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检验考题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06.72 KB
- 文档页数:26
食品理化检验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玻璃器皿上附着的黄褐色铁锈斑点可用()洗除。
A、乙醇B、0.5%草酸C、10%盐酸D、热碱水正确答案:C2、为防止蒸馏过程中的(),须加沸石或无釉小瓷片到蒸馏烧瓶中。
A、爆沸现象B、沸腾现象C、过热现象D、爆炸现象正确答案:A3、用罗紫-哥特里法测定牛乳中的脂肪含量时,加入石油醚的作用是()。
A、分解糖类B、增加脂肪极性C、分解蛋白质D、易于分层正确答案:D4、食品中淀粉的测定,样品水解处理时应选用下列()。
A、回流B、分馏C、蒸馏D、提取正确答案:A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锰的分析线波长为()。
A、248.3nmB、213.8nmC、285.0nmD、279.5nm正确答案:C6、溶液应呈()是果酒中二氧化硫含量用蒸馏法测定的终点颜色。
B、绿色C、红紫色D、蓝色正确答案:D7、砷斑法测定砷时,与新生态氢作用生成砷化氢的是()。
A、砷化物B、五价砷C、三价砷D、砷原子正确答案:C8、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测定白酒中氰化物时,在()溶液中用氯胺T将氰化物转化为氯化氰,再与异烟酸-吡唑啉酮作用,生成蓝色染料。
A、任意B、pH=7.0C、pH<7.0D、pH>7.0正确答案:B9、硫氰酸盐光度法测定铁的pH条件是()。
A、酸性溶液B、任意溶液C、碱性溶液D、中性溶液正确答案:A10、磷在酸性条件下与()作用生成磷钼酸铵。
A、钼酸铵B、氯化亚锡C、氯化亚锡-硫酸肼D、硫酸肼正确答案:A11、聚酰胺吸附法不能提取的色素是()。
A、赤藓红B、柠檬黄C、苋菜红正确答案:A12、测定饮料中维生素C时,为了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损失,处理样品时应采用()。
A、乙酸B、盐酸C、硫酸D、草酸正确答案:D13、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锌时,()处理的样品测得的锌含量较低。
A、灰化法B、硫酸-硝酸法C、硝酸-硫酸-高氯酸法D、硝酸-高氯酸法正确答案:A14、蒸馏某种很低沸点的液体应选用()。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试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蛋白质测定样品消化时间的控制是消化液转清亮绿色即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只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分析结果的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GB601标准中规定标定标准溶液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6次,两人各作3平行。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淀粉根据其分子形状可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酸式滴定管安装时凡士林应分别涂在玻璃活塞的大头和活塞槽小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水分测定时,为了让水分蒸发快一些,应将烘箱的门打开一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可用氢氧化钠来测定溶液的酸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9.()0.00250的有效数字为3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用基准物质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一般要选用摩尔质量较小的基准物质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采集样品按种类可分为大、中、小样,其中大样指的是体积大的样品。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滴定分析中,为了减少滴定管读数误差,滴定体积越大越好。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酸式滴定管安装时凡士林应分别涂在玻璃活塞的大头和活塞槽小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6.()将HCl标准溶液装人滴定管前,没有用该HCl标准溶液荡洗,对分析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将HCl标准溶液装人滴定管前,没有用该HCl标准溶液润洗,对分析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一、判断题1. 酸的强度和酸味的强度是一致的。
(X )2. 用盖勃氏法测定乳品中脂肪含量时,加入浓H2SO4的作用是溶解非脂成分,将酪蛋白钙盐转变成重硫酸酪蛋白,使脂肪游离出来。
()3. 食品物料灼烧完全后残留的总灰分就是食品中矿物质含量。
()4. 水溶性维生素有VB1、VB2、VB6、VK、VC等。
()5. 测定油脂酸价时加入乙醇的目的:防止反应产生的脂肪酸钾分解。
()6. 乳粉中脂肪的测定宜采用中性乙醚提取法。
()7. 凯氏定氮测定蛋白时,消化中加入K2SO4是为了提高消化温度。
()8. 食品中总酸度常用pH计测定。
()9. 水分活度是指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值。
()10. 测定挥发酸含量时,通常通过水蒸气蒸馏把挥发酸分离出来,再用标准碱液滴定。
()11.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可用%或Aw来表示。
()12. 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要选择较恰当的分析方法,一般从结果的精确度、操作是否简便、现有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13. 欲作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样品的预处理均可采用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
()14. 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类.所谓随机抽样,即随意而为,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
()15.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有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16. 密度瓶法特别适用于样品量较少的场合,但对挥发性样品不适应。
(×)17. 测定较粘稠样液时,宜使用具有毛细管的密度瓶。
(√)18. 若棱镜表面不整洁,可滴加少量丙酮,用擦镜纸来回轻擦镜面。
(×)19. 偏振光能完全通过晶轴与其偏振面垂直的尼克尔棱镜。
(×)20. 用标准色卡与试样比较颜色时,光线非常重要,光线的照射角度要求为45º。
(√)21. 测定水的色度时,需要以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顶部向下透过比色管,然后观察。
