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 格式:ppt
- 大小:4.29 MB
- 文档页数:57
第四节常用合金铸件生产及铸造方法的选择常用合金:铸铁、铸钢和非铁合金中的铝、铜合金,本节主要介绍这几种合金的性能、生产特点、应用以及如何选择铸造方法等。
一、铸铁件的生产铸铁: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铸造合金中应用最广。
在实际应用中,铸铁是以铁、碳和硅为主要元素的多元合金。
铸铁的常用成分范围见表1-16。
表1-16 铸铁的常用成分范围分类:根据碳的存在形式的不同,铸铁可分为:白口铸铁、灰铸铁和麻口铸铁;根据铸铁中石墨形态的不同,灰铸铁又可分为:普通灰铸铁(简称灰铸铁)、可锻铸铁、球墨铸铁和蠕墨铸铁;根据铸铁化学成分的不同,还可将铸铁分为:普通铸铁和合金铸铁。
(一)灰铸铁1.灰铸铁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特点金属基体(F、F+P、P)与片状石墨(G)所组成,如图1-46所示。
性能特征:灰铸铁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比钢低得多,通常σ约为b120~250MPa,抗压强度与钢接近,一般可达600~800MPa,塑性和韧度近于零,属于脆性材料,不能锻造和冲压;焊接时产生裂纹的倾向大,焊接区常出现白口组织,焊后难以切削加工,焊接性差;灰铸铁的铸造性能优良,铸件产生缺陷的倾向小;由于石墨的存在切削加工性能好,切削加工时呈崩碎切屑,通常不需加切削液;灰铸铁的减振能力为钢的5~10倍,是制造机床床身、机座的主要材料;灰铸铁的耐磨性好,适于制造润滑状态下工作的导轨、衬套和活塞环等。
影响性能的因素:基体组织和石墨的分布。
珠光体越多,石墨分布越细小均匀,强度、硬度也越高,耐磨性越好。
要想控制铸铁的组织和性能,必须控制铸铁的石墨化程度。
铸铁石墨化:主要影响因素是化学成分和冷却速度。
(1)化学成分灰铸铁除含碳元素外,还有硅、锰、硫和磷等元素,它们对铸铁石墨化的影响如下:碳和硅碳和硅是铸铁中最主要的元素,对铸铁的组织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碳是形成石墨的元素,也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
含碳量愈高,析出的石墨就愈多、愈粗大,而基体中的铁素体含量增多,珠光体减少;反之,石墨减少且细化。
本课课题: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铸铁的分类、特点、石墨化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灰铸铁的牌号、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灰铸铁的变质处理,灰铸铁的热处理。
3. 了解可锻铸铁、蠕墨铸铁和合金铸铁简介4.熟悉球墨铸铁的牌号、组织、性能及其应用、球墨铸铁的热处理。
5.了解铸钢生产的特点。
6.了解铜、铝合金的生产特点。
重点与难点:铸铁的性能及其应用;铸钢、铸铝、铸铜的生产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型:理论课教学过程第一章常用合金铸铁的生产第一节铸铁件生产复习旧课:铸件的质量控制。
铸铁的分类:定义:含碳量6.69%>C>2.11%的铁碳合金。
C形式存在。
①白口铸铁:C以Fe3②灰口铸铁:C以片状石墨形式存在,G。
片。
③可锻铸铁:C以团絮石墨状形式存在,G絮④球墨铸铁:C以球状石墨形式存在,G。
球⑤蠕墨铸铁:⑥麻口铸铁:一、灰铸铁灰铸铁的性能:(1)铸造性能好;(2)减摩性能好;(3)减震性能好;(4)切削加工性能好;(5)缺口敏感性较低:(举例:麻子脸;黑白衣服,标准好学生)(6)抗拉强度、塑性、韧性比相应的基体的钢低。
2. 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G=石墨)(1)化学成分:C 、Si→G ,Mn、S、P→Fe3C 。
(2)冷却速度:V↑→Fe3C、V↓→G 。
3.灰铸铁的孕育处理(变质处理):变质剂:硅铁75%。
在铸铁未浇注前,向铁水中加入少量变质剂(Si+Fe)、(Si+Ca),形成非自发晶核,细化晶粒,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
4.灰铸铁的牌号及其生产特点(1)灰铸铁的牌号HTab:ab为材料的最低抗拉强度。
(2)灰铸铁的生产特点二、可锻铸铁。
(马铁、玛钢、展性铸铁、韧性铸铁)C→G絮状成分:+基体。
组织特点:G絮状+F:铁素体可锻铸铁。
①G絮状+F:珠光体可锻铸铁。
②G絮状牌号:KTHab-c:ab为最低抗拉强度。
c为最低延伸率。
黑心可锻铸铁、珠光体可锻铸铁和白心可锻铸铁。
三、球墨铸铁1950年,我国开始球铁的研究,1959年无锡柴油机厂利用球铁代替45、40Cr钢,寿命、机械性能相近,成本降低50~80%,工时减少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