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提的故事教案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2.51 KB
- 文档页数:3
《阿凡提的故事》绘本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产生阅读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在读故事中,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体会故事中人物的形象,获得阅读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产生阅读民间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在读故事中,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播放《阿凡提的故事》电影片段视频。
2.谈话激趣:大家一定知道这位人物——长长的脸,漆黑的眼珠,尖尖的下巴,细长条的身体,两撇山羊胡子,身穿白“袷袢”,头缠大“色兰”,手拿弹拨乐器,倒着骑毛驴,云游四方……对,他就是阿凡提!老师小时候就特别喜欢看阿凡提的故事,经常能在各种民间故事、少数民族传说里读到他的奇闻异事,相信很多人都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正是这位铁齿铜牙,睿智博学,幽默正义,像段子手一样的骑驴大叔,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
今天老师就想把这样一本记录了阿凡提趣事的精美绘本推荐给大家——《阿凡提的故事》。
(出示书籍)【设计意图】电影片段和充满激情的语言,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了一种“曲调未成先有情”的氛围。
二、初识魅力1.提问:通过你的课外阅读,你对《阿凡提的故事》了解多少?这本书有哪些独特的地方呢?2.学生交流:预设:(1)我通过看这本书的“封面”“封底”了解了有关这本书的基本信息,比如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出版社以及作者成书的过程。
(2)我翻看了目录和书中的插画,大概知道了书中的故事内容,故事讲述了阿凡提嘲笑投机的商人、惩罚贪财的财主,就连国王也很害怕他……(3)我知道这本书是一本有关维吾尔族的民间故事集,主人公阿凡提集智慧幽默、聪明勇敢、乐于助人等等这些美好的品质于一身。
3.小结:是呀,阿凡提最擅长的事就是用自己过人的智慧调侃不地道、欺压劳苦百姓的老爷(地主和达官显贵),嘲笑投机取巧、为富不仁的商人,讽刺不为民着想的贪官。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阿凡提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通过故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故事中的一些生僻词汇和句子的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道理。
四、教学准备:1.课文《阿凡提的故事》文本。
2.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引出今天的课文《阿凡提的故事》。
2.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3)分组讨论,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朗读练习:(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教师指导,纠正发音和语调。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情感。
4.表达练习:(1)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学生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
(3)学生分享,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6.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内容。
(2)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 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故事中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课堂活动:1.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选择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扮演,体会角色的情感。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故事中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
3. 创意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与故事相关的创意展示,如海报、手抄报等。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故事,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故事情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尊敬智者,崇拜英雄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故事情节的理解与分析。
3. 阿凡提的聪明才智的展现。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认读。
2. 理解故事中深层次的含义。
3. 学会从故事中提炼出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故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阿凡提的形象。
(2)简介阿凡提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辅导学生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角色的情感。
3. 分析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学生讨论阿凡提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自己的看法。
4. 实践运用(1)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
(2)学生扮演阿凡提,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朗读能力、讨论时的表现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评价:通过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课后作业1. 家庭阅读:鼓励学生在家中阅读其他关于阿凡提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聪明的阿凡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寓言故事与智慧》的第二节,详细内容讲述的是聪明机智的阿凡提帮助村民解决问题的几个小故事,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阿凡提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智慧与幽默,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分析,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互助、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阿凡提故事的内容,学习故事中的智慧与幽默。
