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技术要点
- 格式:docx
- 大小:21.72 KB
- 文档页数:7
腹膜透析护理要点
腹膜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法,将透析液注入腹腔内,通过腹膜扩散和超滤作用清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液体。
下面是腹膜透析护理要点:
1. 保持洁净:在进行腹膜透析前,需要将操作区域消毒,并确保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 定期更换透析液:根据医嘱及时更换透析液,同时注意观察透析液的颜色、气味及透明度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3. 观察并记录病情:对腹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要及时观察和记录,如有必要应及时报告医生或护士。
4. 遵守饮食要求:进行腹膜透析期间,需要遵守医生或营养师的饮食要求,控制水分、蛋白质、钠、钾等摄入量。
5. 注意透析器周围温度:透析过程中应注意透析器周围温度,避免过冷或过热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6. 定期换位: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需要定期换位,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对身体造成压迫。
7. 管路护理:定期更换输液管路,注意管路阻塞、漏液等情况,及时更换或处理。
总之,腹膜透析护理要点包括保持洁净、定期更换透析液、观察并记录病情、遵守饮食要求、注意透析器周围温度、定期换位和管路护理等方面,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和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PICU患儿腹膜透析及其透析管的护理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借助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和微血管内的血浆与腹腔内的透析液中溶质浓度梯度和渗透梯度,通过弥散、对流和超滤的原理,以清除机体内滞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水分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腹膜透析的优点1.腹膜透析不需体外循环,可避免因反复血管穿刺带给患儿的恐惧心理及血透时发生急性并发症。
2.相对于成年人,儿童腹膜表面积较大,能较好地清除溶质及超滤脱水。
3.充分的腹膜透析能改善食欲,保证营养,有利于患儿的生长发育。
4.进行CAPD(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或CCPD(持续性循环腹膜透析)治疗,不影响患儿正常上学、生活,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5.其操作简单实用,可训练患儿及其父母在家里自己进行腹膜透析。
6.能减少或避免与血液接触,从而减少感染乙肝、丙肝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为肾移植创造条件。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l)急性肾衰竭:包括药物及毒物中毒或药物过敏、感染性败血症、重症急性肾炎、溶血性尿毒症等病因所引起的急性肾衰竭。
(2)慢性肾衰竭:适用于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衰。
(3)急性中毒。
2.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①腹腔感染或肿瘤等致腹膜广泛粘连;②腹壁感染或腹壁皮肤烧伤,无法置管者。
(2)相对禁忌证:①腹部手术3天内,置有外科引流管;②腹腔有局限性炎症或脓肿,肠梗阻、肠粘连,腹内巨大肿瘤及巨大多囊肾,硬化性腹膜炎及各种疝气等;③严重肺功能不全;④长期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者或过度肥胖;⑤高分解代谢者;⑥精神病患儿。
三、导管及其出口处的观察1.导管置入术后3天内,如未进行腹膜透析、导管出口无漏液或出血,一般不需更换敷料。
2.每天透析前要检查导管出口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触痛及分泌物。
透析结束后将透析短管要妥善固定在腹部,并注意保持其干燥清洁。
3.导管出口伤口结痂时,不要强行去除痂皮,可用过氧化氢溶液清洗。
腹膜透析疗法质量控制标准
1.腹膜透析是向腹腔内输入透析液,利用腹膜作为透析膜将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与代谢废物经超滤和渗透作用进入腹腔,而透析液中的某些物质经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以补充体内的需要,如果反复更换透析液,可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和水的日的。
2.透析液前应检查透析液有效期,液体有无混浊、杂质等,包装是否合格。