(×)22. 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的是运动粘度,由样液通过一定规格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求得样液的粘度。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食品理化检验分为几个步骤?(A)A. 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数据处理B. 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结果判断C. 采样、样品处理、数据处理、结果判断D. 采样、分析测定、数据处理、结果判断答案:A2.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标准溶液的浓度通常用(C)表示。
A. mol/LB. g/LC. mg/LD. %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方法?(D)A. 光谱分析法B. 色谱分析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生物化学分析法答案:D4.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滴定管的精确度为(B)。
A. 0.0001mlB. 0.01mlC. 0.1mlD. 1ml答案:B5.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A)A. 食盐B. 味精C. 糖精D. 亚硝酸钠答案:A6.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重量分析法的精度一般为(C)。
A. 0.0001gB. 0.01gC. 0.1gD. 1g答案:C7. 食品中的营养成分通常采用(B)进行分析。
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色谱分析法C. 原子荧光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B8.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通常采用(A)进行分析。
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色谱分析法C. 原子荧光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9. 食品中的微生物通常采用(D)进行分析。
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色谱分析法C. 原子荧光光谱法D. 显微镜检查法答案:D10. 食品理化检验结果的表示方法中,相对误差表示为(C)。
A. 绝对误差/真值B. 绝对误差×真值C. 绝对误差/真值×100%D. 绝对误差-真值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
答案: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采样、样品处理、分析测定、数据处理和结果判断。
2. 简述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常用方法。
答案:食品理化检验中的常用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和质谱法等。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A. 样品处理B. 仪器分析C. 数据处理D. 样品保存2.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稀释B. 萃取C. 消解D. 直接分析3. 下列哪一种不是常用的食品理化检验方法?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电化学分析法D. 比色法4.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以下哪一项措施是不必要的?A. 重复实验B. 增加样品量C. 提高仪器精度D. 选择合适的检测范围5. 下列哪一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A. 空白试验B. 平行试验C. 对照试验D. 加标回收试验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6. 请简述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
7. 请简述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及其作用。
8. 请简述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9. 请简述食品理化检验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其意义。
三、案例分析题(共10分)10. 某企业生产的一款饮料中,检测发现其中的糖分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四、计算题(共20分)11. 某食品样品中某种维生素C的含量为10mg/100g,现需将其稀释至100mg/100g,请计算稀释后的维生素C含量。
12. 某企业生产的饼干中,脂肪含量标准为不超过25g/100g。
现随机抽取一批次饼干进行检测,测得脂肪含量为28g/100g。
请计算这批次饼干的脂肪含量超出了标准多少百分比。
五、论述题(共20分)13. 请论述食品理化检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你认为未来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D3. D4. D5. C二、简答题6.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步骤包括样品处理、仪器分析、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
7. 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有稀释、萃取、消解和直接分析等。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一、名词解释:1.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液中H+ 的活度,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2.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其大小可用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3.粗脂肪:是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4.还原糖:是所有的单糖和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
5.总糖:是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
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6.蛋白质系数:是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
7.油脂的酸价(又叫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是脂肪分解程度的标志。
8.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下与碘化钾作用时析出碘的克数。
9.TBA值:每千克样品中所含丙二醛的毫克数,即为硫代巴比妥酸值,简称TBA 值。