难点:引导幼儿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阿凡提故事课件、图片、视频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阿凡提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猜测这是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故事讲解(10分钟)通过讲述阿凡提帮助村民解决问题的几个小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智慧与幽默。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故事中的一个问题为例,引导幼儿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问题,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1. 阿凡提故事主题2. 故事中的智慧与幽默3. 逻辑思维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用自己的话复述阿凡提故事中的一个故事情节。
(2)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是如何解决的?2. 答案:(1)略。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述阿凡提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了智慧与幽默的魅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推荐其他类似的寓言故事,让幼儿在课后阅读,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至关重要的。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阿凡提的故事》,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和他的助人精神。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会通过故事中的情节,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4.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学会通过故事中的情节,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1.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2. 能够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阿凡提的故事》的课件或黑板。
2. 学生准备《阿凡提的故事》的书籍或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阿凡提的故事》。
2. 询问学生对阿凡提的印象和认识。
二、课堂阅读(10分钟)1. 学生自读《阿凡提的故事》中的一段情节。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情节的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
三、讨论和分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角色扮演(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情节进行角色扮演。
2. 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表演情节。
3. 教师和同学对表演进行评价和欣赏。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2. 学生分享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知识和智慧。
3.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延伸: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阿凡提的故事进行研究,深入了解阿凡提的其他故事和他的助人精神。
2. 学生写一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的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故事的内容和寓意,是否能够运用故事中的知识和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也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阿凡提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幼儿能够:1.了解阿凡提的故事情节;2.学会阅读和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和场景;3.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爱国主义和友爱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对阿凡提的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在阿凡提故事中体现的品德教育。
三、教学准备•教具:绘本《阿凡提》,图片、实物;•课前准备:故事梗概、教学重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引入故事教师拿出绘本《阿凡提》并介绍:这是一本可以带我们开心地旅行的绘本,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事件和人物。
(2) 提出问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故事呢?•你们知道阿凡提是谁吗?•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故事呢?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幼儿开始对课程感兴趣,以便能够更好的听取故事。
2. 学习故事(1) 故事的简单介绍教师简要地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幼儿对故事有初步的了解。
(2) 互动观察图片教师提供故事中的关键图片,让幼儿观察图片并说出图片中出现的人物、场景或事件。
(3) 阅读故事教师开始朗读故事,同时,也可以让部分能读懂汉字的幼儿跟读或自己读。
(4) 故事情节解释教师在故事朗读过程中,针对故事中的难句或生词对幼儿做出简单的解释。
(5) 学习故事中的短语和句型教师呈现故事中使用到的短语和句型,让幼儿模仿、复述。
(6) 小组分角色表演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通过表演来再次巩固故事情节和人物。
3. 思考故事中的品德教育(1) 提出问题•阿凡提的生活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吗?•阿凡提在和别人相处时表现出了怎样的品德?•阿凡提故事所传达的道德教育是什么?让幼儿思考故事中体现出的品德教育及其价值,从而引导幼儿对品德教育有更深刻的理解。
(2) 分组讨论将幼儿分别组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讨论,分享心得。
(3) 课上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讨论成果,并讨论其他小组的看法。
