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最终处置)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47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一、固体废物的危害与现状1.固体废物的定义域分类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为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分类:固体废物有多种分类方法,按其化学性质可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按其来源分类,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农业废弃物;按其危害状况可分为一般废物和有害废物。
危险废物: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来源: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一般来说,城市每人每天的增圾量为1~2公斤,其多寡及成分与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习惯、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程度、市政建设情况等有关。
如国内的垃圾主要为厨房垃圾,有的城市,炉灰占70%,以厨房垃圾为主的有机物约20%,其余为玻璃、塑料、废纸等。
农业垃圾主要为粪便及植物秸杆类。
工业废渣指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采矿废石,选矿尾矿、燃料废渣、冶炼及化工过程废渣等。
3.固体废物的危害:未经处理的工厂废物和生活垃圾简单露天堆放,占用土地,破坏景观,而且废物中的有害成份通过刮风进行空气传播,经过下雨侵入土壤和地下水源、污染河流,这个过程就是固体废弃物污染。
→侵占土地,浪费土地资源固体废物产生以后,须占地堆放,堆积量越大,占地越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垃圾占地的矛盾日益尖锐。
→污染土壤废物堆置,其中的有害组分容易污染土壤;工业固体废物还会破坏土壤内的生态平衡;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还可能在土壤中发生积累;来自大气层核爆炸试验产生的散落物,以及来自工业或科研单位的放射性固体废物,也能在土壤中积累,并被植物吸收,进而通过食物进入人体。
→污染水体固体废物随天然江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并能随渗沥水渗透到土壤中,进入地下水,使地下水污染;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的水体污染;生活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任意堆放,也已造成许多城市地下水污染;目前,一些国家把大量固体废物投入海洋,海洋正面临着固体废物潜在的污染威胁;即使无害的固体废物排入河流、湖泊,也会造成河床淤塞,水面减小,水体污染,甚至导致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减少或废弃。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一章:固体废物的概念与分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的分类方法1.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分类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二章:固体废物的产生与处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和处理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的原则和技术2.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原则和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三章: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减量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概念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减量化概念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技术3.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减量化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四章: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技术和安全要求4.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和安全要求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五章:固体废物管理政策与法规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基本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方法5.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管理政策和法规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六章:固体废物的回收与再利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的方法和技术6.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回收与再利用方法和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概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7.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八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技术发展趋势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的发展趋势8.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发展趋势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案例分析方法9.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案例分析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第十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让学生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2 教学内容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3 教学活动讲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引导学生学习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实践和应用10.4 作业与评估让学生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践和应用的相关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解析: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征是理解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础。
举例说明固体废物无害化最终处置的方法概述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是现代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通过举例说明,介绍几种常见的固体废物无害化最终处置的方法。
1.垃圾填埋垃圾填埋是一种常见的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方法。
它通过将废物填埋到专门设计的垃圾填埋场中,利用重力、压实和封闭等手段控制气味、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填埋过程中,垃圾逐渐分解,产生的气体可通过收集和利用来发电或供其他用途。
但是,垃圾填埋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和产生温室气体等。
2.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将固体废物通过高温燃烧使其分解和降解的方法。
该方法可有效减少废物的体积和重量,并能通过能量回收利用产生的热能。
同时,焚烧处理也能有效灭活有害物质,减少二次污染。
但是,焚烧处理也需要控制废气的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3.堆肥处理堆肥处理是将有机固体废物通过微生物降解和氧化使其转化为有机质的方法。
这种天然的分解过程可将废物转化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能够促进土壤的肥沃度和可持续性,同时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然而,堆肥处理需要控制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以保证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正常活动。
4.磷化处理磷化处理是将固态废物通过高温和加压条件下与磷化剂发生化学反应,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磷化物。
磷化处理方法一般适用于有机废物和金属废物的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稳定有害物质,减少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并在一定程度上回收废物中的有用资源。
5.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是一种将废物转化为资源的方法。
通过对废物进行分类、分离和再加工处理,可将其中的有价值物质回收利用。
例如,废纸可以再生产纸张,废塑料可以再生产塑料制品,废金属可以再生产金属制品等。
回收利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废物产生和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消耗。
总结固体废物的无害化处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而举例说明的几种方法,如垃圾填埋、焚烧处理、堆肥处理、磷化处理和回收利用等,都是常见且有效的处理方法。
