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中美双边贸易结构分析一、引言中美贸易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全球贸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对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对中美双边贸易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美贸易的现状和未来走向,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二、中美贸易总体概况中美贸易总体规模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中美贸易额近年来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截至2019年底,中美贸易额达到约7379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约为4181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约为3198亿美元,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约为983亿美元。
三、中美贸易结构分析1. 主要贸易产品类别中美之间的贸易主要集中在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化工产品、农产品等几个主要类别。
其中,电子产品是中美贸易中最重要的产品类别之一。
由于中国具有庞大的制造能力,美国的众多电子产品都依赖于中国的生产,因此中国对美国的电子产品出口一直居高不下。
此外,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也是中美贸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制造业的实力和美国的需求。
化工产品和农产品虽然在总体贸易中占比较小,但也是中美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 贸易方式中美贸易主要是以货物贸易为主。
货物贸易占据了中美贸易总额的绝大部分。
此外,中美之间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服务贸易,如金融服务、旅游服务等。
然而,由于中美双方对于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存在一些限制,导致其规模仍相对较小。
随着双方对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逐渐提高,服务贸易有望成为中美贸易的一个新增长点。
3. 区域分布中美贸易的地域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是中美贸易的重要节点和枢纽。
这些地区拥有发达的港口和完善的物流体系,为中美贸易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中美贸易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中国的内陆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地。
四、中美贸易的挑战和机遇中美贸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中美贸易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体现在贸易顺差问题上。
贸易顺差问题不仅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引起了美国的关注。
中国在世界上主要消耗的大宗商品和原材料2014年中国GDP首次超过10万亿美元,约为10.4万亿美元,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GDP迈入10万亿美元俱乐部的成员。
中国这么庞大的经济体要发展,自然离不开要消耗许多大宗商品。
中国混凝土的消耗量占世界总量的60%,据比尔-盖茨的GatesBlog,中国3年消耗的水泥量比美国整个20世纪消耗的水泥量还要多。
中国铜消耗量占世界48%,消耗煤炭占49%,大米占30%,铝占54%,镍占50%,钢铁占46%,铀占13%,玉米占22%,黄金占23%,原油占12%,小麦占17%。
消费这么大量的资源,中国当然要靠进口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下面我们就看看中国从那些国家进口了那些重要物质。
1、中国人消耗全球50%的猪肉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 Nederland)此前称,全球的猪肉,有一半进了中国民众的肚子里。
但中国国内猪肉主要由小农供应,养殖成本较高,因此国内生产的猪肉价格较高,所以中国需要进口猪肉。
2014年欧盟对中国的猪肉出口略有增长,增至368700吨,占对华出口市场的65%。
欧盟中向中国出口猪肉的主要国家是西班牙、丹麦、德国以及英国。
猪内脏进口量在2014年略有增加,但仍旧低于2012年的水平。
亚洲的消费者偏爱动物内脏的产品和肉块产品,而西方人却不喜欢吃动物的内脏,所以这些东西在西方比较便宜甚至一文不值。
因此这些在北美和欧盟没有多大价值的产品在中国有着利润丰厚的市场。
2、中国从澳洲、美国和加拿大进口的小麦占进口总量的90%虽然中国小麦进口数量年度差别较大,但进口来源国较为集中,中国从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3个国家进口小麦的数量达到90%以上。
中国进口的小麦主要是国内产量不足的优质小麦,主要有加拿大硬质红春麦、澳大利亚硬质白麦、美国硬红冬麦和美国软红冬麦等。
随着进口量的剧增,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也随之大幅度上涨,与国内小麦价格差距缩小,价格优势消失,我国小麦库存量庞大,如果国际小麦价格高涨,我国政策性进口国际小麦的可能性极低。
中国仍有产品依赖美国中美贸易额创纪录背后最后压舱石已动摇最近,中美贸易额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意味着两国经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还意味着中国仍然依赖美国市场。
但在这个背后,中国的最后压舱石已经动摇,这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关注。
中国对美国的产品依赖中国是一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而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
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商品大多是机械、电子、服装、食品等制造业产品,这些产品几乎是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的。
而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主要是高科技产品、服装、家具等,这些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这样的贸易关系并不平衡。