4. 课后反思教师随机抽取一位幼儿回答下面的问题:•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所学内容对你有什么帮助?•能够从所学内容中认识到哪些品德?五、教学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幼儿的反应,了解他们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兴趣。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阿凡提的形象特点,能够简要描述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阅读理解的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故事《阿凡提的故事》。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阿凡提的形象特点,能够简要描述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 教学难点:(1)对故事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的内容,了解阿凡提的形象特点和故事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故事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故事《阿凡提的故事》,了解故事的大致内容。
(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以便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音频、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对阿凡提的形象产生兴趣。
(2)简要介绍阿凡提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阅读理解:(1)分段朗读故事,引导学生注意关键词语和句子。
(2)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理解故事内容,体会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3. 讨论与表达:(1)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自愿分享,表达对故事和阿凡提的看法。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题和阿凡提的形象特点。
五、作业布置1. 复述故事《阿凡提的故事》给家长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写一篇关于阿凡提的聪明才智的小作文,可以是故事续写或心得体会。
3. 选择一个阿凡提的故事相关话题,进行小组讨论或家庭讨论,记录讨论过程和结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达等。
三年级语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1 让学生了解阿凡提的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2 通过学习阿凡提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引导学生学习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2.1 阿凡提的故事简介2.2 阿凡提的故事精选2.3 阿凡提的故事解析三、教学重点3.1 阿凡提的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分析3.2 阿凡提的聪明才智的挖掘和启示四、教学难点4.1 阿凡提的故事情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4.2 阿凡提的聪明才智的深度理解和应用五、教学方法5.1 讲授法:讲解阿凡提的故事情节和背景,解析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5.2 案例分析法:分析阿凡提的故事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学习阿凡提的思维方式。
5.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阿凡提的故事,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六、教学准备6.1 阿凡提故事的文本材料6.2 多媒体教学设备6.3 阿凡提故事相关图片或插图6.4 学生阅读记录表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阿凡提的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7.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一个阿凡提的故事,注意语速和情感的把握,让学生充分感受故事的魅力。
7.3 故事解析:引导学生关注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分析故事中的问题和阿凡提的解决方法。
7.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阿凡提的其他故事,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7.5 分享与总结: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故事进行分享,教师总结阿凡提故事中的智慧和教育意义。
八、课堂练习8.1 学生根据所学故事,完成阅读记录表,包括故事梗概、角色理解、智慧点等。
8.2 教师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创作自己的阿凡提小故事。
九、作业布置9.1 让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阿凡提故事,回家后与家人分享,并记录家人的反应和评价。
9.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阿凡提故事进行绘画创作,下节课分享。
十、教学反思10.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参与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优秀5篇)《阿凡提的故事》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兆、斥、辩、审、判、炒、煮、驴。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商人阿地力辩护的。
体会他乐观、智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剧本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课1.出示阿凡提图片,启发谈话。
说说图上画的是谁?你了解阿凡提吗?根据你查找的`资料说一说。
阿凡提是民间传说中智慧与正义的化身,他嫉恶如仇,才智过人,为人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为老百姓所爱戴和拥护。
出示阿凡提的故事图片。
2.板书课题,齐读。
引导质疑:本文与我们平时所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二、新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认识各人物。
2.出示文中生字词,认读理解。
吉兆呵斥辩护审理判案炒熟煮熟毛驴装模作样公正无私。
3.认识文中人物。
