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方案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方案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方案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方案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含施工、结构、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

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

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

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

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

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第三届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论坛”定于2017年8月24~26日在隆重召开,本次论坛邀请了傅学怡、霆、龚剑、林冰、令狐延、朱建潮、周健、鹏、许立山、亚武、唐际宇、春龙、胜兵、黄勇等专家,报告将结合当前已建或在建重大超高层项目,总结交流技术经验与成果,并组织参观宝能国际金融中心工程。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核”空间构成模式。

1.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结构方面,随着筒体结构概念的出现、高度的增加,也希望能有一个刚度更强的筒来承受剪力和抗扭。

在建筑的中央部分,有意识地利用那些功能较为固定的服务用房的围护结构,形成中央核心筒,而筒体处于几何位置中心,还可以使建筑的质量重心、刚度中心和型体核心三心重合,更加有利于结构受力和抗震。

这种“核”空间构成模式,经过长期的实践检验,以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和造价相对低廉的优势,很快便成为高层建筑中最为流行的空间布局形式。

尽管中央核心筒式布局的筒体周围的房间需要人工采光和机械通风,总会多少给人带来不适感,但“核”式的布局形式及其变种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大多数著名的超高层写字楼建筑也都采用这种形式。但是作为超高层住宅建筑,这种核式的布局存在着诸多不便利之处。

2.外核式:双侧外核心筒布局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建筑需求的变化和设计侧重点的不同,以中央核心筒为主流的高层建筑“核”空间构成模式开始受到了挑战。

第一次变革主要还是出于造型上的需要和建筑设计理念的变化,如 70 年代前后出现的“双核”构成模式。双侧外核心筒的布局,不仅有利于避难疏散,而且也使高层建筑的外观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贝聿铭设计的新加坡“华侨银行中心”和日

建设计设计的日本“IBM 本社大楼”等等就是当年风行一时的双侧外核设计手法的代表。

3.多核式:分散多个外核布局

第二次变革最先对核心筒提出革命性建议的是设备专业,他们认为随着建筑设备的日趋增多和越来越复杂,如果把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从核心筒中分离出来,可能会更有利于管理和维修。而80 年代以后,智能化建筑的普及和电信设施的不断增加,导致了在高层建筑量应用计算机和电信通讯设备,甚至许多建筑在竣工之后,仍然频繁地改造布线系统和增添新设备。智能化办公楼中的光缆与电脑网络管道井、配线箱以及中继装置等,每层都必须设置三处以上才算合理。这样,建筑上为了满足机电设备经常变动的需要,便开始将“核”分散化,分置多处设备用房和管道井,以便于局部更改。

对于结构专业来说,加强建筑周边的刚度也会有效地抵抗地震对高层建筑的破坏,所以如果将垂直交通和设备用房等分散地布置在周边,则无疑也会对结构抗震有利。同时,这种分散的多个外核的空间构成模式,也正好适用于新兴的巨型框架结构,使这种结构体系中的巨型支撑柱具有了使用功能。其最典型的实例就是丹下健三设计的日本“东京都新都厅”。

而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看,核的移动、垂直交通、服务性房间和管道井分散到建筑的周边,对于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和立面造型上的变化也是极具革命性的。它不但适应了其它专业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避难疏散,创造更大的使用空间和使高层建筑的底部获得解放。这种空间构成模式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先进性,很快便被推崇技术表现的欧洲建筑师们所发现,并创造性地应用在他们的作品之中。罗杰斯设计的英国“伦敦劳埃德大厦”、88木街办公楼和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等等即是分散式核心筒的杰作,它们从部的空间构成到外部立面,均与中央核心筒式的高层建筑大相经庭。

此外,在规模较小的高层建筑中,近年来还出现一种核与主要使用空间分离化的现象,垂直交通、服务性用房和设备管道井均分别独立,与建筑主体分开。主要使用空间更加完整,四面对外,核与主要使用空间之间以连廊相接。从结构的角度来看,核的刚度较大,而主体较柔,两部分各自分别工作,既受力合理又相对经济。当然,连接部分的设计是这类高层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不过这种设计方式给建筑外观带来的变化,已引起了建筑师们的关注,并很快在欧洲和日本流行起来。德国的汉诺威建筑博览会管理办公楼、埃森RWE公司办公楼,以及日本东京的东急南大井大楼和大阪的凯恩斯本部办公楼。

核与主要使用空间分散和分离还可以使楼梯间、卫生间等直接对外自然采光通风,既节约能源,又省去消防所需的加压送风设备,更符合低能耗,可循环的现代设计原则。因此,近几年强调生态、节能的高层建筑多采用这种布局方式。马来西亚建筑师经文设计的高层建筑,不但楼梯、卫生间等全部对外,而且电梯筒壁还被刻意

用来遮挡日晒,可谓“分散外核空间构成模式的生态设计方式”。“吉隆坡广场大

厦”及其最新设计的“新加坡展览大厦”就都反映出这一设计特征。而另一位欧洲的建筑师赫尔佐格设计的前述之德国汉诺威建筑博览会管理办公楼,也以其生态观

念赢得了众口称赞。

电梯难点3

在超高层建筑中,快速、高效、平稳的垂直服务是难点之一。

电梯作为垂直交通工具,对其数量的配置、控制方式及有关参数的选定将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一次投资(一般电梯投资约占建筑物总投资的10%左右),而且还将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经营服务质量。在建筑物,恰当地选用电梯的台数、容量、运行速度、控制方式非常重要,而建筑物的电梯一经选定和安装使用就几乎成了永久的事实,以后若想增加或改型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在设计开始时对电梯的配置应予以充分重视。