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处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为4521.4亿美元,而美国对中国的进口总额为2669.3亿美元。
这说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远远大于美国对中国的依赖。
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出口,而出口主要依赖于美国市场。
如果美国市场出现问题,中国经济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
最后压舱石动摇然而,中国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摩擦。
中国正面临着产业链调整和结构性变革等多种挑战。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中国对美出口量下降,一些外商投资企业也在退出中国市场。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中国制造正在向高端制造业方向转型,并且正在扩大自己的消费市场。
这一趋势很可能会导致中国对外贸依赖度降低。
最后,中国政府正在推进内需扩大,鼓励消费,这将有助于减少对出口市场的依赖。
政府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望为中国制造业升级和创新提供更好的机遇。
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结语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仍然依赖美国市场,但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正在逐渐摆脱这种依赖。
中国政府正在推动产业链的调整和结构性变革,而这些变革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的升级和创新。
这将为中国整体经济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提供更好的基础。
因此,中国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制造业技术和提供更好的服务,以确保我们能够脱离对外贸易的依赖。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作者:KennethRapoza2011-09-21随着中国消费者日趋富有且人民币兑美元日益走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然而这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相比微乎其微。
美国中西部地区及诸如邦吉(Bunge)和ADM公司(ArcherDanielsMidland)等公司很喜欢中国。
美国对华的大豆出口贸易额年年增长,从而使大豆成为中国从美国购买的第一大商品。
中国每年从美国购买大豆的开支,几乎和中国从美国购买半导体和飞机零部件的开支相当,而后两样都是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
当然,原油是美国贸易逆差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美国对其前五大石油生产贸易伙伴国都出现贸易逆差。
他们是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
但想想以下这一事实:去年,美国在进口中国制造的电脑及电脑配件方面的开支超过了美国进口加拿大原油的开支——493.8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
在过去三年中,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前10大产品都出现了出口量及出口额的双增长。
随着中国消费者日趋富有且人民币兑美元日益走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然而这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相比微乎其微。
如果美国没有向中国出口大豆的话,那么美国出口中国的前两大产品的总价值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中总额排名第十的鞋类总价值几乎相等。
此外,美国每向中国出口一个半导体,就会相应地有六台中国制造的电脑销售到美国来。
美国每向中国出口一块塑料,就会有一只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到美国来。
中国从美国购买的10大产品(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
所有出口额数据均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表一)查看详细商品类别201020092008大豆10.829.197.25半导体6.495.166.42飞机零件/设备5.755.333.9工业机械3.992.352.79塑料材料3.733.583.06乘用汽车3.431.071.1铜3.321.972.43纸浆/纸张3.042.492.23有机化工原料2.752.051.76铝2.211.491.94详见榜单: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表一)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制造并出口美国的前10大产品(基本上是你购买的所有商品)。
中国严重依赖进口的十大产品中国进口最多的东西有哪些?集成电路用硅用于集成电路制造的硅抛光片/外延片,是中国最依赖进口的东西之一。
随着IL的集成度提高,对硅材料的内在质量与尺寸要求愈来愈高,包括杂质含量、缺陷密度、几何精度、硅片直径等。
仅拿2017年举例,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1.76万亿元人民币,远超过石油和天然气的1.1万亿元,是最大的进口产品,但集成电路用12英寸硅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船用柴油机在我国船舶动力装置领域,有95%以上为柴油机动力装置,而世界上的船舶柴油机基本被MAN B&W柴油机公司和瓦锡兰公司所垄断。
自1994 年以来我国船用柴油机发展严重滞后,虽然近些年来,不断通过引进高速柴油机进行国产化,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但在高增压技术、NOx 排放控制等技术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并且大功率柴油机偏少,是中国进口最多的产品之一。
航空发动机在世界航空发动机领域,美国、英国的霸主地位难以撼动,美国普惠、通用和英国的罗罗公司,牢牢占据航发三甲的位置,而国产发动机市场占有率不足1%;并且长期以来,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都处于落后阶段,属于中国稀缺产品,即使斥资上千亿打造自己的发动机,但性能差、推力小,甚至还发生过空中停车喷零件的事件,为此军民航空发动机都得依赖国外进口。
高端医疗器械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机械、电子、塑料等多个领域,其交叉性强、知识密集、资金密集。
目前国内医院里的大型医疗设备基本都是进口的,因为国产大型医疗器械没有核心技术,缺乏售后服务,例如CT机、磁共振检查仪、大型X光机这样技术高度密集的设备,几乎被西门子、GE、飞利浦三家给垄断了,可见我国医疗器械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至少落后10年。
