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世界火力发电机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论证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将是新世纪初火力发电厂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近而说明我厂三期建成一台超临界机组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火力发电机组;超临界

1 前言

对我厂三期工程建设一台亚临界机组还是超监界机组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最终得出结论。

2 超临界化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

超临界火电机组是常规蒸汽动力火电机组的自然发展和延伸。提高蒸汽初参数一直是提高这类火电厂效率的主要措施。当蒸汽压力提到高于22.1MPa时就称为超临界机组,如果蒸汽初压力超过27MPa,则称为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目前一些发达国家中,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巳是火电结构中的主导机组或是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比例,也就是说火电结构巳经"超临界化"了。以超临界化为特点的对火电结构的更新换代早在20世纪的中叶就已开始。超临界化可以说是火电发展的一种模式,一条道路,是被多国实践证明的成功模式。

美国于1957年投运的第一台125MW超临界机组的参数为31MPa/621℃/566℃/560℃,1958年投运的325MW机组的参数为34.4MPa/649℃/566℃/566℃,实质上它们已是迄今最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机组。到60年代中期,新增机组中有一半采用超临界参数,但到70年代订货台数急剧下降。根据EPRI的一份调查报告认为,这一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时美国缺乏超临界机组调峰运行的经验,最重要的是核电站担负起了基本负荷,因而对带基荷的超临界机组的需求量出现了下降,在采用超临界参数方面出现了反复。在日本和欧洲则情况则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从宏观上看美国在1967年-1976年的10年期间,共安装118台超临界机组,单机最大容量为1300MW,到80年代初,超临界机组仍增至170余台,占燃煤机组的70%以上,占总装机容量的25.22%,其中单机容量介于500-800MW者占60%-70%,至1994年共安装和投运了9台1300MW的超临界机组。

日本在1967年第一台超临界的600MW机组系从美国引进,在长崎电厂投运。此后日本的超临界压力火力发电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截止1989年3月,日本各大电力公司的48个主要火电厂的总装机容量75870 MW中,超临界压力的为49350MW,占总装机量的65%,比重很大,致使火电机组全国供电煤耗由1963年的366g/kWh 降低到1987年335g/kWh 。1989和1990年在川越电厂投运的两台700MW机组的参数是两次再过热的31MPa /566/566/ 566℃℃℃,在满负荷下的热效率达41.9%,投运以来情况很好。目前在日本,450MW以上的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从1993年以后已把蒸汽温度提高到566/593℃℃和593/593℃℃,一次再过热,说明这种等级的超超临界参数已达到成熟阶段。

原苏联也是世界上拥有超临界机级最多的国家,共有224台,总容量达79300MW,凝汽式汽轮机中,超临界机组的容量占48.7%。1963年,苏联投入第一台300MW超临界机组,其热耗率比超高压的200MW机组降低了5.2%。这一成功促使苏联决定,300MW以上的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300MW 机组在70年代中期的可用率已达86.4%,1984年雷夫提恩电厂的300MW机组的利用小时达7043小时。德国早在60年代开始发展超临界机组,是研究和制造超临界机组最早的国家之一,但初期容量较小。1972年投运了一台430MW的超临界机组,1979年投入了一台475MW二次再过热的机组。德国VEAG电力公司在1999和2000年于Lippendorf电厂投产的两台900MW褐煤机组,蒸汽参数为26.8MPa/ 554/ 583℃℃,净效率为42%;计划于2002年在Niederaussen 发电厂投产的985MW褐煤机组,使用的蒸汽参数为26MPa/580/600℃℃,由于采用了以超超临界参数为主的多项提高效率的措施,净效率高达45.2%,机组滑压运行,可超负荷5 %。最低负荷为50%,电厂大修期最少为4年。

丹麦是热能动力方面很先进的国家,在火电机组上也处于领先地位。在1998年在Skaebaek发电厂投产的

400MW机组,两次中间再过热,蒸汽参数为29MPa/582/582/582℃℃℃,加以海水直接冷却,额定背压为2.2 kPa,净效率高达49%,是当今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火电机组。1999年在Nordjylands 电厂投产的400MW机组,使用同样的蒸汽初参数,效率也高达47%。丹麦计划2001年在Avedore 电厂投产的375MW机组,采用的参数为30MPa/580/600℃,其净效率也是高达48%。

其他如意大利、荷兰、芬兰等国在采用超临界机组方面也都有成功的经验。目前世界上已有600多台超临界机组在运行。

3 我国火电结构的超临界化

所谓超临界化指的是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应使超临界机组和超超临界机组在我国火电结构中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比例,而且这些机组的规格、造价和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环保性能等应不逊于同类机组的国际水平。我国的超临界化起步晚,现在已比火电先进国家晚了40多年,但要优化我国的火电结构,这似乎是必经的模式。

优化我国火电结构,发展超临界乃至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参数等级和容量等级是需要讨论的一个问题。关于容量等级的意见比较一致,多认为300MW的容量似乎太小,以600MW为起步容量酌情分成几个容量系列较为适当。关于参数主要是两种意见,一是从超临界的最低参数起步,即由现在的亚临界参数16.7MPa/538℃/538℃,单纯通过提高蒸汽压力过渡到超临界参数24.2MPa/538℃/538℃;另一种意见则是从更高一些的起点开始我们的国产化研制。蒸汽初参数与机组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1是对二者关系的一种估计。一般而言,采用亚临界的机组,在计入脱硫与脱硝后的净效率约38%,把亚临界参数过渡到超临界的25MPa/540/540℃℃,净效率最多可提高到40%~42%。把亚临界机组格局转换为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格局,意味着降低16~32g/kWh的供电煤耗。这一数值已很可观。

图1 蒸汽初参数与机组效率关系的一种估计

迄今水蒸汽循环电厂蒸汽初参数的提高,从本质上讲主要是不断使用改进的金属材料的结果,金属材料的水平与火电厂初参数的水平有着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紧密关系。通过采用更高的的初参数使供电效率每提高1%降低煤耗约7g/kWh,但要求使用的则是不同的金属材料和不同的部件结构,它们又直接地与设备造价、机组的可用率和负荷适应能力相关联。国际上八十年代以后,大量铁素体耐热钢开发成功,在580~630℃范围内替代了奥氏体钢,从而使电站的蒸汽参数得以提高,在28~31MPa、566~580℃或24~25MPa、593~600℃的参数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可靠性。按当代的技术水平,机组的参数与材料的关系大致如图2所示。

图2 机组的参数与材料的关系

该图以25MPa/540/540℃℃一次再过热的某700MW机组为比较标准,其背压是4000 Pa. 这种机组使用的是X20CrMoV12 1 钢,不使用奥氏体。下一步对主蒸汽区(如过热器联箱,管道,汽轮机)将使用X10CrMoVNb 91(即P91钢),至于过热器管道还要使用奥氏体。图中事实上也对参数与效率的关系作了估计。如采用了二次再过热,则效率可再提高约0.8%。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观点,P91钢使用的最佳场合可能是27MPa/580℃。在日本正在发展一种叫做Nf616的钢,欧洲则是E911,它们均是非奥氏体钢,研究目标是在600℃时的蠕变强度达到120N/mm2,而P91才90N/mm2,所以有时把前者称为120N/mm2钢。这种钢可用于31MPa/595℃的蒸汽参数,它比奥氏体钢导热性好,热胀率低,在某些场合有希望代替奥氏体钢,而奥氏体钢的极限使用温度则有希望从650℃扩展到700℃。目前国际上即使是超超临界机组所采用的参数也还是过渡性的。FLS / BWE公司巳公布了发展下一代超临界机组的计划,蒸汽初温将从现在的580℃提高到610~700℃,相应的压力将从目前的30MPa提