符合标准的透析液应加热至37℃后使用。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连接处用无菌纱布保护,定期更换外接管,防止发生窦道感染。
4.密切观察病情。
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及灌入、排出的透析液量,观察透出液的性质,有无混浊、蛋白团等。
同时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平衡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师。
5.保持腹膜透析治疗室清洁,定时消毒。
6.避免用力牵拉透析管,防止管道扭曲、折叠。
出现外接管漏液或脱落时,需重新更换。
7.嘱患者进食高热量、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低磷饮食;有高血压、水肿者,限制水、钠的摄入量。
8.做好家庭透析指导。
腹膜透析操作规程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方法,通过在腹膜腔内注入透析液,利用腹膜的滤过和吸收功能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同时平衡体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
下面是腹膜透析操作的规程。
一、准备工作:1. 材料准备:透析液、透析器、引流袋、注射器、导管、消毒剂等。
2. 设备准备:透析机器、监护仪、输液泵等。
3. 患者准备:确保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平稳。
二、操作步骤:1. 患者体位:选择合适的体位,一般为卧位或半卧位。
2. 皮肤消毒: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患者腹部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消毒区域干燥。
3. 准备引流袋:将引流袋连接到导管上,确保连接牢固,避免漏液。
4. 注入透析液:将透析液注入注射器,按照医嘱的要求注入适量的透析液。
注意透析液的温度,一般控制在36-37摄氏度。
5. 插入导管:将导管插入患者的腹膜腔内,注意插入角度和深度,避免损伤腹膜。
6. 进行透析:将注射器连接到导管上,将透析液缓慢注入腹膜腔内,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接口关紧,避免漏液。
7. 监测患者情况: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平稳。
8. 透析时间:根据医嘱规定的透析时间进行透析,一般为4-6小时。
9. 按时更换透析液:根据医嘱规定的时间,定时更换透析液,避免感染和溶质重吸收。
10. 结束透析:透析结束后,将透析液从腹膜腔抽出,将导管取出。
11. 整理术后皮肤:清洁患者腹部的皮肤,及时更换清洁干燥的敷料。
三、注意事项:1. 操作前要对患者的腹部进行充分检查,避免插入导管时损伤脏器。
2. 操作过程中,注意消毒措施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
3. 注射透析液前,要检查透析液的温度和清晰度,确保无异常。
4. 透析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有异常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5. 插管后,注意导管的固定,防止移位。
6. 透析结束后,及时清洁术后皮肤,避免感染。
7.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适合腹膜透析。
ICU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技术要点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一种通过腹膜腔内透析液与患者体内代谢产物进行物质交换,实现排尿功能的治疗方法。
在ICU患者中,腹膜透析常常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用于去除体内积聚的代谢产物,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控制液体平衡等。
腹膜透析治疗技术要点如下:1.适当的患者选择:特别注意是否存在腹膜炎、腹壁疝、大面积腹部手术切口等禁忌症。
应评估患者的腹膜功能,以及氧合、心功能是否稳定,血压是否可控制等。
2.腹膜透析导管的选择与植入:常用的导管有双腔导管和双腔Y型导管。
导管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如腹腔感染风险、肝肾功能是否受损等进行评估。
导管植入时应遵循无菌操作,术后应定期检查导管通畅性。
3.导管护理与透析液的使用:导管出口固定后,创面需要保持干燥清洁,每天更换敷料。
透析液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个体化调整,包括容量、电解质成分、酸碱平衡等。
4.透析液注入和引流:透析液注入时,应控制液体流速,避免快速注入引起快速扩张导致疼痛或不适。
当透析液引流产量降低或呈混浊状态时,可能是导管阻塞,应及时检查与处理。
5.透析液的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体重、尿量、透析液引流量、透析液电解质等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透析液的成分和流量。
