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频电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109
中频电疗法一般包括干扰电疗法、等幅中频电疗法、调制中频电疗法、音频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等。
1、干扰电疗法:可以通过两种不同频率的正弦电流,交叉输入人体内,产生低频调制的脉冲电流,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等幅中频电疗法:是利用频率为1-20KHZ的等幅正弦电流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
3、调制中频电疗法:可以通过中频电流改善术后粘连、瘢痕、皮下组织血肿、肌腱炎等病症。
4、音频电疗法:是指利用音频进行的一种电疗方法,具有消肿、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能够促进结缔组织纤维吸收,软化瘢痕。
5、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使用直流电将药物离子通过皮肤或伤口导入体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改善关节疼痛或神经疼痛的症状。
在平时生活中,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入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中频电疗法名词解释
中频电疗法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利用中频电流作用于人体组织,以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
以下是中频电疗法的常见名词解释:
1. 中频电流:频率介于1 kHz-100 kHz之间的电流,是中频电疗法的主要治疗手段。
2. 电极:将电流输入到人体中的装置,通常使用贴片电极和导电性接触剂。
3. 电位差: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势差,是产生电流的基础。
4. 脉冲宽度:电流脉冲的宽度,通常用来调节电流的强度和频率。
5. 疗程:治疗中频电疗法的时间和频率,通常需要多次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
6. 强度:电流的大小,决定了中频电疗法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7. 频率:电流脉冲的速度,不同频率的中频电疗法治疗的疾病和效果也有所区别。
8. 模式:中频电疗法的治疗方式,包括连续波、脉冲波、爆发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