高到40MPa,供电效率将达到50~55% 。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在追踪世界先进技术研制国产化火电机组,从6MW开始,经历了几乎所有的参数和容量等级,成绩很大,但道路既不平坦也不笔直,特别是200MW以上大机组的研制,经过了不少曲折。至今我国制造的200MW、300MW、600MW机组与从国外引进同容量同参数机组还有一些差距。我国在电站用钢方面还相对落后,表现为规格不全,性能不高且进展缓慢。这种现状使我们对于超临界参数的发展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在新的世纪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它对火电生产不仅要求减排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而且对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也加强了限制,这是通过京都议定书的形成变成了世界公众和各国政要所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将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头等大国,排放量的每一变化都将受到世界高度重视。

4 结论

超临界技术在优化火电结构方面有特殊作用。可以断言,采用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参数将是新世纪初火力发电厂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超临界化是火电的一种发展模式,且已被证明是改造和优化火电结构的一种成功的模式。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厂三期建成一台超临界机组都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

世界火电设备发展态势分析

火电设备的主要发展趋势为:以高效率、低污染、低能耗、低造价的发电设备和新型的清洁煤燃烧发电技术为开发重点,机组容量大多为600~800MW,不再向更大单机容量发展。具体表现为:

1.普遍采用单机容量为600~800MW容量火电机组;

2.工业发达国家广泛应用单机容量为600MW及以上的大容量超临界机组;

3.大容量、高效率燃气轮发电机组迅速发展;

4.空冷发电机组、热电联产供热机组向大型化发展;

5.机组运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6.十分重视开发和使用新的高效燃烧技术、煤气化技术、高温燃气轮机、常压和增压流化床(CFBC,PFBC)将有大发展。

燃气轮机以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脱颖而出,在天然气生产空前发展的前提下,逐渐扮演起与蒸汽轮机电站“平起平坐”的角色。联合循环机组的单机容量已超过350MW,供电效率已实现56%~58%,即将达到60%的高水平,交钥匙工程的比投资费用已能控制在500~600美元/kW左右,它已经成为最能体现“高效、洁净、经济、可靠、安全”方针的机组。在洁净煤发电概念的指导下,燃煤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和大型电站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研究工作集中于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环和增压流化床燃气。到21世纪初期,前者的供电效率将达到50%~52%,比投资费用有望降低到1000~1100美元/kW,燃煤的排放质量是最优的,并且特别适用于燃用高硫煤。这两种燃煤联合循环机组必将部分地成为燃煤蒸汽轮机电站更新换代的技术。

一、超超临界参数的蒸汽轮机电站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迫使燃煤电厂要采用更高的参数以获得更高的效率,同时新材料的开发成功也使得超临界机组从技术上具备了发展高参数的条件。目前世界上超超临界机组的最高热效率已达47%,在美国已运行的超临界机组总数有166台,117台800MW及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均为超临界机组,最大的单机容量为1300MW。日本发展超临界机组是采用引进美国和欧洲的技术,并进行二次开发创新,已跃居世界发展超临界技

术的先进国家。日本450MW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或超超临界机组,其容量占总装机容量的61%。俄罗斯300MW以上容量机组全部采用超临界参数,共有超临界机组224台。

就发电动力而言,为实现电能生产的“高效、洁净、经济、可靠、安全”之要求,蒸汽轮机电站的参数经历了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和超临界参数的发展阶段,目前正在向超超临界参数的前沿挺进,机组的单机容量已达1300MW,供电效率已超过42%并将逐渐逼近45%。

超临界参数的蒸汽轮机电站目前已经在主要工业化国家趋于成熟,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日本各制造公司正着手对参数为34.5Mpa/620℃/650℃、31Mpa/593℃/593℃/593℃和34.4Mpa/649℃/593℃/593℃的超超临界机组进行全面的研究,力求其相对热效率提高10%以上。据报道,丹麦投运了2台412MW的超超临界参数机组,一台燃煤,一台燃天然气,蒸汽参数为28.5Mpa/580℃/580℃/580℃,凝汽器背压为2.3kPa,热效率可达4 7%。

倘若对汽轮机的元件效率等进行改进,尚能把机组的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即高温超超临界参数机组可能实现的供电效率大约是46.6%。倘若像siemens公司所期望的那样:把亚临界参数机组的供电效率改善为41.9%,那么高温超超临界参数机组可能实现的供电效率的极限值大约为50.5%。当然,从超临界机组过渡到超超临界机组必然会增大电站的比投资费用。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一)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性能特点

联合循环技术已相当成熟,当今的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热效率高、比投资低、排污指标低、建设周期短、占地和用水量少、起动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已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热效率高

近年来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1世纪初联合循环的单机功率和供电效率已经分别达到480MW和60%。如:美国G E公司的MS9001G型燃机、Siemens公司V94.3A型、三菱公司7019型等大型燃气轮机单机功率都在200MW以上,联合循环功率350MW~4 70MW,热效率达到58%。美国GE公司生产的第一台109H型联合循环机组在2002年投产,其功率为480MW,电厂热效率达60%。

2.投资低

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机组的比投资费用远低于燃煤的蒸汽轮机电站,例如:大功率燃气轮机电站和联合循环电站交钥匙工程的比投资费用分别为200~300美元/kW和500~600美元/kW,而600MW的燃煤超临界参数机组的单位造价为100美元/kW。因而烧天然气的联合循环电站的发电成本在国外是最低的,例如:在荷兰为3美分/kW·h,而燃煤蒸汽轮机电站的平均发电成本为4.5美分/kW·h。

3.调峰性能好

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电站的启动方便,可以实现“无外电源”启动,调峰性能优越。

此外,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电站的用水量少,建设周期短,便于按“分阶段建设方针”建厂,经济收益效果好。

(二)跨国企业联合循环汽轮机的技术特点

1.GE公司

H型联合循环配置的汽轮机是三压再热式,与燃气轮机单轴布置,高、中、低3种压力供汽,中压供汽经再热,通过采用冲动级以减少级数和提高未经动叶片高度以提高通流能力,尽可能缩短其汽轮机长度。

2.Siemens公司

最先进的联合循环为三压再热单轴联合循环,汽轮机有高(HP)、中(1P)、低(LP)3种压力.均来自于余热锅炉,中压具有中间再热。汽轮机在结构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高压缸采用圆筒型,无水平中分面,结构紧凑;中低压缸具有水平中分面,轴向排汽等优化设计;用反动式设计,中压叶片采用全三元、高效串的弓形叶片;转子采用不同材料焊接而成,高温区采用具有优良的高温持久强度材料,低温区离心应力大,采用高韧性、优良的抗腐蚀性能以及低FATT材料。

