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956.83 KB
- 文档页数:2
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发展,超高层建筑已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由于其高度、复杂性和大规模性,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讨论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以提高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问题1.施工工艺不合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涉及建筑结构、机电设备、幕墙、安全等方面,工艺复杂,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对施工造成影响。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不够认真、不够专业,导致施工工艺不合理,从而产生大量的质量问题。
2.施工节点管理不到位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长、设计复杂,需要将整个施工过程分解到较小的节点中去,对每一个节点进行详尽的计划、组织和监督。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对每一个节点进行详细规划和管理,导致出现施工进度延误、质量问题突出等情况。
3.施工监督不到位超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大、工期短,需要强有力的监理机构来协调、监督施工过程,以确保质量安全。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一些监理机构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无法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4.材料和构件质量问题超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构件,这些材料和构件的质量直接会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使用的材料和构件质量参差不齐,加之施工作业现场环境的复杂,这些材料和构件的原始质量已经被大大削弱,成为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措施1.建立合理施工方案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工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制定符合施工要求的合理施工方案,从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等多个角度来考虑,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强化施工节点管理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的工序、工艺和工程质量管控,将整个施工过程分解到较小的节点中去,对每一个节点进行详细的计划、组织和监督,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达到要求。
超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随着人们住房需求的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都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在高楼大厦的建设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就超高层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期望能够为今后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一、超高层建筑安全问题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是建设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高楼大厦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在施工前,应该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对可能的安全风险加以精确的预测,并制定出相对应的对策。
解决方案:加强施工管理,确保安全。
在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积极监控,定期检查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
对于用于建设的材料、设备和机器,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安全运行。
此外,在施工现场要进行安全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超高层建筑的耐久性问题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是一个长过程,而像意大利比萨斜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建筑物,是需要经过几十年都没有垮塌的检测试验的。
因此,超高层建筑的耐用性是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另一个关键问题。
解决方案:提高建筑物耐久性。
建筑人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所建楼房的强度和耐久性:首先,在设计阶段,应该根据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其次,要遵守高品质工艺标准,尽量减少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次,使用优质的材料来建造,例如高强度钢和钢筋混凝土等;最后,定期维护和检测建筑,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危险的问题,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三、超高层建筑环保问题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和运营都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重点。
虽然建造高楼大厦加快城市经济建设,但是过度消耗资源、导致能源浪费和环境变化也是无法避免的。
解决方案:推进绿色建筑。
未来高层建筑的建设应该向绿色建筑转型,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和减少碳排放为目标。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构、机电、消防等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结构系统难点1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
