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生产系统示意图
- 格式:doc
- 大小:82.50 KB
- 文档页数:2
目录第一部分采煤系统 (1)一、基本概念 (1)(一)名词解释 (1)(二)《煤矿安全规程》对采煤系统的要求 (3)二、采煤方法与采煤工艺 (8)(一)首采盘区的选择 (8)(二)首采工作面位置 (8)(三)采煤方法 (8)(四)采煤工艺 (11)三、采煤系统 (14)(一)工作面设备选型的原则 (14)(二)综采工作面设备选型 (14)(三)破煤 (17)(四)装煤 (17)(五)运煤 (17)(六)支护(超前支护) (17)(七)安全出口管理 (20)(八)回采工作面生产能力 (20)四、初采 (22)(一)强制放顶 (22)(二)初采期间的矿压观察 (26)五、回采 (28)(一)顶、底控制 (28)(二)工作面溜子上窜下移 (29)(三)回采时的矿压观察 (30)(四)通过特殊地质条件采取的措施 (32)六、末采 (36)(一)综采工作面贯通时矿压观测 (36)(二)主、辅回撤通道支护 (37)(三)贯通时顶、底板控制 (37)(四)贯通时挂网、挂钢丝绳 (39)七、采煤现状 (40)(一)矿井规模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设备装机容量进一步加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监测监控智能化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机电一体化开采技术装备合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自动化程度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掘进系统. (45)一、基本概念 (45)(一)名词解释 (45)二、连采机掘进系统 (48)(一)连续掘进主要设备 (48)(二)连采工艺 (50)二、综掘系统 (53)(一)综掘主要设备 (53)(二)综掘工艺 (53)三、炮掘系统 (56)(一)基本概念 (56)(二)炮掘设备 (57)(三)炮掘工艺 (58)第三部分供电系统 (68)一、基本知识 (68)(一)煤矿对供电的基本要求: (68)(二)矿井用电负荷的分级 (68)(三)《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供电的规定及要求 (69)二、供电电源 (70)(一)地区电网现状及发展规划情况 (70)(二)供电电源 (71)三、输变电 (71)(一)供电系统的技术特征 (71)(二)地面变电所的技术特征 (71)四、地面配电 (73)(一)高压配电系统 (73)(二)低压配电系统 (74)(三)场地照明 (75)(四)建筑物防雷 (75)五、井下供配电 (76)(一)井下电力负荷 (76)(二)供电系统 (77)(三)主变电所设备、主接线方式及其供电范围 (78)(四)综采供电系统 (79)(五)连采供电系统 (79)(六)主变电所控制系统 (80)(七)胶带输送机及可伸缩胶带输送机监控保护系统 (81)(八)保护及接地 (82)(九)井下照明网 (83)第四部分运输系统 (85)一、基本知识 (85)(一)名词解释 (85)(二)《煤矿安全规程》对煤矿运输系统的相关规定 (86)(三)皮带机标准化的安装 (90)二、带式输送机系统 (92)(一)带式输送机的特点、类型与工作原理 (92)(二)胶带输送机的结构 (92)(三)胶带输送机的安全保护 (95)(四)安装标准 (96)三、运输系统 (97)(一)综采 (97)(二)连采 (103)(三)综掘 (106)(四)炮掘 (108)第五部分矿井通风 (110)一、基本概念 (110)二、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121)三、通风构筑物的质量标准要求 (132)(一)局部通风机风筒的接头质量标准 (132)(二)隔爆设施施工质量标准 (132)(三)隔爆设施的安装管理标准 (133)(四)密闭墙 (134)(五)密闭的建筑管理标准 (135)(六)风门 (136)(七)风门的建筑质量及标准 (137)(八)调节风窗 (138)(九)调节风窗建筑质量及标准 (139)(十)永久风桥 (139)四、风量计算及风机选型 (139)五、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 (144)(一)矿井通风设备要求 (145)(二)初选风机 (145)六、风筒漏风 (146)(一)风筒漏风率 (146)(二)风筒的有效风量率E f (146)(三)风筒漏风备用系数ψ该值是指Q f与Q之比,即 (147)第六部分井下排水系统 (147)一、基础参数 (147)(一)基础数据 (147)(二)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标准 (148)(三)结论 (150)二、国家对排水系统要求 (150)三、主排水泵房 (152)(一)水泵 (152)(二)管路 (152)(三)水仓 (152)四、综采工作面的排水系统 (153)(一)水泵 (153)(二)管路 (153)(三)水仓、水沟 (153)五、掘进工作面的排水系统 (153)(一)水泵 (153)(二)管路 (153)(三)水仓、水沟 (154)六、大巷排水系统 (154)(一)水泵 (154)(二)管路 (154)(三)水仓、水沟 (154)七、强排系统、防水闸门 (154)第一部分采煤系统一、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采煤系统:采区内的巷道布置系统以及为了正常生产而建立的采区内用于运输、通风等目的的生产系统。