现代超高层建筑大都超过60层,建筑人口流动大,纵向交通主要依赖电梯,有效设计超高层建筑的电梯的关键是运用各种局部电梯进行服务,并把局部区域电梯系统组织起来。通往这些局部区域,通过由地面始发站至局部区域的空中候梯厅之间的快速穿梭电梯进行服务,乘客到达空中候梯厅后再换乘区间电梯。为了能够将乘客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达目的地,一般以建筑每30~35层为一局部区域。

由于超高层建筑采用多梯系统,应采用微机电梯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及时地处理大量信息,判断各站台的呼叫信息和各电梯的位置、方向、开闭状态、轿

厢呼叫等各种状态,以提高运送能力,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超建筑的经济效益。

供电安全性和稳定性难点4

作为超高层建筑,安全性必然是供电系统设计所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其次是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的设计上,需考虑多回路供电及备用发电机组的配置。因超高建筑的高度,变配电房可以考虑设置在塔楼中部的楼层,以减少低压配电的损耗。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于地库层,供电电压采用10千伏输出,再经变压器降压至低压配电,保证配电至塔楼的高层。

在超高层建筑的配电系统上,供电距离、电缆的长度、电缆大小的适当调整以及安装时的施工工艺也是难题之一。由于超高层面积大、楼层多,自然会出现远距离供电的问题,因此后备电源可考虑采用高压发电机来发电,从而解决了这个难题。

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超高层建筑遇到强风时,可能会出现左右晃动。由于超高层建筑物会有一定的摇摆度,在上升主干线的设计上可以考虑将电缆连接铜母线槽配电,以减低超高层建筑物在摇摆时对铜母线槽接驳组件位置的拉扯压力,减少发生故障及维修的机会,也相对地增加了主干系统的寿命。

建成后业主的使用方便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在电气设备的空间安排方面要有可调整的空间。作为超高楼,楼层多,机电方面的设备自然也多,为了让业主获得更多

的使用空间,在排布电缆和竖井方面要尽量减少转换竖井和缩小竖井等所占用的空

间,以便提供出更多的空间给业主使用。

消防难点5

消防难点:超高层建筑由于其特殊的构造和功能要求,致使其部火灾荷载大,火势蔓延迅速,人员疏散困难,救援难度大,形成重大火灾的隐患大。如2009年2月中央电视台新址的附属文化中心大火,造成了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消防设计要点:防火-控火-耐火

防火,建筑工程中使用防火材料、防火构件、防火配件,装修工程中采用不燃、难燃性建筑材料,易燃易爆场所强化通风,设置防爆电气,使用不发火地面等。

控火,一是把火灾控制在初始阶段,包括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进行早期探测和初期扑救;二是把火灾控制在较小围,在建筑物平面和竖向划分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在建筑物之间留有适当防火安全距离,切断火灾蔓延途径,减小成灾面积,便于实施救援。

耐火,加强建筑结构构件的耐火稳定性,使其在火灾中不致失效。

测量难点6

超高层建筑,一般由超高层塔楼和多层地下室组成,工程测量难度大,施工测量如果失误,造成的损失会非常严重,并且难以弥补和修复,因此工程测量是超高层建

筑的重点、难点。

侧向风影响难点7

高层、超高层建筑要承受侧向的风力,一般说,在正常的风压状态下,距地面高度为10m处,如风速为5m/s,那么在90m的高空,风速可达到15m/s。若高达300-400m,风力将更加强大,即风速达到30m/s以上时,摩天大楼产生的晃动将十分剧烈。对大楼的这种晃动,首先要考虑它对电梯的影响,电梯被视为超高层建筑的“生命线”。当电梯高速运行的同时,如果大楼的晃动超过一定尺寸,电梯的钢缆就会因

时紧时松的受力不均受到伤害,并造成危险。

烟囱效应难点8

冬天,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由于低层(特别是一层大堂)和地下室的冷空气窜入电梯井,经烟囱效应形成强大气流,造成电梯关不上门。而且会将底层的一些气味带到高层,如厨房的气味、油烟味等,此时如在底层或地下室有电焊操作或燃气泄漏就可能将火源随气流带到高层,极端危险。同时,由于电梯轿厢与井壁间的缝隙很小,在电梯移动时,气流的摩擦会产生啸叫,这种现象在金茂大厦也有出现。目

前,这是个国际性难题,目前尚未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

管理维护问题难点9

一些超高层大楼都曾出现过断电、跑水等事故。从管理上看除了做好预案,防止事故发生和做好备用系统以外,一旦事故出现,如何抢救,是否有一位掌握全局、了解本系统一切细枝末节的人十分重要。金茂大厦的管理层就曾对没有一位掌握该建筑14000多个阀门的人感到十分遗憾。擦玻璃也成了管理这些庞然大物的一个麻

烦。金茂大厦的幕墙有10.l8万平方米,据说两架擦窗机连续工作,一年才能把所

有的玻璃擦一遍,而且,由于建筑外形凹凸起伏太大,檐部又挑出很多,有的地方

达3m以上,擦玻璃相当困难。

施工难点难点10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如型钢混凝土、钢管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或全钢结。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6.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量采用。

超高层建筑的特点,在施工中应当采取如下对策:

