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长隆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87.08 KB
- 文档页数:14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最终版一、项目背景为了保证塔吊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必须对塔吊进行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是塔吊安全使用的关键,只有基础施工合理可靠,才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工程概况塔吊基础设计编号为XXXX,基础规格为XXXX,施工区域位于XXXX地块。
整个塔吊基础施工工序分为基坑开挖、基础浇筑和固结材料的填充等。
三、施工方案1.基坑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区域内进行基坑的开挖工作,开挖范围边界明确,同时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开挖深度根据设计规定进行,挖至基坑底部后,应进行相应的整地处理。
2.基础浇筑在基坑开挖完成后,开始进行基础的浇筑工作。
首先,将混凝土搅拌机调整至合适的位置,根据设计要求搅拌相应的材料,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然后,利用输送泵将混凝土从搅拌机输送至施工区域,从而进行基础的浇筑工作。
3.固结材料的填充在基础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基础进行固结材料的填充工作,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固结材料,然后将固结材料进行搅拌,确保均匀混合。
接着,将固结材料倒入基础内部,并使用振动器进行振实,以提高固结材料的密实度和稠度。
四、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周边设置围挡,并设置专人进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性。
同时,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监督和指导,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保持现场通风良好,防止混凝土中毒。
同时,对于搅拌机、输送泵等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3.在固结材料填充过程中,要注意人员的安全。
建立合理的作业制度,保持现场秩序,防止人员受伤事故的发生。
五、施工进度计划基于施工方案的要求1.基坑开挖工程:预计耗时5天;2.基础浇筑工程:预计耗时3天;3.固结材料填充工程:预计耗时2天;4.安全检查和整改工程:预计耗时1天。
六、施工管理措施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并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可控,需要采取以下的施工管理措施:1.建立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实现施工过程的有序进行。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有计算书)一、背景和概述塔吊基础是塔式起重机支撑的关键,直接关系到塔吊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完善的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包含详细的工程计算书,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二、施工准备在正式施工前,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测和测量,确定塔吊的位置和基础尺寸。
然后进行土壤勘查分析,确定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基础设计参数,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三、基础设计根据土壤勘查结果和塔吊的要求,设计合适的基础结构。
通常采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采用钢筋加固以增强承载能力。
基础设计应考虑到塔吊的重量、高度、风载等因素,以确保塔吊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安全运行。
四、施工过程1.基础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在基础位置进行开挖作业,确保基础底部平整并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浇筑: 将混凝土按照设计比例搅拌均匀后,进行浇筑作业,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安装钢筋,以增强基础的承载能力。
3.基础养护: 浇筑完成后,对基础进行养护保养,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度。
4.塔吊安装: 基础养护结束后,可进行塔吊的安装作业,将塔吊吊臂与基础连接,然后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塔吊运行正常。
五、工程计算书1. 基础设计计算: 根据土壤勘查结果和塔吊要求,计算基础结构的尺寸、承载能力、钢筋用量等参数。
2.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根据设计强度等级和混凝土材料特性,计算混凝土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 钢筋用量计算: 根据基础设计要求和承载能力,计算所需的钢筋用量及布置方式。
4. 基础砼量计算: 根据基础尺寸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基础所需的混凝土量,以指导现场施工。
5. 基础沉降计算: 根据基础设计参数及土壤承载能力,计算基础的沉降情况,以评估基础的稳定性。
结论塔吊基础的施工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正确的施工方案和严格按照计算书的要求进行施工,对确保塔吊的安全运行和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有效的施工方案和计算书可以为施工人员提供指导和依据,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失误和安全隐患,保障工程顺利完成。
地下室塔吊基础做法地下室塔吊基础的做法如下:在垫层上弹出塔基边线,沿弹出的塔基边线砌筑胎模。
胎模厚度为240mm,采用MU10页岩实心砖,M5水泥砂浆砌筑。
垫层放线:在垫层上放上各个构件的平面位置线,然后吊装各预制件及合拢。
先用汽车吊吊装十字形中心件,使十字形中心件中心对准垫层中心线,再按照装配式塔吊基础安装说明依次吊装过渡件、端件。
在吊装过程中,应利用砂滑动层,定位预制构件的凹件和凸件紧密吻合,保证预制件的中心位置与轴线重合。
