞳孔缩小D:眼外肌舒张答案:A5.定向反射一直具有非条件反射的性质A:错B:对答案:A6.胶质细胞包括:A:星形胶质细胞B:室管膜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小胶质细胞答案:ABCD7.神经元通常可以按哪些特点分类:A:突起的数目B:大小C:释放的神经递质D:功能和传导方向答案:ACD8.“习以为常”是一种对刺激反应的抑制。
生理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个方面?A. 心理疾病的药物治疗B. 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C. 社会行为的心理原因D. 学习记忆的心理学原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神经递质的作用B.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过程C. 情绪的生理基础D. 个人价值观的形成答案:D3. 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是什么?A. 电信号B. 化学信号C. 声音信号D. 光信号答案:B4. 下列哪个脑区与情绪调节关系最为密切?A. 大脑皮层B. 丘脑C. 杏仁核D. 小脑答案:C5. 以下哪个激素与应激反应有关?A. 胰岛素B. 肾上腺素C. 雌激素D. 甲状腺素答案:B6. 人类的大脑皮层中,哪个区域主要负责语言功能?A. 枕叶B. 颞叶C. 顶叶D. 额叶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方法?A. 脑成像技术B. 神经药理学C. 心理测量D. 动物观察答案:C8. 睡眠周期中的REM阶段主要特征是什么?A. 眼球快速运动B. 大脑活动减少C. 肌肉松弛D. 心率减慢答案:A9. 下列哪个理论解释了经典条件反射?A. 行为主义理论B. 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认知发展理论答案:A10. 以下哪个因素对学习和记忆有重要影响?A. 情绪状态B. 睡眠模式C. 社会支持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生理心理学中的“反射”是指_________对_________的自动反应。
答案:神经系统;外部刺激12. 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时,通过_________的方式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
答案:突触13. 在生理心理学中,_________是指大脑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解释。
答案:感知14. 情绪的生理基础涉及到_________和_________等多个系统。
答案: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15. 睡眠周期中的NREM阶段包括四个不同的睡眠阶段,其中最后一个阶段被称为_________。
生理心理学第一章生理心理学绪论一、生理心理学概述1、生理心理学基本观点(1)二元论世界有两种各自独立、性质不同的本原,身心是相互分离的,身体由普通物质构成,但心灵不是;精神和物质是两种绝对不同的实体古希腊:柏拉图 17世纪:笛卡尔(2)一元论*世界上的事物有共同的本原,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均由物质和能量组成,心灵是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唯物一元论。
*我们大多相信心理是神经系统活动产生的现象;通过理解神经系统的工作方式,可以解释知觉、思维、记忆、行为等(3)还原论是一种方法论,将复杂的研究对象细化为最小单位来探索。
例如:把脑的高级功能还原到细胞、分子水平。
(4)整合论用全局观点来整合还原论取得的微观结果。
2、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试图以脑内的生理学事件来揭示心理现象。
(2)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3)研究任务研究心理活动、心理现象或行为产生过程中,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脑机制。
3.生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心理学+神经科学+信息科学2、生理心理学的神经解剖基础1、神经系统的解剖姿势及方位术语(1)人的解剖姿势:人体直立,面部朝前,双臂下垂于身体两侧,拇指朝向远离躯体的一侧。
(2)三个平面:*冠状平面:冠状平面也称额状平面,它与正中矢状平面相垂直,把身体或脑子分为前后两部分。
*水平面:水平面也称横切面,它与正中矢状平面及冠状平面皆成直角,把人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矢状平面:矢状平面也称正中平面,它把身体分为对称的左右两半,而与正中平面相平行的任何平面都称为矢状平面,也称为旁矢状平面。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脑膜定义:脑和脊髓周围的保护性鞘结构,包括三层,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的缝隙是蛛网膜下腔。
腔内循环着脑脊液。
整个脑悬浮在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中,起保护作用。
*脑室侧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脑端脑大脑皮层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前脑基底神经节尾状核、豆状核(苍白球、壳核)、杏仁核、屏状核边缘系统扣带回、海马、隔、前丘脑、乳头体间脑丘脑下丘脑 中脑顶盖上丘四叠体下丘被盖 网状结构脑干后脑后脑小脑 脑桥末脑延脑 *端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的地方,是构成大脑两半球沟回的表层灰质。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填空题人类在异相睡眠中眼球快速运动约每分钟()次左右,与之相应眼电现象显著加强,在脑桥等处可记录到周期性高幅放电现象,称之为()波。