1.施工技术必须有新突破

超高层建筑绝不仅简单是建筑楼层数量上的叠加、施工的延长,而在施工技术方面必须注入新的元素,必须有新突破。

(1)深基础施工技术。根据地质条件,深基础一般采用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冲(钻)孔灌注桩,预制混凝土管桩或预制钢管桩,为一种或两种同时采用。对于施工总承包来说,按照设计的桩类型进行施工,主要考虑的是技术能力、设备能力、安全和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总承包项目就需要考虑成本因素以及获得这些能力的难易程度。(2)大基坑土方开挖和支护技术。按照我国现行的政策和建筑本身的需要,超高层建筑必然有一个超大、超深的地下室结构部分,这部分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在于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超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的主要路段,场地狭窄,周围环境复杂而且重要。土方开挖的方案至少应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a.进出土路线的选择

b.挖运土方设备数量和性能的选择以及进退场安排

c.最后土方的挖、运的具体措施

d.基坑支护技术的优化和周围环境建(构)筑物以及基坑边坡的变形监测

e.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乃至桩基础施工的配合。

2.施工组织要有新思维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跨度非常大,在施工组织中首要解决垂直运输效率的问题。利用有限的机械设备解决庞大的人员、材料的上下,做到有序并且有效。

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资深工程总必须知道的:超高层10大技术难点及解 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难点1——结构系统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难点2——垂直交通设计

建筑设计管理要点

建筑设计管理 一、目的 将项目开发的理念及意图,项目策划的要求,通过调研所确定的市场需求以及开发商对项目开发的投资成本、进度、质量等诸多要求通过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以图纸、文字说明、概算等表现形式确定下来,为后续的工程实施工作确立一个科学、严密、详细、清晰的书面依据。 二、适用范围 1.公司物业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建筑环境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 2.公司物业开发项目的特种专业设计,包括供电设计、供水设计、供气设计、室外管线设计、弱电系统设计及其他特种专业设计。 三、控制目标与控制点 控制目标控制点 确保公司的开发理念及意图、市场及消费者需求、项目开发策略要求等能通过各阶段方案设计充分体现·通过考察及综合评价选择参与方案投标的设计公司 ·组织编写方案设计任务书 ·各级设计管理人员与各设计公司充分沟通 ·成立内部评审委员会对各设计方案会审及调整 ·给予参与方案投标的设计公司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充分挖掘其智力潜能 ·认真组织好政府部门召开的方案评审会,确保最优方案中标 确保各合作方对方案设计的介入·物业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参与内部评审 委员会

·在各设计阶段成果确定后召开开发公 司、设计公司、物业管理公司、监理公 司、特种专业公司联席技术交底会 确保初步设计能对方案设计进一步优化·认真分析、筛选方案评审专家提出的意 见和建议 ·即时调整各方产生的新的设计要求 确保施工图设计能详尽、快速、准确的完成。·通过招标选择施工图设计公司·通过挑选组建施工图设计人员小组·组织编写明确的施工图设计任务书·设立奖惩机制 确保设计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各设计阶段都即时做好相应经济测算工 作 ·与政府部门及行业主管部门充分沟通, 争取政策优惠 ·设计全过程的成本跟踪控制 确保设计工作按时完成·确定合理的设计工作完成时间 ·合理处置变动的、增加的设计工作量 ·设计奖惩机制 确保设计变更更合理有效·提出变更的合理性 ·对变更成本的测算 ·变更设计的内部审核及控制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超高层住宅楼施工方案

第一编施工概况篇 第一章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1万科三期K栋工程施工合同文本 1.2万科三期K栋工程设计图纸 1.3《大模板多层住宅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20-2002) 1.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1.5《建筑冬期施工规程》(JGJ 104-2002) 1.6《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2) 二、工程概况 万科城三期K栋、幼儿园及地下室工程,由武汉王家墩现代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江汉经济开发区贺家墩,紧邻三环线和常青路,该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住宅,设计使用年限为三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本项目为居住建筑,地下室为д类停车库,用于停放小汽车,设266个停车位。该工程总建筑面积约30030㎡,其中地下约1800㎡,地上25456.48㎡,由K栋地下1层地上48层以及I栋部分地下车库和一栋三层的幼儿园组成,其中K栋的建筑高度为147.2m,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为д级。 本工程K栋:±0.000=22.7m,K栋为高层住宅楼,现浇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基础及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第1 页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地,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本建筑为B级高度高高层建筑。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为基础面至地上六层(20.950),上部结构的嵌固端为地下室顶板。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及依据: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GB50009-20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GB50011-2001;3、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设计规范DB42\242-2003;6、冷扎带肋钢筋砼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7、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8、地下工程防水规范GB50108-2008;9、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基本风压(100年重现期)0.4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风载体型系数1.4。基本雪压(50年一遇)0.5KN m2。 第一节合同文件 第二节施工图纸 武汉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万科城K栋、幼儿园及I栋地下室的施工图纸,含结构、建筑、电气、给排水。 第2 页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要点 超高层建筑指40层以上,高度100m以上的建筑物。随着建设科技的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建设超高层建筑的难度较大,实际施工中有诸多难点,故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01施工顺序 (1)超高层施工时,应按先塔楼后裙楼的顺序施工,施工方法选择须结合场地平面布置考虑。 (2)合理划分流水段,如采用劲性钢骨柱,普通现浇楼板的框筒或框剪结构可按标准层结构进行统一分段,施工时可同时逐层进行楼板与剪力墙施工;布置核心筒的建筑在划分流水段时须“先核心,后外围”,以确保结构安全。 02垂直交通设计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03电梯 (1)电梯在超高层建筑中发挥的作用远大于一般建筑,且关乎使用安全与居住体验。由于电梯的增加或改型在建筑竣工后难以实现,故须在设计阶段做好把控,结合核心筒的位置考虑电梯布置。 (2)应加强局部电梯的综合运用,采用微机电梯控制系统,增加多部电梯之间的协调效果,避免不必要的空梯运行,提高运送效率与运输能力。04供电安全和稳定 作为超高层建筑,安全性必然是供电系统设计所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其次是供电可靠性。配电系统的设计上,需考虑多回路供电及备用发电机组的配置。因超高建筑的高度,变配电房可考虑设置在塔楼中部的楼层,以减少低压配电的损耗。备用柴油发电机设置于地库层,供电电压采用10kV输出,再经变压器降压至低压配电,保证配电至塔楼的高层。在超高层建筑的配电系统上,供电距离、电缆的长度、电缆大小的适当调整及安装时的施工工艺也是难题之一。由于超高层面积大、楼层多,自然会出现远距离供电的问题,因此后备电源可考虑采用高压发电机来发电。