3.ABB公司

G126型燃气轮机单轴联合循环KA—l中的汽轮机为三压、再热式.高中分缸同流向、低压双流结构。

4.日本三菱公司

新开发的用于50Hz联合循环的先进汽轮机有:蒸汽参数10.2Mpa/537.7℃/537.2℃/138.9℃,为单缸结构,输出功率100.55Mw,末级叶片长度899.16mm(35.4英寸),高压一级调节级和4个压力级,与中低压反向排列;蒸汽参数10.3Mpa/537.8℃/535.9℃/250.7℃,输出功率128.1Mw,末级叶片长度899.16mm(35.4英寸),高中压合缸结构,各有7个压力级,反向布置。低压为双流共有2x6级,向下排汽。三菱公司还有其它汽轮机通流多种布置形式,具有先进的设计技术。

二、大型循环流化床炉火电机组

(一)循环流化床锅炉趋于高参数、大容量

现代电站锅炉发展的趋势是高参数、大容量。煤粉燃烧锅炉在这方面已经迈过了超临界和超超临界两个门槛。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正向高参数,大容量目标挺进,必将在未来电站锅炉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是一种兼顾环保与经济性并且得到广泛验证的新技术,大型流化床锅炉已进入商业市场,已投运最大的CFB锅炉为法国普罗旺斯250MW锅炉。国外制造公司认为,目前制造6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在技术上是有把握的,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是超临界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当前世界上已有近千台CFB锅炉投入运行,国外约有60台100MW以上容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中已经投运的有40余台。共37家公司生产流化床锅炉,其中27家生产CFB炉。循环流化床锅炉检验规程和安全规程已经列入美国ASME标准,这是其技术成熟和标准化的重要标志。它的国际发展趋势是继续开发300MW级以上大型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

美国能源部制定了支持美国制造商的重要的清洁煤技术计划,法国国家也有类似的计划,还有若干国家的R&D计划支持有关的研究发展工作,包括欧洲委员会(EC)的支持工作。国外研究表明,采用超临界蒸汽参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电热效率可以达到43.2%,这和传统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热效率相比已毫不逊色,但其成本却大大降低。因此,国际上普遍认为,在未来20~30年内常压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将会有很大的市场。据英国贸工部估计,到2020年,世界上以燃煤为主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容量将达到150000MW左右,其中中国为125000MW,北美17000 MW,印度6000MW,日本3000MW。

法国电力公司(EDF)认为中国、印度以及许多东南亚和东欧国家在强劲的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增加发电量,但是这些国家面临一个十分困难的抉择,一方面他们拥有大量等级很差或比较差的煤炭资源;而另一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而循环流化床技术最适合于满足此种情况。开发这种技术可以使EDF在拓展全球发电业务的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所以自从1985年以来就一直致力于采用CFB技术更新和改进现有常规电厂。

(二)循环床锅炉大型化的技术发展趋势

1.容量扩大

目前,世界上单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容量最大已达到250MW,300MW容量等级的机组马上很快也要投入商业运行。目前技术成熟的炉膛单元的容量为125MW,增加炉宽可以合成到250MW;采用加中间隔墙方式,合成为三炉室炉膛时,容量即达到300MW规模。但是,如果想进一步扩大锅炉机组容量到400~600MW,则炉膛单元的容量应200MW才行。

2.提高燃烧效率

对于难燃煤种,总的技术趋势是将床温提高到900℃,增加炉膛有效高度,延长一次停留时间,适当提高循环倍率。

3.研制新型分离器及布置方式

对于分离器的研究,最主要的任务是优化分离器的布置方式,同时开发紧凑型分离装置,即非圆截面,可与水冷壁整装的新型分离器。

4.回送装置型式趋同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循环物料回送装置也称回料阀、返料阀等,是循环床的关键部件之一。既要使物料稳定持续的返回炉膛,又要隔绝炉膛与分离器间的压差。在循环流化床开发初期,回送装置种类繁多,目前则以U阀为主,尽管各个制造厂商冠以不同的名称,实际多为U阀之变种。

5.控制N2O生成

N2O低温燃烧时生成率高,而高温燃烧时解离率高。燃烧氮转化生成N2O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密相区初始燃烧阶段。因而采用密相区徽欠氧燃烧方式,可提高N2O还原为氮气的解离率,从而控制N2O生成。

6.发展超临界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

据掌握的资料,各个循环流化床生产制造厂家均未生产过超临界参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未来5~10年内,300~600MW容量等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将从生产车间走向商业运行,为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循环流化床锅炉有向超临界参数发展的需要。

7.应用新的防磨和耐火材料

内置翼墙和管屏的防磨覆层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的可靠性和可用率水平以及运行维修成本等,密相区和分离器内壁的耐火材料衬层同样也需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与其这方面的需求会促进相应材料技术的发展。新材料的应用会大大改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负荷调节幅度和调节能力。

【国际组织全说(二)】世界银行概况及发展简史

世界银行 世界银行(WBG)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俗称,“世界银行”这个名称一直是用于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这些机构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银行简介 世界银行成立于1945年12月27日,1946年6月开始营业。凡是参加世界 银行的国家必须首先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成立的详细背景参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章。世界银行集团目前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五个成员机构组成。总部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际银行家推动的美国联邦货币储备委员会也在此地。世界银行[1]仅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世界银行集团"则包括IBRD、IDA及三个其它机构,即国际金融公司、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和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这五个机构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发展领域,但都运用其各自的比较优势,协力实现其共同的最终目标,即减轻贫困。 世界银行的工作经常受到非政府组织和学者的严厉批评,有时世界银行自己内部的审查也对其某些决定质疑。往往世界银行被指责为美国或西方国家施行有利于它们自己的经济政策的执行者,此外往往过快、不正确地、按错误的顺序引入的或在不适合的环境下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反而造成破坏。世界银行的真正掌控者是世界银行巨头,他们最终的目的是追逐利润,现在的状况可以说是一个妥协的结果。 今天世界银行的主要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帮助它们建设教育、农业和工业设施。它向成员国提供优惠贷款,同时世界银行向受贷国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减少贪污或建立民主等。 世界银行(WBG)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贸易组织(WTO)一道,成为国际经济体制中最重要的三大支柱。 股份介绍 世界银行的股份,世界银行按股份公司的原则建立。成立初期,世界银行法定资 本100亿美元,全部资本为10万股,每股10万美元。凡是会员国均要认购银行的股份,认购额由申请国与世行协商并经世行董事会批准。一般来说,一国认购股份的多少根据该国的经济实力,同时参照该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缴纳的份额大小而定。会员国认购股份的缴纳有两种方法: (1)会员国认购的股份,先缴20%。其中2%要用黄金或美元缴纳,18%用会员国本国的货币缴纳。 (2)其余80%的股份,当世行催交时,用黄金、美元或世界银行需要的货币缴付。 世界银行的重要事项都需会员国投票决定,投票权的大小与会员国认购的股本成正比,与国际货币基金的有关投票权的规定相同。世界银行每一会员国拥有250票基本投票权,每认购10万美元的股本即增加一票。美国认购的股份最多,有投票权226178票,占总投票数的17.37%,对世界银行事务与重要贷款项目的决定起着重要作用。我国认购的股金为42.2亿美元,有投票权35221票,占总投票数的2.71%。2010年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春季会议4月25日通过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投票权的改革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行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界银行第三大股东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组织机构 世界银行的最高权利机构是理事会,由每一会员国选派理事和副理事各一人组成。任期