正确答案:60;PGO2、单选美国心理学(江南博哥)家卡侬,关于情绪生理心理学方面提出了()理论.A.情绪的激活学说B.情绪的动力定型学说C.情绪的丘脑学说D.情绪边缘系统学说正确答案:C3、单选()属于纹状体的脑结构是.A.尾状核与杏仁核B.尾状核与豆状核C. 杏仁核与豆状核D.豆状核与屏状核正确答案:B4、多选慢波睡眠的常见障碍包括()A.夜尿症B.发作性睡病C.梦游症D.入眠前幻觉正确答案:A, C5、单选正前方的物体从远处移向眼前时,为使其在视网膜上成像,两眼视轴均向鼻侧靠近,睫状肌收缩引起晶状体曲率变大,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这称为().A.瞳孔反射B.分散C.共钝运动D.调节反射正确答案:D6、单选远离枕叶部分的颞下回(前部)与().A.运动物体认知学习有关B.颜色物体认知学习有关C.二维平面认知学习有关D.三维物体认知学习有关正确答案:D7、单选具有联想式学习特点,也具有非联想式学习特点的学习模式是().A.味—厌恶式学习B.印记式学习C.情绪性学习D.认知学习正确答案:A8、单选海马损伤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A.瞬时性遗忘B.反应性遗忘C.逆行性遗忘D.顺行性遗忘正确答案:D9、单选人最敏感的声波是().A.300---800赫兹B.400---1000赫兹C.500---1200赫兹D.600---1400赫兹正确答案:B10、单选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对机体的运动功能起调节作用。
A.纹状体B.四叠体C.基底神经节D.内囊正确答案:A11、单选海马损丧表现出的记忆障碍是().A.瞬时性遗忘B.逆行性遗忘C.顺行性遗忘D.反应性遗忘正确答案:C12、单选在过去10多年,关于记忆与记忆的生理心理学理论发生了重大变迁,从单一记忆的脑结构()发展为多重脑记忆系统。
生理心理学知识总结生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关系的科学。
它试图揭示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为我们理解人类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就像是身体的“信息高速公路”,负责传递和处理各种信息。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分为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核心,它控制着我们的感知、思考、情感和运动等高级功能。
大脑的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功能,比如额叶主要负责决策、计划和运动控制;颞叶与听觉和语言处理有关;顶叶则处理感觉信息和空间认知;枕叶负责视觉处理。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
当一个神经元受到刺激时,会产生神经冲动,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
神经递质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常见的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多巴胺、血清素等。
不同的神经递质对心理和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例如,多巴胺与奖赏机制和动机有关,血清素与情绪调节相关。
接下来谈谈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对外部世界刺激的最初接收,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视觉系统通过眼睛接收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听觉则依赖耳朵中的结构将声音转化为神经冲动。
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解释和整合,让我们能够理解和识别所感知到的事物。
知觉具有选择性、整体性和恒常性等特点。
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生理心理学也有重要的发现。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即时活动和短暂的神经连接改变有关,而长期记忆的形成则涉及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长期变化,包括新突触的形成和现有突触的强化。
海马体在记忆的形成和存储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其他脑区也参与了不同类型记忆的处理。
情绪是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
情绪的产生与大脑中的多个区域相关,如杏仁核在恐惧和焦虑等情绪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身体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也与情绪体验密切相关。
同时,激素的分泌,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会影响情绪状态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考试答案(题库版)1、多选起重机检修保养工作制度,通常执行()原则。
A、计划性B、预防性C、完整性D、预见性正确答案:A, B, D2、填空题在脑手术中,仅用局部麻醉、头脑处于清醒状态的(江南博哥)病人,如果大脑两半球的面部运动代表区和辅助运动区受到弱电流刺激,则会发出“嗷”的叫声,这种现象称为刺激的()效应;与此相反,如果在病人讲话时给予相同的刺激,则会使讲话中断、停止或语句发生错误,这一现象称为刺激的()效应。
正确答案:阳性;阴性3、单选按其发生的生物效应机制和作用加以分类的受体是()A.肽类受体B.激素受体C.自感受体D.药物受体正确答案:C4、多选海马在以下类型的学习和记忆中起作用().A.情绪性学习B.空间辨别学习C.新异刺激抑制性调节D.短时记忆过渡到长时记忆正确答案:A, B, C, D5、多选研究人脑运动功能节段性机制的标本是().A.去大脑皮层动物B.去大脑动物C.孤立头动物D.脊髓动物标本正确答案:A, B, C, D6、填空题中枢神经系统中,()运动神经元为上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为下运动神经元。
正确答案:大脑皮层;脑干或脊髓7、单选光感受器电位变化是一种级量反应,光感受器电位与光刺激强度成()关系。
A.线性B.多项式D.对数正确答案:D8、填空题渴和饮水行为,如果是由于体内缺水引起的,则称之为()饮水;反之,如果是由于生活习惯和预料会渴而导致的饮水行为,则称为()饮水。
正确答案:原发性;次发性9、单选脑事件相关电位中潜伏期约100毫秒左右的负波是().A.N1波B.N2波C.N2a波D.N2b波正确答案:A10、单选人最敏感的声波是()赫兹。