阿凡提衙门老爷喀孜饭店店主阿木提外地商人阿地力。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5.说说文中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学习第一幕内容,了解故事发生的起因1.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一幕内容。
2.说一说:这一幕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出示自学要求。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剧本,画出相关的语句,并与同桌交流:剧本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联系文中的有关语句说一说。
4.学生根据要求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5.组织全班交流,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出示:我从_____(语言或动作)中认识了____ (具有的品质)的___ (人物)。
重点点拨阿凡提:聪明、正义、乐于助人、敢于与丑恶行为进行斗争。
a阿地力是冤枉的,我愿意替他辩护。
b 如果你能等三天再判,我们就相信你是公正无私的!c那就由小人替他偿还债务!喀孜:贪赃枉法。
a 喀孜抓着布包,轻轻捏了捏里边的银元,脸上顿时乐开了花。
b他装模作样的看了看状纸。
c 有理,有理!不多,不多!够便宜的了!d还不快把钱付给人家,不然,我就把你关起来!店主:阴险狡猾、贪得无厌、言行丑陋。
大班语言教案:聪明的阿凡提—幼儿园大班教案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你们知道阿凡提吗?(孩子们回答“知道”)那太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看看他是怎么用智慧解决问题的。
二、正文1. 阿凡提的故事背景老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做阿凡提的国家,那里的人们都非常聪明,而且乐于助人。
阿凡提是这个国家的一位智者,他的智慧和幽默感让他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就来听一听阿凡提的故事吧。
2. 阿凡提的智慧(1)第一次遇到困难有一天,阿凡提在路上遇到了一个很大的石头,他觉得这个石头很碍事,于是决定把它搬走。
可是,这个石头太大了,阿凡提一个人根本搬不动。
这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说:“我要把这块石头变成金子!”说完,他就开始用自己的智慧去尝试。
(2)第二次遇到困难过了一段时间,阿凡提又遇到了一个问题。
这次,他在路上看到了一只大鸟,这只大鸟正在欺负一只小鸟。
阿凡提看到这一幕,心里非常难过,他决定要帮助小鸟。
可是,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怎么办呢?这时,他又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说:“我要让这只大鸟变成一只小鸟!”说完,他就开始用自己的智慧去尝试。
3. 阿凡提的成功经过一番努力,阿凡提终于把那个大石头变成了金子,还把那只大鸟变成了一只小鸟。
他的智慧和幽默感让他成功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从此,阿凡提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他的故事也传遍了整个国家。
三、总结老师:亲爱的小朋友们,通过阿凡提的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呢?我们要学会动脑筋,遇到问题不要害怕,要用智慧去解决它。
我们要学会关心别人,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伸出援手帮助他们。
我们要学会乐观面对生活,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结束了,希望大家都能像阿凡提一样,成为一个聪明、善良、乐观的人哦!下次再见啦!。
《阿凡提的故事》绘本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阿凡提的故事绘本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尊敬的老师,以下是我为《阿凡提的故事》绘本阅读导读课所设计的教学内容。
希望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总体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了解绘本《阿凡提的故事》的作者、绘者和故事主要内容;-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 触发学生对道德、智慧和善良品质的思考和探索。
1.2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绘本《阿凡提的故事》的主要情节和寓意;- 促使学生思考并讨论故事中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
1.3 教学准备:- 绘本《阿凡提的故事》的实物或图像展示;- PPT或白板及投影仪。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首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阿凡提的故事》。
告诉他们这是一本非常有趣和富有智慧的绘本。
并简要介绍绘本的作者和绘者。
2.2 阅读导入通过问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例如:- 你们对“阿凡提”这个名字熟悉吗?你们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物吗?- 谁能告诉我一些你们听说过的阿凡提的故事?- 绘本阅读的好处是什么?你们最喜欢看哪一种绘本?2.3 阅读展示在此步骤中,您可以将绘本《阿凡提的故事》放在一个显眼的位置,并展示绘本的封面或一些精彩的插图。
让学生注意图片和文字之间的关系,并预测故事的情节。
2.4 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的内容。
可以选择一两个故事片段进行阅读,并进行指导。
例如:- 指导学生注意理解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时间;- 帮助他们理解绘本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绘本插图来推测故事情节。
2.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对绘本进行讨论,并帮助他们共同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价值观。
例如:- 绘本中的故事有什么共同的主题吗?- 阿凡提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你觉得他的行为有什么寓意?- 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有哪些?2.6 总结总结学生在本节课中所学到的内容,并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和观点。
幼儿园大班语言聪明的阿凡提教案第一章:课程引入1.1 目的:引发幼儿对故事人物的兴趣,吸引幼儿参与活动。
1.2 内容:与幼儿谈论阿凡提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阿凡提为什么被认为聪明。
1.3 活动过程:1.3.1 教师向幼儿介绍阿凡提是谁,让幼儿对阿凡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3.2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阿凡提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阿凡提为什么被认为聪明。