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
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施工重点及难点及解决措施范本一:超高层施工重点及难点及解决措施1. 前言本文旨在详细介绍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措施。
超高层建筑施工具有复杂性和风险性,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应对策略。
通过本文档,我们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个参考,以便更好地应对超高层施工的挑战。
2. 施工前期准备及管理2.1 地基处理2.1.1 准确勘察地质情况,评估地基承载能力2.1.2 合理选择地基处理方式,如地下连续墙、地基加固等2.2 施工方案设计2.2.1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顺序和方法2.2.2 考虑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效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表2.3 环境保护2.3.1 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粉尘控制、废弃物处理等2.3.2 加强与当地和环保部门的沟通,确保施工符合相关环保法规要求3. 结构施工3.1 基础施工3.1.1 合理选择基础形式,如深基坑、支撑体系等3.1.2 严格控制基础施工的质量,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3.2 钢结构施工3.2.1 采用先进的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技术,保证结构的安全性3.2.2 加强工人的培训和安全意识,减少人为操作错误造成的事故风险4. 幕墙施工4.1 材料选择4.1.1 选择符合当地法规要求的幕墙材料4.1.2 检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4.2 幕墙安装4.2.1 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确保安装质量4.2.2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5. 结束语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范本二:超高层施工重点及难点及解决措施1. 引言本文档旨在全面介绍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存在着复杂性和风险性,需要合理的规划和应对策略。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档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以应对超高层施工的挑战。
2. 建前工程准备及管理2.1 地基处理2.1.1 准确勘察地质情况,评估地基承载能力2.1.2 选择合适的地基处理方式,如地下连续墙、地基加固等2.2 施工方案设计2.2.1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的顺序和方法2.2.2 考虑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和效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表2.3 环境保护2.3.1 采取必要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如粉尘控制、废弃物处理等2.3.2 加强与当地和环保部门的沟通,确保施工符合相关环保法规要求3. 结构施工3.1 基础施工3.1.1 选择适宜的基础形式,如深基坑、支撑体系等3.1.2 严格控制基础施工质量,确保基础的稳固性和承载能力3.2 钢结构施工3.2.1 采用先进的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技术,确保结构的安全性3.2.2 提高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减少人为操作错误造成的事故风险4. 幕墙施工4.1 材料选择4.1.1 选择符合当地法规要求的幕墙材料4.1.2 检验材料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4.2 幕墙安装4.2.1 制定合理的安装方案,确保安装质量4.2.2 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5. 结束语本文档涉及附件:无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无。
超高层建筑施工难点(一)引言概述:超高层建筑施工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不仅涉及到工程技术的挑战,还涉及到人员安全和施工效率的问题。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
一、基坑施工难点:1. 地下水位高:超高层建筑基坑施工通常会遇到地下水位高的问题,需要采取排水措施来降低地下水位。
2. 土壤力学特性:在超高层建筑的基坑施工过程中,土壤力学特性的复杂性会对施工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土方处理方案。
3. 地下管线: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布置错综复杂,需要进行仔细的管线勘测和合理的管线保护措施。
二、结构施工难点:1. 抗风设计: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大,面对风力荷载时会面临更大的挑战,需要进行精确的抗风设计和结构加固。
2. 材料运输:超高层建筑结构施工需要大量材料的运输,如混凝土、钢材等,需要合理选择运输方式和保证材料的安全性。
3. 施工设备:超高层建筑施工所需的施工设备一般较大且复杂,对施工空间、施工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安全施工难点:1. 安全防护: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高处作业、防坠落、电气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防护,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
2. 建筑外观保护: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建筑外观,避免外墙破坏、污染等问题。
四、施工效率难点:1. 进度控制:超高层建筑施工往往涉及到复杂的工序和工期计划,需要进行合理的进度控制和配合。
2. 作业协调:超高层建筑施工需要多个工种之间的协同作业,对工人的技术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五、环境保护难点:1. 垃圾处理:超高层建筑施工产生大量垃圾,需要制定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确保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噪音控制: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噪音较大,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总结:超高层建筑施工难点主要涉及到基坑施工、结构施工、安全施工、施工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在面对这些难点时,施工方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顶层设计,同时充分考虑技术、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以确保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工期的控制。