6.感染预防与处理:腹腔感染是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患者在使用透析液前应进行基础清洁,操作时要规范无菌操作。
对于存在感染迹象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
定期接触导管口进行消毒。
7.透析效果与评估:透析效果的评估包括肌酐、尿素氮等代谢产物清除率的测定,电解质浓度的控制,体重的控制等。
定期检查患者的肾功能、腹膜间隙或残余尿量等指标。
8.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包括感染、腹水、导管功能不良、低血糖等。
对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包括药物治疗、导管修整或更换、调整透析液成分等。
总之,腹膜透析是一种有效的ICU患者辅助治疗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患者的选择、透析导管的选择和护理、透析液的选择与调整、感染预防与处理、透析效果与评估以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等要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腹膜透析相关技术操作规程腹膜透析是一种常见的肾替代治疗方法,通过腹膜及腹腔进行透析,有效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下面是腹膜透析相关技术操作规程的简要介绍。
1. 准备工作- 确认患者的透析方案和治疗计划。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嘱,确定透析方案的时间、透析液的配制和温度等。
- 检查患者的腹腔情况。
包括肠道功能情况、腹腔内是否存在粘连等,以确定适合的透析方法和透析腔选择。
2.操作流程- 患者体位。
患者采取仰卧位,保持舒适,并将脚部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和透析液排出。
- 皮肤消毒。
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对腹腔区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风险。
- 麻醉。
选用合适的局部麻醉方法,如表面麻醉、浸润麻醉等,麻醉区域一般位于脐周4-5cm水平处。
- 针刺。
使用无菌的针头,将透析针刺入腹腔。
一般在麻醉点所在的部位刺入,刺入角度约为30度,注意避免刺入肠管等重要脏器。
- 固定透析管。
将透析管与针接头连接,使用透明敷料固定透析管,以防止松动和感染。
- 加入透析液。
根据医嘱选择合适的透析液,将透析液缓慢注入腹腔,常用的注入方法有重力注入、自排方法,也可以使用负压泵进行注入。
3. 透析操作管理- 透析时间和频率。
根据医嘱确定透析的时间和频率,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 透析液的控制。
透析液的温度一般保持在36-38摄氏度之间,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治疗需要进行调整。
- 导尿管的插拔。
在透析过程中,需要定期插拔导尿管,以保持腹腔内压力的平衡。
- 透析过程中的监测。
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 透析结束和退出。
根据透析时间的安排,在适当的时机停止透析,并将透析液从腹腔中排出,拔掉透析针,并用消毒剂清洗针孔。
4. 并发症的处理- 感染。
注意对患者的生活护理,保持透析腹腔的清洁和干燥,预防感染的发生。
- 渗漏。
注意观察透析液渗漏的情况,及时处理渗漏点,更换敷料。
- 肠梗阻。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
一、患者的选择
1.合适的患者:病情稳定,燥鳞低,营养状态好,无迅速进展的恶性肿瘤、周围血管病变等情况。
2.严格掌握禁忌症:活动性感染、重度腹泻或腹胀、严重高钾血症、腹膜渗出性肝炎、恶性高血压等。
二、设备的准备
1.腹膜透析器
2.腹膜导管
3.盐水袋
4.消毒剂和无菌巾
5.注射器、针头和吸管
三、操作步骤
1.消毒:使用消毒剂清洗手部和手臂,并使用无菌巾擦干手臂。
2.麻醉:局部麻醉皮肤。
3.穿刺:用特制的穿刺针,将腹膜导管置入患者腹膜内。
4.检查:检查导管是否插入正确,无渗漏和出血等情况。
5.固定:将导管固定在患者体表,以防止移位。
6.注入盐水:将盐水袋连接到导管上,用注射器将盐水注入腹腔内。
7.卸载:将盐水从腹腔中抽取出来,随后进行换液操作。
8.换液:按照医嘱,定期更换腹膜透析液。
四、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前应认真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过敏史和药物使用情况等。
2.操作时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3.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导管穿刺深度,避免损伤内脏器官。
4.治疗前后应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如透析液的量、渗透压、腹水的量、腹痛的程度等,以便进行跟踪监测。
5.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肝肾功能等状况,及时检测并处理并发症的出现。