建设方案设计审查要点

建设方案设计审查要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建设方案设计审查要点 一、资料收集 用地手续、红线图、电子版。 二、总平图 1、竖向关系(建筑标高、道路标高、管网标高、坡度等)。 2、布置在1:500规划红线图(含实测地形图)上。 4、出入口设置。 5、建筑标高、场地标高。综合考虑建筑标高、场地标高的合理性。考虑无障碍设计。 6、配套设施(1)详规来确定,按人口反算的幼儿园配建规模。(2)社区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在地上设置;物管用房不低于3‰。(3)配变电设施在地下设备用房中设置。(5)体育配套设施。 7、设计条件中的其他规定。 三、指标 1、容积率。 2、建筑密度。纯地下建筑不计入建筑密度;局部地下建筑应根据其非掩埋外墙对应的16米进深部分,大于16米进深部分不计入建筑密度,小于等于16米的应计入建筑密度。 3、建筑高度。 4、绿地率。 5、建筑面积。 四、间距 1、与外部半间距、内部全间距。 2、地下建筑不得超越建筑控制线,与用地红线不小于3米。

3、加退3米的有中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医院病房楼;堡坎大于1米时(倍,3米,18米);电力线见18页、高铁高速见16、20页;注意特殊建筑间距规定,如《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十六条。 五、停车库 住宅室内;商业办公医院旅馆室外比例在10%-30%内;残疾人车位比1/50;车位尺寸(6)×,4×;配建标准见48页;加新标准;车库出入口不得与城市道路直接相接,车行道变更线必须退让至建筑红线以内。 六、建筑布局 1、开敞空间。沿江沿道路大于100米时(30%、20米)。 2、拼接非居住与居住不能拼接。 3、功能分区、建筑朝向与间距、外部空间设计、交通组织、视线通廊、空间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4、使用性质 七、外立面 提供标明尺寸、用材、色彩的建筑各主要彩色立面效果图及彩色鸟瞰图。立面色彩应与周边环境协调。外装饰前将外装饰材料样品(围墙、玻璃、窗框、空调百叶、屋顶材质、外墙材料)报我局审定后方可动工修建。 九、建筑外装 1、住宅类(多层:采用通体砖,如采用外墙漆,现代风格原则采用氟碳漆,欧式风格采用弹性拉毛漆,中式风格可直接采用青砖砌墙)(高层:现代风格原则采用氟碳漆,欧式风格可采用弹性拉毛漆,如采用真石漆,需表面进行罩面处理,达到耐脏、易清洗、易维护的效果);公建类(多层:原则采用石材干挂) 2、窗框及百叶原则采用深色,不得采用白色、黄色、绿色等效果较差的色彩。 3、屋顶材质:建议采用小青瓦、铜瓦等较高档的材质。 4、空调外机、落水管全隐蔽设计。不能隐蔽设置的管道,应将色彩处理与主体色彩一致。 八、相关规定 1、相关协办部门意见汇总,函复建设单位。 2、新建筑与旧建筑不得拼接,拼接要求按照《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控制。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