1.3.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故事分享2.1 目的: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2 内容:分享阿凡提的故事,让幼儿了解阿凡提如何运用聪明才智解决问题。
2.3 活动过程:2.3.1 教师讲述阿凡提的故事,让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内容。
2.3.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重点情节,让幼儿深入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3.3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角色扮演3.1 目的:让幼儿通过扮演故事角色,体验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3.2 内容: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体验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3.3 活动过程:3.3.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
3.3.2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通过表演来体验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3.3.3 教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聪明才智。
第四章:聪明游戏4.1 目的:让幼儿通过游戏,锻炼聪明才智。
4.2 内容:设计一些聪明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来锻炼聪明才智。
4.3 活动过程:4.3.1 教师设计一些聪明游戏,如智力题、谜语等。
4.3.2 教师引导幼儿参与游戏,让幼儿通过游戏来锻炼聪明才智。
4.3.3 教师对幼儿的游戏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发挥聪明才智。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目的:让幼儿通过总结与反思,巩固对阿凡提聪明才智的理解。
5.2 内容:让幼儿总结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聪明才智。
三年级语文上册《阿凡提的故事》教案(范文大全)第一篇:三年级语文上册《阿凡提的故事》教案三年级语文上册《阿凡提的故事》教案设计思路:[这是一个剧本,共有两幕。
第一幕讲故事的起因、经过,第二幕讲故事的发展、结局。
剧本讲述了阿凡提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故事,揭露了饭店店主阿木提、衙门老爷喀孜的丑陋行为,赞美了阿凡提的聪明和机智。
本教案利用读剧本、表演剧的形式,激发学生研读文本的热情,使学生在排演中,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解、运用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商人阿地力辩护的,体会他乐观、机智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品质。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有:兆、斥、辩、审、判、炒、煮、驴。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商人阿地力辩护的。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通过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词语,理解人物,体会阿凡提乐观、机智、乐于助人的品质。
] 课前准备:.根据课文插图制作表演用的道具。
2.多媒体。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播放,激发兴趣(一)出示:阿凡提骑着毛驴随着歌声出现在新zd特的风光中。
(展示第三屏)(二)交流:谈谈你所了解的阿凡提。
[(三)谈话导入:阿凡提是流传在我国x疆一带民间故事中的一个人物,他聪明机智,乐于助人,弘扬正义,是深受百姓爱戴的传奇人物。
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剧本,演一演阿凡提的故事好吗?]二、小组合作学习,认真研究剧本(一)通读剧本。
小组内自学,互查,认识生字,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二)研读剧本。
(展示第四屏)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何不同之处。
[(1)学生自由发言。
(2)引导认识剧本。
A、由一幕一幕组成。
B、每一幕都注明时间、人物、地点。
c、内容都是由人物的语言构成,中间还有一些旁注].理解重点词语:冤枉、竟然、公正无私、面红耳赤、犹豫、无可奈何。
《阿凡提的故事》教学设计5篇所谓的教学设计,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以下是整理的《阿凡提的故事》教学设计,供您阅读,参考。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阿凡提的故事》教学设计1一、活动目标:1、理解阿凡提智斗大官的故事内容,知道阿凡提是一个帮助百姓、机智勇敢的人。
2、了解故事中新疆维吾尔族人阿凡提的机智,感受少数民族人民的聪明智慧。
二、活动准备:阿凡提和大官的头像,小视图,阿凡提的视频三、活动过程:(一)引出阿凡提1、阿凡提人物T:小朋友们知道新疆在哪里吗?T:在很久以前,那里有一个骑着毛驴的人,他经常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帮助那些穷苦的老百姓。
他的名字叫阿凡提。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吧。
(观看阿凡提的片首曲2min)T:这个就是阿凡提,他是什么样子的呀?阿凡提的形象:头戴一顶民族花帽,背超前脸朝后地骑着一头小毛驴。
2、引出故事T: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阿凡提的故事,【背景】阿凡提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当时那里的国王、官员、富商都欺诈压迫老百姓,百姓生活得很辛苦,有时候饭都是有了上顿没了下顿。
阿凡提看到了,非常同情,于是勇敢地站了出来与那些黑暗势力作斗争,用自己的智慧为老百姓伸张正义。
T:今天呀媛媛老师给大家讲一个阿凡提的故事,你们来听听看在这个故事里,阿凡提是怎么用他的聪明才智战胜这个可恶的大官的?(二)仔细倾听故事并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朗读《聪明的阿凡提》T:大官看见阿凡提帮助老百姓,总是跟他作对,他想把阿凡提怎么样?C:抓来,回答问题,答不出问题就杀掉他。
T:大官提了哪几个问题?阿凡提又是怎么回答的?将提到的问题与答案的相关小视图依次贴上黑板。
星星,胡子,毛驴尾巴大官:阿凡提:“天上有多少星星?”“天上的星星和你的胡子一样多。
”“我的胡子有多少呢?”“你的胡子就和小毛驴尾巴上的毛一样多。
”(气坏了,要杀掉他)(哈哈大笑)笑脸“我要杀死你,为什么你还哈哈大笑呀?”“我哪一天死,你也会跟着死掉。
2024年幼儿园语言教案聪明的阿凡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寓言故事》中的《聪明的阿凡提》。
详细内容包括:阿凡提智斗巴依、阿凡提的聪明才智、通过故事让孩子了解机智和勇敢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其听说读写综合水平。
3. 培养幼儿勇敢、机智的品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阿凡提卡通形象、巴依卡通形象、智慧之星奖章。