穿钢绞线及张拉:拼装连接索张拉首先应进行合拢张拉,待拼装构建完全合拢后在正式进行逐根对称张拉。
在张拉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油泵压力值,读数偏差不得大于0.5兆帕。
吊装配重件:用汽车吊吊装配重件,配重件搁置在基础边缘,配重件中部应悬空,并与基础可靠连接。
配重件必须到达设计要求的总重量。
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水平度不能超过1/1000。
同时塔吊基础不得积水,积水会造成塔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在塔吊基础附近内不得随意挖坑或开沟。
此外,有地下室工程的塔吊基础要采取特别的处理措施:有的要在基础下打桩,并将桩端的钢筋与基础地脚螺栓牢固的焊接在一起。
混凝土基础底面要平整夯实,基础底部不能作成锅底状。
基础的地脚螺栓尺寸误差必须严格按照基础图的要求施工,地脚螺栓要保持足够的露出地面的长度,每个地脚螺栓要双螺帽预紧。
在安装前要对基础表面进行处理,保证基础的水平度不能超过1/1000。
同时塔吊基础不得积水,积水会造成塔吊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在塔吊基础附近内不得随意挖坑或开沟。
安全距离塔吊在平面布置的时候要绘制平面图,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小区,住宅楼多,塔吊如林,更要考虑相邻塔吊的安全距离,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上都要保证不少于2m的安全距离,相邻塔机的塔身和起重臂不能发生干涉,尽量保证塔机在风力过大时能自由旋转。
塔机后臂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少于50cm。
塔机与输电线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要求。
塔吊基础施工技术方案一、项目概述本方案为塔吊基础施工技术方案,旨在确保塔吊基础施工工程顺利进行,保证施工安全,提高施工效率。
二、工程准备1.工程前期准备根据设计要求编制施工图纸,并明确施工方法和施工工期,选择适合的施工机械设备,准备所需材料和人员。
2.基坑开挖根据基坑尺寸进行挖掘,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勘测和土层测试,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并预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
三、施工工艺及工序1.基础底板施工a.根据基准线在基坑底部进行水平起筑并打平。
b.按照设计要求,在基础底板上设置预埋件和锚固件。
c.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压实,确保基础底板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地下管线施工a.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底部进行地下管线的敷设。
b.进行管道的焊接和连接。
c.清理管道并进行验收。
3.塔吊基础施工a.根据基础底板上预埋件和锚固件的布置,设置塔吊基础钢筋骨架。
b.进行混凝土浇筑,并安装导线筋。
c.确保混凝土浇筑完全鲜浆。
4.塔吊基础固化a.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4小时内进行保湿处理。
b.在混凝土固化后,进行固化期检验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四、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告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施工现场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手册及施工规范。
3.确保施工现场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滞留。
4.施工人员要穿戴符合规定的安全防护用具,并确保施工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5.对工地进行定期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报告相关部门。
五、施工质量控制1.施工前要进行现场勘测和土层检测,确保基坑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混凝土浇筑要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确保混凝土质量。
3.每一道工序结束后要进行质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4.对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建立项目档案,以备后续参考。
5.对塔吊基础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安全可靠,符合设计要求。
六、施工进度管理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每一道工序的施工时间和任务量。
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本方案旨在对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进行详细规划与描述。
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合理安排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二、工程准备2.1 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的沟通与配合- 确定地下室塔吊的型号和参数- 提供地下室的基础结构设计图纸2.2 现场勘测- 对地下室基础施工区域进行勘测- 测量确定塔吊基础的位置和尺寸2.3 材料准备- 购买所需的施工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 对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其质量合格三、施工方案3.1 地下室基础的开挖- 根据设计要求,在地下室区域进行开挖- 确保开挖的深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3.2 基础钢筋的安装- 根据设计图纸,在基础坑中安装预埋钢筋 - 确保钢筋的位置和数量符合设计要求3.3 基础混凝土的浇筑- 在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浇筑- 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无漏料和空鼓现象3.4 基础养护- 对新浇筑的混凝土基础进行养护- 确保养护过程中基础的稳定性和均匀性3.5 塔吊基础的安装与调试- 在基础完成养护后,进行塔吊基础的安装 - 确保塔吊基础的稳固和水平四、施工安全措施4.1 基础施工区域的封闭- 在施工期间,对基础施工区域进行划定和封闭- 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4.2 