6.治疗结束后应严格遵守对残留透析液和废弃材料的处理准则,防范感染风险。
以上就是腹膜透析标准操作规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腹膜透析治疗中,必须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施,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ICU患者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是目前常用的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对于ICU患者来说,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都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本文将重点探讨ICU患者的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选择、操作步骤和护理要点。
一、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通过人工透析器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进行血液净化,再将洁净的血液回输给患者。
血液透析适用于ICU患者的肾衰竭、尿毒症等疾病,能够有效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液体,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操作步骤:1. 患者准备:消毒透析血管通路,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2. 透析器连接:将透析器与机械泵等设备连接好,确保连接无漏气现象。
3. 穿刺透析血管:选取适当的血管通路进行穿刺,通常为动静脉瘘或中心静脉插管。
4. 透析器启动:启动机械泵,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透析器进行净化。
5. 监测参数: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流速度、血液压力和透析液配方,确保透析过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 透析结束:根据透析计划或医嘱,适时停止透析,将洁净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
7. 监测观察:透析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尿量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护理要点:1. 透析血管通路护理:定期更换透析血管通路敷料,注意血管松紧程度,避免血液漏出和感染。
2. 透析器护理:定期更换透析器,严格按照清洗和消毒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感染交叉传播。
3. 液体平衡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入出液量,避免过量或不足,及时调整透析液配方。
4.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监测:定期检测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根据检测结果调整透析液配方。
5. 并发症处理:如发现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
二、腹膜透析腹膜透析是通过将透析液注入患者腹腔,利用腹膜腔内的血管网络进行物质交换,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目的。
腹膜透析适用于ICU患者的尿毒症和急性肾损伤等,具有操作简便、较少并发症等优点。
腹膜透析标准操作
腹膜透析是一种治疗肾衰竭的方法,它通过将透析液注入腹腔进行透析,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腹膜透析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以下为其标准操作流程:
1. 患者的腹部需要消毒,同时需要使用巧妙的手法,在注入透析液之前,必须很好地清洗腹膜区域。
2. 在进行腹膜透析前,需要对透析液进行检查,确保其浓度和温度均符合要求。
3. 在进行腹膜透析时,需要使用无菌的器具,如注射器、导管等,以避免感染的风险。
4. 在注入透析液时需要注意注射的速度,要慢而稳,以避免出现不适感。
5. 在注入透析液后,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约15-30分钟,以确保透析液充分分布。
6. 在透析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感染、渗出、疼痛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7. 腹膜透析结束后,需要彻底清洗腹腔,以避免残留的透析液对患者造成伤害。
以上为腹膜透析的标准操作流程,医护人员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应认真遵守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