10.盐析:向溶液中加入某一盐类物质,使溶质溶解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从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11.溶液浓度:溶液浓度通常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12.恒重:指在规定条件下,供试样品连续两次灼烧或干燥后称定的质量之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13.空白实验:空白实验系指不加样品,而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及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的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测限。
14、平行试验:平行试验就是同一批号(炉号等)取两个以上相同的样品,以完全一致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仪器、试剂,以及试验人)进行试验,看其结果的一致性。
二、填空题1、有机物破坏法分为干法灰化和湿法灰化。
干法灰化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加速灰化;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方法有:硝酸–硫酸法和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2、干燥器一般采用硅胶作干燥剂,当它的颜色减退或变红时需干燥后再用。
食品理化检验测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 ) 质量检验对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剔除不合格品体现了质量检验的评价作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沉淀称量法中,洗涤沉淀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混杂在沉淀中的母液和吸附在沉淀表面上的杂质,以及产生共沉淀的其他离子。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 )正常牛乳受乳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的调和作用,咸味会被掩盖而不易察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 )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的计算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灰分测定的温度是100℃。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 ) GB2757-1981是强制性国家标准,1981年发布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 )测定较深颜色样品的总酸时,可减少取样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 ) 所有指示反应等当点的指示剂用量都要少些,否则会过多消耗滴定剂,引起正偏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蛋白质测定样品消化时间的控制是消化液转清亮绿色即可。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 ) 沉淀经洗涤、烘干、灼烧后进行称量,称量时的形式叫称量形式。
A、正确B、错误11.()吸光光度法中,回归方程y=a+bx通过原点时,说明被测的吸光物质不符合朗伯比尔定律。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 )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安全使用首要是操作人员应培训上岗,熟悉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 ) 由于过失引起的数据,即使数据与平均值较一致,也应该无条件地剔除。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4.( )将HCl标准溶液装人滴定管前,没有用该HCl标准溶液荡洗,对分析结果不会产生影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预处理方法中,有机物破坏法常用于食品中无机成分的测定。
A、正确B、错误16.( ) 在测定溶液pH时,不慎将玻璃电极打碎,此时只需更换一支新的玻璃电极即可。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选择题1、测定水分最为专一,也是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是(C)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卡尔•费休法D 减压蒸馏法2、在95~105℃范围不含其他挥发成分及对热稳定的食品其水分测定适宜的方法是(A)A 直接干燥法B 蒸馏法C卡尔•费休法D 减压蒸馏法3、哪类样品在干燥之前,应加入精制海砂(C)A固体样品B液体样品C浓稠态样品D气态样品4、减压干燥常用的称量皿是(B)A玻璃称量皿B铝质称量皿 C 表面皿 D 不锈钢称量皿5、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A)A 95~105℃B 120~130℃D 500~600℃ D 300~400℃6、确定常压干燥法的时间的方法是(A)A干燥到恒重 B 规定干燥一定时间 C 95~105度干燥3~4小时 D 95~105度干燥约1小时7、水分测定中干燥到恒重的标准是( A )7A 1~3mgB 1~3gC 1~3ugD 两次重量相等8、测定蜂蜜中水分含量的恰当方法是( B )8A常压干燥B减压干燥 C 二者均不合适D二者均可9、下列那种样品应该用蒸馏法测定水分( D )9A 面粉C味精C麦乳精D香料10、样品烘干后,正确的操作是( C )10A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室内冷却后称重B 在烘箱内自然冷却后称重C从烘箱内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D 迅速从烘箱中取出称重11、蒸馏法测定水分时常用的有机溶剂是( A )11A甲苯、二甲苯B乙醚、石油醚C氯仿、乙醇D四氯化碳、乙醚12、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 A )A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B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苛性钠吸收水分C可确定干燥情况D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13、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 A )13A乳粉B果汁C糖浆D酱油14、对食品灰分叙述正确的是( D )14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
B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砷斑法测定砷时,与砷化氢作用生成砷斑的是()。
A、碘化钾B、氯化亚锡C、乙酸铅试纸D、溴化汞试纸正确答案:D2、食品仪器检测分析常用的有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和()。
