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材料概论课程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1
电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子材料课程编号:16118529学时/学分:1.5开课学期:24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类型:院系选修课一、课程说明电子陶瓷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
学生在掌握了工程数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非金属材料学和材料性能学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学习和掌握电子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电磁特性等专业知识;了解该领域最新进展进一步拓宽知识结构,为后续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
通过学习电子材料课程使学生更深入掌握电介质物理、磁性物理的基础知识为本专业的学生合理制定及评价电子材料元器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材料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解决本专业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2: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能够运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复杂的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本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研发、设计、生产相关的方针、政策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1: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对材料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1.掌握电子陶瓷结构,电介质物理、磁性物理的基础知识;2.具备从事电子材料生产、研究、应用和开发的基本能力;具备从多元角度拓展制定方案、评价合理性的能力。
四、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第一章电子陶瓷结构基础(8学时)知识点:原子间的结合力;球的密堆积原理与配位数;鲍林规则;电子陶瓷的典型结构;电子陶瓷的显微结构;电子陶瓷的晶体结构缺陷;电子陶瓷的固溶结构。
重点:原子间的结合力;球的密堆积原理与配位数;鲍林规则;电子陶瓷的典型结构;电子陶瓷的显微结构;电子陶瓷的晶体结构缺陷;电子陶瓷的固溶结构。
难点:球的密堆积原理与配位数;电子陶瓷的晶体结构缺陷。
《材料学概论》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2024914课程名称:材料学概论[无"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学分:2学时:32 (课内实验(践):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化学基础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总评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上课听讲等,占20 %)和小论文考查(占80 %)综合评定。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许并社主编.材料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2.主要参考书目:[1]冯端,师昌绪,刘治国主编.材料科学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周达飞主编.材料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3]徐晓虹主编.材料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美)史密斯(Winiam ESmith),哈希米OaVad Hashemi)著.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英文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L内容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常用的各类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在三者基础之上发展的复合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生产工艺、性能和应用。
通过分析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大量有关使用“材料”实例以及对“材料”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让学生自我总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历程;授课过程中贯穿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主线,通过大量实例,从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不同类型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存在的共性规律及核心本质,让学生自然形成与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四要素”原则,让学生自觉提高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接受科学作风、科学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This course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mposition, microstructure, processing,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materials including metals, inorganic materials, polymer materials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ove three materials. This course enables students to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disciplin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y analyzing a number of materials examples in socioeconomic life. This course makes a deep analysis in the common character and core ess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materials from various angles. This course also enables students to grasp the “four essences of the materials”, enhance the basic abilities and professionalism as a student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andaccept the education on the scientific attitude, scientific literacy,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ability.《材料学概论》[无]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24914课程名称:材料学概论[无"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学分:2学时:32 (课内实验(践):0 上机:0 课外实践:0 )适用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建议修读学期:3先修课程:大学物理、材料化学基础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第一门专业课。
电子材料专业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子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材料的定义、分类及特点;(2)掌握常见电子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领域;(3)熟悉电子材料的制备工艺和测试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电子材料的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2)具备电子材料制备的基本操作技能;(3)学会使用相关设备对电子材料进行性能测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子材料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动手实践的能力;(3)使学生认识到电子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2.常见电子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领域;3.电子材料的制备工艺;4.电子材料的测试方法;5.电子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第1-2课时: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第3-4课时:常见电子材料的性能及应用领域;第5-6课时:电子材料的制备工艺;第7-8课时:电子材料的测试方法;第9-10课时:电子材料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传授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制备工艺等知识;2.讨论法:引导学生针对电子材料的应用、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电子材料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子材料的性能及应用;4.实验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体验电子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测试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子材料导论》;2.参考书: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书籍;3.多媒体资料:电子材料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电子材料制备和性能测试所需的仪器设备。