- 1 -。
腹膜透析方案腹膜透析是一种替代肾脏功能的治疗方法,通过在腹腔内放置透析液,利用腹膜的半渗透性膜进行代谢产物和多余水分的排除。
本文将介绍腹膜透析方案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方案规划腹膜透析方案的制定需要考虑患者的肾功能、腹透透析充分性、透析液配伍及浓度、透析时间和透析频率等因素。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腹膜透析方案。
二、设备准备进行腹膜透析需要准备透析液、透析器、导管、连接器、注射器、消毒剂以及必要的防护用具等设备。
在操作前,应确保所有设备都已经消毒并处于良好状态。
三、透析液的准备和配伍透析液是腹膜透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分应符合患者的生理需要。
根据医嘱,将透析液按照一定比例和浓度配制好,确保其无菌、无气泡和适宜温度。
四、准备透析器和导管透析器是腹膜透析的核心设备,用于将透析液导入腹腔和排出代谢产物。
在使用前,应确保透析器已经经过严格消毒,并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
导管也需要消毒并检查连接是否牢固。
五、进行腹膜透析1. 患者准备:患者应在床上平躺,并且清洁腹部皮肤,特别是腹脐周围的部位。
同时,需要消毒双手,戴上手套。
2. 术前消毒:在插入导管之前,需要进行术前消毒。
将皮肤消毒剂均匀涂抹于透析部位,并静置片刻,等待消毒剂发挥作用。
3. 插入导管:在插入导管前,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腹型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
将导管插入腹腔时,需要确保插管位置合适并且固定可靠。
4. 注入透析液:将预先准备好的透析液连接到透析器上,并通过导管注入腹腔。
同时,需要注意透析液的流速和压力,避免过快或过慢的注入。
5. 透析时间和频率: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情况,确定每次透析的时间和透析频率。
透析时间一般为4-6小时,透析频率可以是每天1次或连续多天。
六、透析结束和后续护理透析结束后,医生会通过导管将透析液排出,并观察患者的情况。
同时,需要对导管和透析器进行消毒并清洗,以备下次透析使用。
结束后的护理主要包括休息和观察,以及定期复查相关指标。
腹膜透析操作技术腹膜透析操作技术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没那么吓人啦。
咱先说说啥是腹膜透析呢?简单来讲,这就像是给咱身体里的小环境来个大扫除。
腹膜就像个超级滤网,我们通过特殊的操作,把身体里那些多余的、不好的东西,像毒素啊、多余的水分啊,从这个滤网里弄出去。
那开始操作的时候呀,环境可得注意喽。
找个干净又舒服的小角落,最好是没什么灰尘、比较安静的地方。
你想啊,要是周围乱糟糟的,咱心里也不踏实不是?这就好比你要精心做一件艺术品,得有个合适的创作环境。
然后就是那些透析用的东西啦,什么透析液啊,管路啊,这些都得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这就像大厨做菜前,得把食材、调料都码放好一样。
透析液就像神奇的清洁剂,它可是要进到咱们身体里帮忙打扫的呢。
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开始连接管路啦。
这个时候可得小心点哦,就像给小宝贝穿衣服系扣子一样,得仔仔细细的。
可不能马虎大意,不然就像扣子系错了,那可就麻烦啦。
连接的时候,手要稳,心要静,按照正确的方法来。
接着呢,就是要把透析液慢慢引进腹膜腔里。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花朵浇水一样,得慢慢来,让透析液缓缓地滋润腹膜这个小花园。
可不能一下子倒进去太多太快,那花可受不了,咱的身体也受不了呀。
在透析的过程中呢,咱也别太紧张。
可以找个舒服的姿势躺着或者坐着,听听音乐、看看书啥的。
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小假,身体在做清洁,咱的精神也可以放松放松。
等透析的时间到了,再把透析液慢慢引流出来。
这时候看着那些引流出的液体,就感觉身体里的坏东西都被带走了,是不是很有成就感呢?就像打扫完房间,看到一地的灰尘被扫出去一样。
腹膜透析操作技术虽然需要一些耐心和细心,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就像学会了一个小魔法一样,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呢。
咱们要像照顾好朋友一样照顾自己的身体,每一个步骤都用心去做,这样就能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啦。
腹膜透析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操作规程》
腹膜透析是一种通过腹膜进行透析的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
为了确保透析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有必要制定一套规范的操作规程。
首先,操作前需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医护人员应在严格的洁净条件下进行操作,确保透析液和管路的无菌。
