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丁格尔乳腺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小叶增生86例临床观察
- 格式:docx
- 大小:27.76 KB
- 文档页数:2
乳腺增生治疗仪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9-01T10:46:27.233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作者:余春仙[导读] 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疾病采取乳腺增生治疗仪的应用效果余春仙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云南曲靖 655000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疾病采取乳腺增生治疗仪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07-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15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通过乳腺增生治疗仪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分。
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2.05%(128/156)。
治疗前患者V AS评分为(1.98±0.68)分,治疗后为(0.45±0.31)分,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
结论:对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采取乳腺增生仪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乳腺良性疾病;乳腺增生治疗仪;治疗效果;护理乳腺良性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主要疾病类型包括乳痛症、乳腺炎、乳腺增生等,目前临床对该类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长时间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形成,不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另外乳腺良性疾病的病程较长,通过药物治疗难以达到痊愈效果。
因此探索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十分重要。
基于此,本研究对乳腺增生治疗仪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干预措施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8.7-2020.6月在我院收治的156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年龄22-63岁,平均(39.05±7.42)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3.02±1.57)年:疾病类型:乳痛症94例,乳腺炎53例,其它9例。
纳入标准:(1)全部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学确诊为乳腺良性疾病;(2)患者及家属均为知情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病症;(2)具有严重精神意识障碍。
[键入文字]
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
2012-11-30
【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摘要:
【目的】探讨南丁格尔医院型乳腺治疗仪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及护理。
【方法】对326例经临床手检和电脑近红外线扫描确诊的病人,使用南丁格尔医院型乳腺治疗仪,每次治疗30rain,10d为一疗程。
【结果】乳腺增生病人经2个~3个疗程治疗后,疼痛减轻,肿块缩小,硬度变软,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南丁格尔医院型乳腺治疗仪通过中科包络波的智能效应电场和红外辐射器直接作用于患处,电波刺激,使乳痛症状减轻,肿块缩小。
关键词:南丁格尔医院型治疗仪;乳腺增生;护理
1。
乳腺治疗仪和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马彩云;李新荣
【期刊名称】《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1999(000)006
【摘要】乳腺增生病是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以往多采用性激素、针炙、按摩
等治疗方法,效果不满意。
我们分别采用乳癖消和乳腺治疗仪对此病进行了探索性治疗研究,共治疗乳腺增生病408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我科于1997年1月~1998年12月在妇女病普查中发现本病357例,
同期门诊就诊51例,均进行了治疗。
其中乳腺治疗仪治疗306例,乳癖消治疗102例,共计408例。
未婚21例,已婚38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的57岁,18~30岁62例,31~40岁75例,>41岁71例;病程最长者5年,最短者3个月;肿块最大的5cm×6cm;发病部位在外上象限者342例,占84%。
1.2
治疗
【总页数】1页(P471-471)
【作者】马彩云;李新荣
【作者单位】邯郸市妇幼保健院!056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自拟乳癖消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85例疗效观察 [J], 王慧敏
2.乳癖消联合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疗效观察 [J], 李建芬
3.自拟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病129例疗效观察 [J], 冯宇;冯国祥
4.自拟乳癖消合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85例疗效观察 [J], 王慧敏
5.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J], 宋慎凤;胡修标;李湘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乳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乳房疼痛和肿块为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