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 设置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和监督- 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4.3 安全操作规范- 培训施工人员,提高其安全意识- 确保施工过程中操作规范,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五、附件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 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图纸- 地下室基础材料验收报告- 施工现场照片六、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 建筑施工标准:指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标准规范。
- 施工许可证:指施工单位取得的合法施工准许证书。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本项目是针对塔吊基础施工的专项方案,旨在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满足设计要求。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施工任务、工期和质量要求。
2.完成项目的土质、地质勘探工作,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施工方案。
3.确定塔吊规格和型号,选择合适的塔吊参与施工。
4.完成所需施工材料的采购,并按照规定对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
三、施工主要工作内容1.地坑开挖1.1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地坑,并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尺寸和平整度检查。
1.2清理地坑内部杂物,保持地坑干燥洁净。
1.3在地坑底部设置导槽,作为塔吊放置基准。
2.基础制作2.1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基础模板和支撑结构。
2.2将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配比,进行现场拌和,严格控制水灰比。
2.3在地坑内倒入混凝土,采用振捣方式加固。
2.4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均匀覆盖,并采取防止温度变化对施工产生负面影响的措施。
3.塔吊安装3.1按照塔吊基础图纸确定塔吊安装位置,并测量其垂直度和水平度。
3.2将塔吊的支撑脚螺栓与基础焊接,确保固定牢固。
3.3根据塔吊操作手册进行塔吊的安装、调试和试运转。
3.4完成塔吊安装后,进行质量检查,并编制相关验收记录。
四、安全措施1.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
4.加强对塔吊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5.安装安全警示标志,设置警戒线,防止未授权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6.使用专业的防护设备,如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等。
五、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施工,确保基础尺寸、平整度和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2.对所采购的材料进行检验,杜绝使用劣质和不合格材料。
3.完成每一道施工工序后进行质量检查,并编制相应的检查记录。
4.协调相关部门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
六、施工总结1.完成施工后,进行总结,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进行评估。
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桩基)
一、施工准备
在进行塔吊基础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完成地面平整和清理
工作; - 准确定位和标定施工范围; -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设备; - 制定详细
的施工计划; - 检查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用具。
二、桩基施工步骤
1. 钻孔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桩的直径、深度和布置方式。
使用钻机在确定位置钻孔,
确保孔的直径和深度符合要求。
2. 筒灌
在钻孔内倒入混凝土,同时使用内筒和外筒进行压浆。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灌注
混凝土应达到的标高。
3. 钻孔回填
在灌注混凝土达到设计标高后,使用回填料将钻孔回填,确保灌注混凝土的固
结性和稳定性。
4. 桩顶标高调整
根据设计要求,对桩顶标高进行调整和校正,确保桩顶标高符合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
在进行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材
料码放整齐,确保施工安全; - 施工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严格遵守施工程序; -
施工过程中应随时监测桩基施工质量,并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
四、施工结束
完成桩基施工后,进行施工进度记录和质量验收。
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达到安全稳定的工程要求。
塔吊基础工程施工方案(桩基)的施工过程中,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塔吊基础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工作1.1 工程前期准备1.1.1 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了解施工场地情况,地质条件,地基承载能力等相关情况。
1.1.2 针对现场情况,做好施工方案设计和组织工作。
1.1.3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和环保措施。
1.2 施工人员准备1.2.1 施工前,组织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工作内容、工艺流程和安全规定。
1.2.2 确保施工人员持有相关证件和合格的施工资质,且具备相应的工作经验。
二、基础勘测与设计2.1 基础勘测2.1.1 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能力。