建筑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研究

建筑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19-04-29T13:03:54.393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0期作者:李浩然 [导读] 并对建筑方案的各个设计重点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建筑方案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广州中的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之一。建筑方案设计事关建筑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在建筑行业当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建筑方案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建筑方案的相关设计原则,并对建筑方案的各个设计重点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为建筑方案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行业;方案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引言:建筑方案是项目施工的主要依据。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中和考虑建设方的要求以及建筑物的具体应用要求,设计出完善的建筑方案。当然,建筑方案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师在出具了方案后还需要在遵循建筑方案设计原则的情况下,根据施工方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不断进行优化。 1建筑方案设计的原则 1.1体现整体风格 经济水平和科学水技术的发展使建筑物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人们在使用建筑物时,不仅对其功能性有所要求,还对建筑的外形有所要求。建筑物不仅需要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场所,更需要拥有个性化的外形以满足使用者们日益提升的审美情趣。所以,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对建筑物的用途进行综合考量,并在方案当中凸显建筑物的整体风格,让建筑物具有代表性。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应该确保该建筑物就有实用性,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更应该确保建筑物具有艺术性,能够彰显出与众不同的风采,满足使用者的审美追求。 1.2发挥建筑专业人员的主导性 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最忌闭门造车。设计师应该多听取建筑技术专业人员的意见,从他们的实践经验当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让设计方案变得更加完美。建筑单位应该给予建筑师充分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可以根据建筑的实际用途以及大众审美的需要进行创作。但是,在设计环节当中,必须以建筑专业人员为主导,让他们利用自己在设计、施工方面的经验,与设计人员一起实现对设计方案的优化。 1.3坚持由大入小原则 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的首要环节,建筑设计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质量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败以及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设计人员必须确保建筑设计方案符合使用者以及建设者的具体需求,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设计人员应该拥有全局观念。先参考建筑施工单位、投资者、使用者等多方面意见,进行一个总概况设计;然后再根据他们具体的需求刻画方案细节;设计过程中不断与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确保建筑方案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切实可行性。 2建筑方案设计的要点 2.1建筑平面的设计要点 通常来说,建筑的平面设计是建筑方案设计的第一个环节。通过平面设计可以全面性地展示建筑物的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特征,利用平面设计图也能够判断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否被满足,内外部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所以,建筑平面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房间设计。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对建筑物房间的大小、形状以及室内陈设进行综合考量。设计师应该在明晰房间作用后开始设计。房间的大小与形状必须满足使用需求,而且必须在房间内预留充足的空间安装电气设施以及家居产品。 第二,进行平面设计时应该根据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功能、外形建筑物所处地区的气候特点,合理地设置门窗位置。确保门窗设计得当,让建筑物的自然光照、建筑物内外空气流通质量有所保障。 第三,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结合使用者的审美标准进行设计。建筑物内的空间分布、地面和墙面设计、吊顶及灯具摆放等设计都需要考虑建筑使用者的根本需求和审美眼光。进行方案设计时,既需要保持实用性又需要保持其美观性。在选材时,还应加强对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 第四,过道、楼梯的安全设计。如今,大多数的建筑物内都设有电梯。楼梯已经从单纯的上下楼连接工具转变为了逃生安全出口。所以在进行平面设计时,需要为楼梯和过道预留充足地空间。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物人流量以及安全疏散需求和建筑物的各个出口位置,对建筑物的过道以及楼梯进行设计。在设计时,应该对建筑过道的长度和宽度进行严格要求;并设计好封闭楼梯内需安装的电气设备以及安全门位置。 2.2建筑的立面设计要点 进行建筑立面设计时,建筑师的设计重点应该放在建筑物的类别和外形。对建筑物的形状、地理特征、周围环境、使用材料进行综合设计。以某建筑物为例,该建筑为三层独栋办公楼,建筑使用者是一家具有比较有实力的雕刻公司。那么在进行里面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根据建筑使用者的行业内容以及审美修饰建筑外形。经设计建筑仍为方形楼体,但是建筑外墙面上拥有大量的浮雕,既与建筑使用者的工作相契合,由具有一定的艺术美感且与建筑周围环境相适应,这样一来就不会让人产生突兀之感。 2.3建筑功能区的设计要点 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的功能性和舒适性都成为了人们判断建筑物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人们对建筑功能性的需求,并且将各个功能区进行合理划分。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占地面积、楼梯数量以及建筑物的功能配备情况进行区域划分。以某高校一体化教学楼为例。该教学楼为连体楼,拥有A-G7个分座,是一座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教学楼。在设计环节,对教学楼的每一个分座进行了功能上的严格划分,建筑的A、B、C三个分座分别为该校三个院系的主要教学楼,D座在建筑的最中央,是该建筑的管理区域,所有任课教师以及教学楼管理工作人员办公室都设在此处;E、F、G座为综合教学区,并不属于任何院系。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

超高层建筑及其施工技术路线 一、超高层建筑发展现状超高层建筑是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发展中国家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标志。我国超高层建筑研究及工程应用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非常迅速。目前世界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中,我国占有6 座排名靠前,表明我国已成为世界超高层建筑建造大国。二、超高层建筑施工特点1、投资大,工期长,成本高超高层建筑体量巨大,建筑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所需投资往往达数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人民币,业主的资金压力非常大。资金压力体现在工期成本高,工程延期往往显著提高投资成本,降低投资收益。2、高度大,结构施工难度高超高层建筑较其他建筑最为显著的区别是高度大。目前超高层建筑高度已经突破500m 大关,我国大陆超高层建筑高度也已经逼近500m(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2m)。有些超高层建筑的高度并不突出,但是为了产生独特的建筑效果,造型非常奇特,如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高度的不断增加和造型的奇特都会增加结构施工难度:混凝土超高程泵送、安全高效的模板体系、重型钢结构吊装、结构施工控制等。3、基础深埋置,混凝土基础底板厚为了结构稳定和开发地下空间的需要,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都比较深,如有的工程桩基础长达80 余米,无论采用现浇还是预制打入,桩基础施工难度都非常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桩基础沉降和提高桩基础承载力。同时为了改善上部结构的受力,基础底板的厚度都比较大,混凝土的强度高,如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大厦的