同时,需要为患者准备好透析液,并确保透析机器的正常运转。
其次,进行腹膜透析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首先,将透析液通过导管注入腹膜腔,然后依照医嘱对透析液进行保留和排出。
医护人员需在整个过程中监测患者的体征和透析液的排出情况,及时记录相关数据并报告医生。
此外,对于患者的护理也是腹膜透析操作规程中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检查患者的导管及周围皮肤的情况,并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排液情况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最后,操作结束后,需对透析设备和环境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妥善处理和保存有关记录和数据,并及时向医生汇报患者的透析情况。
总之,腹膜透析操作规程是保障患者安全和透析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循规程操作,确保透析过程的顺利
进行,并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腹膜透析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目评分标准及细则分值扣分原因得分准备质量20 分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准备用物:①腹膜透析管:1根或2根,②腹透液1袋:小儿为2.5%的百特腹膜透析液,③无菌手套:3双,④带针缝线:1包,⑤治疗巾:4包,⑥止血钳:2把,⑦利多卡因:1支10ml,⑧气管切口包:1个;3、评估患者病情,合作程度,了解肾功能情况;4、评估患者对腹膜透析的知识掌握,心理反应;5、评估腹部置管处的伤口情况。
53353操作流程质量60分1、连接①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②进行查对,协助患者摆好体位;③充分暴漏透析管路,取出预热后的透析液,拉开管路接口处的拉环(方法是左手固定透析液管路,右手用力拉环并注意无菌),取下短管的碘伏帽,迅速将短管朝下,旋拧外管路置于短管完全密合;2、引流①用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②将透析液袋口的出口塞折断,悬挂透析液袋在输液架上;③将引流袋放入小桶内(位置是患者的最低位),打开短管旋钮开关开式引流,引流完毕关闭短管;3、冲洗①打开入液管路的蓝夹子;②排气,观察透析液是否流入引流袋;③用蓝夹子夹闭出液管;4、灌注①打开短管,开始灌注;②观察入液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入液是否顺利;③灌入结束,关闭短管,用另一个蓝夹子夹住入液管路;2263342625345、分离①撕开碘伏帽的外包装(注意无菌操作,放置平稳易拿取的地方);②检查盖内海绵是否浸润碘伏(即海绵膨起占盖的2/3处,否则需重新更换);③将短管与双联系统分离,将短管朝下旋拧碘伏帽至完全闭合;④分离透析液并称重,计量,作好记录;6、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7、整理用物,洗手。
2 3 4 4 3 2全程质量20分1、操作过程考虑患者安全。
2、操作过程注意和患者沟通。
3、操作过程注意无菌操作。
4、操作熟练节力。
5555腹膜透析技术操作(一)目的1、急性药物中、毒物的急救。
2、纠正严重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二)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腹膜透析技术一、评估与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周围环境是否清洁,个人准备是否符合标准。
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及配合程度。
3.了解患者腹透方案、出口处皮肤情况。
4.评估透析外接短管接头是否完好。
二、换液流程要点三、指导要点1.告知患者进行腹透换液时配合事项,如灌液和引流时注意变换体位,戴好口罩,注意保持外出口的干燥清洁。
2.告知患者腹膜透析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1.遵医嘱及透析液说明书使用。
2.腹膜透析换液场所应清洁、相对独立、光线充足、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
3.分离和连接各种管路时要严格无菌操作。
4.掌握腹膜透析液双联系统的应用。
5.透析液灌入腹腔前要干热加温至37℃左右。
6.每天测量和记录体重、血压、尿量、饮水量,准确记录透析液每次进出腹腔的时间和液量,定期送引流液做各种检查。
7.观察透析管皮肤出口处有无渗血、渗液、红肿。
8.保持导管和出口处皮肤清洁干燥。
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疼痛1.预防:①向患者解释疼痛的可能原因,消除其紧张心理。
②尽可能避免产生疼痛的因素。
(1)透析初期,从小剂量开始,透析液灌入和排出速度避免过快。
(2)透析液温度适宜,一般在37°。
(3)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膜炎的发生。
(4)透析导管置入深度适宜。