超高层建筑施工难点探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们对于城市的需求越来越高,超高层建筑也因此应运而生。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一般在300米以上,需要在施工以及维护等多个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以确保安全。
本文将就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进行探讨。
一、基础建设难度高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建设难度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项目都无法被执行。
一方面由于地面的不平坦,需要费尽心思才能将地基打好。
如何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健康和抗震性是重中之重,也是施工难度的第一个考虑因素。
其次,由于基础施工效率低,一些工程项目也因此耗费了巨款和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施工企业不断探寻新的技术手段,如采用海绵城市的方式来提高建立的效率,或者使用高端的技术设备,建立基础施工的数据模拟等。
二、建设高度带来的难度多建设高度带来的难度多,并且涉及到了许多方面。
首先,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必须要避免高度带来的危险,要在预先检查好防止高度性工伤等安全问题。
其次,建设高度也带来了供电问题,由于建设面积大,需要能承受大量负载的供电管线以及维持各电器设备的工作。
为了确保稳定的电力供应,一些工程项目还需要安装供应电力的电源开关等设备。
而在建设高度的基础上,超高层建筑所带来的挑战也是琳琅满目的。
建设高度的不平坦也使得建设项目需要承受强风硬度测试,以满足建筑物各部分的设计要求。
此外,在设计高楼建筑物时,还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层高、工程量以及隐患相对较高的建筑构件等方面的细节和问题。
三、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方式为确保超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施工工程中的材料必须是具有极高强度和质量保证的材料。
例如,在高楼建筑的立柱设设施上,其质量要比普通笔直建立柱的质量高五倍以上。
建设商都会选择高品质、高质量的建筑材料。
此外,将建筑压缩空气或固定机械部件所必需的金属材料也要比普通情况下高。
与此同时,施工方式也必须是能符合巨型建筑需求的,例如移动式吊装机、高空升降机等。
总之,超高层建筑建设难度极大,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加重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风险。
超高层建造施工难点超高层建造施工难点超高层建造的施工难度较大,需要解决诸多技术、安全和经济等方面的难题。
本文将就超高层建造施工的难点进行详细讨论。
一、基础施工难点1.1 地质条件复杂:超高层建造的地质条件普通较为复杂,可能存在软土地基、高液限黏土等问题,对基础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基础承载能力:超高层建造需要承受巨大的荷载,要求基础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桩基或者地下连续墙等技术措施。
1.3 地铁、地下管线等障碍物:超高层建造的基础施工可能会遇到地铁、地下管线等障碍物,需要合理安排基础施工方案,避免对现有设施的影响。
二、结构施工难点2.1 高强混凝土浇筑:超高层建造的结构采用高强混凝土,对混凝土浇筑工艺、浇筑方式、材料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质量控制和监督。
2.2 钢结构安装:超高层建造的结构采用钢结构的比例较大,钢结构安装难度较高,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和合理安装设计,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
2.3 高空施工:超高层建造的结构施工多发生在大高度和高空环境中,施工人员面临高处坠落、物体抛掷等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和培训。
三、安全施工难点3.1 高处作业:超高层建造的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高空作业,需要加强安全防护,防止发生坠落事故。
3.2 防护网和安全设施:超高层建造的施工需要设置防护网和安全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同时不影响施工的进行。
3.3 消防安全:超高层建造的消防安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需要合理设置消防设备和逃生通道,以确保人员安全撤离和及时灭火。
四、经济施工难点4.1 工期压缩:超高层建造的施工周期长,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压缩工期,以减少经济损失和利用期限。
4.2 成本预测:超高层建造的施工成本较高,需要进行准确的成本预测和控制,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浮现资金短缺问题。
4.3 施工效率提升:超高层建造的施工需要合理利用现代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
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
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屋面施工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超高层建筑在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地出现。
然而,超高层建筑屋面的施工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建筑屋面施工的方案,并提出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挑战。
一、屋面施工挑战1. 高度限制: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往往超过一百米以上,这使得工人无法直接通过传统的爬梯或脚手架进行施工。
同时,高风速、强风荷载以及悬挑较大的屋面结构使得施工难度进一步增加。
2. 安全风险:超高层建筑屋面的施工存在着高风险,如高空坠落、物体掉落、安全缆索断裂等。
这些风险不仅威胁工人的生命安全,也可能导致财产损失。
二、1. 采用高空作业设备:为了解决施工工人无法直接通过传统方法进行施工的问题,可以采用高空作业设备,如高空吊篮或升降机。