基础底板厚度达7.5m,电梯井部位基础底板更是厚达13.35m,底板混凝土标号达C40,水化热大,温差控制难度高。这些都给基础底板混凝土施工组织和裂缝控制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4、作业空间狭小,施工组织难度高超高层建筑是垂直向上发展的建筑,这一特点决定了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只能逐层向上进行,作业空间非常狭小,施工组织的难度非常高,对有效地利用作业时间和空间带来了难度。5、场地狭小,平面布置困难超高层建筑多建于繁华地段,交通繁忙,施工场地狭小,环境保护要求高,这些给施工平面布置带来困难。三、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路线超高层建筑施工前必须首先深人分析工程特点,明确项目的施工技术要点,然后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路线:突出主楼、流水作业、机械化施工、总承包管理。1、突出主楼超高层建筑的显著特点是: 投资大、工期长、工期成本高。因此业主非常关心项目建设的工期,工期长短在业主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突出工期保证措施,采取有力措施缩短工期。在整个工程中,主楼的工期无疑起着控制作用,缩短工期关键是缩短主楼的工期,尽量将主楼的施工提前进行。缩短工期难免增加投人,因此要统筹规划,提高效益。缩短建设工期应贯穿于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中,但是无疑缩短工期应重在施工前期。施工前期以结构施工为主,牵涉面小,投人少,缩短工期相对影响面比较小,成本比较低。因此在施工组织中必须突出主楼,将主楼施工摆在突出位置,即使这样做会增加部分直接成本也在所不惜。2、流水作业超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面狭小,必须自下而上逐层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案例)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 平方米(约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 平方米(约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 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 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 《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 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超高层室内精装修专项施工方案

高层室内精装修专项施工策划 10.1、项目精装修概况 本项目X栋XXF高层住宅,交付标准为室内精装修。 楼号建筑 物性质 总 建筑面 积(m2) 其中: 数 (层)建 筑物高 度(m) 总 住户数 (户)地上 建筑面积 (m2) 地下 建筑积 (m2) 地 上 地 下 1 #楼 高层住宅 2 #楼 高层住宅 3 #楼 高层住宅 合计 10.2、施工进度计划:(插入高层住宅室内装修工程专项进度计划表) 室内精装开始时间为项目完成竣工备案后开始施工:20XX 年XX月31日,完成时间为20XX年X月XX日。 10.2、施工组织与部署 (1)装修施工的基本规则: 1)装饰工程分项多,工序杂,又是高层建筑,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前必须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避免返工,造成材料的浪费和成品的污染。 2)装饰材料品种多,材质差异大,对工程质量好坏有直接

影响,必须严格按公司制定的采购控制程序组织进货,把住材料质量关。 3)完善土建总包单位与精装单位工作界面的验收及移交手续。 (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对装修施工作如下部署: 1)在结构施工期间完成选材料、选厂家和订货的工作,避免装饰施工与结构施工脱节。尽早完成上述工程是保证装饰质量和进度的首要问题。 2)协调好各工序及装饰与设备安装的关系,要形成互相创造施工条件的良性施工循环和密切合作的良好风尚。 3)对从事装饰项目的参施队伍和人员要进行优选,选择历年来创优质工程卓有成绩的装饰队伍参加施工,管理方面要以经验丰富的施工员严抓狠管,合理安排,保证质量。 4)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工序颠倒。 主体施工期间,及时插入二次结构工程与装修工程施工,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内外装修施工同时展开。装修作业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形成立体交叉流水作业,不但在时间上适时组织粗细装修进场施工,而且充分利用空间,有工作面出现就插入装修,且与水、电安装施工紧密配合,即有交叉,又给各工种留出一定的时间。 5)装饰施工前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要作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的工艺标准及要求。施工操作要严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超高层建筑10大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 根据理论及经验分析,一般在40层(大约150米)左右,是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敏感高度(建筑物的超长尺度特性将引起建筑设计概念变化),这种变化促使建筑师必须提出有效设计对策,调整设计观念,应用适宜的建筑技术。 超高层楼宇就像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妥善解决的问题,越是向高处发展,安全性、耐久性及适用舒适等问题就愈多,对结构、建筑、机电、暖通、电梯等专业的要求就越高。 结构系统难点1 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建筑内部的梁柱将会不可避免的存在,在结构设计中要考虑异形柱的使用,特别是在超高层住宅户型设计中,充分全面考虑梁柱的影响、规避及利用是设计的难点。 对于结构设计来讲,按照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高度的不同以及拟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以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选择相应的结构体系,一般分为六大类: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框-筒结构体系、筒中筒结构体系、束筒结构体系。 90年代以来,除上述结构体系得到广泛应用外,多筒体结构、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连体结构、巨型结构、悬挑结构、错层结构等也逐渐在工程中采用。 进入90年代后,由于我国钢材产量的增加,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逐渐采用。如金茂大厦、地王大厦都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此外,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中也正在得到广泛应用。高层建筑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断提高,从C30逐步向C60及更高的等级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高层建筑的梁、板结构中广泛应用。钢材的强度等级也不断提高。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S或SS)。 建筑高度100m,柱网为8.4m,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采用框架-剪力墙或框-筒结构体系较为经济合理,这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或筒体是很好的抗侧力构件,常常承担了大部分的风载和地震荷载产生的水平侧力,总体刚度大,侧移小,且满足玻璃幕墙的外装饰要求。 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 垂直交通设计难点2 超高层建筑,核心筒的设计需平衡采光、节能、易于维护、减少公摊、不同业态核心筒上下统一等多方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难点之一。 高层建筑与其他建筑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垂直交通和管道设备集中在一起的、在结构体系中又起着重要作用的“核”。而这个“核”也恰恰在形态构成上举足轻重,决定着高层建筑的空间构成模式。 随着高层建筑建设的发展、高度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逐渐演化出了中央核心筒式的“内核”空间构成模式。 1.内核式:中央核心筒布局 在建筑处理上,为了争取尽量宽敞的使用空间,希望将电梯、楼梯、设备用房及卫生间、茶炉间等服务用房向平面的中央集中,使功能空间占据最佳的采光位置,力求视线良好、交通便捷。在

