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无套利定价原理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75
无套利定价的基本原理无套利定价的基本原理什么是无套利定价?无套利定价是金融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理论,它基于无风险套利的原理,用于确定金融资产的公平价值。
无套利定价理论旨在消除市场中的无风险套利机会,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并为投资者提供指导。
基本原理无套利定价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点:1.无风险套利无套利定价基于无风险套利的概念。
无风险套利是指投资者在不持有任何风险的情况下,通过买卖不同金融工具的组合来获取利润。
无套利定价理论的目标就是消除市场中的无风险套利机会,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性。
2.市场中的不完全信息无套利定价理论假设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
投资者根据自己拥有的信息来做出投资决策,从而导致不同投资者对同一金融资产有不同的期望收益。
3.等价关系无套利定价理论认为,在没有风险的前提下,等价的金融工具应该有相同的价格。
如果存在价格差异,就可以通过买卖不同的金融工具来进行无风险套利。
4.假设的完美市场条件无套利定价理论假设市场具有完美的流动性和无摩擦的交易成本。
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随时自由买入或卖出金融工具,并且没有成本。
应用领域无套利定价理论在金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各种金融资产的定价和交易中。
1.股票定价无套利定价理论可以应用于股票市场,通过对不同股票间的价格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股票的低估和高估情况,并进行套利交易。
2.债券定价无套利定价理论可用于债券市场,帮助投资者确定合理的债券价格。
通过考虑债券的到期时间、票面利率和市场利率等因素,可以计算出债券的公平价值。
3.期货和期权定价无套利定价理论也适用于期货和期权市场。
期货合约的定价可以通过考虑与标的资产的关系来确定,而期权的定价则需要考虑到标的资产价格、合约到期时间和期权执行价格等因素。
结论无套利定价的基本原理是消除市场中的无风险套利机会,确保市场价格的合理性。
它可以应用于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领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定价和交易的指导方法。
无套利定价原理无套利定价原理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资产的价格应该是一致的。
这个原理在金融衍生品定价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下面我们将对无套利定价原理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首先,无套利定价原理是建立在无风险套利的基础上的。
所谓无风险套利,指的是在金融市场上通过买卖多种资产,可以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获得收益。
如果存在套利机会,就意味着市场上存在着定价不一致的情况,这将导致市场的不稳定和不公平。
因此,无套利定价原理的出现,可以帮助市场实现价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其次,无套利定价原理是建立在风险中性的基础上的。
所谓风险中性,指的是在定价过程中,假设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是中性的,即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是公平的。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价格将会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市场价格的一致性。
再次,无套利定价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金融市场上的价格形成和变动。
在金融市场上,各种资产的价格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包括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法规等。
通过无套利定价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资产价格的,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走势和投资机会。
最后,无套利定价原理在金融衍生品定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衍生自基础资产的金融工具,其价格是由基础资产的价格决定的。
通过无套利定价原理,我们可以建立衍生品的定价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预测衍生品价格的变动。
综上所述,无套利定价原理是金融市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实现市场价格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更好地理解价格的形成和变动,以及在金融衍生品定价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无套利定价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金融市场的走势,从而实现更好的投资收益。
第一章无套利定价法的思想§1.1 无套利思想的产生及发展在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我们知道了市场中一般商品通常是通过均衡价格理论,即假定消费者追求最大消费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生产利润、然后在一定条件下,存在一个一般经济均衡的价格体系,使得商品的供需达到平衡。
作为特殊商品的金融资产的定价似乎也应遵循这一原则,但由于金融市场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沿“均衡定价论”的道路前进步履十分艰难。
所以得出一个精确的金融资产定价理论变得迫在眉睫,这时无套利思想应运而生。
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凯恩斯(1923) 在其利率平价理论中,首次将无套利原则引入金融变量的分析中。
其后,米勒和莫迪格利亚(1958) 创造性地使用无套利分析方法来证明其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定理,即著名的MM 定理。
罗斯的套利定价(APT) 理论的产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无套利思想的重要性。
经济学家们甚至将无套利思想看做是金融经济学区别于经济学的重要特征。
罗斯曾指出:“大多数现代金融不是基于无套利直觉理论,就是基于无套利的实际理论。
事实上,可以把无套利看做是统一所有金融的一个概念。
”因此,无套利定价思想构成了金融经济学基本定理(也称资产定价的基本定理)。
第二章无套利定价法的原理§2.1 什么是套利套利(Arbitrage)是指在某项资产的交易过程中,交易者可在不需要期初投资支出的条件下便可获得无风险报酬,但在实际市场中,套利一般指的是一个预期能产生无风险盈利的策略,可能会承担一定的低风险。
套利有五种基本形式:空间套利、时间套利、工具套利、风险套利和税收套利。
由于金融产品通常是无形的,所以不需要占据空间,所以没有空间成本,而且金融市场上存在的卖空机制(即投资者可以在不拥有某种产品的前提下便拥有以高价卖光该种产品的权利,然后低价买回该种产品,通过价格差获得利润)大大增加了套利机会,并且金融产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多样性(如远期合约,期权合约)也使得套利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