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9349-38 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矿井开拓方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煤炭资源埋藏在山里或地下,必须从地面开掘一系列的井筒和巷道通达煤层,才能进行资源的开采。
这些井筒和巷道构成矿井开拓系统。
这些井筒和主要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矿井开拓方式。
通常按井筒形式将矿井开拓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4种方式,如图3-1所示。
图3-1 矿井开拓系统1—平硐; 2—立井; 3—斜井; 4—斜巷1.立井开拓立井开拓是指利用垂直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当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瓦斯、水文情况复杂等情况下广泛应用的一种开拓方式。
2.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是指利用倾斜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位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片盘斜井和斜井分区式开拓。
当煤炭储量较少时可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分区式开拓又分单水平分区式开拓和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3.平硐开拓平硐开拓是指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2011年12月煤矿生产常见概念相关国家政策常见解决方案或子系统煤田--Æ矿区--Æ井田--Æ阶段、盘区、区域煤田:是同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煤田面积般由几煤田:是同一地质时期形成,并大致连续发育的含煤岩系分布区。
煤田面积一般由几十到几千平方公里。
煤田大多表现为向斜盆地形态,故又称煤盆地。
同一煤田的煤系,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通常一个煤田的构成有3部分,即含煤岩系、盖层和基地。
常见分类:1、根据煤系的出露情况:暴露式煤田(大青山石拐子煤田)、半暴露式煤田(开滦煤田)1根据煤系的出露情况:暴露式煤田(大青山石拐子煤田)半暴露式煤田(开滦煤田)、隐伏煤田(如苏北的一些煤田)。
2、根据煤田形成的地质时代:单纪煤田(抚顺煤田、阜新煤田)、多纪煤田(鄂尔多斯煤田)。
3、根据储量:富量煤田(大同煤田、平顶山煤田、沁水煤田)、限量煤田(如南方的一些小煤田)。
煤田--Æ矿区--Æ井田--Æ阶段、盘区、区域矿区:个富量煤田般要划分为若干部分,根据行政管理和经济方面的需要,常把矿区:一个富量煤田一般要划分为若干部分,根据行政管理和经济方面的需要,常把若干个邻近的矿井划归一个行政机构统一领导,组成一个矿区。
一个煤田可以划归为一个矿区,如平顶山矿区;一个煤田也可以划归为数个矿区,如图的渭北煤田,面积达600平方公里,储量达64亿吨,从东向西划分为韩城、澄河、蒲白和铜川4个矿区。
蒲白和铜川个矿区煤田--Æ矿区--Æ井田--Æ阶段、盘区、区域井田:划分给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部分煤田叫做井田。
井田:划分给一个矿井或露天矿开采的那一部分煤田叫做井田。
如铜川矿区划分成东坡、鸭口、徐家沟、金华山、王石凹、李家塔、三里洞、桃园、史家河等井田。
井田划分的原则:井田划分的原则¾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如断层、地堑、河流、铁路、城镇等自然界限。
《现代化矿井仿真实验系统》 实 验 教 学 指 导 书山东科技大学矿业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二 00六年三月一、实验基本信息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综合实验;实验要求:必修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在全面学习采矿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巩固课堂知识,全 面了解现代化矿井的地面、地下生产系统,理解煤炭的生产流程,了解和掌握煤矿开拓的 主要方式、采区巷道布置以及采煤方法,了解矿井运输、通风、辅助运输等主要生产系统, 能够建立起巷道布置的空间概念等。