历史悠久的汉语

历史悠久的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古老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之一。丰富,发达,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字的载体,而且本来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历史文字,数量很多,总数约六万个,常用字约6000个。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人们对文字都是相当的慎重和喜爱,众多的书法作家对文字都有他们独特的见解,可以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上面。可是,现在的人们大多数都已经忘记了值得我们骄傲的文字,现在科技发达,手机,电脑这些东西已经在很多地方代替了人们手写,所以有绝大部分的人对中华文字了解的都不深,书写出来的汉字也是五花八门。根据调查了解,绝大多数的人们现在都很少用笔书写了,一份文件,可以直接在网上打印出来,方便,快捷,用笔的话就很费力,速度就比电脑慢了好几倍,显而易见,大家当然会选择电脑既省时又省力。一中学生说:“现在上完课,做完作业,就去上网了,哪会有人想到去练字呀!”的确,电脑的诱惑明显比写字有趣太多,写字是枯燥无味的,几乎大家都对它不敢兴趣,还觉得厌烦,每天做那么多作业,难道写的字不够多吗?但是,书法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特点,它充分展现着书写者的特点,甚至代表个人形象,因此书法的个性是无法取代的,书法是中国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根源,它还承载着许多感情因素,据调查表明,现在的家长们都非常爱护孩子,想给他们最好的,想让他们的儿女都是最棒的,所以让自己的孩子去学习艺术,跳舞,唱歌,乐器等等。可是他们完全忽略了最内在的因素,孩子的内涵应该从小开始培养,而最基础的就应该是从中华文字开始,这是孩子们最先接触的,所以练字是一种情感教育和民族文化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向孩子们说清书写的意义,在教学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应该严格要求。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华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地位发生着变化。 秦朝兴盛时,罗马帝国尚未崛起,其可谓当时世界上领土人口第一大国。其为后世确立了封建基本制度。大概的确定了中国的版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关于地位问题很难定义,教科书式的回答让人反胃,翻来覆去就两句话。应该说当时它对世界周边影响不大,除了跟临近的少数民族打打外,万国来朝的局面没能出现。所以其在中国历史地位非常重要。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丝绸之路在汉朝形成。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华夏族人重新控制了“丝绸之路”,夺回了世界贸易的至高点,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三国时期,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已经强盛到顶点而衰败,罗马各地相即暴发了农民起义,罗马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当时的罗马帝国还属奴隶制度,而中国早在前221年就演变为封建制度.美洲的文明帝国此时尚未建立,三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朝时期,历史却也并不平淡,它的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三省制,这是隋唐三省六部的基础。此时经济南移,使得了大运河的出现,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进步。

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地位,1、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中亚、北非和欧洲,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可以准确地测定地震方位,欧洲知道18世纪才出现类似的地震仪。3、圆周率。南朝宋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早于欧洲1000多年,被称为“祖率”。4、“祖公理”。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曾推算出计算球体积的公式,现代人称之为“祖公理”,直到17世纪,一位意大利数学家才重新推算出此公式。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宋朝时期,在政治上,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增加了文官的职务;同时,削减的军队的数量已经军费开支。但造成了宋代军事力量的弱化和冗官,冗费的局面,这为后世朝代统治提供了借鉴。 经济上,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已达到了封建统治下经济发展的顶峰,打破了市坊界限,开放集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文化上,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宋朝思想非常活跃,尤其是以朱熹等人为首的理学思想家提出的抑制人的私欲和三纲五常等思想对后来封建专制统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世界银行报告:中国经济季报(下)

世界银行报告:中国经济季报(下) 经济政策 中国面临的三个主要宏观经济政策挑战是: ?究竟该如何应对可能发生的经济下滑?在经历了两年超过增长潜力的经济增长之后,目前看来,2008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似乎将放缓到一个略低于产出潜在增长率的水平上。 但是,由于2008年经济增长仍将高于8%的官方目标,以及出于控制通胀预期的需要,紧缩的宏观政策还不能放松。 目前,全球经济走向的不确定性大于往常,而未来的发展或许会带来对宏观政策的重新评估。因此,警惕性与灵活性是关键。万一出现超过目前预期的严重经济放缓,中国强大的基本面和财政状况使之可以采取所需的政策放松。 在这种情况下,出于抑制通货膨胀预期,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以及降低经常账户盈余的需要,放松财政政策比放松货币政策更为合适。出于同样的原因,汇率贬值,或者是放缓兑美元的升值速度则不是那么必要。 ?如何抑制外溢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迄今为止,中国的通货膨胀原因是由食品和其他原材料价格的飙升,而非过于放松的货币政策。虽然如此,抑制通货膨胀的外溢效应和

控制通货膨胀预期还需要相对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有效的沟通。同时,汇率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压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是很重要的。因此,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采取放松的财政政策意味着需要更为紧缩的货币政策。 如何减少并应对继续扩大的国际收支盈余,包括抑制投机资本流入?虽然投机性资本流入在最近似乎有所加速,但经常账户盈余仍然是中国外部盈余的主要来源。减少经常账户盈余需要一系列的结构政策来重新平衡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多的服务与消费,更少的工业与投资。这一系列政策包括:人民币升值;政府开支向健康、教育、以及社会保障的倾斜;更多的金融改革;国有企业的红利支付以及公司管理的加强;对资源、能源、土地的更好的定价机制;放松对劳动力及资本流动的限制;给予更强的动力让地方政府平衡经济增长10。而投机性资本流入则可以通过加强资本流入的控制,以及有效改变汇率预期的政策来加以抑制。 货币及汇率政策 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控制价格压力的外溢以及通胀预期是必需的。由于通货膨胀仍然高于贷款利率,而且银行间利率处于低位,因而货币政策还需要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已经成功的