2.1.2 通过地质勘测确定基础的设计深度和尺寸,为后续的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2.2 基础设计2.2.1 根据勘察结果,进行基础的设计计算和方案确认。
2.2.2 设计出符合地质条件和承载能力要求的基础结构方案,并进行相关验算和图纸编制。
三、基础施工准备3.1 材料准备3.1.1 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基础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
3.1.2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可靠。
3.2 设备准备3.2.1 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设备、起重机等。
3.2.2 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和可靠性。
四、基础施工工艺4.1 基础开挖4.1.1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开挖工作。
4.1.2 确保开挖的深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保证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1.3 对开挖的过程中,及时处理遇到的地质变化和特殊情况,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4.2 基础浇筑4.2.1 在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基础模板的安装和混凝土浇筑工作。
4.2.2 对模板进行严密检查和调整,确保模板的尺寸和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
4.2.3 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精确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2.4 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浇筑质量和速度,避免产生裂缝和渗漏等质量问题。
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进行地下室塔吊基础施工前,需要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施工区域: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地下室塔吊基础的位置和尺寸;
2.地基处理:对施工区域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施工要求;
3.安全措施:设置施工区域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二、施工步骤
1. 基坑开挖
1.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室塔吊基础的基坑开挖工作;
2.确保基坑开挖的深度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对基坑内部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空间充足。
2. 基础浇筑
1.在基坑内设置钢筋模板和支架,用以支撑混凝土浇筑;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下室塔吊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3.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和厚度符合设计标准。
3. 基础验收
1.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基础的质量验收工作;
2.检查基础的平整度、强度等指标,确保基础符合设计要求;
3.确认地下室塔吊基础的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作。
三、施工注意事项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状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通过以上施工方案的实施,可以确保地下室塔吊基础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后
续施工工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
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一、前期准备工作1.安全准备: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施工环境满足施工要求。
2.技术准备:确定塔吊种类和型号,并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操作要领。
3.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钢筋等。
4.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机械和设备,如混凝土搅拌车、吊车等。
二、基础施工工艺流程1.土方开挖:根据设计要求和土质情况,进行合理的土方开挖工作。
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防止坍塌事故发生。
2.基础标高确定:根据设计要求,在基坑底板上进行测量,确定塔吊基础标高。
3.填充与夯实: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底板的填充和夯实工作。
确保基础底板的平整和承载力,防止下沉和变形现象发生。
4.基础浇筑: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基础的浇筑工作。
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并进行养护,提高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5.构筑物安装:根据塔吊的安装要求,进行塔尖和塔筒的安装工作。
确保安装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构件的倾斜和脱落。
6.吊装和调试:通过吊车将塔吊主体安装到基础上,并进行调试工作。
确保塔吊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安全围护: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使其熟悉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3.安全检查和验收: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设备安全保养:对塔吊和其他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四、质量控制措施1.材料检查和验收: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和瑕疵。