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原则及要点研究何奕驹

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原则及要点研究何奕驹 发表时间:2019-11-26T15:16:07.993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作者:何奕驹 [导读] 建筑产业是我国当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寻求突破的重要转折时期,建筑设计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城市面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方案设计是保证项目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建筑部门应认识到方案设计的重要性,积极进行引导和加强,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打造更加优质的建筑产品,提高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何奕驹 身份证号:44130219910531**** 摘要:建筑产业是我国当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寻求突破的重要转折时期,建筑设计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城市面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方案设计是保证项目建筑设计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建筑部门应认识到方案设计的重要性,积极进行引导和加强,提升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打造更加优质的建筑产品,提高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建筑方案设计;设计原则;要点 1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1.1有效控制项目施工成本 建筑设计中方案设计能够有效控制项目施工成本,尤其是对建筑施工环境较为复杂的地形,如果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就会忽视对施工现场地形以及建筑布局的整体把控,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质量,在工程开展中会出现多次返工,甚至会出现对设计方案的重新调整,从而增加了项目施工成本投入。例如在方案设计中要对土石开挖进行合理的设计,结合施工要求和现场环境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一旦方案设计不合理就会增大土石开挖的成本,同时会影响建筑施工进度,从而影响了项目整体建设的成本控制。 1.2有利于合理规划建筑空间和施工特征 建筑工程设计要结合建筑工程空间和城市地形特征,尤其是对城市建筑工程,要综合考虑对于城市面貌和城市空间的影响,方案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城市中轴线的合理规划,将周围环境和建筑元素的空间关系结合在一起,在凸显建筑工程城市特色的同时,避免对城市风貌造成破坏,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对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进行风格和布局的统一,实现整体建筑设计风格统一。再者,方案设计要注重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方案设计内容要综合考虑外观和结构对城市历史和人文的协调,实现城市建筑整体风格的协调。 1.3优化建筑施工图设计质量 建筑方案设计能够优化施工图设计质量,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各个专业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能够进行方案预设,从而保证方案设计更加灵活,保证建筑施工图能够顺利完成。在方案设计科学合理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方案优化能够保证建筑项目的各个环节协调进行,给建筑施工预留足够的修改空间,从而优化建筑工程资源,提高了建筑工程效率。 2建筑方案设计的步骤 建筑方案设计工作主要是以建筑环境为基础,对其总体的建筑过程进行规划的一类工作。在规划之后,要编制施工图纸以及文件等,让其施工方案变得更加的具体。做好细节的优化工作,总而言之,建筑方案的设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历经过个施工步骤,去阅读建筑任务书,让其都可以更好地了解建筑任务,之后再开展建筑方案的设计工作,绘制施工图纸,在对其施工方案进行合理性的检验,使得其都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建筑任务内容以及要求,明确其所需要开展施工的目标,并对建筑设施的场地状况进行探究,深入了解建筑设计内容,让其后续的工作顺利进行,优化建筑设施的细节,设定好建筑设施的出入口位置,并对建筑施工中所需要使用到机械设备位置点标注出来。 在绘制施工图纸时,还应以建筑方案设计的原则及要点为基准,对建筑施工方案进行检验,审核其方案的合理性,对各类细节层面的问题进行审查,保障其实际的施工品质。 3建筑方案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要点 3.1分析图底关系 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方案设计时,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就要全面考虑设计的内容,避免设计中途出现问题。对图底关系进行分析,可以根据卧室的设计,还有公共区域的设计来研究,然后再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找出设计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方案避免此种问题的出现,如果无法避免,就要采取适当的解决办法。建筑方位也是必须得考虑一个要点,建筑方位和整个建筑环境密切相关。建筑的出入口要设计合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和建筑外部环境连接。 3.2设计建筑总平面 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时,很多设计人员都会参考借鉴一些建筑的平面图,这样他们能够从中得出一些灵感,比如说,怎么样才能将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相连接,设计人员就可以对建筑的出入口作重点分析,把握人、车和建筑这三者之间的主次关系。还有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就是交通设施,根据建筑周围的交通进行具体分析。 3.3优化建筑物功能区的设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建筑物功能区的设计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建筑物功能区的设计,是检验设计方案是否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物功能性需求的试金石。在建筑功能区的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首先需要对功能区进行合理细致的划分,一般来说可以将功能区划分为管理功能区、使用功能区和后勤保障功能区等等。在功能区分区明确的情况下,设计人员要重点加强不同功能区之间的关联程度,按照主次结合、内外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对功能区进行合理的安排。另外,在功能区的设计工作中还要参考建筑内部人员的流动情况和人员活动规律,对不同类型功能区的位置和规模进行合理的安排。以主要空间为核心,充分发挥次要空间的辅助性作用。对于对外联系的功能区域来说,设计人员在位置上要使其邻近交通要塞,同时也要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类型建筑的需求。例如在学校教学楼的位置选定工作当中,教学区要合理远离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及其他易产生噪音的场所,避开有污染和爆炸危险的周边环境,设计人员可以将教学楼设置在沿小区道路或城市绿地、景观河流的一侧,这样能够营造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3.4优化建筑细部的设计 建筑细部的设计主要指的是建筑内部房间的细节设计工作和建筑外形节点的处理。在细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对房间的比例和