世界银行与发展中国家

世界银行与发展中国家 章晟曼(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 今天给我的题目是“世界银行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是我们的客户和服务对象,我介绍一下“发展中国家”的含义,以及他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发展的规模,和世界银行作为国际机构所起的作用和运作方式。 大家知道,联合国有189个成员国,世界银行有185个,基本上都包括在内了。世界上真正发达的国家也就是30、40个,150个左右就是发展中国家,一般人均收入在一万美元以下,世界银行从业务的角度把这条线划在七千美元以下,也就是说如果人均收入不到七千美元,这些国家就可以得到世界银行的支持和服务。 世界银行现在对110个国家,45亿人口服务。全球有60亿人口,广义上发展中国家占50亿,发达国家占10亿。这四十多年来,发展中国家的人均寿命增长了20%,改变了过去200年不变的局面,也就是说在过去的20年里实现了过去200年都没有实现的事情,这是了不起的。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成人的文盲率减少了50%,也就是说过去有一半是文盲,而现在只有四分之一,这是从全球的角度说的。在过去的20年,人均不到一美元的人数在开始下降,这听起来也许不算什么,但是在过去的200年里,人均不到一美元的人数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在上升,了不起是人口的总量还在增加。 但同时还要看到从全球角度仍然还有挑战,今后30年世界人口将会达到80亿,这20亿的人口大多是在发展中国家,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角度看,其所带来的压力和引起的需求相当大。现在世界上仍有12亿人的人均收入不到一美元,即每5人中就有1人人均收入不到一美元。不管是从基本的饮水、医疗服务还是住房等最基本的人类生存方面,仍有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人未实现目标,即不能享受最基本的人权。 从发展的角度说,尽管过去几十年世界有了很大进步,但向前看还是面临极大的挑战,现在所谓的穷富差别问题在世界范围内相当大,占世界15%的发达国家占有世界70%到80%的财富,全球国民生产总值有32万亿,人均为5000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人均不到1000美元而发达国家则有24000到25000美元,穷富之间从总量上相差在25倍甚至更高。最穷的国家像塞拉利昂最高才70、80美元,从飞机上下来还找不到城市在哪里。有一些小国家如中东和海湾地区,人均都在3万到4万左右,现在在世界上75%的贸易、投资,90%以上的发明,80%以上的计算机都是在发达国家。如果你到非洲或者南亚,有好多人现在甚至没见过计算机是什么模样。 发展中国家面临内乱、战乱是一个问题。这几年好一点,前几年在全球范围内同时发生的,不管是派别之间还是种族之间的战乱,平均一年都在30起左右,最近降到21、22起左右。有战乱就没有稳定,不能搞建设,老百姓就受罪。现在世界物资有了极大丰富,但是仍然有非常贫困,这种贫困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得不到保障。从这个角度来说,世界要达到长期的稳定是不可能的事,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国际上的领导人把贫困问题提到一个高度,今年在墨西哥和南非召开的会议,核心问题都是怎么样解决发展问题。 从地区上说,首先是非洲,一共有48个国家,6亿人口,3000亿国民生产总值,南非一国就占到一半。非洲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美元左右,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在非洲有30到40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平均不到30亿美元,只相当于上海市一个区的经济规模的一半。 在欧洲,中东欧的俄罗斯由于石油、天然气的价格上涨,经济比较稳定,俄罗斯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才刚刚开始,但他的基础比较好,人的教育水平也比较高,要从经济结构上做调整,80%出口靠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然后就是十来个希望加入欧盟的波罗的海沿岸到

世界历史最长的国家

世界历史最长的国家 历史悠久的国家有很多,但具体怎么排名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就让带领大家来学习一下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排名前十的国家吧! 第一名:伊拉克,六千年文明史 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一方面,这一时期各苏美尔城邦都已经存在,苏美尔人的文字也已经存在,但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的,比如考古发现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刚刚起步之时,本身尚未进行系统的历史记载等。现在发现的这一时期的楔形文字的文献主要是经济或者行政方面的文书,尚无法勾勒出当时完整的历史来。 最早的苏美尔时期由数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这些城市国家之 间以运河和界石分割。每个城市国家的中心是该城市的保护神或保护女神的庙。每个城市国家由一个主持该城市的宗教仪式的祭司或国王统治。 第二名:叙利亚,六千年文明史 传统认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起源集中于两河中下游,也就是伊拉克,但是1999年以来在两河上游发掘出来比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城邦同时或更早的哈姆卡尔古城,它的规模超越绝大多数的两河流域城邦,与晚其一千五百多年的中国良渚古城规模相当,古叙利亚有望与古伊拉克决一雌雄

第三名:埃及,近六千年文明史 古埃及文明大约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在约前3100年美尼斯统 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埃及成为统一的国家,由法老统治,之后的埃及因此也称为法老时代的埃及,简称法老埃及。前332年埃及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被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虽然也自称法老)统治,古埃及时代结束。 第四名:伊朗,五千年文明史 埃兰(Elam)是伊朗的最早文明,产生在伊朗高原以外的埃兰地区。一般认为埃兰国名出自境内Haltamti城邦(意谓“神的国家”),因其在圣经广为流传,故沿用至今。公元前三千年以前在底格里斯河东岸建国。以善战的人民著称,在圣经中被认为是诺亚儿子闪的后代。 埃兰历史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埃兰时期(约公元前2700-1600 年)、中埃兰时期(约公元前1400-1100 年)、新埃兰时期(约公元前800-600 年)。 第五名:中国,五千年文明史 传统认为中国文明起源集中于黄河中游(即中原),但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发掘证明长江下、中、上三个区域都比中原更早地接近或迈入文明时代,甚而黄河下游也比中原更早进入发达社会的行列,2007年以来的良渚、陶寺、石峁的更新发掘极大地提升了非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 第六名:巴基斯坦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约公元前3300年至前1300年的印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动因、过程及趋势的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人类的彻底解放,只能在普遍交往亦即全球化的势态下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明的“世界历史”之路,即人类彻底解放之路。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与人类历史及其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全人类都必定走向“世界历史”之路。 一、“世界历史”之路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再经《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论证最终完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要发现和揭示人类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的运动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入手,分析历史的发展变化,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明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实际上是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转变的实现或者说全球化进程的动因,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 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本质性的动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

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2009

世界银行发布《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 目前全世界居住在贫民窟的居民多达10亿,且不断涌入城市,这10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落后地区,远离全球化带来的诸多好处。世界银行发布的《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认为,地区发展在密度、距离和分隔三方面实现转换就能走向繁荣,这三个方面的转换是发展的必要,应当加以鼓励。为了实现快速和共享增长,政府必须促进经济一体化,这也是城市化、区域发展和区域一体化政策的核心。 1. 遵循三大特性审视发展 报告认为,某些地方发展势头良好是因为他们遵循了经济地理三大特性促进了地理变迁: (1)提高密度,随着城市发展城市密度增加; (2)缩短距离,随着工人和企业向密集地区流动而城市间的距离缩短; (3)减少分割,随着各国降低经济边界、进入世界市场利用规模优势和开展专业化产品贸易获取收益而带来的分隔减少。 过去,美国和日本据此重塑了自己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当前中国正在重塑自己经济活动的地理范围。 2. 不平衡增长与和谐的发展 经济增长是不平衡的,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的意图只会阻碍经济增长。尽管如此,通过经济一体化可以使那些远离经济机会的人们通过财富不断向少数地区集中而受益,享受到不平衡增长与和谐发展带来的好处,和谐发展仍然是可以实现的。 3. 地区、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经济一体化 报告明确指出了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一方面,意味着农村和城市地区、贫民窟和城市其他地区的一体化;另一方面,意味着一国的落后省区与发达省区的一体化;此外,他还表示孤立国家和与外部联系密切国家的一体化。这些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在城市化、地区发展和国际一体化等关于发展的三方面讨论中至关重要。 (1)地区层面 在农村地区,政府应当尽可能保持中立,并在某些地方为可能发生的城市化建立制度基础。其中,良好的土地政策至关重要,为所有人提供基本服务的政策同样如此,典型的例子是哥斯达黎加。在城市化迅速发展地区,除制度以外,政府还必须保证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不断加大的经济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集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本条目或章节存有多项争议或问题。请协助 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 需要更新。自2011年7月起标示本模板。 ? 需要精通或熟悉本主题的专家参与编辑。自2011年7月起标示本模板。 ? 需要扩充。自2011年7月起标示本模板。 世界银行集团 世界银行标志 性质 国际组织 状况 条约运作 宗旨 贷款与审查 位于 华盛顿特区 成员 187 国 (IBRD) 主席 Robert B. Zoellick 主要机构 Board of Directors [1] 上级 世界银行集团 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593217645.html,