然而,不同的废物种类和情况需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并严格控制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总结第一章绪论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是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特点:潜在性、长期性、不易恢复性、(呆滞性)。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____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特征:毒性、腐蚀性、传染性、反应性、浸出毒性、易燃性、____性。
来源可分为:工矿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污染危害:(一)对土壤环境的影响:1、占用大量的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
2、固体废物及其淋洗和渗滤液中所含有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并对土壤中的微生物产生影响。
这些有害成分的存在,不仅有碍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而且还会在植物有机体内积蓄,通过食物链危及人体健康。
3、工业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的固体废物,经过风化、雨雪淋溶、地表径流的侵蚀,产生高温和毒水或其他反应,能杀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使土壤丧失腐解能力,导致草木不生。
4、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还可能在土壤中发生积累。
(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1、堆放的固体废物中的细微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从而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2、堆积的废物中某些物质的化学反应,可以不同程度上产生毒气或恶臭,造成地区性空气污染。
3、废物填埋场中逸出的沼气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耗填埋场上层空间的氧,从而使种植物衰败。
4、固体废物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也能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
(三)对水环境的影响:1、直接将固体废物倾倒于河流、湖泊或海洋,会引起水质恶化或有害物质积聚。
2、固体废物随天然降水或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飘迁落入河流、湖泊,污染地面水。
3、废渣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洋,能造成更大烦人水体污染。
4、使无害的固体废物排入河流、湖泊,也会造成水体污染,河床淤塞,水面减小,甚至导致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减少或废弃。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教案第 1 次课1~2 学时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第一节固体废物的概述一、固体废物的定义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
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residue),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refuse)。
“固体废物”实际上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
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比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他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行业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
可见,固体废物的概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
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二、固体废物的分类1.工业固体废物2.矿业固体废物3.城市固体废物4.农业固体废物5.放射性固体废物6.有害固体废物三、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固体废物固然有可资源化的一面,但其对人类环境的危害是严重的,且是多方面的,在某些领域甚至超过废水与废气。
其危害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万面:(一)占据大量土地由于大量固体废物的产生与积累,已有大片土地被堆占。
随着时间的延续,固体废物的堆积量还将不断的增加。
这对人口众多、可耕地面积较少的我国而言,将是极大威胁。
(二)污染土壤与水体、危害人类键康固体废物是多种污染物的集合体,在大量露天堆置条件下,经长期降水的淋溶、地表径流的渗沥,其中各类污染物质随水流扩散至土壤、地下水与地表水源中,通过食物链与饮用水危害人体健康。
并可导致土地盐碱化等危害。
(三)污染大气、影响环境卫生固体废物在自然环境中堆置,可通过气象作用产生的飞尘微生物作用产生的恶臭、以及化学反应产生的有害气体等污染大气。
此外,废物的堆置亦为蚊、蝇与寄生虫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的场所,有导致传染疾病的潜在威胁。
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技术,讲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另一种形体结构。
固体废物处置:对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属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采取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也是解决固体废物最终归宿的手段。
固体废物减量化: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另一方面减少固体废物容量,并尽可能减少固体废物种类,降低有害成分浓度,减轻或清除危害性。
固体废物无害化: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对其处理,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对身体健康不产生影响。
破碎: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重力分选:根据固体废物中不通物质颗粒间的密度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利用重力、介质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使颗粒群产生松散分层和迁移分离,从而得到不同密度产品的分选过程。
浮选:根据不同物质被水润湿程度的差异而对其进行分离的过程。
浮选原理:通过在固体废物与水调成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扩大不同组分可浮性的差异,再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目的颗粒粘附在气泡上,并随气泡上浮于料浆表面成为泡沫层后刮出,成为泡沫产品;不上浮的颗粒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冲击式破碎机原理:石料由机器上部直接落入高速旋转的转盘,在高速离心力的作用下,与另一部分以伞型方式分流在转盘四周的靶石产生高速度的撞击与高密度的粉碎,石料在互相打击后,又会在转盘和机壳之间形成涡流运动而造成多次的互相打击、磨擦、粉碎,从下部直通排出。
形成闭路多次特环,由筛分设备控制达到所要求的粒度。
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及特点。
答:1、固体废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生产、生活、粪便和动植物残渣。
2、固体废物的分类按照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固体废物和无极固体废物;按照污染特性可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害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按照形状分为固体(粉状、粒状、块状)和泥状废物;按照来源可分为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和农业废物。
P2固体废弃物按其来源可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农业废物、放射性废物、城市垃圾等。
(1)矿业固体废弃物:来自于各种矿物开采以及矿物洗选过程中所排放的剥离物、废石、尾矿、沙石等。
特点:分散在乡村和山区中,人口密度小,其危害程度相对较小。
但是由于其数量和体积较大,大量堆放,既占用土地又污染土壤。
(2)工业固体废弃物来源:工业废渣主要来源于燃料渣、冶金渣、化工渣等;建筑废弃物主要是施工排出的废土砖石等。
特点:工业废渣不仅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含有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对环境污染威胁较大。
(3)农业固体废弃物来源:农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产生的秸秆、农产品加工废料、牲畜的排泄物及农村生活废弃物等;特点:再利用价值较高;含大量氮、磷物质(4)放射性废弃物来源:主要来自核工业、放射性医疗、科研部门排出的具有放射性的各种固体废弃物。
特点:具有潜在的“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5)城市垃圾来源:厨房菜渣、果皮、废纸及生活废物、炉灰渣、砖头瓦块、树枝落叶以及废汽车、废电视机、废罐头盒、废家具等。
特点: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增长快;成分发生变化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定义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鉴别(1)引起或严重导致人类和动植物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4)在处理、贮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P7固体废弃物的危害(1)传播疾病(2)侵占、污染土地(3)侵占、污染水体(4)污染大气、加剧温室效应(5)崩塌、爆炸事故(6)破坏城市形象,影响工业生产,阻碍城市发展(7)资源浪费P9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资源能源的浪费(1)我国的资源能源利用率很低,大量的资源、能源会随固体废物的排放流失。
矿物资源一般只能利用50%左右,能源利用只有30%。
(2)同时,废物排放和处置也要增加许多额外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