A、光学分析法B、络合滴定法C、氧化还原法D、酸碱滴定法正确答案:A3、固体粉末采集时应该采取()。
A、尽可能取粉末B、只挑大块的C、边取边溶解D、边取边混合正确答案:D4、在肉制品加工中()具有调味、防腐、保鲜、提高保水性和粘着性等作用。
A、磷酸盐B、蔗糖C、味精D、食盐正确答案:A5、磷在酸性条件下与()作用生成磷钼酸铵。
A、氯化亚锡-硫酸肼B、氯化亚锡C、硫酸肼D、钼酸铵正确答案:D6、蓝-爱农法在测定还原糖含量时用()做指示剂。
A、次甲基蓝B、Cu2+的颜色C、硼酸D、亚铁氰化钾正确答案:A7、()是测定果酒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指示剂。
A、孔雀石绿B、甲基红C、淀粉D、酚酞正确答案:C8、测定食品中的灰分时,不能采用的助灰化方法是()。
A、加水溶解残渣后继续灰化B、加过氧化氢C、加灰化助剂D、提高灰化温度至800℃正确答案:D9、优级纯试剂的标签颜色是()。
A、红色B、蓝色C、玫瑰红色D、深绿色正确答案:D10、测定小麦粉的水分时,若空铝皿重 19.9784克,铝皿加干燥物22.1616克,样品加铝皿重22.2185克,则样品中水分含量为()。
A、1.84%B、1.54%C、2.54%D、1.00%正确答案:C11、试验室中常用的铬酸洗液,用久后表示失效的颜色是()。
A、红色B、无色C、黄色D、绿色正确答案:D12、用费林氏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应在沸腾状态下滴定,是因为()。
A、还原糖的氧化能力弱B、次甲基兰的还原态易被空气氧化C、反应需要高温D、降低反应速度正确答案:B13、测定面粉中灰分含量时,坩埚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
A、2mgB、0.2mgC、5mgD、0.5mg正确答案:D14、下列强腐蚀性,剧毒物保管不妥的是()。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 ) 误差是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小,误差就越小,即准确度越高。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2.( ) 分析化学中,几个测定值相加或相减时,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3.( )正常牛乳受乳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的调和作用,咸味会被掩盖而不易察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4.( ) 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水解生成等分子的果糖和葡萄糖。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5.()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C含量,反应最终生成一种荧光化合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 ) 碱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与酸反应形成盐和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 ) 质量检验对原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剔除不合格品体现了质量检验的评价作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8.样品测定灰分时,可直接称样后放入马沸炉中灼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 ) 误差是用来衡量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的。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 )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高锰酸钾滴定法在准确度和重现性方面均优于直接滴定法。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1.滴定管读数时,应双手持管,保持与地面垂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2.( ) 配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可直接配制而不用标定。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 ) 酸碱比较滴定的原理是酸碱的体积比等于其浓度比。
A、正确正确答案:B14.分析化学中,几个测定值相加或相减时,它们的和或差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取决于绝对误差最大的那个数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重量法测总干物质(水分)其中“恒重”就是指两次称重应一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 )采用两次烘干法测定水分,第一次烘干宜选用40℃左右的温度。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在分析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1-2滴甲基橙指示剂,则应呈现()。
A、红色B、无色C、黄色D、紫色正确答案:C2、小麦粉水分测定中,恒重是指铝皿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
A、2mgB、5mgC、0.5mgD、0.2mg正确答案:A3、测定面粉中灰分含量时,坩埚恒重是指前后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
A、0.5mgB、5mgC、0.2mgD、2mg正确答案:A4、对样品进行理化检验时,采集样品必须有()。
A、典型性B、随机性C、适时性D、代表性正确答案:D5、粮食中的磷化物遇到水、酸或碱时会生成()。
A、磷化钙B、磷化氢C、磷化铝D、磷化锌正确答案:B6、用镉柱法测硝酸盐含量,若无镉柱玻璃管可用()代替。
A、碱式滴定管B、酸式滴定管C、冷凝管D、比色管正确答案:B7、氧化型2,6-二氯靛酚的颜色为()。
A、红色B、绿色C、无色D、蓝色正确答案:D8、分光光度法测定肉中复合磷酸盐含量时,应在()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A、538nmB、700nmC、660nmD、560nm正确答案:C9、()在腌制时对肉起呈色和防腐作用。
A、硝酸盐B、抗坏血酸C、发色剂D、磷酸盐正确答案:A10、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铅时,加入柠檬酸铵的目的是()。
A、与许多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而被掩蔽B、防止三价铁离子对双硫腙的氧化C、使铅与双硫腙形成的络合物稳定D、防止在碱性条件下碱土金属的沉淀正确答案:D11、丁二肟比色法测镍应在()溶液中进行,其测量波长为()。
A、中性、550nmB、酸性、510nmC、任意、570nmD、碱性、530nm正确答案:D12、蒸馏或回流易燃低沸点液体时操作错误的是()。