2. 学具:画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阿凡提,与幼儿互动,让他们猜猜教师是谁,引发幼儿兴趣。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挂图讲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3. 例题讲解(5分钟)选取故事中阿凡提智斗巴依的经典场景,让幼儿思考如何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运用智慧回答,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 画阿凡提(10分钟)让幼儿用画笔、剪刀、胶水等学具,画出自己心中的阿凡提形象。
6. 智慧之星颁奖(5分钟)教师为回答问题积极、表现出色的幼儿颁发智慧之星奖章,鼓励他们勇敢、机智。
六、板书设计1. 故事《聪明的阿凡提》2. 重点词语:机智、勇敢、智慧3. 阿凡提卡通形象、巴依卡通形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出心中的阿凡提,并用一句话描述他的聪明才智。
2. 答案示例:我画的阿凡提眼睛大大的,因为他很聪明,可以看到问题的本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阿凡提的故事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但在引导幼儿运用智慧解决问题方面,还需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我是小阿凡提”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智慧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勇敢、机智品质。
2024年《聪明的阿凡提》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大班语言活动教材《聪明的阿凡提》第二章“阿凡提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阿凡提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故事的寓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阿凡提的故事,理解故事中的道理,感受阿凡提的聪明才智。
2.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学会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凡提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故事的寓意。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学会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挂图。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阿凡提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位是谁?你们知道他的故事吗?”学生分享自己对阿凡提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讲述阿凡提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阿凡提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提问:“阿凡提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他为什么会想到这样的方法?”3.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故事图片,引导学生用画笔和彩泥创作故事情景。
学生在画纸上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互动环节(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景进行表演。
教师评价,给予鼓励性建议。
六、板书设计1. 阿凡提的故事2. 聪明才智3. 解决问题的方法4. 故事的寓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用画笔和彩泥创作一幅阿凡提解决问题的情景画。
2. 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评价并给予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如何改进教学方法?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了解阿凡提的聪明才智,培养阅读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学生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学会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阿凡提的故事教案设计
导读: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阿凡提是怎样巧妙地替阿地力辩护的。
4.练习按剧本演一演。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人物,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2.抓住阿凡提的表现,体会阿凡提的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阿凡提的机智、不畏恶势力的品质。
2.教育学生面对丑恶的现象敢于揭发,保护弱小。
3.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
1.分角色读、演课文。
2.体会阿凡提的聪明与智慧。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认识阿凡提,导入新课。
1.看插图,提问:图上的人是谁?你对他有哪些认识与了解?
2.学生自由发言,介绍、交流。
3.教师小结导入:阿凡提是民间传说中的一个人物,他常常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们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与拥护。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阿凡提的一个故事。
4.板书课题,齐读。
二、认识剧本,初读感知。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何不同之处。
(1)学生自由发言。
(2)引导认识剧本。
A.由一幕一幕组成。
B.每一幕都注明时间、人物、地点。
C.内容都是由人物的语言构成,中间还有一些旁注。
2.教给读剧本的方法。
读课文时,前面的人物不必读,只要看清楚人物的语言,但要明白是谁说的。
3.自由读课文,认识各个人物的表现。
4.出示生字词,认读理解。
5.认识文中的人物。
6.分角色朗读课文,集体评议。
7.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第一幕,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1.四人一小组分角色读第一幕内容
2.说说:这一幕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派代表分角色读课文。
4.评议:谁读得好?为什么?谁读得不够到位?该怎么读,为什么?
5.在评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加深对各个人物品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