世界银行集团(英语:World Bank Group,缩写WBG)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联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低息贷款、无息信贷和赠款,各机构在减轻贫困和提高生活水平的使命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世界银行集团由5个机构组成,分别是: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 ?国际开发协会(IDA) ?国际金融公司(IFC)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 其中,IBRD与IDA常被合称为“世界银行”。然而“世界银行”一词在非正式场合也被作为世界银行集团的简称。 世界银行总部大厦 世界银行的工作经常受到非政府组织和学者的严厉批评,有时世界银行自己内部的审查也对其某些决定质疑。往往世界银行被指责为发达国家施行有利于它们自己的经济政策的执行者,此外往往过快、不正确地、按错误的顺序引入的或在不适合的环境下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反而造成破坏。

世界上最长的歌名 史上最长的歌名

世界上最长的歌名史上最长的歌名 听说喜欢音乐的人性格是开朗和温暖的,你喜欢音乐,喜欢听歌吗?你一定没见过世界上最长的歌名吧?今天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吧。 世界上最长的歌名名称 陈绮贞的《我们连觉也没睡决定连夜赶去拜访艾立克克莱普顿》《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看不见过去也看不见未来》都是目前世界上所见过最长的歌曲名称。 世界上最长的歌名演唱者 陈绮贞,1975年6月6日出生于中国台北,创作型民谣歌手。1996年参加木船民歌比赛获得第一,1998年与魔岩签约签约魔岩,2002年回到魔岩母公司滚石唱片。2002年,发行专辑《吉他手》,获华语流行音乐传媒大奖最佳女艺人。2003年,成立独立音乐室,同时发行专

辑《after 17》、《sentimental skill》、《旅行的意义》。2005年,发行专辑《华丽的冒险》。2009年,发行专辑《太阳》,凭借该专辑获得2009年华语金曲奖十大国语专辑。2011年,发行专辑《蜉蝣》。2013年,发行专辑《时间的歌》,并获得2013年Hit Fm DJ推荐年度十大专辑。 世界上最长的歌名演唱者的成长故事 1975年出生的陈绮贞,一直生活在台北,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她的母亲是一位会计师,工作之余教小朋友弹钢琴,以补贴家用。带着母亲的期望,陈绮贞从小开始学古典音乐。她不喜欢古典音乐,与大部分学习钢琴的孩子一样,但她的理由与大部分孩子不一样---“德彪西的月光,肖邦的夜曲,怎么可以给小孩听这种东西,这应该是给恋人互诉寂寞的歌曲。她放弃了古典音乐,跟同学一起练起了吉他。 1996年,陈绮贞21岁,在台北的政治大学读哲学。这年,她第二次报名参

世界银行报告-中东和北非地区发展情况

中东和北非地区 近期发展 中东和北非地区(MENA)已经受到过去三年来全球商品市场变化的巨大影响,特别是在2008年。3结果,贸易、经常项目头寸和外来融资要求出现了大幅度的上下波动。这些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以及国际金融的外部环境显著恶化发生在同一时间段。但是,2008年本地区的GDP 依然表现不俗,国内需求,特别是大部分是FDI提供资金的投资,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2008年,本地区发展中国家的GDP增速与2007年[5.8]% 的强劲增长没有变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碳氢化合物部门的减速,使得以石油为主导的各经济体的GDP增速从2007年的[6.4]%降至[5.8]%。此外,更多元化的经济体的增速从2007年的[3.8]%提高到[5.7]%,推动因素是摩洛哥干旱之后恢复强劲增长(表A7)。 商品价格变化对本地区带来极端的影响 过去几年来,受到全球商品价格变化的影响,本地区经历了巨大变化—原油、食品(特别是粮食)和原材料价格从2005年到2008年中期价格从逐步攀升发展为飙升,到2008年下半年经济泡沫突然、有力地破灭。在商品价格攀升时期,出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阿尔及利亚、埃及阿拉伯共和国(尽管该国经济更多元化)、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和也门阿拉伯共和国—2003-07年期间积累了[820]亿美元额外的收入,2007年收入总额达到[1300]亿美元。2008年上半年,收入进一步提高[50]%,几乎达到[2000]亿美元。但是,自此之后,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增速降低的预期导致石油价格从7月初每桶接近[150]美元暴跌至2008年10月底接近每桶[65]美元。结果,本地区石油出口国正在经历碳氢化合物收入、贸易条件和经常账户盈余头寸的大幅度降低,这些将在2009年得到更清楚的展现(图A11) 。 石油出口国的经常项目盈余从2007年占GDP[17.2]%小幅上升至2008年的[18.7]%,但是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将进一步压低石油价格,带来世界石油需求进一步大幅下降。预计本地区经常账户盈余头寸2009年占GDP的份额大幅度降至[8]%,2010年降至[5.4]%。实体经济增长将受到影响,原因是收入下降可能导致雄心勃勃的投资项目缩小规模,或者计划中的投资项目被推迟。与此同时,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可能试图对石油价格的降低设定限制,办法是抑制石油产量,这将抑制许多经济体的石油部门,并对非石油经济体和私营部门产生波浪效应。 本地区多元化的经济体,包括约旦、黎巴嫩、摩洛哥和突尼斯,在不同程度上高度依赖石油和石油加工产品以及粮食和饲料—特别是小麦和粗粮—的进口。它们的贸易条件2008年恶化了[4.2]%,使得该集团经常账户逆差占GDP的份额从2007年的[3.6]%,提高到[7.3]%(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从未见过)(见图A12)。展望未来,这些经济体将从延续到2010年的商品价格下降中获益,预计2009年和2010年经常账户