这些设备可以将工人和施工材料高效、安全地运送到指定位置,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2. 强化施工安全措施:在超高层建筑的屋面施工过程中,安全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以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定。
同时,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安全带、安全缆索等,以防止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3. 使用防护网和密封材料:为了减轻超高层建筑屋面施工中的物体掉落风险,可以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防护网,防止材料和工具掉落,并避免对行人和周边建筑造成伤害。
此外,使用适当的密封材料来填补屋面结构的缝隙,可以有效防止雨水渗透,减少对施工的干扰。
4. 加强风控管理:超高层建筑屋面施工常常受到高风速的影响,为了降低风险,施工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
例如,在高风速天气下暂停施工,使用风速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控并预警。
此外,可以在屋面结构上设立临时护栏或防护膜,以减小风荷载对施工的影响。
三、总结超高层建筑屋面施工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施工高度限制和安全风险等因素。
采用高空作业设备、强化施工安全措施、使用防护网和密封材料、加强风控管理等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这些挑战。
然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制定更为详细和具体的施工方案,以确保超高层建筑屋面施工的顺利进行。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超高层建筑的设计必须考虑到特殊的尺度和高度,这会带来许多挑战。
在40层左右,建筑师必须调整设计观念,采用适宜的建筑技术来应对这些挑战。
超高层建筑类似于竖立起来的街道,需要解决许多问题,如安全、内部交通、环境和能源消耗等。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和电梯等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
为了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抗震设防烈度,可以选择不同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和束筒结构体系。
除了这些传统的结构体系,还可以采用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和错层结构等。
在90年代以后,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等也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也广泛应用。
在高层建筑中,除了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和全钢结构。
对于建筑高度为100米、柱网为8.4米、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超高层建筑,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
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可以承担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同时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可以起到变形协调作用,同时也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
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的设计存在问题。
通常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但在计算时往往没有考虑到与钢梁的共同作用。
这样做不仅不安全,还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采用MST组合梁,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要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设计是一个难点。
它需要考虑多方要求,如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1.基础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基础需要承受巨大的上部荷载,如何确保基础的稳定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应对措施可以采用特殊的基础结构设计,如悬挑式基础或者深基坑技术。
2.结构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结构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
为此,可以采用新型的结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和钢材,同时配合先进的结构设计和加固技术,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风载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容易受到强风的影响,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结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建筑物的风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进而优化建筑结构的设计。
4.垂直运输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需要满足高效、安全的要求。
可以采用先进的电梯技术,并增加多层电梯间,以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5.建筑节能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能耗较高,需要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建筑外保温、智能控制系统等,以减少能耗并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
6.防火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较大,需要采用严格的防火措施。
可以采用防火材料和火灾报警系统等,确保建筑物的防火安全。
7.维护和管理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维护和管理困难度较大,需要采用先进的维护技术,如无人机巡检和远程监控等,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建筑物的问题。