(1)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以一侧偏重多见,疼痛严重者不可触碰,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
疼痛以乳房肿块处为主,亦可向患侧腋窝、胸胁或肩背部放射;有些则表现为乳头疼痛或痒。
乳房疼痛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
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
(2)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亦可见于其他象限。
肿块形状有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其中以片块状为多见。
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
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
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为自发溢液,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
(4)月经失调:本病患者可兼见月经前后不定期,量少或色淡,可伴痛经。
(5)情志改变:患者常感情志不畅或心烦易怒,每遇生气、精神紧张或劳累后加重。
一般来说,妇女多愁善感,一不顺心则心肝之火勃然而起,而肝经又通乳循行两胁,导致气郁痰凝于乳。
所以,中医一般采用舒肝解郁、行气化痰的方法治疗。
中国科学院中科集团生产的蓝丁格尔乳腺治疗仪针对不同症状采用不用的治疗方法:(1) 肝郁气滞型:主证:心烦易怒或精神忧郁,胸闷胁胀、失眠健忘、阵阵叹息、舌苔薄白或薄黄。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散结。
取穴:蓝丁格尔乳腺治疗仪取肝俞、期门、膻中、胸乡。
治疗时间:早晨或傍晚治疗20—30min。
姿势:采取半卧位或卧位。
磁疗:以泻法为主。
(2) 冲任失调型:主证:乳房疼痛和肿块,其与月经周期或情志变化不相关。
取穴:蓝丁格尔乳腺治疗仪取神阕、气海、关元、天枢。
治疗时间:早晨或下午治疗15—20min。
姿势:采取半卧位或卧位。
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作者:杨丽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11期【摘要】目的:为了探究乳腺治疗仪对乳腺增生的治疗疗效以及护理方式。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120例乳腺增生的病患,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使用乳腺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为1个月。
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护理作为妇女常见病乳腺增生病症,经常发生在妇女青春期后任何年龄,35-40岁为高发年龄,本质就是乳腺主和间质不同程度的增生所导致的乳腺正常结构的紊乱,这个病症发生的潜在病变危险性要比正常妇女高出2-4倍。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120例乳腺增生的病患,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纳入标准:符合乳腺增生病诊断及中医肝郁痰凝证诊断标准;年龄为21-71岁,知情同意的病患。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与发病位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使用乳腺治疗仪进行治疗,治疗的时间为1个月。
与此同时,进行有效的护理:1.2.1心理干预乳腺增生病患因为病情出现反复,长时间出现了乳腺疼痛,尤其是乳腺上出现包块的同时,焦虑表现非常明显。
焦虑是缺少对环境能力应对的信心所导致的结果,包含了紧张孤独等。
干预措施是:①首先针对病人怀疑,向病人将检查情况、疾病病因、乳腺增生和乳腺癌的区分进行讲明、普及有关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的知识,了解有关疾病,增加治疗的信心。
②使用心理辅导以及放松技术将病患高度紧张的情绪进行放松,每天进行两次放松技术训练,一次15分钟,同时将治愈病人治疗前后超声检查图片比对展示给病人看。
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乳汁分泌的影响邓海英;周成英【摘要】目的:观察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产后乳汁分泌效果.方法:将接受普林格尔治疗仪乳房治疗产妇100例,与未接受乳房治疗产妇100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林格尔治疗仪可以促进乳汁分泌,使泌乳量增加,疏通乳腺管,预防乳胀.【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2(025)015【总页数】1页(P1925-1925)【关键词】普林格尔治疗仪;乳汁分泌;乳胀【作者】邓海英;周成英【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妇产科,330008;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妇产科,33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4.1随着母乳喂养的提倡,母乳的益处越来越受到关注。
为提高母乳喂养率,促使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防止产妇乳汁淤积,乳胀发热,我院自2010年4月以来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对乳房实施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4-7月住院分娩产妇200例进行观察。
根据产妇意愿,将自愿接受普林格尔治疗仪乳房治疗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余100例未行乳房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分娩方式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且两组产妇乳房检查正常,无产科合并症。
1.2 方法观察组:顺产产妇产后30min,剖宫产产妇术后回病房即可行乳房治疗,每天1~2次,每次20~30min。
操作方法: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使用前先检查治疗仪的电源。
产妇取平卧位,将两片乳房专用治疗片均匀涂上耦合剂置于产妇的两侧乳房上,露出乳头,并用消毒纱布盖住乳头,系好专用腹带,使治疗片与皮肤紧密接触,打开电源,选择产科催乳菜单,选择时间20~30min,调节能量,由弱至强,以产妇不能耐受为止,能量越大效果越显著。
对照组:产妇不使用普林格尔治疗仪治疗,但绝对做到早开奶、早接触、早吸吮,并指导多吸吮,按需哺乳。