A、烧瓶内液体不宜超过二分之一体积B、加热速度宜慢不易快C、在烧瓶内加数粒沸石防止液体爆沸D、用明火直接加热烧瓶正确答案:D13、采集样品按种类可分为大、中、小样,大样一般指()。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考试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荧光光度法测维生素C含量,反应最终生成一种荧光化合物。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将21.4565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为21.4。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盐酸作为食品添加剂只能用于水解淀粉制淀粉糖浆用而不能直接加入食品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重量法测总干物质(水分)其中“恒重”就是指两次称重应一样。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用标准溶液标定溶液浓度时,为了减少系统误差,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不能小于20mL。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6.()分子里由烃基与醛基相边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在强氧化剂作用下,单糖能完全被氧化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测定较深颜色样品的总酸时,可减少取样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9.()凯氏定氮法采用硼酸在蒸馏的吸收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0.在分析结果的报告中,有效数字位数保留的越多越准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0.00250的有效数字为3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说明计量点已经到达。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3.(标定NaOH选用邻苯二甲酸氢钠,使用前在110-120℃干燥至恒重。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水分测定时,为了让水分蒸发快一些,应将烘箱的门打开一些。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5.()测定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时,通常应用消化装置和回流装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移取灰分时应快速从550℃的茂福炉中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7.蛋白质测定时蒸馏应该加入过量氢氧化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8.()白酒中甲醇含量高与原料中果胶物质含量高有关。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氨基酸态氮的甲醛滴定法是利用氨基酸是酸性化合物的性质。
食品理化检验判断题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2. 食品中的脂肪含量越高,其热量就越高。
()3. 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4. 食品中的维生素C含量越高,其抗氧化能力就越强。
()5. 食品中的矿物质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就越高。
()6. 食品中的添加剂含量越高,其质量就越差。
()7.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越高,其安全性就越低。
()8. 食品中的微生物数量越高,其卫生状况就越差。
()9.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越高,其质量就越差。
()10.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越高,其安全性就越低。
()二、判断题参考答案1. × 蛋白质含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营养价值高,还需要考虑蛋白质的质量和消化吸收率等因素。
2. √ 脂肪是高热量营养素,含量越高,热量越高。
3. × 碳水化合物含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营养价值高,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可能导致肥胖等问题。
4. √ 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能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5. × 矿物质含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营养价值高,过多的矿物质可能导致中毒等问题。
6. √添加剂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含量越高,质量可能越差。
7. √ 有害物质含量高,食品安全性低,可能对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8. √ 微生物数量高,卫生状况差,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
9. × 农药残留量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质量差,但可能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10. √ 重金属含量高,食品安全性低,可能对健康产生严重威胁。
三、食品理化检验题目1. 下列哪种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A. 鸡蛋B. 鱼C. 肉D. 豆类2. 下列哪种食品中脂肪含量最高?()A. 瘦肉B. 鸡蛋C. 牛奶D. 奶油3. 下列哪种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A. 水果B. 蔬菜C. 面包D. 糖果4. 下列哪种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A. 水果B. 蔬菜C. 肉类D. 豆类5. 下列哪种食品中矿物质含量最高?()A. 蔬菜B. 水果C. 肉类D. 豆类6. 下列哪种食品中添加剂含量最高?()A. 饮料B. 零食C. 肉类D. 蔬菜7. 下列哪种食品中有害物质含量最高?()A. 蔬菜B. 水果C. 肉类D. 加工食品8. 下列哪种食品中微生物数量最高?()A. 生菜B. 熟食C. 奶制品D. 罐头食品9. 下列哪种食品中农药残留量最高?()A. 水果B. 蔬菜C. 肉类D. 粮食10. 下列哪种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最高?()A. 水产品B. 肉类C. 蔬菜D. 粮食四、食品理化检验题目参考答案1. D 豆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高。
食品分析(食品理化检测)题库大全共页.一、判断题1. 酸的强度和酸味的强度是一致的。
(X )2. 用盖勃氏法测定乳品中脂肪含量时,加入浓H2SO4的作用是溶解非脂成分,将酪蛋白钙盐转变成重硫酸酪蛋白,使脂肪游离出来。
()3. 食品物料灼烧完全后残留的总灰分就是食品中矿物质含量。
()4. 水溶性维生素有VB1、VB2、VB6、VK、VC等。