3.施工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基础浇筑验收:进行混凝土基础浇筑质量验收,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符合要求。
五、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现场清理: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和杂物,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和秩序。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塔吊型号的选用 (1)四、塔吊基础位置的确定 (3)五、塔吊基础设计方案 (3)六、塔吊基础施工 (7)七、塔吊的沉降、垂直度测定及偏差校正 (8)八、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和要求 (8)九、基础计算书 (9)十、塔吊施工图 (13)一、工程概况银盏首期公园项目后区地下室总承包工程位于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银盏村,本项目由长隆投资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设计。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32225.18m2,其中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24555.02m2,地下一层夹层建筑面积7670.16m2。
本项目使用功能为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结构为框架结构。
二、编制依据1、《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7-2008;6、本项目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三、塔吊型号的选用根据本工程作业面要求和使用需要,共设置11台塔吊(以下称为1#~11#塔),其中TC6513性能特性曲线其中TC6013性能特性曲线四、塔吊基础位置的确定经过综合考虑该本项目所需塔吊最合理的作业面(覆盖范围),吊臂无障碍覆盖范围,塔吊基础位置避开该工程地下室承台基础,以及安装和拆除等各方面的问题,确定每台塔吊基础位置。
具体位置详塔吊平面位置图。
五、塔吊基础设计方案(一)岩土层结构性质根据钻孔揭露,场地内地基岩土层按其成因类型自上而下分为: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2、第四系冲积层(Qal);3、第四系坡积层(Qdl);4、第四系残积层(Qel);5、燕山期花岗岩风化层(γ)。
现将上述各岩土层特征从垂直方向由上至下依次综述如下:1、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Q4ml),层序号为①①素填土(Q4ml ):呈褐灰、深褐色,稍湿,松散状为主,该层多分布于人工开挖土方后遗留的乱掘地地段及局部鱼塘、田垠地段,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局部含少量砂、花岗岩风化土、碎石等回填,分布不均,回填时间大于3年,尚未完成自重固结,密实度及均匀性较差。
该层层厚不均,场地内大多数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30~7.50m,平均厚度2.62m。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15次,实测击数N’=5~12击,平均N’=8.2击;校正击数N=4.7~11.2击,平均N=7.6击。
2、第四系冲积层(Qal),层序号为②②1层粉质粘土:褐灰、褐黄~灰黄色,可塑状,成份主要以粘粉粒为主,局部含有砂,手搓有砂感,有粘性,切口较光滑,干强度及韧性较高。
该层分布于场地CK2、CK8、CK12~CK14、CK19、CK20钻孔,呈层状分布,且厚度变化较大,层厚0.50~3.70m,平均2.47m。
,层顶埋深0.00~3.30m(标高44.31~52.22m)。
本层采取土样5件,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3。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4次,该层标贯击数为N=8~10击,平均击数N=9.0击;校正击数N=7.8~9.7击,平均N=8.6击。
②2中砂:浅灰,灰黄色,饱和,稍密状,局部钻孔该层相变为粗、砾砂,粒径不均匀,分选性一般~较好,含少量粘性土,稍具胶结性。
该层分布于场地CK7~CK9、CK12~CK14、CK20、CK25钻孔有揭露,层厚1.10~6.40m,平均3.81m,层顶埋深0.30~3.70m(标高40.05~53.32m)。
该层做标准贯入试验7次,该层标贯击数为N=10~13击,平均击数N=11.6击;校正击数N=9.4~12.3击,平均N=10.7击。
3、第四系坡积层(Qdl),层序号为③③粉质粘土(Qdl):呈棕黄、褐黄色,可塑为主,局部硬塑,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砂粒,局部夹有少量花岗岩强风化岩碎块,粘性及韧性一般。
本层在场地内多数钻孔有揭露,分布于残坡积台地地段,共有21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2.30~11.50m,平均厚度4.57m,层顶埋深0.00~6.70m(标高33.65~74.77m)。
本层取土样15件,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3。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24次,实测击数N’=9~18击,平均N’=12.5击,校正击数N=8.5~16.9击,平均N=11.5击。
4、第四系残积层(Qel),层序号为④④1砂质粘性土(Qel):呈褐红色、褐黄色,可塑为主,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含较多石英砂(其中>2mm颗粒含量0.9~28.2%),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见原岩残余结构,具可塑性,遇水浸泡易崩解软化。
本层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共有10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3.00~8.30m,平均厚度4.90m,层顶埋深2.50~9.00m(标高37.24~71.97m)。
本层取土样8件,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3。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12次,实测击数N’=8~15击,平均N’=13.5击,校正击数N=6.8~13.2击,平均N=11.4击。
④2砂质粘性土(Qel):呈褐红色、褐黄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由花岗岩风化残积而成,含较多石英砂(其中>2mm颗粒含量1.4~15.7%),组织结构全部破坏,已风化成土状,见原岩残余结构,具可塑性,遇水浸泡易崩解软化。