CFT6100乳腺治疗仪治疗小叶增生的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09-06-11T13:07:19.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4月第11期供稿作者:王晓勤(白银市白银区计划生育服务站甘肃白银 730900[导读] 乳腺小叶增生又称乳腺增生症,是广大妇女尤其是育龄期妇女易患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1-0040-01乳腺小叶增生又称乳腺增生症,是广大妇女尤其是育龄期妇女易患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临床统计资料表明,乳腺病的发病率为成年妇女的45%—50%,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
目前对此病的治疗尚无理想的药物和其它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大部分西药服药时间长、副作用大。
我站自2006年利用CFT6100乳腺治疗仪,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对102例乳腺病患者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特别是止痛效果最为突出,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2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大者55岁,最小者25岁。
年龄情况:25—30岁16例,31—50岁82例,50岁以上者4例. 病程:病时最短1个月,最长的达10余年。
病种: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86例,乳腺炎4例,乳头溢液2例。
疗效评价:单纯性乳腺小叶增生治疗5次即感乳腺疼痛减轻的占45%,治疗10次乳痛减轻的占81%,治疗两个疗程乳痛减轻的约占90%,基本无效的占 10%。
两侧乳头溢液病经过治疗也取得同样疗效,可能溢液的原因为小叶增生所致,此疗效仍然十分满意。
治疗4例乳腺炎,疗效不明显。
因为乳腺炎是一种化学性炎症的反映,炎症病灶深,治疗效果不明显。
上述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一律在治疗探头中加置中药,均用该仪器进行治疗。
2 讨论通过102例使用CFT6100乳腺治疗仪进行一到两个疗程的临床观察,我认为在目前因为乳腺增生症的治疗尚无理想的药械情况下,乳腺治疗仪为乳腺病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治疗方法,为乳腺病治疗专科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JJQ—7型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JJQ-7型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将6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给予JJQ-7型乳腺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乳腺型曼吉磁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每个疗程治疗后乳腺肿块的大小及个数、疗效及安全性,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 AS)评价患者的疼痛度。
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肿块个数及大小,在第3疗程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疼痛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疗程和第3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度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和不安全事件。
结论JJQ-7型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JJQ-7型乳腺治疗仪;乳腺增生症;临床效果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1]。
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2-3]。
对本病的治疗,国内外均处于探索阶段,尚缺乏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常用西药治疗该病,多主张采用激素类制剂,虽能缓解某些症状,但是副作用较大,并且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加重[4]。
本研究通过应用JJQ-7型乳腺治疗仪模拟人体生物电和针灸推拿手法的治疗作用,治疗乳腺增生症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2013年4月安徽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60例。
按超声诊断先后的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分别进行治疗,并严格随访。
入选标准:①女性,年龄18~50周岁,非妊娠、哺乳期、绝经期的妇女;②超声诊断为乳腺增生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普林格尔治疗仪催乳的临床应用护理作者:陈丁秀李洁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21期[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对催乳的临床应用护理疗效。
方法选用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入住该院顺利分娩的产妇150例,,根据产妇愿意,将自愿接受普林格尔治疗仪乳房治疗的75例产妇作观察组,其余75例未行乳房治疗的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进行催乳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催乳护理法。
结果 75例观察组产妇使用普林格尔治疗仪护理后,其有效率高达100%;7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有效率为72%。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结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关键词] 普林格尔治疗仪;乳汁分泌;护理[中图分类号] R7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155-02现如今,母乳喂养愈来愈受到大家的关注以及提倡,究其原因在于,母乳中含有新生儿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并且通过母乳喂养这种方式能够使新生儿同母亲的关系更加亲密,对新生儿的心理起到安抚作用,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