()5. 测定油脂酸价时加入乙醇的目的:防止反应产生的脂肪酸钾分解。
()6. 乳粉中脂肪的测定宜采用中性乙醚提取法。
()7. 凯氏定氮测定蛋白时,消化中加入K2SO4是为了提高消化温度。
()8. 食品中总酸度常用pH计测定。
()9. 水分活度是指溶液中水的逸度与纯水的逸度之比值。
()10. 测定挥发酸含量时,通常通过水蒸气蒸馏把挥发酸分离出来,再用标准碱液滴定。
()11. 食品中的水分含量是指食品中水的总含量,可用%或Aw来表示。
()12. 样品中待测成分的分析方法很多,要选择较恰当的分析方法,一般从结果的精确度、操作是否简便、现有实验室条件等多方面考虑。
()13. 欲作食品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样品的预处理均可采用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
()14. 样品的采集一般分为随机抽样和代表性取样两类.所谓随机抽样,即随意而为,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循。
()15. 酸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污染的泥沙和食品中原有微量氧化硅的含量。
()16. 密度瓶法特别适用于样品量较少的场合,但对挥发性样品不适应。
(×)17. 测定较粘稠样液时,宜使用具有毛细管的密度瓶。
(√)18. 若棱镜表面不整洁,可滴加少量丙酮,用擦镜纸来回轻擦镜面。
(×)19. 偏振光能完全通过晶轴与其偏振面垂直的尼克尔棱镜。
(×)20. 用标准色卡与试样比较颜色时,光线非常重要,光线的照射角度要求为45o。
(√)21. 测定水的色度时,需要以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顶部向下透过比色管,然后观察。
(×)22. 毛细管粘度计法测定的是运动粘度,由样液通过一定规格的毛细管所需的时间求得样液的粘度。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内容包括()。
A. 营养成分、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B. 食品外观、口感、营养成分、有害物质C. 食品外观、口感、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D. 食品外观、口感、营养成分、有害物质、食品添加剂2.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方法()。
A. 光谱分析法B. 色谱分析法C. 质谱分析法D. 比色法3. 在食品理化检验中,对于脂肪的测定常用()方法。
A. 滴定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红外光谱法D. 气相色谱法4.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理化检验的目的是()。
A. 保证食品安全B. 保证食品质量C. 提高食品营养价值D. 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5.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A. 味精B. 食盐C. 亚硝酸钠D. 甜蜜素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方法。
2. 食品理化检验中,如何测定蛋白质含量?3.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及检测方法有哪些?三、案例分析题(共40分)某品牌奶粉因检测出三聚氰胺含量超标,导致大量婴幼儿生病。
请回答以下问题:1. 请分析三聚氰胺是如何进入奶粉中的?2. 三聚氰胺对婴幼儿的健康有哪些危害?3. 针对此事件,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4. 作为检验人员,如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四、论述题(共20分)1. 论述食品理化检验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性。
2.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加强食品安全检验工作的建议。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D2. C3. D4. C5. B二、简答题1. 食品理化检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
2.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常用凯氏定氮法、酚试剂法、双缩脲法等。
3. 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有: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微生物等。
检测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模拟题+答案一、判断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正常牛乳受乳糖、脂肪和蛋白质等成分的调和作用,咸味会被掩盖而不易察觉。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2.()测定较深颜色样品的总酸时,可减少取样量。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3.测定结果中应该剔除的异常数据都是由于分析人员的粗心或疏忽而造成的,只不过这些粗心和疏忽未被感觉到而已。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4.()移取灰分时应快速从550℃的茂福炉中将坩埚放入干燥器中。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5.()除保质期超过24个月的蒸馏酒可不标保质期外,其他酒须标注保质期。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6.精密度是几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相互接近程度。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7.()乙醚中含有水,能将试样中糖及无机物抽出,造成测量脂肪含量结果的误差。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8.(凯氏定氮法采用硼酸做蒸馏的吸收液。
B、错误正确答案:A9.氨基酸态氮的甲醛滴定法是利用氨基酸是酸性化合物的性质。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0.()牛乳中掺入三聚氰胺是提供碳元素。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1.()接标准的性质分为三类的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2.()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DBXX/XXX-XX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3.()将21.4565修约为三位有效数字为21.4。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4.()用EDTA滴定Ca2+时,所用的NaOH试液中含有少量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5.()偶然误差是由于偶然因素引起的,没有规律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6.()乳的密度随非脂固体的增高而增大。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A17.()白酒中甲醇含量高与原料中果胶物质含量高有关。