8.人员疏散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中的疏散困难度较高,需要设计可靠的人员疏散通道,并进行定期演习和培训,确保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疏散。
9.电力供应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电力供应的安全和稳定性要求高,需要采用多电源供应、备用电源和电力管理系统等,以保障电力的可靠供应。
10.环境影响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阻断风景和遮挡阳光等。
可以通过景观设计和绿化配置等手段,减轻对环境的影响。
在应对这些技术难点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工程经验,进行科学的设计和施工,并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以确保超高层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概要1.地基处理:超高层建筑需要经过深基坑开挖及地基处理工艺,以确保建筑行为受控制,减小沉降和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应对措施:运用大型挖掘机和地基处理技术,如梁底喷射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稳定土壤,减小地基沉降。
2.结构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纵向和横向荷载的影响,确保承载力和稳定性。
应对措施:采用高效的计算技术和先进的结构材料,如高强度钢筋和高强度混凝土,提高结构的抗风、抗震能力。
3.抗风设计:超高层建筑面对强风荷载的挑战,需采取抗风设计措施,减小建筑物的摇摆和变形。
应对措施:采用结构抗风计算方法和风洞试验,优化建筑物的形态设计和结构布置,增设风阻板和防风索等。
4.节能设计:超高层建筑的能耗较大,需要考虑节能设计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应对措施:采用高效的隔热和保温材料,合理设置通风与空调系统,利用太阳能发电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
5.抗震设计:超高层建筑需要考虑地震荷载的影响,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应对措施:采用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减震装置和加强结构抗震的技术措施,如防震垫、防震减振器等。
6.竖向交通系统:超高层建筑需要解决人员和物品的竖向运输问题,确保交通高效且安全。
应对措施:设置高速电梯和安全逃生通道,合理规划竖向交通系统,提供多样化的运输组织方式。
7.消防安全:超高层建筑面临着高楼火灾蔓延和人员疏散的风险,需要消防安全设施和预案。
应对措施:设置火灾报警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消防逃生通道和安全集结点,加强人员消防培训和预案制定。
8.供水和排水系统:超高层建筑需要提供稳定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以满足大量的人员需求。
应对措施:采用高效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合理设置水泵和水箱,增设消防水炮和防洪措施。
9.电力供应:超高层建筑需要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满足建筑和设备的需求。
应对措施:设置备用发电机组和电力保障设备,优化电力供应系统,提供可靠的市电和备用电源。
10.建筑维护:超高层建筑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减小建筑物老化和损坏的风险。
超高层住宅楼施工难度分析措施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超高层住宅楼在城市建设中越来越常见。
超高层住宅楼不仅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还能提供更多的居住空间,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然而,超高层住宅楼的施工与普通住宅楼相比,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超高层住宅楼施工的难度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超高层住宅楼施工的特点超高层住宅楼通常指高度超过 100 米的住宅建筑。
其施工具有以下特点:1、高度高超高层住宅楼的高度使得施工过程中垂直运输、高空作业等方面的难度大幅增加。
2、结构复杂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超高层住宅楼的结构设计通常较为复杂,需要采用先进的结构体系和施工技术。
3、施工周期长由于工程量大、施工难度高,超高层住宅楼的施工周期往往较长,这对施工组织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安全风险大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情况频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较大,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
二、超高层住宅楼施工的难度分析1、基础施工难度大超高层住宅楼的基础需要承受巨大的荷载,因此基础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深基坑的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作都面临着较大的技术难题。
同时,复杂的地质条件也会增加基础施工的难度。
2、垂直运输困难在超高层住宅楼施工中,人员、材料和设备的垂直运输是一个关键问题。
需要选择合适的垂直运输设备,如塔式起重机、施工电梯等,并合理安排运输计划,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然而,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垂直运输的效率会逐渐降低,而且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拆除也存在较大的风险。
3、模板和脚手架工程复杂超高层住宅楼的模板和脚手架工程需要满足高强度、高稳定性和高安全性的要求。
对于核心筒等部位,通常需要采用爬模、滑模等先进的模板技术;而在建筑外围,则需要搭建高安全性的脚手架体系。
这些模板和脚手架的设计、安装和拆除都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4、混凝土泵送难度高超高层住宅楼混凝土的浇筑量通常较大,而且需要将混凝土泵送到较高的楼层。
超高层装配式建筑施工难点与解决方法超高层装配式建筑是指高度超过300米的建筑物,并采用装配式施工方式进行建造。
这种建筑方式具有既节省时间又提高质量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克服。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高层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并提出解决方法。
一、设计与规划阶段的难点与解决方法在设计和规划阶段,超高层装配式建筑面临以下困难:1. 结构设计:超高层建筑结构复杂,要承受巨大的重力和风荷载。
