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风报表含公式
- 格式:xls
- 大小:91.00 KB
- 文档页数:2
测风记录表
注:表格要求64K正反面横排做50张
一炮三检记录表
注:表格要求32K正反面折叠装订
通风瓦斯检查记录表
注:表格要求32开折叠装订做50张
瓦斯及通风调度日报表
单位:年月日
注:1.表格要求标准16开横排
2.风量一栏:掘进工作面应填写盲巷回风量,回采工作面应填写回风巷风量。
通风旬报表
注:表格要求标准8开横排
局部通风情况月报表
注:表格要求标准8开横排
瓦斯超限记录
单位:年月
总工程师:通风区长:审核人:制表人:制表时间:年月日注:表格要求标准8开横排自己打
瓦斯检查日志
单位:年月日
表格要求标准8开横排
甲烷传感器与瓦检仪或便携仪对照记录
注:表格要求16开竖排
监测监控系统设备管理台帐
注:表格要求32开竖排
监测装置故障维修记录
注:表格要求16开横排
瓦斯便携仪收发记录
注:交接班时应交清当班运行情况,室内用具是否齐全及卫生是否良好。
未记清的由接班人负责,物品不全的由交班人负责。
表格要求标准16开横排
机房值班记录
注:表格要求16开横排
甲烷传感器(便携仪)校验记录
注:表格要求16开竖排。
风力等级国家标准表
风力计算公式
风压就是垂直于气流方向的平面所受到的风的压力。
根据伯努利方程得出的风-压关系,风的动压为:
wp=0.5·ro·v² (1)
其中wp为风压[kN/m²],ro为空气密度[kg/m³],v为风速[m/s]。
由于空气密度(ro)和重度(r)的关系为r=ro·g, 因此有ro=r/g。
在(1)中使用这一关系,得到:
wp=0.5·r·v²/g (2)
此式为标准风压公式。
在标准状态下(气压为1013 hPa(毫巴), 温度为15°C), 空气重度r=0.01225 [kN/m³]。
纬度为45°处的重力加速度g=9.8[m/s²], 我们得到
wp=v²/1600 (3)
此式为用风速估计风压的通用公式。
应当指出的是,空气重度和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和海拔高度而变。
一般来说,r/g 在高原上要比在平原地区小,也就是说同样的风速在相同的温度下,其产生的风压在高原上比在平原地区小。
现在我们将风速代入(3), 12 级大风相当于32.7m/s-36.9 m/s, 取最大值36.9 m/s,得到风压wp≈0.85[kN/m²], 相当于每平方米广告牌承受约85千克力。
矿井通风旬报表计算方法汇总一、总表计算法1、矿井计划进风量:各进风井的计划进风量之和。
2、矿井实际进风量:各进风井的实际进风量之和。
3、矿井排风量:矿井总回风量,一般采用实测方法得知(此风量不是排风塔处测得的)。
4、进风量比:矿井实际进风量÷矿井应进风量×100%。
5、矿井有效风量:应列入系统有效风量的总和。
6、矿井有效风量率:矿井有效风量÷矿井实际进风量×100%。
7、矿井平均日产量:根据调度室产量,按10天平均值计算可得。
8、每班下井最多人数:根据实际下井人数进行计算可得。
9、平均每人每分钟供风量:矿井有效风量÷每班最多下井人数。
10、矿井瓦斯含量:指总回风中的浓度实测值,其中二氧化碳数值需×0·955。
11、矿井瓦斯涌出量: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
①绝对瓦斯涌出量:CH4 =Q总×C÷100 m3/min 式中:Q总是矿井总排风量m3/min,C是矿井总回风测得的CH4浓度值%;②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CO2=Q总×C÷100 m3/min 式中:Q总1是矿井总排风量m3/min,C是矿井总回风测得的CO2浓度值%;③相对瓦斯涌出量:CH4 =1440Q CH4×n÷T m3/T 式中:Q CH4是绝对CH4涌出量m3/min,n是月工作日(取1天即可),T是月产量(取1天平均产量即可);④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CO2=1440Q CO2×n÷T m3/T 式中:Q CO2是绝对CO2涌出量m3/ min,n是月工作日(取1天即可),T 是月产量(取1天产量即可)。
12、矿井通风能力:矿井实际进风量×350÷(A×K×104) 万吨/年式中:A是系数取3·0;K是系数取1·2;(矿井实际进风量:m3/ min)。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取统计周期内全场风机或场内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11ni i V V n ==∑ 单位:米/秒(/m s )式中:V—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速,/m s ;n —统计周期内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i V —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m s 。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 C )式中: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 C 。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PRTρ=单位:千克/立方米(3/kg m ) 式中: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P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a P ;R —气体常数,取287/J kg K ?;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K 。