三、实验内容、井下主要生产系统等。
矿井地面工业广场(地面生产系统)图 1 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地面、地下生产系统(1)图 2 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地面、地下生产系统(2)图 3 现代化矿井仿真模型地面、地下生产系统(3)1地面工业广场(地面生产系统)图 4 现代化矿井仿真系统—地面工业广场图 5神东大柳塔煤矿 主井出煤 皮带走廊 洗煤厂洗煤 自备电厂 皮带走廊地面煤仓皮带走廊 自备电厂 地面煤仓 装车外运(火车、汽车)图 6 布连塔煤矿图 7 济三煤矿(1)图 8 济三煤矿(2)2 井田开拓图 9 矿山井巷1 立井2 斜井3 平硐4 暗斜井5 溜井 6石门 7 煤层平巷 8 煤仓 9上山 10 下山 11 风井 12 岩石平巷13 煤层平巷3 井下主要生产系统(动画)图 10 矿井地下生产系统1 主井、2 副井、3 井底车场、4 主要运输石门、5 运输大巷、6 风井、7 回风石门、8 回风大巷、9 采区 运输石门、10 采区下部车场、11 采区下部材料车场、12 采区煤仓、13 行人进风巷、14 运输上山、15 轨道上山、16 上山绞车房、17采区回风石门、18 采区上部车场、19 采区中部车场、20 区段运输平巷、 21 下阶段回风平巷、22 联络巷、23 区段回风平巷、24 开切眼、25 回采工作面图 11 现代化矿井生产系统动画(运煤、通风、运料排矸)图 12 现代化矿井生产仿真系统(运煤、通风、运料排矸)(1)运煤系统(以走向长壁采煤法为例)工作面出煤运输平巷采区运输上山采区煤仓采区运输石门—运输大巷—主 石门井底车场主井地面(2)通风系统(以走向长壁采煤法为例)地面新鲜风流副井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大巷采区运输石门采区下部车 场采区轨道上山—运输平巷—采煤工作面(污风)回风平巷—采区回风石门—回风大 巷—回风石门—风井(3)运料排矸(辅助运输)系统运料系统地面—副井—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大巷采区运输石门采区下部车场采区 轨道上山—回风(轨道)平巷—采煤工作面排矸系统路线与运料系统路线相反。
煤矿开采基本知识第一节矿井开拓与生产系统一、矿井开拓方式煤炭资源埋藏在山里或地下,必须从地面开掘一系列的井筒和巷道通达煤层,才能进行资源的开采。
这些井筒和巷道构成矿井开拓系统。
这些井筒和主要巷道在井田内的总体布置方式,称为矿井开拓方式。
通常按井筒形式将矿井开拓划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和综合开拓4种方式,如图3-1所示。
图3-1 矿井开拓系统1—平硐; 2—立井; 3—斜井; 4—斜巷1.立井开拓立井开拓是指利用垂直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当煤层埋藏较深,表土层厚,瓦斯、水文情况复杂等情况下广泛应用的一种开拓方式。
2.斜井开拓斜井开拓是指利用倾斜巷道由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一种开拓方式。
根据井筒位置和开拓巷道布置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片盘斜井和斜井分区式开拓。
当煤炭储量较少时可采用片盘斜井开拓;斜井分区式开拓又分单水平分区式开拓和多水平分区式开拓。
3.平硐开拓平硐开拓是指利用水平巷道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采用平硐开拓时,一般以一条主平硐担负运煤、出矸、进风、排水、设置管路和行人等任务,在井田上部回风水平开掘回风平硐或回风井。
当煤层赋存位置在较高的山岭、丘陵、沟谷中时可采用平硐开拓。
4.综合开拓综合开拓是指借助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筒形式从地面进入地下,并通过一系列巷道通达煤层的开拓方式。
如立井+斜井、平硐+斜井、立井+平硐以及立井+斜井+平硐等开拓方式。
如果只采用单一的井硐形式开拓井田,可能遇到技术上的困难或在经济上不合理,因此要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井硐开拓井田。
二、矿井生产系统(一)井下生产系统煤矿井下生产系统主要有采煤系统、掘进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动力供应系统等。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这些系统担负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人员安全进出、材料设备上下井、矸石出运、供电、供气、供水等任务,生产系统的畅通和安全是矿井安全生产的前提和保证。