A.200~800B.300~900C.400~1000D.500~1200正确答案:C11、单选大脑平均诱发电位是一组复合波,其中,晚成分是指().A.10至50毫秒B.10至500毫秒C.50至500毫秒D.50至1000毫秒正确答案:C12、多选()是非条件抑制过程.A.外抑制B. 延缓抑制C.超限抑制D.分化抑制正确答案:A, C13、单选躯体深感觉的传导通路是().A.内侧丘系B.脊髓丘系C.三叉丘系D.外侧丘系正确答案:A14、单选内侧膝状体是()传入通路的皮下中枢.A.听觉C.躯体觉D.嗅觉正确答案:A15、单选电生理现象中的级量反应是().A.单位发放B.动作电位C.峰电位D.后兴奋电位正确答案:D16、填空题联络皮层的()细胞,将多种感觉信息综合为复杂知觉。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40303英文名称:Physiological Psychology一、基本信息1.学分与学时学分:34学时,学时:2学时2.课程类别专业核心必修课程3.适应专业心理学专业,必修4.课程目的(1)使学生了解生理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趋势,形成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2)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名词和术语;(3)使学生全面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思考生理心理学的研究策略;(4)使学生理解有关感觉、知觉、睡眠、觉醒、情绪、学习与记忆等行为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5.建议先修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心理学6.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采用叙述演示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呈现教学内容,适当安排课堂讨论等活动,力求系统、准确、客观、直观、生动地将大脑的工作原理呈现出来。
同时布置课外作业,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7.考核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考试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占20%形式有:课堂讨论、课外作业、课程论文(2)结课考试成绩四0%,形式为闭卷考试8.课外自学要求(1)阅读参考资料(2)查找相关文献、进行课堂汇报。
9.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生理心理学(第版).李新旺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年参考书目:(1)生理心理学(第版).沈政、林庶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生理心理学隋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生理心理学m〃 R. Carls(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4)生物心理学(第0版).詹姆斯•卡拉特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5)认知科学进展:从分子机制到计算理论(英文吕忠林,罗跃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6)认知神经科学:关于心智的生物学葛詹尼加等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二、主要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导论基本内容:第一节生理心理学的前世今生一、什么是生理心理学二、生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观第二节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方法概述二、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伦理三、行为学研究方法四、脑研究的方法五、行为遗传学及基因干预方法基本要求:(1)了解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意义和研究历史;(2)掌握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技术。
1、简述人体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解方式?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
机体对细胞、器官的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解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2、简述EEG\ERP,PET,MRL几种技术的基本原理。
EEG;大脑皮层具有独特的电子活动,既有连续的节律性变化,又由于感受器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局部的电位变化,将大脑皮层连续的节律性电叫做自发脑电活动,他的记录叫做脑电图。
ERP,当某特定的刺激作用在人体柑橘系统的某一部位时,会在脑区引起电位变化,这是记录的脑电变化3、举例说明自主神经调节的功能。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的,其调节过程是反射。
例如,手部皮肤受到针刺,机体会立刻把手缩回来,皮肤作为外界刺激的感受器官,将刺激信息通过神经传至脊髓,脊髓将神经冲动通过运动神经传至效应器官,将手缩回。
4、简要评述路亚坪的三个技能系统学说。
答鲁亚平是神经心理学的创始人,通过对大脑的长期实验研究,鲁亚平提出三个技能的系统学说,把人脑区分为三个基本的机能联合区:第一联合去主要指网状结构,其基本技能是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病史选择性活动能持续进行,第二联合区主要指大脑半球后半部的各个感觉区,其基本技能是接受、加工和储存信息;第三联合区主要是指大脑半球前半部的运动去,基本技能是形成运动计划,对进行中的活动编制程序,并加以调节和控制,然后将准本好的运动冲动发往外围的组织或器官。