B、错误正确答案:B18.用裴林氏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裴林氏甲、乙液应该混合后存放。
A、正确B、错误正确答案:B19.()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学科。
食品理化检验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2. 食品中脂肪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索氏提取法B. 凯氏定氮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3.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C4. 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干燥法答案:D5. 食品中灰分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高温灼烧法答案:D6. 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答案:D7.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格里斯试剂比色法答案:D8. 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D9. 食品中农药残留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气相色谱法答案:D10. 食品中微生物含量测定常用的方法是()。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菌落计数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D12. 食品中脂肪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A. 索氏提取法B. 凯氏定氮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AD13.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A. 凯氏定氮法B. 索氏提取法C. 罗维朋比色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答案:CD14. 食品中水分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食品理化检验题库一、名词解释:1.有效酸度:是指被测液中H+ 的活度,其大小可用酸度计(即pH计)来测定。
2.挥发酸:是指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其大小可用蒸馏法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3.粗脂肪:是经前处理而分散且干燥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等溶剂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回收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或粗脂肪)。
4.还原糖:是所有的单糖和部分的双糖由于分子中含有未缩合羰基,具有还原性。
5.总糖:是食品中还原糖分与蔗糖分的总量。
还原糖与蔗糖分的总量俗称总糖量。
6.蛋白质系数:是一般蛋白质含氮量为16%,即一份氮素相当于6.25份蛋白质。
7.油脂的酸价(又叫酸值):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氢氧化钾毫克数。
它是脂肪分解程度的标志。
8.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的过氧化物,在酸性环境下与碘化钾作用时析出碘的克数。
9.TBA值:每千克样品中所含丙二醛的毫克数,即为硫代巴比妥酸值,简称TBA 值。
10.盐析:向溶液中加入某一盐类物质,使溶质溶解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大降低,从而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11.溶液浓度:溶液浓度通常是指在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
12.恒重:指在规定条件下,供试样品连续两次灼烧或干燥后称定的质量之差不超过规定的范围。
13.空白实验:空白实验系指不加样品,而采用完全相同的分析步骤、试剂及用量(滴定法中标准滴定液的用量除外)进行平行操作,所得结果用于扣除样品中的试剂本底和计算检验方法的检测限。
14、平行试验:平行试验就是同一批号(炉号等)取两个以上相同的样品,以完全一致的条件(包括温度、湿度、仪器、试剂,以及试验人)进行试验,看其结果的一致性。
..二、填空题1、有机物破坏法分为干法灰化和湿法灰化。
干法灰化中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加速灰化;湿法消化常用的消化方法有:硝酸–硫酸法和硝酸–高氯酸–硫酸法。
2、干燥器一般采用硅胶作干燥剂,当它的颜色减退或变红时需干燥后再用。
3、食品理化检验中常用的浓度表示方法有:质量分数(%),体积分数(%),质量浓度(g/L)、比例浓度,物质的量浓度(mol/L),滴定度(g/mL )等。
4、1%酚酞溶液是称取酚酞1g溶解于100mL 95%乙醇之中。
5、氢氧化钠可使酚酞变红色。
6、标定NaOH溶液常用邻苯二甲基酸氢钾,指示剂选用酚酞。
7、精密度是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的高低可用_偏差_来衡量。
8、精密称取是指按规定的数值称取,并准确至0.0001 g 。
9、测定食品中氯化物含量时,硝酸银是标准溶液。
10、测定灰分含量的一般操作步骤分为坩锅准备,样品预处理,炭化,灰化。
11、新电极或很久未用的干燥电极,在使用前须用蒸馏水或0.1mol/L HCL浸泡24小时以上。
12、索氏提取器主要由回流冷凝管、提脂管和提脂烧瓶三部分构成。
13、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操作因素有反应液碱度,热源强度,煮沸时间,滴定速度。
14、凯氏定氮法消化过程中HSO的作用是强氧化剂并且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42铵;CuSO 的作用是催化剂,KSO作用是提高体系沸点加快有机物分解。
42415、凯氏定氮法的主要操作步骤分为消化、蒸馏、吸收、滴定;在消化步骤中,需加入少量辛醇并注意控制热源强度,目的是消泡;在蒸馏步骤中,清洗仪器后从进样口先加入样品消化稀释液,然后将吸收液置于冷凝管下端并要求插入液面以下,再从进样口加入20%NaOH溶液,至反应管内的溶液有黑色沉淀生成或变成深蓝色,然后通水蒸汽进行蒸馏;蒸馏完毕,首先应将冷凝管尖端提离液面,再停火断气是防止倒吸。
16、通过测定还原糖进行淀粉定量的方法根据水解方法的不同分为酸水解法、酶水解法。
17、凯氏定氮法消化过程中H2SO4的作用是使有机物脱水、碳化;C、uSO4的作用是催化、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
18、酸价是指中和__1g _油脂所消耗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19、测定水分可用干燥法,包括直接干燥法和__减压干燥法___。
20、蛋白质的换算因子是___6.25 ___ 。