公寓房建筑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方案设计说明 一、概述 1.自然条件 百江镇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辖镇。百江镇位于桐庐县西南部,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20134人,05省道穿境过,是千岛湖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镇人民政府驻地百江村。总面积235.4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20111人。 百江镇以发展规模效益农业而著称,板栗、茶叶、菜竹、杨梅已成为该镇 百江镇板栗四大龙头产业,特别是板栗面积已达15326亩,年产板栗744吨,产值689万元,已成为该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被授予“省级板栗之乡”称号;工业经济主要有制笔、木业、纺织、铸造等产业,2003年工业总产值3。5亿元,农业总产值68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051元。 2.项目地块状况 百江镇百江村农民公寓房位于百江镇西南面。用地面积3215.0平方米,基地地势平整规则,地块由东面临滨江路、西临罗溪,整个规划地块紧邻百江一桥,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规划内容 根据规划要求该地块为住宅用地。本次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该项目地块的公寓、商业、广场的规划设计。 3.市场背景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的提高,带来了产业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同时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商业、住宅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对房地产的潜在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出来。 二、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民用建筑设计规范》

3.《建筑设计规范》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关于该项目的规划设计条件及地形图、红线图等 6建设方关于该项目的设计要求 7.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程、规范等 三、规划设计原则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以及整个百江镇百江村现状,在设计时我们提出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节能化的示范现代住宅区,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自然和谐、高尚的生活环境。 2.注重品质———追求“新建筑主义”的主题风格 充分满足居民的舒适感。全方位营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妥善处理建筑与景观、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建筑融于环境,使景观衬托建筑,满足人们的可参与性的要求。 3.环保健康———以创造安全、健康厂房为目的 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规划设计、建设设施、管理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方面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纪的健康居住建筑。 4.人文融合———体现“融合自然生命、倾注人文关怀”的开发理念 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水环境的融合,并充分考虑考虑城市的社区的示范性建筑,使此地的人们有强烈的归属感与自豪感,建设出具有优雅环境、文化内涵、有品位的社区新亮点。 5.经济节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地势、节约资源”的理念 本项目地块内地势平坦,在设计中结合场地原有的地势再创造,减少开发建设的前期工程量,同时运用新技术利用太阳能、中水系统等达到节约开发成本、

超高层建筑幕墙及门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X项目幕墙及门窗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xxx有限公司 总包公司批准: 2012年3月

目录 第1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5) 一、编制说明 (5) 二、编制依据 (5) 第2章公司承诺 (9) 第3章工程概况 (10) 一、工程概述 (10) 二、工程范围 (11) 三、工程目标 (12) 第4章施工总平面图及临时设施部署 (12) 第5章施工组织结构 (13) 一、项目部各岗位职责 (14) 二、施工组织协调配合工作 (16) 第6章拟投入的主要材料进场计划 (18) 第7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 (19) 第8章劳动力配置及保障措施 (24) 第9章确保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25) 一、工程质量目标 (25) 二、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 (25) 三、关键部位质量控制 (31) 四、材料控制 (32) 五、工程岗位技术培训 (32) 六、送样检测、见证取样保证措施 (33) 七、分部分项分阶段验收步骤及办法 (40) 第10章确保工期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43) 一、施工进度计划 (43) 二、确保工期的措施与方法 (45) 三、工期优化的方案和可行性 (48) 第11章主要工序的施工方法 (49) 一、测量放线方案 (49) 二、预埋件及后补埋件的施工方案 (52) 三、隐框(或半隐框)玻璃幕墙的施工方法 (58) 四、点式玻璃幕墙、雨篷的施工方法 (61) 五、铝板幕墙施工方案 (64) 六、石材幕墙的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66) 七、铝合金门窗施工方案 (72)

八、玻璃门安装施工工艺 (75) 第12章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及保证措施 (79) 一、质量通病 (79) 二、防火措施 (80) 三、保温措施 (80) 四、防腐措施 (81) 五、防雷措施 (81) 六、防渗漏措施 (82) 第13章材料搬运,吊运方法及成品保护 (82) 一、工厂加工、制作成品保护措施 (82) 二、运输过程中成品保护措施 (83) 三、现场拼装及安装成品保护 (84) 四、玻璃、铝板及幕墙成品保护 (84) 第14章测试项目及顺序 (86) 一、幕墙的四项性能测试 (86) 二、现场外墙淋水试验 (92) 三、预埋件试验 (94) 四、中空玻璃测试 (94) 五、密封胶试验 (94) 六、成品检测 (97) 第15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00) 一、安全施工目标 (100) 二、安全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100) 三、组织机构职责 (101) 四、安全施工管理 (104) 五、文明施工目标 (114) 六、文明施工管理机构 (114) 七、建立与健全总平面管理制度 (115) 八、建立与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 (115) 九、施工现场场容要求 (116) 十、夜间施工 (116) 十一、临时办公区文明措施 (116) 十二、文明施工检查与奖罚制度 (116) 十三、气体污染控制措施 (117) 十四、材料污染控制 (117) 十五、现场噪声控制 (117) 第16章出现险情及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18) 一、出现险情及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18) 二、火灾事故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20) 三、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22) 四、突发性停电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23) 五、触电事故应急方案和抢险措施 (1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