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

  • 格式:doc
  • 大小:473.00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析与规划

第一章绪论

一、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特征:1、整体性2、结构性3、动态性

二、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建议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特点:战略性前瞻性动态性综合性目的性地域性

三、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种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四、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

2、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五、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联系

第二章区域发展条件评价

一、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二、性别结构: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

三、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四、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五、区域政策工具:

六、索洛余值法计算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算法。

七、资源特性:

八、技术进步的环境及机制

九、技术进步的分类

十、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引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变化

●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范围不断扩大

●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不断加深

●减少了区域经济对地产自然资源的依赖度

2、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不断提升

首先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及决定因素

其次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3、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

4、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质的飞跃

5、技术进步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

十一、制度创新的分类

十二、区际联系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区域发展现状评价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一)提出者:罗斯托

(二)理论主要内容:六个增长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⑴实现“起飞”的三个条件:

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

二是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

三要建立一种能够保证“起飞”的制度。

⑵起飞与经济结构的剧变

相当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意味着投资率的上升、经济增长率的上升,而且意味着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意味着技术的吸收并产生扩散性的结果。

⑶工业化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的“持续增长”

①持续成长是依靠新主导部门不断代替旧主导部门而实现的。

②限制经济“成长过程”的主要因素是主导部门的“减速趋势”。

人口增长率的下降;

⏹新兴国家或地区的竞争;

⏹资本供给不足,相关产业的缓慢发展;

⏹企业家才能的逐渐减退;

⏹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消费倾向的下降等。

⑷起飞阶段的特征

①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地增长;

②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

③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加速,大量的向工业领域集中;

④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4.成熟阶段

①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②农业虽然还有相当规模,但是劳动力仍然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而且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同时,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

③对外贸易作用加强。

5.高额消费阶段

●导致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也为耐用消费品的大量生产提供了条件;

●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者的权益缺乏保障;

●出现了在经济生活中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以服务业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有关部门(包括教育、卫生保健、文化娱乐、

市政建设、环境保护等)成为主导。

●生活追求时尚与个性,消费出现多样性和多变性

●人类社会将不再只以物质产量的多少来衡量社会的成就,而还包括以劳务形式、环

境状况、自我实现的程度所反映的“生活质量”的高低程度。

二、霍夫曼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

三、区域竞争力: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竞争、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四、区域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1.量化原则

2.一致性原则

3.简明易操作性原则

4.独立性原则

5.启发性原则

6.科学性原则

五、区域发展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能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利用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特点:1、空间性2、综合性3、时效性

六、区域优势的类型

1.有形区域优势与无形区域优势

(1)有形区域优势: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交通和邮电网络、市政设施等。

(2)无形区域优势: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经营传统、劳动者技艺的高低、科教机构的状况、信息传递的方便程度、对外联系的广度和方向等。

2.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

(1)绝对区域优势:一个区域或城市,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区域或城市要高。

(2)相对区域优势:不是拿某种产品的成本仅同外区域或外城市比,而且还要同本区或本城市的其它产品比。

3.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

(1)概念: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是相对于系统的不同层次而言的,前者对应于较低的层次,后者对应于较高的层次。

(2)正确处理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的意义:针对局部优势建立的产业部门一般只具有区域意义,而针对全局优势建立的部门则有区际意义。

4.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

⑴空间优势:在区域系统中,由于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经济水平和结构、环境和社会的容量不同,在加上历史上形成的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必须集中力量使某些具有优势的区域优先得到发展。这些优先得到发展的区域则具有空间优势。

⑵时间优势:指区域在某一时间具有发展某一产业的优势,过了这一时间段,区域的这种优势可能失去。

5.现实优势与潜在优势

⑴现实优势:区域发展中已经存在的优势,即以目前的状况看,区域具有的发展某一产业或某一行业的优势。

⑵潜在优势:是目前区域发展中没有,但却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

6.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⑴比较优势:是指建立在要素禀赋基础之上,生产某些特定产品所拥有的相对低廉的价格优势,表现为在区外市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

⑵竞争优势:是指当一个组织实施一种同类组织无法复制或难以模仿的独特的价值创造战略时所形成的优势。

七、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理论

1.理论提出者:亚当·斯密

2.主要理论内容:一国生产某商品的成本比别国低,即具有绝对利益优势,该商品就可出口,反之就要进口。

八、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1.理论提出者:大卫·李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