..21、过氧化值有多种表示方法,一般用滴定__1g ___ 油脂所需某种规定浓度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表示。
22.准确度的大小用误差来表示,精密度的大小用偏差来表示。
23.向滴定管中装标准溶液时,应将瓶中标准溶液摇匀,目的是为了使凝结在瓶内壁的水混入溶液。
24.样品保存的原则是干燥、低温、避光、密封。
25.根据误差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26.水分测定的主要设备是恒温烘箱;水分测定的温度是101~105℃;恒重是指前后两次质量之差不超过__2mg __。
27.减压干燥法测定水分是利用低压下水的沸点降低原理,干燥温度在80±2℃。
28.测定香料中水分常用蒸馏法,此法易用于易氧化易分解热敏性样品。
29.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总酸度、有效酸度和挥发酸。
30.测定酸度的标准溶液是氢氧化钠;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酚酞。
31.用索氏提取法测定食品种脂肪含量时,若滤纸筒超过回流弯管,会造成测定结果偏低;对于易结块的样品需加入海砂,其目的是增加样品的表面积。
32.罗斯-哥特里氏法又叫酸性乙醚提取法,是测定乳及乳制品脂肪含量的国际标准法。
33.测午餐肉中脂肪含量可用____酸水解__和____ 索氏提取__法。
34.处理油脂或含脂肪样品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是磺化法和皂化法。
35.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是肉制品生产中最常使用的发色剂。
硝酸盐在肉品中使用是利用其发色和防腐和增强风味。
36.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物质是氨基酸;所有的蛋白质都含氮素;测定蛋白质的含量主要是测定其中的含氮量。
37.溶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 值表示。
38.电子天平的称量依据是电磁力平衡原理。
39.电子天平开机后需要预热至少30 分钟以上,才能正式称量。
40.称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过失误差。
41.分析实验室用三级水适用于一般化学分析试验。
4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为内壁不挂水珠。
43.干燥器中最常用的干燥剂有变色硅胶和无水氯化钙。
它们失效的标志分别..是硅胶变红、和氯化钙结成硬块。
44.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溶液之前,应用该溶液洗涤滴定管2-3 次,其目的是为了除去管内残留水分以确保滴定溶液浓度不变。
45.滴定管滴定时,左手转动活塞或捏玻璃珠,右手持锥形瓶。
最好每次都从0.00ml 开始,注入或放出溶液后,需等待30s~1min 后才能读数。
46.在标定和使用标准溶液时,滴定速度一般保持在8~10ml/min 。
47.碱液和金属液一般存放在聚乙烯瓶中。
48.需避光保存的试剂应存放在棕色瓶中。
49.玻璃量器的烘干温度不得超过150℃,以免引起容积变化。
50.蒸馏根据分离对象的不同,可采用简单蒸馏、减压蒸馏、水蒸汽蒸馏和分馏等。
51.因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改变而停止滴定的点称为滴定终点。
52.固体样品的制备一般可分为破碎、过筛、混匀、缩分四个阶段。
应根据具体情况一次或多次重复操作,直至获得最终样品。
5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通常有3种方法,分别为直接干燥法、减压干燥法和甲苯蒸馏法。
54.在配制溶液时,若未指明溶液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蒸馏水。
55.使用的滤纸按其速度可分为快速、中速、慢速。
(快速、中速、慢速)..三、选择题1、测定水分最为专一,也是测定水分最为准确的化学方法是(C)A、直接干燥法B、蒸馏法C、卡尔?费休法D、减压蒸馏法2、在101~105℃范围不含其他挥发成分及对热稳定的食品其水分测定适宜的方法是(A)A、直接干燥法B、蒸馏法C、卡尔?费休法D、减压蒸馏法3、常压干燥法一般使用的温度是(A)A、101℃~105℃B、120℃~130℃C、500℃~600℃D、300℃~400℃4、下列那种样品应该用蒸馏法测定水分(D)A、面粉B、味精C、麦乳精D、香料5、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A)A、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B、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苛性钠吸收水分C、可确定干燥情况D、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6、可直接将样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常压干燥的样品是(A)A、乳粉B、果汁C、糖浆D、酱油7、对食品灰分叙述正确的是(D)A、灰分中无机物含量与原样品无机物含量相同B、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后的残留物C、灰分是指食品中含有的无机成分D、灰分是指样品经高温灼烧完全后的残留物8、耐碱性好的灰化容器是(D)A、瓷坩埚B、蒸发皿C、石英坩埚D、铂坩埚9、正确判断灰化完全的方法是(C)A、一定要灰化至白色或浅灰色B、一定要高温炉温度达到500℃-600℃时计算时间5小时。
C、应根据样品的组成、性状观察残灰的颜色。
D、加入助灰剂使其达到白灰色为止。
10、炭化的目的是(D)..A、防止在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中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B、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C、防止碳粒易被包住,灰化不完全D、A,B,C均正确11、固体食品应粉碎后再进行炭化的目的是(A)A、使炭化过程更易进行、更完全B、使炭化过程中易于搅拌C、使炭化时燃烧完全D、使炭化时容易观察12、对水分含量较多的食品测定其灰分含量应进行的预处理是(D)A、稀释B、加助化剂C、干燥D、浓缩13、干燥器内常放入的干燥是(A)A、硅胶B、助化剂C、碱石灰D、无水NA2SO414、标定NAOH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物是(B),标定HCI标准溶液所用的基准物是(C)A、草酸B、邻苯二甲酸氢钾C、无水碳酸钠D、NACl15、PHs-25型酸度计用标准缓冲溶液校正后,电极插入样品液测定PH值时(D)A、调节定位旋钮,读取表头上的PH值B、调节定位旋钮,选择PH值范围档,读取PH值C、选择PH范围档,读取PH值D、直接读取PH值16、蒸馏挥发酸时,一般用(C)A、直接蒸馏法B、减压蒸馏法C、水蒸汽蒸馏法D、加压蒸馏17、有效酸度是指(B)A、用酸度计测出的PH值B、被测溶液中氢离子总浓度C、挥发酸和不挥发酸的总和D、样品中未离解的酸和已离解的酸的总和18、酸度计的指示电极是(A)A、玻璃电极B、复合电极C、饱和甘汞电极D、玻璃电极或者饱和甘汞电极19、测定葡萄的总酸度,其测定结果一般以(D)表示A、柠檬酸B、苹果酸C、乙酸D、酒石酸20、使用甘汞电极时(C)A、把橡皮帽拔出,将其浸没在样液中..B、不要把橡皮帽拔出,将其浸没在样液中C、把橡皮帽拔出,电极浸入样液时使电极内的溶液液面高于被测样液的液面D、橡皮帽拔出后,再将陶瓷砂芯拨出,浸入样液中21、一般来说若牛乳的含酸量超过(B)可视为不新鲜牛乳。
A、0.10%B、0.20%C、0.02%D、20%22、在用标准碱滴定测定含色素的饮料的总酸度前,首先应加入(A)进行脱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