5、化学突触的信息传导过程是怎样的?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终扣时,突触前膜通透性发生变化,此时,含递质的突触小泡移向突触前膜,突触小泡的膜与突触前膜融合而将递质排除至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表面上有递质的受体,抵制和受体结合而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神经冲动发生,并沿着这一神经元的轴突传导出去,这就是神经递质的作用,使神经冲动通过突触而传导到另一神经元的机制6、举例说明神经递质与行为的关系。
神经递质是在突出神经原内合成并与轴突中扣除释放,经突触间隙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原,使信息得以传递,因此,神经递质是行为的基础,对于从肌肉运动到身心健康的一切活动都起到非常重要的做用。
第一章:绪论一、生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对象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脑机制)的一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
它以心-身关系问题作为研究的基本命题,借助于神经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试图阐明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脑在整体形态、细胞和分子等各个水平上的运动与变化规律。
它首先由威廉.冯特提出。
二、生理心理学与心理生理学的关系生理心理学是以高等动物为实验对象,采用有创性实验技术,并采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观点研究认知过程的脑机制的分支学科。
心理生理学是以人类为研究对象,以心理参数为自变量,记录和分析生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生理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心理活动产生的生理机制,而心理生理学研究生理参数变化与心理活动的关系,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传统方法(自己了解)2.无创性脑代谢成像技术:1.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此方法是测定血氧水平信号在认知活动中不同脑区的变化。
2.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PET),此方法是测定含放射性同位素(18F或15O),在脑区域性代谢率,以此作为脑认知功能的生理指标。
3.无创性脑生理成像技术:脑电图(EEG)和脑磁信号分析技术。
脑电信号反映出大脑皮层与深层之间的功能变化,脑磁信号反应大脑表面切线方向的功能变化。
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s)和脑磁图(MEG)的共同特点是时间分辨率较高,但是空间分辨率差。
第二章:感觉的生理心理学基础一、视觉的生理基础(了解)二、视觉信息的传递、加工与编码(详见课本P35-P37理解后记忆)传导路径:外界光线—瞳孔—折光系统—视网膜感光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形成视神经—视交叉—左、右视束(小部分纤维到中脑上丘,光探究反射等)—外侧膝状体——枕叶17区—视觉。
三、功能柱在大脑视觉皮质中,具有相同视功能特性(相同图像特征选择性和相同感受野)的皮层细胞,以垂直于大脑表面的方式排列成柱状结构,被称为视皮层功能柱。
觉醒与睡眠本学期,通过对神经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了解了神经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及生理学特性,收获颇丰。
上课的过程中,老师讲解了很多很实用的知识,比方说,如帕金森综合症、舞蹈症的病因,人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梦游等等。
虽然没有机会做系统性的研究,但是对于这些复杂的生理现象还是充满好奇的,而神经生物学这门限选课正好可以给予我们这样一个机会去解答这些疑惑,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也可以让我们对与这门科学有一个更系统性的了解。
在老师将结果的所有内容之中,我对于觉醒和睡眠这一块最感兴趣,因为自己的身边有很多同学都有说梦话的毛病,而且与他人讨论时发现大家都对梦呓和梦游的成因很感兴趣。
但是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老师并没有讲解的很清楚,因此,我在课下又通过看书和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了更多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希望在下一次与朋友讨论有关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可以给出较为合理的解释为大家解惑。
睡眠与觉醒一样都是生命活动所必需要的一种主动的和复杂的生理现象,在正常情况下,它们随昼夜周期而互相交替。
这种交替现象是生物体周期性活动规律的典型范例。
有人称一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一般,正常人每隔二十四小时即有一次觉醒与睡眠的交替,这种醒一睡节律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
觉醒时意识保持清晰状态,机体对外界和内部环境刺激的敏感度增高,并能做出有目的的和有效的反应。
而睡眠时意识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敏感度降低,肌张力下降反射阈提高,呈现一种意识障碍状态。
睡眠时虽仍保持着自主神经系统的机能调节,但脑的一些高级技能如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均停止。
从生理意义上来讲,睡眠的主要功能在于促进精神和体力的恢复。
觉醒是保证大脑正常工作的生理条件,睡眠时大脑维持正常机能的自律抑制状态。
(一)觉醒状态的维持觉醒状态是靠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功能单位,非解剖单位,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核心部位)的紧张活动维持的。
动物是要证明,电刺激中脑网状结构确实能唤醒动物,脑电图呈现去同步化快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