《采矿工程概论》试卷(A 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组成地壳的岩石很多,按照生成的原因,可将岩石分为 、 、 ,其中煤属于 。
2.矿井的五大灾害是指瓦斯、 、 、 、 等。
3.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 、 和 划分的。
4.回采工艺的五个主要工序是:、 、 、 、 。
5.按照矿车在井底车场内的运行特点,井底车场可分为 和 两大类型。
6.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有 和 两种。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采煤方法:2、矿井通风系统3.井底车场:4、开采水平: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煤的形成条件和过程。
2.简述矿井通风阻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各有什么关系。
3.井下的通风构筑物主要有哪些,各有何作用?4、简述瓦斯爆炸的条件和预防瓦斯爆炸的措施。
得分评卷人四、应用题(共40分)1、某矿井生产系统示意图如一下(共20分)(1)请写出此示意图中巷道1、2、5、8、14、15、20、23的名称;指出上述巷道各属于哪种类型(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的巷道。
(14分)(2)请对照示意图写出矿井左侧工作面的运煤系统。
(6分)2、图为煤层的褶曲构造,请写出构造名称,在图上完整标出轴线位置和类别。
(共5分)3、断层知识(共8分)1)断层类型分为哪几种?(2分)2)图中(a)和(b)分别表示何种断层?(2分)3)图中(a)和(b)的断层落差分别是多少?(4分)4、下图表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式开拓布置,请用该方法绘制: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式开拓布置(示2个水平) (7分)《采矿工程概论》试卷(B 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炮眼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 、 、 。
2.按巷道的作用和服务范围不同,可将矿山井巷分为:、 、 三种。
3.矿井瓦斯等级是根据 、 和 划分的 。
4.井田的开拓方式主要有 、 、 、 。
5.回采工艺的五个主要工序是:、 、 、 、 。
6.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式有两种,即: 和 。
平硐立井斜井开拓方式的介绍第1章平硐开拓方式1.1 平硐开拓在山岭和丘陵地区,往往在矿井地面工业场地标高以上埋藏有相当储量的煤炭。
开采这部分煤炭最简单、经济的开拓方式就是平硐开拓。
见图4—5。
a—走向平硐 b—垂直平硐1—主平硐 2—盘区上山平硐开拓,就是从地表开掘水平巷道进入山体或丘陵内的煤层。
一般地,以一条主平硐担负运煤、运料、出矸、行人、排水、进风和敷设管线等任务。
在井田上部回风水平开回风平硐或回风井担负回风任务。
1.2 平硐开拓的布置方式主要布置方式有:1 走向平硐:一般沿煤层走向开掘在底板岩石中。
条件适合(如煤层不厚、煤质坚硬、服务年限不长)时,也可以沿煤层掘进。
走向平硐近似于立井和斜井开拓中的阶段运输大巷。
从走向平硐掘石门进入每个采区。
走向平硐工程量小、投资省、出煤快,但只能单翼开采,限制了矿井生产能力。
2 垂直平硐:先从地面垂直煤层走向掘平硐到达煤层或煤层底板,然后沿煤层或底板岩石向井田两侧掘运输大巷,并准备采区。
垂直平硐与立井开拓和斜井开拓中的阶段运输石门相似。
根据地表地形。
垂直平硐可以从煤层底板进入煤层,也可以从煤层顶板进入煤层。
有时由于地表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平硐也可以与煤层走向斜交掘进,称为斜交平硐。
1.3 平硐开拓方式的选用条件采用平硐开拓的关键条件是工业场地标高以上要有足够的储量可供较长时间开采。
此外,在选择平硐硐口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硐口地势平缓,有足够的面积布置工业场地。
2.硐口交通要便利,以利于煤炭外运和设备、材料运输。
3.硐口要安全,不受洪水、滑坡、雪崩等威胁。
1.4 平硐开拓法平硐开拓法:当矿体或其大部分赋存在地平面以上时,广泛采用平硐开拓法。
垂直矿体走向下盘平硐开拓法:当矿脉和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反时,则由下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种开拓方法叫做下盘平硐开拓法。
垂直矿体走向上盘平硐开拓法:当矿脉和山坡的倾斜方向相同时,则由上盘掘进平硐穿过矿脉开拓矿床,这中开拓方法叫做下盘平硐开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