《光电子信息材料概论》课程概论课件 (一)《光电子信息材料概论》这门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光电子信息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及其应用。
而这门课程所需的课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下面将以此为主要分析对象,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出发,对该课程的课件进行综合介绍。
一、内容方面课件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材料基础概念介绍:此部分主要讲解与光电子信息材料相关的基本概念,例如晶体学、半导体物理等。
2.光电子信息材料的种类与特性:课件通过丰富的图文形式介绍了各类光电子信息材料的组成、特性、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3.光电子信息材料的应用:此部分比较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对课程中讲到的材料与应用结合进行深入的思考。
4.光电子信息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此部分介绍当前光电子信息材料领域内的前沿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挖掘学生的研究性思维。
二、形式方面1.视觉效果整个课件的设计采用了丰富的视觉效果,如图文并茂、图示表格等,大量使用了图片、颜色与文字并用的方式,增强了学习效果。
同时,在页面结构上也注重了统一性和清晰度。
2.交互性为了增加活跃性与互动性,该课件还加入了多媒体内容,如视频、动画、声音等,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材料,提高记忆和理解效果。
3.便利性该课件还充分考虑了使用者操作的方便性,为方便学生阅读,适当增加了字体的大小和间距;针对不同的学习习惯与需求,还制作了PDF 版和PPT版,使学生便于下载和打印,同时减少了版权问题的纠纷。
综上所述,《光电子信息材料概论》的课件既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注重视觉效果的协调与流畅,多媒体内容的交互性,以及方便学生的便利性;更重要的是,该课件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关注和对课程更透彻的理解,使学生能更好地享受乐于学习的过程。
《电子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3084014 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固体电子工程)学时数:64 学分数:4 开课学期:第6 学期先修课程:《固体物理》、《电介质物理》、《材料物理化学》、《磁性物理》一、课程性质和目标授课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
课程类别:专业课教学目标:《电子材料》为电子科学与技术重要专业课程。
《电子材料》主要包括电子材料的制备方法、结构特征、电磁特性及影响因素、元器件设计和应用开发等所需的材料基础知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等,为研制电子材料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学生学习本课程后,了解电子材料的历史、应用领域与特点及其应用与发展动态,更深入掌握电介质物理、磁性物理的基础知识,提高相关知识在材料研究过程中的运用能力;具备从事电子材料生产、研究、应用和开发的基本能力;本课程又为后续专业课程基础,直接同电子元器件和电子材料测量密切结合。
二、课程内容安排和要求(一)教学内容、要求及教学方法重点掌握介质材料与磁性材料两部分相关内容。
其中介质材料(32学时):第一章电子陶瓷结构基础主要教学内容:⑴绪言⑵原子间的结合力⑶球的密堆积原理及配位数⑷鲍林规则⑸电子陶瓷的典型结构⑹电子陶瓷的显微结构⑺电子陶瓷的晶体结构缺陷⑻电子陶瓷的固溶结构要求:掌握陶瓷显微结构的分类及基本概念、点缺陷表示方式及缺陷反应方程的书写、固溶机理及影响固溶度因素、鲍林规则(如几何规则、电价规则等)、钙钛矿结构形成条件及特点。
能灵活运用鲍林规则分析晶体中多面体的连接方式。
理解等径球与不等径球的密堆积原理、电子陶瓷的典型晶体结构、显微结构对材料性能影响的重要性。
了解电子材料定义、分类、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利用传统的板书与精心设计的PPT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课堂小测验的方式,巩固相关知识。
学时分配:12学时第二章低介装置瓷主要教学内容:⑴低介装置瓷的基本知识⑵典型低介装置瓷⑶低温共烧陶瓷要求:掌握电介质与金属导热机制的区别、高导热晶体特点、光散射因子。
《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501课程中文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课程英文名称:IntTodIICtiOnofE1ectronicScienceandTechno1ogy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数:0.5学分课程学时数:8学时授课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一、课程简介《电子科学与技术概论》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设立的一门专业介绍课。
开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范畴、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关系、就业方向与深造专业方向、以及本专业课程的学习方法等,为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提供指引。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概述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范畴;了解本专业大学四年应学会哪些理论与技能;了解本专业与相关电信专业、材料专业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与深造方向。
重点:专业的范畴、与相关专业的联系、就业方向与深造方向。
难点:专业的范畴、与相关专业的联系。
2、课程体系与学习方法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四年的课程体系,并掌握课程体系的主线,理清课程间的逻辑联系;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向课的要求、学习方法与学习技巧。
重点:课程体系。
难点:课程体系。
3、专业前沿与发展动态了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动态与最新国际前沿研究热点。
重点:发展动态、前沿研究热点。
难点:发展动态、前沿研究热点。
三、实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方法进行。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主,多种教学方式为辅。
五、教学学时分配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1、考核方法:考查。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测验(或撰写论文)占60%七、教学参考资源1、参考书目:无2、与课程相关主要网站。
电子材料概论课程简介:
知道100年后大出风头的是什么材料吗?知道能把光变成电的魔术师是谁吗?知道能在“广寒宫”中大显身手的是什么材料吗?知道谁是星球大战中的动力材料吗?地下宫殿中真的能有阳光吗?建造在墙上的发电厂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都能在本课程中找到答案。
本课程将采用专题的形式介绍几种典型的电子材料:半导体材料、介电材料、超导材料、光电子材料、磁性材料和纳米材料。
同学们将了解这些电子材料的基本概况和特性,了解它们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电子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选修对象:
全校本科生
考核方式:
期末笔试为主,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30%+试卷成绩×70%。
个人简历:
谢娟,女,1980年4月出生,助教,硕士。
2006年3月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获得材料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6年4月到西南石油大学任教。
目前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有:纳米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纳米材料在腐蚀与防护领域的应用研究等。
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20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中SCI核心期刊文章4篇EI核心期刊文章6篇),申请发明专利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