4、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3112ni wp i D V n ρ==∑()() 单位:瓦特/平方米(2/W m )式中:wp D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2/W m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3i V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nii V V V V T T==∑有效风时数单位:小时(h )式中:T 有效风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h ;0V —风机的切入风速,/m s ;n V —风机的切出风速,/m s ;i V T —统计周期内出现介于切入风速(0V )和切出风速(n V )之间的风速小时数,h 。
1 / 4煤业通风风量测定旬报表日期:总工程师: 通风助理: 通风科长: 测风员:测 风 地 点应配风量 巷道断面 巷道实测风速实测风量 实测有效风量 备注测 风 地 点 应配风量 巷道断面巷道实测风速 实测风量 实测有效风量备 注m 3/minm 2 m/s m 3/min m 3/minm 3/minm 2 m/s m 3/minm 3/min矿 井硐 室其它地点掘 进 工 作 面供风地点煤巷性质 局扇安装地点 应配风量局扇前断面局扇前实测风量局扇功率局扇实测吸风量局扇后断面局扇后实测风速局扇后实测风量出风口应配风量出风口实测风量掘进巷道断面掘进巷道实测风速掘进头实测回风量供风距离风筒直径百米漏风率m 3/minm 2m 3/minKWm 3/minm 2m/sm 3/minm 3/minm 3/minm 2m/sm 3/minm㎜%矿 井 通 风 参 数矿井通风能力 万t/年 主扇实测排风量 m 3/min 矿井外部漏风率 % 矿井通风阻力 pa 矿井有效风量 m 3/min 矿井负压 pa 总 进 风 m 3/min 矿井有效风量率 % 主扇型号 总 回 风 m 3/min矿井内部漏风率 %运行主扇编号风流分支测风地点应配风量巷道断面巷道实测风速实测风量实测有效风量备注前后风量m 3/min m 2 m/s m 3/min m 3/min测定旬报表风量计算公式:1、有效风量率=有效风量/主扇排风量×100%2、内部漏风率=(总回风量-有效风量)/主扇排风量×100%2 / 43、外部漏风率=(主扇排风量-总回风量)/主扇排风量×100%备注:现井下用风地点为东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副平硐延伸段掘进工作面和第一联络巷、中央变电所、变电所配风点三个硐室;副平硐掘进工作面(局扇前)1106m³/min除供应东翼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副平硐延伸段掘进工作面外,其余风量用于稀释巷道中涌出的瓦斯、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计入有效风量,特此说明。
通风图表编制办法(4)独立通风硐室的风量可在其进风口或调节窗处测定。
(5)局扇通风采面的有效风量按掘进面有效风量计算办法计算。
(6)被串联的用风点如未掺新风不得重新计算有效风量。
如系掺新风串联,则只将掺新部分计入有效风量。
9、以上在计算有效风量,有效风量率及外部漏风量时为了能相互对比,避免过大误差,当实测温度≥300C或等于100C,以及测风点垂深达200米以上时要进行温度及位压影响改算,其计算公式是:其中:Q标————换算后的近似通风标准状态风量(m3/分)Q测————实测风量T测————与Q测相对应的实测绝对温度值H————测风点的垂深(由地表计起)10、主扇转速:系指主扇的实际运行转速,有条件者应直接测定,不能直接测定时,皮带传动的离心风机按下式计算主扇转速:n扇=n电机×D电机×(1-ε)÷D扇(转/分)其中:n扇——主扇风机转速n电机——电动机转速(按铭牌示值计或按速度特性曲线选值)D电机——电动机皮带轮直径D扇——主扇皮带轮直径ε——三角带传动的滑动系数。
通常=0.01~0.0211、主扇型号及电动机铭牌功率分别按主扇及电机铭牌的标示填报。
12、电动机实际功率(N实)按下式计算:N实=IUcos4÷1000其中:I——电动机运转时的实测电流U——电动机运转时的实测电压cos4——电动机功率因数,按功率因数表实测值计,或按电动机铭牌(样本)示值乘以功率因数降低系数计算,在铭牌无标示时按cos4=0.75~0.8计算。
率因数降低系数(cos4实=cos4铭牌×率因数降低系数)13、千瓦排风量:指电动机每千瓦实际功率每分钟的排风量。
按下式计算:千瓦排风量=Q扇÷N实(m3/分/千瓦)其中:Q扇为主扇的实际排风量(m3/分)Q扇=井下总排风量+地面排风量(不考虑风机本身漏风因素)14、吨煤通风电耗(a风):指矿井(或某风井)当月每生产一吨煤主扇运行实际消耗的电能。
矿井测风旬报表
计算公式
1、风速=风量/断面 (注:风速、风量、断面三量须互算以验证其正确性)
2、绝对瓦斯涌出量 :指单位时间涌出的瓦斯量,单位为m 3/min 或m 3/d 。
公式:1004C Q Q CH ×=绝
Q 绝CH4-—绝对涌出量,同m 3/min
Q -—矿井总回风量m 3/min
C -—回风流中的平均瓦斯浓度,%
3、相对瓦斯涌出量 :指矿井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平均每产1t 涌出的瓦斯量,单位为m 3/t 。
公式:A
N 1440Q CH4CH4××=绝相Q Q 相CH4-—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m 3/t.