传统的混凝土和钢结构在这样的高度下会遇到许多挑战。
解决方法是采用先进的结构设计技术,如拼缝模块化设计和增强型混凝土材料。
2. 建筑吊装:由于超高层建筑数量庞大且体积巨大,使用常规起重设备进行吊装会面临很大困难。
解决方法之一是引入新型吊装技术,如塔吊组合使用、龙门吊等。
3. 空调通风系统:超高层建筑需要强大的空调通风系统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和温度。
传统系统在大楼高度上无法提供均匀的气流。
解决方法是采用分区送风和新风混合供应技术,使得每个房间都能获得足够的通风。
二、施工阶段的难点与解决方法在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施工阶段,也会遇到一些独特的挑战:1. 模块化制造:装配式建筑需要大量使用预制模块进行组装,这要求生产商具备高质量且快速制造模块的能力。
解决方法是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质检设备,确保模块的一致性和质量。
2. 施工现场管理:由于超高层建筑涉及多个施工团队同时进行作业,现场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解决方法包括优化进度安排、加强沟通协调以及加强安全监控等措施。
3. 安全问题:超高层建筑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如高处作业、起重设备操作等。
解决方法包括严格的安全培训、使用可靠的安全设备和制定详细的施工安全计划。
三、质量控制与验收阶段的难点与解决方法在超高层装配式建筑的质量控制和验收阶段,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1. 结构稳定性:超高层建筑结构必须达到极高的稳定性要求。
解决方法包括采用先进的结构仿真分析软件进行设计验证、加强钢筋混凝土连接节点设计,并进行专业监测。
超高层建筑施工方案应对挑战的技术解决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超高层建筑的兴起已成为解决人口集聚和办公空间不足问题的重要手段。
然而,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本文将探讨超高层建筑施工的技术解决方案,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和启示。
1. 基础与地基处理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和重量巨大,基础与地基处理是施工方案中的首要问题。
通常,传统的连续基础或浅基础已不再适用,而采用了深基础和地质灾害处理技术。
比如,可以采用钻孔桩或连续墙进行深基坑的支护,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如土体改良和加固,来应对地震、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风险。
2. 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必须考虑到对地震、风力、温差等外力的抗性,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合理的结构设计还应兼顾减少材料使用和提高施工效率的需求。
在材料选择上,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特点,采用高强度、高韧性和耐久性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如高强度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复合结构、钢结构等,来增强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抗风、抗震能力。
3. 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是极为复杂和危险的,需要严格的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措施。
在高空作业方面,应采用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防坠器等,严格执行高空作业规范,确保工人的安全。
对于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输和安装,应有详细的方案和操作流程,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全程指导和监控。
此外,施工期间应定期检测和监控建筑物的结构变化,及时调整方案和加固措施。
4. 智能化与节能环保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技术在施工方案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智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物的精确测量、实时监控、无线通信等功能,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此外,超高层建筑的节能环保也是施工方案的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高效能耗的建筑设计和设备选择,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和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施工方案应对挑战的技术解决方案涉及基础与地基处理、结构设计与材料选择、施工技术与安全管理以及智能化与节能环保等方面。
第42卷第35期•1〇〇 •2016 年12 月山西建筑SHANXI ARCHITECTUREVol.42 No.35Dec.2016文章编号:1009-6825 (2016) 35-0100-02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李磊(北方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北京100000)摘要:结合实践经验,从工程造价、火灾隐患、基坑开挖支护、垂直运输、文明施工等方面,阐述了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并探讨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为超高层建筑的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工程造价,火灾隐患,垂直运输中图分类号:TU974 文献标识码:A1概述超高层建筑因其具有:节约用地,缓解城市土地紧张;适于居 住,空气与阳光资源优质,噪声污染小;提升国家与城市形象;促 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材料科学、电子通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 等等一些优点,近些年来发展迅猛,尤其是在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其中又以我国最甚。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一些缺点 也暴露了出来,本文将研究这些问题中比较突出的:施工阶段中 暴露出的问题。