世界银行:2018全球经商环境报告

世界银行:2018全球经商环境报告 世界银行集团最新《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称,全世界119个经济体在过去一年共实施营商环境改革264项,以创造就业,吸引投资,提高竞争力。 在问世15周年之际,营商环境报告指出,自开始监测世界各经济体内资中小企业营商便利度以来,全球实施营商环境改革总计3188项。 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说:“创造就业是在允许私营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国家和社区能够取得的最具变革性的收获。《营商环境报告》倡导的公平、高效和透明的规则有助于改善治理和打击腐败。” 发展中经济体共实施改革206项,占改革总数的78%,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实施改革83项,连续两年破纪录,南亚实施改革20项亦破纪录。大量的改革集中在获取信贷和注册新企业的改善上,各有38项改革。跨境贸易便利化有33 项改革。 在营商环境年度排名上,新西兰、新加坡和丹麦保持第一、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之后为韩国、中国香港、美国、英国、挪威、格鲁吉亚和瑞典。 根据所实施的改革,今年营商环境改善排名前10的经济体为:文莱(连续第二年)、泰国、马拉维、科索沃、印度、乌兹别克斯坦、赞比亚、尼日利亚、吉布提和萨尔瓦多。排名前10的经济体中首次包括了各个不同收入水平和规模的经济体,其中半数首次进入改善最大的经济体之列,即,萨尔瓦多、印度、马拉维、尼日利亚和泰国。 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局高级局长尚塔·德瓦拉扬说:“公共政策在赋能中小企业开办、运营和扩大规模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世界各国政府日益寻求从《营商环境报告》获得客观的数据作为行动依据。更重要的是,《营商环境报告》的公开透明意味着,公民可以要求政府对有利于企业、居民和整个社会的改革承担责任。” 自问世以来,《营商环境报告》记录了目前监测的190个经济体中186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改革。在过去15年,卢旺达实施的营商改革数量最多,共计52项改革,其次是今年进入排名前10的格鲁吉亚(47项改革)、哈萨克斯坦和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各41项改革)。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纵向和横向的结合) 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土地公有集体耕种没有剥削。部落联盟三皇五帝尧舜禹;希腊罗马人的氏族) ——氏族封建贵族制带有奴隶制和农奴制倾向(前8、9世纪开始土地公有定期分配集体个体耕种并存出现温和的剥削并且逐渐奴役化向领主封建制过渡。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希腊罗马的贵族元老院制血缘官制时期) 大变革的时代(纯粹的公有生产血缘统治被地区划分国家和东方的封建地主生产与西方的奴隶制取代)前8到前2世纪 ——西方希腊农奴化进程被商品经济打破氏族封建制公有回流;东方氏族封建制被打破形成领主封建制农奴劳动,只有齐国开始分田保护小农。产生逐渐地主封建化(个体耕种对内剥削逐渐减轻。希腊罗马物产匮乏粮食需要进口——前6到前2世纪海上外贸发达——平民富人阶层兴起需要权力和债务奴役制血缘官职制矛盾平贵矛盾升级——平贵斗争导致民主化改革民主制产生财产划分取代了血缘划分公有残余在保护小生产和对外扩张中得到巩固同时开始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部落聚族而居,奴隶封建化血缘部落的统治被血缘贵族和工商业富人的统治取代,后两者在侵略中演变成奴隶主;西周后期陷入诸侯混战。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物产丰富自给自足,铁骑牛耕兴起——新兴地主需要权力富国强兵和世卿世禄制井田制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和旧贵族矛盾激化开始了变法斗争专制化改革——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公有残余被打破军功与贵族的统治开始打破了血缘的统治,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按照部落划分人口的分封制,农业文明下职能重农抑商获取财富以征伐 原始社会的早期阶级化 (奴隶制—领主劳役地租封建和地主封建) 前8—前2世纪阶级社会的出现。(农耕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氏族社会阶级化,奴隶制和贵族农奴制倾向同时出现,横向联系以战争和和平交往为主,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商品经济海上外贸经历了农奴化和氏族民主化倾向后逐渐奴隶化;随着铁骑牛耕农业生产东方个体耕作形成脱离了集体耕作的井田制东方社会农奴化并最终确立地主封建制专制集权制下农业生产力起步铁器牛耕) 前2世纪——后5世纪阶级社会的扩展。农耕地区进一步农奴化,游牧地区开始农奴化(在民族迁移中推动了游牧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氏族社会阶级化,横向联系以战争为主民族迁移促进了纵向联系,西方奴隶制在打过达到顶峰后瓦解农奴化,东方受到侵略农奴化后改革地主封建化,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并扩展到游牧地区) 5世纪——10世纪早期阶级社会的成熟化 (生产力的量变发展农耕工具成熟通车曲原犁,封建社会人身依附的弱化租庸调制和查理大帝代役租取代了劳役地租。东方分裂走向统一专制集权完善化中央和地方地主矛盾,西方统一法兰克王国走向分裂专制衰落化教权开始与王权矛盾。横向联系东方和平为主西方以战争为主,造纸术传入西方促进了纵向联系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10—13世纪蒙古人侵略—15世纪 (早起阶级社会的繁荣化并且为了对抗诸侯混战下的经济掠夺开始有了新因素市民经济行会手工业,汉萨同盟。) 西方市民经济催生了资产阶级的前身没有收到蒙古侵略从而进一步发展,王权开始和市民即早起资产者站在一起反对教权。东方南宋市民经济收到蒙古压制而倒退化没有掀起波浪。横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_世界历史常识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文明 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它地处非洲的北部,美丽的尼罗河由南向北纵贯全境。大约在1万年以前,最后一次冰河时期过去了,北非逐渐变成了干旱的地区。很早就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居民,随着环境、气候的变迁,陆续迁移到尼罗河两岸。后来他们在这里创造了铜石并用文化,尼罗河文明由此发端。 尼罗河发源于非洲中部高原,从南至北贯穿埃及全境,它全长6500多公里,是世界第一长河。每年从6月开始一直到10月,尼罗河洪水泛滥,淹没沿岸的土地。尼罗河的定期泛滥给埃及带来了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洪水夹杂着大量的腐殖质灌满了久旱的农田,当洪水退去后,田地里留下一层几寸厚的淤泥,而这些淤泥恰恰是农作物生长的极好肥料。所以,古埃及人称尼罗河是他们的“母亲河”。 古埃及王国 尼罗河的泛滥既带来了生命和繁荣,也促成了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尼罗河水泛滥时,人们要疏通渠道,排出积水;干旱少雨季节,人们又要引水灌溉。庞大的工程和繁重的劳动绝非一人一户所能胜任,因此,埃及较早就出现了联合。若干氏族联合为公社,若干公社又以地域关系联合成更大的联合体。于是,沿尼罗河一带就出现了一个个联合体——“州”,各州都有自己的名称、方言、图腾、军队和行政机构,实际上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为了争夺土地、水源和奴隶,这些小国之间经常交战。通过战争的兼并,在公元前3500年逐渐形成了两个奴隶制大国:北部称为下埃及王国,南部称为上埃及王国。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上埃及国王美尼斯征服了下埃及王国。从此,埃及建立起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美尼斯也被认为是埃及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第一位法老(古埃及人尊称国王为“法老”)。从那以后直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埃及,整个古代埃及经历了整整31个王朝。 法老 古王国时期,埃及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国王独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宗教和司法等大权,一切官吏的任免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自称是神的化身,是太阳神之子,被大家尊称为法老。 第一王朝的建立 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左右,上埃及提尼斯州的统治者美尼斯逐渐强大起来建立起古埃及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提尼斯王朝。从第一王朝开始,古代埃及的历史进人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提尼斯王朝时期。 图特摩斯三世 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八王朝法老,也是埃及奴隶制帝国的缔造者。他一生征战,