但在产科的临床护理中,产妇通常会出现泌乳延迟、乳汁少以及乳胀等现象,这些症状均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母乳喂养,为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带来忧患。
常规的护理方法为婴儿吸吮、人工按摩以及使用吸奶器等,但其效果不但不理想,还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以及工作强度,产妇接受困难[2]。
为探讨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对催乳的临床应用护理疗效,该院自2012年开始采用普林格尔治疗仪进行催乳护理后,取得了显著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用于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入住该院顺利生产的150例产妇,以产妇愿意为愿意将其分成两组。
观察组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2~39岁,平均年龄为26.6岁;51例初产妇,24例经产妇;顺产59例,剖腹产16例;产妇中无妊娠并发症现象发生。
对照组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3~38岁,平均年龄为26.9岁;50例初产妇,25例经产妇;顺产58例,剖腹产17例;产妇中无妊娠并发症现象发生。
活血通络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86例疗效观察
顾琼芬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年(卷),期】2005(026)003
【摘要】笔者自2001年3月~2004年8月来运用活血通络法治疗乳腺小叶增生8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15-15)
【作者】顾琼芬
【作者单位】云南省澄江县中医医院急诊科,云南,澄江,652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5.8
【相关文献】
1.化瘀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观察 [J], 赵洋
2.电脑红外综合治疗仪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观察 [J], 马玲
3.解郁化痰消癖汤治疗乳腺小叶增生肝郁痰凝证的疗效观察 [J], 王慧萍;金韦标;朱涵
4.乳核散结丸治疗乳腺小叶增生100例疗效观察 [J], 谢京蕊;冯彦君
5.壮医刺血疗法配合腹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疗效观察 [J], 张婷婷;陈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林格尔治疗仪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目的:观察运用普林格尔治疗仪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6例产后出现乳房胀痛的产妇,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对照组6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63例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联合普林格尔康复治疗仪器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乳房胀痛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普林格尔治疗仪治疗后有效30例,无效O例,乳房胀痛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
对照组63例患者经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后有效23例,无效40例,乳房胀痛治疗总有效率为36.5%。
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8.41%,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9.36%,观察组患者的乳房胀痛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普林格尔治疗仪能有效减轻产后乳房胀痛,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运用。
标签:产后乳房胀痛;普林格尔治疗仪;常规护理;患者满意度产后乳房胀痛多指分娩后未做到充分有效的母乳喂养,致使在2~3天后乳房胀痛,乳汁淤积。
主要临床症状为双乳胀满,压痛性硬块。
肿胀严重时患者的腋窝下会出现副乳。
临床上对产后乳房胀痛通常多运用按摩与吸乳仪进行治疗,使得患者的腺导管通畅,减轻患者乳房肿胀的临床症状。
本文观察组患者使用的普林格尔产后康复治疗仪是吸奶器中的一种,仪器通过电脑调控,不直接刺激乳头,使乳房产生旋转带动吸吮的效果,产生的吸吮力度比婴儿大5~10倍,更加有力地保证了垂体泌乳素的分泌,一方面促进乳房的血液循环,另一方面带动乳头产生吸吮效果,使乳腺管畅通。
我院特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治疗产后乳房胀痛的患者126例,采用常规护理及普林格尔治疗仪联合常规护理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患者资料选取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6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按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有患者63例,年龄21~37岁,平均年龄(27.9±2.3)岁,剖宫产29例,顺产34例;对照组共有患者63例,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为(26.6±3.2)岁,剖宫产25例,顺产38例,两组患者的孕周均为38~42周。
蓝丁格尔乳腺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小叶增生86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本院采用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及药物治疗重
度乳腺小叶增生临床效果,探讨合理的治疗办法。
方法从2011~2012年来我
院就诊及普查的乳腺疾病患者6048人中查出的重度乳腺小叶增生患者486人,
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9.1岁,病程2个月至8年。
随机从486人中抽取86
人为观察组,使用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每天1次,每次1小时进
行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强度因人而异。