2超高层建筑的造价风险2.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超高层建筑由于工程量巨大且复杂,对工程造价工作提出了 很大的挑战,在建筑单位招投标阶段编写的工程造价与工程的实 际造价可能会有比较大的差距,怎样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 控制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工作。
当代社会中,由于工程项目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并且施工过 程中的参加主体非常多,需要协调的各种关系也十分的复杂,为 了能够让建筑工程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等环境,必须对项目工程 的造价风险分析,并且对工程项目造价的风险进行评估、管理以 及应对,对施工工程造价的风险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工程造价的 控制,评估工程项目造价风险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采取措施尽 可能的降低造价风险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建筑项目的经济利益。
2.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1) 组织措施。
工程各参与单位必须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造价风险管理组织,同时合理安排组织中的各职能部门中的相关工作管理人员,做到 充分激发各级工作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以保障项目风险管理 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在此基础上,也应当建立健全项目风险 管理控制制度,遵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响应和风险控制的 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保证风险因素可以早识别、早控制,减少经济 财产损失。
建立管理组织的过程时,应该选用施工经验丰富的、技术强的工作管理人员。
2) 管理措施。
当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时,工作管理人员应当对项目所在地的 市场环境和宏观经济环境实施详细分析与预测,并选取恰当的合 同模式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每个参与方都可以在能够承受的 风险范围里展开自己的工作。
3) 工程技术措施。
对施工单位来说就是要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强化技术管理措施,选择合理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增强现场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尽量减少返工,项目施工单位应当重视自检、互检和交接等工作,认真完成工程项目验收记录等工作,保障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同。
3超高层建筑施工火灾隐患3.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超高层建筑施工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现场材料多,在模板施工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时极易产生隐患。
在超高层建设中可燃材料如木模板、精装修油漆等用量大、堆放不合理等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遇到明火时极易发生事故,又由于超高层建筑施工在施工期的大部分时间里,空气垂直流速会很大,消防安全隐患大;发生事故以后若不能及时扑灭火源,则会对施工方、开发方等造成极大损失,对在施工现场的众多工人、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等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在北京朝阳CBD地区,在2009 —2015期间就发生两起在建超高层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其中2009年元宵节期间,央视新址在进行装饰装修施工期间由于现场管理人员违规燃放烟花爆竹,引燃了现场的装饰工程用易燃物,导致巨大的财产损失,在全国造成恶劣影响。
在2015年,北京在建最高建筑——国贸三期的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由于发现及时,过火面积只有2 m2左右。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发现目前的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隐患严重且相关人员重视不够。
3_ 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作为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工作,是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难点。
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把消防设施的设计、安装、维护工作作为消防安全管理的 主要工作,根据各个施工现场、施工主体的结构特点设置消防设施,对施工每个区域都要保障消防用水可以抵达,对各个施工点密集放置灭火器,保证小火当场扑灭等。
2)合理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易燃物材料、工具等尽量 与明火施工点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同时保障发生事故后人员撤离通道的通畅。
3) 在施工中,必要时必须设置交叉施工安全防火隔离区,便 于管理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火灾风险。
4)消防通道的顺畅,由于一些超高层施工受制于现实条件的 限制,只有一条通道,同时充当运料通道、人员通道、消防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对消防通道的通畅重点保障。
4超高层建筑深基坑开挖支护与基础的施工4.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收稿日期:2016-09-26作者简介:李磊(1989-),男,在读硕士第42卷第35期2 0 1 6年1 2月李磊: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难点及解决方案• 101•超高层地基基础施工是超高层结构建筑施工的重点与难点,超高层建筑承受超高层建筑的整体重量,超高层建筑一旦发 生地基不稳或整体倒塌等事故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十分巨大,不 仅在建筑内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也会对周边建筑及相关 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危害十分巨大。
所以必须要有 足够的承载能力,而且要对动荷载有一定的抵挡能力,如风荷 载、地震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深基坑结 构,同时对基础进行处理,经常用到砂石桩法、强夯法等,在施工 前期完成。