芯片中国市场内约有90%的芯片来自进口,全球市场54%的芯片都出口到中国,全球77%的手机是中国制造,但其中不到3%的手机芯片是国产的。
作为中国依赖进口的产品之一,国家海关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芯片进口总量达3120亿美元,占全球50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近60%,进口额度超过石油。
6/ 珠江水运·2018·04文|胡静或给航运业带来利好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
23日,中国商务部就宣布,拟对水果、猪肉、废铝和钢管等30亿美元进口自美国的商品征收关税。
从制裁的商品上来看,中国选择了一些不痛不痒的商品,并没有选择美国对中国出口依赖最大的汽车、飞机、机械、电机等末端工业产品,谈不上是正儿八经的回击,更像是一种姿态。
“打”是为了“谈”我们猜测,美国此次是借解决贸易逆差迫使中国开放某些行业而已。
需要注意的是40年前更多的是我们主动开放,这次偏向被动开放。
也可能美国是想在中国今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把中国的开放大门朝他们开的更大些。
不管美国是什么目的,打贸易战不是美国,也不是中国的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打”是为了“谈”。
贸易战影响有限中国本就没有打贸易战的意愿。
我们可以假设,贸易战一旦开打,按照美国2017年出口中国的金额,30亿美元所占份额不足2%,不足为惧。
600亿美元占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市场份额14%左右,貌似数字很高,但较低附加值产品如百货、衣服、家用品及机械产品占比较高,累计达到78%。
而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仅为5%,包括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总体影响有限。
或给航运业带来利好经历这次贸易摩擦,中国可能会开放一些行业,在金融领域、技术转移和美资准入门槛方面等做出让步。
这对国内相应的行业会产生竞争压力。
短期来看,可能会对航运业的节奏产生干扰,部分企业会因此争取尽早出货或寻找其他出口替代方等等。
就目前情况来说,首先应了解美国具体确定征税产品和税率的流程:一般为根据当天签署的备忘录,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15天内公布拟增关税的产品清单及其税率,并征求公众评论及征询相关部门(公众有30天的评论期)。
中国对美国出口产品分析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
2009年美国货物贸易及中美双边贸易概况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2009年进口亿美元、亿美元和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和%,下降%、%和%.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同类产品进口市场的%、%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墨西哥、和等国家.
美国主要进口商品构成章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美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章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美国自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美国自中国进口的十大类商品及其国别/地区构成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与中国贸易量最大的国家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越来越扎实,全球有不少贸易伙伴,其中与中国贸易量最大的国家是哪个呢?接下来小编就为你揭晓。
与中国贸易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全球和中国贸易量最大的国家,美国当属第一。
两国之间的贸易总额6000亿美元左右。
1-3月美国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1378.4亿美元,增长7.4%。
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295.0亿美元,增长17.0%,占美国出口总额的7.9%,提升0.7个百分点;自中国进口1083.4亿美元,增长5.0%,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9.7%,下降0.4个百分点。
美方贸易逆差788.5亿美元,增长1.2%。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植物产品和化工产品,1-3月出口59.8亿美元、51.0亿美元、39.9亿美元和24.5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0.3%、17.3%、13.5%和8.3%,变动幅度为0.0%、19.8%、14.8%和13.9%,上述四类产品出口额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59.4%。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1-3月进口额530.1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8.9%,增长7.8%。
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297.3亿美元,增长11.1%;机械设备进口232.8亿美元,增长3.9%。
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1-3月进口额122.6亿美元、84.5亿美元和57.8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1.3%、7.8%和5.3%,增减幅为3.8%、-3.5%和4.3%。
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进口市场的56.8%和59.6%,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中国产品的竞争者主要来自墨西哥、越南和意大利等国家。
中国同时也是美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塑料橡胶和陶瓷玻璃的首位来源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依据数据显示,中国依然以美国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但中国贸易对美国的依赖正逐步减弱,在全球贸易网络中,亚洲价值链的态势更加明显。