其余400人为对照组,采用“消结胺”等舒筋活血药物同期治疗,一个月为一疗程,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观察组
86例经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治愈48例,显效21例,有效
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02%。
对照组400例经“消结胺”等舒筋活血药物同期治疗3个月以上,治愈75例,显效104例,有效150例,无效71例,总有
效率为82.25%。
结论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重度乳腺小叶增生与药物治疗相比治疗效果显著(P<0.01),能迅速使乳腺小叶增生包块缩小、消失,有效减少乳腺癌的发生率。
【关键词】蓝丁格尔乳腺病治疗仪治疗乳腺小叶增生临床观察
乳腺受卵巢激素及垂体前叶的影响,是女性性器官之一。
乳腺小叶增生可发
生在女性青春期过后任何年龄,主要集中于35~45岁,为女性的高发阶段,其
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也是导致乳腺癌的主要基础性疾病。
若重度小叶增生
不能极早发现,进行干预或治疗,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率。
本科室对2011~2012年来我院就诊查出的486例重度乳腺小叶增生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使用蓝丁
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
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2012年来我院就诊及普查乳腺疾病患者共6048人,年
龄为18~85岁,平均年龄37.6岁。
其中乳腺小叶增生4810人,重度乳腺小叶增生486人。
从486例重度乳腺小叶增生患者中随机抽取86例,使用蓝丁格尔
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
其余400例使用“消结胺”等舒筋活血中成药物治
疗(治疗均在3个月以上)。
486例重度小叶增生患者的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39.1岁,病程2个月至8年。
入选治疗的患者均是在知情的前提下自愿参加。
1.2病症分级为了方便观察治疗的效果,按下列情况将乳腺小叶增生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①有或无乳房胀痛;②乳房组织软,部分有触痛,未触及包块;
③红外扫描,未见异性血管及包块影,且单、双侧透光稍差,血管增多增粗。
中度:①有或无乳房胀痛;②乳房组织软硬不均或稍硬,未触及明显包块;③红
外扫描,未见异性血管及包块影,且单、双侧透光差,血管增多增粗。
重度:①有或无乳房胀痛;②乳房组织硬,部分有触痛,单、双侧能触及大小不等的包块,包块分界欠清,表面不光滑,活动度不佳;③红外扫描,未见异性血管与包块影,且单、双侧透光极差,血管增多增粗;④钼靶检查排除乳癌。
1.3治疗方法及步骤经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询问病史、专科检查;通过
红外线扫描或乳腺彩超检查或乳腺钼靶检查排除乳癌,作出初步诊断。
对确诊的
重度乳腺小叶增生患者使用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每天1次,每次
1小时连续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强度因人而异。
1.4疗效标准治愈:肿块和疼痛全部消失;显效:肿块体积缩小50%以以上,无明显疼痛感;有效:肿块体积缩小20%以以上,疼痛感明显减轻;无效:治疗
后没有变化。
总有效率=(治愈列数+显效列数+有效列数)/治疗总列数。
2.结果
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表
经统计学处理,P<0.01,说明两组在治疗效果上有显著差异性。
表2 48例观察组中治愈病例的治疗强度与次数关系
由上表1可见,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重度乳腺小叶增生效
果显著优于传统的药物治疗,具有病程短、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的特点。
由上表
2可见,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重度乳腺小叶增生的治疗强度与
疗效快慢成正比,与治疗次数呈反比。
治疗强度越大,显效越快,治疗次数就越少。
另外,包块消失快慢,与包块大小、硬度、形成时间长短成反比。
3.讨论
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的加大,以及保健品应用泛滥,
近年来乳腺小叶增生发生率越来越高,导致重度乳腺小叶增生的发病人数增加,
继而发生乳腺癌的几率也就增加。
因此积极干预治疗重度乳腺小叶增生,可有效
降低乳腺癌的发生。
蓝丁格尔乳腺病治疗仪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治疗理论的不断
深入,而诞生的产物。
它将中西医治疗理论完美的融合在一起,能够从乳腺疾病
发病的根源入手,同时能够有效的消除乳腺肿块和减轻患者的疼痛,从而达到治
疗乳腺疾病的目的。
其治疗仪的主要机理:①生物细胞泵机理,通过生物电波刺激神经末梢与穴位,将生物电信号传至脑垂体,引起淋巴管与血管平滑肌等产生
具有规律性的收缩与舒张。
促进乳房血液循环,调节患者内分泌,释放镇痛因子。
②穴位光灸机理,发出红外光直达患处,加快乳房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软坚散结等作用。
③磁共振机理,作用于乳房穴位,影响患者体内酶的活性,已达到镇痛、调解内分泌、活血化瘀、消炎等作用。
④经皮给药机理,靶向给药,避免给药途径药物的损失,是药物达到病灶局部的药物浓度高,达到更
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体内服药的副作用。
⑤音乐调绪机理,乳腺病治疗仪发出的音乐声波,作用于大脑皮层,影响全身,改变脑电图,调整内脏、内分泌功能,
可抑制纤维变性,促进组织细胞的修复作用。
本院使用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重度乳腺小叶增生86例,其中
治愈48例,治愈率55.81%,远高于药物治疗的治愈率18.75%,且治疗强度与疗
效快慢成正比,与治疗次数呈反比。
治疗强度越大,显效越快,治疗次数就越少。
另外,包块消失快慢,与包块大小、硬度、形成时间长短成反比。
总之,蓝丁格尔WH290-I型乳腺病治疗仪治疗,通过止痛→消核→修复→调
理的治疗步骤,以层层递进方式逐步治疗乳腺小叶增生,能快速使小叶增生包块
缩小并消失,有效地减轻乳房疼痛。
具有治疗效果好、时间短、副作用小、经济
适惠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支立英,赵海军,刘荣军.不同电极蓝丁格尔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疗效观察[J].
河北中医,2011(9):1430-1431.
[2]谢燕芳,张东梅,李东娥.乳腺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 全科护
理,2010(24):2188-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