本层在场地内广泛分布,共有27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1.30~9.00m,平均厚度4.01m,层顶埋深0.00~14.50m(标高27.06~66.36m)。
本层取土样7件,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3。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31次,实测击数N’=12~29击,平均N’=19.8击,校正击数N=8.8~23.5击,平均N=16.3击。
5、燕山期花岗岩(γ)⑤1全风化花岗岩:褐黄、褐红色等花斑色,岩石矿物风化强烈呈砂土状,成份主要由长石风化的高岭土、石英及少许云母片等组成,底部见有未尽风化的长石颗粒。
该层一般有随深度递增风化程度逐渐减弱、粘塑性逐渐变差,强度逐渐提高的变化规律,标贯击数介于30~50击。
该层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与上部残积砂质粘性土呈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的地质分界线,性能具残积土的部份特征,同样具有浸水后会较快软化、崩解使强度降低的特性。
场地共有36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2.00~8.50m,平均厚度4.23m,层顶埋深4.00~20.65m(标高23.66~64.16m)。
本层取土样7件,其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详见附表3。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32次,实测击数N’=30~48击,平均N’=39.1击,校正击数N=23.2~42.1击,平均N=31.3击。
⑤21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呈灰褐、褐黄等色,原岩矿物大都已风化蚀变,成份主要由高岭土、石英、云母等组成,岩芯主要呈半岩半土状及土夹碎块状,标贯大于50击,手可折断,局部夹有中风化岩块。
为碎裂状结构,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
该层力学强度高,工程性能好,与上部全风化岩呈渐变过渡关系,没有明显的地质分界线,同样具有浸水后会较快崩解使强度降低的特性。
本层场地内共有38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90~12.70m,平均厚度5.66m,层顶埋深3.50~23.10m(标高16.76~61.86m)。
本层作标准贯入试验22次,实测击数N’=51~80击,平均N’=55.3击,校正击数N=35.7~66.3击,平均N=43.7击。
⑤22碎块状强风化花岗岩:浅肉红、浅灰色,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破碎,岩芯呈碎块状、岩块状及少量饼状,原岩矿物风化蚀变明显,岩体强度降低,岩块手折不断,锤击易碎,局部地段岩石硅化迹象明显,岩质较硬,岩体破碎,锤击声脆。
为碎裂状结构,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属Ⅴ级。
该层力学强度高,工程性能好。
本层场地内有18个钻孔有揭露,层厚1.20~7.20m,平均厚度3.28m,层顶深度8.90~25.00m(标高19.95~59.56m)。
本层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为极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类。
⑤3中风化花岗岩:褐灰、浅灰黄、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和石英组成,含少量云母,部分云母被氧化分解。
岩石较坚硬,锤击声脆。
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呈饼状,块状,少量呈短柱状,岩质坚硬。
本层共有23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1.05~5.80m,平均2.84m,层顶埋深5.30~24.00m(标高15.06~57.97m)。
本层取岩样3组(7件)作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为11.2~19.2MPa,平均值15.7 MPa,标准差3.003,变异系数0.192,标准值13.44 MPa。
本层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为软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Ⅴ类。
⑤4微风化花岗岩:浅灰、灰白色,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由长石和石英组成,含少量云母,部分云母被氧化分解。
岩石较坚硬,锤击声脆,局部地段岩石硅化迹象明显,岩质坚硬。
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呈块状。
本层在场地内有3个钻孔有揭露,揭露层厚1.83~5.15m,平均3.38m,埋深12.00~20.00m(标高12.86~37.95m)。
本层取岩样2组(5件),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为55.32~67.74MPa,平均值60.5MPa。
本层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为坚硬岩,岩体完整程度分类为较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为Ⅲ类。
场地地基岩土层分布详见各孔地质柱状图;各土层的标贯成果统计表见附表2;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附表3;各土层的分布、埋深、厚度等见附表4。
注:本节文字描述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是实验室数据,*表示是结合了地区经验提供,()内为变形模量。
(二)塔吊基础选型1、根据地质勘察资料以及桩基施工情况,1#,2#,4#~9#塔吊基础选用矩形板式桩基础,其中TC6013基础同TC6513基础设计,采用螺栓固定式塔机(具体参考使用说明书,附后),基础设计如下:尺寸为:5.6m×5.6m,承台厚度1.35m,基础顶面标高平地下室垫层底标高,承台混凝土标号C35,承台底面主筋纵横向各底筋:C25@200双向,30根*2;面筋:C25@200双向,30根*2;架立筋:225根C12,上、下层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50mm,桩型为:本工程工程桩(PHC500桩),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2000KN,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N,有效桩长12m。
2、根据TC6513塔吊使用说明书111页,当地耐力为0.2MP时,可采用5.6m×5.6m×1.35m 承台基础,3#,10#,11#塔吊基础区域为5-1全风化花岗岩,承载力特征值为0.35MP,满足要求,3#,10#,11#塔吊基础采用承台基础,配筋不变(同上)。