Q 绝CH4-—矿井相绝瓦斯涌出量,m 3/min
A -—矿井月产煤量,t 。
N -—矿井月工作天数;
1440-—1昼夜的分钟数,min .
4、负压读数 :电脑显示负压传感器的读数。
注: KPa 要转换为Pa 如: 0.24KPa=0.24×1000=240Pa
5、等积孔:
公式: h Q A 19.1×=
A ——等积孔。
Q ——风量(须化为秒单位的风量)
1.19 ——轴流式风机的常数。
H ——负压传感器上的读数(注意:Pa 要转化为毫米
水柱,如: 240Pa=>240÷9.81=h (毫米水柱)
9.81 ——Pa 转化为毫米水柱的换算系数,即1Pa=9.81(毫
米水柱)
6、等积孔取值一般应小于3。
7、负压读数一般不超过350Pa ,不低于150Pa 。
若低于150Pa :①可能风流短路造成;②水柱内管口位置不合适。
风电场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典型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试用)风场报送的报表内容及数据的分析中涉及大量的数据计算,现规定报表涉及的专用公式如下:一、新能源报表中涉及的数据计算公式:1、区间故障损失电量≈单台区间平均发电量*故障时间注:故障停机损失电量:当月因风机设备故障造成的风力发电机组停机损失发电量的累计值。
(应参考相邻3台正常机组在该机故障停机时段内的发电量的平均值。
)2、区间限电损失电量≈限电记录中统计的区间限电之和。
3、故障时间=总故障时间-因天气和电网因数产生的故障时间。
4、限电时间=限电记录中限电时间之和。
5、机组可利用率≈1- 故障时间/总运行时间注:风机可利用率=在统计周期内,除去风力发电机组因维修或故障未工作的时数后余下的小时数与这一期间内总时数的比值。
风电机设备可利用率=[1-(A-B)/(T-B)]*100%.A表示(不包括待机时间的)停机小时数。
B表示非设备本身故障的停机小时数,包括1、电网故障。
2、气象条件超出机组的设计运行条件,而使设备进入保护停机的时间。
3、不可抗力导致的停机。
4、合理的例行维护时间。
T表示统计时段的日历小时数。
6、综合厂用电率=(总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总发电量。
7、厂用电率=场用电量/总发电量注: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出的电能。
购网电量:风电场与对外的关口表计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场用电量:场用变压器计量指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电量(不包括基建,技改用量)。
8、弃风率=(故障损失电量+计划停机损失电量+调度限电损失电量)/[实际发电量+(故障损失电量+计划停机损失电量+调度限电损失电量)]注:故障停机损失电量:当月因风机设备故障造成的风力发电机组停机损失发电量的累计值。
(应参考相邻3台正常机组在该机故障停机时段内的发电量的平均值。
)计划停机损失电量:当月因计划检修等工作导致风力发电机组停机损失发电量的累计值。
矿井通风参数计算手册2005年九月前言在通风、瓦斯抽放与利用、综合防尘的设计及报表填报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一些计算,计算过程中经常要查找设计手册、规程、细则、文件等资料,由于资料少,给工作带来不便,为加强通风管理工作,增强“一通三防”理论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现场部分技术管理人员提出的要求,结合日常工作需要,参考了《采矿设计手册》,《瓦斯抽放细则》、《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瓦斯抽放手册》,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安全读本等资料,编写了通风计算手册,以便于通风技术管理人员查阅参考,由于时间伧促,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给预批评指证。
2005年9月编者目录一、通风阻力测定计算公式 (5)1、空气比重(密度) (5)2、井巷断面(S) (6)3、巷道周边长 (6)4、巷道风量 (6)5、动压 (7)6、巷道风阻 (7)7、通风阻力 (7)8、自然风压 (8)9、井巷通风阻力 (8)二、通风报表常用计算公式 (9)1、矿井等积孔 (9)2、扇风机参数的计算 (9)3、有效风量 (10)4、有效风量率是指矿井有效风量与各台主要通风机风量总和之比(C)按下式进行计算 105、外部漏率 (11)6、巷道失修率 (11)三、矿井通风风量计算公式 (12)1、矿井风量按下式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 (12)2、采煤工作面风量计算 (12)3、掘进工作面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 (14)4、硐室风量计算 (15)四、通风网路解算 (16)五、抽放参数测算 (17)1、瓦斯压力测定计算。
(17)2、沼气涌出量计算 (18)3、煤层透气性系数测定计算 (19)4、瓦斯含量计算 (21)5、矿井瓦斯储量计算 (21)6、可抽瓦斯量 (22)7、矿井抽放率 (22)8、抽放量(标量)换算 (23)四、瓦斯流量计算 (23)六、抽放设计 (24)1、管径 (24)2、管壁厚度 (25)3、管路阻力计算: (25)4、瓦期泵参数计算: (26)八、瓦斯利用 (27)1、已知计划民用瓦斯总量,按高峰用量根据灶俱额定耗瓦斯量来计算能够供应户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