世界银行2018年年度报告中文版

2018年度报告

目录 2引言 3行长致辞 10执行董事会致辞 13IBRD和IDA首席执行官致辞 15在重点领域向客户提供支持 34创新性发展融资解决方案 37通过研究、分析和数据推动发展 40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动员伙伴合作 45地区业务概况 70强化运营、政策和程序 73继续做一个对社会和环境负责的机构 77确保问责,监测运营 80战略性地部署资源 90结果承诺 主要表格 84IBRD主要财务指标,2014-18财年 88IDA主要财务指标,2014-18财年 本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覆盖的时间跨度为2017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本年报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BRD)和国际开发协会(IDA)(合称“世界银行”)的执行董事们根据这两个机构的相关附则联合编写。世界银行集团行长兼执董会主席金墉博士向世界银行理事会提交了本年报及两个附件,即行政预算和经审计的财务报表。 国际金融公司(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三个机构将自行出版各自的年报。 在整个报告中,“世界银行”及其简称“世行”均只包括IBRD和IDA;“世界银行集团”和“世行集团”则包括IBRD、IDA、IFC和MIGA四个机构。除非另有说明,报告中涉及的所有美元数额均为现值美元。财年承诺和支付数据依照2018财年IBRD和IDA财务报告以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文件中经审计的数字。对多地区项目,本报告表格和文本中反映了分配到各国的资金。由于四舍五入,一些表中的数据相加之和不一定等于总计数额,百分比相加之和不一定等于100%。

到2030年终结极端贫困。 减少全球每天生活费不足1.90美元人口所占比例。 促进共享繁荣。 提高各国最贫困40%人口的收入。 这是世界银行为了履行其 支持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使命 而确定的两大目标。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前瞻(一)讲课稿

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前瞻(一) 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背景 (一)金融危机:催生AMC的国际背景 1、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及其引致的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要素逐步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自由流动;以IT为主导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及各地区之间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一个整体。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为少数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提供难得历史机遇的同时,亦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加了国际风险。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加快,金融危机也不断爆发:先是在1992年爆发了英镑危机,然后是1994年12月爆发了墨西哥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是1997-1998年如飓风一般席卷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危机;此后,金融危机顺势北上,在1998年波及刚刚加入OECD的韩国,这场危机的波及范围甚至延伸到了南非和俄罗斯;接着,金融危机的飓风又跨越大西洋,袭击了阿根廷。 2、危机根源:银行巨额不良资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学界和金融学界对金融危机进行了多视角研究,研究发现,爆发金融危机的国家在危机爆发前都有共性之处,即巨额银行不良资产。发生危机的国家在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层面均比较脆弱,而基本面的脆弱性给危机国家带来内外两方面的巨

大压力,一是外部压力,巨额短期外债,尤其是用于弥补经常项目赤字时,将使本国经济难以靠短期资本的持续流入来维系,只要资本流入减缓或逆转,经济和本币都可能遭受重创;二是内部压力,薄弱的银行监管导致了银行尤其是资本金不充足的银行过度发放风险贷款,当风险损失发生时,银行缺乏资本以发放新贷款,甚至破产,当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银行的不良贷款(NPL)就引发了银行危机。 3、解决银行危机:AMC产生的直接原因 为了化解银行危机,各国政府、银行和国际金融组织均采取了各种措施,以解决银行体系的巨额不良资产,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储蓄贷款机构破产,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美国政府成立了重组信托公司(RTC)以解决储蓄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从此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出现。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银行业不良资产呈现加速趋势,继美国之后,北欧四国也先后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对其银行不良资产进行大规模重组。随后中、东欧经济转轨国家(如波兰成立的工业发展局)和拉美国家(如墨西哥成立的FOBAPROA资产管理公司)以及法国等也相继采取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策略以稳定其金融体系。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以及东南亚诸国也开始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银行业的不良资产进行重组,例如,日本的“桥”银行,韩国的资产管理局(KAMCO)、泰国的金融机构重组管理局(FRA)、印度尼西亚的银行处置机构(IBRA)和马来西亚的资产管理公司(Danaharta)。因此,资产管理公司的实质是指由国家专门

【名师整理】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一、选择题 1.(2019·自贡调研)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 ) 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 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 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 D.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 2.(2019·昆明模拟)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 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3.(2019·天津质检)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1 500人之中,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在网络和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这一比例更高(远高于81%)。这主要反映出( ) A.影视艺术飞速发展 B.文艺作品重视历史题材 C.科技影响人类生活 D.人们阅读意识不断增强 4.(2019·重庆诊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C.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 D.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 5.(2019·长郡中学选拔考试)1900年4月物理学权威开尔文勋爵指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开尔文勋爵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相对论体系日渐走向完善 B.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已出现 C.科技革命加速物理学发展 D.近代物理学的门类较为齐全 6.(2019·榆林一模)“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

世行报告《中国:2030》英文和中文对应翻译

世行报告:《中国:2030》 一份468页的报告,本人粗略看了一遍,主要是用提高效率之类的理由要求国企改革和金融系统改革,改革的方法包括降低国有持股比率和金融系统开放,利率市场化等,但是这样的一份报告实在没有新意,因为它忽略了最重要的两条,第一是效率:所谓效率,并不是只有私有化才能达到的,第二是公平:这正是西方国家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份报告也语焉不详甚至一笔带过。 我所关注的并不是这份报告本身真的是否有价值,而是担心部分既得利益集团以改革之名行掠夺之实,利用这份漏洞百出的报告来试探人民的底线而已。 改革,该怎么改,我认为官员公布个人财产是前提,提高ZF工作效率和透明度,降低行政成本才是如今改革的重点,说句简单的,一个官员公开财产制度,这么简单的改革,到现在也没有实行到位。 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总括,第二部分是支持性报告,其中比较关键的是第二和第三部分,大量涉及私有化的问题,我会慢慢发出来 总括 Part I Overview China 2030: Building a Modern, Harmonious, and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 1 China’s Path: 1978–2030 . 4 中国之路1978-2030 2 A New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2030 . . 15 2030之前的发展战略 3 Structural Reforms for a Market-Based Economy with Sound Foundations. . . . 25 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结构改革 4 Increasing the Pace of Innovation. . . . . . . . . . . . . . . . . . 34 创新之路 5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f Green Development. . . . . . . . . . . . . . 39 抓住绿色发展的机遇 6 Equal Opportunity and Basic Security for All. . . . . . . . . . . . . . . 46 平等机会和社会保障 7 Strengthening the Fiscal System and Aligning It with the Evolving Role of Government. . . . . . . . . 55 政府职能改进和财政系统的加强 8 Achieving Mutually Beneficial Relations with the Rest of World. . 60 与世界保持互动良好关系 9 Overcoming Obstacles to Implementing Reforms . . 65 改革的主要障碍 Part II Supporting Reports 支持报告 1 China: Structural Reforms for a Modern, Harmonius, Creative High-Income Society. 77 结构改革:现代、和谐、高收入社会 2 China’s Growth through T echnological Convergence and Innovation . 16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