我的网环球:进口跨境商品来源国家TOP5,日韩欧美成最热海淘原产地调查显示,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商品来源主要集中在五个国家:日本、韩国、美国、法国、德国,发达地区的优质商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图片来源:互联网)TOP 5 德国在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商品来源国家和地区中,德国排名第五位。
德国人的严谨和低调及工匠精神同样融入到了他们生产的每一件商品当中。
受到中国消费者喜欢的品类为洗护用品、母婴用品和营养保健品。
德国对于食品的监测特别是母婴用品异常苛刻,遵循欧洲质量认证,经过严格的进口食品检验检疫,国家出入检验合格。
营养保健品行业,德国拥有着世界规范标准的医药品市场,所有保健品、药品都经受着严格的检测。
虽然德国的洗护用品广告营销投入相较于其它大品牌市场营销投入有限,但德国人的健康意识,尤其在化妆品及盥洗用品上,德国拥有大量的提取植物成份的天然护肤品,不添加化学物品,使用非常安全。
TOP 4 法国在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商品来源国家和地区中,法国排名第四位。
除了奢侈品,法国作为世界上最浪漫的国家,时尚与彩妆密不可分,从古至今,法国一直被誉为浪漫之都,法国人浪漫艺术情怀造就了法国化妆品的国际尖端地位。
而法国人用的化妆品也一直是被争相追逐的对象,各种化妆用品、香氛层出不穷,因此,法国的美容彩妆成为了国人必买的进口商品之一。
提到宝宝用品,很多家长都会想到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很多人对法国宝宝用品牌子还不是非常了解,法国拥有着全球最高端的婴儿奶粉及母婴皮肤护理的产品。
此外,法国保健品同样好用到无法形容,将自然疗法与现代医药生物结合,天然植物草本居多,植物萃取,无依赖和副作用,纯养生用。
法国保健品针对消费者收入分为不同的档次。
TOP3 美国在中国进口跨境电商商品来源国家和地区中,美国排名第三位。
分别为营养保健、箱包服饰和母婴用品。
美国人对保健品的概念很明确,认为它们起的是补充营养成分、调理机体、保持健康的作用,对于保健品的接受程度非常高,很多家庭都会把保健品当做日常必备品。
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的影响1. 引言1.1 中美贸易战背景中美贸易战起源于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其中包括对中国大豆等商品征收关税。
大豆作为我国的主要进口商品之一,受到了中美贸易战的直接影响。
在贸易战爆发后,美国大豆的出口受到了限制,导致大豆价格波动较大,并对我国大豆市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中美贸易战不仅对双方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也给全球贸易体系带来了不确定性和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大豆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来保障市场稳定发展。
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使得我国大豆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行业共同努力,才能应对挑战,实现市场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 大豆是我国重要进口商品大豆是我国重要进口商品,是我国民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每年需求大豆数量庞大,其中90%以上是依赖进口。
大豆是我国饲料和食用油的主要原料,也是豆制品的重要生产原料。
大豆的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大豆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我国自身大豆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必须依赖进口。
美国是我国主要的大豆供应国之一,其提供的大豆占据我国进口大豆总量的相当比例。
由于我国对大豆的依赖性较高,中美贸易战对我国大豆市场造成了一定影响。
美国大豆的价格波动、供应不确定性等因素,都对我国大豆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性。
我国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稳定大豆市场,保障国内市场的供应。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美国大豆对我国市场的影响美国是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美国大豆的价格受到了严重影响,而且我国对美国大豆的依赖程度较高,因此美国大豆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大豆市场。
这种依赖性使得我国在贸易战背景下更容易受到美国大豆市场波动的冲击,对大豆市场造成了不稳定因素。
美国大豆市场的政策调整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市场的供应和价格。
案例1为什么中国进口大豆,美国出口大豆此次中美贸易战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
因为,一个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中国进口大豆的40%来自于美国,而美国出口大豆的60%目的地是中国。
那么中美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贸易格局呢?我们根据本章所学的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根据绝对优势论,如果一国生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绝对低于其他国家;或者用单位要素投入生产出来的产品绝对高于其他国家,则说明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该国应该生产并出口该产品,并用于交换自己处于绝对劣势的产品。
由于绝对优势论坚持的是劳动价值论,因此在绝对优势论中,所谓的生产成本主要是指劳动投入。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很难把所有的投入都转换成为劳动投入。
因此,实际上,生产成本不仅包括劳动投入成本,还包括物质成本。
比如美国将大豆生产成本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经营成本(operating costs)和分摊管理费用(allocated overhead)。
其中,经营成本是指大豆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主要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其它肥料、临时用工和租赁农机具、燃油动力、农机修理、灌溉用水、生产费用的贷款利息等费用;分摊管理费用是指大豆生产过程中除了经营成本以外的分摊到一个大豆生产期间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雇工费、未付费劳动者的机会成本、机械设备折旧费、土地机会成本、税金及保险费以及综合农场管理费。
与此相对应,中国大豆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和税金三个大的项目。