2.处理: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②透析液引流相关腹痛,可降低透析液注入初期和引流末期的速度,必要时可使用止痛剂。
③透析导管置管位置较低所致疼痛,可先使用止痛剂,必要时可拔除后重新置管。
④腹痛显著者,可遵医嘱在透析液中加入5%利多卡因5ml。
⑤持续腹腔冲洗并积极治疗腹膜炎,可缓解腹膜炎所致腹痛。
(二)腹膜炎1.预防:①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
②使用双涤纶套透析导管。
③术后检查腹膜透析导管,确保导管与钛接头之间连接紧密,防止脱落。
④保持操作环境清洁,治疗室每天空气消毒2次,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光线充足,换液时暂时关闭风扇和门窗,防止尘埃飞扬;操作前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操作时避免对着无菌区域说话、咳嗽、打喷嚏。
ICU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技术要点
腹膜透析(PD,以下简称腹透)自1923年由Ganter首先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操作简单、实用有效、价格低廉、不必全身肝素化、不需特殊设备、不需专门训练人员和使用安全等许多优点,已成为治疗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和某些药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腹膜透析方法随透析液交换周期的不同,分为连续循环腹膜透析(CCPD)、
间歇性腹膜透析(IPD)和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
(CAPD)。
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以CAPD使用最为广泛。
【基本原理】
腹膜是具有透析功能的生物半透膜,不仅有良好的渗透和扩散作用,还有吸收和分泌功能。
成人的腹膜面积为2.0~2.2m2,比两侧肾脏的肾小球滤过总面积(约L511)2)和一般的血液透析膜面积(0.8~l.Om2)大。
弥散是溶质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的运动,是腹膜透析清除废物的主要机制。
根据多南凡平衡原理,在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不等时,则高浓度一侧的溶质,如其分子量较小,可通过半透膜向低浓度的一侧弥散,而水分子则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渗透,最后达到半透膜两侧的平衡。
大分子物质,如大分子蛋白、血细胞等则不能通过。
根据这种原理,将透析液灌入腹膜腔后,血浆中的小分子物质如浓度高于透析液者,就会弥散入透析液内,而透析液中浓度高的物质则可从透析液内进入组织液和血浆内;若透析液的渗透压高于血浆,则血浆中过多的水分便渗透至透析液内。
因而做
腹透时,通过向腹腔内反复灌入和放出透析液,就可使潴留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得到清除、水和电解质得到平衡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适应证】
腹膜透析指征与血液透析相同,但与血液透析相比,以下患者更适合于腹膜透析:大于65岁的老年人;原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反复血管造疹失败的患者。
【禁忌证】
腹膜透析在几乎所有的临床条件下都能够应用,但有时选择血液透析更为适宜。
1.绝对禁忌证
(1)腹腔感染或肿瘤等所致腹腔广泛粘连或纤维化。
(2)腹壁广泛感染、严重烧伤或皮肤病。
2.相对禁忌证
(1)腹部手术后3d内,腹腔留置引流管。
(2)腹腔局限性炎性病灶。
(3)腹腔内容积严重减小,如高度肠梗阻、晚期妊娠、腹腔巨大肿瘤等。
(4)严重呼吸功能不全。
(5)精神病患者或不合作者。
(6)长期蛋白质及热量摄入不足者。
(7)疝气、腰椎间盘突出者。
【常用方法】
用于急性肾衰竭的腹膜透析治疗方法有4种。
1.急性间歇性腹膜透析(AIPD)交换次数多、留腹时间短。
通常每次灌入2~3L透析液,留腹半小时左右。
多使用透析机器(APD)进行交换。
2,持续平衡腹膜透析(CEPD)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相似,根据需要清除的液体量和氮质血症的情况决定透析的剂量,一般每天约交换4次,每次留腹4~6h,可以用机器进行交换,也可以人工进行。
3.潮式腹膜透析(TPD)开始在患者腹腔内灌入一定量的透析液量(如3L),以后每次引流出部分液体,而在腹腔内存留L0~L5L液体,之后再灌入部分液体(潮式方法)。
用这种方法,每次灌入和引出的液体量仅相当于腹腔容量的一半。
此法可以缩短交换时间,提高总的溶质清除率。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研究观察了不同腹膜透析方式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有效性,大多数研究都显示腹膜透析能够较好地清除体内毒素和水分,维持体内平衡。
2002年有研究比较了TPD 和CEPD.结果显示在轻、中度高分解代谢的急性肾衰患者中,均能采用这两种方法,而TPD的患者溶质清除更多。
4,持续流动腹膜透析(CFPD)这项新技术要求置入两根特殊设计的腹膜透析管或一根特殊的双腔管,其中一条用于灌入腹膜透析液,一条用于腹膜透析液的引出。