深基坑工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支护体系具有临时性,具有 一定的风险,对强度要求较大,区域性特征明显,每个工程都不 完全相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等。
在对地基基础施工时,必须 面对深基坑支护、基坑降排水等难题。
深基坑支护对支护的结构稳定性、承载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会十 分严重。
4.2解决方案在对超高层建筑施工前,在设计阶段就应该重点考虑地基基 础,对结构、施工方案、支护降水方案要有一整套的文件。
在施工期间,应对施工方案进行深人研究,对发现与施工图 纸有出人的地方应当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确认后方能施工,如 果遇到结构较为复杂或方案复杂时,应当组织专家论证,待结 果确认可以施工时方能施工。
对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等进行监测,发现异常应当立即停止施工,排除安全、质量隐患后方能施工。
5超高层建筑施工中垂直运输的难题5.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超高层建筑的施工人员和物料运输系统与其他建筑相比,运 输距离会长很多,在垂直方向上,对运输系统的动力、安全、与主 体结构的关系等都会有全新的、更高的要求。
超高层垂直运输系 统包括施工用水运输管道、电气通道、混凝土运输管道、人员运输 系统、施工物料运输系统、消防通道等。
其中混凝土一般采用泵 送系统运输,而超大型的超高层如中国尊等一般采用动臂式超大 型塔吊作为物料运输系统,这两个运输系统也是超高层施工中垂 直运输系统中的主要运输系统。
由于运输距离较远,垂直高度大,对混凝土栗送系统的栗送 压力提出较大要求,而对一些超高层,泵机不可能把混凝土运送 到指定高度,这时,就需要一些技术方案加以处理。
塔吊作为物料运输系统,最终高度必然会超过超高层建筑高 度,对塔吊的稳定性、刚度、抗震等都会有很高要求。
由于运输距 离较大,对动力、电气系统的各方面要求较高。
5.2解决方案混凝土泵送系统应当在设计时充分考虑,选择泵机、运送方案,一般对达不到的地方,可以采用分层超高压泵送设计方案。
施工时,对运输管道的固定要足够重视,避免发生脱落事故。
塔吊的选择应当与工程情况结合,综合考虑塔吊的结构稳定性刚度、强度、施工地地质水文、风荷载的方向、强度等。
对塔吊的电气系统设置维护系统,与施工用料保持安全距离。
6超高层建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难题6.1问题的提出与分析超高层建筑是一个规模大、系统复杂的建筑生态系统,对周边的自然环境、建(构)筑物、地下管道的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若处理不好,会对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道带来危害,并且极易引起周边居民的反对,对施工造成影响。
6.2解决方案及适用范围在设计时也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地基基础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周边建(构)筑物,避免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地基基础造成伤害,如若影响或伤害无法避免,则应当采取加固措施。
同样,也尽量避免对地下管道造成影响,必要时进行加固处理。
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周边居民比较关注的,也是建筑施工单位极易在社会舆论中被攻击的一个方面。
所以,在施工时,应当尽量避免夜晚施工,如果夜晚必须施工时应当采取降噪措施。
在市区施工时应当有降尘措施。
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应当合理,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在设计时,应当考虑建筑对周边居民楼的采光影响。
对地下水采取的一些措施应当得当。
7结语超高层建筑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后,已经具备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但由于超高层的高度逐年增加,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差别会很大,所以一些技术难点依然需要足够重视,在必要时要组织专家论证。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深基坑技术、垂直运输技术、消防安全技术、造价、环境等是超高层施工中的难点,应当找出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1] 丁艳芳.超高层建筑施工现场造价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33) :237-238.[2]龙琼,张刚.液压爬模系统的构造及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3) :26-31.[3]张莉莉,高山,吴华,等.超高层建筑垂直运输策划与组织[_!].建筑技术,2015,46(4):317-320.[4]张铭.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管理模式浅析[J].建设监理,2015(10):66-68.[5]付伟.论建筑工程中超高层的施工技术[J].企业导报,2013(8) :271,[6]陈浩,安雄宝,周凯,等.天津融汇广场A楼超高层施工综合技术[J].施工技术,2014(21):118-122.Discussion on super-high-rise building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ving schemeLi Lei(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the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Industry, Beijing 100000, China)Abstract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experience,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engineering cost, fire hazards, foundation excavation and support,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and civilized construction, the thesis describes common super-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explores various problems solving scheme, which has provided some guidance for super-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Key words :super-high-rise building, engineering cost, fire hazards, vertical transpor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