其中,生产成本又分为物质费用和用工做价两个部分,物质费用是指大豆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消耗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包括种子秧苗费、农药费、化肥费、农膜费、畜力费、机械作业费、排灌费、燃料动力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农具购置修理费;用工做价是指大豆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劳动用工支出,以用工数量乘以劳动日工价计算得出;期间费用包括土地承包费、管理费、销售费和财务费。
我国拟对88项自美国进口的电子元件税目加征10%~25%关税针对美方拟对从中国进口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10%~25%关税的措施,2018年8月3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18]7号),对原产于美国的5207个税目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5%不等的关税。
经由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整理,涉及电子元件行业的税目如下表所示:
一、对美加征25%关税商品清单
(一)电容器
(二)电阻电位器
(三)磁性材料元件
(四)磁性元器件(含电子变压器和电感器)
(五)控制继电器
(六)电接插元件
(七)压电元器件
(八)微特电机及组件
(九)光电线缆
(十)敏感元器件
(十一)电子防护元器件
(十二)电声器件
(十三)光通信器件
(十四)化学与物理电源
(十五)印制电路板
二、对美加征20%关税商品清单(一)电容器
(二)电阻电位器
(三)磁性材料元件
(四)微特电机及组件
(五)光电线缆
(六)电子防护元器件
(七)电声器件
(八)化学与物理电源
三、对美加征10%关税商品清单
(一)电容器
(二)电接插元件
(三)光电线缆
为反制2018年8月7日美国对原产于我国160亿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我国已于2018年8月8日对美国共计333项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其中3项电子元件产品列入本次征税清单中,具体产品如下:。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作者:Kenneth Rapoza
2011-09-21 随着中国消费者日趋富有且人民币兑美元日益走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然而这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相比微乎其微。
美国中西部地区及诸如邦吉(Bunge)和ADM公司(Archer Daniels Midland)等公司很喜欢中国。
美国对华的大豆出口贸易额年年增长,从而使大豆成为中国从美国购买的第一大商品。
中国每年从美国购买大豆的开支,几乎和中国从美国购买半导体和飞机零部件的开支相当,而后两样都是美国对中国的主要出口产品。
美国对华贸易失衡是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去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达2,730亿美元。
该数字每年增长。
据美国统计局(U.S. Census Bureau)外贸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到目前为止——即从1月1日至7月31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已达1,604亿美元,在美国截至7月31日的4,270亿美元总贸易逆差中占据近三分之一。
当然,原油是美国贸易逆差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美国对其前五大石油生产贸易伙伴国都出现贸易逆差。
他们是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墨西哥、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
但想想以下这一事实:去年,美国在进口中国制造的电脑及电脑配件方面的开支超过了美国进口加拿大原油的开支——493.8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
在过去三年中,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前10大产品都出现了出口量及出口额的双增长。
随着中国消费者日趋富有且人民币兑美元日益走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正在不断增长,然而这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相比微乎其微。
如果美国没有向中国出口大豆的话,那么美国出口中国的前两大产品的总价值与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
中总额排名第十的鞋类总价值几乎相等。
此外,美国每向中国出口一个半导体,就会相应地有六台中国制造的电脑销售到美国来。
美国每向中国出口一块塑料,就会有一只中国生产的芭比娃娃到美国来。
中国从美国购买的10大产品
(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
所有出口额数据均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
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表一)
查看详细商品类别
2010
2009
2008
大豆
10.82
9.19
7.25
半导体
6.49
5.16
6.42
飞机零件/设备5.75
5.33
3.9
工业机械
3.99
2.35
2.79
塑料材料
3.73
3.58
3.06
乘用汽车
3.43
1.07
1.1
铜
3.32
1.97
2.43
纸浆/纸张
3.04
2.49
2.23
有机化工原料
2.75
2.05
1.76
铝
2.21
1.49
1.94详见榜单:中国从美国进口哪些商品(表一)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制造并出口美国的前10大产品(基本上是你购买的所有商品)。
中国制造并出口美国的10大产品
(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价值总额,所有进口额数据均以十亿美元为单位)。
详见榜单:美国从中国进口哪些商品(表二)
美国从中国进口某些产品的开支通常比进口石油的开支还大,而石油进口被认为是美国最重要的进口产品,而且是对
美国贸易逆差“贡献”最大的进口产品。
石油是对美国贸易逆差“贡献”最大的单项商品,但它并非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来源。
美国进口石油所花费的钱流向哪些国家?
美国2010年进口石油最多的前五大石油生产国:
1. 加拿大:493.8亿美元
2. 沙特阿拉伯:299.7亿美元
3. 墨西哥:293.9亿美元
4. 尼日利亚:273.5亿美元
5. 委内瑞拉:269.5亿美元
如果美国没有从上述五大石油生产国进口一桶石油的话,那么美国贸易逆差将缩减为4,717亿美元,而不是6,348亿美元,从而使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约占美国总贸易逆差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