CFPD腹腔内保留较大容量(2~3L)的透析液,并通过腹膜透析液的连续注入和引出,使持续
再循环流量达200~300ml∕min0透析液体外净化速率超过跨腹膜的溶质清除率,并保持腹腔内的溶质浓度最低,维持腹膜两侧的高浓度梯度差以最大限度地转运清除溶质,因此其跨膜溶质清除高于一般腹膜透析。
CFPD作为一种新技术与既往简易的腹膜透析已有了很大不同,但临床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及感染发生率较高等问题仍有待完善。
【操作过程】
1.腹膜透析管常用的透析管是TenCkhOff透析管,是一种甲基乙烯硅胶管,表面光滑,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不易屈曲和被阻塞。
成人用的透析管全长35~40cm,内径
2.4mm,外径4.6mπι°全管分为腹腔段、皮下段和体外段等3部分。
4.透析管置管方法
(1)穿刺法:患者排空膀胱,穿刺前先向腹腔内注入腹膜透析液100Oml,可以减少穿刺时损伤腹腔脏器的机会。
穿刺点在下腹部正中或腹直肌外缘处,局麻后以尖刀在皮肤上作一小口,用套管针徐徐刺入腹腔,并令患者作鼓腹动作,进入腹腔时有一落空感,拔出针芯即可见透析液流出;将装有导丝的腹膜透析管从套管针腔送入腹腔,待腹膜透析管内端插至膀胱直肠窝时,患者有排便或排尿感,之后退出套管针及导丝。
在腹部打一皮下隧道,将腹膜透析管外端从隧道内穿过,用健线同定即可。
(2)切开法:排空膀胱,常规消毒。
切口选择在腹正中线或旁正中线脐下3cm处。
局麻下逐层切开皮肤直达腹膜,在腹膜
上切一小孔。
透析管内插一根有一定弧度的不锈钢丝或铜制的导丝,再将透析管插入膀胱(子宫)直肠窝。
此时患者有便意感。
荷包缝扎腹膜,建立皮下隧道4〜6cm,后段经手术切口的外上方穿出皮肤,最后缝合切口
5.腹膜透析方法1976年Popovich首创CAPD,后来Oreopoulos将之加以改进,将透析液由瓶装改为塑料袋装,既减少了感染率又便于患者活动及工作。
从此CAPD很快在全世界广泛开展起来。
其具体方法是将两袋100Oml塑料透析袋通过“Y”形管及一段连接管与TenCkhOff透析管相连接。
连接管外置滚轮夹,用以夹闭管道。
将透析液加热至37。
口悬挂于高于腹腔Im处,透析液依重力经导管进入腹腔。
IOmin后,待口袋流空,将透析袋折叠并系在腰间。
透析液在腹腔内停留4h(夜间为8h),然后将原折叠在腰间的透析袋打开,放置在低于腹腔Inl处,松开夹子,借助于重力及虹吸作用,使腹腔内存留的透析液流入袋中。
最后将透析液及袋子一同弃去。
重新再连接含2L透析液的新袋,完成一次液体交换。
如此循环往复,每天4次。
操作过程必须严格无菌操作。
CAPD的透析过程在24h内持续进行,提高了透析效率。
每周累积透析时间达168h,其累积清除率很高,尤其对中分子物质的清除作用较血液透析强,有利于改善病情。
【并发症】
1.插管并发症伤口出血、腹腔少量出血、内脏穿孔、轻度肠梗阻、透析液外漏、隧道内透析管扭曲、透析液引流不畅、透析管
堵塞、透析管移位等。
2.腹膜炎是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细菌性、真菌性、结核性、化学性、嗜酸细胞性腹膜炎。
感染多来自于透析管道,偶然来自血液、肠壁和女性生殖系统。
3.营养缺失综合征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蛋白质、氨基酸及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故可以引起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水肿和抵抗力低下,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虚弱、食欲不振、嗜睡,严重时昏迷和抽搐。
所以腹膜透析患者必须注意加强营养摄入,蛋白不低于每天O.75~1.Og o并要经常补充维生素。
4,水、电解质紊乱透析液负平衡可以使水分进入血管内,增加血容量,引发肺水肿、脑水肿。
治疗可用高渗透析液加以脱水。
长期应用高渗透析液脱水过多,可使血容量减少而发生低血压,治疗可输注生理盐水或血浆。
5.高血糖、高脂血症与肥胖连续使用高渗透析液时,由于葡萄糖的吸收使血糖升高,如果利用和处理糖的能力不佳(如糖尿病),可造成血糖过高,甚至发生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另外,由于患者长期自腹腔吸收大量的葡萄糖,可使体重增加、血脂升高。
6.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由于横膈抬高及患者长期卧床,影响肺的换气功能而发生肺不张、肺炎、支气管炎及胸腔积液。
7.腹痛腹膜炎、腹部过度膨胀、高渗葡萄糖的刺激、透析液PH配制不当或温度太低、透析管位置不当或位移等,均可引起腹痛。
8.腹胀主要是由于不适应,在早期可以产生腹胀。
另外,肠蠕动减少,肠腔积气也可以引起腹胀。
9.其他部分患者在输入或排出透析液时可以发生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困难等迷走神经反射症状。
另外,腰痛、肠粘连、痔疮加重、疝气等均为少见并发症。
腹膜透析很少发生失衡综合征。
【CRRT、间断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的比较】
在危重患者治疗中,与间断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治疗比较,持续血液滤过等CRRT措施在治疗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中有突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